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地理位置
❶ 揭陽市在哪
揭陽(Jieyang),廣東地級市,粵東經濟區域中心城市,地處廣東省東部,榕江從市區穿梭而過,東鄰汕頭市、潮州市,西接汕尾市,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市。
揭陽是粵東經濟強市,粵東新經濟發展極,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1605.35億元,總量躍居粵東5市之首!
揭陽素有「魚米之鄉」「海濱鄒魯」「國畫之鄉」「小戲之鄉」「龍舟之鄉」「華僑之鄉」之美稱。是潮汕文化的發源地,粵東古邑,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著名僑鄉,有華僑320多萬人,遍居世界各地,還有歸僑、僑眷180萬人。
揭陽地勢自西向東傾斜,低山高丘與谷地平原交錯相間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東南部都是廣闊肥沃的榕江沖積平原和濱海沉積平原,揭陽母親河榕江是廣東粵東地區第二大河流。揭陽音樂噴泉是目前中國國內最高、最長的江上音樂噴泉。揭陽陽美玉都是中國最大最集中的翡翠玉器加工基地,有「亞洲玉都」和「中國五金基地市」之稱。
中文名稱:揭陽市
外文名稱:Jieyang,Kekyon,지에양
別名:亞洲玉都、五金基地市、魚米之鄉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下轄地區:榕城區/揭東區/揭西縣/惠來縣/普寧市
政府駐地:榕城區臨江北路
電話區號:(+86)0663
郵政區碼:522000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部
面積:5240平方公里
人口:595.59萬(2012年常住)
方言:潮州話-榕江小片-揭陽話為主、客家語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揭陽樓、進賢門、黃岐山、揭陽學宮、揭東萬竹園、京明溫泉度假村
機場:揭陽潮汕機場
火車站:揭陽站、揭陽北站、揭陽潮汕機場站
車牌代碼:粵V
市樹:榕樹
市花:蓮花
GDP:1605.35億元(2013年)
城市形象歌曲:《我的揭陽我的愛》
移動應用:潮汕三市通
行政代碼:445200
❷ 廣東省揭陽市風水地理位置傳說——水上蓮花
那隻是個名字而已,其實就是說的各種吉穴而已。
就像24山,其實就是個名字,也可以用1234.。。。。。表示。
是一個道理。
❸ 揭陽潮汕機場具體位置
揭陽潮汕復機場
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制(ICAO:ZGOW,IATA:SWA)是中國南方航空有限公司的基地。地處揭陽、汕頭、潮州、汕尾潮汕地區四市中心位置,位於揭陽市空港經濟區。揭陽機場是廣東省第三大機場。預計2014年後旅客吞吐量將突破35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000噸。2013年,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超過270萬人次。
中文名揭陽潮汕國際機場
外文名Jieyang Chaosh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啟用時間2011年12月15日
IATASWA
ICAOZGOW
❹ 廣東揭陽在哪裡呀
廣東揭陽市地處廣復東省制東南部,東鄰潮州、汕頭,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靠梅州。陸地面積5240.5平方公里,人口673.94萬(2012年)。市區榕城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市人民政府駐榕城區臨江北路。
拓展資料:
揭陽,別稱「榕城」,廣東省省轄市,地處廣東省東部,榕江從市區穿梭而過,東鄰汕頭市、潮州市,西接汕尾市,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市。享有地方立法權。
揭陽是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1785億元,總量居粵東五市之首。
揭陽素有「海濱鄒魯」、「國畫之鄉」、「小戲之鄉」、「龍舟之鄉」、「華僑之鄉」之美稱,是潮汕文化的發祥地,粵東古邑,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著名僑鄉,有華僑320多萬人,遍居世界各地,還有歸僑、僑眷180萬人。
揭陽音樂噴泉是目前中國國內最高、最長的江上音樂噴泉。揭陽陽美玉都是中國最大最集中的翡翠玉器加工基地,有「亞洲玉都」和「中國五金基地市」之稱。
❺ 揭陽樓的地理位置
在揭東區來和榕城區的交界處,雄踞源於寬闊的206國道進入揭陽市區的門戶位置,緊鄰風光旖旎的榕江。
揭陽樓綜合工程的總體布局是廣場以「水上蓮花」為主題,主樓四周以小河環繞,寓意古護城河和「嶺南水鄉」之意。揭陽樓廣場主軸為東西向,靠東處為盛鼎廣場,西為揭陽城樓,總高38米,總層數為五層,其中城台兩層,樓閣三層(含暗層一層)。廣場主軸為東西向,靠東處為盛鼎廣場,西為五層高城樓,主樓前放置9.99米高、重達58噸號稱世界最大最重的青銅方鼎。而寓意「博大精神」重達136噸的泰山石,更是為這里平添了一份讓人驚嘆的壯美。整個揭陽樓廣場面積逾30萬平方米,視野開闊,遠眺近觀皆是景。
❻ 揭陽圖書館的地理位置
地址: 廣東省揭陽市臨江北路市政府大院內
❼ 揭陽市在哪裡,揭陽市在哪個省,揭陽屬於哪個市
揭陽市屬於廣東省,位於廣東省東部。揭陽市是地級市,不屬於其他市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部,地跨東經115°36ˊ至116°37ˊ39",北緯22°53ˊ至23°46ˊ27"。北靠梅州,南瀕南海,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陸地面積5240.5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長136.9公里,沿海島嶼30多個;內陸江河主要有榕江、龍江和練江三大水系。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始建揭陽縣,以縣西北秦戌五嶺之一的揭陽嶺而得名。1991年12月設為地級市,屬潮汕地區歷史最長、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新興城市。
揭陽地勢自西向東傾斜,低山高丘與谷地平原交錯相間,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東南部都是廣闊肥沃的榕江沖積平原和濱海沉積平原。素稱「魚米之鄉」。
揭陽享有「中國玉都」的美譽,揭陽玉器產業發展已歷經百餘年,擁有中國乃至亞洲最高檔、最大型、最集中的中高檔翡翠營銷專業市場和生產加工基地。產品銷往內地各省以及港、澳、台地區及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國。
(7)揭陽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揭陽歷史沿革和文化
揭陽是粵東古邑,歷史悠久,見諸史載已有2200餘年, 得名於古五嶺之一的揭陽嶺,春秋戰國時屬百越地。秦始皇平越後,於33年(公元前214年)設立揭陽戍守區,隸屬南海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陽縣,管轄現潮汕、梅州和閩南的龍溪、漳浦等地方。
東晉成帝成和六年(公元331年)揭陽析為海陽、潮陽、海寧、綏安4縣。以後幾經復廢,至宋紹興10年(公元1140年),又設立揭陽縣。
新中國成立後,揭陽縣先後隸屬潮汕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汕頭市。1991年12月7日,國務院(國函[1991]84號文)批准揭陽撤縣建市(地級)。
揭陽市榕江和練江流域歷史上是粵東地區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之一。對外通商歷史悠久。早在唐代,榕江炮台口岸及神泉港、靖海港就與東南亞各國通航,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明清時代,手工業、商貿業較發達。
民國初期,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輸入,出現了簡單機械加工的小五金製品行業、服裝加工行業和棉紡織業;抗日戰爭後期至解放前夕,揭陽經濟處於癱瘓狀態。
1949年10月19日,市區榕城獲得解放,從此揭陽各地開始了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時期。改革開放,特別是建市以來,揭陽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兩個文明建設均取得長足的進步。
❽ 我們揭陽市的地理位置在地球「五帶」中處於
你們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緯度是北緯22°53′—23°46′27,恰好位於北回歸線上,屬於熱帶與亞熱帶的交界線上。但揭陽市的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屬於亞熱帶。
❾ 揭陽南方醫院的地理位置
地址:揭陽磐東榕西路口(揭陽五金電器市場旁)
乘車路線:乘坐1路、3路、4路、6路、8路、17路、18路
公交車到榕西路口下車即到『南方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