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荷蘭的地理環境

荷蘭的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04 08:37:13

1. 荷蘭地理位置在哪

荷蘭來地理位置
荷蘭(自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地處西歐,其西、北兩面瀕臨北海,與德國和比利時比鄰。荷蘭南北長約300公里,東西寬約200公里,陸地總面積4.1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075公里。在荷蘭的西部和北部,許多區域低於海平面,其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4%。全國約1/3的面積僅高出海平面1米左右。由於荷蘭國土地勢較低,為防止洪水和海水的泛濫,荷蘭人興建了多項大型水利工程,其中須德海工程和三角洲工程更是以其規模浩大、功能周全而聞名世界。

氣候

由於臨近海洋,以及受北大西洋灣流的影響,荷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其日溫差和年溫差都不大。沿海的平均溫度在夏天約為16℃,冬天約為3℃。內陸夏季和冬季的平均溫度分別約為17℃和2℃。在荷蘭出現過的最低和最高溫度分別為-27.8℃和+38.6℃。一年四季的降雨量分配相當均勻,每年的降雨量約為760毫米。地區間的氣候差別不大,但東部受海洋的影響較少。平均年夏季天數(氣溫高於25℃)在南部約為25天,而北部的瓦登群島則大約少5天。春季降雨通常比秋季少,全年降水量分配均衡,每年的降雨量約為760毫米。

2. 荷蘭的地理和地方還有特長和特點簡單一點

位置
荷蘭位於歐洲西部,東面與德國為鄰,南接比利時。西、北瀕臨北海,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位於東經3°21'至7°13'、北緯50°45'至53°52'之間。[3]

領土
荷蘭國土總面積達41864平方千米。
本土
加勒比海領地
荷蘭國土南北最遠端相距約300千米,東西最遠端距離約200千米,總面積為41864平方千米。沿海有1800多千米長的海壩和岸堤,海岸線長1075千米。十三世紀以來共圍墾約71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相當於荷蘭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如今荷蘭國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
海外
除本土外,荷蘭管轄著兩個海外領地:阿魯巴和安的列斯群島,面積為980平方千米。
阿魯巴(Aruba)是一個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島嶼,位於南美洲國家委內瑞拉北方的委內瑞拉灣外海,距離巴拉瓜納半島(ParaguanaPeninsula)約25千米。1986年成為荷蘭王國一個單獨的政治實體,荷蘭繼續負責該島的國防和對外事務。
荷屬安的列斯群島(TheNetherlandsAntilles)由加勒比海中相距800多千米的南北兩組島嶼組成。2007年1月1日,庫拉索島和聖馬丁島成為單獨的荷蘭屬國,剩下3島組成「王國列島」,地位待定。[7]

地形
低平是荷蘭地形最突出的特點。全境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面,除南部和東部有一些丘陵外,絕大部分地勢都很低。南部由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的三角洲連接而成。「荷蘭」在日耳曼語中叫尼德蘭,意為「低地之國」,因其國土有一半以上低於或幾乎水平於海平面而得名,部分地區甚至是由圍海造地形成的,比如弗萊沃蘭省的大部分地區。[8]
荷蘭的最高點是位於南部林堡省東南角的瓦爾斯堡山(Vaalserberg),海拔321米。荷蘭地勢最低點在鹿特丹附近,為海平面以下6.7米。[7]

氣候
荷蘭位於北緯51°-54°之間,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荷蘭沿海地區夏季平均氣溫
荷蘭風情
為16℃,冬季平均氣溫為3℃。內陸地區夏季平均氣溫為17℃,冬季為2℃。6-8月份溫度為21~26℃。冬季陰雨多風,1月份平均溫度為1.7℃。荷蘭歷史上記載過的最低氣溫為-27.8℃,最高氣溫達到38.6℃。荷蘭年降雨量約為760毫米。降雨基本均勻分布於四季。1~6月份月平均雨量為40-60毫米,7~12月月平均雨量為60~80毫米。荷蘭每月平均的晴天小時數5月份最高,約為220小時,12月份最低,約為39小時。[7]

水文
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萊茵河、馬斯河。西北瀕海處有艾瑟爾湖。[7]

資源
荷蘭自然資源比較貧乏,僅天然氣和石油儲量比較豐富(2012年探明的天然氣總儲量約19300億立方米),還有一定數量的煤炭。荷蘭天然氣開發僅次於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2011年開采天然氣2419億立方米。2012年底,在其所屬北海海域發現石油。[7]

人口
自行車在荷蘭一景
荷蘭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它的人口密度超過407.5人/平方千米。
根據2013統計,荷蘭總人口16803700人,主要分布在大、中型城市及城市周邊地區。荷蘭人口最多的10個城市及其人口數目分別為:阿姆斯特丹79.01萬人,鹿特丹61.63萬人,海牙50.21萬人,烏特勒支31.63萬人,埃因霍溫21.72萬人,蒂爾堡20.76萬人,阿爾梅勒19.32萬人,格羅寧根19.31萬人,布雷達17.64萬人,奈梅亨16.52萬人。[8]

種族
據荷蘭移民局統計,2012年荷蘭華人總人口約為12萬人,約占荷蘭人口總數的0.7%。在荷華人無大規模集中地,荷大部分地市均有華人居住。[8]
79.12%荷蘭人
2.26%印度尼西亞人
2.30%土耳其人
2.06%蘇利南人
2.17%摩洛哥人
0.84%荷屬加勒比海人
8.64%其他種族[8]

時區
荷蘭屬於東1時區,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7小時。每年3月到10月,實行夏時制,時鍾調快1小時,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6小時。[7]

網路

3. 荷蘭地理特點有哪些

荷蘭國土總面積為41864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部,東面與德國為鄰,南接比利時。西、北瀕臨北海,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海岸線長1075公里。全境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 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面,沿海有1,800多公里長的海壩和岸堤。十三世紀以來共圍墾約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於全國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萊茵河、馬斯河。西北瀕海處有艾瑟爾湖。
低平是荷蘭地形最突出的特點。除南部和東部有一些丘陵外,絕大部分地勢都很低。南部由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的三角洲連接而成。「荷蘭」在日耳曼語中叫尼德蘭,意為「低地之國」,因其國土有一半以上低於或幾乎水平於海平面而得名,部分地區甚至是由圍海造地形成的,比如弗萊沃蘭省的大部分地區。這些低地都修建了海堤來保護。
荷蘭的氣候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溫夏涼,月平均氣溫:1月2~3℃;7月18~

荷蘭景象
19℃,氣溫年較差小,且全年濕潤多雨。由於地低土潮,荷蘭人接受了法國高盧人發明的木鞋,並在幾百年的歷史中賦予其典型的荷蘭特色。年降水量650~700毫米。有天然氣、石油和煤等蘊藏。
為了生存和發展,荷蘭人竭力保護原本不大的國土,避免在海水漲潮時遭「滅頂之災」。他們長期與海搏鬥,圍海造田。早在13世紀就築堤壩攔海水,再用風動水車抽干圍堰內的水。幾百年來荷蘭修築的攔海堤壩長達1800公里,增加土地面積60多萬公頃。如今荷蘭國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鐫刻在荷蘭國徽上的「堅持不懈」字樣,恰如其分地刻畫了荷蘭人民的民族性格。

4. 荷蘭的地理位置在哪兒、具體點

荷蘭即指荷蘭王國的歐洲部分。西、北兩面瀕北海、東臨德國、南接比利時。荷蘭從南到北長約300公里、從東到西寬約200公里,面積為41526平方公里,稍大於比利時,為德國的九分之一,荷蘭因位居歐陸理想位置,素有"歐洲大門"之稱。

荷蘭地勢非常平坦,僅在東部和南部有幾座山丘。國名 Nederland 原意為「低地」。荷蘭的最高點為海拔321米、位於東南方的法爾塞山,此處也是荷蘭、德國、比利時三國的交界處。

在荷蘭的西部和北部,許多區域低於海平面,其面積約佔全荷蘭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最低點位於鹿特丹附近,低於海平面6.7米。

國名除用Nederland 外,Holland 也被經常使用。其實,Holland 只是兩個西海岩省的總稱,即南荷蘭省(Zuid-Holland)與北荷蘭省(Noord-Holland), 它們在歷史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荷蘭靠海的地理位置,在過去和現在都對荷蘭的經濟具有重要意義;西歐的三大河流:萊茵河、馬斯河以及斯海爾德河均在荷蘭境內入海,更加強了這種重要性荷蘭經濟的外向型特點一直以來都很明顯,由於其得天獨厚的靠海之地理位置,數世紀以來對大部的中歐、西歐及其他地區來說,一直是一個重要的中轉國,頻繁的對外接觸對工農業產生了有利影響,帶動了對外貿易的繁榮。

高部荷蘭(東部和南部)的土壤形成於(第四經前期)更新世(即大約在一萬年前結束的冰川)內,因此這個地區的土壤由沙和礫石組成。低部荷蘭(西部和北部)的地層基礎歷史比較短,形成在全新統世(至今不到一萬年)內,主要由粘土和泥炭組成;這一區別在地貌上也有體現:高部荷蘭較多小山丘,森林與草地交替出現,而低部荷蘭則大面積地由平坦的「海埔新生地」組成,即由堤壩圍海形成的圍圩,其地面水位由人工方式控制,過去藉助於風車,如今則使用現代化的泵送裝置。

低部荷蘭的土地被大量的河流與運河所切分,因此在航運與水利兩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盡管荷蘭的面積有限,卻擁有多重地貌風景,多為人力干預所形成;主要是因為採取了不同的措施來改造並維持這片土地的宜居住性,譬如修建堤壩、圍海造地、沼澤地排汲以及土地的農業利用等。

由於荷蘭國土地勢較低,荷蘭人必須持續不斷地與水作斗爭。荷蘭有一半的土地必須長期受到防洪保護,更有四分之一的土地位於海平面以下,而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居住在這些低窪地區,這就需要對水進行良好的治理;沙丘與堤壩可以保護低地,然而海水會通過海灣闖進這片土地,各大河流也可能因為中歐融雪或雨水過多而漫溢,現代化的泵水裝置日夜不停地運轉,排走多餘的水,與水的斗爭促進了若干大型海、河堤防工程的建設:如須德海工程、三角洲工程等;與海爭地的百年歷史使荷蘭擁有更具特色的文化與傳統

5. 荷蘭的地理環境如何

荷蘭地勢來平坦,境內絕大自部分為平原,國名Nederlands即為「低地」之意,在東部和南部有幾座山丘。荷蘭靠海這一地理位置,對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西歐的三大河流——萊茵河、馬斯河以及斯海爾德河均在荷蘭境內入海,更加強了這種重要性。荷蘭經濟具有外向型特點,由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數世紀以來對大部分的中歐、西歐及其他地區來說,一直是一個重要的中轉國。頻繁的商業往來對工農業產生了有利影響,也帶動了對外貿易的繁榮。

荷蘭臨近海洋,受北大西洋暖灣流影響,氣候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日溫差和年溫差都不大。冬季溫和,夏季涼爽。

6. 荷蘭的地理環境

荷蘭人抄用風車帶動排水工具排出襲海水,圍海造田。作為風力發動機,風車不僅對荷蘭早期的圍海造田,而且對它整個工業發展都起了極大的作用。

詳細的請參考一下內容:

荷蘭位於歐洲西部,東接德國,西、北瀕臨北海,南與北利時交界,面積4.15萬平方公里,人口1527多萬。這個國家的國土是圍海築堤而成的地勢低窪之國,因此荷蘭地貌的主要特徵是地勢低平,全境有1/3的土地僅高出海平面1米,海拔在50米以上的地區不到20%,過去,人們就用風車帶動排水工具排出海水,圍海造田。作為風力發動機,風車不僅對荷蘭早期的圍海造田,而且對它整個工業發展都起了極大的作用。為此,荷蘭把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規定為風車日。這天,全國的風車都掛上國旗,裝飾上花環,一起開動,向人們顯示風車的風采。當然,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留下來的已經不多,僅供旅遊者游覽觀光了。

7. 荷蘭地理位置

荷蘭地理位置
荷蘭(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地處西歐,其西、北兩面瀕臨北海,與德國和比利時比鄰。荷版蘭南北長約300公里,權東西寬約200公里,陸地總面積4.1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075公里。在荷蘭的西部和北部,許多區域低於海平面,其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4%。全國約1/3的面積僅高出海平面1米左右。由於荷蘭國土地勢較低,為防止洪水和海水的泛濫,荷蘭人興建了多項大型水利工程,其中須德海工程和三角洲工程更是以其規模浩大、功能周全而聞名世界。

氣候

由於臨近海洋,以及受北大西洋灣流的影響,荷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其日溫差和年溫差都不大。沿海的平均溫度在夏天約為16℃,冬天約為3℃。內陸夏季和冬季的平均溫度分別約為17℃和2℃。在荷蘭出現過的最低和最高溫度分別為-27.8℃和+38.6℃。一年四季的降雨量分配相當均勻,每年的降雨量約為760毫米。地區間的氣候差別不大,但東部受海洋的影響較少。平均年夏季天數(氣溫高於25℃)在南部約為25天,而北部的瓦登群島則大約少5天。春季降雨通常比秋季少,全年降水量分配均衡,每年的降雨量約為760毫米。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