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西域的地理位置

西域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0 06:26:06

❶ 西域的地理概念

西域狹義上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版而權廣義的西域則是指亞洲中、西部地區等。



西域,最早指周朝諸地。先秦《國語》有「西方之書」;《詩經》有「西方之人」;《莊子·讓王篇》載:「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於孤竹,曰伯夷、叔齊。二人相謂曰:『吾聞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試往觀焉。』」

另外,西域國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和以北准噶爾盆地的邊緣,利用從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綠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與羅布泊是西域地區的主要農業、生活水源。因而該區域的國家興旺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❷ 西域地理位置

回答樓主:

西域的地理概念

西域狹義上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內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容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
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

西域國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和以北准格爾盆地的邊緣,利用從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綠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與羅布泊是西域地區的主要農業、生活水源。因而該區域的國家興旺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據部分考古學家的判斷,樓蘭即是由於河流改道與羅布泊的遷移而滅亡的主要原因。

希望對你有幫助!

個人宣言:我是hk——honest king——誠實的國王,不是香港的英文縮寫,切記切記……

❸ 西域在中國的什麼位置還有西域是一個國家嗎

地理方位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多指中國玉門關、陽關以西的諸多國家和地區,在絲綢之路影響下,西域被特指漢、唐兩代中國政府安排的行政機構所管轄的今中國新疆大部及中亞部分地區,位於歐亞大陸中心,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特徵依然可見於現在新疆地區的遺址及中國敦煌的壁畫。該地對東西方國家的貿易文化交流起到中轉站的重要作用。

西域國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和以北准格爾盆地的邊緣,利用從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綠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與羅布泊是西域地區的主要農業、生活水源。因而該區域的國家興旺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據部分考古學家的判斷,樓蘭即是由於河流改道與羅布泊的遷移而滅亡的主要原因。(李江鳳,《絲綢之路前夕和氣候變化》,1992年;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地理學》P125) 同時西域地區由於地理上的因素,國家的興衰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自11世紀以來東亞全境氣候逐漸變冷,當地氣候也受到強大影響,經過該地的商貿往來更樂意通過南方絲綢之路來進行,令西域貿易逐漸減少,各國也因此衰落。

根據考證,公元前17世紀西域地區已出現基本的國家形態,並於阿富汗一帶的商人進行青金石貿易。此外,於闐(tian,陽聲)國(今中國新疆和田縣附近)出產的和田玉也在商朝帝王武丁的墳塋中所發掘,說明當地在前13世紀就已經有人定居。 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西域地區開始逐漸繁榮,西域各國利用地處東西方交往要道的地里優勢逐漸發展,在西漢管轄下各國的經濟文化的道德極大發展。 西域一帶在可考歷史中於前5世紀左右形成國家,並開始獨立發展。《漢書·西域傳》記載當時已有30餘國分布在西域地區,故有「西域三十六國」之說。在張騫打通西域之前,匈奴一直是支配西域各國的勢力。至漢代,行政機構西域都護府所管轄范圍則已不只36國,《漢書·西域傳》亦記載在前6年~5年中西域分裂為50餘國。東漢末年,西域各國相互之間不斷兼並,至晉朝初年形成了鄯善、車師等幾個大國並起的局面。南北朝時期,西域局勢再度變化,新興的高昌國相繼擊敗西域諸個國家,建立了一個地跨新疆大部的強國,除少數國家外西域諸國國土西遷,為中亞地區帶來了繁榮的文化。

更詳細,見網路。

❹ 歷史書中西域的地理位置

西域狹義上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等.

❺ 西域的地理范圍是指哪裡

自漢代以來,西域狹義上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內巴爾喀什湖東容、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地區等。
西域到了後來演變為我國的西部地區的含義,所以青海、西藏亦是屬於西域的范圍。
清代的「西域」的范圍位東起敦煌以西,西至巴爾喀什湖及蔥嶺,南至拉薩界,北至俄羅斯及左右哈薩克界,青海西南地域、西藏北部地域很多也在其中。

❻ 西域的地理范圍如何

西域狹義上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以東,即今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

❼ 西域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的哪裡他分南北道,兩道路線是什麼

西漢時期,今甘肅玉門關、陽關以西,即今新疆以及更遠的地方,統稱為西域。這是廣義的西域。狹義的西域,僅指今新疆天山南北,即玉門關、陽關以西,巴爾喀什湖和蔥嶺以東,准噶爾沙漠以南,西藏高原以北的地區。西漢初,這里有36 個小國,後又分為50 余國。西域諸國以天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絕大部分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周邊。塔里木盆地南緣有且末、小宛、精絕、扞彌、於闐、皮山、莎車等國,被稱為「南道諸國」;在盆地的北緣有危須、焉耆、尉犁、烏壘、龜茲、姑墨、溫宿、尉頭、疏勒等國,被稱為「北道諸國」;在盆地西南、蔥嶺一帶有蒲犁、無雷等國;在盆地的東端有樓蘭,後稱鄯善。這些國家語言不一,習俗各異,互不統屬,人口少則幾百,多則數萬,一般為幾千人到兩三萬人,龜茲人口最多,才8 萬人。它們多以城郭為中心,居民多從事農牧業,少數國家逐水草而居,單純從事畜牧業,以畜產品等與鄰國交換糧食等農產品。有些國家生產力水平有相當發展,已經掌握了冶鐵技術,樓蘭人就懂得製造鐵兵器。天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的准噶爾盆地,是一個游牧區域。盆地西部的伊犁河流域,原來居住著塞種人。西漢文帝時,原來游牧於敦煌、祁連間的月氏人,被匈奴逼迫,西遷至此,擠走了塞種人。其後,原居住於河西一帶的烏孫,為了擺脫匈奴的羈絆,也向西遷徙到此,把月氏人趕走,佔領了這塊土地。大部分月氏人被迫再往西遷到媯水(今阿姆河)以北地區,稱大月氏,少部分留下來,稱小月氏。烏孫有63 萬人(包括留居此地的塞種人和月氏人),他們與匈奴同俗,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准噶爾盆地以南的天山缺口,由姑師控制。姑師後來分為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前國一帶土地肥沃,農業相當發達。從玉門關到西域,有兩條主要通道:一條經塔里木盆地東端的樓蘭(鄯善),折向西南,沿昆侖山北麓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可至中亞的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國;另一條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至疏勒,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可至中亞的大宛、康居、奄焉等國。西漢文帝初,匈奴的勢力擴展到西域地區,在這里設置了「僮僕都尉」 一職,對西域諸國進行監視,向它們徵收繁重的賦稅,並把西域作為進攻西漢王朝西北部的戰略基地,對西漢構成極大的威脅。漢武帝對匈奴進行戰爭時,為了截斷匈奴右臂,曾於建元三年(公元前 138 年),派漢中人張騫赴西域聯絡大月氏,欲利用大月氏與匈奴的矛盾,與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張騫雖因大月氏不願東返而未能完成此行的任務,但他在西行途中,傳播了西漢的國威,獲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資料,使西漢政府增加了對西域的了解,溝通了西漢與西域各族之間的聯系。漠北戰役之後,匈奴單於退往漠北,河西走廊也為西漢所控制,通往西域的道路已經打開,但是匈奴在西域仍保存著相當的勢力,嚴重威脅著漢與西域的交通。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漢武帝派張騫再度出使西域,欲招引烏孫回河西故地,與西漢共同對付匈奴,仍未達到目的。但張騫派出的各位副使,訪問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大夏等國。這些國家與烏孫都派出使者入漢答謝,使西漢與西域諸國的聯系更加密切。從此,西漢同西域的交通頻繁起來。西漢王朝每年派到西域去的使臣,多則十幾批,少則五、六批,每批數百人到百餘人不等。這些使臣既擔負著政治使命,同時也攜帶著許多西漢物產,與西域諸國進行經濟交流。西漢以絲織品為代表的商品源源不斷輸往西域。西域諸國也經常遣使入漢。匈奴統治者極不情願看到西漢政府和西域各國之間聯系的加強,他們或派出軍隊,或利用他們所控制的一些西域國家,劫掠漢使,遮斷道路,竭力破壞漢與西域的聯系。為了確保西域通道,西漢政府在西域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爭。

❽ 西域的地理范圍是指哪裡

一、關於「西域」一詞的由來

「西域」一詞,似可理解為「最西的疆域」。「西域」一詞最早見諸文字是司馬遷的《史記》一書,其當時是指甘肅陽關、玉門關以西地區的總稱。

「西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是指陽關、玉門關以西、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天山之南北的廣大地區;

「廣義」是指除狹義以外的、包括亞洲中部、西部、印度半島、歐洲東部和非洲北部在內。

《史記》中的「西域」實際是指漢朝統轄領域以外的「西北國」;而以後所說的「張騫通西域」,實指「張騫通西北國」;荀況的《前漢記》即已說明。

正式使用「西域」一詞,是漢宣帝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開始,當時「西域都護」管轄的地區即所謂的「西域三十六國」(最早為五十國,後各國之間吞並為三十六國),其具體位置,《漢書.西域傳》說:「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側接漢隔以陽關、玉門,西側限於蔥嶺」,即現在的新疆南疆地區。這是漢代所說的「西域」(當時烏孫不屬於西域范圍內)。

北魏,太武帝拓跋壽派遣董琬等通使「西域」回來後,按董琬的理解,他將「西域」分為「四域」:

一域:「自蔥嶺以東,流沙以西」;

二域:「自蔥嶺以西、河曲以東」;

三域:「者舌以南、月氏以北」;

四域:「西海之間,水澤以南」
(後三域均為現帕米爾高原以西以東)(見《北史.西域傳》)。

到這時,中亞許多地區才被看做是「西域」的范圍。

唐代,「西域」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與董琬的理解一致,范圍很大,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亞、西亞地區均為「西域」;「狹義」並非指漢代西域都護所管轄的現新疆南疆地區,而是指蔥嶺以西到波斯(今阿拉伯半島)的這部分中亞地區,「狹義」的「西域」,主要是與唐代的疆域變化分不開的,漢代行政管轄最遠到巴爾喀什湖及蔥嶺一帶,而唐代設置的都督府州縣最遠達波斯。

明代的「西域」是指敦煌以西直到阿拉伯半島等的統稱(見陳誠《西域蕃國志》)。

清代的「西域」,在乾隆時期撰修的《西域圖志》中,對「西域」的范圍做了解釋:「其地在肅州嘉峪關外,東南接肅州,東北至喀爾喀(今蒙古國)、西接蔥嶺,北抵俄羅斯、南接蕃藏,輪廣二萬余里」。乾隆時,「西域」已被稱做「新疆」;嘉慶時,「新疆」一詞就完全代替了「西域 」,故《嘉慶大清一統志》就只稱「新疆」不稱「西域」。《嘉慶大清一統志》所說「新疆」(即「西域」)的范圍是:「東至喀爾喀、瀚海及甘肅界,西至右哈薩克及蔥嶺界,南至拉薩界,北至俄羅斯及左右哈薩克界,廣輪二萬余里......」。這便一目瞭然了,清代的「西域」的范圍位東起敦煌以西,西至巴爾喀什湖及蔥嶺。

光緒10年(1884年),新疆建省,有迪化、阿克蘇、喀什噶爾、伊塔四道;民國時期的1916年,將伊塔道改為伊犁、塔城兩道;1919年將原蒙古科布多的阿勒泰化歸新疆省,設阿山道;1920年增設焉耆、和闐兩道;此時,新疆省共有八道,以後改為八個行政區,1934年設哈密行政區,1942年增設莎車行政區,1943年行政區改為專區;解放前,新疆共有79個縣;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現轄烏魯木齊、克拉瑪依2個地級市以及5個自治州、7個地區的87個縣市。

二、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西域」曾先後存在有36個國家。至於古代「西域」三十六國現在的地方,按歷史資料,大致應是:

(一)烏孫:今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察布查爾錫伯縣附近幾縣及現哈薩克部分。是當時烏孫國的屬地,但絕大部分被沙俄侵佔;

(二)龜茲:今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拜城縣一帶;

(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

(四)於闐:今新疆和田地區和田市一帶;

(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東南、羅布泊西北一帶;

(六)樓蘭: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的羅布荒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與現在的吐魯番地區的鄯善縣有別),現僅存樓蘭遺址;

(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西南,玄奘取經曾在此停留過;

(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東、車爾臣河南岸,為西域36國中最小的國。

(九)戎盧:在今新疆和田地區於田縣南;

(十)紆彌: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東;

(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南;

(上述四國全部在今和田地區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淹沒)

(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東南的藏桂鄉附近,尚有漢時皮山古城廢墟;

(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西南;

(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東一帶;

(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區英吉莎縣東南;

(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和喀什市;

(十七)莎車:今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後被於闐吞並;

(十八)尉頭:今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和喀什地區巴楚縣一帶;

(十九)溫宿:今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和溫宿縣一帶;

(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和尉犁縣,後被焉耆吞並;

(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一帶;

(二十二)卑陸: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帶;

(二十三)烏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昌吉市以北一帶;

(二十四)卑陸後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東一帶;

(二十五)單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東北;

(二十六)蒲類:今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七)蒲類後國:今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八)西且彌:今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東南;

(二十九)東且彌: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東北;

(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國: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東;

(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市及附近地區;

(三十五)車師尉都國: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東南;

(三十六)車師後城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周圍。

此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吉賓、烏弋山離等十幾個小國為西域國家,現在中亞及阿富汗、印度等國境內。

❾ 西域的地理范圍是指哪裡/

西域狹義上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