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貌知識
1. 關於中國的地表地形,你知道哪些知識
(1)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山區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的總稱.我國山區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2/3,平原面積僅佔10%多一點.除此以外,還有廣闊的高原、盆地等,地形種類齊全,地質構造復雜.多種多樣的地形一方面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副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山區多,平原少,也給大規模商品化生產、生產管理帶來了困難;同時,山區由於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濟文化常常相對落後,並造成耕地資源不足.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
(2)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級階梯——我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第二級階梯——青藏高原向東、向北到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主要由盆地、高原組成,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第三級階梯——位於我國東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組成,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上.第三級階梯向東,是我國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屬於我國的近海大陸架,它包括渤海、黃海的全部,東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海洋生物資源和化學資源等.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對我國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有重大影響,這種地勢有利於海洋濕潤水汽深入大陸內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與內地的聯系;同時許多大河在流經階梯交界處時落差大、水流湍急,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我國是世界上水能蘊藏量最豐富的國家.
佳佳_7052014-10-27
2. 地理中的地貌,地勢,地形分別指的是什麼! 我都弄糊塗了,地勢是什麼地形又是什麼地貌呢
1.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種形抄態的總稱,也叫地形.地表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成因也不盡相同,是內、外力地質作用對地殼綜合作用的結果.內力地質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陸分布的輪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決定了地貌的構造格架.而外營力(流水、風力、太陽輻射能、大氣和生物的生長和活動)地質作用,通過多種方式,對地殼表層物質不斷進行風化、剝蝕、搬運和堆積,從而形成了現代地面的各種形態.
2.地勢是指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包括地表形態的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差或坡度的陡緩程度
3.地形【topography】指的是地物形狀和地貌的總稱,具體指地表 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體共同呈現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種狀態.地形與地貌不完全一樣,地形偏向於局部,地貌則一定是整體特徵.如:鞍部是地形,山谷是地貌.(1) [land forms;physical contours;gene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topographic] ; (2) 包括地勢與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內的地表形態; (3)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統稱.
3. 地理地貌常識
坡地重力地貌:岩體或土體主要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發生位移所形成的地表形態。這種位移的特點是整體向下運動,統稱為塊體運動,包括崩塌、滑動、蠕動、泥石流等。常見的重力地貌有崩塌面、崩塌倒石錐、滑動面、泥石流體、蠕動土屑等。大多數重力地貌的形成和發展,有賴於流水的誘發。由於流水的介入,坡面的磨擦阻力減小,使岩體或土體整體地向下運動,這與流水的面狀侵蝕和溝狀侵蝕(見河流作用)有顯著的不同。促使重力地貌發生的流水,並不成為搬運這種物質的介質,它只起給這種物質充水和潤滑的作用。重力地貌都發生在坡度較大的地區,多為山區的災害性地貌。流水地貌:地表流水在陸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動力。它在流動過程中,不僅能侵蝕地面,形成各種侵蝕地貌(如沖溝和河谷),而且把侵蝕的物質,經搬運後堆積起來,形成各種堆積地貌(如沖積平原),這些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喀斯特地貌: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水對可溶性岩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大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蝕作用為主,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這種作用及其產生的現象統稱為喀斯特。風成地貌和黃土地貌冰川與冰緣地貌: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和由寒凍風化和凍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分別稱為冰川地貌與冰緣地貌。海岸地貌:海岸在構造運動 、海水動力、生物作用和氣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的總稱。答案補充
喀斯特可劃分許多不同的類型。按出露條件分為:裸奔型喀斯特、覆蓋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氣候帶分為:熱帶喀斯特、亞熱帶喀斯特、溫帶喀斯特、寒帶喀斯特、乾旱區喀斯特。按岩性分為:石灰岩喀斯特、白雲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鹽喀斯特。此外,還有按海拔高度、發育程度、水文特徵、形成時期等不同的劃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產生形態上類似喀斯特的現象,統稱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黃土和粘土喀斯特、熱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區的熔岩喀斯特等。它們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構成,在本質上不同於喀斯特。答案補充
冰川消融可形成冰面河流、冰塔林和表磧丘陵等冰川融蝕地貌。冰川侵蝕地貌一般分布於冰川上游,即雪線以上位置,形態類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磨蝕地貌。冰川(包括冰水)沉積地貌分布於冰川下游,形態類型包括終磧壠、側磧壠、冰磧丘陵、冰磧台地、底磧丘陵和底磧平原、鼓丘與漂礫扇,以及由冰水沉積物組成的冰礫阜、蛇形丘、冰水階地台地和冰水扇等。答案補充
隨著氣候的地帶性變化,冰緣地貌的類型和分布有相應的變化。按氣候條件劃分,冰緣地貌劃分為海洋性、過渡性和大陸性。冰緣地貌區按地帶性,可劃分為緯度(地帶)冰緣帶和高度(地帶)冰緣帶。答案補充
在海岸地貌的塑造過程中,構造運動奠定了基礎。在這基礎上,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氣候因素等塑造出眾多復雜的海岸形態。波浪作用是塑造海岸地貌最活躍的動力因素。在不同的氣候帶,溫度、降水、蒸發、風速不同,海岸風化作用的形式和強度各異,使海岸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帶性。據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徵,可分為海岸侵蝕地貌和海岸堆積地貌兩大類。
4. 地理百科知識
其實,要是你方便的話,可以借初中地理課本,總共三本,看完基本的常識就知道了,這個方法系統,全面。
5. 地理地貌問題
瀑布、黃土溝壑、河流峽谷,它們屬於流水侵蝕地貌,在河流的上游、中游較常見;三版角洲,沖積扇屬於流水沉積權地貌,在河流下游比較常見。沖積扇常形成於山麓,三角洲常形成與河流入海口或內流河入湖口;戈壁屬於風力侵蝕搬運後形成的地貌,在我國西北乾旱區多見;沙丘是風力沉積地貌,在我國西北乾旱區常見;花崗岩風化可以形成花崗岩地貌,在我國西北乾旱區常見。
6. 高中地理知識 如何描述地貌特徵
1、地形(地貌)特徵——
從地形種類(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沖積扇.三角洲),
地面起伏狀況(坡度陡緩.相對高差),
海拔高度、
地勢(如我國大致為西高東低)
四個方面概括.
例如亞洲地形特徵:
地勢中高周低;地形復雜、山區面積廣大、平原狹小;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地區;地面起伏極端(大);平均海拔950米。
非洲:
①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 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③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洲:
① 歐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為主,平原面積廣大,占總面積2/3;② 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③ 冰川地形廣布
北美洲: ①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② 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高山,東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③ 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南美洲:
① 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② 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② 地形為南北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PS 高中地理一般考局部小區域,典型的區域需要運用背過的知識,而不出名的地方需要仔細讀題看圖找信息。
2、自然環境特徵——從氣候(濕.熱.冷.干),植被狀況,土地類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發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我國西北地區:
屬溫度大陸性氣候、氣候乾旱:植被覆蓋率低、自東向西為森林——草原——荒漠;荒漠面積廣大;河流少、徑流量小且多為內流河、內流湖;
、3、氣候特徵——從氣溫(高低的季節變化.年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節變化),四季的變化(冬夏季節的長短)等方面概括.
A、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高溫,有明顯的乾季和濕季,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
B、
中國氣候特徵:
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大
4、.河流水文特徵——從流量的大小、水位的變化(汛期與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結冰期、河流落差等方面敘述
長江水文特徵:
長江流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流徑流量大;有較明顯的汛期與枯水期,徑流量季節變化大,;植被覆蓋率較高、含沙量小:無結冰期;上游流經山區、河流落差大、水能豐富
5、河流水系特徵——從流域面積、長度、支流、流向、河網密度、水系輪廓等方面概括:
長江水系特徵:
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注入東海;全長6300多千米,是我國最長河流;流域面積廣大,是我國流域面積最大河流;徑流量豐富;上中游支流眾多、河網密集;是典型的樹枝狀水系
6.農業生產特徵——從農業地域類型.農作物種類和單位面積產量.農業各部門結構(所佔比重).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和專門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東北平原的農業生產特徵:
以商品穀物農業為主;主要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和高粱;單產高;農產品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生產以國營為主,是我國優質玉米的主要產地等。
7工業生產特徵——從工業的發達程度.工業部門結構.工業技術水平.工業產品的銷售和工業原料能源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等方面概括.
日本工業生產特徵:
日本是世界上工業高度發達的國家之一;工業部門齊全、結構完整;輕重工業都很發達,尤其是鋼鐵、紡織、機械、化工、電子等工業部門;工業原料、能源和產品銷售嚴重依賴於國際市場。
8、自然資源的特徵:資源的總量、人均佔有量、資源種類、資源組合狀況
中國礦產資源特徵:
地質條件復雜,礦產資源豐富;人均佔有量少,礦產資源形勢嚴峻;礦產資源種類齊全;礦產資源空間分布不均;某些重要礦產資源貧礦多,富礦少;伴生礦多,分選冶煉困難等。
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
土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農業用地絕對數量較多,人均佔有數量較少;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均,土地生產力地區差異顯著
9.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徵——從空間分布(是否均勻、空間變化規律)和時間分配(季節和年際變化的大小)兩方面概括
如我國水資源分布特徵:
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由東南向西北減少;水資源時間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水資源分布與人口和耕地分布之間存在不協調
10、某地理事物的走向(如山脈、河流、等值線等等)特徵——分段敘述
美國冬季0度等溫線走向:
西段大約與海岸線平行(西北段為南北走向,西南段為西北-東南走向),東段為東西走向(與緯線平行)。
PS 補充了些地理知識,希望能幫到你
7. 地形地貌方面有哪些題型 怎麼答
地形應該是 丘陵 平原 山地 苔原等
地貌應該是 冰川 火山岩地貌 草原 沼澤 等
8. 地理知識
世傳「瀟湘八景」有:瀟湘夜雨、山市晴嵐、遠浦歸帆、煙寺晚鍾、漁村夕照、洞庭秋月、平沙落雁、江天暮雪。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西湖的美,在於晴中見瀲灧,雨中顯空濛。無論雨雪晴陰,在落霞、煙霧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
比較有名的是西湖老十景和西湖新十景
西湖老十景:斷橋殘雪、蘇堤春曉、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南屏晚鍾、麴院風荷、雙峰插雲、平湖秋月、三潭映月
西湖新十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其他的還有六和塔、植物園、郭庄、杭州花圃等很多景點。
在西湖勝景中,一類是以天氣命名的。春有「蘇堤春曉」夏有「麴院風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斷橋殘雪」;晨有「寶石流霞」,晚有「雷峰夕照」。另有「吳山天風」,「玉皇飛雲」等。
另一類是由天氣的特殊條件,地貌的多姿而形成的奇景。有「三潭印月」,「雙峰插雲」,「九溪煙樹」,「阮墩環碧」等。一類是物以景勝,景以物名,「花港觀魚」,「柳浪聞鶯」可觀魚鳥花木之盛;「麴院風荷」可賞芙蓉出水,「雲棲竹徑」去聆聽修篁;孤山靈峰可踏雪尋梅,「滿隴桂雨」可秋涼賞桂;牡丹園看國色天香,環湖沿岸桃柳迎春。
9. 地形的知識!!!
山地,屬地質學范疇,地表形態按高程和起伏特徵定義為海拔500米以上,相對版高差200米以上。
海拔高度一般權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稱為高原。
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的地形。
平原是一種廣闊的平緩的地貌類型。絕對高度小於200米的平原稱低平原。
盆地,顧名思義,就像一個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所以,人們就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狀地形稱為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