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地理信息
1. 澳洲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碩士本科地理信息系統,想去澳洲讀碩士有移民意向,想學土木,不知是否可行土木
完全可以。國外很多國家的地理都跟土木聯系著。土木是個大專業,你選方向的時候,盡量避開建築之類的,選擇跟地理比較相關的市政工程,水利水文啊之類的就行了。碩士,不管哪個國家,畢業都不困難。
2.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怎麼樣
2015年QS地理專業的排名中,昆士蘭大學排名世界第26位,澳洲第4位。
昆士蘭大學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專業研究生設有以下4個授課型項目,分別是:
地理信息系統研究生證書課程(Graate Certificate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為期0.5年,不限專業,但要求申請者擁有本科學位——專科學生則必須擁有2年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該項目的畢業生有機會直接進入地理信息系統研究生文憑課程項目學習。
地理信息系統研究生文憑課程(Graate Diploma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為期1年,不限專業,但要求申請者擁有本科學位——專科學生則必須擁有2年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該項目的畢業生有機會直接進入2年制的地理信息系統碩士項目學習。
地理信息系統碩士-1.5年制(Master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1.5 Years Full-Time):要求申請者本科畢業,並擁有地理信息系統、數學、物理、計算機科學、地理、地質學、大地測量學、工程學等專業背景。
地理信息系統碩士-2年制(Master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2 Years Full-Time):不限專業,但要求申請者至少擁有本科學位——本科畢業生或研究生證書課程、文憑課程的畢業生均可申請。
3. 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統)澳大利亞哪個學校最好
悉尼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新南威爾士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墨專爾本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阿德雷德大學 Adelaide University
莫納什大屬學 Monash University
昆士蘭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西澳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澳洲國立大學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這些大學時澳大利亞最牛的大學,要是有地理信息系統 應該都很不錯吧
4. 澳大利亞地形圖,有哪些地理信息
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嶇的多石地帶、浩瀚的沙漠和蔥郁的平頂山巒,東回部有連綿答的高原,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撥2230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國土,約70%,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由於降雨量很小,大陸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積被沙漠覆蓋。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窪地及西部高原均為氣候乾燥的沙漠, 中部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5米。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這里丘陵起伏,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個沿海地帶形成一條環繞大陸的「綠帶」,正是這條綠帶養育了這個國家。
5. 澳洲的哪所大學地理信息技術這個專業比較好
其實兩所學校復都差不多制,但說到國際排名,墨大會更勝一籌,因為08年墨大跟悉尼大學在國際排名都在40名以內,而且還是同等(好像是排35或36)。如果你希望日後不單單是呆在澳洲就業的話,也許選擇墨大會好點。上述是我個人的看法,你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最好跟家裡人商量一下再做決定,畢竟父母給你的資助,因此無論怎麼樣都要尊重兩位老人家的意見。
6.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的設置及職能
一、設置及沿革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最早成立於 1946 年,當時被稱為礦產資源、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組織 ( BMR) 。
該機構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澳大利亞進行系統的地質和地球物理制圖來獲得礦產勘查的信息。對面積 7. 7 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進行了以 4 米為單位長度的制圖———後來改為 1:25 萬的比例———意味著有 540 塊領域的成果。制圖在諸如西澳大利亞的卡那封和菲茲羅伊這些地方展開。在 19 世紀 50 年代早期,工作始於北部地區,昆士蘭州。辦事機構設立在巴布亞—新風內亞,系統的制圖也從這發起。
在 20 世紀 70 年代初期,系統地繪制澳大利亞已接近尾聲,所以礦產資源、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組織將注意力轉向繪制大陸架斜坡。這一大陸邊緣調查,是一項重大的任務,從 18. 5 萬千米的、沿途穿越了大部分澳大利亞大陸邊緣獲得的數據。岸上的工作集中在對具體礦化區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細致研究,以整合地質與礦床的數據。
1978 年,礦產資源、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組織的主要角色,轉移到發展對澳洲大陸及近海地區的地質認識。隨後礦產資源、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組織將重點從調查和制圖向戰略研究方面轉移。政府需求轉變使離岸石油研究成為一個高度優先事項,以幫助制訂關於探索海底資源政策。
19 世紀 80 年代,礦產資源、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組織獲得了在遙感和地下水研究的專業知識。這也是組織在地震監控的基礎上開始監控和地理危險評估的時代。
國家地學制圖標准,在 20 世紀 90 年代早期由礦產資源、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組織和國家 ( 地方) 政府制訂,將新的科學方法和已有技術結合,並生成空間資料庫、數字化資料庫和藝術狀態 ( State of the Art) 處理技術。它產生了第二代澳大利亞沿岸地質圖。這些地圖是數字化的並包含許多分層信息,使它們在地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更加完美。
1992 年礦產資源、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組織成為澳大利亞地質測量組織( AGSO) ,澳大利亞地質測量組織提供了許多地學信息,這些信息鞏固了澳大利亞石油和礦產的勘察和發展工作。澳大利亞地質測量組織初期的一個回顧總結出地學與社會緊密相關,主要由於地學所提供的信息對經濟繁榮和以資源的合理利用來保護當地和全球經濟十分有用。
2001 年 8 月,澳大利亞地質測量組織重新命名為 AGSO—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
2001 年 9 月,國家制圖部門 ( NMD) 在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內成立並獨立於澳大利亞研究和土地信息組織 ( AUSLIG) 。澳大利亞研究和土地信息組織是由澳大利亞測量室和國家制圖部門兩個職能部門在 1987 年合並形成的。
ASO 作為一個聯邦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聯邦政府成立和在第一位聯邦總測量師 Charles Scrivener 的指導下對國家首都堪培拉的測量,Scrivener 有測量和制圖的雙重任務。由於澳大利亞的國防需要,這種職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加強。
DEM 在 1956 年作為一個獨立的測量實體成立。1956 年以後,ASO 保留了為澳大利亞領土繪制大范圍地圖的職責,同時扮演測量的角色。由此它為堪培拉的快速發展和在澳大利亞首都范圍內的其他工程起了很大的作用。
ASO 也為國外援助工程提供大量的測量人員,培養國外測量員以及指導澳大利亞的一級測量。
19 世紀 70 年代後期隨著利用衛星圖像的遙感技術的發展,澳大利亞遙感中心 ( ACRES) 的成立,來管理在 Alice Springs 的地球衛星數據接收站,把握處理過程以及衛星影像的分布。
國家制圖部門肩負整個國家的制圖工作來促進戰後時期的民族發展。從1:25萬的比例開始到隨後的 1:10 萬的比例,國家地形圖系列 ( NTMS) 依靠大型航空攝影、攝影測量、制圖草案和廣泛的實地調查,並花了超過 20 年時間完成。國家制圖部門,連同其接班人,一直是澳大利亞政府的重要民用測繪和土地信息機構。自從 1992 年,1:25 萬的比例系列已經逐漸被數字地理信息產品、地理數據、衛星圖像的最新利用來代替。
2001 年 11 月,鑒於在廣泛的背景中和跨越了多學科的重要的地質工作,新合並機構採用了其現有名稱: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
國家測繪局和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的地質災害部在 2005 年合並,反映了處理各種真實世界中的現象的范圍越來越廣的全球趨勢。根據新地理空間和地球監測司 ( GEMD) ,維持小比例國家地形制圖的標准仍然是一個重大的責任。
二、機構設置
( 一) 機構組成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是關於地球科學研究和地理空間信息的國家機構,隸屬於澳大利亞工業與旅遊資源部。作為澳大利亞最主要的地球科學研究調查和信息機構,面向澳洲整個社會,生產和提供空間信息,提供影響資源利用、環境管理和澳大利亞人民安全和福祉的信息,致力於提高澳大利亞的考察研究對全球的吸引力,增強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的水平以及確保社區安全和交通安全。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以研究報告、地圖、數據集的形式,向澳洲公民和國際社會提供可靠的、公正的關於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地震與自然災害、海洋、地磁學、衛星遙感影像的分析和解譯數據。
澳大利亞地質調查機構內設礦產與災害部、石油與海洋部、國家測繪部、合作部、信息管理與存取部、總工程師等 5 個部門,每個部門下設不同的研究室或管理部門。與 2000 年相比,現在的澳大利亞地質調查機構增加了國家測繪部信息綜合管理與存取部 ( Corporat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Access Group) ,撤銷了災害與地磁部、礦產部。從機構設置來看,把信息存取與管理擺到相當重要的位置,原先為一個處,後來調整為一個部。各處室結構基本保留了原來的格局。但對地質災害方面作了較大的調整,強調了城市災害的研究與管理。整合了地質調查機構內部地球物理研究力量,撤銷了原地球物理成像研究室和地磁處,成立了綜合地球物理監測處,新增設了全國資源和土地利用咨詢處。
( 二) 機構現狀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是提供高質量地學研究和資料的世界領先者,包括繪制澳大利亞及其周圍海底的地圖。附屬於工業與旅遊資源部,直接向其部長、政府負責,並通過其向澳洲社會負責。它協助澳洲政府和社會對礦產資源和能源資源發現和開發、環境管理、重要基礎設施安全和由此產生的所有澳大利亞人福祉作出明智決定。
澳大利亞各州地調局也都非常重視地質成果為社會服務,地質成果社會化是各州地調局的一項重要工作。他們的工作宗旨是: 「地調局不以贏利為目的,地調局沒有商業利益,完全無償提供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礦業開發管理資料,以便最大程度地為政府和地方經濟吸引投資。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包括圖件、報告和數據。」
三、職能及目標
( 一)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的職能
( 1) 在澳大利亞自然資源和環境可持續管理方面,澳大利亞地學機構為政府、產業界和公眾的決策提供地質科學知識基礎,滿足用戶對高質量地質科學信息和開創性研究的需要,其中包括: ①發展更具有競爭能力和多樣化的澳大利亞礦業和石油勘察行業; ②根據生態的持續發展的原則,改善澳大利亞自然資源的管理; ③制定關於減輕自然災害的切實有效的戰略; ④落實澳大利亞的對外政策和貿易區目標; ⑤在地質科學數據資料方面,履行澳大利亞承擔的全球和地區性責任。
( 2) 澳大利亞地學機構一直負責澳大利亞領土及海域、部分海洋地區、巴布新幾內亞和菲律賓部分領土的基礎地質和地球物理填圖工作。
( 3) 根據 「全國地質科學填圖協議」和 「大陸邊緣計劃」,澳大利亞地學機構目前參與澳大利亞具有戰略性意義的陸上礦區和油氣盆地以及海上新的重要的多學科地質填圖工作。
按 1998 年底的政府職能調整結果,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隸屬於工業與旅遊資源部,礦產資源與能源職能從原初級工業與能源部劃歸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由於行政管理的這一變化,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又接納了原資源科學局石油資源與礦產能源處。地學研究機構的職能又有增加,主要包括: ①為聯邦海域的石油與礦產勘查開發管理提供技術支持與咨詢; 為行使石油、煤與礦產勘查開發有關的聯邦政策職能提供技術支持與咨詢; ②在法規授權下管理並向公眾提供石油工業數據; ③監測礦產與石油工業的運行情況,評價全國的資源量,預測產量;④評價並推銷遠景區; ⑤為解決土地利用與環境問題提供資源數據; ⑥為能源最終利用、能源利用效率與能源利用規范的制定提供咨詢,為電力生產方案選擇及其效率評估提供咨詢,對二氧化碳排放提供咨詢。
由於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在上述領域的相關技術咨詢會對環境管理、溫室效應、土地利用及鈾礦政策產生影響,因此,其地質調查工作在礦產與石油工業中的作用必然得到加強。從 1999 年 1 月開始,財政預算中安排了一些綜合性項目。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的定位: 澳大利亞地學研究機構是由政府、工業和社會認可的地學和地理學信息領域的領先者,其研究資料和建議對資源的發展、環境保護以及社會的安全和穩定的正確決策是至關重要的。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的使命: 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家地學研究和信息機構,其使命就是用地學的研究成果和信息為澳大利亞取得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工作精神: 澳大利亞地學機構致力於向政府和澳大利亞人民提供出色的服務。這些服務通過滿足政府和客戶需求來完成。要取得成功,將對規劃和人員發展高瞻遠矚;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將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上培養綜合和創新的團隊; 在所有事情上精益求精,將在探尋專業知識和咨詢的溝通方面做得更出色。
( 二)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的戰略目標
1 . 增強資金保管者和團隊的影響
成功地達到這一目標需要擴大客戶網路,增加現有及新產品和服務的分配,尋求新的和更好的方法來推動工作。
2 . 增強工作能力
能夠成功地應對這個目標需要: 成為通過重點發展技能來滿足我們的業務需求的一個組織,成為旨在尋找並使用新的工作方法、工具和技術的有創意的組織。
3 .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在各方面的卓越表現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的產品和服務的優秀是依賴於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的規劃工作、工作實踐和績效管理的高標准追求。
( 1) 在澳大利亞自然資源和環境可持續管理方面,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為政府、產業界和公眾的決策提供地質科學知識基礎,滿足用戶對高質量地質科學信息和開創性研究的需要,其中包括: ①發展更具有競爭能力和多樣化的澳大利亞礦業和石油勘察行業; ②根據生態持續發展的原則,改善澳大利亞自然資源的管理; ③政策和貿易區目標; ④在地質科學數據資料方面,履行澳大利亞承擔的全球和地區性責任。
( 2)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一直負責澳大利亞領土及海域、部分海洋地區、巴布新幾內亞和菲律賓部分領土的基礎地質和地球物理填圖工作。
( 3) 根據 「全國地質科學填圖協議」和 「大陸邊緣計劃」,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目前參與澳大利亞具有戰略性意義的陸上礦區和油氣盆地以及海上新的重要的多學科地質填圖工作。
澳大利亞地質調查機構未來的戰略目標是:
( 1) 要以大量的 「新發現」 確保能源自給,維持礦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水平。
( 2) 啟用三維地質填圖技術,提高基礎地質調查程度 。在 「全國地質科學填圖協議」框架下,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代表聯邦政府與州 ( 區) 合作,提供地學信息,吸引投資。目前,澳大利亞尚未發現的礦大多數都位於風化層覆蓋之下,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需要將工作重點從傳統的二維地表填圖方法轉移到揭示深部地質特徵的三維地質填圖中,因此要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使其在州 ( 區) 發揮作用。目前,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更重視淺覆蓋區地質信息的獲取,具體說就是重視綜合地球物理研究、區域研究及確定成礦體系,由這些研究所提供的基礎地質信息在私營公司做的項目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澳大利亞近年實施的布洛肯希爾勘查開創計劃等幾個大的調查項目中,均加大了深部探測工作量,提高測量數據解析度,啟用計算機三維模擬等新技術,收到明顯成效。在布洛肯希爾成礦省,高解析度航磁測量和地震調查及其數據解釋成果,對與賤金屬礦化密切相關的深部剪切帶的產狀提出了新認識,這對礦業公司的勘查來說是極有價值的信息。
( 3) 實施海域勘測,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提高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水平。澳大利亞面臨來自陸地和海洋環境及有關資源管理的重大挑戰,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要解決聯邦政府最緊迫的問題,是在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確定澳大利亞管轄海域的外部邊界。隨著 「政府海洋政策和海洋科學技術計劃」的頒布,目前人們已經廣泛認識到,澳大利亞需要用科學手段解決大片管轄海域的諸多方面問題。顯然,對管轄海域的調查是最基本的。對有效管理自然資源來說,需優先解決的問題是對水深、海底特徵的調查和國家海洋地學資料庫的管理。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在提供基礎信息方面起著政府職能的重要作用,目前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正與澳大利亞環境部一道,為區域海洋規劃和建立海洋保護區提供所需的基礎地學信息。其中,需要系統調查澳大利亞管轄海域的海底地形和物質成分,提供深水區和優先調查陸架區的精確圖件和資料庫,對海灣和近岸陸架區控制沉積作用的過程、營養和有毒物質分布進行調查。上述調查成果將為了解自然生物多樣性及海洋自然資源管理提供堅實的基礎。
( 4) 積極開展災害調查、評價與監測,擴大地學信息的社會服務領域。隨著城市化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進行,社區面臨著地震、滑坡等自然災害的威脅,在這種威脅日益增加的情況下,需要就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社區在自然災害面前的脆弱性進行研究,並提供有關信息和手段。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正在就分析工具和支持系統的引入等問題與地方、州和國家應急管理機構開展合作。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開展了地震災害評價、滑坡災害識別,正在對地震活動和核爆炸進行監測,這些工作為上述活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另外,航空和海洋導航、工業和國防,以及通訊等領域需要地磁場變化方面的信息,聯邦政府通過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對澳大利亞的地磁場進行基礎研究和監測。
澳大利亞及其周圍地區很容易遭受自然災害襲擊,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針對國家實際需求開發的手段和技術,有助於國家最大程度地減輕自然災害帶來的危害。
7.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什麼和什麼最多的國家
是羊和礦車最多的國家,因此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面的國家」的雅稱。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世界土地面積第六大的國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國境東南鄰近紐西蘭,西北鄰近印度尼西亞,北邊靠近巴布亞紐幾內亞、西巴布亞和東帝汶。澳大利亞大陸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陸,也是地球上最大的海島及單一國家的大陸,總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
澳大利亞畜牧業特點:
1.澳大利亞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發展農牧業,形成了四個不同的農牧業區。
2.澳大利亞又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人口密度小,農場規模很大,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很高,並採用先進的生產技術。
3.主要農牧產品大部分供出口,除羊毛外,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和小麥的出口國。
澳大利亞主要地理信息:
1.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中部,澳大利亞主要位於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最大的河流是墨累—達令河。
2.澳大利亞有許多特有的古老生物,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代表動物有袋鼠、鴯鶓、考拉、鴨嘴獸等(前兩種出現在澳大利亞的國徽上)。 3.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是世界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因此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4.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礦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礦產品出口額在出口總額中佔有很大比重,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20世紀年代以來,澳大利亞服務業已大大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澳大利亞的主導產業。
5.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市全國第二大城市。
8. 找出5個有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國外大學信息(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大學)
英國開設地理信息系統的學校主要有愛丁堡,南安普頓,萊斯特,利茲,曼大,克蘭菲爾德,格拉斯哥,諾丁漢,金斯頓等。
其中曼大,克蘭菲爾德,格拉斯哥,諾丁漢,金斯頓這些學校開設課程比較單一,只有GIS課程。但是愛丁堡,南安普頓,萊斯特,利茲除了傳統的GIS課程,研究生階段還開設於GIS相結合的課程,將GIS的技術應用到其他的領域。
例如
愛丁堡有與考古學相結合的專業,名稱為:Msc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Archaeology。該專業將GIS技術應用到考古學中。
其次,南安普頓大學除了有傳統的專業之外,還有與其他國家大學合辦的專業即Msc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arth observation for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Management。該專業設置了大量的獎學金給非歐盟專業的學生
再者,萊斯特大學Geospacial Intelligence 將GIS與地理情報系統結合起來
還有更特別的如利茲大學MSc in Catchment Dynamics and Management with GIS。該專業側重將GIS技術應用到集水動力學方面。
2013年英國大學地質專業排名如下:
2013年TIMES英國大學地質學專業排名
1 劍橋大學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 牛津大學 - University of Oxford
3 聖安德魯斯大學 -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4 倫敦大學學院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5 帝國理工學院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6 南安普頓大學 -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7 格拉斯哥大學 - University of Glasgow
8 利物浦大學 -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9 布里斯託大學 - University of Bristol
10 萊斯特大學 -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11 東英吉利大學 -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12 杜倫大學 - Durham University
13 愛丁堡大學 -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14 阿伯丁大學 - University of Aberdeen
15 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 -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16 曼徹斯特大學 -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17 埃克塞特大學 - The University of Exeter
18 卡迪夫大學 - Cardiff University
19 利茲大學 - University of Leeds
20 伯明翰大學 -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21 威爾士班戈大學 - University of Bangor
22 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 - Aberystwyth University
23 普利茅斯大學 - University of Plymouth
24 基爾大學 - Keele University
25 朴次茅斯大學 -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26 布萊頓大學 - University of Brighton
27 伍爾弗漢普頓大學 - 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
28 金斯頓大學 - Kingston University
希望對你有幫助
9. 有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大學有哪些
就業方面選擇名氣比較大的學校比較有優勢,專業排名這事仁者見仁。內
10. 澳大利亞讀研地理信息系統那個專業那個學校好
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