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環境細分

地理環境細分

發布時間: 2021-02-09 20:14:02

㈠ 地理細分的變數

國家
地區
城市規模
人口密度
不同的氣候帶
不同的地形地貌
地理內細分之所以可行,主要是由於處容在不同地理環境下的消費者對於同一類產品往往會有不同的需要和偏好,他們對企業的產品價格、銷售渠道、廣告宣傳等營銷措施的反映也常常存在差別。如,防署降溫、禦寒保曖之類的消費品常按不同氣候帶細分市場;家用電器、紡織品之類的消費品常按城鄉細分市場;而按人口密度來細分市場,對於基本生活必需品、日用消費品的生產廠家則顯得意義重大。
現在許多公司正使自己的產品、廣告、促銷和銷售活動當地化,用以適應個別地區、城市甚至居民區的不同偏好。

㈡ 金融市場的地理因素細分法有哪些意義

地理因素主要是指與個人客戶相關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主要包括地理區域、地版形、氣候、權人口密度、風俗習慣、生產力布局、交通運輸條件等。

金融企業可以根據個人客戶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設計採用不同的市場營銷策略。比如,人口密度是決定儲蓄資源、借款需求量的重要因素。按照此種劃分方式,金融企業可以將個人客戶分為城市、鄉鎮和農村,發達地區、普通地區和落後地區,大、中、小城市,國內和國外等。

㈢ 地理幾種圖分別是什麼

是比例尺圖嗎?
地圖上的比例尺-地圖分類

地圖的分類,系指按照不同的標志將地圖劃分成各種類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不斷深化,地圖內容的選題范圍愈來愈廣泛,因而地圖的品種愈來愈多,數量愈來愈大。為了便於組織地圖生產,地圖的保管、使用和快速檢索,幫助讀者了解各類地圖的性質、用途及其規律性,進一步研究地圖,有必要對地圖進行科學的分類。
地圖分類的標志很多,主要有地圖內容(主題)、比例尺、制圖區域范圍、用途和使用方式等。其中最主要的分類標志是地圖內容和制圖區域范圍;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比例尺對確定地圖內容的完備性、詳細性和精確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亦為一項重要的分類標志。
(一)地圖按內容分類
地圖按所反映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等內容的種類、性質和完備程度,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兩大類型,且各自又可細分出若乾子類。
(1)普通地圖
普通地圖,是以相對均衡的詳細程度表示制圖區域內各種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地圖。其基本內容有水系、地貌、土質植被、居民地、交通線、境界等六大地理要素,此外還表示測量控制點、獨立地物、管線與垣柵等要素。這類地圖的特點是著重描繪地區輪廓、地面起伏形態、自然狀況和人類活動的成果。普遍地圖是最常見的一種地圖,應用很廣泛,具有很高的通用價值,常為社會各部門所使用,廣泛用於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文化教育等方面。主要供研究地域的基本情況、各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和分布規律,同時也是製作專題地圖的地理底圖。
①平面圖不考慮地球曲率影啊,把小塊地區的地球表面(水準面)當作水平面,將地面上的地物按鉛垂線投影到水平面上,用縮小的相似圖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關系所測繪的地圖,稱平面圖。平面圖的顯著特點是涵蓋的實地范圍很小,比例尺很大,一般大於1∶5000,在一幅圖內比例尺處處相同。為工程施工和編制詳細現劃用圖。
②地形圖在平面圖紙上既表示制圖區域地物的平面位置,又用特定符號表示其地貌形態的地圖,稱地形圖。對較大制圖區域,因考慮地球曲率影響,需要採用一定的地圖投影,按一定的精度要求測繪其地物和地貌,用圖解圖形或符號表示。地形圖的特點是地圖比例尺構成系列,一般由1∶500至1∶100萬,其中<1∶5000的地形圖圖上各處比例尺不完全相等;多為實測的或據實測地圖編繪而成的;具有統一的大地控制基礎、有統一採用的地圖投影和分幅編號系統;在生產過程中均嚴格按照測圖規范、編圖規范和圖式進行作業;詳細而精確地表示地面各要素;便於在圖上進行量測和野外實地使用。地形圖為國家各項建設的規劃設計與施工、軍事指揮和科學參考用圖,亦是製作其它地圖的基本資料。地形圖是普通地圖的典型作品。
③地理圖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反映廣大制圖區域內最主要的地理要素和區域的重要特徵的地圖,稱地理圖。地理圖的特點是涵蓋實地范圍很大,常常為一個流域、一個國家、一個大洲或全球;比例尺很小,未成系列,一般為<1∶00萬至1∶1000萬不等,視需要而擇定;沒有統一的地圖投影和分幅編號系統,圖面上投影變形較大;地圖幅面的大小參差懸殊。多用於研究區域的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的一般情況,了解其概貌,故又稱一覽圖。
(2)專題地圖
專題地圖是以普通地圖為地理基礎,著重表示制圖區域內某一種或幾種自然或社會經濟現象的地圖。這類地圖的顯著特點是,作為該圖主題的專題內容予以詳盡表示,其地理基礎內容則視主題而異,有選擇地表示某些相關要素,因此專題地圖的內容是由地理基礎和專題要素兩部分構成。在地圖領域中,專題地圖發展得最活躍、最迅速,地圖的品種愈來愈多,層出不窮,表示的對象十分廣泛,涉及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根據專題內容的性質,可劃分為以自然地理要素為主題內容的自然地理圖、以社會經濟要素為主題內容的社會經濟地圖和包容上述兩類專題地圖之外的各種專題地圖的其它專題地圖(又稱工程技術圖)三類;各類又可以分出若干種專題地圖。
(3)普通地圖與專題地圖的實質區別
普通地圖與專題地圖的異同,關鍵不在於形式,而在其內容。在表現形式上,它們可能都用了某些表示方法、符號或顏色,但在內容上,它們始終是迥異的。前者依制圖區域的地理特徵,以相對均衡的詳細程度表示制圖區域的六大類地理要素,以再現制圖區域的地理全貌,顯示的是整體地理環境的區域差異;而後者,則依其某種特定用途,擇取制圖區域的某一種或幾種相關地理要素為其主題內容,其它地理要素皆概略或不予表示,顯示的僅是制圖區域某一地理特徵的區域差異。
(二)地圖按制圖區域分類
地圖按涵蓋的制圖區域分類,其分類標志有多種,採用不同的分類標志,就有相應的種類。
(1)、按區域范圍大小分,有全球地圖、月球地圖、世界地圖、半球地圖、大洋地圖、大洲地圖、分國地圖、省(區)地圖、縣市地圖、鄉鎮地圖等。
(2)按自然區域劃分,如世界基本地理圖、歐亞大陸地圖、太平洋地圖、鄱陽湖地圖、青藏高原地圖、黃淮海平原地圖、長江流域地圖、四川盆地地圖、准噶爾沙漠地圖、黃土區地貌類型地圖、雲南自然區劃地圖等。
(3)按政治行政區域劃分,如世界政區地圖、中國政區地圖、台灣省政區地圖、江寧縣政區地圖、馬集鄉(鎮)政區地圖等。
(4)按經濟區劃分,如上海經濟區地圖、徐海經濟區地圖等。
(三)地圖按比例尺分類
地圖按比例尺分為大比例尺地圖、中比例尺地圖、小比例尺地圖三類,這是區別地圖內容詳略、精度高低、可解決問題程度的,為人們常用的一種分類方法。鑒於各個國家、國內各個部門對地圖精度的要求和實際使用的情況不盡相同,因而對地圖比例尺大小的概念有所不同,以普通地圖為例,其相對性表現為:
(1) 在建築和工程部門,地圖按比例尺劃分為:
大比例尺地圖:1∶500、1∶1000、1∶2000、1∶5000和1∶1萬的地圖;
中比例尺地圖:1∶2.5萬、1∶5萬、1∶10萬的地圖;
小比例尺地圖:1∶25萬、1∶50萬、1∶100萬的地圖。
(2) 在其它各部門,地圖按比例尺劃分為:
大比例尺地圖:≥1∶10萬的地圖;
中比例尺地圖:<1∶10萬、>1∶100萬的地圖;
小比例尺地圖:≤1∶100萬的地圖。
(3) 國家測繪部門將1∶5000、1∶1萬、1∶2.5萬、1∶5萬、1∶10萬、1∶25萬、1∶50萬和1∶100萬八種比例尺地形圖規定為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簡稱基本地形圖,亦稱國家基本圖,以保證滿足各部門的基本需要。其中:
大比例尺地形圖:1∶5000至1∶10萬的地形圖;
中比例尺地形圖:1∶25萬和1∶50萬地形圖;
小比例尺地形圖:1∶100萬地形圖。
在專題地圖中,按比例尺分類亦有類似的細分方法及其相對性。
(四)地圖按用途分類
地圖按其實際用途,可以分為軍用圖、民用圖、教學圖、航空圖、航海圖、交通圖、旅遊圖、規劃圖、郵政通訊圖、參考圖等類型。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再細分,例如參考圖可以再分為科學參考圖和一般參考圖,《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地圖集》即為科學參考地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即為一般參考地圖。
(五)地圖按使用方式分類
地圖按其使用方式,可分為桌圖、掛圖、屏幕圖和攜帶圖四種。
(1)桌圖:放在桌面上供在明視距離內閱讀的地圖,如地形圖和地圖集等;
(2)掛圖:張掛在牆壁上,供人近距離閱讀的宣傳展覽掛圖和供人遠距離閱讀的教學掛圖等;
(3)屏幕圖:用電子計算機控制的電視屏幕圖,如電視天氣預報地圖等;
(4)攜帶圖:隨身攜帶,供外行隨時查閱的地圖,如袖珍地圖冊、綢質地圖或折疊得小巧的旅遊地圖等。
(六)地圖按其它標志分類
(1)地圖按其感受方式,分為視覺地圖、觸覺地圖(盲文地圖)。
(2)地圖按其結構,分為單幅圖、多幅圖、系列圖和地圖集等。
(3)地圖按其圖型,分為線劃地圖、影像地圖、數字地圖。
(4)地圖按其印色數量,分為單色圖、彩色圖。
(5)地圖按其歷史年代,分為古代地圖、近代地圖和現代地圖。
(6)地圖按空間信息數據可視化程度,分為實地圖和虛地圖兩種。實地圖即為空間信息數據可以直接目視到的地圖,如包括線劃地圖和影像地圖在內的慣用的傳統地圖作品;虛地圖是空間信息數據存貯在人腦或電腦中目視不到的地圖,其中存入人腦的地圖稱為心象地圖,依一定格式存入電腦的稱為數字地圖。
(7)地圖按其顯示空間信息的時間特徵,分為靜態地圖和動態地圖兩種。慣用的傳統地圖都是靜態地圖,它是現實的瞬間記錄;動態地圖是反映空間信息歷時變化,連續呈現的一組地圖,生動地表現出地理環境的時間變化或發展趨勢。
地圖的分類,因分類標志很多,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而具有很大的相對性,一幅地圖可以歸為這一類,也可以歸為另一類,例如1∶10萬比例尺地形圖,既屬於普通地圖,又屬於桌圖;在工程部門稱之中比例尺地圖,在科研和軍事等部門卻又稱為大比例尺地圖。因此,在進行地圖分類時仍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中國地理區域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中國國土遼闊,地理環境十分復雜,不同地域之間的差異非常顯著。無論是民眾認識國情,科研機構及專家認識區域地理格局,還是各級政府有效實施區域管理等不同方面的需要,都必需對中國區域進行區域劃分(簡稱區劃)。

地理學中的區域劃分,是立足於地域分異規律的客觀基礎上,根據一定的目的、按相應原則和方法進行的地理系統分區。它是區域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和方法。

按照所進行區劃的對象和目的的不同,區劃可以分為行政區劃、自然區劃、經濟區劃、農業區劃、綜合區劃等不同種類。

下面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就中國自然區劃、中國行政區劃、中國經濟區劃的主要方案及其演變作一簡單介紹。

一、中國自然區劃

(一)自然區劃的概念和意義

自然地理區劃(簡稱自然區劃)是根據自然地理環境及組成成分發展的共同性、結構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過程的統一性,將地域劃分為一定等級系統的研究方法。

自然區劃是在研究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上,探討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組成成分的特徵、變化和分布規律。主要體現溫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異,提供自然生產潛力的系統資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進行生產布局和制定各種規劃的基礎,也是認識區域生態環境的宏觀框架、改善生態環境和制定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

(二)自然區劃的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後,幾代地理學家對中國自然區劃做了持續的探索性研究。綜觀不同歷史時期的區劃方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國自然區劃的形成和發展歷程(表1),對中國自然地理的地帶性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自然區劃是在研究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上,探討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組成成分的特徵、變化和分布規律。主要體現溫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異,提供自然生產潛力的系統資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進行生產布局和制定各種規劃的基礎,也是認識區域生態環境的宏觀框架、改善生態環境和制定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

1.羅開富方案

最初發表於1954年,兩年後由科學出版社以中華地理志叢刊第1號《中國自然區劃草案》正式出版。它首先將全國分為東西兩半壁,東為季風影響顯著區域,西為季風影響微弱或無影響區域。然後提出最冷、最熱、最乾和空氣稀薄四個相對極端的區域,其間再劃出幾個過渡區。最後將全國劃分為7個基本區,即東北區、華北區、華中區、華南區、康滇區、青藏區和內蒙古新疆區,其下再以地形為主要依據劃分為23個副區。

方案注意到自然地域分異的狀況,並對各類自然地理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相互影響所表現的特點作了一定探討,強調基本區是按自然特徵劃分的,其含義和范圍與行政或經濟方面習慣所用不同,例如,把遼河下游平原和遼東半島劃入華北區,而不屬於東北區。

㈤ 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和分類,麻煩詳細一點

華東或華東地區,中國東部地區的簡稱,中國地理大區之一。

行政上的「華東六省一市」指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中國一般也把台灣省列入華東地區。

華南是中國的一個地理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之「華南」
廣義的華南即「中國南方」,地理上指指秦嶺-淮河線以南中國的廣大區域。這種區分包括氣候、經濟生產、交通、文化等來區分,南方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及熱帶季風氣候,以水稻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古時以水路為主要的運輸方式。

[編輯] 狹義之「華南」
俠義的華南則特指「嶺南」, 指「五嶺以南」,這一「華南」的概念包括現江西省,湖南省部分位於五嶺以南的州縣。 不過由於現代行政區劃的關系,狹義的「華南」通常只指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和海南省。

其他與「華南」相近或相似的地理概念
中南
中南這一地理概念較少見於傳統稱謂, 是近代以後逐漸使用的。 通常包括現今之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和海南省。 今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前身為中南軍區,轄區即包括上述省區,後將河南省劃歸濟南軍區管轄。

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交通圖冊,通常將河南省的公路網和兩湖,兩廣,海南統一劃入「中南地區」。

江南
江南廣義上亦曾指廣大南方地區, 但隨著歷史發展逐漸收窄為「江東之地」, 即今日上海市,江蘇省長江以南的地區,安徽省長江以南的地區,江西省東北部和浙江省錢塘江以北地區。

粵和越
「粵」通「越」,古指百越之地, 范圍也曾經包括自長江以南廣大地區。但是隨著江南地區的逐漸漢化,其含義范圍也逐漸在收窄, 唐宋以後「粵」「越」兩字含義已經分開。 「越」指錢塘江以南的「越地」(相反錢塘江北稱「三吳」),江南地區也可稱為「吳越」。

而「粵」則特指當時漢化程度還比較低的嶺南地區(兩廣,海南)。 至明清時代,「粵」仍泛指兩廣,如徐霞客之游記即將廣東稱為粵東,廣西為粵西。南明位於廣西桂林的靖江王,自稱「就藩於粵西煙瘴之地」(顧誠《南明史》),而太平天國運動則「起於粵西」。

清末之後,「粵」之含義收窄為特指「廣東省」,現代提到「粵」,則一般不會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海南省計算在內。

華北、華北地區廣義北方指秦嶺-淮河線以北中國的廣大區域。為中國政治地理大區,指位於中國北部的區域。現時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共計5個省級行政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即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包頭市和呼和浩特市等四盟(市),一般上把整個內蒙古都列入華北地區。

華中或華中地區,中國傳統的地理大區,或稱「中部地區」。
1949年後,現華中地區可指:

華中四省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
華中三省包括: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江西省被視為華東地區。
華中地區常與華南地區合稱中南地區。
現時屬於中國經濟地理上第二階梯的中部經濟區。

江南,字面義為江之南面。「江」在漢語中有特指大江,即長江。江南本意指長江以南的地區。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著繁榮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美麗富庶的水鄉景象,區域大致為長江下游南岸的地區。

歷史上的江南
在先秦時期已經存在江南的說法。一直到隋朝,仍然以中原地區為地理坐標中心,江南往往指湖南、湖北長江以南一帶。

唐朝設立江南道,後來又分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為定義現代江南含義的開端,往後江南成為江東地區的專稱。歷史上以「江南」命名的行政區的演化:

唐朝以前,江南一詞所指區域囊括長江以南以及長江沿岸廣大地區,包括荊州(鄂東南、湖南)、揚州(江西、皖南、福建、蘇南、上海、浙江)。
唐朝時設立江南西道(鄂東南、湖南、江西、皖南)、江南東道(福建、蘇南、上海、浙江)。
宋朝時設立江南西路(江西大部、鄂東南)、江南東路(贛東北、皖南、南京一帶)。
清初1645年設立江南省,1667年分為江蘇省、安徽省。但江南省不僅包括部分江南地區,還包括了大片的江北地區(淮北、蘇北)。
唐太宗設立江南道,范圍包括整個長江中下游長江以南地區,以及貴州、福建等地。唐玄宗把江南道細分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江南在古代分為江南之東和江南之西。唐宋設江南西道、江南西路,涵蓋江南之西的江西、湖南和湖北南部,本為廣義的江南組成。後以狹義的江南的概念,將江南西道演化為今江西省;而江東地區則以南京市為中心,主要包括蘇、浙、皖部分地區。清代設兩江總督署,轄江蘇省(含上海)、安徽省、江西省,兩江即含江東、江西。

現代的江南
現代江南的定義,大概分大江南和小江南兩種,即廣義的江南和狹義的江南。

廣義的江南指整個長江中下游長江以南的地區,即蘇南、浙江、安徽長江以南、江西、湖南和湖北長江以南地區。福建有些地區有時也被稱為江南。廣義的江南的定義始於古代的區劃(江南道),也常有文學作品描述。如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是寫在長沙的事。天氣預報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為廣義江南地帶。江南三大名樓(武漢市的黃鶴樓,岳陽市的岳陽樓和南昌市的滕王閣)均位於小江南以外的大江南地帶。

狹義的江南大致指蘇南和浙北地區,但具體范圍並不很明確。這個概念大概從唐末開始,到明清時期成型。最明確的江南核心地帶,大致只包括太湖周邊的幾個城市,如蘇州、杭州、無錫、常州等。南京也在江南核心地帶,但由於南京的語言在時代變遷中逐漸成為江淮官話(江北話),吳語區對南京的江南認可度並不高。上海的行政歷史比較短,但由於其重要的經濟地位,在現代概念中也基本被納入小江南范圍。

而並非長江流域卻多被認為是江南地域的有太湖以南以至錢塘江以南部分地區,如紹興、寧波等城市。長江下游以北某些地區,如揚州地區等,雖然地理位置在江北,但經濟文化形同江南,有時候也被看作是文化意義上的江南的一部分。同樣由於江北話的緣故,狹義江南也並非一直包括揚州和鎮江。

由於不僅是狹義的江南,廣義的江南地區也經常在歷史文學描述中出現而且贊美,如江南三大名樓都有詩人的著名題詞《岳陽樓記》、《滕王閣序》等,因此並不能確定狹義的江南地區的定義具體是何時形成的,只能證明是在唐末開始逐漸演變發展的。

地理上的江南
從字面來理解,地理上的江南即指長江以南,也就是整個長江中下游流域地區。這大概包括洞庭湖水系、鄱陽湖水系和太湖水系三個大組成部分。

氣象方面看來,梅雨是江南地區的特徵氣候。除了最有特徵的梅雨外,春雨、伏旱、冬季的陰沉細雨和陰冷,都是江南地區的主要氣候特點。這個范圍不僅包括長江以南、南嶺以北,還包括了長江以北到淮河以南的大片江北地區。形容這些氣候特徵的古代詩詞比比皆是,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等。

地理概念里還有「江南丘陵」的說法。江南丘陵是長江以南、南嶺以北、武夷山、天目山以西、貴州高原以東的低山丘陵的總稱。大致處於湖南中、東部地區,江西大部地區以及安徽南部、浙江西部地區。

希望你滿意

㈥ 地理學中的氣候類型分為哪幾種

這好像是高中地理里的知識吧!我的記得好像還是地理中的難點呢!

首先,來說一下氣候形成的原因:

氣候成因的影響因素有:緯度、海陸位置、氣壓帶風帶和氣團、洋流、地形五類。

(1)緯度決定了熱量帶

(2)海陸位置大陸東西兩岸風向和洋流類型不同——主要影響降水量的多少內陸和沿海大陸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響降水量的多少

(3)氣壓帶、風帶和氣團

①氣壓帶赤道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易成雲致雨,多陰雨天氣甘共苦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乾燥的天氣副極地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易成雲致雨,多陰雨天氣

②風帶性質信風——一般是溫暖乾燥,但如果是從海洋吹向陸地,則變性為溫暖濕潤西風——溫涼濕潤,帶來溫差小的陰雨天氣極地東風——寒冷乾燥

③氣團:海洋氣團和大陸氣團及具體氣團對氣候的影響各不相同。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減溫減濕

(5)地形:地形輪廓、山脈走向、地勢高低等對氣候都有一定的影響。

全世界的氣候類型好像一共有9種,其中熱帶4種,亞熱帶2種,溫帶3種.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10°之間

熱帶草原氣候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分明顯的干濕兩季
分布規律:南北緯10°到南北回歸線之間

熱帶季風氣候

形成原因: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旱雨兩季分明
分布規律:北緯10°到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

熱帶沙漠氣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

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岸

地中海氣候

形成原因: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 冬季溫和多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

溫帶

溫帶海洋性氣候

形成原因: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氣候特點:終年溫和多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

溫帶季風氣候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分布規律:北緯35°-55°之間的大陸東岸

溫帶大陸性氣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陸內部,受大陸氣團影響
氣候特點:冬季嚴寒,夏季炎熱,全年乾旱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30°-60°之間的大陸內部

簡單地說,就是這樣了.但是也有人說全球氣候類型要分為16種,我也搜了一下,太多了!給你把網站鏈過來,感興趣的話,自己去看看吧!

http://www.zxzsd.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88

㈦ 15[單選題]按消費者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來細分市場,屬於什麼細分標准(2

按消費者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來細分市場,屬於按地理變數細分市場的細專分標准。
按地理變數細分屬市場
按照消費者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來細分市場,比如,根據國家、地區、城市規模、氣候、人口密度、地形地貌等方面的差異將整體市場分為不同的小市場。地理變數之所以作為市場細分的依據,是因為處在不同地理環境下的消費者對於同一類產品往往有不同的需求與偏好,他們對企業採取的營銷策略與措施會有不同的反應。比如,在我國南方沿海一些省份 ,某些海產品被視為上等佳餚,而內地的許多消費者則覺得味道平常。又如,由於居住環境的差異,城市居民與農村消費者在室內裝飾用品的需求上大相徑庭。

㈧ 消費者市場細分的標准主要有( )130 A、地理環境 B、心理因素 C、購買行為 D、人口因素 E、用戶規模

細分消費者市場的標准有(ABCE )。
A. 地理環境因素
B. 人口因素
C. 心理因素
D. 行業因素
E. 行為因素

㈨ 中國按地理位置可以分為幾個大區

中國按地理位置分四個大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回

細分為七大地理分區:答

1、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東部)

2、華北地區(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3、華中地區(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4、華東地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東省、福建省、台灣省)

5、華南地區(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6、西南地區(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

7、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