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地理環境
❶ 河北保定市的地理位置
地球村唄
❷ 河北保定的地理環境(要求從位置,地形,氣候,河流,交通,資源和經濟方面作簡要回答)
保定市位於太行山北部東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緯38°10′-40°00′,東經113°40′-116°20′之間。北鄰北京市和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和滄州市,南與石家莊市和衡水市相連,西部與山西省接壤。
保定新貌(4張)
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東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莊125公里,直接可達首都機場、正定機場及天津、秦皇島、黃驊等海港。京廣鐵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濱保高速公路、保滄高速公路、張石高速公路使保定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由京港澳高速、榮烏高速、京昆高速、保滄-保阜高速在保定周邊互通連接,形成高速外環。而已經開工的保津城際鐵路(高速鐵路)和京石客運專線(高速鐵路)將實現到北京30分鍾和到天津40分鍾的公交化聯系,將進一步鞏固區位地位,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港。生活服務設施齊全,醫療保健機械完善,文化娛樂場所眾多。
保定市地圖
保定是京師門戶,曾「北控三關,南達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清代八督之首,為「冀北干城,都南屏翰」。現為大北京經濟圈中的兩翼之一,北京主要衛星城,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
保定氣候
保定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熱乾燥,春季多風沙,來此旅遊一般以夏秋季為宜。
❸ 求河北保定的地理位置(經緯度)和氣候狀況及土壤條件 總之地理方面的知識,要兩三百字的越全越好
保定,素有「京畿首善之地」稱譽的保定市,地處河北省中西部,與北京、天津構成金三角地帶,北距北京130公里,東距天津240公里,南距石家莊124公里,具有得天獨厚的經濟地理優勢。全市總面積2.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12萬,轄3區、4市(縣級)18個縣,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市。經度 115.47 E 緯度:38.87N
保定是堯的故鄉,已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元朝為保定路,明朝為保定府,清朝為直隸總督署所在地,後一直為河北省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解放後,曾先後兩度為河北省省會,現為河北省省轄市。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
保定市西枕太行,東視渤海,中部為美麗富饒的冀中大平原,歷史上素有「燕地天府」之稱。山川靈氣賦予了她豐富而獨具特色的自然資源和物產資源:西部山區1.1萬平方公里大量蘊藏著煤、鐵、銅、鋅、鉛、鉬、金、銀、石棉、雲母、花崗岩、大理石等50多種礦產資源,這些礦產資源儲量大、開采價值高,遠景好;東部平原石油、天然氣、地熱資源儲量豐富,開發利用的潛力巨大;富饒的冀中平原盛產小麥、玉米、花生、棉花、稻穀、豆類、芝麻、蔬菜等,是著名的糧棉油產區;全市有林果面積120多萬畝,干鮮果品年產量4億多公斤,已形成阜平大棗,淶源核桃、曲陽、定州鴨梨,順平鮮桃、滿城草莓、蘋果等十大林果基地,有進行系列深加工和對貿易的廣闊前景;各類物產種類繁多,獨具特色:保定、定州的健身器材、曲陽石雕、安國葯材、蠡縣皮革皮毛、容城服裝、白溝箱包、高陽紡織、定興琺琅、易水古硯、涿州金絲掛毯、順平腸衣、徐水古釀、望都辣椒、雄縣絲印等遠近馳名,享譽海外。
❹ 保定優越的地理位置表現在哪裡
保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北部東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緯38°10′內-40°00′,東經容113°40′-116°20′之間。北鄰北京市和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和滄州市,南與石家莊市和衡水市相連,西部與山西省接壤。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表現在保定地處京、津、石三角腹地,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東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河北省會石家莊125公里。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
❺ 保定市地理位置重要性有多大
保定市地理位置特殊,承擔著首都「防火牆」、「護城河」的重要職責,一旦發生森林火災,直接威脅到京津生態安全,將產生不良的國際影響。
❻ 保定地區有哪些風土人情舉例說明它們與當地地理環境的關系
保定,位於華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互成掎角內之勢,自古是「北控三容關、南達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保定曾是直隸省會,直隸總督駐地,也是河北省最早的省會,從1669年至1968年,是河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❼ 保定市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保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冀中平原西部,介於北緯38°10′-40°00′,東經113°40′-116°20′之間;北鄰北京市和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和滄州市,南與石家莊市和衡水市相連,西部與山西省接壤;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東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莊125公里。
保定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雨、熱同季,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乾燥。多年平均氣溫13.4℃,1月平均氣溫-4.3℃,7月平均氣溫26.4℃。年平均日照時數2511.0小時,占可照時數的56%。年平均降水量498.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68天;降水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年平均風速1.8米/秒。年平均蒸發量為1430.5毫米。主要氣象災害有乾旱、高溫、雷暴、冰雹、大風、寒潮、大霧。
保定市位於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中上游。大清河上游分為南北兩支。北支水繫上游為拒馬河,自張坊出山口以下分為南、北拒馬河。北拒馬河在涿州市境內有胡良河、琉璃河、小清河匯入後稱白溝河;南拒馬河在定興北河店有北易水、中易水匯入,白溝河、南拒馬河在白溝新城匯流,以下稱大清河。北支洪水經新蓋房樞紐分別由白溝引河入白洋淀和新蓋房分洪道入東淀。南支水系有瀦龍河、唐河、孝義河、府河、漕河、萍河等,均匯入白洋淀,南支洪水經白洋淀下口的棗林庄樞紐入東淀。大清河水系流域面積4.3萬平方公里,白洋淀以上流域面積3.1萬平方公里。境內水系的最大特點是呈扇形分布,自成水系。
保定市主要行洪河道有5條,即永定河、白溝河、南拒馬河、新蓋房分洪道和瀦龍河,河道總長202公里,堤防總長372公里;一般行洪河道9條,河道總長236公里,堤防總長393公里。白洋淀周邊堤防長153公里。還有眾多的支流行洪排水河道分布於山區、平原。東部有三個分洪滯洪區,即小清河分洪區、蘭溝窪蓄滯洪區和白洋淀蓄滯洪區,總面積1366平方公里,區內人口84萬人,耕地102萬畝,設計滯蓄水量26.5億立方米。
❽ 保定的地理環境
保定市位於華北平原中部、河北省中部,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保定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對外開放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戲曲之鄉、游泳之鄉、全國籃球城市、全國乒乓球重點城市,也被人們稱為「長壽之城」、「冠軍之城」,入選2008中國魅力城市200強。以前為河北省會。
保定市是國務院批準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位於河北省中部(轄3區、4市、18縣)總人口一千一百萬,總面積2.2萬平方公里。
保定市經濟優勢明顯,對外開放基礎條件優越。市中心距北京140公里,天津145公里,石家莊125公里。保定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強大的高等教育優勢,市內有十幾所高等院校,其中華北電力大學為教育部直屬211院校並有985優勢學科平台,河北大學為河北省與教育部共建的重點大學,河北農業大學亦為省部共建大學,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為司法部直屬唯一高校等等。保定強大的教育資源為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1992年即獲批設立了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全市高新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裝備製造業處於全省領先地位,部分領域處於全國乃至世界領先水平。
保定市自然資源豐富,縣域經濟特色明顯。全市正建成7個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8個果品基地和8個牧漁基地,去年產糧食526萬噸、果品60萬噸、肉類46萬噸。大慈閣香油、大慈閣醬菜、雄縣紅小豆、滿城草莓、易縣磨盤柿、阜平大棗、順平紅富士蘋果、曲陽鴨梨、唐縣小尾寒羊、淶源虹鱒魚等產品遠近馳名。望都辣椒、安國中葯材、留史皮毛、皮革及毛紡、順平腸衣、白溝箱包、安新羽絨、高陽紡織、容城服裝、曲陽石雕、王鐵匠鐵球等,已形成一批企業和優勢產業。全市農產品商品率已達63%,農業產業化比率達31%,進一步發展農產品系列加工、擴大對外經貿優勢明顯、前景廣闊。
保定市規劃建設了保滄、廊涿、張石、大廣、保阜、榮烏、張涿7條高速公路,里程801公里,總投資500多億元,投資規模佔全省四分之一,全部建成後,保定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1200多公里,佔全省五分之一,貫穿全市20個縣(市),高速公路網密度將達到5.4公里/百平方公里(超過目前德國水平),截止十一五末,保定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57公里,居全省第一位。屆時保定市區到所轄各縣只需1小時車程,到北京、天津、石家莊、滄州只需100分鍾車程,保定將成為南北通衢、東出西聯的「高速公路樞紐港」。公路交通將形成連接京津、接軌沿海,西聯晉蒙,形成京津冀蒙交通一體化格局。
保定市位於太行山北部東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緯38°10′-40°00′,東經113°40′-116°20′之間。北鄰北京市和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和滄州市,南與石家莊市和衡水市相連,西部與山西省接壤。
保定新貌(4張)
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東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莊125公里,直接可達首都機場、正定機場及天津、秦皇島、黃驊等海港。京廣鐵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濱保高速公路、保滄高速公路、張石高速公路使保定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由京港澳高速、榮烏高速、京昆高速、保滄-保阜高速在保定周邊互通連接,形成高速外環。而已經開工的保津城際鐵路(高速鐵路)和京石客運專線(高速鐵路)將實現到北京30分鍾和到天津40分鍾的公交化聯系,將進一步鞏固區位地位,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港。生活服務設施齊全,醫療保健機械完善,文化娛樂場所眾多。
保定市地圖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保定是京師門戶,曾「北控三關,南達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清代八督之首,為「冀北干城,都南屏翰」。現為大北京經濟圈中的兩翼之一,北京主要衛星城,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
保定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熱乾燥,春季多風沙,來此旅遊一般以夏秋季為宜。
保定是兼有平原、湖泊、濕地、丘陵、山地、亞高山草甸的地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國家AAAAA級景區2處(白洋淀,野三坡)、國家AAAA級景區8處、世界地質公園2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地質公園3處、國家森林公園4處。
境內群山西峙,沃野東坦,植被繁茂,山明水秀。既有避暑的涼城,又有泛舟的湖泊。野三坡世外桃源,神奇俊美;白洋淀葦綠荷紅,勝似江南;白石山、大茂山巍峨聳立,雲蒸霞蔚;天橋瀑布、龍門天關飛流直下,氣象萬千;西勝溝峽谷龍潭、峰迴路轉,北嶽廟歷覽千年,風采依然;萬傾桃園「亂花漸欲迷人眼」,空中草原「淺草才能沒馬蹄」;紫荊關畿南第一天下險,古棧道地下長城世間奇!紅色文化豐厚。
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
保定是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有埋葬著清代4位皇帝的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收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有「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的全國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衙署直隸總督署;有出土金縷玉衣、長信宮燈的西漢靖王滿城漢墓等4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1處省保,504處市(縣)保,1600餘處不可移動的文物點,有8萬余件館藏文物,凝古聚珍,神光靈藏。
2011年該市生產總值達到2500億元,增長14%,增幅居全省第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884.6億元,增速16.7%,從6月份開始連續7個月增幅居全省第一;全部財政收入達到265.9億元,位列全省第五;全部財政收入增長23.6%,位列全省第四。生產總值與財政收入首次實現「雙超二」。
2010年,該市各項經濟社會指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全社會和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30%和3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2億元,同比均增長2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03元,分別增長11%和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3%;實際利用外資4.8億美元;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3%;城鎮企業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9.6萬人。以重點項目和工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增強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全年共列入省重點項目168項,總投資2059.7億元,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分別列全省第二、第三位。全年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03億元,超年度計劃75個百分點。定州市、涿州市、高陽縣、定興縣和南市區「河北長城工業聚集區」等建設的5個工業聚集區已通過省審核,入列省級產業聚集區。涿州、高碑店經濟開發區和保定工業園3個省級開發區擴區新增面積30多平方公里。到年底,全市入園企業已達4800多家,新入園項目200多個。
保定擁有良好的工業基礎。早在建國初期,在全國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中,保定就有8個。經過多年建設,現在銷售收入50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00多家,形成了以汽車製造和新能源為支柱產業、機電、紡織、食品、建築建材和信息產品製造等優勢產業。
保定天威集團是國內唯一一家承製百萬機組主變壓器的生產企業,其超高壓輸變電設備製造能力全國第一,在三峽工程輸變電設備招標中一舉中標,目前天威集團變壓器製造能力位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技術最全面的輸變電電氣公司之一。輸變電設備上,天威集團是國內最大並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完整產業鏈的輸變電製造基地,其變壓器產量已連續3年居世界第一;儲能設備產業上,以「好馬配好鞍,好車配風帆」著稱的風帆集團是目前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中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核心骨幹企業,國內生產的中高檔轎車70%以上都裝配風帆蓄電池。
中國英利太陽能光伏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創新中國」榜上有名;中航惠騰風電葉片產量佔全國40%以上,處於全國領先地位;目前保定高新區集中了新能源企業170多家,中國電谷產業聚集效應正迅速顯現。
保定國家高新區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級新能源與能源設備產業基地。在光伏產業上,中國英利能源有限公司是全球僅有的4家之一、國內唯一具有完整產業鏈的多晶硅太陽能光伏產品生產企業;風電方面,中航惠騰公司是全國最大、國內唯一實現國產化葉片批量生產的企業,其風電葉片佔到了國內市場份額的47%。
保定有全國電力行業的最高學府——華北電力大學,以及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高校,大批知名專家學者及15萬名在校大學生雲集於此。前保定市長於群有充足的底氣宣稱,保定建設「中國電谷」是「天時、地利、人和」——「中國電谷」,舍我其誰!
用5年的時間,啟動「中國電谷」一期建設,到2010年開發建設13平方公里,年銷售收入達500億元以上(2010年實際銷售收入已經達到720億);2010至2015年進行二期工程,用10年左右時間,形成佔地25平方公里、產值2600億元,新能源產業產值1500億以上的世界級新型電力能源產業基地,開放戰略。
保定市加快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加大開放力度,招商引資不斷發展。重點規劃建設的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涿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1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吸引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往投資興業,效益可觀;先後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項目合作和貿易往來關系,出日趨勢良好,成交額逐年增加。
❾ 想知道: 保定市 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 在哪
保定市位於河北省中西部,西依太行山,東抱白洋淀,與京、津呈三足鼎立。歷來為軍事重鎮,曾北控三關,南通九省,宣化、大同為之屏障,倒馬、紫荊、龍泉三關為之阻隘,聯絡表裡,翊衛京師。清代以來至公元1968年前,近300年為直隸和河北省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198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2004年被公布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保定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3°40'—116°20',北緯38°10'—40°00'之間。北鄰北京市和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和滄州市,南與石家莊市和衡水市相連,西部與山西省接壤,總面積22112平方公里。轄新市區、北市區、南市區3區,涿州、高碑店、定州、安國4市,清苑、滿城、徐水、安新、高陽、唐縣、淶源、易縣、淶水、定興、容城、雄縣、順平、阜平、望都、博野、蠡縣、曲陽18縣。總人口1077萬人,約占河北省人口的六分之一,為全國第四人口大市。
保定市由43個民族構成一個大家庭,被列為河北省民族工作重點市,少數民族人口163522人,佔全市人口的1.6%,分布在全市25個縣(市、區),分布特點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其中萬人以上的有易縣、定州、淶水、定興、徐水。全市共有3個民族鄉,38個聚居鄉,182個民族村。
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分山區和平原兩大類,各約佔1/2。境內群山西峙,沃野東坦。山區按高程及地貌劃分為中山區、低山區及丘陵三類。西部為中山區,總面積6790.5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30.7%,海拔高程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為阜平縣歪頭 山,海拔2286米。中山區東南部是低山區和丘陵區,呈條帶形,總面積4197.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8.98%,海拔高程除狼牙山1105米外,一般在500至1000米之間,丘陵區海拔一般在100至500米之間。平原區系由大小不等的沖積扇構成,自北、西、南三個方向,向東部白洋淀傾斜,按其成因分山前洪積平原、沖積平原及窪淀區三部分。境內河流主要為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永定河流經東北部邊界。大清河主要分為南北2支,長10公里以上的山區河道有99條。南支主要有瀦龍河、孟良河、孝義河、唐河、清水河、金線河、界河、府河、漕河、萍河、瀑河等匯入白洋淀。北支拒馬河從鐵鎖崖分為南、北拒馬河。境內有西大洋、王快、安格庄、龍門4大水庫。
保定屬南溫帶亞濕潤氣候區,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氣候涼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均氣溫差距較大。平原為12.7℃,山區為7.4℃。一月平均氣溫,平原為-5℃,山區為-12℃。7月平均氣溫,平原為27℃,山區為22℃ (淶源)。極端最低氣溫為26.8℃,最高氣溫43.3℃(市區)。年日照2447—2871小時。無霜期165—210天。年均降雨量575.4毫米。年均徑流量24.5億立方米。
保定交通便利,京廣鐵路、公路縱貫全境,區域公路四通八達。沿新修的京石高速公路從北京出發只需2小時就可以到達保定。保定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已有2000年多年的歷史。發現有兩處仰韶文化遺址。元明清為保定路、府治,民國和解放初期,幾度為河北省省會,清雍正年間創建於此的蓮池書院,是當時聞名全國的高等學府,古蓮花池又是當時全國十大名園之一。
保定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文物大市,歷史悠久,文物薈萃,風景獨特,可供旅遊、觀光的有全國十大園林之一的古蓮池,全國保存最完整的省級衙署直隸總督署,「華北明珠」白洋淀,易縣清代西陵,出土2000年前金縷玉衣、長信宮燈的滿城漢墓,曲陽北嶽廟,定州開元寺塔,國家級旅遊名勝風景區淶水野三坡,中央電視台外景基地涿州影視城等300多個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