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奈及利亞的地理位置
① 奈及利亞的地理特徵
奈及利亞位於06度27分N,003度24分E,領土面積923768平方公里。尼位於西非版東南部,南瀕大權西洋幾內 奈及利亞自然風光
亞灣。西同貝南接壤,北與尼日交界,東北隔查德湖與查德相望,東和東南與喀麥隆毗連。海岸線長80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沿海為寬約80公里的帶狀平原;南部低山丘陵,大部地區海拔200-500米;中部為尼日—貝努埃河谷地;北部豪薩蘭高地超過全國面積面積1/4,平均海拔900米;東部邊境為山地,西北和東北分別為索科托盆地和查德湖湖西盆地。河流眾多,尼日河及其支流貝努埃河為主要河流,尼日河在境內長1400公里。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氣溫為26~27℃。——摘自網路
② 奈及利亞主要山脈及其具體位置
阿達馬瓦山(奈及利亞與喀麥隆交界處 是西非國家,位於非洲幾內亞灣西岸的頂點,鄰國包括西邊的貝南,北邊的尼日,東北方與查德接壤一小段國界,正東則是喀麥隆。
③ 奈及利亞的地理環境
奈及利亞自然資源豐富,截止2014年已探明具有商業開采價值的礦產資源包括天然氣、煤、礬土、鉭鐵礦、黃金、鐵礦石、石灰石、錫、鈮、石墨和鋅等30多種礦藏。盡管這些自然資源有很大的儲量,但該國的採掘工業還處於初級階段。截止2014年9月已探明石油儲量372億桶,居非洲第二位,世界第十位,以開采速度可再開采30年。奈及利亞天然氣資源也很豐富,已探明天然氣儲量達5.3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八和非洲第一位,已開發量僅占總儲量的12%。煤儲量約27.5億噸,為西非唯一產煤國。森林覆蓋率為17%。
滑石
奈及利亞滑石儲量估計超過1億噸,主要分布在尼日、奧雄、科濟、誇拉、奧貢、塔拉巴和卡杜納等州。奈及利亞目前處於運營狀態的滑石加工廠僅有兩家,為中等規模,均位於尼日州。奈及利亞滑石顏色差異較大,分為白色、乳白色和灰白色等。滑石可以作為多種工業產品的原料,因此,奈及利亞滑石的開采將極大地滿足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求。
鐵礦石
奈及利亞擁有30多億噸的鐵礦石,主要分布在科濟、厄努古、尼日、贊法拉和卡杜納等州。正在開採的是位於科濟州Itakpe地區的晶體狀鐵礦,主要供應給Aladja和Ajaokuta兩家大型鋼廠。而位於科濟和厄努古兩州的鮞粒岩鐵礦尚有待大規模開發。
黃金
奈及利亞西部地區片岩帶分布有沖積金礦和原生金礦。部分地區的沖積金礦正在開采中。在奈及利亞西北部和西南部已發現適合於大規模商業化開採的原生金礦。這些原生金礦處於淺層,等級相對較高,每盎司黃金的生產成本估計為約50美元。
瀝青
奈及利亞天然瀝青主要分布在翁多州,為420億噸左右,幾乎為該國原油儲量的兩倍探明儲量,僅次於委內瑞拉。如能得到充分開發,不僅能夠滿足該國道路建設的需要,還能夠創造外匯收入。技術分析顯示,奈及利亞瀝青可直接製成瀝青粘接料。
岩鹽
鹽泉主要分布在高原州的Awe地區、埃本伊州的Abakaliki地區和依莫州的Uburu地區,岩鹽則主要分布在貝努埃州。據統計,奈及利亞岩鹽儲量為150億噸,但其食鹽、燒鹼、氯、小蘇打、次氯酸鈉和過氧化氯等產品的國內需求量超過100萬噸。奈及利亞製革廠、食品廠、飲料廠、造紙廠、瓶裝廠和石油公司等每年大量進口上述化工產品。
石膏
石膏是生產水泥用的重要添加材料,也可用於生產熟石膏(又稱燒石膏)和粉筆。據估計,奈及利亞石膏儲量為10億噸左右。
鉛鋅礦
大約1,000萬噸的鉛鋅礦分布在奈及利亞的8個州境內。
石灰石
石灰石是生產水泥和其它建築用產品的重要原料。奈及利亞石灰石探明儲量為120萬噸,主要分布在貝努埃州、誇拉州、包奇州、索科托州、尼日州、厄努古州、阿南布拉州、十字河州、奧約州、依莫州和聯邦首都區等地。
斑脫土和重晶石斑脫土(由火山灰分解作用形成的一種黏土)和重晶石是原油鑽井作業所用泥漿的主要原料。奈及利亞斑脫土探明儲量為7億噸,重晶石探明儲量超過750萬噸。該國所產的重晶石特有比重為4.3左右。
高嶺土
高嶺土可廣泛應用於塗料、橡膠、濾紙、水泥、化妝品、陶瓷以及砂紙、金剛砂等研磨料的生產。奈及利亞優質高嶺土儲量為30億噸(其中340萬噸高嶺土純度達90%以上),主要分布在翁多州和埃基提州等12個州。
煤炭奈及利亞是西非地區唯一的產煤國,煤炭具有低硫、低灰分、環保、富含瀝青等特點,預計儲量約為30億噸,主要分布在埃努古州、貝努埃州、科濟州、納撒拉瓦州、埃本依州、十字河州、依莫州、阿南布拉州、三角州和埃多州等州的17個礦區。探明儲量為6億多噸。尼日河流域有大量褐煤,形成於地質第三系,可製成工業用型煤和民用煤球。
寶石
寶石開採在高原州、卡杜納州和包奇州興盛了多年。奈及利亞寶石主要包括藍寶石、紅寶石、海藍寶石、祖母綠、電氣石、黃寶石、石榴石和鋯石等品種。
鉭鐵礦鉭鐵礦主要用於電容器等電子產品和其它特殊合金產品。奈及利亞納撒拉瓦、貢貝和科濟等州和聯邦首都區分布有較大的鉭鐵礦。上述地區的偉晶岩含有沖積鉭鐵礦和原生鉭鐵礦。
錫儲量約為14萬噸,主要分布在奈及利亞高原州、包奇州、卡杜納州、卡諾州、尼日州和貝努埃州等地區。
鈮鐵礦儲量約為2萬噸,主要分布奈及利亞北部諸州。
鋰主要分布於中部AngwanDoka地區以及西南部Ijero和Egbe地區,可用於生產特種合金、潤滑劑、高性能電池和醫葯產品等。
大理石
大理石屬於變質岩,可用於建築、水泥、石灰、玻璃和鋼鐵工業,主要分布於科濟州、誇拉州、高原州、奧約州、卡奇納州和尼日州等地。
磷酸
鹽磷酸鹽是化肥、火柴和炸葯的重要原料,主要分布在奧貢州和阿比亞州等地。
硅砂
硅砂可用於建築和玻璃製造業,主要分布於卡諾州、翁多州、拉各斯州、阿南布拉州、埃多州、厄努古州、河流州、三角州和十字河州等地。
硅藻土
奈及利亞硅藻土主要分布於包諾州等地,可用於生產吸收劑、磨料、過濾劑、填充介質、高溫絕緣體、光滑劑、色素和著色料等產品。
黏土
黏土可用作石油鑽井作業作用泥漿的重要原料,主要分布於聯邦首都區、包諾州、埃多州等地。
花崗岩、紫蘇花崗岩、輝長岩(飛白岩)和片麻岩上述岩石美度和質地良好,可切製成特定尺寸的石材,主要分布於包奇州、卡杜納州、高原州、埃多州和翁多州等地。
④ (26分)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 描述奈及利亞的地理位置。 (6分)(2)比較圖中河流的A河段
(1)①位於非洲西部(2分);②低緯度(或熱帶)地區(2分);③南臨大西洋(幾內亞灣)(2分)。 (2)地形起伏的差異:①A河段沿岸地區地勢低平,起伏和緩;(2分)② B河段沿岸地區地形起伏大,呈階梯狀。(分) 判斷依據:①A河段沿岸地區等高線稀疏,(2分)②有沼澤分布;(2分)③B河段沿岸地區等高線密集,(2分)④有瀑布群分布。(2分) (3)①位於大西洋沿岸,地形較平坦開闊(2分); ②是全國最大港口,水陸交通便利(2分); ③石油資源豐富(2分);④農業商品率高,工業相對發達,商業貿易活動頻繁,物流量大(2分);⑤是奈及利亞舊都,是全國最大的金融中心,能為物流業提供金融、信息等服務(2分);⑥人口眾多,市場廣闊,勞動力豐富廉價。(2分)(任答4點得8分) ⑤ 奈及利亞的地理特徵 具體描述一下
尼日抄利亞位於06度27分N,003度24分E,領土面積923768平方公里.尼位於西非東南部,南瀕大西洋幾內 奈及利亞自然風光 ⑥ 奈及利亞地理位置是在非洲嗎 尼日復利亞國旗奈及利亞聯邦共制和國(英文: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簡稱奈及利亞,又譯為奈及利亞(台灣),是西非國家,位於非洲幾內亞灣西岸的頂點,鄰國包括西邊的貝南,北邊的尼日,東北方與查德接壤一小段國界,正東則是喀麥隆。奈及利亞是全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截至2004年7月為止的統計該國人口有137,253,133人,紛亂的種族結構與值得覬覦的豐富天然資源。 ⑦ 奈及利亞具體地理位置
奈及利亞位於北緯6度27分,東經3度24分 ⑧ 奈及利亞地理位置及國內政治和經濟情況如何
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又譯為奈及利亞(台灣),位於北緯06度27分,回東經003度24分,處於西非答東南部的國家,位於非洲幾內亞灣西岸的頂點,鄰國包括西邊的貝南,北邊的尼日,東北方隔查德湖與查德接壤一小段國界,東和東南與喀麥隆毗連,南瀕大西洋幾內亞灣。奈及利亞是全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有許多民族和豐富的天然資源。 ⑨ 奈及利亞國家概況是什麼 如圖27-1所示,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位於西非東南部,東鄰喀麥隆,東北隔查德湖與查德相望,西接貝南,北接尼日,南瀕大西洋幾內亞灣。邊界線長約4035千米,海岸線長800千米。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河流眾多。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氣溫為26~27℃。 圖27-1奈及利亞地理位置圖一、奈及利亞系非洲文明古國 公元8世紀扎格哈瓦(Zaghawa)游牧部落在查德湖周圍建立了卡奈姆-博爾努(Kanem-Bornu)王國,該王國延續了一千多年。從10世紀開始,約魯巴族在尼日河下游建立了伊費、奧約和貝南等王國。11世紀前後,豪薩族在奈及利亞北部地區建立了7個城堡王國,又稱「豪薩七邦」,16世紀被西部的桑海帝國所征服。1472年葡萄牙入侵。16世紀中葉英國入侵。191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10月1日宣布獨立,並成為英聯邦成員國。1963年10月1日成立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獨立後多次發生軍事政變,長期由軍人執政。1993年11月以阿巴查為首的軍政府接管政權。1998年6月阿巴查突發心臟病猝死,國防參謀長阿布巴卡爾接任國家元首,制訂還政於民計劃。1999年2月舉行總統選舉,前國家元首、人民民主黨候選人奧巴桑喬當選第四共和國總統,並於5月29日正式就職,6月組成新政府。2003年4月蟬聯。2007年4月,亞拉杜瓦當選總統,5月就職。 二、原為農業國 20世紀70年代起成為非洲最大的產油國。80年代後,隨著國際市場油價下跌,奈及利亞經濟陷入困境。1992年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列為低收入國家。1995年起政府對經濟進行整頓,取得一定成效。奧巴桑喬政府上台後,堅持推行以自由化和私有化為方向的改革,加強電力、通信、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保持石油產業發展,並逐步加強對農業和中小企業建設的投入,大力改善投資環境,積極爭取外資、外援和債務減免。亞拉杜瓦總統執政以來,繼續推進改革,提出包括發展電力和能源產業、加大農業投入、改善交通設施等內容的「七點計劃」,2007年奈及利亞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增長率達5.5%。但經濟發展還面臨結構單一、農業落後、工業基礎薄弱等挑戰。奈及利亞已探明有30多種礦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錫、煤、石灰石等。已探明石油儲量372億桶,2007年日產原油214萬桶,為非洲第一、世界第十一大產油國。已探明天然氣儲量達5.3萬億立方米。煤儲量約27.5億噸,為西非唯一產煤國。森林覆蓋率為17%。 ⑩ 奈及利亞地理位置特點
奈及利亞 - 地理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