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地理位置介紹
A. 首爾的地理位置
首爾就是漢城。,韓國首都。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國陸、海版、權空交通樞紐。位於朝鮮半島中部、地處盆地,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西海岸約30公里,距東海岸約185公里,北距平壤約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長處為30.3公里,東西最長處為36.78公里,總面積605.5平方公里,人口1027.7萬(2003年)。
(英:Seoul,韓:서울.舊譯「漢城」英:Hansong,韓:한성)
B. 韓國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 ,經濟狀況
位置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南部,以北緯38線為休戰線,北部與朝鮮接壤。朝鮮半島地處亞洲大陸的東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長1100公里。韓國的總面積為99600平方公里。韓國的領海與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匯。朝鮮半島北部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東部瀕臨韓國東海,與鄰國日本隔海相望。除與大陸相連的半島之外,韓國還擁有3200個大小島嶼。其中最負盛名的自然當屬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濟州島。
地形
山地佔朝鮮半島面積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形具多樣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錯分布。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太白山脈縱貫東海岸,構成半島南部地形的脊樑;其向黃海側伸出的幾條平行山脈組成低山丘陵地帶,有太白山脈、慶尚山脈、小白山脈等,其中雪岳山、五台山等山峰以風景優美著稱。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小白山脈最高峰為智異山,海拔1915米。漢拿山位於濟州島的中心,海拔1950米,是韓國的第一高峰。古代相傳有神仙在漢拿山上生活,因此過去曾把漢拿山叫做瀛洲山,並且同金剛山、智異山一起被譽為三座神山。 平原主要分布於南部和西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黃海沿岸有漢江平原、湖南平原等平原,南海沿岸有金海平原、全南平原及其它小平原。
氣候
北部屬溫帶季風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海洋性特徵顯著。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炎熱潮濕,春秋兩季相當短。冬季最低氣溫達-12℃,夏季最高氣溫可達37℃。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其中6—8月雨量較大,降雨量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約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減少。 韓國四季分明,春、秋兩季較短;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乾燥,時而下雪。 韓國各地區之間溫差較大,平均溫度為6℃至16℃。在全年最熱的8月份,平均溫度為19℃至27℃。而在全年最冷的1月份,平均溫度則在零下8℃至7℃。 早春時節常常刮風下雨,大風帶來亞洲內陸沙漠的「黃沙」,俗稱沙塵暴,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到了4月中旬,天氣轉暖,韓國農民每年就在這時平整秧田准備種植水稻。夏秋兩季多台風,夏季會有梅雨期
經濟概況
韓國在李承晚統治下始終不重視經濟發展,朴正熙上台後,確定了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戰略,便開始了著名的「漢江奇跡」。韓國經濟開始逐步增長,實現了電子、汽車、鋼鐵、造船等行業的「三級跳」,並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推動下,當年就出現了12.8%的增長。 韓國農業發展極其緩慢,在國民經濟中不佔重要地位,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日趨下降。糧食自給率不高,且呈下降趨勢。韓國曾是個傳統的農業國。農業在韓國經濟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小,地位日見低下。韓國是農產品主要進口國家,進口量趨於增長,但其農業市場對外國的參與極為敏感,是個對外開放程度較小的經濟部門。現有耕地面積178.2萬公頃(合2673萬畝),占國土面積的17.89%,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區。占國土總面積的呈萎縮姿態。人均耕地面積0.54畝,隨著工業化的進展,農業人口逐漸減少,現有的農業人 口約占總人口的6.8%。韓國的製造業非常發達,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核工業等。 2011年韓國GDP突破10000億美元,跌至世界第15位。根據世界銀行網站上公開排名,韓國GDP位於澳大利亞(第14位)之後,列第15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韓國經濟前景看淡的主要原因是外國對韓國商品需求暴跌,韓國出口下降速度超過預期。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出口同比大幅度下滑,跌幅創歷史紀錄。韓國就業市場也不樂觀。從2008年12月開始,由於大量韓國公司擔心經濟會迅速惡化而大規模裁員,韓國失業率達到兩位數。韓國近期經常項目逆差不斷擴大,外匯形勢嚴重惡化,信貸困難愈演愈烈。由此,韓國匯率急劇貶值,民眾實際購買力嚴重縮水,民間消費下滑日趨嚴重。 有關北歐國家冰島經濟破產的消息震驚了全球。雖然這次亞太地區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相對較小,但專家普遍認為同樣實行開放式金融市場的韓國有可能成為「亞洲版的冰島」。隨著韓元持續疲軟,那些身背美元或日元貸款的中小企業度日維艱,只能看著所需償還的本金和利息越滾越多。而韓國銀行為了保證外匯儲備,禁止了部分到期外幣貸款的延期,大量韓國企業面臨破產的命運。韓國破產企業數量出現急劇增加的勢頭。 韓國的極端貧困率(極端貧困家庭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比率)較高,增加速度也非常快。經合組織(OECD)以貧困階層人口比重為准,對貧困率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30個主要成員國中韓國高居第六位,高達14.6%(以2006年為准)。這一數字明顯高於瑞士(8.7%)、英國(8.3%)和德國(11%)。另外,該數字還超過了OECD全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10.6%)。
C. 韓國的大概地理介紹
http://kin.naver.com/open100/db_detail.php?d1id=11&dir_id=110206&eid=LzD/RzsD+xpH4on7soW8EUSXjtDOw&qb=x9GxucH2uK4gvNKwsw==&pid=fgDvXdoi5Tlssv3ULa4sss--245250&sid=STk-27rtOEkAAHu@25c
D. 韓國位於中國什麼方向位置
韓國位於中國東部。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南部。朝鮮半島地處亞洲版大陸的東北部,自權北向南延伸,全長1100公里。
(4)韓國地理位置介紹擴展閱讀
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
韓國的總面積為99,000平方公里。韓國的領海與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匯。朝鮮半島北部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東部瀕臨東海,與鄰國日本隔海相望。除與大陸相連的半島之外,韓國還擁有3,200個大小島嶼。
E. 韓國在地圖上哪個位置
如圖:
、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南部。朝鮮半島地處亞洲大陸的東北部,版自北向權南延伸,全長1,100公里。韓國的總面積為99,000平方公里。
韓國的領海與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匯。朝鮮半島北部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東部瀕臨東海,與鄰國日本隔海相望。除與大陸相連的半島之外,韓國還擁有3,200個大小島嶼。
拓展資料: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英語: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South Korea)。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朝鮮族,通用韓語,總人口約5145萬。首都為首爾。
韓國在中國東邊。韓國在朝鮮半島南部,與北部的朝鮮原為一個國家,屬同一民族。
在歷史上與中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今天的局面是朝鮮戰爭(也是冷戰)的產物。朝鮮戰爭後,在板門店簽訂了停戰協議:以北緯38度先將朝鮮劃為南北兩部,分而治之。北仍稱朝鮮,意識形態為社會主義,南稱韓國,意識形態為資本主義。就象以前的東西德國一樣。
F. 描述韓國的地理位置特徵
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東海/日本海(韓國稱其東海,日本稱其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
G. 韓國的地理位置
位於亞洲東部朝鮮半島的南半部。東頻日本海,西面與中國山東省隔海相望。面積有99000平方千米,約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5%。
氣候:
大韓民國屬溫帶氣候。北部深受大陸性氣候的影響,寒暑溫差大;愈往南愈呈現溫和的海洋性氣候特徵。
[春]3月底濟州島首先綻放櫻花,至4月中旬漢城已是處處花香。迎春花、杜鵑花、桃花、梨花一片奼紫嫣紅。
[夏]6~8月是雨季,所降雨量占年雨量的1/2。7、8月是高溫多濕的酷暑。大部分韓國人在這時期到高山或海瀕地區避暑度假。
[秋]10月初,雪岳山已是落葉繽紛、風葉轉紅;至11月初漢城的故宮「秘苑」已是滿園紅葉秋意正濃。
[冬]「三寒四暖」是韓國冬天常見的現象。意即連續3天的酷暑後,必有4天的溫暖。因此韓國的冬天雖然寒冷,但可以忍受,何況在山嶽地區,可享受冬季最熱門的戶外運動——滑雪。
名勝古跡:
[漢城]首都漢城是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1/4以上的現代化城市。其中心區,超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漢江兩岸的高級公寓星羅棋布。
五處故宮: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宗廟、德壽宮仍盪漾著王朝時代富麗堂皇的氣象;夾雜與高樓廣廈間的傳統瓦蓋式韓屋,呈現古色古香的風情。
[仁川]亞與釜山的韓國第二大港口城市,是直轄市。在自由公園里可眺望海上風光,許多雕塑的月尾島文化街,亦值得游覽。搭乘游覽客輪則可欣賞海上的夕陽及羅列的島嶼。
還有許多呢~~!在這里我懶得寫了,以後再說吧!!
H. 韓國的經緯度位置!!!
地理位置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南部。朝鮮半島地處亞洲大陸的東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長1100公里。韓國的總面積為99600平方公里。韓國的領海與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匯。朝鮮半島北部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東部瀕臨東海,與鄰國日本隔海相望。除與大陸相連的半島之外,韓國還擁有3200個大小島嶼。其中最負盛名的自然當屬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濟州。
以38線為臨時國界,正式邊界未確定。
地質構造
山地佔朝鮮半島面積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形具多樣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錯分布。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太白山脈縱貫東海岸,構成半島南部地形的脊樑;其向黃海側伸出的幾條平行山脈組成低山丘陵地帶,有太白山脈、慶尚山脈、小白山脈等,其中雪岳山、五台山等山峰以風景優美著稱。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小白山脈最高峰為智異山,海拔1915米。漢拿山位於濟州島的中心,海拔1950米,是韓國的第一高峰自古相傳有神仙在漢拿山上生活,因此過去曾把漢拿山叫做瀛州山,並且同金剛山、智異山一起被譽為三座神山。
平原主要分布於南部和西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黃海沿岸有漢江平原、湖南平原等平原,南海沿岸有金海平原、全南平原及其它小平原。
河流湖泊
就其幅員而言,韓國擁有相對多的河流。最長的河流分別是洛東江和漢江,是半島南部地區兩條主要河流。洛東江長525千米,流入日本海;漢江長514千米,流入黃海,是中部地區的重要水系。其他河流還有:錦江、蟾津江、臨津江等。韓國湖泊較少,最大的天然湖是位於濟州島漢拿山頂火山口的白鹿潭,海拔1850 米,湖面直徑約30 米,周長1 公里,深約6 米。最大的人工湖是昭陽湖,位於江原道春川市東北13 公里處,1973 年建成,面積6930 萬平方米。此外還有一些面積較小的湖,如插橋湖、木津湖等。
資源
礦產資源較少,已發現的礦物有280多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約50多種。有開采利用價值的礦物有鐵、無煙煤、鉛、鋅、鎢等,但儲量不大。由於自然資源匱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
氣候
屬溫帶季風氣候,海洋性特徵顯著。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炎熱潮濕,春秋兩季相當短。冬季最低氣溫達-12℃,夏季最高氣溫可達37℃。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其中6—8月雨量較大,降雨量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約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減少。
韓國四季分明,春、秋兩季較短;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乾燥,時而下雪。
韓國各地區之間溫差較大,平均溫度為6℃至16℃。在全年最熱的8月份,平均溫度為19℃至27℃。而在全年最冷的1月份,平均溫度則在零下8℃至7℃。
早春時節常常刮風下雨,大風帶來亞洲內陸沙漠的「黃沙」,俗稱沙塵暴,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到了4月中旬,天氣轉暖,韓國農民每年就在這時平整秧田准備種植水稻。夏秋兩季多台風,夏季會有梅雨期。
韓國總人口5008.7萬(2010年1月底),主要為朝鮮民族,佔全國民族總人口的99%,是一個民族比較單一的國家。
通用韓語,民族服飾為「韓服〔한복〕」。韓服為明代從中國傳往朝鮮的一種漢服樣式,後經過朝鮮族人民改動,就形成了今天的韓服。
在朝鮮歷史上世宗大王以前,朝鮮族是沒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國的漢字,是世宗大王創造了諺文,但是現在韓國的語言中70%左右是漢語的變音,10%是日語的變音,還有10%是英語的變音。韓語與朝鮮語略有不同。因為戰後朝鮮半島南北長期分裂,使得南北語言也出現略微差異。一般將韓國慣用的表達方式稱為「韓語」,將朝鮮慣用的表達方式稱為「朝鮮語」。
I. 韓國的地理環境
韓國
全稱:大韓民國
國土:
大韓民國位於朝鮮半島南部,面積約99400平方公里,東瀕日本海,西與我國山東省隔黃海相望。地勢比半島北半部低,地形以丘陵和平原為主。主要河流有漢江,全長514公里。
我國是960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將近是韓國的100倍。
城市:
------大佛
大佛市位於韓國的全羅南道,是西南地區最繁華的港口城市之一。距離首爾仁川國際機場4個小時的車程。
----大邱
大邱地處朝鮮半島東南部,首爾東南327公里處。大邱繼承了古代新羅和伽耶的燦爛文化,是韓國東南的政治、經濟、社會、藝術中樞,並是纖維、眼鏡框架、遮陽傘、自行車、木工藝等輕工業發達的城市。化纖產品出口佔世界的40%。大邱有27所大學,每年培養出4萬多名的高技術人員。其周邊建有龜尾電子基地、浦項鋼鐵基地、昌原機械基地、蔚山化學重工業基地。大邱的交通網遍通全國。
----釜山
釜山市位於韓國東南角,是韓國第二大城市,也是韓國第一大港,人口約400萬人。釜山以具有國際水平的海濱公園而自豪。近郊有古剎、溫泉。釜山地區的旅遊景點有:太宗台、海雲台、梵魚寺、龍頭山公園、東萊溫泉、釜谷溫泉、閑麗海上國立公園、通度寺等。
1876年釜山做為國際港開業。早期就做文化交流的中心--釜山在1963年和慶尚南道分離升為政府直轄市,後來發展成國內最大的國際交流港灣都市而且是我國經濟的中樞都市。1995年隨著市域的擴大和廣泛的建立,為了發展成名副其實的世界港口都市該市政府制定了截止到2010年的 SMART21」的城市長期發展目標,全體市民都為此而努力著。尤其是釜山的山、江,海等天然的觀光資源豐富。釜山是信息,觀光的居點,釜山是生產,物品的據點,已有的市中心是貿易,金融居集地。該城市正在以3大圈為中心而快速發展。
----高陽
高陽市位於韓國就京畿道。
----光州
人口:130.2萬
位置:首爾以南270公里
面積:501.32平方公里
城市特徵:韓國西南部重要都市;每兩年一次的光州博覽會;藝術的都市,豐富的文化遺產以及舒適的城市環境。
光州是韓國第5大城市,人口140萬,位於韓半島三角據點的西南圈中心城市。城市以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氛而聞名。其展示文化的光州藝術節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和稱道。每2年一次舉行的「光州藝術節」,吸引國內外遊客200萬人次,發展成世界性的慶典。此外,泡菜與高架活結格鬥節(韓國傳統的一種拔河)等獨特的文化活動不斷展開。
著名旅遊勝地有光州的象徵無等山(海拔1187米)、中心寺、國立光州博物館及市立民俗博物館等。特產有春雪茶、無等山西瓜、JINDARI筆、陶器與螺鈿工藝品等。
----首爾
概況: 韓國首都,面積605.43平方公里,人口1060萬。是韓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首爾有三角山、冠岳山、仁旺山、景福宮、德壽宮、昌德宮等名勝古跡和420餘座寺廟。
歷史: 根據考古學研究首爾的歷史早在六千年前就已經開始漸漸萌芽了(韓國的四大新石器文化中心地之一)最初的政治勢力有以漢江流域的辰國,馬韓和初期的 百濟國。百濟國原是馬韓的54個附屬國之一,後來逐漸發展並征服了馬韓,當時 即定都首爾。475年由於高句麗南下宣戰,首爾不但成了兩國交戰的角斗場,最終竟成了高 句麗的佔領地。六世紀初,首爾被新羅當作聯合百濟攻打高句麗,進而統一三國 的前進基地。統一了三國的新羅重編佔領土地,首爾於757年歸屬韓陽郡。
進入高麗朝代,首爾盡管隨著世事變遷屢次被易名,但始終擁有重要地位。朝鮮時代定都韓陽(1392),改名漢城(1395)。
1905年國家主權被奪,漢城府被日侵略者改名為京城府。
1910年,改稱的漢城府被降為與郡相同的級別,歸屬京畿道。
1943年 6月10日起使用區制,設置了七個區。同時,漢城不斷擴大規模,到1941 年人口已達到97萬。
1945年8月15日解放,漢城府重新起名為SEWOEL(音譯)。
1946年升級為地方自治。
1948年定為首都,1949年升級為特別市。
1950年6,25戰爭時期漢城市政曾移到釜山,直至1953年停戰後才灰復。
1962年,行政事務由內務部長正式移交給國務總理。
1963年1月1日將漢江以南一些地區劃入漢城行政區域,為漢城江南,江北能夠均衡發展大下良好的基礎。擴大後,漢城的行政區域面積,1973年統計為605,30平方公里。進入70年代,漢城市大力發展漢江南部。86年的亞洲會議和88年漢城奧運會的成功舉行,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先進都市。
1997漢城已成為25個行政區,總面積605,5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100萬的大型都市。並不斷地為更加理想的城市而在努力。
----江陵
江陵市位於韓國東海岸南部,距漢城237公里,23萬人口,是一個文化教育中心。該市以保存完好的文化遺產而聞名,市內有許多韓國傳統的竹木結構房屋,還許多知名作家、哲學家、外交官。憑借沿海城市的優美風光,每年夏天都會吸引數以千計的旅遊者。
----江原道
江原道位於韓國的東北方,主要是多山的山陵地帶,被太白山分為嶺東和嶺西兩大部分,還有南漢江和北漢江這兩大海岸地帶。正因為這種由山陵地帶和海岸地帶結合起來形成的獨特美景,使這里成為全國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金海
金海市是交通運輸樞紐,也是南部沿海的工業中心。
----浦項
浦項市在慶尚北道東海岸,往東是東海,往西是永川市,往南是慶州市,北邊是盈德郡和青松郡。總面積為1125.36平方公里,總人口達51萬867人(95年12月31)有4鎮10面25洞969里,市政府所在地設在德水。市的西北地區是太白山脈的南端,海拔高,起伏大。水石峰、面峰山、自楚山、九岩山、東台山形成了北面境界,北面還有香道峰、虎鶴山、飛鶴山等高山聳立著。河:市中央的形山江(把市中央分成東西)西部分與從南向北流的五川匯合,流入永—灣形成了延—平原(沖積平草原)。海岸線彎度不大,偏向單調,但沿海岸海岸區經濟發達。1949年,浦項鎮升為市。1985年永一郡和浦項市聯合成浦項市。交通(道路網):浦項—江陵之間的東海高速公路通過市的東邊。連接太白—浦項—蔚山的國道沿著市的西北東南方向,永川—浦項間的國道通過市中央的東西方向。還有很多地方公路連接市內各地區、東海南部也開通,因此,交通非常方便。海上交通也很方便,浦項和九龍浦被利用作沿岸船航地。日出的故鄉浦項以東海岸秀麗的山水為背景,處處留下了前輩的足跡,在這兒能夠感覺到歷史的呼吸,是個歷史悠久的地方。這是一座世界有名的鋼鐵產業及實現21世紀尖端科技產業夢想的朝氣蓬勃的城市。
----清州
清州市位於韓國中部地區,距漢城128公里,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具有豐富的水土資源。清州市總面積153平方公里,人口58萬。清州是忠慶北道的省會城市,是忠慶北道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旅遊觀光中心。
清州市是金屬活字印刷誕生的千年古城,不僅山水美麗,而且重文明,講禮儀,創始了韓國地方自治法規,自古以來是韓國的行政要地。
清州市水陸空交通十分發達。京釜、中部高速公路貫穿市郊,與清州密切關聯的京釜高速電車、城市鐵道、東西高速也將修建。由清州國際機場至首都圈僅需1個半小時,現已與中國的北京、上海、沈陽開通了國際定期航線,正在積極與中國的武漢、青島、日本的大阪商議開通航線。隨著清州國際機場的開通,清州產業基地向130個國家出口了電器、電子、纖維、陶瓷品、食品、化學、信息通訊等多種產品,倍受世界矚目。
17萬平方米的清州航空物流中心及周邊126萬平方米的中部綜合貨運站相繼建成後,清州將成為國際、國內物流中心。 四通八達的交通物流網路使清州形成了優越的投資環境,是尖端產業的理想投資地。
隨著韓國第四次國土綜合計劃的實施,清州升格為國家高新尖端技術信息區域,有望發展成產、學、研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供應基地。以尖端產業為支撐點的清州市逐漸成為韓國中部地區經濟的領頭羊。交通發達、教育資源豐富、綜合配套能力雄厚的優勢為此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清州將簡化投資手續、建立健全行政財務一條龍服務制度,加快對大型企業的培養,為企業營造安全經營和強化出口競爭的環境。
清州市現有20所社會福利機構和眾多文化娛樂休閑場所。清州市市立藝術團在清州藝術殿堂、綜合竟技場等地為提高市民文化修養和增強市民凝聚力舉辦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為使清州市民更加熱愛自己的城市,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市政府制訂了一系列穩妥的福利政策,積極改善休閑空間,加大對觀光旅遊資源的投入,加速了清州的現代化進程。
----慶南
擁有3百萬人口的慶南位於韓半島東南側、是韓國的造船、航空、重工業、機械及電子產業的搖籃。還以天賜的觀光資源和豐富的文化遺產而聞名。
慶南兩面相臨太平洋、在新的21世紀環太平洋時代將會成為重要的產業基地。
慶南至韓國首都漢城、乘機需50分、坐汽車需4~5小時、鄰接韓國第二大城市 - 釜山港。
還可以乘飛機去鄰國日本、中國旅行。到日本的東京需1小時30分、到中國的北京需2小時30分。
----慶尚北道
慶尚北道自古以來儒教傳統濃厚,傳統的風俗習慣、住宅和寺院等保存完好,自然旅遊資源和歷史文化遺跡相得益彰。
慶尚北道擁有代表新羅時其佛教文化的廣州,代表朝鮮時期儒教文化的安東,擁有現代化工業基地的浦項,與大陸生活方式迥然不同的火山島郁陵島,有眾多溫泉和石灰岩洞穴的蔚珍等旅遊聖地。此外,各地的古代寺院和周王山國立公園、佛影溪谷等自然景觀都值得一游。
-----仁川
仁川是韓國第二大港口,世界重要港口之一,是近代韓國足球發源地,也是韓國最大的沿海工業都市。
仁川位於首爾西部28公里,是韓國首都的海上門戶。城市面積達958平方公里,是擁有256萬人口的韓國第2大貿易港口城市,並作為東北亞的中心城市,為韓國走向世界起著要沖作用。
很早開始,仁川是中國的貿易港口,也以19世紀法國、德國、美國等國家的船舶們要求開港而中途停泊的地方聞名於世。它也是韓國鋼鐵,玻璃,傢具以及汽車的產地之一。有著豐富的海上觀光資源和天惠的港灣條件,成為輕工業城市且發展為臨海工業城市,汽車、煉鐵、傢具、玻璃產業非常發達,且在金融和文化、通信、教研、交通等基礎設施上也有實力。
仁川交通設施發達,擁有最尖端大型國際機場,2001年起航的仁川國際機場把世界的交通網集中在仁川,且與韓國的第2大機場金浦機場距離不過20公里,能方便地利用飛往國內各城市和世界主要城市的航班。船舶也與中國的4個城市開通了航路。
----水原
水原位於韓國中心地帶,漢城以南20公里處。建於18世紀朝鮮時代復興時期。正朝大王為了實現孝心和改革理想而計劃並修建的水原,保存了具有科學價值的世界文化遺產「華城」,是一座由城牆環繞的城市,又是三星電子等尖端產業的樞紐城市,是韓國科學化農業生產的中心地區,是交通網四通八達的交通要塞。
旅遊景點:
【釜山】 東萊溫泉 梵魚寺 釜谷溫泉 海雲台 龍頭山公園 太宗台 通度寺 閑麗海上國立公園
【光州】 多島海海上國家公園 國立光州博物館 華嚴寺 樂安邑城民俗村 松廣寺 無等山 智異山國家公園
【漢城】 愛寶樂園 奧林匹克公園 大韓生命63大廈 國立劇場 韓國之家 景福宮 樂天世界 明洞天主教堂 南山公園 宗廟
【濟州島】 獨立岩 佛塔寺五層石塔 漢拿山國家公園 翰林公園 龍頭岩 三姓穴 天地淵瀑布 天帝淵瀑布 萬丈窟 西歸浦 挾才窟,雙龍窟
【慶州】 佛國寺 古墳公園 國立慶州博物館 石窟庵 雁鴨池 瞻星台
還有其它關於韓國的這里基本上全了
http://ke..com/view/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