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地理位置
A. 馬來群島地理位置
馬來群島(英語: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島,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位於東半球,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它位於亞洲東南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遼闊的海域上,馬來群島是東南亞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由2萬多個島嶼組成。總陸地面積逾25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島嶼面積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寬度3500千米,群島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東馬來西亞)、東帝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大部分地區),新幾內亞島有時不納入馬來群島。
馬來群島是世界第一大群島,在海島世界中,是「人丁興旺」的群島「家族」。由印度尼西亞13000多個島嶼和菲律賓約7000個島嶼組成。
馬來群島的「家族成員」,大大小小共有2萬個以上,總面積達280萬平方千米,人口眾多。在這2萬多個島嶼中,有名有姓的海島,僅占總數的1/5,其餘都是「無名小卒」。有人居住的島,僅占島嶼總數的1/10,數目也是極少的,絕大部分島嶼無人居住。在整個地球所有的群島中,無論是島嶼的數目,還是面積、人口,馬來群島都獨占鰲頭,其他任何群島都不能與之相比。
印度尼西亞主要島嶼及島群包括大巽他群島、小巽他群島、摩鹿加、巴布亞。菲律賓主要島嶼包括呂宋、民答那峨、米沙鄢(Visayan)群島。該群島還包括馬來西亞(沙巴和沙勞越)、汶萊、巴布亞紐幾內亞。群島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環抱蘇祿(Sulu)、西里伯斯、班達(Banda)、摩鹿加、巽他、爪哇、弗洛勒斯(Flores)和薩武(Savu)諸海。西與亞洲大陸隔有馬六甲海峽和南海,北與台灣之間有巴士海峽,南與澳大利亞之間有托雷斯(Torres)海峽。
印度尼西亞
除菲律賓北部以外,全在赤道10°以內,平均氣溫21℃。年降雨量自8100毫米以上至不足500毫米,大部地區平均年降雨量超過2000毫米。每年7-11月西南太平洋生成台風達20餘次,向西、向北移動,常使菲律賓遭受強風暴雨侵襲。馬來群島人民多操南島語系的語言。馬尼拉和雅加達居於世界最大城市之列。
馬來群島上的地形以山地為主,且多分布在島嶼中部。平原比較狹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島北部和蘇門答臘島東部平原面積較大。馬來群島處於地殼運動活躍的地方,由於三大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彼此擠壓,時常引發地震。在地殼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時,地下灼熱的岩漿也順地裂縫上涌,在地面噴發形成火山。印尼和菲律賓是東南亞火山數量最多的國家,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群島和菲律賓的一些島嶼上。這些島嶼呈弧形自東向西延伸,因而人們形象地稱之為「燈火走廊」,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爆發最多的地區,是東南亞「最不安定」的區域。
馬來群島的氣候分屬於兩種類型。印度尼西亞群島主要是赤道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但由於受位置(分居南北半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內部氣候仍有差異。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氣候介於亞、澳兩大陸氣候之間,亦兼有熱帶季風氣候的特色,這是印度尼西亞群島氣候與非洲和南美大陸赤道多雨氣候的不同之處。菲律賓群島屬於典型的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全年炎熱、濕潤,年分二季,隨著季風方向的更換,雨量的季節分配和空間分布發生變化,此外,強大台風的頻繁出現是菲律賓群島氣候的重要特徵之一。除菲律賓北部外,各島都在赤道10℃以內,平均氣溫21度,年降水量從8100毫米至500毫米不等,大部分地區越過2000毫米。
馬來群島氣候
因受地形和氣候的制約,馬來群島的水系都短小急湍,河流的地面蝕低率很大。馬來群島的自然植被分屬於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雨林;土壤是與其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相適應的熱帶土壤類型;馬來群島的動物界成為亞、澳兩大陸動物的分界處。
B. 委內馬拉地理位置
是瓜地馬拉還是委內瑞拉?
瓜地馬拉:位於北美洲中美地峽,與墨西哥南界相鄰。
委內瑞拉:位於南美奧里諾科平原,在南美洲北部,加勒比海以南。
C. 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
馬來西亞位於東來南亞的中心, 座落在從自赤道向北延申至7緯度的區域內, 是名副其實的熱帶樂園。馬來西亞包括馬來西亞半島(西馬) 及東面隔海的兩個州(東馬), 即沙巴州和砂撈越州。東馬與西馬這兩片土地中間隔著南中國海。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D. 馬庫爾迪屬於哪個洲哪個國家馬庫爾迪在哪裡馬庫爾迪在什麼地方
馬庫爾迪是非洲奈及利亞國家中南部城市,貝努埃州首府。位於貝努埃河左岸。版距離奈及利亞首都阿布權亞(漢譯也有叫阿布賈)直線距離194.3公里。請看網路地圖馬庫爾迪的地理位置:
馬庫爾迪地理坐標:東經8.539143999999965北緯7.7321516度。
E. 馬島的地理位置是怎樣的
馬島位於阿根廷東南,距阿根廷海岸最近處約510公里,距英國本土約1.3萬余公里。內該群島由索萊達島和大容馬爾維納島等346個島礁組成。總面積約1.5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00人,其中絕大多數是英國移民的後裔。位於馬島以東1000餘公里的南喬治亞群島和南桑德韋奇群島是馬島的附屬島嶼。馬島雖然人口稀少,但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它位於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成為過往麥哲倫海峽和好恩角的船隻的必經之地,特別是當巴拿馬運河被封閉或停航時,經麥哲倫海峽或繞道好恩角的航線將成為溝通兩洋的唯一海上通道。馬島海岸線曲折漫長,港灣較多,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都是英國在南美的重要立足地和它在大西洋南部的唯一海軍基地。戰後,馬島又成為開發南極的前進基地和補給點。
F. 馬孔的地理位置
法國東部城市,索恩-盧瓦爾省首府。位於索恩河右岸。
G. 馬賽馬拉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馬賽馬拉大草原位於肯亞西南部與坦尚尼亞交界的地區,與坦尚尼亞境內同樣有名的塞倫蓋蒂動物保護區相連接。馬賽馬拉草原上的國家保護區堪稱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佔地1800平方千米。
H. 馬里的地理位置在哪
【國名】 馬里共和復國(The Republic of Mali, La République Mali)。 【面制積】 1241238平方公里。伊斯蘭教,18%信奉傳統拜物教,1.2%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 【首都】巴馬科(Bamako),人口91.1萬(2001年);4月氣溫最高,平均為34~39°C,1月氣溫最低,平均為16~33°C。 馬里瘧疾高發區,防止蚊蟲叮咬,需自備瘧疾葯品;馬里為伊斯蘭國家,不食豬肉。 位於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緣,西鄰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北、東與阿爾及利亞和尼日為鄰,南接幾內亞、象牙海岸和布吉納法索布吉納法索,為內陸國。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乾旱炎熱。中、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全年分為三個季節:3~5月為熱季,6~10月為雨季,11~2月為涼季。熱季最高氣溫達50℃,涼季最低氣溫為14℃。
I. 馬來群島的地理位置
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北起巴坦群島,南迄羅地島,西起蘇門答臘島,東達新幾內亞島以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