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保護環境論文600字

地理保護環境論文600字

發布時間: 2021-02-10 07:57:03

A. 求一篇大神文筆好也可以獲獎的關於地理的論文(作文) 要求:不少於600字,多多益善 題材:關於環保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放眼望去,有的只是凹凸的地皮,大片大片的樹林遭人砍伐,變成人們生活上的木製品。人們只為一己私利,使成群的動物流離失所,奔向它方。這並不是虛假的幻想,這是血淋淋的事實。
曾幾何時,世界上大批的動植物遭到滅絕,還有許許多多的動植物瀕臨滅絕,這都是為什麼?這都是因為人類亂伐樹木,破壞了生態環境,這才是根本原因。
土地資源是三大地質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之一,是人類生產活動最基本的資源和勞動對象。人類對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但同時也造成對土地資源的直接破壞,這主要表現為不合理墾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鹽鹼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土流失尤為嚴重,乃當今世界面臨的又一個嚴重危機。據估計,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約為230億噸/年。
有人認為酸雨是一場無聲無息的危機,而且是有史以來沖擊我們最嚴重的環境威脅,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這並非危言聳聽。隨著工業化和能源消費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們進入空氣中,經過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赤潮雖然自古就有,但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水體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趨嚴重。我國自1933年首次報道以來,至1994年共有194次較大規模的赤潮,其中60年代以前只有4次,1990年後則有157起。石油類污染對水質和水生生物有相當大的危害。漂浮在水面上的油類可迅速擴散,形成油膜,阻礙水面與空氣接觸,使水中溶解氧減少。油類含有多環芳烴致癌物質,可經水生生物富集後危害人體健康。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質燃燒產生,其次是來自自然界,如火山爆發、森林起火等產生。二氧化硫對人體的結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性,可損傷呼吸器管可致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腫呼吸麻痹。短期接觸二氧化硫濃度為0.5毫克/立方米空氣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濃度高於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惡化。長期接觸濃度為0.1毫克/立方米空氣的人群呼吸系統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對金屬材料、房屋建築、棉紡化纖織品、皮革紙張等製品容易引起腐蝕,剝落、褪色而損壞。還可使植物葉片變黃甚至枯死。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B. 求一篇500-600字的保護水資源地理論文

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的存在,可見水資源的重要性。 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於工業。其次,地球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面臨這嚴峻的水資源形勢,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去保護水資源呢? 1、要有惜水意識。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資源是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愛惜水資源,有的甚至將水白白浪費。例如:洗手、洗臉、刷牙時,讓水一直流著;設備漏水,不及時修好等等。這使水資源越來越緊缺,自來水更加來之不易。愛惜水資源是節水的基礎,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 2、不污染水資源。現在生活上總是存在著污染水資源的情況:如農葯、重金屬、化學物質、油類以及各種垃圾被人為的排入水中;大量的生活污水也被排入河流,造成水域的污染,就連地下水也難逃厄運,而且排放的生活污水還大大超出了水本身的自凈能力,於是水污染就越發的嚴重。因此,為了防止水污染,我們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使用無磷的洗衣粉、……當我們看見破壞水資源的行為時,還要積極的向有關部門舉報。 3、使用節水器具。家庭節水除了注意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以外,採用節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可是為了省錢,很多人寧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換節水器具。其實,據統計:一個使用節水器具的家庭,比不使用節水器具家庭平均一年內所節省的水,足夠1億個成年人喝2~3個月!所以,我們也應該盡可能的把家裡都換上節水器具! 4、多宣傳。長期以來,大多數人有節約用水的理念,但缺少具體的行動,大手大腳的現象還比較普遍。因此,我們更要大力宣傳水資源的保護知識,並樹立起好榜樣,讓廣大市民都模仿去做! 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因為保護水資源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C. 關於保護環境的作文600字

我在網上查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你,曾深情地抬頭望著藍天白雲,你說,藍天是面鏡子,照得你的心靈如此純潔;我,曾在綠樹的環抱下盡情游耍,我說,綠樹是個夥伴,讓我的生活充滿樂趣;他,曾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留下足跡,他說,土地是他的根,永遠系著他的心。你、我、他,都曾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中生活,都曾感受到藍天、白雲、綠樹、土地時時刻刻帶給我們的快樂和希望!隨著時光的流逝,你,蓋起了現代化的工廠,高聳的煙囪中滾滾濃煙直奔向那鏡子般的藍天。你說,你要成為企業家;我,平地而起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把綠樹的王國變成了繁華的商場,我說,我要立足於商界;他,建起了設備齊全的化工廠,工廠里流出的污水遮蓋了他曾經留下的足跡,他說,他要追趕現代人的步伐……
藍天變成了很久沒有擦過的鏡子,黯然失色,污穢不堪;綠樹像患了大病的夥伴,無精打采地痛苦呻吟;土地像潰爛了的根,傷痕累累,千瘡百孔。你、我、他在夢中看到了明澈的藍天,快樂的小鳥,綠樹成陰的美景和那大片大片開滿鮮花的土地。可醒來後的你、我、他再也尋不到那個夢中的五彩繽紛的世界了,只看到陰暗的天空、光禿禿的樹木和那荒無人煙的沙漠……
你驚覺了,我醒悟了,他明白了,藍天、白雲、綠樹、土地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沒有家,哪有你、我、他?藍天、白雲、綠樹、土地是我們生命的支柱,沒有支柱,哪有你、我、他?藍天、白雲、綠樹、土地是我們希望的源泉,沒有源泉,哪有你、我、他?你,在藍天下思考;我,在綠樹旁深思;他,在土地上回憶。那往日的歡樂,為何在失去時才發覺它的可貴;多麼希望時光能夠倒流,留住你、我、他曾擁有的快樂和希望!
輕輕地告訴你: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為你、為我、為他,保護地球,留住最美好的環境……

D. 地理小論文600字

全球共識,從我做起
他們對中國遊客的總體評價是積極的,逾八成人認為中國遊客熱情親切、朴實慷慨、不提過分無禮要求。受訪者中,近66%的人對中國遊客印象較好,71%的人認為「中國遊客的素質在提高」。
提到中國遊客有哪些不文明行為時,1/3受訪者認為是「公共場合大聲說話」,近22%說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擁擠,購物、買票時插隊」的現象,20%認為是「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上完廁所不沖水」。
有關中國遊客排隊觀念差問題,勞先生結合自己的導游經歷說,這種現象主要體現在收銀台前和廁所門前,中國遊客喜歡一擁而上。比如在旅途的休息區,往往很多旅行車同時停歇。遊客下車以後,都先奔廁所。其他膚色的人都能自覺地在距門一定距離的地方排隊等候,而中國遊客一下車就一擁而上,或往廁所里擠,或緊緊堵著廁所門。
但是,客觀地說,與前幾年相比,中國遊客在很多方面的文明素質有明顯提高,比如隨地吐痰和大聲喧嘩,現在雖然還偶爾見到,但實在地說,已經好多了。
我也由此想到了我們的生活中常常出現的這種類似的不講公德的行為。就在我們成都市中心,就有人隨意亂丟果皮、紙屑,甚至還隨地吐痰,從外國到我們中國旅遊的遊客還主動彎腰撿起垃圾,扔進垃圾桶。這不是抹黑了我們中國人的臉嗎!這不是把我們中國人的臉給丟盡了嗎!
保護環境現在的地球,都是黃色,綠色大量減少,這是怎麼了?原來這是因為人們大量的砍伐樹 木,這不僅讓鳥兒沒了家,還造成了崩塌,洪水等。沒有了樹,我們的地球就好像少了一根 支撐的樑柱。 目前,生態環境日益惡劣,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水資源、空氣和食品等都不同程度的 受到了污染。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一條條清澈的小溪被污染,變成了臭氣熏天的水溝;一株株美麗的花 草樹木被污染,變得黑乎乎的即將凋謝;一棵棵高大的大樹在一陣隆隆的機器聲中倒下 ``````這些殘酷的畫面,就是人類可惡的「傑作」!但是如果人們還不重視這些環境的保護,就算這些河流施工多少次也是無濟 於事的.而且,破壞環境對我們造成的危害極大,它會帶來一系列的災難,如沙塵暴,大雨,山洪, 海嘯等自然災害。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如還有新的問題,請另外向我求助,答題不易,敬請諒解~~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祝學習進步!

E. 寫一篇有關環保的論文600字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環境是我們人類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愛護地球、維護生態、保護環境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大家的參與和配合,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因此,我提出倡議:
一、大力宣傳普及環境保護知識,提高廣大公眾的環保意識,結合與環境有關的紀念日,在社區及公共場所宣傳環保,參與社區的環保實踐和監督。
二、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提倡綠色生活,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回收資源,綠色消費,支持環保。
三、積極、認真搞好居住社區、公共場所的綠化、美化、凈化,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染,對環境少一份破壞,多一份關愛,共建綠色家園。
四、全面提高環境與發展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和環境道德風尚。負起環保責任,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五、認真貫徹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為改善人類居住環境做出實質性的貢獻;積極從事和廣泛參與改善人類居住環境工作。
地球是茫茫宇宙間已知的唯一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艙漏水的時候,誰能說拯救地球與我無關?面對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實,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會明白:保護環境、拯救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責任。
新的世紀,我們渴望干凈的地球,渴望健康的生命,渴望環保的家園,渴望綠色、健康、衛生的社區遍地開花……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創造。讓我們這群新世紀的見證者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各自的使命,共創綠色環保、健康衛生的新社會。我們相信,總有那麼一天,綠色環保社區將會在全國的每一個角落閃爍醉人的星光!
或節能減排 你我同行
地球孕育了人類,人類也在不斷地改造地球。人類的發展史,歸根結底是人類艱苦奮斗的創業史。在創業過程中,人們利用各種能源賴以生存,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有人預言,人類最終是毀滅在自己創造的文明中。「資源短缺」已成為廣大群眾一個十分關注的問題。如果現在不加以考慮對策,未來人類就沒有出路,總有一天能源會被我們用盡,人類就無法生存。
如今,許多人們不懂得如何珍惜僅有的能源。大量用水、用電,許多破壞臭氧層的物品也消耗飛速,排放的廢氣已經多得難以讓人想像……造成這一切後果的是誰?就是我們人類。
要做到節能減排,就要從小事做起,人人動起手來,創建美好的家園。我提出以下幾點可行的建議:
一、節約電能。要注意隨手關燈,可以使用高效節能燈泡。據美國的能源部門估計,使用高效節能燈泡代替傳統電燈泡,就能避免四億噸二氧化碳被釋放。除了電燈,在使用其它電器方面也要注意,盡量選擇低消耗節能產品,不用電器時要切斷或關掉電源,冰箱則讓它處於無霜狀態。夏季天氣不算十分炎熱時,最好用扇子或電風扇代替空調。使用空調時,不要把溫度調得太低,26℃左右就行了。
二、節約水資源。許多廢水都可以循環使用。洗臉、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來擦地板、沖廁所、澆花等。淘米水則是很好的去污劑,可以留下來洗碗筷。沾了油的鍋和盤子要先用用過的餐巾紙擦乾凈,洗起來節水有方便,還可以少用洗潔精,減少水污染。
三、節約用紙。紙張的循環再利用,可以避免從垃圾填埋地釋放出來的沼氣,還能少砍伐樹木。據統計,回收一噸廢紙能產生800千克的再生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約用紙就是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環境。
四、減少廢氣排放。交通廢氣和工業廢氣是生活廢氣的主要來源。我們出門盡量乘坐公共汽車或計程車,還可以騎自行車,盡量少乘坐私家車。工廠里的燃燒垃圾、生產商品等而產生的大量滾滾的濃煙彌漫在城市裡。他們應該把廢氣經過加工和過濾,再排放出來就可以減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後釋放出氧氣,所以我們要大量的種樹,尤其是在公路旁。
五、垃圾分類處理。垃圾分類可以回收寶貴的資源,同時減少填埋和焚燒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廢紙被直接送到造紙廠,用以生產再生紙;飲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關的工廠,成為再生資源;家用電器可以送到專門的廠家進行分解回收。家裡可以准備不同的垃圾袋,分別收集廢紙、塑料、包裝盒等,每天進行垃圾分類和回收,盡量做到「變廢為寶」。
全球變暖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地球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讓我們行動起來,節能減排,挽救地球家園的命運,維護人類的一個繼續生存的未來。
塗的人類啊,趕快醒悟吧!地球正在哭泣,正在呻吟,正在求助我們人類,現在補救也許還來得及,大家一起植樹造林,一起來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吧!否則,我們將是在給自己自掘墳墓!
希望對你有幫助

F. 600字環保地理小論文

節能減排 你我同行
地球孕育了人類,人類也在不斷地改造地球。人類的發展史,歸根結底是人類艱苦奮斗的創業史。在創業過程中,人們利用各種能源賴以生存,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有人預言,人類最終是毀滅在自己創造的文明中。「資源短缺」已成為廣大群眾一個十分關注的問題。如果現在不加以考慮對策,未來人類就沒有出路,總有一天能源會被我們用盡,人類就無法生存。
如今,許多人們不懂得如何珍惜僅有的能源。大量用水、用電,許多破壞臭氧層的物品也消耗飛速,排放的廢氣已經多得難以讓人想像……造成這一切後果的是誰?就是我們人類。
要做到節能減排,就要從小事做起,人人動起手來,創建美好的家園。我提出以下幾點可行的建議:
一、節約電能。要注意隨手關燈,可以使用高效節能燈泡。據美國的能源部門估計,使用高效節能燈泡代替傳統電燈泡,就能避免四億噸二氧化碳被釋放。除了電燈,在使用其它電器方面也要注意,盡量選擇低消耗節能產品,不用電器時要切斷或關掉電源,冰箱則讓它處於無霜狀態。夏季天氣不算十分炎熱時,最好用扇子或電風扇代替空調。使用空調時,不要把溫度調得太低,26℃左右就行了。
二、節約水資源。許多廢水都可以循環使用。洗臉、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來擦地板、沖廁所、澆花等。淘米水則是很好的去污劑,可以留下來洗碗筷。沾了油的鍋和盤子要先用用過的餐巾紙擦乾凈,洗起來節水有方便,還可以少用洗潔精,減少水污染。
三、節約用紙。紙張的循環再利用,可以避免從垃圾填埋地釋放出來的沼氣,還能少砍伐樹木。據統計,回收一噸廢紙能產生800千克的再生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約用紙就是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環境。
四、減少廢氣排放。交通廢氣和工業廢氣是生活廢氣的主要來源。我們出門盡量乘坐公共汽車或計程車,還可以騎自行車,盡量少乘坐私家車。工廠里的燃燒垃圾、生產商品等而產生的大量滾滾的濃煙彌漫在城市裡。他們應該把廢氣經過加工和過濾,再排放出來就可以減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後釋放出氧氣,所以我們要大量的種樹,尤其是在公路旁。
五、垃圾分類處理。垃圾分類可以回收寶貴的資源,同時減少填埋和焚燒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廢紙被直接送到造紙廠,用以生產再生紙;飲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關的工廠,成為再生資源;家用電器可以送到專門的廠家進行分解回收。家裡可以准備不同的垃圾袋,分別收集廢紙、塑料、包裝盒等,每天進行垃圾分類和回收,盡量做到「變廢為寶」。
全球變暖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地球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讓我們行動起來,節能減排,挽救地球家園的命運,維護人類的一個繼續生存的未來。
塗的人類啊,趕快醒悟吧!地球正在哭泣,正在呻吟,正在求助我們人類,現在補救也許還來得及,大家一起植樹造林,一起來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吧!否則,我們將是在給自己自掘墳墓!

G. 求一篇地理論文、600字左右

試論地理美 當我們徜佯在地理大觀園的時候,無不為其美麗所折服! 一、人地關系的和諧美 地理把人地相關性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為我們揭示出: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與自然平等、共生、共存,人和自然的關系是和諧的關系。強調人地關系的和諧發展。通過對地理人地相關性的學習,使我們能夠理解到人與自然間的正確關系,理解尊重自然,才能和諧共處的理念,從而體味出一種和諧美。 二、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多樣美 地理以區域環境為研究對象,具有廣闊的空間性,上及天,下達地,藍天、白雲、大海、森林、草原、日月星辰、花鳥魚蟲、沙漠、冰川、城市、鄉村……山水之間,陰陽相配, 冥冥之中剛柔相濟。宇宙的神秘與詭譎,萬物的多樣與和諧。面對一幅幅絢麗的世界圖景,無不為大自然的和諧美麗而震憾!「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靈性出萬象,風骨自高潔」,窮極於山水間,盡享世界的和諧與美麗。 三、地理倫理道德美 古人有「天人合一」的觀念,其中就含有啟蒙的人地關系的合理內涵,而儒家主張「禮樂合一」、「美善相樂」又把「仁」當作審美理想的核心,強調人類社會中人與人間的和諧,含有更多的人倫成分和濃厚的封建、政治色彩,因而缺乏對環境、對生命的廣泛關注。道家主張「游於自然之道」、「返樸歸真」、「清靜無為」,試圖在人與自然間建立起混沌的和諧。因其處世消極最終被排斥到主流社會之外。 地理學則要求我們在處理好社會關系的同時,還應處理好人與自然的一系列關系,對自然講倫理道德,特別是要處理好人與其他生命的關系。因而,在一定的層面上也包含著豐富的環境倫理和生命理性。強調在人與人、人與其他生命之間建立起平等、公平的秩序,因而具有一定的倫理道德美。有人預言:生態文化必將成為未來社會的主流文化,一場群眾性的環保運動正在世界各地興起。 四、地理智慧美 地理智慧主要指: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和人類自身生存的智慧。學習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給人們裝上一個「地理頭腦」,教會人們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來看待世界,更科學地選擇、安排生活和生產,指導人類理性地生產和消費。在對物質資源的消費方面,呼籲人類改變舊的思維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放棄高消耗、高增長、高污染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和高消費、高浪費的生活方式。 地理智慧要求人們在消費時,盡可能多地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盡量減少對廢物的排放,以保持人地復合系統結構和功能的良好狀態。在人的自身生產方面,主張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發展適應,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相協調。傳統發展模式是以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為特徵的,常常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把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資源對立起來。地理對人地復合系統開放性和戰略性的研究,為我們建立了正確的人口觀、環境觀、資源觀等,從而樹立一種觀察、處理當代事物的整體觀和系統觀,教給人類與自然相處的智慧和生存的智慧。 五、地理人文精神美 地理「把地球作為人的世界來研究」(J.O.M.克羅克《地理學的范疇》),主張給人以及其他生命更多的人文關照。人文素質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重點在情感和價值觀。地理能賦予我們更高的人文精神。在價值觀方面地理能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人口觀、種族觀、環境觀和資源觀。在情感方面,通過地理國情教育能增強我們的國家意識,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世界地理的學習中,利用綜合、分析和比較的方法去解釋空間效應,展現全球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結構和特徵,展現與之相關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特別是在此差異基礎上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觀。在欣賞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時,幫助我們形成對他人他物和異質性、多樣性的寬容心。地理能強化我們的全球意識,教會我們用全球視野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現實,並將本國、本地區、本鄉、本土置於國際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從而學會尊重與理解、競爭和合作、關心和交往。理解並增進與其他國家、其他民族及其他文化間的交往交流,用以培養和平共處並具有世界大家庭、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語言文明為一體的人。 地理教育目的的重點是實現「從能力到責任感的轉變」。強調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人類面臨的共同的問題,注重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不僅重視對他人、對民族、對國家的責任感,也重視對世界、對人類的責任感。地理使我們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 六、地理規律美 地理的規律可分為地理事物分布規律、地理事物的演變規律等。地理的規律美表現為秩序美、節奏美、數學美等。想像是分析,也是綜合(波德萊爾:《想像力》)。分析和綜合是地理重要的思維方法。聯想是知覺和想像的基礎(朱光潛:《美感與聯想》)。地理規律的認識,離不開高度的想像,在想像中體味到地理的規律美。面對精美的地圖,在欣賞一件藝術品的同時,張開自由想像力的翅膀,與之展開極富情趣的對話。跨越時空,縱橫馳騁,於是一個富有色彩、聲音、輪廓、香氣和生命的世界便活躍於眼前。 在認識太陽系中九大行星的運動規律時,使人聯想到一張巨大的光碟,它們同向、共面、近圓,彷彿在演奏著一曲壯美的宇宙樂章。在認識非洲氣候分布規律時,我們聯想到了對稱。在認識城市中心學說時,不禁使人聯想到蜂房構造。在學習農業區位論中的杜能環時,會使人想到水中的漣漪。在認識海水鹽度的緯度分布規律時,使我們聯想到如「M」形的山峰。高度的想像,總是與熱情同在。「一個冷淡、淺薄的、尖刻的人是不常具有堅強雄厚的想像力的」(郁達夫:《想像的功用》)。 學習地理需要熱情,在熱情中產生豐富的想像,在不斷地創造、聯想、解釋中,在對地理事物的分析、比較、歸納、演繹中,必將感受到地理規律美的無窮魅力。通過對地理規律美的認識,能賦予我們更多理性,使我們從中不斷向自然界學習、模仿和借鑒,以此創造美的環境、美的生活。從一個小的盆景,一座假山,一座山水城市,大到建設一個寬敞、富裕、干凈、安全的地球,都體現了人類對大自然的學習和模仿。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目前我國正在建設小康社會,在庭院經濟的發展、小流域的治理、農業生態模式的建立、小城鎮和工業小區建設等方面,都需要進行科學決策,而地理在各種決策中會提供廣泛的人文咨詢、人文設計和人文論證。並用美的地理規律去創造和諧而美麗的世界。 七、地理科學知識體系的球狀結構美 褚大健先生對復雜的科學知識體系進行梳理,獨具慧眼,發現了科學知識體系具有的球狀結構。認為:地球的內部結構從外向內,由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與此相似,科學知識從內到外,由知識內核、知識幔層和知識外殼組成。知識外殼由事實性知識組成,重點說明「是什麼」。知識幔層由定律性知識組成,側重說明「怎麼樣」,知識內核由原理性知識組成,側重說明「為什麼」。地理科學知識體系也是如此,對地理科學知識體系的探討,我們會感到地理科學知識體系的球狀結構美。 席勒說過:「若要把感性的人變成理性的人,惟一的途徑是先使人成為審美的人」。地理的審美能賦予我們對地理更多的學習熱情,更重要的是通過地理審美能陶冶我們的情操,並用地理美去創造和諧而美麗的世界。

H. 我為班級做貢獻,為環保出一份力的地理小論文,急用,500——600字!!!!!及

當今世界,什麼最令人頭痛?金融危機?不對,學校伙食?還不對。學生作業?更不對!其實就是污染問題,據統計,中國90年代中期就因為環境污染而損失1875億,總共是由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三部分組成的,我們的地球母親正隨著這些驚人的數字而越來越憔悴了。

你看!原本那藍藍的天空,小鳥在自由的飛翔,棉花糖般潔白的白雲隨風飄起,孩子們快樂的玩耍……然而,大氣污染卻將這一切破壞的一團糟。由工廠排出有毒的煙霧,使天空像被潑了墨水一樣,漆黑不堪;小鳥吸取到毒霧後失去了生命,倖存下來的小鳥卻變的無家可歸,白雲隨著毒霧越飄越遠;孩子們不再玩耍,快樂的景色下再擁有。

原來霧中含有懸浮顆粒物、二氧化硫,對人體健康損害尤其嚴重,1995年我國就因大氣污染而導致檢體健康損失估算達171億元,這年,還因為煙霧導致的酸雨對城市產生腐蝕危害,經濟損失達130億元。唉!地球母親美麗的笑容失去了。

你看!原本清澈的河流,小魚暢快的遊玩,人民飲用著水源生存……然而,水污染卻破壞了一切。由於人們將垃圾倒入河中污染了水源,導致清澈的河流變的混濁不堪,小魚在濁水中慢慢死去,飲用濁水的人全都得了病,還有的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原來水污染是由人類亂排垃圾而造成的,但這僅僅是生產垃圾危害,經濟損失達1428.9億元,佔全部損失的76.2%,1995年工業污染缺水損失750億元,占水污染一半以上。唉!母親的血液已遭到了嚴重的污染。

可環境污染卻遠遠不只這些數字,環境污染還會更加嚴重……

同學們,行動吧!我們該行動了,不是讓母親在酸雨中流下傷心的眼淚、不要讓母親在沙漠中飽受甘渴、不要讓母親在污染的河流中垂死掙扎、不要讓母親在毀滅時無助的啜泣。讓我們為母親行動吧!

人人種上一棵樹,還母親一件美麗的衣衫,和家人一起清通河流,還母親良好的血液和健康的身體,暢導人們保護空氣,減少化工廠的數量,還母親一張滿意的笑臉,恢復迷人的氣息,讓她成為宇宙中最美麗的星球。

雖然這只是幻想,雖然這只是對美好的希望,可是只要努力也仍能成功。到那時母親啜泣的臉將變成以往美麗的臉,懊悔沮喪的人類將重新過上歡聲笑語的生活,體驗美麗的世界。

同學們,珍惜現在生存環境,保護好地球吧!難道一定要我們在母親啜泣聲中消亡才懂得懊悔嗎?請記住: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I. 「家鄉地理環境保護」為主題寫一篇小論文,600字左右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黨的第十六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並且提出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認真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的要求。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總結我國現代化建設經驗,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而提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不僅是建設小康社會和提高廣大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觀需要,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建設和諧社會和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而提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我國的資源相對緊缺,人均資源佔有量大大低於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氣分別為世界水平的1/3、1/4、1/5、1/10和1/22。我國資源消耗大,每萬美元消耗的銅、鋁、鉛、鋅、錫、鎳合計70.47公斤,是日本的7.1倍,美國的5.7倍,印度的2.8倍。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造成環境污染現象嚴重。我國污染排放強度高,單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國的26.4倍,美國的6倍。我國人均耕地1.5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以近千萬畝的速度沙化。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依賴資源的高投入來實現經濟的高速增長,使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環境被破壞的局面越來越嚴峻。現實告訴我們,如果不改變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如果不在全社會進行強化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經濟的發展必然會越來越多地受到資源的約束,人民的生存環境會越來越惡化,這將直接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

地球只有一個,資源、環境極其寶貴。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說到底是協調人和自然、人和地球關系的問題。縱觀整個社會發展史,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不合理使用,導致了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正如恩格斯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都會報復我們。目前人類所面臨的人與自然的不和諧問題,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復雜和嚴峻。支撐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們今天肆意揮霍,我們的子孫後代將付出沉重的代價。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才能實現新形勢下資源的合理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如果人類不及時改變經濟社會的發展模式,建設友好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長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為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就是要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要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資源並重,圍繞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地、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加快結構調整,推進技術進步,加強法制建設,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機制,逐步形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消費模式,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加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是一項群眾性很強的工作。著名環保人士梁從誡曾說:「中國有十三億人口,每個人浪費一點,拿十三億一乘,這個數字就大得驚人。同樣地,如果每個人節約一點,拿十三億一乘,這個數字就相當可觀。」我們要大張旗鼓地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破壞環境有罪的觀念,堅持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每時每刻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如果每個人都樹立起節約和環保的意識,我們節省下來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成果會十分可觀。

J. 高一地理論文、、、關於保護環境的 600字左右

困難。全國有1/4的人口飲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水,直接影響到人民的健康水平。
在資源問題面前,我們要學習借鑒以及根據自己國情來拯救資源。如;西亞國家以色列開源節流,技術用水,使水資源得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其經驗值得各國借鑒。
資源是一個國家發展的資本。如若我們自己不好好學習地理,了解我國資源問題及運用,還何談建設祖國。
還有目前國際重要問題;環境污染。 人類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水、空氣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江河湖海。大家都認為世界這么大,這一點廢物算什麼?我們錯了,我們通過學習地理知道;其實地球雖大(半徑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圍內生活,而佔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間約3公里的范圍內,人們竟肆意地從三方面來弄污這有限的生活環境。
環境的污染同樣也給我國造成巨大損失。我國每年因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代價已接近1萬億元,並且這一數字還在逐年升高。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日前公布的《2009年中國環境經濟核算報告》顯示,我國經濟發展的環境污染代價持續上升。環境污染治理壓力日益增大,自2004年以來基於退化成本的環境污染代價從5118.2億元提高到9701.1億元。2008年的環境退化成本為8947.6億元。

與此同時,2009年環境退化成本和生態破壞損失成本合計13916.2億元,較上年增加9.2%,約占當年GDP的3.8%。

地理是指導我們實施建設及保護祖國的重要學科,對於解決世界所面臨的多個重要問題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我們應當好好學習地理,以便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