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地理位置
① 多瑙河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多瑙河三角洲位於羅馬尼亞東部黑海入海口處,多瑙河在黑海入海口處形成一個巨大的扇形三角洲,這就是多瑙河三角洲。大部在羅馬尼亞東部,小部分在烏克蘭境內。
② 多瑙河的地理信息
多瑙河是歐洲第二長河。發源於德國的黑林山,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專地亞、屬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注入黑海。全長2850km,流域面積81.7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2030億立方米。
③ 多瑙河的地理位置在哪裡急
多瑙河在歐洲僅次於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二長河,被人贊美為「藍內色的多瑙河」,像一條藍容色飄帶蜿蜒在歐洲大地上。它發源於德國西南部的黑林山的東坡,自西向東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在烏克蘭中南部注入黑海。它流經10個國家,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廷伸至瑞士、波蘭、義大利、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捷克以及斯洛維尼亞、摩爾多瓦等7國,最後在羅馬尼亞東部的蘇利納注入黑海,全長2850km(1,770哩),流域面積81.7萬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s,多年平均徑流量2030億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為東經8.09'~29.51', 北緯42.04'~50.11'。
④ 匈牙利的地理位置
匈牙利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位於多瑙河沖積平原,依山傍水,版西部是阿爾卑斯山脈,權東北部是喀爾巴阡山。與奧地利、斯洛伐克、烏克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接壤,邊境線長2246公里,國土面積為93030平方公里。首都為布達佩斯。
匈牙利地處北半球溫帶區內,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交匯點,其中受大陸性氣候的影響較大,屬大陸性溫帶落葉闊葉林氣候。匈牙利的氣候變化較大,國內不同地區之間溫度差別也較大,全年平均氣溫為10.8℃。7月和8月最熱,雖然夏天的平均氣溫在21.7℃之間,但這兩個月的氣溫有時會超過30℃,最高達到34.5℃。冬天也不很冷,最冷的月份在1月和2月,平均氣溫為-1.2℃。全年日照時間為2038小時,南方的日照時間較多。年平均風速為2.2米/秒。
⑤ 多瑙河 萊茵河
萊茵河
歐洲西部第一大河。源自瑞士東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西流經列支敦斯登、奧地利、法國、德國、荷蘭,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長1320千米。流域面積22.4萬平方千米。從河源到巴塞爾為上游。河床坡度較大,河谷狹窄。上游地區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冬季多雪,河水呈冰川狀蓄積起來。瑞士高原多湖泊,如幹流上的博登湖、上游最大支流阿勒河及其支流上的納沙泰爾湖、四森林州湖和蘇黎世湖等。巴塞爾為瑞士唯一的河港,有瑞士的金門之稱。自巴塞爾至波恩為中游。巴塞爾至賓根一段,河流穿行於萊茵地溝帶,陡峭的山壁在平原兩邊突起,東邊是黑林山,西邊是孚日山。這段平原為農業區,土質肥沃,生長小麥、甜菜、啤酒花等作物,山坡植果樹。賓根至波恩的另一段河流穿行於萊茵峽谷之中,峽谷少平坦耕地。內卡河、美因河和波恩以下為下游,流經德國西部平原和荷蘭低地。支流有魯爾河、利伯河等。下游水量豐富,水位穩定。含沙量高,多汊道。汊道之間組成三角洲,構成荷蘭低地,有些地方低於海平面以下。航運十分方便,是世界上航運最繁忙的河流之一。各支流間有運河相連,形成內河運輸網。河流流經地區經濟發達,沿河港口密布。萬噸海輪可上溯至科隆。
多瑙河
歐洲第二大河。源出德國西南部黑林山,東流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烏克蘭,在羅馬尼亞蘇利納附近注入黑海。全長2850千米,流域面積81.6萬平方千米,有大小支流 300多條,重要的有因河、德拉瓦河、薩瓦河和蒂薩河等。
上游從河源至西喀爾巴阡山脈的匈牙利門;中游從匈牙利門至羅馬尼亞的鐵門;下游從鐵門至入海口。上源布雷格河和布里加赫河從黑林 山東坡流出後 , 於多瑙埃興根匯流,沿施瓦本山、弗蘭克侏羅山南翼和巴伐利亞高原北緣向東北流,經雷根斯堡後折向東南,進入奧地利,流過波希米亞林山,經維也納然後進入匈牙利 。上游長約966千米 ,經山區,河床坡度大,水位季節變化顯著,夏季高,冬季低。支流有伊勒河、萊布河、伊薩爾河、因河、特勞恩河和恩斯河。中游長約 900餘千米,河床展寬,坡度平緩,流速減慢,沉積作用發達,水流被分成多條汊道。從科馬爾諾東流經瓦茨轉向南流,進入匈牙利平原,河谷寬廣,地勢低平,河床淤淺。流入南斯拉夫,先後接德拉瓦河、蒂薩河、薩瓦河三大支流,使幹流水量猛增一倍半 , 含沙量也大增 。 春季因積雪融化,水位最高。夏末秋初,蒸發旺盛,水位明顯下降。冬季水位低。在貝爾格萊德折向東流至鐵門這段 ,長 60 千米的峽谷,最窄處寬僅100 米,水流湍急 ,水力資源豐富。下游左岸為羅馬尼亞的瓦 拉幾亞平原, 右岸為保加 利亞的多瑙河平原。河谷寬淺,河道中有沙島群。春汛 6月水位升高,最低水位在9、10 月間。冬季稍冷時河水結冰。東流至切爾納沃德轉向北流,至加拉茨折向東流,有普魯特河流入。在距黑海80千米處的圖爾恰附近進入三角洲。幹流分 3段:北支基利亞河,水量佔67%;中支蘇利納河,水量占 9%;南支聖格奧爾基河,水量佔24%。蘇利納河經疏浚後水深7米,長 63千米,為通航幹道。多瑙河攜帶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積,形成三角洲,面積4300平方千米,並每年不斷向海伸展。盛產蘆葦,羅馬尼亞的蘆葦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1/3,為造紙工業、紡織纖維工業提供豐富的原料。
⑥ 簡述歐洲兩大河流萊茵河和多瑙河的地理位置和航運意義
萊茵河自然原因:(地形平坦)水流平穩;(流經溫帶海洋氣候區,降水較多,且分配較均勻)全年水量大,水位變化量小,無結冰期,含沙量小,全年可通航。社會經濟原因:萊茵河干支流流經國家較多,且都是經濟發達國家,特別是流經著名工業區——魯爾區,航運需求量大。通過運河與其它河流相通形成內河航運網,且與陸上運輸相聯。萊茵河被稱為德國的"父親河",是德國境內最長的河流,也是僅次於伏爾加和多瑙河的歐洲第三大河,全長1320公里,發源於瑞士境內的阿爾卑斯山脈,流經瑞士、德國、法國、荷蘭四個國家,在荷蘭的鹿特丹附近入北海。 多瑙河是流經國家最多的河
德語作Donau,捷克語作Dunaj,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及保加利亞語作Dunav,羅馬尼亞語作Dunzea,俄語作Dunay。
多瑙河在歐洲僅次於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二長河,被人贊美為「藍色的多瑙河」,像一條藍色飄帶蜿蜒在歐洲大地上。它發源於德國西南部的黑林山的東坡,自西向東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在烏克蘭中南部注入黑海。它流經10個國家,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廷伸至瑞士、波蘭、義大利、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捷克以及斯洛維尼亞、摩爾多瓦等7國,最後在羅馬尼亞東部的蘇利納注入黑海,全長2850km,流域面積81.7萬km2,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m3/s,多年平均徑流量2030億m3。流域地理位置為東經8。09'~29。51', 北緯42。04'~50。11'。
多瑙河流域分布圖多瑙河幹流從河源至布拉迪斯拉發附近的匈牙利門為上游,長約965.6km(從烏爾姆至匈牙利門,長度為708km,落差334m);從匈牙利門至鐵門峽為中游,長約954km,落差94m;鐵門峽以下為下游,長約930km,落差38m。
多瑙河是繼窩瓦河之後的歐洲第二最長河流。它起源於德國西南部黑森林,流至黑海的河口,長約2,850公里(1,770哩),中經10個國家。 多瑙河在中歐和東南歐的拓居移民和政治變革方面都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兩岸排列的城堡和要塞形成了偉大帝國之間的疆界;而其水道卻充當了各國間的商業通衢。在20世紀,它仍繼續發揮作為貿易大動脈的作用。多瑙河(特別是上游沿岸)已被利用生產水電,沿岸城市(包括一些國家首都,如奧地利的維也納、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和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都靠它發展經濟。 多瑙河幹流為自由通航的國際航道。原來有些河段坡陡流急,水淺彎多。航運是多瑙河幹流開發的首要任務。在改善航運的同時開發水電。
⑦ 一個地理小問題,怎麼看多瑙河也應該是注
多瑙河也應該抄是注入大西洋。
多瑙河發源於德國黑森林地區,流經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摩爾多瓦和烏克蘭等10個中歐及東歐國家,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最後從多瑙河三角洲注入黑海。
黑海通過土耳其海峽與地中海相連接。
地中海西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過土耳其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黑海相連。西端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溝通,最窄處僅13千米,
航道相對較淺。東北部以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博斯普魯斯海峽連接黑海。東南部經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與紅海溝通。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附屬其的大西洋卻是年輕的海洋。
⑧ 多瑙河在哪個國家入海
多瑙河在歐洲僅次於伏爾加河,是第二長河,被人贊美為「藍色的多瑙河」,像一條藍色飄帶蜿蜒在歐洲大地上。它發源於德國西南部的黑林山的東坡,自西向東流經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在羅馬尼亞的利納附近注入黑海。它流經9個國家,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廷伸至瑞士、波蘭、義大利、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捷克以及斯洛維尼亞、摩爾多瓦等7國,最後在羅馬尼亞東部的蘇利納注入黑海,全長2850km,流域面積81.7萬km2,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m3/s,多年平均徑流量2030億m3。流域地理位置為東經8。09'~29。51', 北緯42。04'~50。11'。
多瑙河幹流從河源至布拉迪斯拉發附近的匈牙利門為上游,長約965.6km(從烏爾姆至匈牙利門,長度為708km,落差334m);從匈牙利門至鐵門峽為中游,長約954km,落差94m;鐵門峽以下為下游,長約930kin,落差38m。
多瑙河的上游
從河源到「匈牙利門」(西喀爾巴阡山脈和奧地利阿爾卑斯山脈之間的峽谷)為上游,長約966公里。它的源頭有布列蓋河與布里加哈河兩條小河,從茂密森林中跌岩而出,沿巴伐利亞高原北部,經阿爾卑斯山脈和捷克高原之間的丘陵地帶流入維也納盆地。上游流經崎嶇的山區,河道狹窄,河谷幽深,兩岸多峭壁,水中多急流險灘,是一段典型的山地河流。上游的支流有因河、累赫河、伊扎爾河等,河水主要依靠山地冰川和積雪補給,冬季水位最低,暮春盛夏冰融雪化,水量迅速增加,一般6~7月份達到最高峰。上游水位漲落幅度較大,例如,烏爾姆附近的平均枯水期流量僅有40立方米/秒,而洪水期流量平均竟達480立方米/秒以上。在這段河流上,還有多瑙河上游最大的城市——累根斯堡。累根斯堡是座美麗無比的城市,它到處是古老的教堂、達官貴人的邸宅和備有佳餚美酒的古老酒肆。現在機器製造、電子工業也初具規模。
藍色的多瑙河緩緩穿過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市區。這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城市,山清水秀,風景綺麗,優美的維也納森林伸展在市區的西郊,鬱郁蔥蔥,綠蔭蔽日。這里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音樂節。
漫步維也納街頭或小憩公園座椅,人們幾乎到處可以聽到優美的華爾茲圓舞曲,看到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音樂家雕像。維也納的許多街道、公園、劇院、會議廳等,都是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的。因此,維也納一直享有「世界音樂名城」的盛譽。
站在城市西北的卡倫山上眺望,淡淡的薄霧使她蒙上了一層輕紗,城內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古老皇宮、議會、府第的圓頂和聖斯丹芬等教堂的尖頂,好像她頭上的珠飾,多瑙河恰如束在腰裡的玉帶,加上蒼翠欲滴連綿的維也納森林,使人們想起在這里孕育的音樂家、詩人……他們著名的樂曲彷彿又在人們耳邊回響。
多瑙河的中游
從「匈牙利門」到鐵門為中游,長約900公里。它流經多瑙河中游平原,河谷較寬,河道曲折,有許多河汊和牛軛湖點綴其間,接納了德拉瓦河、蒂薩河、薩瓦河和摩拉瓦河等支流,水量猛增1.5倍。中游地區河段最大流量出現在春末夏初,而夏末秋初水位下降。隨後,多瑙河切穿喀爾巴阡山脈形成壯麗險峻的卡特拉克塔峽谷。
卡特拉克塔峽谷從西端的臘姆到東端的克拉多伏,包括卡桑峽、鐵門峽等一系列峽谷,全長144公里,首尾水位差近30米。峽谷內多瑙河最窄處約100米,僅及入峽前河寬的1/6,而深度則由平均4米增至50米。陡崖壁立,水爭一門,河水滾滾,奔騰咆哮,成為多瑙河著名天險,並蘊藏著巨大的水力資源。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兩國合作,於1972年在鐵門峽勝利建成水利樞紐工程,裝機容量為210萬千瓦。1976年羅、南兩國決定建設第二座鐵門水電站。鐵門二號水電站,坐落在一號水電站下游80公里的地方,其中第一台機組已於1985年4月12日開始發電。
在多瑙河中游斯洛伐克境內這一段,由於地勢低窪而形成內陸三角洲,河道寬而淺,有些地段涉水可過,一年只能通航5個月。而在汛期,河水又會左奔右突,給兩岸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為此,早在5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就一起商議過如何馴服這條美麗而又任性的大河,並於1977年簽訂了合作興建水利工程的條約。從那時起,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民,在匈牙利的協助下,經過艱苦努力,費時14年,耗資8億美元,於1992年建成了加布奇科沃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上游長約25公里、原設計總容量近兩億立方米的水庫,總長約兩公里舊河道攔河堤壩,把河水從舊河道引至斯洛伐克領土上長17公里、寬267~737米的引水運河,裝機容量72萬千瓦的水電站和兩條各通過約1.4萬噸級船隊的航道,把水再引回舊河道8公里多寬的排水運河。這項在多瑙河上進行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稱為「第三個年工程」。斯洛伐克這一水利工程竣工3年多,在防洪、發電、航運、供水、灌溉等諸方面發揮了顯著效益,並使其成為旅遊熱點。
多瑙河中游平原,是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兩國重要的農業區,素有「谷倉」之稱。多瑙河中游流經地區,都是各國的經濟中心,其重要城市有布拉迪斯拉發、布達佩斯和貝爾格萊德等。
布拉迪斯拉發,位於摩拉瓦河與多瑙河匯合處,自古以來就是北歐與南歐之間的重要商道,所以古羅馬時此地就是要塞。
現在,布拉迪斯拉發是斯洛伐克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有造船、化工、機器製造、紡織等工業。此外,還是多瑙河航線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布達佩斯,被稱為「多瑙河上的明珠」。它是由西岸的布達和東岸的佩斯兩座城市,通達多瑙河上8座美麗的橋連為一體的。城內許多古跡多建於城堡山。城堡山是面臨多瑙河的一片海拔160米的高崗,13世紀時修建的城堡圍牆至今保存完好。著名的漁人堡,是一座尖塔式建築,結構簡練,風格古樸素雅。遊人可以站在漁人堡的圍牆上,欣賞多瑙河上的美景和佩斯的風光。
矗立在多瑙河畔宏偉的匈牙利國會大廈,高90多米,金碧輝煌,兩旁有兩座用白石鏤空挺拔俏麗的高塔,美麗異常,內部裝飾富麗堂皇。在四壁上嵌滿匈牙利歷代皇帝的雕像,千姿百態,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匈牙利人民的才智,是匈牙利國家的象徵。
人們說,多瑙河是布達佩斯的靈魂,而布達佩斯是匈牙利的驕傲。踏上這座古城,既可以欣賞到迷人的風光,又可以領略到歷史的變遷。
南斯拉夫聯盟首都貝爾格萊德是個美麗的城市,它坐落在多瑙河與薩瓦河交匯處,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過市區,把城市一分為二。貝爾格萊德,意思是「白色之城」。貝爾格萊德附近是多瑙河中游平原的一部分,是全國最大的農業區,向有「谷倉」之稱。本區生產了全國2/3的小麥和玉米,同時,還是全國甜菜、向日葵和水果的重要產地。貝爾格萊德是南斯拉夫最重要的工業中心和水、陸、空交通樞紐,是全國機械製造中心。
多瑙河的下游
鐵門以下至入海口為下游。這里流經多瑙河下游平原,河谷寬闊,水流平穩,接近河口時寬度擴展到15~20公里,有的地段可達28公里之多。多瑙河流到土耳恰城附近分成基利亞河、蘇利納河、格奧爾基也夫三條支流,沖積成面積約4300平方公里的扇形三角洲。
在6萬年以前,三角洲地區還是碧波萬頃的海灣。由於多瑙河每年挾來大量泥沙,年復一年地在此堆積,形成現在無數的水道流經蘆葦中,或穿過飄浮著睡蓮的神秘大湖之間,把坐落在它們之間的村莊、漁場、農田、菜園……聯結起來,構成一個神奇的世界。
富饒的三角洲,2/3以上的地區生長著茂密的蘆葦,年產蘆葦300多萬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3。由於蘆葦全身是寶,如果把三角洲蘆葦充分利用,每人每年可得約30公斤的人造纖維和10公斤以上的紙,所以被羅馬尼亞人親切地稱為「沙沙作響的黃金」。
多瑙河三角洲,還是「鳥類的天堂」。這里是歐、亞、非三大洲來自五條道路候鳥的會合地,也是歐洲飛禽和水鳥最多的地方。這里經常聚集著300多種鳥類。各路鳥群在此聚會,形成熱鬧非凡而又繁華壯麗的景象。
三角洲上,由於有奇特的地理現象——浮島,有名目繁多的植物、魚類、鳥類和動物,所以,科學家們又稱它為「歐洲最大的地質、生物實驗室」。
⑨ 多瑙河在哪裡
多瑙河在德國來,自是德國著名的河流。
拓展資料:
多瑙河是一條著名的國際河流,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河流.也是歐洲最重要的一條國際河道.多瑙河源出於德國南部黑森林的兩條小溪,全長2860公里,流域面積達81.6萬平方千米,向東流入黑海。
⑩ 多瑙河的源頭在哪
多瑙河的春季融雪洪水,主要有兩個源頭,一是來自源於阿爾卑斯山的上游右岸支流;二是來自源於喀爾巴阡山的下游左岸支流。此外,中游下段三條支流——德拉瓦河、薩瓦河、大摩拉瓦河,由於上游山區的融雪洪水,也會在貝爾格萊德附近河段產生春汛。在奧地利河段、斯洛伐克與匈牙利邊界河段、中游的下段經常出現因降雨而產生夏季洪水和秋季洪水。這些河段的洪水是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般來自兩岸的支流,另外,上有的河水也對它們有一定的影響。布達佩斯以下的許多河段都出現過冰凌洪水,因冰壩壅高的水位有時超過伏汛水位2.5米~3.0米。由於雨雪洪水的相互補充以及上、中、下遊河段洪水的錯峰,多瑙河的水位和流量過程線比較均勻,但在時空上分配仍不均勻。一般來說,多瑙河水位在11月至次年2月最低,7月~8月也較低,低水位時,影響通航。冬季河口附近河段結冰,結冰期約40天,融冰時間需延續兩個星期。多瑙河各主要控制站的多年平均流量為:烏爾姆,控制面積0.7578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4立方米/秒;林茨,7.949萬平方公里,1479立方米/秒;布拉迪斯拉發,3.129萬平方公里,2050立方米/秒;布達佩斯,18.4767萬平方公里,2360立方米/秒;貝爾格萊德,51.28萬平方公里,5320立方米/秒。
奧地利河段是多瑙河推移質輸沙量最大的流域,進入匈牙利河段後,推移質泥沙大部分都淤積在河床上。懸移質輸沙沿程——般是增加,但在薩瓦河河口數量突然增大。河口多年平均懸移質含沙量0.34公斤/立方米,年均輸沙量約6760萬噸。
河流盆地的不同自然特徵影響著上、中、下遊河流的流量。上游的流量與阿爾卑斯山脈各支流的流量相一致,在阿爾卑斯山脈冰雪融解最強勁的6月間,上游此段流量最大。冬季數月間,流量降至最低。
多瑙河中游變化可持續4個月,6月和4月是流量高峰。6月高峰源出於上游,不過中游流量達至最大時比上游遲10~15日。4月高峰是當地原因引起的,即由於平原積雪的融化和由於本地區低地和矮山中早春淫雨,而河水增加。降雨量很重要;枯水期開始於10月,它是低窪平原以夏秋為乾季的特點反映。在下游,河水變化的特徵——阿爾卑斯型(高山型)特性——全部消失。最大流量在4月,枯水期可延長到9月~10月。
林茨以上,由於水流湍急,河水不完全結冰。然而中下游在嚴寒期間封凍。在12~3月間,冰磧與春季冰雪融解相結合,常造成漂浮的冰塊在河島堆積、阻塞河道,形成大的洪水災害。
從河源到「匈牙利門」(西喀爾巴阡山脈和奧地利阿爾卑斯山脈之間的峽谷)為上游,長約966公里。它的源頭有布列蓋河與布里加哈河兩條小河,從茂密森林中跌岩而出,沿巴伐利亞高原北部,經阿爾卑斯山脈和捷克高原之間的丘陵地帶流入維也納盆地。上游流經崎嶇的山區,河道狹窄,河谷幽深,兩岸多峭壁,水中多急流險灘,是一段典型的山地河流。上游的支流有因河、累赫河、伊扎爾河等,河水主要依靠山地冰川和積雪補給,冬季水位最低,暮春盛夏冰融雪化,水量迅速增加,一般6~7月份達到最高峰。上游水位漲落幅度較大,例如,烏爾姆附近的平均枯水期流量僅有40立方米/秒,而洪水期流量平均竟達480立方米/秒以上。在這段河流上,還有多瑙河上游最大的城市——累根斯堡。累根斯堡是座美麗無比的城市,它到處是古老的教堂、達官貴人的邸宅和備有佳餚美酒的古老酒肆。現在機器製造、電子工業也初具規模。
藍色的多瑙河緩緩穿過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市區。這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城市,山清水秀,風景綺麗,優美的維也納森林伸展在市區的西郊,鬱郁蔥蔥,綠蔭蔽日。這里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音樂節。
漫步維也納街頭或小憩公園座椅,人們幾乎到處可以聽到優美的華爾茲圓舞曲,看到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音樂家雕像。維也納的許多街道、公園、劇院、會議廳等,都是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的。因此,維也納一直享有「世界音樂名城」的盛譽。
站在城市西北的卡倫山上眺望,淡淡的薄霧使她蒙上了一層輕紗,城內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古老皇宮、議會、府第的圓頂和聖斯丹芬等教堂的尖頂,好像她頭上的珠飾,多瑙河恰如束在腰裡的玉帶,加上蒼翠欲滴連綿的維也納森林,使人們想起在這里孕育的音樂家、詩人……他們著名的樂曲彷彿又在人們耳邊回響。
從「匈牙利門」到鐵門為中游,長約900公里。它流經多瑙河中游平原,河谷較寬,河道曲折,有許多河汊和牛軛湖點綴其間,接納了德拉瓦河、蒂薩河、薩瓦河和摩拉瓦河等支流,水量猛增1.5倍。中游地區河段最大流量出現在春末夏初,而夏末秋初水位下降。隨後,多瑙河切穿喀爾巴阡山脈形成壯麗險峻的卡特拉克塔峽谷。
卡特拉克塔峽谷從西端的臘姆到東端的克拉多伏,包括卡桑峽、鐵門峽等一系列峽谷,全長144公里,首尾水位差近30米。峽谷內多瑙河最窄處約100米,僅及入峽前河寬的1/6,而深度則由平均4米增至50米。陡崖壁立,水爭一門,河水滾滾,奔騰咆哮,成為多瑙河著名天險,並蘊藏著巨大的水力資源。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兩國合作,於1972年在鐵門峽勝利建成水利樞紐工程,裝機容量為210萬千瓦。1976年羅、南兩國決定建設第二座鐵門水電站。鐵門二號水電站,坐落在一號水電站下游80公里的地方,其中第一台機組已於1985年4月12日開始發電。
在多瑙河中游斯洛伐克境內這一段,由於地勢低窪而形成內陸三角洲,河道寬而淺,有些地段涉水可過,一年只能通航5個月。而在汛期,河水又會左奔右突,給兩岸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為此,早在5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就一起商議過如何馴服這條美麗而又任性的大河,並於1977年簽訂了合作興建水利工程的條約。從那時起,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民,在匈牙利的協助下,經過艱苦努力,費時14年,耗資8億美元,於1992年建成了加布奇科沃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上游長約25公里、原設計總容量近兩億立方米的水庫,總長約兩公里舊河道攔河堤壩,把河水從舊河道引至斯洛伐克領土上長17公里、寬267~737米的引水運河,裝機容量72萬千瓦的水電站和兩條各通過約1.4萬噸級船隊的航道,把水再引回舊河道8公里多寬的排水運河。這項在多瑙河上進行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稱為「第三個年工程」。斯洛伐克這一水利工程竣工3年多,在防洪、發電、航運、供水、灌溉等諸方面發揮了顯著效益,並使其成為旅遊熱點。
多瑙河中游平原,是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兩國重要的農業區,素有「谷倉」之稱。多瑙河中游流經地區,都是各國的經濟中心,其重要城市有布拉迪斯拉發、布達佩斯和貝爾格萊德等。
布拉迪斯拉發,位於摩拉瓦河與多瑙河匯合處,自古以來就是北歐與南歐之間的重要商道,所以古羅馬時此地就是要塞。
現在,布拉迪斯拉發是斯洛伐克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有造船、化工、機器製造、紡織等工業。此外,還是多瑙河航線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布達佩斯,被稱為「多瑙河上的明珠」。它是由西岸的布達和東岸的佩斯兩座城市,通達多瑙河上8座美麗的橋連為一體的。城內許多古跡多建於城堡山。城堡山是面臨多瑙河的一片海拔160米的高崗,13世紀時修建的城堡圍牆至今保存完好。著名的漁人堡,是一座尖塔式建築,結構簡練,風格古樸素雅。遊人可以站在漁人堡的圍牆上,欣賞多瑙河上的美景和佩斯的風光。
矗立在多瑙河畔宏偉的匈牙利國會大廈,高90多米,金碧輝煌,兩旁有兩座用白石鏤空挺拔俏麗的高塔,美麗異常,內部裝飾富麗堂皇。在四壁上嵌滿匈牙利歷代皇帝的雕像,千姿百態,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匈牙利人民的才智,是匈牙利國家的象徵。
人們說,多瑙河是布達佩斯的靈魂,而布達佩斯是匈牙利的驕傲。踏上這座古城,既可以欣賞到迷人的風光,又可以領略到歷史的變遷。
南斯拉夫聯盟首都貝爾格萊德是個美麗的城市,它坐落在多瑙河與薩瓦河交匯處,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過市區,把城市一分為二。貝爾格萊德,意思是「白色之城」。貝爾格萊德附近是多瑙河中游平原的一部分,是全國最大的農業區,向有「谷倉」之稱。本區生產了全國2/3的小麥和玉米,同時,還是全國甜菜、向日葵和水果的重要產地。貝爾格萊德是南斯拉夫最重要的工業中心和水、陸、空交通樞紐,是全國機械製造中心。
鐵門以下至入海口為下游。這里流經多瑙河下游平原,河谷寬闊,水流平穩,接近河口時寬度擴展到15~20公里,有的地段可達28公里之多。多瑙河流到土耳恰城附近分成基利亞河、蘇利納河、格奧爾基也夫三條支流,沖積成面積約4300平方公里的扇形三角洲。
在6萬年以前,三角洲地區還是碧波萬頃的海灣。由於多瑙河每年挾來大量泥沙,年復一年地在此堆積,形成現在無數的水道流經蘆葦中,或穿過飄浮著睡蓮的神秘大湖之間,把坐落在它們之間的村莊、漁場、農田、菜園……聯結起來,構成一個神奇的世界。
富饒的三角洲,2/3以上的地區生長著茂密的蘆葦,年產蘆葦300多萬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3。由於蘆葦全身是寶,如果把三角洲蘆葦充分利用,每人每年可得約30公斤的人造纖維和10公斤以上的紙,所以被羅馬尼亞人親切地稱為「沙沙作響的黃金」。
多瑙河三角洲,還是「鳥類的天堂」。這里是歐、亞、非三大洲來自五條道路候鳥的會合地,也是歐洲飛禽和水鳥最多的地方。這里經常聚集著300多種鳥類。各路鳥群在此聚會,形成熱鬧非凡而又繁華壯麗的景象。
三角洲上,由於有奇特的地理現象——浮島,有名目繁多的植物、魚類、鳥類和動物,所以,科學家們又稱它為「歐洲最大的地質、生物實驗室」。
秀麗多姿的多瑙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河流。多少年來,歐洲人一直夢想有一天通過萊茵—多瑙運河的修建,把北起萊茵河三角洲,東迄黑海,長達3400公里的歐洲大水道溝通起來,這樣客貨輪就可以通過歐洲內河航道,在大西洋和黑海之間直接往來。現在這個夢想就要實現了。
歐洲第二大河。源出德國西南部黑林山,東流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烏克蘭,在羅馬尼亞蘇利納附近注入黑海。全長2850千米,流域面積81.6萬平方千米,有大小支流300多條,重要的有因河、德拉瓦河、薩瓦河和蒂薩河等。
上游從河源至西喀爾巴阡山脈的匈牙利門;中游從匈牙利門至羅馬尼亞的鐵門;下游從鐵門至入海口。上源布雷格河和布里加赫河從黑林山東坡流出後,於多瑙埃興根匯流,沿施瓦本山、弗蘭克侏羅山南翼和巴伐利亞高原北緣向東北流,經雷根斯堡後折向東南,進入奧地利,流過波希米亞林山,經維也納然後進入匈牙利。上游長約966千米,經山區,河床坡度大,水位季節變化顯著,夏季高,冬季低。支流有伊勒河、萊布河、伊薩爾河、因河、特勞恩河和恩斯河。中游長約900餘千米,河床展寬,坡度平緩,流速減慢,沉積作用發達,水流被分成多條汊道。從科馬爾諾東流經瓦茨轉向南流,進入匈牙利平原,河谷寬廣,地勢低平,河床淤淺。流入南斯拉夫,先後接德拉瓦河、蒂薩河、薩瓦河三大支流,使幹流水量猛增一倍半,含沙量也大增。春季因積雪融化,水位最高。夏末秋初,蒸發旺盛,水位明顯下降。冬季水位低。在貝爾格萊德折向東流至鐵門這段,長60千米的峽谷,最窄處寬僅100米,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下游左岸為羅馬尼亞的瓦拉幾亞平原,右岸為保加利亞的多瑙河平原。河谷寬淺,河道中有沙島群。春汛6月水位升高,最低水位在9、10月間。冬季稍冷時河水結冰。東流至切爾納沃德轉向北流,至加拉茨折向東流,有普魯特河流入。在距黑海80千米處的圖爾恰附近進入三角洲。幹流分3段:北支基利亞河,水量佔67%;中支蘇利納河,水量佔9%;南支聖格奧爾基河,水量佔24%。蘇利納河經疏浚後水深7米,長63千米,為通航幹道。多瑙河攜帶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積,形成三角洲,面積4300平方千米,並每年不斷向海伸展。盛產蘆葦,羅馬尼亞的蘆葦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1/3,為造紙工業、紡織纖維工業提供豐富的原料。
多瑙河為重要的國際河流。萊茵-美茵-多瑙河運河建成後,將把多瑙河和萊茵河兩大水系連接起來,組成歐洲中部稠密的水上交通運輸網。河港主要有德國的雷根斯堡、奧地利的林茨和維也納、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南斯拉夫的諾維薩德和貝爾格萊德、保加利亞的魯塞、羅馬尼亞的布勒伊拉和加拉茨、烏克蘭的伊茲梅爾。幹流上建有多座水力發電站,其中鐵門水電站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