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縣的地理環境
❶ 白水河是麗江的母親河,還被人們譽為「小九寨溝」,為什麼卻鮮為人知
白水河是麗江的母親河,還被人們譽為“小九寨溝”,為什麼卻鮮為人知?
白水河他是在雲南的一個角落,它是一條細長的河流,人們把它稱為麗江的母親河,不過他還有另外一個稱號,那就是“小九寨溝”,但是奇怪的是這條母親河,卻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就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這條神奇的河流吧!
藍月谷由於比較隱蔽,而且是在較深的山林之中,並且這里的光線並不是很強烈,但絕不是那種黑壓壓一片,因為這里的水和天連成一片,都是蔚藍色的,頓時然後這副景色煥然一新。如果你是在最高處的話,你就可以俯瞰這一眼望不到邊角的美景,越看越入迷,最後忘記時間。
現在知道為什麼如此美景卻沒人知道的原因了吧!這大概是因為它比較隱蔽的緣故。
❷ 誰知道白水在哪
白水縣位於陝西省東北部,處於關中平原與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是聯結關中與陝北的咽喉
要地,因境內白水河而得名。
白水縣地處東經109。16′-109。45′,北緯35。4 ′-35。27′之間,東隔洛河與澄城縣
相望,南接蒲城縣有五龍山相隔,西接銅川市郊區與渭北黑腰帶相連,北以黃龍山、雁門山為界
,與宜君、黃龍、洛川三縣毗鄰。全縣總面積98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2萬畝,轄6鎮8鄉
,194個行政村,總人口30萬人。
白水縣境內地貌復雜,地形破碎,表現為三山(西北雁門山、東北黃龍山、東南五龍山)盤
踞,五塬(大楊塬、史官塬、堯禾塬、北井頭塬、雷村塬)起伏,兩河(南面白水河東面孔走河
)沿界通過,1178條溝壑縱橫交錯。塬面從北向南傾斜,海拔落差446-1568米,平均海拔850米
左右。洛河西北向西南穿境而過,將白水切割成河南、河北兩大塊。地貌總體分為中低山區,黃
土梁塬、黃土台塬和黃土溝谷四種類型。
白水縣森林覆蓋率為28.8%,植被覆蓋度為36.3%,主要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以及少量
喬木林和以蘋果為主的經濟林。境內土壤多屬黃土母質,主要有褐土、婁土、黃土、紅土等7個
土類 ,質地良好,以輕壤和中壤為主,肥力特點是富鉀,缺磷,少氮。
白水縣位於中緯度半乾旱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無霜期長
。歷年平均氣溫11.4℃,年極端最低氣溫-18.4℃,年極端最高氣溫38.9℃,無霜期207天左右
,歷年平均降水量568毫米,降水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且多為暴雨。日照充足,光熱資
源豐富。冬季盛行西北季風,夏季盛行東南季風,以乾旱、暴雨、霜凍、冰雹、連陰雨等為特
征的自然災害頻繁。
白水縣是渭南市唯一的山區縣,全縣擁有33萬畝荒山荒溝,是全國各大蘋果產區中唯一符合
蘋果生產最適宜區七項指標的縣份。睿智勤勞的白水人民正是依託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承
載蘋果栽培4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不斷強化蘋果生產管理,積極推廣大改型、強拉枝、巧施肥、無
公害四項關鍵技術,扶持發展果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不斷開拓國內外市場,把
蘋果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歷史高峰。白水蘋果果個碩大,果形圓正,果皮細嫩,潔凈光滑,色紅艷
麗,肉質緻密,細脆多汁,酸甜適度,營養豐富,純天然無公害,享譽海內外。目前,全縣蘋果
栽植面積55萬畝,人均1.7畝,每年35萬噸優質蘋果暢銷五湖四海,使"中國蘋果之鄉"的美譽名
揚天下。
❸ 白水寨風景名勝區的地理環境
白水寨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廣州市增城區北部山區的派潭鎮,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瑰麗「翡翠」,景區里山高林密,空氣清新,充沛的降雨量造就了中國大陸落差最大的瀑布白水仙瀑。這道神奇的瀑布從白水寨山頂飛流直下,形態優美,潔白純凈,相傳是八仙之一的何仙姑的化身。從山腳至山頂,修建在白水寨山丘陵線上的是被譽為「天南第一梯」的登山步徑。它橫跨三座高山,連接兩大天池,全長6.6公里,共有9999級石階。遊客沿此路登山,可一站站拜訪仙瀑美景。尤其是行至2199級的親瀑亭或是3299級的沐瀑亭,感受猶為震撼。在瀑布下的親水步道上悠遊漫步,是接近自然接近仙瀑的更輕松方式。親水步道的入口與「天南第一梯」的第299級相接,通至第1299級的觀瀑台,全長666米,是一條天然的木棧道。走在上面,遊人可以一邊眺望白水仙瀑的翩翩美態,一邊前行,任潺潺的流水有如活潑歡快的音符般在腳下跳躍奔流。
位於廣州近郊的廣州市白水寨風景名勝區是國家4A級風景區,以落差428.5米的中國內地落差最大瀑布著稱,有全國唯一用海船木建造的親水棧道以及廣東最長的登山步道「天南第一梯」,素來是備受珠三角市民青睞的生態休閑勝地。秉承生態資源保護開發的原則,2012年白水寨結合自身特色和社會熱點舉辦了層出不窮的節慶活動,讓登山觀瀑之旅更多「奇趣」體驗。比如「五一」假期舉辦的「零污染土產美食節」,為市民提供了安心購物之選,還現場教學本地健康食品做法,互動性十足 。
白水寨面積約170平方公里,北回歸線穿越其中,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瑰麗翡翠,屬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
❹ 白水鎮的地理環境
該鎮位於祁陽制中部,距祁陽中心城區30公里。東與進寶塘接壤,南與八寶鎮、肖家鎮相接,西與大忠橋相連,西北隅與觀音灘鎮為鄰,北臨湘江與潘市鎮隔江相望。鎮政府駐喜善村,轄橫塘、金塘、屯山、珠玉、珠陵、仁親、鐵龍、花廣、小湖、楊橋、橋口、唐家、仁沖、東川、毛家、湘湖、聯豐、新中、三豐、聯盟、太和、鐵爐、洲上里、沙子嶺、廖塘、冷水鋪、福田、井水、兩江、聯江、三江、木梓、成功、漁塘、上涼、向陽、護國、柴塘、青年、雙峰、先鋒、里丫塘、到福橋、朱家橋、溫村、岩門口、新春、龍塘、萬家、少白、壩上、三灣頭、西洲、剛強、文武、竹山、石山、七星 、上馬、普濟橋、菜園、升級、老窯、石龍、花橋、火沖、煙塘、新屋塘、湘江、喜善、趙衙里、席家亭72個村和下忠靖街、忠靖街、上忠靖街、上碼頭四個居委會。
❺ 白水帶噶地理位置同歷史是什麼
白水帶 白水帶旅遊度假區白水帶是江門市區的「肺部」。這里有40餘座山峰,山巒岩谷之間有一溪流流經麻園鄉,遠遠望去形似一條白色緞帶,故稱白水帶。 白水帶有一溪、三泉、天山環抱,總面積有七百餘畝。一溪即麻溪,三泉即紅桃泉、龍口泉、滌凈泉。五山即大華山、鋤頭山、松仔山、紅桃山、葫蘆山。山泉湧出的流水清涼潔凈,帶有甜味、鄉人稱為「仙水」。數百年來人們譽稱該處為龍脈聖地,爭相前來游覽朝拜。 白水帶溪邊兩側建有水月宮、三聖廟、龍母廟、江天一覽涼亭、青雲橋、采蓮船等遺址古跡。風景區內有溪旁山麓、姻緣石、姻緣樹及密密麻麻的鴨腳木、斜茶榕、假蘋婆、相思樹、山松樹等百年以上的老樹,濃船遮天。此外還有許多碑刻和楹聯等,如岩下刻有清代黎淵題「鳴河」、「空山琴築」的大字、翰林伍莖萃的字刻及里人周熾題的「麻園第一泉」。水月宮廟前石柱刻有清光緒十四年外海陳元策撰、翰林陳華炯書的廟聯:「靈字顯麻溪洞開昭代,仙蹤現蓮座岩肖普陀」。另清道光二十八年裡人馬雲麟撰、梁延深書聯:「峭壁聳層雲,空靈呈法相,迴流環古剎泉,清澈畲仙韶」及「佛法無邊叱石自成蓮座現,仙緣有份溯流許多竹林游」等等。清代以來該處吸引不少名人雅士前來敘首游覽,並留下了大量臉炙人口的詩句.白水帶風景旅遊區還有一些美麗的特別景觀,如朝霞觀口、龍泉掏月、桃明崗影、仙人腳印、紅棉古退等,都值得您前來游覽觀賞。
❻ 蒲城與白水是不是未來渭南最吃香的地方
眾所周知,蒲城縣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位於陝西關中平原東北部,東臨大荔縣、澄城縣、西接富平縣、北依白水縣、銅川市、南靠臨渭區。蒲城古稱“重泉”、“南白水”,是陝西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北京時間的誕生地,陝西產糧第一大縣,被稱為酥梨之鄉和焰火之鄉,周邊有唐橋陵、唐泰陵等雄偉的唐代帝王陵墓。隨著改革開放,公路交通事業發展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現已基本形成一個以縣城為中心,以西禹高速與渭蒲高速公路及省道渭清路與西澄路為“雙十字”主骨架,以“兩縱兩橫兩輻射”主幹縣道為次骨架,城鄉相連、鄉村互通、層次分明、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寬深快捷的交通運輸網路,而蒲城也憑借著便利的交通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發展,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也將是渭南最吃香的地方。
同樣,通過白水與蒲城的發展我們也可以管中窺豹地了解其他地區的發展,中國的脫貧目標實現的也非常不錯。當然,面對未來更多的發展機會,我們也相信會有更多的城市順勢發展起來。
❼ 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介紹
白水縣位於陝西省東北部,處於關中平原與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縣聯結關中與陝北的咽喉要地,因境內白水河而得名。白水縣地處東經109。16′-109。45′,北緯35。4
′-35。27′之間,東隔洛河與澄城縣相望,南接蒲城縣有五龍山相隔,西接銅川市郊區與渭北黑腰帶相連,北以黃龍山、雁門山為界,與宜君、黃龍、洛川三縣毗鄰。全縣總面積98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2萬畝,轄5鎮9鄉,194個行政村,總人口30萬人。
電話區號:0913郵政區碼:715600白水縣是渭南市唯一的山區縣,全縣擁有33萬畝荒山荒溝,是全國五大蘋果產區中唯一符合蘋果生產最適宜區七項指標的縣份。睿智勤勞的白水人民正是依託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承載蘋果栽培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大力實施優果工程,積極推廣大改型、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四大技術,把蘋果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歷史的高峰。白水蘋果果個碩大,果形圓正,果皮細嫩,潔凈光滑,色紅艷麗,肉質緻密,細脆多汁,酸甜適度,營養豐富,純天然無公害,享譽海內外。全縣蘋果栽植面積55萬畝,人均1.7畝,每年35萬噸優質蘋果暢銷五湖四海,使"中國蘋果之鄉"的美譽名揚天下。
白水的基礎設施發展迅速,白水大地處處路通、水通電通。西
延、蒲白鐵路橫貫白水,渭清公路、白洛公路、白宜公路、白澄公路、白銅公路縱橫交錯,使白水與外界的連接暢通無阻,8條縣鄉公路直通各鄉鎮。縣城建設日新月異,三縱(倉頡路、人民路、彭衙路、)六橫(雷公路、水門路和四條等路)五區(生態區、住宅區、商貿區、工業園區、旅遊區)一環線(繞城果煤專線)的縣城發展框架初步形成。電話、互聯網、移動和聯通業務網路遍布境內角角落落,白水人足不出戶就能與天南海北的客商洽談生意。
改革開放以來,白水縣依託果、煤、酒、電、建五大支柱產業,按照"高舉發展大旗,團結創新實干,強果壯牧興工,抓水修路建城,優境爭項招商,建設經濟強縣"的總體思路和奮斗目標,大力實施"果畜富民,工業強縣,項目帶動,以城帶鄉,科教興縣"五大戰略,積極落實"二十個一"蘋果營銷和"十個一"環境治理措施,努力營造一流的投資環境。經濟和社會邁上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農村經濟形成了果、糧、畜和鄉鎮企業協調發展的格局,工業生產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實力較強的生產規模,創出了白酒、果汁、陶瓷、水泥、眼鏡等10餘種名優產品。
❽ 白水河自然保護區的地理位置
四川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龍門山褶皺帶的中南段,地質上屬專於橫斷山東部,是屬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段的典型地貌地帶,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遞增,最低海拔1480米,最高海拔太子城4818米,相對高差懸殊,形成山高坡陡谷窄的地貌特徵。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內氣候適宜大熊貓可食竹的生長(可食竹分布面積達68.3%以上)。區內水源屬長江支流沱江發源地之一,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
❾ 白水縣地理坐標系統大地基準為什麼是d
1、大地坐標:大地測量中以參考橢球面為基準面的坐標.地面點P的位置用大地經度L、大地緯度B和大地高H表示.當點在參考橢球面上時,僅用大地經度和專大地緯度表示.大地經度是通過該點的屬大地子午面與起始大地子午面之間的夾角,大地緯度是通過該點的法線。
❿ 白水縣是在什麼地方特產是什麼
白水縣位於陝西省東北部,處於關中平原與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縣專聯結關中與陝北的咽喉要屬地,因境內白水河而得名。白水縣地處東經109。16′-109。45′,北緯35。4 ′-35。27′之間,東隔洛河與澄城縣相望,南接蒲城縣有五龍山相隔,西接銅川市郊區與渭北黑腰帶相連,北以黃龍山、雁門山為界,與宜君、黃龍、洛川三縣毗鄰。全縣總面積98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2萬畝,轄5鎮9鄉,194個行政村,總人口30萬人。
白水縣是渭南市唯一的山區縣,全縣擁有33萬畝荒山荒溝,是全國五大蘋果產區中唯一符合蘋果生產最適宜區七項指標的縣份。睿智勤勞的白水人民正是依託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承載蘋果栽培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大力實施優果工程,積極推廣大改型、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四大技術,把蘋果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歷史的高峰。白水蘋果果個碩大,果形圓正,果皮細嫩,潔凈光滑,色紅艷麗,肉質緻密,細脆多汁,酸甜適度,營養豐富,純天然無公害,享譽海內外。全縣蘋果栽植面積55萬畝,人均1.7畝,每年35萬噸優質蘋果暢銷五湖四海,使"中國蘋果之鄉"的美譽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