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烏海地理信息

烏海地理信息

發布時間: 2021-02-09 21:43:40

❶ 內蒙古有多少盟市,分別是什麼

截至抄2017年底,內蒙古自治區轄9個地級市、3個盟。

9個地級市名稱: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海市、赤峰市、通遼市、鄂爾多斯市、呼倫貝爾市、巴彥淖爾市、烏蘭察布市。

3個盟名稱:錫林郭勒盟、阿拉善盟、興安盟。

(1)烏海地理信息擴展閱讀

內蒙古自治區,通稱內蒙古,簡稱「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內蒙古橫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地區,接鄰八個省區,是中國鄰省較多的省級行政區之一。內蒙古下轄9個地級市、3個盟。

內蒙古資源儲量豐富,有「東林西礦、南農北牧」之稱,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積居全中國第一,稀土金屬儲量居世界首位,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草原牧區。

❷ 內蒙古各市的經濟排名

  1. 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位於自治區的西南部,下設2個區、7個旗。境內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使得鄂爾多斯似乎一夜間暴富起來,2017年GDP總量為4716億元,排名國內第43,省內第1。境內的成吉思汗陵園、庫布齊沙漠、鄂爾多斯草原等非常出名。

2、包頭

包頭市是內蒙古的工業和製造中心城市,更是全球輕稀土產業基地,因此有「草原鋼城」的美譽。這里是自治區對外開放的重點地區,連接著我國華北和西北地區。作為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包蘭鐵路、包西鐵路等鐵路干線經過這里。境內的希拉穆仁草原、九峰山景區等較為著名。2017年GDP總量為3448億元,排名國內第64。

3、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的首府,又稱為「青城」。地處歐亞大陸的深處,是我國北方重要的中心城市,又被稱為「中國乳都」,擁有國內最著名的兩大乳業巨頭。境內的五塔寺、大昭寺、蒙古風情園等景區較為有名。2017年經濟總量達到3179億元,排名國內第73。

4、通遼

通遼地處自治區與我國東北地區的交接地帶,屬於副中心城市。通遼有名的特產有蒙古族白食、菜包、草原山杏等。在旅遊資源上,扎魯特草原旅遊區、大青溝等較為著名。

5、赤峰

赤峰地處內蒙古東部,是自治區的區域中心城市,人口數量位居省內第1。全市經濟農作物耕種面積廣闊,產量逐年增加,經濟增加值穩步提升。綜合經濟實力排名省內第5。沙地風光、第四紀冰川遺跡是境內較著名的旅遊景點。

6、呼倫貝爾市

呼倫貝爾地處中俄蒙的交接地區,土地面積相當於江蘇、山東兩省的總和。境內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甚至很多國外專家稱這里是最好草原。旅遊產業是這里的一大亮點,國際遊客數量連年攀升,極大刺激當地經濟增長。

7、錫林郭勒

錫林郭勒市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更是我國重要的畜產品基地。其中農畜、能源、冶金是是錫林郭勒的優勢產業,占工業比重的半壁江山,同時使得綜合經濟實力在自治區排名第7。

8、烏蘭察布市

烏蘭察布地處內蒙古的中部地帶,與河北省接壤,下設11個縣區,常住人口280萬。烏蘭察布占據戰略要地,是自治區連接東北地區、華北地區、中部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境內工業發展勢頭良好,規模以上企業達到400多家。

9、巴彥淖爾市

巴彥淖爾屬於自治區地級市,與包頭、鄂爾多斯接壤。下轄1個區、2個縣、4個旗,總人口數170萬。在經濟發展中,乳品產業、肉類產業、羊絨產業為重要支柱產業,極大拉動經濟增長,使其2017年綜合經濟實力排名第9。納林湖生態旅遊區、黃河河套文化旅遊區是境內有名的4A級景區。

10、烏海

烏海位於黃河上游地帶,是自治區新型工業城市,一直有「黃河明珠」的稱謂。烏海境內資源豐富,能源儲備量大,地方發展主要依靠建材、冶金等產業,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經濟城市,經濟總量排名第10。

11、興安盟

興安盟地處內蒙古的東部地區,同時也屬於我國東北地區。下設2個市,1個縣,3個旗,總人口170萬左右。興安盟第一產業較為發達,農產品數量連年增長,為地方經濟起到之稱作用。這里曾是內蒙古的首府所在地,烏蘭夫辦公舊址、阿爾山等是較為出名的景點。

12、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地處內蒙古的最西部,位於呼包銀經濟帶上,與鄂爾多斯接壤。近些年阿拉善盟工業增加值逐步提升,其中原鹽產量大幅提高,為拉動經濟增長起到較大作用。境內有名的景點有:騰格里通湖草原、南寺、巴丹吉林沙漠等。

(2)烏海地理信息擴展閱讀

內蒙古自治區工業經濟發展取得輝煌成就

2018年12月12日,自治區政府組織召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由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李仲開作主題發布,介紹改革開放40年來內蒙古工業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和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❸ 關於內蒙古的資料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府呼和浩特,位於中國華北地區,內蒙古界於北緯37°24′-53°23′,東經97°12′-126°04′之間,東北部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交界,南部與山西、陝西、寧夏相鄰,西南部與甘肅毗連,北部與俄羅斯、蒙古國接壤,內蒙古總面積118.3萬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底,內蒙古自治區下轄9個地級市,3個盟,17個縣,49個旗,3個自治旗,11個縣級市,23個市轄區。

截至2017年末,內蒙古自治區常住人口2528.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103.2億元,第一產業1647.2億元,第二產業6408.6億元,第三產業8047.4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3786元。

(3)烏海地理信息擴展閱讀:

內蒙古的地理環境

1、地質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地層發育齊全,岩漿活動頻繁,成礦條件好,礦產資源豐富。以北42°為界,可分為兩個1級大地構造單元。42°線以北為天山——內蒙古——興安地槽區,以南為華北地台區。中、新生代時受太平洋板塊向西俯沖的影響,內蒙古東部地區形成北北東向的構造火山岩帶,即新華夏系第三隆起帶。

2、地形地貌

內蒙古自治區地勢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在世界自然區劃中,屬於著名的亞洲中部蒙古高原的東南部及其周沿地帶,統稱內蒙古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

3、氣候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廣袤,所處緯度較高,高原面積大,距離海洋較遠,邊沿有山脈阻隔,氣候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勻,風大,寒暑變化劇烈的特點。大興安嶺北段地區屬於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巴彥浩特——海勃灣——巴彥高勒以西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蒙古

❹ 中國地圖全圖大圖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來對中國地源圖的圖面范圍、國界線、重要島嶼的繪制等有著嚴格的規定。

不僅是正式出版的地圖作品,普通網民製作和傳播的(尤其是在互聯網上傳播的)中國地圖也應該嚴格遵循這些規定,以保持中國疆域領土的完整性。

中國地圖指著重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以及疆域內各類地理要素的分布的地圖。

按照地圖的一般分類方法,中國地圖分為政區地圖、地形圖、自然地理地圖、人文地理地圖、衛星影像地圖等類型。

(4)烏海地理信息擴展閱讀:

中國地圖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准確反映中國領土范圍。

(1)圖幅范圍:東邊繪出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西邊繪出噴赤河南北流向的河段,北邊繪出黑龍江最北江段,南邊繪出曾母暗沙(漢朝以前的歷史地圖除外);

(2)中國全圖必須表示南海諸島、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島嶼,並用相應的符號繪出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比例尺等於或小於1:1億的,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可由9段線改為7段線,即從左起刪去第2段和第7段線,可不表示釣魚島、赤尾嶼島點。

2、正確表示中國國界線與地貌、地物、經緯線、色帶等要素之間的關系,正確標注國界線附近的地理名稱。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地圖

❺ 內蒙古草原的風土人情

一、民族風情

1、草原盛會一那達幕:即游藝、聯歡的意思,多在草原8月份舉行,源於七百年前。那達幕之日商販雲集,說書獻藝應有盡有,主要傳統運動項目有賽馬、摔跤、射箭。

2、蒙古包:蒙古包一詞來自於滿族人對蒙古族住所的稱呼,是游牧生活的產物。

3、祭敖包:蒙古族傳統宗教活動,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頭、土塊、柳條等壘築而成的。

4、飲食習俗:大量吸收了蒙古族的飲食文化,牛羊肉、奶食品是主流食品,也是他們特別喜食和不可或缺的食品。「羊烏叉」(蒙語全羊席譯名)手扒肉、炒米、奶茶、乳酪以及羊血腸,「古勒岱」等,都是風味食品。

5、衣著風格:由於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他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5)烏海地理信息擴展閱讀:

內蒙古人文景觀

1、成吉思汗陵:是蒙古帝國創始人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中國AAAA級旅遊景點,草原歷史文化聖地。由三座相連的蒙古包為主體,陳列了成吉思汗一生相關的物件。

2、遼中京城遺址:位於寧城縣,是在遼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興築規模宏大的陪都中京大定府城。

3、阿爾寨石窟:位於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是內蒙古境內最大的石窟寺建築群,也是中國西夏至蒙元時期較大的石窟寺。

❻ 全國各省的簡稱

省份及對應簡稱:

北京市(京)

天津市(津)

上海市(滬)

重慶市(渝)

河北省(冀)

河南省(豫)

雲南省(雲)

遼寧省(遼)

黑龍江省(黑)

湖南省(湘)

安徽省(皖)

山東省(魯)

新疆維吾爾(新)

江蘇省(蘇)

浙江省(浙)

江西省(贛)

湖北省(鄂)

廣西壯族(桂)

甘肅省(甘)

山西省(晉)

內蒙古(蒙)

陝西省(陝)

吉林省(吉)

福建省(閩)

貴州省(貴)

廣東省(粵)

青海省(青)

西藏(藏)

四川省(川)

寧夏回族(寧)

海南省(瓊)

(6)烏海地理信息擴展閱讀

由來

在眾多省份簡稱中,還保留先秦時期最古老「九州」概念的,只有兩個:冀和豫。從地理概念上,河南、河北繼承中原文化正統,優勢得天獨厚。不光如此,這古九州的「豫」字,還透露了一段鮮為人知的中國地理氣候大變遷。

在金文中,「豫」的字形,好像是一個人看著大象。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也經常發現商朝貴族田獵捕象的信息。在商代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中原是存在大量野象的。野象、犀牛等種群的存在,證明中原地區曾經長期處於「全新世大暖期」,進入周初,氣候發生顯著變化,野象棲息的地域也整體難移到淮河流域。

以境內大河名稱為簡稱的有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境內有江叫閩江,以閩江為母親河,所以簡稱「閩」。

江蘇簡稱「蘇」字的篆文,包含草、魚和稻禾的元素。年長一點的南方地區居民很熟悉,如果用樹枝或稻草穿腮提魚,可以給魚保鮮,甚至落水復活。這就是蘇的本義。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司為江蘇布政使司,由此得來江蘇之名。

❼ 介紹一下內蒙古

峰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總面積9萬平方公里版,轄3區7旗2縣,總人口460萬,是內權蒙古第一人口大市。此外,赤峰也是公認的中華文化發源地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
赤峰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屬於東北遼吉黑蒙四省區的西部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總面積9萬平方公里,轄3區7旗2縣,總人口461萬,是內蒙古第一人口大市,方言為東北方言遼西口音;赤峰已有一萬年的人類文明史,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赤峰屬於東北經濟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大城市,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是東北振興區和環渤海經濟區的腹地,也是內蒙古距出海口岸最近的地區,距離錦州港260公里、綏中港300公里。

❽ 中國地理問題

北京簡稱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以及對外交往中心。位於華北平原北端,西、北、東北三面環山。海拔45米。行政區劃l0區8縣。市區面積2738平方千米,人口l036萬(城區577萬)。氣候四季分明,春秋兩季較短。年降水量644毫米。河流有北運河、永定河、潮白河、拒馬河等。

北京歷史悠久,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自1l28年起,金、元、明、清四朝在此建都,留下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名勝古跡。

建國後,古老的北京煥發了青春,目前已是中國具有相當規模、基礎比較雄厚、門類比較齊全的新興工業城市之一,產值、利稅居全國前列。農業已由封閉式自給型向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向農工商綜合經營社會化轉化。蔬萊、蛋、奶等副食品基本自給。

北京是旅遊勝地,現已開放的文物古跡、風景游覽點有200餘處,主要有故宮、北海、天壇、頤和園、八達嶺、十三陵等。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央直轄市,也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地處北緯31°14′,東經121°29′。南北長約120公里,東西寬約100公里,總面積7823.5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6340.5平方公里,長江口水域面積1107平方公里,灘塗面積376平方公里。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正當我國南北岸線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

☆上海原是吳凇江下游的魚村,唐宋時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建上海鎮,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在上海設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現全市轄浦東新區、黃浦、靜安、盧灣、徐匯、南市、虹口、閘北、楊浦、長寧、普陀、寶山、閔行、嘉定、金山、松江16個區和青浦、奉賢、南匯、崇明4個縣。

☆上海市總人口1464萬人,上海是全國第一個出現人口負增長的地區,自1994年開始,到1998年人口出生率為5.2%,死亡率為7%,自然增長率為-1.8%。居住在上海的中國少數民族有44個,約佔全市人口總數的0.47%。其中回族最多,佔全市總人口的3.86%左右,其次為滿族、蒙古族、壯族、朝鮮族、土家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侗族、白族、彝族、畲族、布依族,最少的為東鄉族和基諾族。全市20個區、縣都有少數民族居住,94%的少數民族人口分散居住在市區,普陀、楊浦和南市等區的少數民族人數較多。

☆九十年代以來,上海集聚了巨大財力、物力、人力投入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相繼建成了一大批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城市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商業中心那繁華富麗的商肆街景,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色彩絢爛的霓虹燈,令人眼花繚亂的櫥窗貨櫃;具有中國高架道路長度之最的內環高架道路,以先進的遙控系統和信息處理系統創造了國內城市交通網路現代化之最;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日處理、輸排污水能力可達140萬立方米,相當於目前市區污水總排放量的30%左右;南浦大橋全長8346米,通航凈高46米,5.5萬噸級巨輪可從橋下從容而過,它使上海人圓了「一橋飛架黃浦江」的夢想;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集發射、娛樂、游覽於一體,塔高486米,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它與楊浦大橋、南浦大橋遙相呼應,渾然一體,恰似「雙龍戲珠」,成為上海一景;南北高架路全長8.45公里,高架路寬25.5米,雙向6車道,地面道路50米,雙向8車道;經改建後的人民廣場,變成融行政、文化、交通、商業為一體的園林式廣場;全長6.2公里的延安高架路(西段),使上海虹橋機場的交通狀況得到極大緩解,並且成為上海西部的一大景觀;上海博物館雄居人民廣場, 成為融現代技藝與古典風格為一體的藝術寶庫;上海圖書館新館是多功能,現代化的公共圖書館,新館佔地3.1公頃,建築面積8.3萬平方米,主樓高達106米,是國內第一個省市級圖書情報聯合體,擁有1000萬冊圖書、3000萬件文獻資料,其藏書量和規模居亞洲第三,整個建築氣勢宏偉,環境優美寧靜。
天津簡稱津.中央直轄市。位於華北平原東部,地當海河水系五大支流匯合處。京哈、京滬兩鐵路交會於此。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出海口之一和首都門戶。行政轄13區5縣。市區面積4276平方千米、人口870萬(城區人口457萬)。

天津形成主要在隋唐以後,成為軍事、交通重鎮。l9世紀末被辟為通商口岸,帝國主義列強相繼侵犯,曾有英、法、美、德等9國在此建立租界,是舊中國租界地最多的一座城市。這里還曾是晚清「洋務運動」的中心.近l00年來,天津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從未間斷,先後爆發了聞名中外的抗擊英法聯軍、反洋教斗爭和義和團運動。

天津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特點是工業門類多,在國家164個門類中,有154個。主要有化工、冶金、機械、儀表、電子、紡織、地毯、自行車、手錶、造紙、服裝、制葯、食品等。有一批骨幹企業及優質名牌產品。加工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比重大,產品技術水平居全國前列。

交通發達,天津港是全國最大的人工港,通往l50多個國家和地區。鐵路承擔東北、華北、華東地區的貨運集散和中轉任務。建有亞洲一流水平的天津客站.有通往北京的高速公路,國內航線有7條。初步形成了立體交通體系。天津是老商業城市、中國北方商品的流轉集散中心。同國外l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

城市建設近年有長足的發展,注意加強對老城改造。1983年建成引灤入津工程,結束了天津人民長期喝鹹水的歷史。市區地鐵已建成通車。所產小站稻米有名。主要名勝有寧園、天後宮、大沽炮台、盤山風景區等。
香港是一個以加工工業為基礎,以對外貿易為主導,以多種經營為特點的現代化國際工商業城市。它位於廣東省東南海岸、珠江口東側,西與澳門遙遙相對,北與廣東深圳相毗鄰。包括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本土及新界離島四大部分,大小島嶼235個,總面積1092平方公里,香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人口約630萬,絕大多數都是華人。全港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790人。香港地區目前共劃分為19個行政區域。其中屬於香港島的有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屬於九龍的有油尖區、旺角區、深水涉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屬於新界本土的有沙田區、大埔區、北區、荃灣區、葵青區、屯門區、元朗區、西貢區。離島自成一區,即離島區。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清朝年間歸廣東省新安縣管轄。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於1842年和1860年先後簽訂了《南京條約》和《中英北京條約》,將香港島和九龍島南部地區割讓給英國。1898年又迫使清政府簽訂了《拓展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深圳河以南地區及周圍235個島嶼。為期99年。至此,英國通過三個不平等條約強佔了整個香港地區。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香港曾一度被日本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又重新佔領香港。1984年12月,中英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夠不上是擁有享譽全球名勝古跡的歷史名城,也算不上峰奇、水秀、洞美的旅遊勝地,但它卻以薈萃東西文化的獨特魅力,「購物天堂」、「美食樂園」的誘人形象,以及新穎的旅遊景點,交口贊譽的服務質量,交通、通訊方便,旅遊設施上乘,迎來了成千上萬的東西方遊客,取得了1995年遊客人數突破千萬人次大關,創匯名列香港第二,重遊率高達40%,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旅遊中心。

繁榮、穩定、昌盛的香港,回到祖國懷抱的東方明珠將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澳門位於珠江口的西南,古稱「濠鏡澳」,現通常是指由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三部分組成的澳門地區。它南北距離10.8公里,東西距離4.4公里。凼仔島位於澳門半島以南約3公里,路環島位於凼仔島以南約3公里。澳門背靠珠江三角洲,東隔珠江口與香港相望,西與珠海市的灣仔,橫琴島隔海相對,北與珠海市的拱北接壤。澳門地區的三大島嶼,本是互不相連、四面臨海的島嶼,如今已由一條長2.5公里的澳凼大橋和長2.2公里的路迷公路將整個澳門地區連成一片。澳門總面積22.5平方公里,人口40多萬。

澳門的經濟結構主要由出口製造業、旅遊博彩業、金融業和地產建築業構成,被稱為澳門經濟的四大支柱。旅遊博彩業是澳門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總收入佔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的1/3強。旅遊博彩業實質上由旅行社、酒店、賭場、娛樂場所,以及其他輔助服務行業構成。澳門地處熱帶北端,其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特點,十分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和發展,致使澳門的植物種類豐富。澳門的植物類型,絕大多數介於熱帶——亞熱帶類型,以泛熱帶及其變型為主。100多年來,澳門已成功地引種了來自世界各熱帶地區具有經濟和觀賞價值的植物。
台灣省(簡稱台)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海上,東臨太平洋,東北為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

【民族人口】 漢、高山等民族,共2016萬人。

【地形區域】 本省主島台灣島,面積35700多平方千米,全境可分為四區:台西平原,台西北丘陵盆地(包括台北盆地、台中盆地等),台灣山地(包括中央山、玉山、雪山、阿里山等山脈),台東海濱低山丘陵。台灣最高峰(也是中國東南部最高峰):玉山3997米。台灣島周圍海域分布有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蘭嶼、綠島等。

【河流湖泊】 台灣本島河流眾多,共同特徵是短促湍急,多沙,不利行舟。主要河流有濁水溪、下淡水溪、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等。著名湖泊有日月潭、珊瑚潭。

【氣溫降水】 台灣氣候長夏無冬、多風多雨,一、二月平均氣溫台北為15℃左右,恆春20℃以上,七、八月平均氣溫一般為27—28℃。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火燒寮1912年降水量8408毫米,為中國年降水量的最高紀錄。澎湖雨量較少,約1000毫米左右。七、八月份盛行台風。

【林礦資源】 台灣森林面積約佔全島面積的二分之一以上,木材蓄積量達1.8億多立方米,平地多樟、楠(均為高級傢具用材,樟木又是煉腦工業重要原料)。台灣礦藏己知的有110種,主要有煤、金、硫,其次是銅、銀、石油、海鹽等。

【農副產品】 水稻、紅薯、甘蔗(含糖率高達14—15%)、花生、麻類、茶葉(以紅茶、烏龍茶居多),水果有香蕉、菠蘿(鳳梨)、柑桔、柚子、龍眼、荔枝、楊桃、木瓜、橄欖、芒果等80多種,還有蘆筍、洋菇、橡膠、金雞納、肉桂、肉豆蔻,以及海產鯛魚、鮪魚(金槍魚)、鯊魚、鰻魚等魚類500多種,還有紫菜、玳瑁、珊瑚、珍珠等。

【工業產品】 蔗糖和樟腦(在國內在世界都出名)、電子產品、紡織品、製鞋、制傘、塑料加工、機械、食品、日用小百貨、船舶等。

【交通概況】 台灣鐵路總長4500多千米(其中70%為窄軌鐵路),有從基隆至高雄的鐵路縱貫線(長400多千米),環島鐵路網已形成。公路總長17000多千米,主要有環島公路總長1031千米。海運以基隆、高雄、花蓮為中心,另有澎湖的天然良港馬公港和正在修建的台中港、蘇澳港。空運有台北松山、高雄小港和花蓮等處機場。

【重要城市】 台北市:為本省最大城市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高雄市:台灣第二大城市、南部工業中心和重要海港。台中市:台灣中部經濟、文化中心。台南市:台灣西南部的歷史名城,在當年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侵略者以後的200餘年間,曾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基隆市:台灣北端重要海港和漁業基地。

【名勝古跡】 日月潭風景區:日月潭又名龍湖,位於台中山區南投縣內,周長35千米,水面海拔700多米,翠峰環抱,湖水澄碧,景色引人入勝,是台灣著名的風景區和全省最大的日月潭水電站的水源地。阿里山風景區:位於嘉義市東,玉山西側,主峰2800多米,有祝山雲海、千年古木、塔山斷崖等奇觀,設有高山博物館、植物園,是台灣著名游覽勝地和最大森林區。北投、草山溫泉:位於台灣北部大屯火山群附近,草山又名陽明山,多溫泉、瀑布,山林蔥郁,飛紅泛翠,是著名的溫泉和游覽賞花勝地。太魯閣:位於花蓮縣東北海岸,有連綿20千米的大理石峽谷,崖壁峭立,怪石嶙峋,飛瀑穿崖奔流如練,為台灣著名游覽勝地。鄭成功祠:位於台南市內,始建於清初,有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塑像、石坊等。北回歸線標:位於嘉義市南、台灣鐵路縱貫線車站附近,是標志地球上熱帶北限的北回歸線界標,高20多米。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的土默川,北枕巍巍陰山,南瀕滔滔黃河,是一座有著400多年建城歷史,風光秀麗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塞外名城。
包頭

包頭,蒙語"有鹿的地方"之意。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偏西。氣候少雨乾旱,風沙很大。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基地和稀土科研生產基地.
烏海市

烏海市,新興工業城市,是重要的煤炭工業基地。已探明的主要礦產有原煤、石灰岩、鐵等,主要礦產探明的儲量:原煤44億噸,鐵0.O627億噸,石灰岩7.62億噸。
銀川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和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中國西北地區上一個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石嘴山市地處寧夏北部,全市總人口67萬,地域面積4454平方公里。全市人民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建成了電力、機械製造、冶金、陶瓷、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
鄭州市

鄭州市是河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亦為全國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是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城市,是國家開放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已躋身全國綜合實力50強、投資硬環境40優和衛生城市行列。
焦作市

焦作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與山西接壤,南臨黃河與鄭州市、洛陽市隔河相望,東與新鄉市毗連,轄二市(濟源市、沁陽市)五縣(博愛縣、修武縣、溫縣、武陟縣、孟縣)和四城區(解放區、中站區、山陽區、馬村區)。
商丘市

商丘市位於河南省東部,北依黃河故道,南眺淮河平原,東鄰徐州而望黃海,西接汴梁而連中原。在豫、魯、蘇、皖、城鄉商品流通中占據重要位置,素有「豫東門戶」、「中原鎖鑰」之稱,歷代為兵家、商家必爭之地。

洛陽市

洛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橫跨黃河中游兩岸,有近5000年歷史,是中國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也是資源豐富、文化發達、交通便利、科技實力雄厚的新興工業城市。
平頂山市

平頂山市位於河南省中南部,1957年3月建市,是我國煤炭、煙葉、火力發電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全市面積880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53平方公里。現轄5個縣、2個縣級市、4個區。
新鄉市

新鄉市地處河南省北部,現轄四區(新華區、紅旗區、北站區、郊區)、六縣(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延津縣、封丘縣、長垣縣)、兩市(輝縣市、衛輝市)。
山東省是我國10個沿海省市之一,地處黃河下游,大致介於北緯34°22′52〃至38°15′02〃(島嶼達38°23′N),東經114°19′53〃至122°43′之間。位於北半球中緯度地帶,計跨緯度3°52′10〃、經度8°23′07〃。……

在2000年金秋召開的山東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省長李春亭針對當前我省民營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較小的實際情況,強調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加速發展。他說:「當前民營經濟能幹什麼干什麼,能幹多大幹多大,能發展多快就發展多快。」此話一出,語驚四座,振聾發聵,反響強烈。……

省技術監督局 省煤管局 共青團省委 省旅遊局 省出版總社 省經貿委

省畜牧局 省招生辦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 省工商管理局 省信息辦

山東省現轄17個市地,139個縣、市、區。其中地級市15個、地區2個、縣級市33個、市轄區45個、縣61個。

山東省的省會為濟南市,位於山東省中部,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泉水眾多,又稱為 「泉城」。位於山東半島東部的青島市為全國計劃單列市,是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山東省對外開放的 「龍頭」。

泰山風景名勝區 嶗山風景名勝區 海濱風景名勝區 濟南趵突泉
千佛山 博山溶洞 微山湖 水泊梁山 濰坊風箏 五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