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地理環境
① 俄羅斯的地理環境說法
國土遼闊,地跨溫帶和寒帶,沒有熱帶分布; 自然資源豐富,種類繁多,蘊藏量大;氣候寒冷,森林面積廣大;地跨亞歐兩洲,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歐洲.
選項ACD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② 俄羅斯的地理位置
俄羅斯
地理位置:位於30°~180°E,50°~80°N,地跨歐亞兩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的加里寧格勒州接壤)。海岸線長37653公里。
地形:俄羅斯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地勢南高北低,西低東高。
氣候:俄羅斯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35℃,7月平均溫度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冬季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俄羅斯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冬季嚴寒漫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或稱(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
工業:俄羅斯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俄羅斯工業基礎雄厚,部門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俄重工業發達。
農業:俄羅斯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規范化。
主要山脈: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等。
主要河流:頓河、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勒拿河、鄂畢河、葉尼塞河、阿穆爾河(中俄界河黑龍江)、烏蘇里江等。
歷史文化:
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多個國家,這些國家都自稱為是俄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6世紀時,東斯拉夫人逐漸向東歐草原地區遷徙。862年,以留里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輔羅斯,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公國。1237年被來自於亞洲東部的蒙古軍隊佔領,建立欽察汗國。
莫斯科市建於1147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尤里·多爾戈魯基是其奠基人。他頭戴戰盔、身披鐵甲、左手持盾、雙腿跨馬的紀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維爾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廣場上。1283年莫斯科公國正式建立。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俄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1605年,戈杜諾夫猝死,俄羅斯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時期才終於結束。
1613年1月,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羅曼諾夫被推舉為沙皇,開始了羅曼諾夫王朝在俄國的統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發生的俄國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17世紀時,歐洲許多國家發展迅速,而俄國農奴制度還在盛行。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團赴西歐考察,自己也化名隨團出訪,回國後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羅斯的實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羅斯為帝國。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領土空前膨脹,被稱為「帝國的黃金時期」。
17世紀中期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並為統一的國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親政。17世紀它擊潰了波蘭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721年,彼得一世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同年,沙皇俄國與瑞典王國進行北方戰爭勝利,躋身帝國主義列強,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曾通過不平等條約割佔中國庫頁島、海參崴、外興安嶺、新疆北部等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1812年俄羅斯消滅了入侵的拿破崙軍隊。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推行改革,同年2月俄國廢除農奴制。
1917年2月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歷十月)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正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
1992年4月16日,俄羅斯第6次人代會決定將國名改為「俄羅斯」,從而恢復了歷史上的名稱;17日,最後決定使用兩個同等地位的正式國名「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1993年12月12日,經過全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規定國家名稱為「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意義相同。
③ 歐洲東部和俄羅斯地理環境特徵和人文環境特徵
俄羅斯地跨歐亞兩洲,地域遼闊。俄羅斯屬溫帶和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涼爽,春秋季節甚短。[5]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7653公里。
面積
1707.54萬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占原蘇聯領土面積的76.3%,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1.4%),水域面積佔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西最長為9000公里,橫跨11個時區;南北最寬為4000公里,跨越4個氣候帶。
地形
俄羅斯是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
西部幾乎全屬東歐平原,向東為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北西伯利亞低地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聳立著大高加索山脈,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
①主要山脈: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
②兩大平原: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氣候
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到-35℃,7月平均溫度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冬季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
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冬季嚴寒漫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
水文
俄羅斯臨北冰洋和太平洋,瀕臨海域順時針依次為黑海、芬蘭灣、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地靠的大河有伏爾加河、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①歐洲第一長河——伏爾加河,全長3685千米。(俄羅斯的母親河,五海通航)
②西伯利亞地區的鄂畢河、葉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國最長)。
③貝加爾湖(世界上淡水容量最多和最深的淡水湖)和裏海。
資源
俄資源總儲量的80%分布在亞洲部分。
①森林和水力資源。
②礦產資源:煤(庫茲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天然氣、鐵(庫爾斯克)、錳、銅、鉛、鋅等。石油探明儲量82億噸(2009年數據),佔世界探明儲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森林覆蓋面積8. 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 7%,居世界第一位。林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
③鑽石資源:俄羅斯日前公布了一個20世紀70年代發現的鑽石礦。該礦位於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的一個直徑超過100公里的隕石坑內,儲量估計超過萬億克拉,能滿足全球寶石市場3000年的需求。科學家們表示,這個被稱為「珀匹蓋」(Popigai)的隕石坑的歷史超過3500萬年,它下面的鑽石儲存量估計是全球其他地區鑽石儲量之和的十倍。[6]
④ 的是俄羅斯哪些地理環境特色
國土面積廣袤,東西距離極大.氣候嚴寒,大部分冰雪覆蓋,氣候惡劣。
由於面積內廣,俄羅斯的地容形類型多樣:平原、高原、山地與河流相間分布,以葉尼塞河為界,西部是平原地形,東部是高原和山地地形,地勢較為平坦。即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地形以平原為主。
1、俄羅斯東西長1萬多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2、俄羅斯位於亞歐大陸北部,隔 白令 海峽與美國阿拉斯加州相望,北臨 北冰洋 ,東臨 太平洋 ,西南臨"兩海"分別是裏海 和黑海。陸上鄰國自西往東依次有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中國 蒙古 朝鮮等。
⑤ 描述的是俄羅斯哪些地理環境特色
國土面積廣袤,東西距離極大.氣候嚴寒,大部分冰雪覆蓋,氣候惡劣。
由於面積廣回,俄羅斯的地形類型多答樣:平原、高原、山地與河流相間分布,以葉尼塞河為界,西部是平原地形,東部是高原和山地地形,地勢較為平坦。即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地形以平原為主。
1、俄羅斯東西長1萬多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2、俄羅斯位於亞歐大陸北部,隔 白令 海峽與美國阿拉斯加州相望,北臨 北冰洋 ,東臨 太平洋 ,西南臨"兩海"分別是裏海 和黑海。陸上鄰國自西往東依次有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中國 蒙古 朝鮮等。
⑥ 俄羅斯的氣候特點
俄羅斯的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8℃~-10℃,7月平均溫度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嚴寒而漫長。
位於俄東北部的奧伊米亞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點之一,1月平均溫度-50℃,歷史最低值-71.2℃。
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或稱(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
(6)俄羅斯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俄羅斯的地理環境:
1、區域位置
位於30°~180°E,50°~80°N,地跨歐亞兩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
2、地形地貌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地勢南高北低,西低東高。西部幾乎全屬東歐平原,向東為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北西伯利亞低地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聳立著大高加索山脈,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
3、水系分布
俄羅斯臨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瀕臨海域順時針依次為裏海、黑海、波羅的海、芬蘭灣、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俄羅斯
⑦ 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及風俗
一、地理位置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從地圖上來看,俄羅斯所在的緯度跨度是比較大的,南北跨越了30個緯度,而東西方向的經度上更是跨越了150度。在南邊,俄羅斯與中國、蒙古、哈薩克等國家相鄰,在西邊又同芬蘭、烏克蘭等國家相鄰。從地形上來說,俄羅斯國內平原、高原各種地形比較多。
俄羅斯國家地跨歐亞兩個大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俄羅斯的經緯度位置是位於30°~180°E,50°~80°N。
二、風俗
1、社交禮儀在人際交往中,俄羅斯人素來以熱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稱於世。在交際場合,俄羅斯人慣於和初次會面的人行握手禮。但對於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別重逢時,他們則大多要與對方熱情擁抱。
在迎接貴賓之時,俄羅斯人通常會向對方獻上「麵包和鹽」。這是給予對方的一種極高的禮遇,來賓必須對其欣然笑納。 在稱呼方面,在正式場合,他們也採用「先生」、「小姐」、「夫人」之類的稱呼。在俄羅斯,人們非常看重人的社會地位。因此對有職務、學銜、軍銜的人,最好以其職務、學銜、軍銜相稱。
依照俄羅斯民俗,在用姓名稱呼俄羅斯人時,可按彼此之間的不同關系,具體採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與初次見面之人打交道時,或是在極為正規的場合,才有必要將俄羅斯人的姓名的三個部分連在一道稱呼。
2、服飾禮儀俄羅斯大都講究儀表,注重服飾。在俄羅斯民間,已婚婦女必須戴頭巾,並以白色的為主;未婚姑娘則不戴頭巾,但常戴帽子。 在城市裡,俄羅斯目前多穿西裝或套裙,俄羅斯婦女往往還要穿一條連衣裙。 前去拜訪俄羅斯人時,進門之後務請立即自覺地脫下外套、手套和帽子,並且摘下墨鏡。這是一種禮貌。
3、餐飲禮儀在飲食習慣上,俄羅斯人講究量大實惠,油大味厚。他們喜歡酸、辣、鹹味,偏愛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愛吃冷盤。總的講起來,他們的食物在製作上較為粗糙一些。 一般而論,俄羅斯以麵食為主,他們很愛吃用黑麥烤制的黑麵包。除黑麵包之外,俄羅斯人大名遠揚的特色食品還有魚子醬、酸黃瓜、酸牛奶,等等。
吃水果時,他們多不削皮。 在飲料方面,俄羅斯人很能喝冷飲。具有該國特色的烈酒伏特加,是他們最愛喝的酒。 此外,他們還喜歡喝一種叫「格瓦斯」的飲料。 用餐之時,俄羅斯人多用刀叉。他們忌諱用餐發出聲響,並且不能用匙直接飲茶,或讓其直立於杯中。通常,他們吃飯時只用盤子,而不用碗。 參加俄羅斯人的宴請時,宜對其菜餚加以稱道,並且盡量多吃一些,俄羅斯人將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經吃飽。
(7)俄羅斯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俄羅斯的氣候特點
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8℃~-10℃ ,7月平均溫度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嚴寒而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
位於俄東北部的奧伊米亞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點之一,1月平均溫度-50℃,歷史最低值-71.2℃。
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或稱(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
⑧ 俄羅斯地理環境
你去網路文庫 搜索「俄羅斯」 方框下面有 全部 PPT DOC等幾個選項 你選PPT 出來的都是俄羅斯的課件 選幾個免費的下載下來 比著抄抄 畫畫就可以了
⑨ 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狀況簡介
俄羅斯位於30°~180°E,50°~80°N,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
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的黑龍江省、蒙古和朝鮮(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的加里寧格勒州接壤)。
俄羅斯聯邦,又稱俄羅斯,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9)俄羅斯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俄羅斯的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地勢南高北低,西低東高。西部幾乎全屬東歐平原,向東為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北西伯利亞低地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聳立著大高加索山脈,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
2、氣候特徵
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8℃~-10℃,7月平均溫度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嚴寒而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
3、水系分布
俄羅斯臨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瀕臨海域順時針依次為裏海、黑海、波羅的海、芬蘭灣、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