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黃海地理位置

黃海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04 07:10:26

1. 急求中國黃海、東海、南海地理位置,如何劃分,面積等數據!!謝謝

長江口北岸的啟抄東角與韓國濟襲州島西南角的連線是黃海和東海的分界線,一說北緯32度,
東海和南海是台灣海峽中線。
東海和南海的分界線是廣東南澳島與台灣島南端的鵝鑾鼻連線。
果不需要這么精確的話,也可以記個大致的位置:
黃海與東海的分界線——長江口北岸為界。
東海與南海的分界線——台灣島南端和閩粵兩省交界處的連線為界。台灣屬於東海。

2. 黃海的地理位置

黃海西臨山東半島和蘇北平原,東邊是朝鮮半島,北端是遼東半島。黃海面積約為40萬平方公里,最深處在黃海東南部,約為140米。海洋學家按照黃海的自然地理等特徵,習慣將黃海分為北黃海和南黃海。北黃海是指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之間的半封閉海域,海域面積約為8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最大水深在白翎島西南側,為86米。長江口至濟州島連線以北的橢圓形半封閉海域,稱南黃海,總面積為30多萬平方公里,南黃海的平均水深為45.3米,最大水深在濟州島北側,為140米。黃海的水溫年變化小於渤海,為15℃~24℃。黃海海水的鹽度也較低,為32‰。 黃海寒暖流交匯,水產豐富,特別是渤海和黃海沿岸地勢平坦,面積寬廣,適宜曬鹽。例如,著名的長蘆鹽區,煙台以西的山東鹽區以及遼東灣一帶都是我國重要的鹽產地。 長江口北岸的啟東角與韓國濟州島西南角的連線是黃海與東海的分界線。

記得採納啊

3. 黃海在哪裡

黃海為我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之間太平洋的邊緣海,南以長江口北角與濟州島西南角內連線為容界與東海相連,東南經朝鮮海峽通日本海。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屬大陸架淺海,水產、礦產和油氣資源豐富,沿岸有我國的大連、煙台、青島、連雲港,朝鮮的南浦,韓國的仁川、木浦等港口,是我國北方的海洋要區。

4. 黃河的地理位置

黃河僅次於長江,是中國第二大河,幹流全長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綏遠、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九個省份,成「幾」字形,向東注入渤海,沿途匯集了三十多條主要支流和無數溪川,流域面積達七十五萬多平方公里。中游段流經廣大的黃土高原地區,許多支流夾帶大量泥沙匯入,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黃色,因而得名。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終年積雪。黃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無數小湖的沼澤。出星宿海後進入鄂陵湖和札陵湖到瑪多,繞過積石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長一千九百多公里。上游段自貴德至綏遠省河口鎮,長一千五百多公里。黃河在甘肅境內,穿過不少大峽谷,匯集許多支流。中游段從河口鎮到河南盂津,長一千一百多公里。河水折向南流,縱貫黃土高原,夾帶著大量泥沙,洶涌而下,到了壺口,地勢陡落,形成壺口瀑布,接著穿過龍門峽流到潼關,河道變寬,因匯人汾沁、洛河和消水等支流,水量大增。河水到潼關為華山所阻,折向東流,過三門峽到盂洛,便進入平原地區。下游段自孟津到山東利津縣注入渤海,長八百七十多公里,由於泥沙淤積,水流緩慢,兩岸築有大堤,成為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黃河河道以源流段和上游段最曲折,中游段次之,而下游段則筆直。從蘭州到潼關,河水繞流一個長方形的三邊,那就是著名的河套,約長二千公里。古時下遊河道游移不定,河水有時在山東丘陵以北注入渤海,有時在山東丘陵以南奪淮流入黃海,兩者相距達五百公里。

在歷史上,黃河流城經常泛濫成災。據記載,二千多年來,黃河下游潰堤達一千五百多次,較大規模的改道有二十六次,水災范圍北至天津,南達江蘇、安徽,廣達二十五萬平方公里。河水夾帶到下游的泥沙總量,平均每年超過十六億公噸。由於下游段地勢低平,河道坡降平緩,流速減低,大量泥沙於是沉積在河床上,平均每年逾四億公噸,其餘泥沙則流到河口,沖積成向海伸展的河口三角洲,平均每年造陸達二十多平方公里。黃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產豐富,山川壯麗,居民幾佔中國總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則約佔全國四成。

5. 黃海的地理位置在哪裡由什麼構成

黃海海域北起鴨綠江口,南到長江口北岸至韓國濟州島一線與東海分界,西北隔廟島列島與渤海相鄰,總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海底地形除江蘇岸外分布淺灘沙堤外,一般較平坦,平均水深為50米,最大水深為90米(圖15-1)。習慣上將黃海分稱為北黃海及南黃海兩個海區,其間以山東半島的成山角至朝鮮白翎島的連線為界。北黃海面積約8萬平方千米,鄰接朝鮮的水域稱為西朝鮮灣;南黃海面積約32萬平方千米。

圖15-1黃海地理位置圖

在黃海南部,東起韓國濟州島,西至中國長江口一線是黃海和東海的分界線。在黃海北部,中國威海與大連連線為黃海與中國渤海的分界線。主要海灣有西朝鮮灣和中國的海州灣、膠州灣。並由濟州海峽經朝鮮海峽、對馬海峽與日本海相通,經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通。黃海東部和西部岸線曲折、島嶼眾多。山東半島為港灣式砂質海岸,江蘇北部沿岸則為粉砂淤泥質海岸。主要島嶼有長山列島以及朝鮮半島西岸的一些島。

中國山東半島深入黃海之中,其頂端成山角與朝鮮半島長山串之間的連線,將黃海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黃海是指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之間的半封閉海域,海域面積約為8萬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0米,最大水深在白翎島西南側,為86米。長江口至濟州島連線以北的橢圓形半封閉海域,稱南黃海,總面積為30多萬平方千米,南黃海的平均水深為45.3米,最大水深在濟州島北側,為140米。黃海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44米。黃海的水溫年變化小於渤海,為15~24℃,黃海海水的鹽度也比較低,為32‰。一般說來,該地區的氣候特點為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暖濕潤。

黃海漁場聞名遐邇。中國、朝鮮、韓國及日本的拖網漁船均來此開發豐富的水底魚類資源。黃海上的中國重要港口城市有大連、青島、連雲港、南通等。還有韓國的仁川及朝鮮的南浦。

6. 黃海,黑海,紅海,東海,南海,北海的地理位置

世界上最大的海是在太平洋的一個邊緣海,是珊瑚海,它的南部與太專平洋另一邊緣海斯曼屬海鄰接,北緣和東緣為新不列顛島、伊里安島、索羅門群島、新布里底群島等包圍的;西緣緊靠澳大利亞大陸東北岸。比世界上第二個大海阿拉伯海還要大四分之一,珊瑚海又稱所羅門海。

7. 東海的具體地理位置

通稱「東中國來海」,簡稱東源海。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 。北起中國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與黃海毗鄰,東北面以濟州島、五島列島、長崎一線為界,南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作經澎湖到台灣東石港)一線同南海為界,東至日本琉球群島。位於中國大陸和台灣島 、日本琉球群島和九州島之間。並經對馬海峽與日本海相連,瀕臨中國的滬、浙、閩、台4省市。面積77萬多平方公里。多為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鹽度為31-32‰,東部為34‰。海水溫度平均9.2℃。冬季南部水溫在20℃以上。世界著名漁場之一,產大黃魚、小黃魚、刀魚、墨魚等。整個海區介於北緯23°00′~33°10′,東經117°11′~ 131°00′之間。
我國的四大海是東海 南海 黃海 渤海

8. 中國處於什麼地理位置

中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國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中國的經緯度位置: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5] 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當。

中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29'59.79"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3°31『00'N',東經112°17』09」E),為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區域的一座暗沙,是實際上的中國領土的最南端(非位於其東北約15海里的曾母暗沙)。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立地暗沙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中國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相差5個時區。

(8)黃海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陸地領土: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台灣及其附屬各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一切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包括釣魚島群島、蘇岩礁),陸地領土約960萬平方千米。

海洋國土:渤海全域和黃海、東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轄的專屬經濟區,共約470萬平方千米,其中,南中國海九段線以內的所有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中國領空為領土和領海以上35千米的空域。

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長18400多公里,島嶼岸線14000多公里,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公里。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約為35989.76平方公里。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公里,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

國土面積:陸地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15,居世界第三位。 [47] 東部地區佔10.5%,中部地區佔25.3%,西部地區佔64.2%。

9. 中國海的地理位置

中國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的總稱。四海相連,環布亞洲大陸東南部。北面專和西面瀕臨中屬國大陸、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東、南以朝鮮半島、日本九州島、琉球群島、台灣島、菲律賓群島與太平洋相鄰,南至大巽他群島,面積493萬平方公里。跨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渤海是中國的內海,以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角經廟島群島至山東半島北端蓬萊角一線與黃海分界,面積7.7萬平方公里。黃海與東海的分界是長江口北角至濟州島西南角間的連線。黃海面積417,000平方公里,東海面積751,100平方公里。東海與南海之間以台灣海峽溝通,其分界線經福建東山島南端至台灣南端的鵝鑾鼻。南海面積約為3,685,000平方公里。

10. 淮海黃海平原地理位置及氣候

黃淮海平原,即華北平原,位於北緯32°~40°,東經114°~121°。北抵燕山南麓版,南達大別權山北側,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東臨渤海和黃海,跨越京、津、冀、魯、豫、皖、蘇7省市,面積30萬平方千米。平原地勢平坦,河湖眾多,交通便利,經濟發達。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