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山東聊城地理位置

山東聊城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06 05:11:23

㈠ 聊城在什麼地理位置

聊城位於山東省西部,有京九鐵路經過,距離濟南133千里,北接德州,南接菏澤,東接濟南泰安濟寧。

㈡ 聊城站的地理位置

聊城火車站,位於風美秀麗的「江北水城,運河古都」山東聊城,地處京九鐵路、膠濟邯鐵路、聊泰鐵路等鐵路干線交匯點,離北京西站426公里,離深圳站1946公里。

㈢ 山東聊城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北方

㈣ 聊城北方在哪裡

聊城市,隸屬於山東省,位於山東省西部,西部靠漳衛河與河北省邯鄲市、邢台市隔水相望,南部和東南部隔金堤河、黃河與濟寧市、泰安市、濟南市和河南省為鄰,北部和東北部與德州市接壤。介於東經115°16′—116°32′和北緯35°47′—37°02′之間,東西直距114千米,南北直距138千米,總面積8715平方千米。

6000多年前,聊城即有大汶口文化古城,先後創造了史前文化、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等[2]。市境內地形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1][3]。處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具有顯著的季節變化和季風氣候特徵,屬半乾旱大陸性氣候 。

截至2016年,聊城市下轄1區、1縣級市、6縣,常住總人口597.06萬人。實現生產總值2859.1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8.1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14.6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06.41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11.8:49.5:38.7。

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跡2700多處,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保護單位15處,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

城市網路景點美食文化人物學校

  • 中文名稱

  • 聊城市

  • 外文名稱

  • Liaocheng

  • 別名

  • 鳳凰城

  • 行政區類別

  • 地級市

  • 所屬地區

  • 山東

  • 下轄地區

  • 1區、1縣級市、6縣

  • 政府駐地

  • 東昌府區

  • 電話區號

  • 0635

  • 郵政區碼

  • 252000

  • 地理位置

  • 山東省西部、華東華中華北交界處

  • 面積

  • 8715平方千米

  • 人口

  • 597.06萬人(2015年常住總人口)

  • 方言

  • 冀魯官話、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

  •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東昌湖、光岳樓、摩天輪、山陝會館、姜堤樂園、古運河、景陽岡等

  • 機場

  • 聊城軍民合用機場

  • 火車站

  • 聊城站、聊城北站

  • 車牌代碼

  • 魯P

  • 行政區劃代碼

  • 371500

㈤ 聊城開發區的地理位置

聊城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 位於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既可憑借東部內沿海的開放優容勢,又可以利用內陸省份的豐富資源。聊城是中國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內陸口岸和輻射冀魯豫交界地區的中心城市,是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京九鐵路、濟邯鐵路以濟聊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濟聊高速公路向東與濟青、京滬、京福高速公路,向西與京深、京珠高速公路相通。從聊城一小時到達濟南空港、四小時分別到達青島海港、首都北京,20多個小時到達香港。

㈥ 聊城的具體地理位置以及簡介

聊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北、華中內三大行政區容交界處。南北直距138公里,東西直距114公里。轄東昌府區、臨清市和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96個行政村(居委會)。

㈦ 想知道: 聊城市 我的地理位置 在哪

你在火星,恭喜

㈧ 聊城位於山東哪個方向

位於山東省西部。

聊城市位於山東省西部,地處東經°16′-116°32′和北緯35°47′-37°02′之間。西部靠漳衛河與河北省邯鄲市、邢台市隔水相望,南部和東南部隔金堤河、黃河與河南省及山東省的濟寧市、泰安市、濟南市為鄰,北部和東北部與德州市接壤。

聊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溫泉之鄉、中國十大休閑城市。

聊城是一座歷史厚重之城。至今已有5000餘年的歷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代表農耕文明的黃河文化與代表商業文明的運河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這里名勝古跡眾多,境內遺留文物古跡400多處,有6處遺產點和2段河道被列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名單,有明代光岳樓、清代山陝會館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

截至2019年6月,全市總面積8715平方公里,轄8個縣(市、區)、1個經濟開發區、1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旅遊度假區。

(8)山東聊城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建置沿革(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轄16個縣,1個鎮、86個區、1153個鄉。1956年,德州專區撤銷,將夏津、武城、德縣、平原、禹城、齊河6縣及德州市劃歸聊城專區,轄聊城、臨清、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壽張、范縣、館陶、平原、禹城、齊河、夏津、武城、德縣17個縣及德州、臨清2個市、360個鄉。

1958年12月,將原屬泰安專區的東平、平陰、肥城及惠民專區的商河、臨邑、樂陵、濟陽劃歸聊城專區,撤銷臨清、莘縣、陽谷、東阿、館陶、禹城、德縣、樂陵、濟陽、平陰、武城11個縣建制。

其轄區並入其它縣市,聊城改縣為市,轄冠縣、茌平、高唐、夏津、商河、臨邑、東平、肥城、壽張、范縣、齊河、平原12個縣,聊城、臨清、德州3個市,165個人民公社。

1960年,商河、臨邑縣劃歸淄博專區,東平、肥城分別劃歸菏澤、泰安專區。冠縣、茌平、高唐、夏津、范縣、壽張、平原、齊河8個縣,聊城、臨清、德州3個市。

1961年,德州專區恢復,夏津、平原、齊河3個縣及德州市回歸,同時恢復莘縣、陽谷、東阿、館陶4個縣的建制。聊城專區時轄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館陶、壽張、范縣9個縣,聊城、臨清2個市。

1963年,聊城、臨清改市為縣。1964年,撤銷壽張縣建制,將壽張、范縣金堤以南地區合並為范縣,連同范縣建制劃歸河南省。

1964年,將館陶縣建制和館陶、臨清衛運河以西地區劃歸河北省,聊城專區轄聊城、臨清、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8個縣、83個區、508處人民公社。1967年3月,聊城專員公署更名為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撤銷人民公社規模,縣以下設145個人民公社。

1978年7月,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聊城地區行政公署。1984年6月,縣市所轄人民公社逐漸改建為鄉、鎮和街道,境域轄聊城1個縣級市,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66個鄉(鎮、街道)。

1996年,境域轄聊城1個縣級市,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66個鄉(鎮、街道)。1998年3月,撤銷聊城地區和縣級聊城市,分別設立地級聊城市和東昌府區。

1999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1個市轄區,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67個鄉(鎮、街道)。2000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1個市轄區,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29個鄉(鎮、街道)。

2001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1個市轄區,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26個鄉(鎮、街道)。

2005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1個市轄區,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34個鄉(鎮、街道)。2010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1個市轄區,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35個鄉(鎮、街道)。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