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上海的地理知識

上海的地理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2-10 20:26:37

1. 有關上海地理

你對上海什麼抄都不了襲解,怎麼去打工啊?上海的生活消費水平很高,如果你一點都沒方向,我勸你最好不要盲目行動。如果你是為了到上海一邊打工,一邊好好玩玩,那也最好請熟識的老鄉幫助一下,這樣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至於去上海的什麼地方打工,上海很大,可以打工的地方只要你不怕吃苦,不嫌待遇低,應該是很好找的。至於比較繁華的就到處都是,目前的交通應該都很方便。

2. 上海的地理位是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1′~122°12′,北緯30°40′~31°53′,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回國南北答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錢塘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為海拔4米左右。陸地地勢總趨勢是由東向西低微傾斜。以西部澱山湖一帶的淀泖窪地為最低,海拔僅2米~3米;在泗涇、亭林、金衛一線以東的黃浦江兩岸地區,為碟緣高地,海拔4米左右;浦東欽公塘以東地區為濱海平原,海拔4米~5米。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為上海陸上最高點,海拔高度98.2米。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烏龜山)、佘山等岩島。大金山海拔高度103.4米,為上海境內最高點。全市總面積6340.5平方公里,東西最大距離約10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約120公里。陸海岸線長約172公里。在上海北面的長江入海處,有崇明、長興、橫沙3個島嶼。崇明島為中國第三大島,由長江挾帶下來的泥沙沖積而成,面積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長興島面積88.54平方公里,橫沙島面積55.74平方公里。

3. 上海市的發展特點,地理知識,素材

優越的區位因素:
便捷的交通;廣闊的消費市場;高素質的勞動力;寬廣的回經濟腹地;充答足的商品供應;豐富的農副產品;雄厚的技術力量。
城市化問題:
產生—城市人口膨脹;用地規模擴大;表現—用地緊張,城市建設滯後;道路狹小,交通堵塞;居住擁擠;綠地面積小,環境質量差。
浦東新區的規模和發展:
作用—解決城市化問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有利條件—位置:
接近上海繁華市區;面積—相當於建城的2倍;地形—平坦、開發空間大;水源—河網密集,水源充足;產業—農業為主,開發成本低
城市規劃:
分為城市化地區和非城市化地區兩部分;採取軸向發展與綜合組團相結合的布局形態;縱橫交錯的快速幹道和河流;各種類型的綠地組成綠化體系。

4. 我想了解下有關上海的地理知識

上海東方明珠塔
高於地面 468 米,是亞洲第一高塔,世界第三高塔,僅次於國家塔和奧斯內坦金諾電視塔容。
上海東方明珠塔位於陸家嘴末端,黃浦江畔,與世界著名的上海外灘遙相呼應。鑒於上海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地位,天才的設計者設計了 11 個大大小小不同高度的球形建築,以及一些球形的設施,矗立於綠樹青草之間,營造出「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31°14'30.93"N 121°29'43.80"E

黃浦江與長江的位置關系:
黃浦江是長江尾端的一條重要支流

黃浦江源出太湖東南的澱山湖,流至吳淞經長江口入海,全長80千米,流域面積約2.38萬平方千米. 黃浦江是長江三角洲上的一條匯入長江的一條支流,它穿過上海,並把上海分成浦東和浦西。

這是上海電子地圖
http://ditu.haozhai.com

5. 用地理知識比較北京和上海

北京的經緯度為:東經116度25分,北緯39度55分
上海的經緯度版為:東經121度26分權,北緯34度30分
陝西的經緯度為:東經108度57分,北緯34度16分
與北京的經度大致相同的一個城市有濟南:東經117度0分,北緯36度39分
與上海的緯度大致相同的一個城市有浙江寧波:經緯度為:東經121度34分,北緯29度52分
好,全部都在這里了,

6. 問幾個關於上海的地理方面知識

問這么多問題一分都不給?不是我不想回答,是我覺得你完全可以自己通過搜索得到答案,信息時代搜索信息這點事應該自己做。

7. 上海地理

1.從朱松線(松江城東站)上車,坐8站至(金山汽車站)下車
起點步行約13分鍾30秒上回車,下車後步行約11分鍾30秒到達終點,車程24.1公里答

2.從松亭石專線(中山東路站)上車,坐4站至(葉榭站)下車,步行約1分鍾到換乘點
轉蓮金專線(葉榭站)上車,坐4站至(朱涇站)下車
起點步行約2分鍾30秒上車,下車後步行約11分鍾30秒到達終點,車程36.6公里

3.從松衛專線(中山東路站)上車,坐2站至(車墩站)下車,步行約1分鍾到換乘點
轉莘楓專線(車墩站)上車,坐5站至(朱涇站)下車
起點步行約2分鍾30秒上車,下車後步行約12分鍾到達終點,車程32.2公里

8. 急求有關上海的,地理,人文各方面的知識!

上海簡介

上海簡稱滬,市區面積3925平方公里,人口1674萬。地處長江三角洲前沿,倚東海之濱,向東是浩瀚無垠的太平洋、與美國的西海岸隔海相望,南臨杭州灣,西與富庶的江蘇、浙江兩省毗鄰,北界黃金水道長江入海口,正當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上海境內的崇明島,面積1041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島。

上海共轄16個區(中心城區10個:黃浦、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和浦東新區,近郊區3個:寶山、嘉定、閔行,遠郊區3個:松江、青浦、金山),3個縣(南匯、奉賢、崇明)。

上海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早在宋代有了「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1271年)置上海縣,建城已有710年的歷史。1843年鴉片戰爭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與租界。當然,上海還是一座具有優秀文化傳統與人文歷史的城市。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了許多歷史名人的活動足跡,現在的市區內,還保留有徐光啟、黃道婆、孫中山、宋慶齡、魯迅等人的故居或紀念地。中國近現代史上許多重大的事件均與上海有關,如小刀會起義、上海三次工人武裝起義、五卅慘案、八一三淞滬抗戰等等。外灘長堤,沿江而築的那一幢幢被稱作「萬國建築博覽」、具有濃郁歐洲風格的古老建築,名聞遐邇!她們訴說著上海的過去,也為都市增添了一份浪漫神秘秘的韻致。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作為黨的誕生地,更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獨特的光彩。

上海也是我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19世紀中葉以後,上海出現了機器製造業、蠶絲業、麵粉加工業、航運業、印刷業等民族企業,為上海城市的工業化奠定了基礎。經過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尤其是建國後五十多年來上海人民的共同努力與建設,如今的上海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企業所涉及的行業包括機械加工、冶金、電子、儀表、化工、船舶製造、輕工、紡織、航天航空、醫葯及醫療器械、印刷、食品加工、服裝、石油化工等,重、輕工業各行門類之全堪稱中國之最。產品不僅滿足上海,支援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各國。另外,上海還擁有像寶鋼、金山石化、石洞口發電廠等國家大型企業,更增強了上海作為全國工業中心的地位。改革開放以後,虹橋、漕河涇、閔行、浦東等開發區的興起,一大批獨資、合資企業的迅猛發展給上海這個古老的工業城市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為遠東最大都市,上海素有「中國的商業櫥窗」之稱。經過近幾年的改造與建設,商業網點遍布全市各個角落,出門購物十分方便。這里擁有許多全國著名的「四街四城」: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四川路、西藏路、豫園、徐家匯、不夜城和浦東新上海商業城等,每天都吸引數百萬的中外遊客。鬧市區人流如織,成為上海一大景觀,不僅給上海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體現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上海已同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對外開放迅速擴大,上海直接利用外資協議金額連續三年超過100億美元。世界上排名前100位的工業跨國公司已有半數以上投資上海。在滬開設的營業性外資金融機構和代表處已達200多家。上海的進出口貿易近年來平均每年增長20%以上。新興的金融證券、期貨交易、外匯和技術等全國性市場的建立,確立了上海作為全國資源配置中心的地位,同時也加快了上海經濟與國際接軌的步伐。1999年9月,「財富世界論壇」在上海舉行,2001年9月,APEC會議在上海舉行,上海作為新世紀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的地位已初步確立!

上海地處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是世界第三大港和我國水陸交通運輸的樞紐,鐵路有滬寧、滬杭線通往全國各地,5條國道和3條高速公路網連接內陸各省,浦東、虹橋兩大國際機場則將上海與全國各大、中城市以及世界各國連成一片。水上航運溯長江而上可達武漢、重慶,沿近海而行,則又至青島、大連、溫州、福州、香港。另外,上海還與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及東南亞、歐洲各國開辟了航運線,從上海港出發的客貨輪,出海可抵世界上400多個港口。每天從陸上、空中、水上進出上海的中外旅客達數百萬人,充分顯示了上海作為交通樞紐的地位與作用。近十年來,上海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超過1100億元,市內交通狀況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黃浦江上的「五橋三隧」把浦東與浦西緊密相連,市區「三橫三縱」主幹道路、「申」字型高架道路網路、外環線和三條地鐵線構築了地面、地下、空中並舉的城市快速立體交通的骨架,從而徹底改變了過去落後、擁擠的交通狀況。全新的市容市貌,方便了人民生活,也改善了上海的投資環境和形象。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加快推進改革開放,特別是在實施開發開放浦東這一國家重點戰略的推動下,上海跨入了振興發展的新時期。國民經濟持續高速增長,90年代,上海的GDP增長速度連續十年超過10%以上,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已超過50%。2000年全市GDP(國內生產總值)4551億元人民幣,人均GDP達4080美元,已達到世界中等收入國家(地區)水平。浦東開發十多年來,城市化面積已超過100平方公里,特別是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外高橋保稅區和張江高科技園區等重點開發小區的功能效益已初步顯現。

購物天堂

上海是「購物天堂」,長期以來形成的「四街四城」: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高雅淮海路、平民商業街四川北路、南國建築風格的金陵東路、民族特色濃郁的豫園商城,新崛起的 徐家匯商城、浦東新上海商業城以及嘉里不夜城;共同構建了上海的商業形象;這里的商店鱗次櫛比,商品琳琅滿目,百年老街、特色商店、名品專賣各領風騷。

另外如人民廣場地下的香港名店街和迪美購物中心,以及為老上海人津津樂道的七浦路;早已名聲在外的華亭路等適合大眾化消費層次的購物場所都是為當地人和外來人所熱衷的購物集散地。

夜上海

今日的上海依舊是一個不夜之城。夜幕來臨之時,上海就進入了一片燈海之中。此時,上海是流動的風景,是跳躍的節奏,建築的外牆彩燈,勾勒出了整個城市的輪廓,跳躍的霓虹燈,點綴了都市的靈魂,典雅的路燈是竊竊私語的情人,馬路上的車燈,是流動的風情。

外灘的夜上海,是浪漫。人民廣場的夜上海,是親切。衡山路的夜上海,是神秘。淮海路的夜上海,是高雅。南京路的夜上海,是繁華。

萬國建築博覽

國內外遊人到上海,無不驚嘆這座城市瑰麗多姿的建築風采。上海建築中的傳世之作,有些是我們的先祖遺留下的,更多的則遠涉重洋,從古羅馬、古希臘時代走來,跨越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古典主義、現代主義的漫漫歲月,又兼容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挪威、俄羅斯、日本、印度、阿拉伯、猶太民族等不同風格。這些建築有:玲瓏幽深的古典園林,挺拔秀麗的古塔,古樸浪漫的古橋,神秘莫測的宗教建築,巍峨雄偉的銀行大樓,華麗別致的各國領館,規模宏大的飯店公寓,因主人的顯赫而非同尋常的名人故居,江南傳統與西洋民居結合的「石庫門」,豪華典雅的花園住宅,盛極一時的娛樂場所,氣派軒昂的商業大廈等等。觀光上海,猶如遨遊一座巨大的萬國建築博覽館,又似流連於人類文明的浩浩殿堂。

豫園

位於南市區城隍廟側,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至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竣工。園林布局具有吳越建築特點,保存完整,佔地40餘畝,素有「城市山林」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豫園的圍牆上飾游龍蜿蜒起伏,把園林分隔成不同景區,以虛隔作幛景,似隔非隔,透出園林豐富的景層,成為豫園內一大特色。園內有48處景點,構成大假山、萬花樓、點春堂、會景樓、玉玲瓏、得月樓、內園等景區。其中「點春堂」為小刀會起義軍的城北指揮部,堂內陳列著當年小刀會的武器、文告、自鑄錢幣等文物。

老城隍廟

又稱城隍廟,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觀之一。位於方浜中路,東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舊校場路。明朝永樂年間(1403- 1424年),由知縣張守約將金山神廟改建而成。歷史上的城隍廟屢毀屢建,現在的城隍廟是1926年修建的。抗戰時期,中國商人在租界內另建一座新城隍廟( 位於連雲路金陵西路口,今已改建為多層住宅),於是城隍廟便被稱為城隍廟。

老城隍廟與其後面的豫園不僅是游覽的名勝,而且是購物的好去處,這兒不僅有小商品、土特產和特色商品市場,而且有大型綜合商場和名點小吃。

外灘建築群

位於外白渡橋至南浦大橋的黃浦江西岸,全長4公里,是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觀和十佳旅遊景點之一。外灘西側矗立著各種風格迥異的中西建築物,僅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1.5公里長的這一段,便鱗次櫛比矗立著52幢各種風格的大廈,有哥德式、巴洛克式、羅馬式、古典主義式、文藝復興式、中西合壁式等。晚上,巍峨的大廈在彩燈照輝下,更顯得璀璨奪目。

從建築上看,外灘這些具有西方復古主義建築風格的大樓,建築格調基本是統一的,整個建築輪廓線的處理也是協調的,因此成為上海具有「萬國建築博覽」標志性的建築群之一,是人類歷史的文化遺產。

南浦大橋

架於浦江新區南碼頭與浦西陸家浜之間,為大跨徑雙塔雙索麵斜拉橋,橋總長8346米,主橋長846米,兩岸引橋全長7500米,中孔跨徑423米。大橋主塔呈「H」形,高154米。

遊人站在橋上,浦江兩岸的景色盡收眼底。

東方明珠塔

矗立於浦東新區陸家嘴的浦東公園內,高468米,為亞洲最高,世界第三。僅次於加拿大多倫多電視塔和俄羅斯的莫斯科電視塔。它左右兩側的楊浦大橋和南浦大橋交匯在一起,形成雙龍戲珠之勢。

東方明珠電視塔選用了東方民族喜愛的圓曲線體作為基本建築線條。其設計寓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優美含義。主體有三個斜筒體,三個直筒體和11個球體組成,形成巨大空間框架結構。筒體內有6部電梯,其中一部是可載50人的雙層電梯,還有一部在上球體和太空艙間運行。

塔體可供游覽之處有:下球體、中間球體及環廊、上球體及太空倉等。下球頂高118米,設有觀光環廊和夢幻太空城等;上球頂高295米,有旋轉茶室、餐廳和可容納1600人觀光平台。上下球之間有5個小球,是5套高空豪華賓館;太空倉供外賓觀光。

電視塔的燈光效果也令人嘆為觀止。燈光在電腦操縱下可以根據天氣變化自動調節,產生1000多種變化,東方明珠成為上海天幕上的真正夜明珠。

東方明珠電視塔,已成為上海的標志性建築。

人民廣場

位於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廣場經過改造,現在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是融文化、綠化、美化為一體跨世紀的上海政治文化中心。

人民廣場北面中軸線位置上的是市政大廈,西北角是上海大劇院。人民廣場東北側,是地鐵人民廣場車站。人民大道南側,依次是三個大型地下建築,東南是帶式香港名店街和迪美購物中心,往南是亞洲最大城市型地下變電站,西南是上海最大的地下停車庫。處於人民廣場中軸線南面的是上海博物館。
參考資料:http://auto.qq.com/a/20040922/000046.htm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