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甜酒地理環境

甜酒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09 23:36:39

❶ 澳洲葡萄酒的分布

一,澳大利亞葡萄酒分布
澳大利亞全國共分為七個州,分別是北領地、南澳、西澳、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昆士蘭和塔斯馬尼亞島(省)。 澳大利亞的北部緯度低,是熱帶雨林區,內陸是沙漠和莽原,氣候炎熱乾燥,都不適合葡萄的生長,所以葡萄酒產區主要集中在東南部,包括維多利亞(Victoria)、新南威爾士(New South Wales)、南澳大利亞(South Australia)和塔斯馬尼亞島(Tasmania)。另外西澳大利亞也有少量的葡萄園。
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之所以有如此的盛名,是因為其特有的優良土地和許多世界級傑出優秀的釀酒師,再加上世界上最嚴格的管理和生產過程,以及澳大利亞人特有的簡單,純朴,憨厚,不視金錢為唯一目的,而把信用和快樂生活視為第一追求的環境下,釀造出來的質優價廉的世界級美酒。
以上這些也是同時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葡萄酒專家和行業權威人仕的共同一致強烈的看法,同時他們更認為同等級和同價格的澳大利亞酒,一定要比其它產地的同等級和同價格的葡萄酒的質量要高出許多,這個事實也是每一位會品酒人仕的共同認為。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想強烈推廣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原因。
以南則有庫納瓦雷、百威、巴羅沙谷和克雷谷等知名產區。新南威爾士是澳大利亞最早的葡萄種植地,許多著名酒廠聚集在這里。主要分為3個產區:獵人谷以思美戎(Semillon)和濃郁的穗樂仙Shirze)紅葡萄酒聞名全球,另外,以雪華沙和蘇維翁混合釀制的紅葡萄酒酒精濃度高,口感渾厚飽滿,最具特色。墨基以簡單明快為特色。
瑞弗瑞那是新南威爾士最大的產區,主要生產價廉物美的日常餐酒。西澳以位於伯斯(Perth)以北的天鵝谷最負盛名,主要出產白勃根地(White Burgundy)白葡萄酒。伯斯市南方氣候較溫和,是西澳最具發展前景的產區。最南端的產區因屬大陸性氣候,因此雷司令(Rhein Riesling)有著特有的香氣和酸度。
二,認識澳大利亞葡萄酒
澳大利亞葡萄酒算是葡萄酒新世界的代表之一,基本上來說,要認識澳大利亞葡萄酒總比舊世界的葡萄酒如我們已經介紹過的法國和義大利從各個方面都要簡單一些。就拿葡萄酒的標簽來說就最明顯,看準4個要點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而不需要想看舊世界的酒標那樣,要記住那麼多的產區和名號。
1.品種:
在所有新世界葡萄酒酒標上,最關鍵的部分就是品種,對澳大利亞酒來說也是一樣的。按照澳大利亞葡萄酒的法律規定,如果在酒標上標注葡萄品種,則這瓶酒里需要有85%是由該品種釀造的,如果葡萄酒裡面混合的品種每一種都不到85%,那麼就要標注出所有主要的葡萄品種,而標在前面的品種要比標在後面的含量多。比如:
Penfolds Bin 389 Cabernet Shiraz,就是用Cabernet Sauvignon和Shiraz兩種葡萄品種,而且Cabernet Sauvignon所佔的比例要比Shiraz高。
在澳大利亞種植的葡萄品種主要是國際上比較流行的葡萄品種:Cabernet Sauvignon, Pinot Noir, Merlot, Shiraz, Grenache, Mouvedre, Chardonnay, Riesling, Semillon, Sauvignon Blanc, Muscat。其中值得一提的是Shiraz為澳大利亞葡萄酒贏得了國際聲譽,一提澳大利亞葡萄酒,很多人腦子里想到的第一個字就是Shiraz。一些小酒廠也在種植和釀造一些不常見的葡萄品種,如:Verdelho, Viognier, Chenin Blanc, Marsanne,這些小品種的葡萄酒豐富了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風格和口味。
2.生產廠家
澳大利亞有大概9000個酒廠,他們根據自己的定位而有著不同的質量和風格,比如有一些就是專門針對低檔市場,生產所謂的超市酒,比如:Lindemans,他們生產質量穩定,價格低廉的低檔葡萄酒。有些針對中檔葡萄酒市場,如:Rosemont,他們生產質量較高但是價格相對比較合理的葡萄酒。另外有一些針對高檔市場,比如:
Penfolds, Henschke,升昌具有極高質量和國際聲望的葡萄酒,但是其價格也非常昂貴,當讓這些高岡酒廠也不會只生產一種高檔酒,而是以一種高檔酒(旗艦酒)維持其國際聲名,同時下面發展出一系列中檔葡萄酒已佔領市場。還有一些非常小的酒廠,他們只生產一種品質極高的葡萄酒,而且產量極低,這種僅僅生產Cult Wine的酒廠有:Three River, Duck Muck等。
目前看來,澳大利亞葡萄酒有非常好的發展潛力,而且很多葡萄酒廠是用大機器生產,是用純手工生產高檔酒的還是少數,因此多數葡萄酒在國際上僅僅是處於中檔和中高檔水平,為此,如果讓眾多酒廠的產品與法國很多具有悠久歷史的酒庄相比,在傳統和文化上還有一些缺憾。
3.產地
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產地規定與美國類似,只規定了葡萄酒產地的地理位置,而沒有像舊世界國家那樣,對於原產地名號**制度有很多的規定。澳大利亞葡萄酒產區有類似美國AVA制度的產區地理標識,在酒標上標注了葡萄酒產區(這些產區必須是澳大利亞產區地理表示規定的),那麼釀造這種酒的葡萄要有85%來自該產區。
這些產區地理標識分成不同的級別:其中超級地區:西南澳大利亞(Southwest Australia)包括為多利利亞,新南威爾士,塔斯馬尼亞,另外還有南澳和昆士蘭的南部地區。也就是說這個名字包括了絕大部分的葡萄酒產區,它也是葡萄酒標上經常被看到的名字。第二個級別是州:有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南澳,西澳,塔斯馬尼亞。下面就是大區,地區和子地區.
很多葡萄品種要與不同的產區聯系起來,在澳大利亞有些產區的某些品種比其它的品種更有聲望。Cabernet Sauvignon在新南威爾士的Hunter Valley和南澳的Coonawarra具有更高的質量,而Shiraz在炎熱的Barossa Valley體現出典型的澳大利亞特點,而相對寒冷一些的Yarra Valley非常適合Riesling和Pinot Noir的生長,西澳地區以Chardonnay聞名。
4.年份
相對穩定的氣候條件和新世界的釀酒方式讓葡萄酒的年份成為最後考慮的問題,如果能夠找到質量信得過的廠家和自己喜歡的葡萄品種及產區,不同的年份都不會讓大家太過失望。並非年份不重要,但是它是最後需要考慮的問題。
三,澳大利亞的四大葡萄酒產區
澳大利亞葡萄酒以其優良的品質和合理的價格受到了世界各地眾多消費者的喜愛。澳大利亞葡萄酒分為四大產區,分別是南澳、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包括塔斯尼亞島)、西澳。其產量比依次為8:4:2:1。四大產區的葡萄酒各有特色,質量均堪稱世界水平。
南澳以得天獨厚的優良環境成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區。大部分的葡萄園集中在南谷、河地及阿德雷德附近區域。以南則有庫納瓦雷、百威、巴羅沙谷和克雷谷等知名產區。
新南威爾士是澳大利亞最早的葡萄種植地,許多著名酒廠聚集在這里。主要分為3個產區:獵人谷以思美戎(Semillon)和濃郁的雪華沙(Shirze)紅葡萄酒聞名全球。瑞弗瑞那是新南威爾士最大的產區,主要生產價廉物美的日常餐酒。
維多利亞的葡萄酒具有多類型,有的以甜型的加醇葡萄酒聞名,東北部除了甜酒外,還出產色度深、酒精度高、口味重的雪華沙(Shirze)和蘇維翁(Sauvignon)紅葡萄酒。

❷ 西班牙美食文化與當地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西班牙的飲食業像其國家一樣豐富多彩。有高質量的飲食原料,古老的傳統,民間烹調藝術加之有高級的職業烹調大師,使該國烹調的聲譽在歐洲排為第一。簡略地說半島的西班牙可以分為六個烹調的大地區。
北方:是烹調技術方面最豐富之一。加利西亞的魚和海鮮,是世界上最新鮮之一,其烹飪方法很出名。巴斯克菜享有國際聲譽;大西洋鱈魚的烹調方法有:比爾比爾作法或者比斯開的作法,芬芳的鰻鱺苗,是我國最有名的菜。在阿斯圖里亞斯避免不了一fabada,它是主要以白豆為主的菜餚;此外還有地方的優秀的乳酪;蘋果酒;等等。

比利牛斯山地區:是chilindron的湯的地區。阿拉貢有很多菜是用這種湯做的。此外,特魯埃爾的火腿很好吃。

卡塔羅尼亞:是燉菜有名的地區。此外,還有味美的香腸及乳酪以及國際上出名的湯,如ali-oli(蒜油)。

瓦倫西亞:是米的家鄉。除了非常著名的paella菜飯,瓦倫西亞人用任何配料,如肉、雞、海鮮、蔬菜、魚,都可以做味道極好菜,這些菜都有大米。穆爾西亞的燉菜或飯也好吃極了。

安達盧西亞:是油炸食品的地區。炸魚很出名。此外,還突出gazpacho味美的蔬菜的冷湯以及韋爾瓦省的Jabugo火腿,味美色香。

西班牙中部:是烤肉的地區。羊肉、牛肉、小豬、山羊羔及別的傑出的肉。在這邊是用大柴爐慢慢地烤。好吃的火腿及乳酪以及西班牙最好的香腸都是這些地區供應的。馬德里與卡斯蒂利亞烹調很相似,但還是有它自己的一些風格。其中突出馬德里的雜燴,cocido,十全十美的菜,以豆類、不同的肉為基礎;馬德里法蹄掌以及高雅的甜食,而值得特別的提及。西班牙菜一個重要部分是兩個島嶼的烹調。

巴利阿里群島:發明了幾個向全世界出口的著名的特菜。其中突出於Mahon,梅諾爾卡島起源的蛋黃油,mahonesa,馬略卡島的鵝蛋卷,輕的千層餅,非常好吃以及辣味大香腸。

迦納利亞群島:提供很富於想像力的菜,因其原料有限,所以有很多以魚為基礎的菜,有名的辣油,mojopicon,突出。此外,還有許多這些島生產的熱帶的水果,如香蕉、鱷梨、番木瓜,等。

飯店
西班牙的烹調技術都可以在許多好飯店體現出來,會為您們提供滿意的服務。飯店分為五個級別,從一把叉子到五把叉表示它們的水準。大部分這些店一個星期關一天門,一般是星期天,旅客會看到工作時間比別的國家長,開門早關門晚。旅遊的地區通常還增加服務時間;有的時候一天不關門。飯店價格的菜單經常掛在飯店外面;要不,坐之前可以請求看它一眼。不管怎樣,在西班牙吃飯是個愉快而方便的。大部分飯店可以用國際上流行的信用卡付帳。

飲料

葡萄酒
葡萄酒是西班牙的特產。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是世界上生產葡萄酒最大的叄個國家。我國有57個出產上等葡萄酒的地區,其中幾個是很有名的。

里奧哈葡萄酒 成為西班牙普通葡萄酒的王酒。它的生產者知道他們擁有世界上最好酒之一的命運,勤勤懇懇地保護它的質量;嚴格的官方規定阻礙了營私舞弊假牌子的出世,也保護了這高雅顏色、香味及口味獨特的酒的聲譽。

赫雷斯酒(雪利酒)是國際上的名酒之一,每年出口到很多國家。這個安達盧西亞的酒,國際上稱的赫雷斯(酒)是第一家酒廠的發源地。全稱是赫雷斯德拉夫尤特拉,此酒擁有五個種類:母菊葡萄酒、味醇酒、仿蒙蒂亞酒、香味酒、甜酒,等。

卡塔羅尼亞泡的酒 在Penedes生產,成為一種優美的泡酒。價格、質量很吸引人,這樣可以和國際上要求高的市場及法國香檳酒競爭。

啤酒
在西班牙這種飲料沒有很長的傳統,但是目前很普遍;擁有許多供應全國的工廠。西班牙啤酒很便宜,通常酒精度比較低。在我國啤酒喝冰鎮的。是當開胃酒,大部分的酒吧為喝啤酒提供各種各樣的小菜。

其它的酒
西班牙的最有名的酒是西班牙的白蘭地,但是還有別的。其實上,在這方面我國每個省也有它的特產,如加利西亞與伊維薩的香草酒;納瓦拉的 pacharan;地中海岸的absenta;安達盧西亞的cazalla;馬德里附近的Chinchon的厲害的茴芹酒,等。北方地區生產的燒酒也 叫做渣滓酒也受人喜歡。總的來說,在西班牙旅遊會找到質量-價格非常好的酒。
西班牙美食的國度
談到歐洲國家的吃,一般人的印象中似乎只有法國菜、義大利菜比較迷人,西班牙菜?大概也就是麵包牛扒一類吧。哦,西班牙人也太不會做宣傳了,其實西班牙的美食佳釀十分的豐富和出色,一點也不會輸給法國呀!走一趟西班牙,你會發現氣候、地理、文化各方面的多元性,成就了西班牙菜 美味多變的特點;

而奉行伊壁鳩魯哲學的西班牙人,個個都是大胃王。
站在遊客的角度,來到西班牙,怎麼開始美食之旅呢?當然,西班牙菜的代表: 海鮮飯,是一定要吃的,這道美食以瓦倫西亞的最為正宗,有時也能在大都市馬德里、巴塞羅那某些特別的餐館品嘗到。除了海鮮飯,生火腿、香腸、燒烤、沙律和各種麵包夾也都好吃得不得了。如果你對點菜猶豫不定,點羊肉准沒錯。
西班牙菜的特點是採用清香健康的橄欖油調味,此外餐館套餐份量大,分為開胃菜: 生火腿、生蚝、蝦; 前菜: 湯、沙律或蔬菜; 主菜: 肉或魚; 還有甜品和濃縮咖啡。餐前還要喝淡酒如雪利酒,吃主菜時配上紅、白葡萄酒。在一些鄉村地區,菜色更有份量,象四個人的主菜是兩條大羊腿,六人份的海鮮飯鍋有小孩的洗澡盆那麼大。讓遊客拍案驚奇。
五光十色的它帕
它帕(Tapa)指的是飯前開胃的小菜或是二頓正餐之間的點心,在西班牙的飲食文化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西班牙的午、晚餐時間和別處有別,通常下午2-4點吃午餐,晚上9-11點用晚餐,人們一般在上午11-1點,下午6-8點到酒館喝啤酒,配上精緻小菜下酒,才叫懂得生活。在有些酒館,它帕是隨酒附送的,盡情享受吧。
它帕的種類繁多,不過都是鹹的,其中又分涼食和熱食,肉類、海鮮和素菜。涼食部分,主要是麵包夾,各種餡料配上橄欖油,灑些洋蔥末、蛋黃層當加料,十分美味。熱食的它帕多數是炸的,象炸烏賊、炸小墨魚、炸雞翅膀等,還有香烤咸酥蝦、香蒜蝦、蒜泥洋蘑菇等。淡菜它帕也有清蒸檸檬淡菜、醋拌淡菜、酥烤奶油淡菜。番茄青椒拌章魚是一道老少皆愛的它帕。
肉類方面的它帕,有烤小羊排、烤豬肉串、煎肉片、燉牛肚、烤豬耳朵等。還有蔬菜它帕。有些酒館的某一種它帕做出名了,就乾脆專賣那一樣,連店名也都改為象蘑菇酒館、煎蛋餅酒館,客人上門,只需點個飲料,它帕就跟上來了。這種酒館的它帕通常比別處的大份。
你一定在想,西班牙人的它帕如此豐富,還要吃正餐干什麼?說得對,你就乾脆當正餐好了。
各地美食
西班牙吃得多,也吃得精,傳統食品如著名的燉燒豬肉,全國各地都有,但你到馬德里就更不應該錯過,這是因為這里的豬用玉米、栗子喂養,肉質優良,味道鮮美。馬德里燉燒豬肉主要材料是用豬肉、香腸、豬骨、火腿、鹹肉,再加上包心菜、馬鈴薯和豆子一起用火熬燉,加入大量的大蒜和香料,味醇汁濃,是每個西班牙家庭冬天最常吃的菜。
西班牙中部地區的烤羊肉非常著名,其烤羊排、烤羊腿是西班牙佳餚中的首號美味,吃起來鮮嫩多汁,一點騷味也沒有,據說那是因為燒烤用的是小羊。鄉村地區一些養羊的小村落,每到周末假日擠滿了從附近城市裡趕來吃烤羊的食客。除了烤羊,烤乳豬也是西班牙菜一絕。馬德里附近的塞戈維亞城可說是乳豬城,每家餐館的櫥窗里都掛著一條條待烤乳豬,門口的客人大排長龍。
西班牙是鬥牛之鄉,盛產牛肉,因而西班牙的烤牛肉也名揚四海,從15世紀的殖民時期就傳到了美洲,特點一是嫩,二是鮮,北方巴斯克風格的烤牛肉更是好吃。巴斯克是西班牙一個著名的美食地區,那裡有個古俗是鄉村男人的美食俱樂部,定時作美食聚會,烹煮傳統的巴斯克食物。
南方加泰隆尼亞的地方菜屬於地中海菜系,它也是西班牙菜的基調,特點在於變化萬千的沙律、芝士、火腿腌肉以及新鮮蔬果,並且用橄欖油調理食物,在口味上較為接近法國菜,一般燒煮的菜里都帶著點奶油味。由於靠海,吃海鮮是天經地義的事,地中海式的海鮮吃法一般有川燙、碳烤和油炸三種,也有用海鮮來調配飯和面條的,配上當地特有的蒜蓉醬,美味得不得了。加泰隆尼亞菜總是配上一種大圓麵包Pan con tomate,切片塗上新鮮番茄汁、橄欖油、新鮮蒜頭汁,灑上一點鹽,再配上薄薄的火腿和腌肉,就是最道地的美味了。

❸ 湖南常德地理位置、特產、風土民俗

常德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東濱洞庭,西通黔川,南毗益陽,北連回荊襄。轄武陵、鼎城答兩個市轄區,安鄉、漢壽、澧縣、臨澧、桃源、石門6個縣,代管省轄縣級市津市市。面積約18190平方千米,戶籍人口6225905人(常住人口5717218人)。漢族為主,有維吾爾、回、土家、苗族等32個少數民族。史稱"黔川咽喉,雲貴門戶"。是湘西北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三峽——洞庭湖、南嶽衡山——張家界黃金旅遊走廊的紐帶與中樞。 常德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常德也是中國有名的「非金屬礦產之鄉」。
常德知名的特產眾多,如芙蓉香煙,金健 大米、常德醬板鴨、擂茶、石門綠茶、桃源 大葉茶等均是全國享有盛譽的好產品。

❹ 世界三大知名甜酒

土耳其料理
土耳其烹飪發源於東亞,發展於安納托利亞,在某種意義上說是遠東與地中海烹飪的過渡,其特點在於突出原料(主要是肉類和奶製品)的自然風味,講究原汁原味並以黃油、橄欖油、鹽、洋蔥、大蒜、香料和醋加以突出。原汁原味。肉類、蔬菜和豆類充當了土耳其菜系的主要部分,而肉類又以牛、羊、雞為主。土耳其土壤肥沃,農牧立國,氣候比歐洲大陸溫和,又不像其它西亞國家那幺熱,再加上許多文化的駐留及鄂圖曼帝國的南征北討帶來的影響,都增加了土耳其菜的多樣化並擴散到其周邊的許多鄰國。
早餐主食一般為乳酪、橄欖、麵包、雞蛋和果醬,飲料主要是茶,此外,還會當地特色的乳酪、香腸、西紅柿、黃瓜、胡椒以及其它食品。有些村落里還保留著喝湯、吃蜂蜜、葡萄蜜糖及煉乳的習俗。
午餐包括燉菜、湯、沙拉等,不供應甜點、肉及加工費時的食物。
晚餐有湯、主菜、沙拉以及餐後甜點,由於晚餐是唯一的一頓全家人都能坐在一起吃的
一天中最後的一頓飯叫「夜宵」,會供應開胃小菜、水果及堅果。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喝茶,但有些地區的人們還是會喝Boza(小米經輕微發酵生成的飲料)和乾果漿。
法國料理
法國料理的精神在於突出食物的原味,所以當法國師傅在做料理肘,他所加進的任何調味料、配菜,甚至於搭配的酒,都只有一個目的:把主要食材的原味給襯托出來。
法國萊是西餐中最知名的菜系,講究憑借其對材料的認知及靈活運用,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佳餚美食,這就是法國菜引以自豪的地方。
法國菜在材料的選用較偏好牛肉、羊肉、家禽、海鮮、蔬菜、口螺、松露、鵝肝及魚籽醬;而在配料方面採用大量的酒、牛油、鮮奶油及各式香料。
法國是世界上盛產葡萄酒、香檳和白蘭地的國家之一,法國人對於酒在餐飲上的搭配使用非常講究。如在飯前應飲用較淡的開胃酒;食用沙拉、湯及海鮮時,飲用白葡萄酒;食用肉類時飲用紅酒;而在飯後飲用少許白蘭地或甜酒等。據說法國人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在歐洲國家中最低,就歸功於葡萄酒。
正統的法國餐有五、六道菜,但目前已有簡化的趨勢,一般來說,可以選擇沙拉、甜點或是湯、主菜、甜點,大概三到四道菜就差不多了。沙拉通常是在吃完主菜後才上的,目的是清除主菜殘留在口中的味道,另一方面是因為沙拉中通常會加些醋,沒有適合搭配它味道的酒。
近年來,法國菜不斷的精益求精,將以往的古典菜餚推向新菜烹調法,並相互借鑒運用,調制的方式講究風味、天然性、技巧性、裝飾和顏色的配合。
法國人一餐飯通常由湯(POTAGE)、 生菜(SALADE),或前菜(ENTREE OU HORS D'OEUVRE),主菜(PLAT DE VIANDE OU DE POISSON GARNI),乳酪(FROMAGE),點心(DESSERT)等配成。
西式料理講究食材的新鮮,忠於原味崇尚自然,其烹飪手法保留了完整的營養、新鮮,以蔬菜為例,直接拌入色拉或其它調味醬生食的吃法十分普遍,而在海鮮的料理上,則是清蒸烹調或只加入蔬菜煮湯,享受海鮮熬煮出的鮮美滋味;腌肉、香腸、牛排、羊排、雞鴨肉、熏魚等更是歐式的經典菜餚,除了料理時不同的配料、手法外,適當的醬汁亦可提升食物本身的風味及口感。
歐洲人喜愛甜食,主要以糕餅為主,是正餐後不可或缺的,例如:巧克力、奶油蛋糕、蘋果派、各式乳酪做成的薄餅、水果餡餅等。
聞名世界的法國料理,以精緻豪華的高尚品味,風靡全球饕客的胃,法國人將「吃」視為人生一大樂事,他們認為:美食不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藝術。16世紀時的法國宮廷已有一套相當講究的飲食文化,法國大革命後隨著宮廷廚師的流落市井,宮廷料理開始在民間生根。
法國料理十分重視「食材」的取用,「次等材料,做不出好菜」是法國料理的至理名言,而法國料理就地取材的特色,使南北各地口味不一,因此「到什麼地方吃什麼菜、什麼時令吃什麼菜」就很重要。
法國料理的精華在醬汁(SAUCE),因為對食材的講究,法國人使用醬汁佐料時,以不破壞食材原味為前提,好的醬汁可提升食物本身的風味、口感,因此如何調配出最佳的醬汁,就全看廚師的功力了!此外,法國菜也被喻為最能表現廚師內涵的料理,每一道菜對廚師而言,都是一項藝術的創作。
松露菇別稱「黑菌」,菜餚只要加一點松露菇,味道便有畫龍點睛之妙,松露菇之所以有這樣的功效,在於它有一股特殊風味,有助於食物味覺的提升。松露菇其實是一種真菌類植物,會從地底下散發一股特殊味道,可利用狗或其它動物來尋找它的蹤跡。因為松露菇稀少所以昂貴,法國政府曾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研究養殖,可惜效果不彰。
有「白珍珠」之稱的肥鵝肝 (Foie Gras) ,即一般通稱的鵝肝醬,因吃起來有如泥般的柔軟,因此被稱為「醬」。制肥鵝肝的鵝需以特別的方式養殖,取得新鮮鵝肝後,又要花七天的時間將血管完全剃除後處理,完全手工製作,其珍貴可見一般。
法國菜源自於義大利菜,而義大利文化傳承於古羅馬帝國,因此義大利人對於食的文化與烹調技藝,是累積了數千年的經驗,才居於主流的地位,而文藝復興時期,烹調技藝更達到了尖峰期。而法國的烹調技術會如此的精進,甚至取代義大利菜的主流地位,那是因為法國有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還有一張好吃的嘴、一個挑剔的胃、一雙精巧的手、一個聰明的頭腦,才能從義大利菜的精隨中創造出自己的風格,享譽國際。
現在的法國菜可以分成兩大潮流,一是沿襲宮廷風格的高級路線。一是由法國風土和歷史所孕育的地方菜路線。
法國料理十分重視食材的取用,「次等的食才,做不出好菜」是法國料理的至理名言,也因法國料理就地材的特色,使法國料理南北口味不一,因此到什麼地方吃什麼菜就變得很重要,只有到對的地方,才能品嘗到真正的法國美食。法國料理的精華在醬汁,因為對食材的講究,法國人使用醬汁佐料時,已不破壞食物原味為前提,好的醬汁可提升食物本身的風味、口感,因此如何調配出最佳的醬汁,就全靠廚師的功力。此外,法國菜也被喻為最能表現廚師內涵的料理,每一道菜對廚師而言都是一項藝術的創作。
說到吃,普羅旺斯最有名的莫過於沿海地帶美味的馬賽魚湯(bouillasse) ,以地中海所產的魚蝦混合加有特殊香料的調味汁,小火慢燉而成。
「松露」(truffle),則是此地的特產,這是法國料理中一項極為珍貴的調味聖品。實際上,松露的種類高達70多種,但僅有兩種可真正被稱為「松露」,其中以「佩里戈爾松露」(truffle Perigord) 為最好,在法國除了佩里戈爾本地之外,就普羅旺斯有出產此種松露。
中國料理
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又稱中華食文化,深遠的影響了東亞地區以及全世界的飲食文化。 中國菜的特點被總結為:色、香、味、意、形,被稱為國菜五品。按烹飪特點分又可分為:選料、刀工、火候和調味四個方面。中國菜對食物選料還講究: 時令適合,區域適宜,品種不同,部位區別,要求鮮嫩, 講究配料,營養搭配等等。

❺ 紅酒的喝法前天買了兩瓶紅酒可是又酸又澀喝不習慣,怎樣能更舒心地享用紅酒呢

實在喝不習慣就兌點雪碧吧,很常用的一種喝法,只是常常被小資鄙視

下面轉貼一篇

無論在酒吧、還是在宴會上,紅酒作為鑒賞、品評的無上妙品,正逐漸被人們所推崇和認知。紅酒所意味的,是一種生活境界。能夠心無旁騖地坐下來,品味杯中佳釀,用精神和肉體同時來感受杯中那源於大自然最純潔的生命,這真是最美妙的浪漫時刻。欣賞紅酒,當然要以感性為主,每一口酒的滋味,每一眼的凝視,每一耳的傾聽,都需要全身心的融入,紅酒會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與享受。

在品酒家與時尚人士的儲酒室中,往往會有一些主人珍藏多年的紅酒,這些夠年頭或好年份的酒是主人的摯愛,也是主人品位和個性的象徵。在與三兩知己品鑒一支珍愛的紅酒時,那種沁人心脾的馨香,彷彿是貝多芬交響樂達到高潮時那回繞的短笛聲。那獨特的酒質隨歲月的增長變得愈加醇美無瑕,那種細膩與典雅,已經不是一杯酒,而是一種文化,一種時尚的生活品位。

最幸運的人當是那些和酒結了緣的人。「天生劉伶,以酒為名」,古人的酒是劍氣月光,今人的酒是漫天風月。

常有人問,為什麼要喝紅酒?為流行?品位?健康?還是生活?其他酒類無法滿足需要嗎?讓我們聽一下專業品酒人士的說法:

紅葡萄酒因品種、土壤、釀酒技術及氣候等因素的差異,各產地釀出的酒各有其獨特的風味,帶給每個人的視覺、嗅覺及味覺感受都不相同。排除只是為了表示身份或炫耀而追求高價酒外,一些著名酒庄或酒廠的好年份酒價格較高的原因有三:一是這些酒釀造出來的好風味與口感,數百年來都是很多人共同的偏愛;二是根據經濟學原理,同一年份釀造的酒喝掉一支少一支,供給小於需求時,價格當然上漲;三是這些名貴好酒通常要長時間存放來成熟,隨著時間流逝,轉化愈來愈完美,價格也就愈來愈貴。

一些專家或有長時間品酒經驗的人確實可從酒的顏色看出年份,從香味聞出葡萄品種,從口感察覺葡萄的成熟度,並且可用非常貼切的形容詞來描述味道和口感。整個品酒過程如同把玩珍奇寶物一般,玩味再三。

喝紅葡萄酒更多的是為了體味一絲浪漫的情趣,為了重溫一段悠悠的情懷,以及回顧那些已被紅葡萄酒浸潤了幾個世紀的浪漫故事:每當特殊的日子來臨,英俊而且善解人意的紳士總是帶著一瓶葡萄酒、一束鮮花獻給心儀已久的情人,然後兩人在花前月下的溫馨里共品美酒、共赴愛河

❻ 紹興黃酒製作過程,歷史,最佳環境條件是什麼

黃酒也叫「老酒」,歷史悠久、產地甚廣,「紹興酒」屬有名之一。紹興酒除了精選用料、獨特的傳統工藝和儲藏方法外,與當地的環境、氣候、水質、人文等有著重要的關聯。

環境、氣候與紹興酒 要釀造出好酒必須有一個適合釀酒微生物綜合協調生長的環境與氣候。紹興地處中國東南沿海,從地理位置上看,紹興位於浙江東北部,南靠會稽山,北臨紹虞平原,離錢塘江口杭州灣約20千米。外圍受海洋氣流的影響但又受四明山、會稽山脈的屏障,形成一個外海內山的相當穩定、濕潤的環境;紹虞平原由錢塘江、浦陽江和曹娥江三江沖積而成,屬河流沖積平原,整個平原開闊平坦,空氣新鮮、濕度較大,空氣中黴菌等微生物菌體較多;同時因寧紹平原背山面海,開闊平坦,氣候暖熱,水土豐厚,北部四明山、會稽山地又是山林富饒,多馬尾松等樹木。南部山林中產生的有益菌體時時進入紹虞平原上空,樹花粉就是其中的一種。 紹興黃酒是開放式自然發酵的酒,其釀造經歷的浸米、蒸飯、發酵、殺菌、陳貯等工藝與整個環境、氣候密切有關,特別在發酵過程中、麥曲與酒葯的生產都是靠自然培育的,由原料本身單一的菌體與大自然中的自然菌體融為一體,估計不少於400種,這些復雜的成分釀就了豐滿而獨特的紹興黃酒。 紹興位於北亞熱帶南緣,盛行東亞季風,受冷暖氣交替影響,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雨量充沛,日照豐富,濕潤溫和。紹興黃酒生產的傳統工藝也是按季節的變化而進行季節性生產的。釀制黃酒的這些菌體都是由空氣和原料中的微生物接種而成的,環境與氣候的差異影響了菌體的不同,所以各地釀造的黃酒口味都不一樣,紹興的地理位置、氣候、濕度都十分適宜釀酒微生物的生長,乃至紹興的空氣中含有有利於釀造的微生物圈,並且相當穩定,也造就了紹興酒獨特的風味。

水質與紹興酒 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酒的釀造,在紹興,鑒湖水被稱為「酒之血」。黃酒屬於低度的釀造酒,水分佔其中的80%,在糖化發酵等過程中,都需要水,所以水質的優劣直接影響著酒的品質。 紹興酒釀造所用的水一般都取自紹興境內的鑒湖水。鑒湖的優良水質,形成了紹興酒的獨特品質,可以說,離開了鑒湖水也就釀不成紹興酒了。 清人梁章鉅在《浪跡續談》中就曾說過:「蓋山陰,會稽之間,水最宜酒,易地則不能為良,故他府皆有紹興如法制釀,而水既不同,味即遠遜」。近年來,有些外地廠商想引進紹酒麴種,或者把紹興酒的生產流程全部拍成照片,回去仿製,但仍然釀不出堪與紹興酒媲美的酒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鑒湖水。鑒湖水清澈、硬度呈中性,且鹽份含量、重金屬較少,這都是釀造出好酒的必備條件;並且鑒湖水中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水中的各種微量成分,既是微生物承載的基礎,也是調節水中氫氣的濃度,從而直接影響著紹興酒的質量;而在紹興酒陳貯過程中又與酒中蛋白質產生多種氨基酸,使紹興酒的酒質結構更加豐滿、味更加芬芳濃郁、醇厚綿長。

人文與紹興酒 紹興不但有名酒,更出名人,名城、名酒、名人相得益彰。據《吳越春秋》記載,勾踐七年(即公元前490年),勾踐從吳國返回越國,召范蠡築城,並以酒為韜略 ,積蓄國力;「生丈夫(男孩),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小豬)」(《國語·越語》)把酒作為獎勵生育的獎品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助他恢復國力。勾踐在公元前473年出師伐吳雪恥, 三軍師行之日,越國父老敬獻壺漿,祝越王旗開得勝,勾踐「跪受之」,並投之於上流,令軍士迎流痛飲。士兵感念越王恩德,同仇敵愾,戰氣百倍,人百其勇,無不用命,奮勇殺敵,終於打敗了吳國。投醪勞師的故事亦由此長傳不朽。 南北朝時,紹興所產的酒已從濁醪發展為「山陰甜酒」。南朝梁元帝蕭繹在《金樓子》一書,(對其11歲時在會稽喜飲「山陰甜酒」有記載:)「吾小時,夏日夕中降紗蚊綯,中有銀甌一枚,貯山陰甜酒,卧讀有時至曉,率以為常」。清人梁章鉅在《浪跡續談》中認為紹興酒是以「山陰甜酒」開始的,「彼時即名為甜酒,其醇美可知」。紹興酒引得無數名人歸至,晉王羲之、謝安、孫綽等;唐賀知章、李白等;宋王安石、蘇東坡等當數其中最有名的,白居易在《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中雲:「醉鄉雖咫尺,樂事亦須臾」。從此,越州以「醉鄉」之名傳頌遐邇。公元1131年,南宋政府改越州為紹興,才有了後來「紹興酒」的稱謂,並一直沿用至今。清時的徐文長、李慈銘等,近代的蔡元培、魯迅、秋瑾更是飲酒、愛酒、頌酒…… 城中處處見酒家,老百姓生活中酒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生活中處處有酒,時時有酒。長期的人文歷史影響著、傳承著紹興酒的歷史、技藝、文化並改善著紹興的釀酒人文環境、氣氛、風俗等,故有「天下黃酒源紹興」之說法,這個源字有兩層意思,一是紹興黃酒歷史源遠流長、千年而不衰、名譽全球;二是紹興黃酒出於紹興,興於紹興,獨特典型的黃酒風味成為中國黃酒的傑出代表。這是紹興特殊的地理環境、人文等綜合因素的結果。 紹興特殊的地理環境、氣候、水質、人文等因素使得紹興酒流傳千年而至今不衰,值得後人繼續去探索、研究。

❼ 求一份玉米酒的簡介

玉米酒
玉米酒,也稱包穀酒,貴州某些地方也叫燒酒,玉米酒的度數有高有低,酒度25--40度不等,在中國酒文化版圖上,玉米酒的主要集中在西南版塊。因為這些地方的主糧就是玉米,玉米酒早已經成為西南地區的主打酒品牌。
中文名稱:玉米酒
外文名稱:無
特點:營養豐富,香味沁人心脾
屬性:以玉米為原料
類型:以玉米為原料釀制的甜酒
​玉米酒簡介

玉米酒也稱包穀酒,主要是以玉米為釀酒原料釀造而成,玉米酒外觀橙黃色,澄清透明,無雜質異物,酒味醇香,味道甘甜。玉米酒營養豐富,香味沁人心脾,是中度甜酒產品的又一奇葩。因各地方的地理環境不盡相同,故玉米酒的生產流程也不盡相同。

製作原料

1、玉米或精煉油廠去胚胎後的玉米胚乳渣;

2、純化甜酒麴。

釀造過程

玉米磨粉

選取籽粒飽滿、無霉、無蟲蛀、精選過的當年新鮮玉米。將玉米曬干或火炕烘乾後,用水碾或粉碎機碾成細末,篩去渣滓。

入籠蒸熟

稱取玉米麵粉與清水按4:l的比例混合,將清水噴灑在麵粉上面,充分攪拌均勻,然後置於鋪紗布的蒸籠層中,用大火進行汽蒸,蒸至上大汽後,保持約5分鍾,揭籠蓋,移玉米粉出籠,及時壓碎結塊,再噴灑比第一次稍多的清水,繼續上籠,用大火汽蒸;待重新上大汽後,保持約30分鍾,當玉米粉表觀鬆散,不呈稀糊狀,熟透無夾生時,出籠攤開晾涼。

入缸發酵

取晾涼的熟玉米粉與純化甜酒麴按160:1的比例混合,充分攪拌均勻後裝入陶瓷大缸,密封缸口,放置在比較燥熱的地方,保溫發酵25~35小時,適時取出。在發酵快要結束時,可取出少許酒醪嘗之。若呈酸味,說明快發酵好了,應盡快降溫停止發酵;若呈苦辣味,則發酵已過,就不能再飲用了。因此發酵適度很重要,要依發酵可控條件,憑經驗掌握。

入袋過濾

將發酵好的酒醪裝入潔凈布袋壓濾,濾液靜置兩天左右,然後虹吸上層澄清液,即得生玉米甜酒。

高溫殺菌

將製得的生玉米甜酒裝入已消毒的容器中,水浴加熱至80℃,保溫20分鍾左右,進行殺菌,然後靜置分層,虹吸上層澄清液,裝入已消毒的酒瓶中密封,貼標簽,置於陰涼處存放,即為成品,可直接飲用或上市銷售。

❽ 關於紅酒的基本常識

軟木塞具有密度低、彈性佳、可伸縮性強、不滲透、抗腐壞、抗分解、抗變質等特性,可以保持葡萄酒品質經年不變。通常一般等級的葡萄酒所使用的軟木塞長度約3.5公分至5公分左右,比較優質的葡萄酒的使用的軟木塞長度多在5公分以上。一般優質酒使用較長的軟木塞,但使用長軟木塞的葡萄酒並不保證一定是優質葡萄酒。

選擇適當的品酒杯才能完全品出葡萄酒的物色,品酒時所用的酒杯以鬱金香型或縮口的透明酒杯為上選,可以將酒的香氣集中於杯口附近,便於嗅聞判斷。不要有 雕花或是有其他顏色,以免對葡萄酒顏色產生錯誤判斷。

若想將葡萄酒貯存一段時間,最好能讓酒瓶平躺,其目的是為了使軟木塞能與酒液接觸以保持浸潤。如果酒瓶直立置放,軟木塞會過度乾燥,將使空氣進入而破壞酒質。

(8)甜酒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紅酒(Red wine)是葡萄酒的一種,並不一定特指紅葡萄酒。紅酒的成分相當簡單,是經自然發酵釀造出來的果酒,含有最多的是葡萄汁,葡萄酒有許多分類方式。

以成品顏色來說,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三類。其中紅葡萄酒又可細分為干紅葡萄酒、半干紅葡萄酒、半甜紅葡萄酒和甜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則細分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粉紅葡萄酒也叫桃紅酒、玫瑰紅酒。楊梅釀制的叫做楊梅紅酒。

❾ 柳州的飲食習慣與地理環境的成因

柳州飲食五味俱全題中五味,指的是咸、甜、苦、辣、酸。其中,咸是人們飲食的基本口味,是不同的地 區、民族都不能缺少的,其餘四味,就因人因地而異了。據本人觀察得知,人們日常飲食五 味皆全的城市十分有限。長期以來,我國北方人的日常飲食基本上是一種口味:咸,難有甜、 辣、苦、酸的。湖南、貴州、四川三省民眾以嗜辣出名,一個號稱不怕辣,一個號稱辣不怕, 一個號稱怕不辣,但似乎普遍對甜、苦、酸不感興趣。廣東人喜甜、苦,卻對酸、辣大多敬 而遠之。惟有柳州人的飲食五味俱全,在家庭、飯店、大排擋,均很容易嘗到這五味。 柳州人口中的甜味,可多至十餘種,通常的有八寶飯、綠豆粥、小米粥、海帶糖水、百 合粉、花生糖水、花生糊、玉米糖水、紅薯糖水、雞蛋甜酒、紅棗銀耳等,高級些的則有蓮 子糖水、白果燉蛋、銀耳鮮奶、燉奶、燉蛋等,一些飯店還以銀耳甜湯作為餐桌的最後一道 菜。柳州人好甜食,是因為它有清補潤肺的功效。 所謂苦味,主要指「王老吉」、「劉樂仙」等去暑熱的涼茶、飲料,至於蔬菜中的苦脈菜、 苦瓜,也於柳州人餐桌上所常見。柳州人愛自找「苦」吃,是有原因的。這里屬於亞熱帶, 夏天氣候炎熱,人易上火,或喉嚨腫痛,或口舌起泡,須常飲常食以上所列的茶和菜,以降 火去熱,故柳州街頭隨處可見涼茶攤。近年,甚至冬天亦有人去喝涼茶,這在北方絕對是聞 所未聞。蓋因柳州人冬季愛打火鍋,需喝涼茶以消腹中積熱。 辣味雖未必為所有柳州人喜愛,卻也為餐桌上必備,特別是飯店、粉攤。飯店的餐桌上, 一般是一客配一小碟辣料,不食無妨,多食可多加。有的人進餐前還愛點一兩小碟酸辣椒為小 食。

❿ 西班牙的地理環境

西班牙地勢以高原為主,間以山脈。海拔3718 米的穆拉森山為全國最高點。中部的梅塞塔高原是一個山脈環繞的閉塞性高原,約佔全國面積的3/5,平均海拔600米~800米。

北有東西綿亘的坎塔布里亞山脈和比利牛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是西班牙與法國的界山,長430多公里,有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

西班牙的最高點在南部的內華達山,主峰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是伊比利亞半島的屋脊。

由於山脈逼近海岸,平原很少而且狹窄,比較寬廣的只有東北部的埃布羅河谷地和西南部的安達盧西亞平原。

西班牙全國海拔200米以下的土地佔11%,201米至600米佔31%,601米至1000米佔39%,1001米至2000米佔18%,海拔2000米以上佔1%。

西班牙全國總面積達50592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49954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240平方公里),居歐洲第五位,本土最北端到最南端大約830公里,東西方向最長1000公里。

絕大部份領土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隔比利牛斯山脈與法國和安道爾相連,西鄰葡萄牙。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北面比斯開灣,東臨地中海與義大利隔海相望,西北、西南臨大西洋。

(10)甜酒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一、西班牙區域劃分:

西班牙全國劃分為17個自治區、50個省、8000多個市鎮,在摩洛哥境內另有休達和梅利利亞兩塊飛地。

自治區:安達盧西亞、阿拉貢、阿斯圖里亞斯、巴利阿里群島、巴斯克、加那利群島、坎塔布利亞、卡斯蒂利亞-萊昂、卡斯蒂利亞-拉曼恰、加泰羅尼亞、埃斯特雷馬杜拉、加利西亞、馬德里、穆爾西亞、納瓦拉、拉里奧哈和巴倫西亞。

西班牙首都馬德里,是歐洲著名的歷史名城,市區面積為607平方公里,市區人口323.3萬人,有4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的政治、文化、經濟和金融中心。

馬德里是西班牙中央經濟區的綜合性經濟中心,運輸、物流、研發、消費和高新技術產業的中心。市內通訊、交通發達,市區13條地鐵線總長226公里。

市內有規模名列歐洲榜首的馬德里自治大學,36個古代藝術博物館、100多個博物館、18家圖書館和100多個雕塑群。

二、水文特點:

西班牙主要河流有埃布羅河、杜羅河、塔霍河、瓜迪亞納河和瓜達爾基維爾河。最長的是塔霍河,長1007公里,下游在葡萄牙境內。

埃布羅河長910公里,全程在境內,有時被看作西班牙第一大河。這些河流由於跌宕曲折,只有瓜達爾基維爾河下游可以通航,其他河流均無法航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