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古希臘的地理位置

古希臘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0 08:55:31

㈠ 古希臘的地理位置有何特點

希臘位於歐洲東南希臘部的巴爾干半島南端,北部與保加利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接壤,東北與土耳其的歐洲部分接壤,西南瀕愛奧尼亞海,東臨愛琴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大陸相望。
希臘全國總面積為131957平方公里,其中15%為島嶼,約有1500多個島嶼,島嶼總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5021公里,領海寬度為6海里。

㈡ 古希臘的地理位置是什麼樣的

古希臘抄位於地中海,包括巴爾干襲半島南部,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沿岸等地。地中海孕育了西方文化的發展,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講:「地中海是地球上四分之三面積結合的因素,也是世界歷史的中心。號稱歷史上光芒的焦點的希臘便是在這里。

㈢ 古希臘地理位置

古希臘文明的興起 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版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權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另一支希臘人(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此後300年,希臘完全陷入沉寂狀態,封閉又貧窮,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滿意請採納

㈣ 古代希臘的地理位置及特徵

一、地理位置

古希臘位於地中海東部,扼歐、亞、非三洲要沖。他的地理范圍大致以希臘半島為中心,包括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西部沿海,愛奧尼亞群島以及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的殖民地。在希臘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開闊平原,連綿不絕的山嶺河川將陸地隔成小塊。

但是,浩瀚的海域卻賦予希臘先民以廣闊的發展空間,這裏海岸曲折,綠島相連,港灣眾多,地中海氣候溫和宜人,海洋資源得天獨厚。山嶺溝壑,耕地缺乏,土地貧瘠,限制了糧食的生產,人地矛盾突出。迫使希臘從事海外貿易,海外殖民和經濟文化交流。

二、特徵

第一特點是平面構成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廳堂,大殿,周圍是柱子,可統稱為環柱式建築。這樣的造型結構,使得古希臘建築更具藝術感。

因為在陽光的照耀下,各建築產生出豐富的光影效果和虛實變化,與其他封閉的建築相比,陽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閉牆面的沉悶之感,加強了希臘建築的雕刻藝術的特色。

第二特點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種柱式:1. 陶立克柱式,2.愛奧尼克柱式,3.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這四種柱式是在人們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後面的柱式總與前面柱式之間有一定的聯系,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而貫穿四種柱式的則是永遠不變的人體美與數的和諧。柱式的發展對古希臘建築的結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並且對後來的古羅馬,歐洲的建築風格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第三特點是:建築的雙面披坡屋頂形成了建築前後的山花牆裝飾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臘建築中有圓雕,高浮雕,淺浮雕等裝飾手法,創造了獨特的裝飾藝術。

第四特點是:由平民進步的藝術趣味而產生的崇尚人體美與數的和諧。古希臘人崇尚人體美,無論是雕刻作品還是建築,他們都認為人體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大建築師維特魯威轉述古希臘人的理論:「建築物……必須按照人體各部分的式樣制定嚴格比例。」

所以,古希臘建築的比例與規范,其柱式的外在形體的風格完全一致,都以人為尺度,以人體美為其風格的根本依據,它們的造型可以說是人的風度、形態、容顏、舉止美的藝術顯現,而它們的比例與規范,則可以說是人體比例、結構規律的形象體現。

所以,這些柱式都具有一種生氣盎然的崇高美,因為,它們表現了人作為萬物之靈的自豪與高貴。

第五特點是:建築與裝飾均雕刻化。希臘的建築與希臘雕刻是緊緊結合在一起的。可以說,希臘建築就是用石材雕刻出來的藝術品。

從愛奧尼克柱式柱頭上的旋渦,科林斯式柱式柱頭上的由忍冬草葉片組成的花籃,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態自如的少女,各神廟山牆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藝術。

由此可見,雕刻是古希臘建築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雕刻創造了完美的古希臘建築藝術,也正是因為雕刻,是希臘建築顯得更加神秘,高貴,完美和諧。

(4)古希臘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古希臘時代經濟相當發達,工商業雖然規模不大,不過仍有一定程度的發展。除了斯巴達採取管制經濟的體制外,其他各城邦大都寬松且自由。不過各城邦都有貧富懸殊的情況。

希臘化時代各國,尤其是埃及與西亞對於工商業和對外貿易採取嚴格的控制。托勒密王朝在埃及幾乎每一鄉村都設置政府經營的工廠或商店,用來充實財政,對於私營工商業也是嚴格管理;西亞的政府也有相似的手段,只不過規模較小。

但是,貧富懸殊的情況,以及工資下降和物價上升的情形相當普遍,這些現象讓人民的生活相當辛苦。

另外,大都市的興起亦為希臘化世界的特色。敘利亞的安提亞克在百年之內人口成長四倍,底格里斯河上的塞流西亞從渺無人煙之地成長為數十萬人口之多,埃及的亞歷山大城為當時最大城市,大約有一百萬人口。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古希臘

㈤ 希臘的地理位置

希臘位抄於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干半島南端,北部與保加利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接壤,東北與土耳其的歐洲部分接壤,西南瀕愛奧尼亞海,東臨愛琴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大陸相望。

希臘全國總面積為131957平方公里,其中15%為島嶼,約有1500多個島嶼,島嶼總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

㈥ 古代希臘的地理位置包括哪些區域

古代希臘,位於歐洲南部希臘(巴爾干)半島,地中海北岸,東臨愛琴海與波斯帝國隔海相回望。古希臘文明以斯答巴達和雅典(民主制)為代表。在哲學(三傑)、文學戲劇、歷史學、科學(阿基米德: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建築學(雅典衛城)等方面成為歐洲(西方)文明的源頭。

㈦ 古希臘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古希臘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今日土耳其西南岸、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東岸,都屬於古希臘范圍。在這種海洋性的地理條件中,希臘不是以農耕,而是以海上開拓謀求生存。希羅多德在《歷史》第一卷中指出,希臘人已在全世界我們所知道的氣候和季節最優美的地區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因為伊奧尼亞周邊的任何地方,不管是北方、南方、東方還是西方,都不像它那樣得天獨厚。在其他地區,氣候不是寒冷和陰濕,就是暑熱和乾燥,使人非常煩惱。而在希臘,氣溫介於冬夏之間,處於適中狀態。氣候越趨於適中的地方,那裡的大自然越發明亮和愉悅,便越廣泛地表現在生氣勃勃和聰明機智的形象上,表現在果斷和大有作為的特點中。在這樣適宜的氣候中,人們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藝術創造上來,包括建築藝術。

㈧ 古希臘處於什麼地理位置

古希臘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今日回土耳其西南岸、答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東岸,都屬於古希臘范圍。在這種海洋性的地理條件中,希臘不是以農耕,而是以海上開拓謀求生存。希羅多德在《歷史》第一卷中指出,希臘人已在全世界我們所知道的氣候和季節最優美的地區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因為伊奧尼亞周邊的任何地方,不管是北方、南方、東方還是西方,都不像它那樣得天獨厚。在其他地區,氣候不是寒冷和陰濕,就是暑熱和乾燥,使人非常煩惱。而在希臘,氣溫介於冬夏之間,處於適中狀態。氣候越趨於適中的地方,那裡的大自然越發明亮和愉悅,便越廣泛地表現在生氣勃勃和聰明機智的形象上,表現在果斷和大有作為的特點中。在這樣適宜的氣候中,人們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藝術創造上來,包括建築藝術。

㈨ 古希臘所在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勢

古希臘號稱「西方文明的搖籃」,又可稱其為「蔚藍色海洋文明」。古希臘位於內地中海東部,其范容圍以希臘半島為中心,包括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西部沿海、愛奧尼亞群島以及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的殖民地。因其氣候溫和宜人、多山環海,故以種植葡萄、橄欖和擁有眾多海灣良港著稱。為關山所阻隔的小塊平原,形成小國寡民的各個城邦,多為不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的土地,迫使其要靠商業貿易維持生存和發展。因此,擁有眾多海灣良港的古希臘的海外貿易得以充分發展,從而形成一個以工商航海業居主導地位的民族。商品經濟的繁榮、民主政治的建立、開拓與求索的民族精神,導致其文化的燦爛輝煌,成為西方文明的搖籃。

古希臘吹奏阿夫路斯的少女。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