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蒙古國的地理位置怎麼樣啊好不好
蒙古國(蒙古語:Монголулс,英語:Mongolia),簡稱「蒙古」。位於中華人專民共和國和俄羅屬斯之間,被兩國包圍的一個內陸國家,蒙古雖然不與哈薩克邊境接壤,但其最西點到哈薩克的最東端只有38公里。首都及全國最大城市為烏蘭巴托,佔全國總人口的45%。
蒙古國土面積為1,564,116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19大的國家,也是僅次於哈薩克的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人口約300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蒙古國可耕地較少,大部分國土被草原覆蓋。北部和西部多山脈,南部為戈壁沙漠。約30%的人口從事游牧或半游牧。主要信仰藏傳佛教,主體民族是蒙古族,亦有哈薩克族、圖瓦人等少數民族分布於西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168美元(2014年)。1997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Ⅱ 蒙古的地理位置
蒙古國地處亞洲中部的蒙古高原,東、南、西三面與中國接壤,北面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為鄰,邊境線總長8219公里,其中中蒙邊境線長4676.8公里,蒙俄邊境線長3543公里。
蒙古國土面積為156.65萬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19大的國家,也是僅次於哈薩克的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人口約300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
蒙古國地勢自西向東逐漸降低,海拔最高點為4653米(乃拉姆達勒峰),最低點為553米(呼赫湖),平均海拔為1580米。

(2)外蒙古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蒙古的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蒙古國地質結構復雜,山脈多系火山岩構成,土層較厚,基岩裸露,土壤種類以栗鈣土和鹽鹹土為主,北部有凍土層,從北至南大體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帶。
2、氣候特徵
蒙古國大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氣候,季節變化明顯,冬季長,常有大風雪;夏季短,晝夜溫差大;春、秋兩季短促。每年有一半以上時間為大陸高氣壓籠罩,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蒙古高氣壓中心,為亞洲季風氣候區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
3、水文分布
蒙古國境內有河流3800條,總長度達6.7萬公里,有3500個湖泊,7000多處泉眼。主要河流有色楞格河、鄂爾渾河、克魯倫河和科布多河等50多條河流,大部分分布在北部、中部地區。湖泊大多分布在西北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蒙古
Ⅲ 蒙古國的地理環境
蒙古國地質結構復雜,山脈多系火山岩構成,土層較厚,基岩裸露,土壤種類以栗鈣土和鹽鹹土為主,北部有凍土層,從北至南大體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帶。
蒙古國地勢自西向東逐漸降低,海拔最高點為4653米(乃拉姆達勒峰),最低點為553米(呼赫湖),平均海拔為1580米。山地面積77.7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二分之一;戈壁沙漠面積40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四分之一;湖泊面積為1.6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
蒙古國的主要山脈有西北-東南走向的阿爾泰山,平均海拔3000米,位於蒙古國西部;杭愛山,位於蒙古國中部,西北東南走向平均海拔3000米;蒙古國東部的肯特山脈,東北西南走向山勢平緩,平均海拔2000米,被蒙古人尊為聖山。 蒙古國植被以北部西伯利亞針葉林和南部的中亞草原、荒漠組成。高等種子植物有103科596屬2251種,苔蘚植物有40科119屬293種,地衣植物有30科70屬570種,蘑菇有12科34屬218種,葯用植物有52科154屬574種。其中,主要植物有蒙古茅草、科爾金斯基茅草、戈爾嘎諾夫旋花、格魯保夫針葉棘豆、胡楊、山川柳、沙棗、菖蒲、芨芨草、看麥娘等。
蒙古國野生動物約有60種哺乳類,50多種魚類,90種鳥類。主要有旱獺、野驢、野馬、角鹿、戈壁熊、野駱駝、羚羊、野山羊、母盤羊、黑尾黃羊、麝、豹、海狸、水獺、貂、密鼠、鷲、鴻、鵜鶘、雪雞、野雞、皂雕、貓頭鷹、梟、啄木鳥。
(以上資料,截至於2012年)

Ⅳ 蒙古國的地理位置
你好,蒙古國的經緯度,北緯41.7度到51.6度,東經87.9度到119.9度,網上查到,僅供參考。
Ⅳ 外蒙古的氣候條件
蒙古地復處內陸,自然制地理狀況對其氣候有非常大的影響。蒙古的氣候具有強烈的大陸性特徵,季溫差和日溫差均很大。蒙古比北京相對較冷,平均氣溫低5℃,南部的平均氣溫低4℃。阿爾泰、杭蓋、庫蘇古爾和肯特等山區夏季的平均氣溫為14℃-15℃;南部戈壁和東部平原地區最高氣溫達40℃以上。西北部山區冬季的平均氣溫為-25℃至-30℃,最低氣溫達-40℃;戈壁地區冬季平均氣溫為-15℃至-30℃,最低氣溫達-38℃。
蒙古屬典型的大陸型氣候,早晚溫差大,冬季最低氣溫可至-40℃,夏季最高氣溫達35℃。蒙古春季(五至六月)較短,一直到五月中旬方才天氣轉暖,樹木發芽,草原變綠。夏季(七至八月)晝熱夜涼,紫外線強,游沙漠地區尤為如此,陰雨天和夜晚時天氣會驟然變涼。秋季(九至十月)天氣變幻無常,有可能突然變冷,甚至下雪。冬季(十一至四月)天寒地凍,漫長的冬天幾乎每天都在飄雪,最冷時可達攝氏零下四十度。
Ⅵ 外蒙和內蒙是怎樣的地理環境,歷史為什麼內蒙古一起掏走、
高原,沙漠地形。
內蒙古沒有被分出去的原因是:
1,內蒙古跟外蒙古屬於不同的省。
2,中央對內蒙的控制要比外蒙古強的多。
3,內蒙古的漢人要比蒙古人多。
4,內蒙古由於地理跟歷史的原因,跟中原的聯系極為密切。
Ⅶ 蒙古國的地理位置怎麼樣好嗎
蒙古國來地處亞洲中部的蒙古高原,自東、南、西三面與中國接壤,北面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為鄰,邊境線總長8219公里,其中中蒙邊境線長4676.8公里,蒙俄邊境線長3543公里。蒙古國東西最長處2368公里,南北最寬處1260公里,幅員面積156.65萬平方公里。
蒙古國是僅次於哈薩克的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沒有領海,空軍不能自由出入,土地貧瘠,大部分為荒漠、草原、隔壁,而且還夾在中俄兩個大國之間,蒙古國怕是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差的國家了。

注:完全沒有問題!請及時採納!
Ⅷ 外蒙古地理條件
外蒙古同屬於蒙古高原,地形平坦、開闊、氣候與地形與我國內蒙古較為相近。專但是外蒙古經濟屬發展較為落後,以畜牧業、礦業為主!所以基礎設施比較欠缺,如果是駕車去那邊,建議選擇越野車或地盤較高的車最為合適,當然油料、干糧衣被也要帶齊。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Ⅸ 蒙古國資源環境如何
蒙古國的自然資源:
已發現和確定擁有80多種礦產,建有800多個礦區和8000多個采礦點,主要蘊含鐵、銅、鉬、煤、鋅、金、鉛、鎢、石油、油頁岩等資源。
蒙古國植被以北部西伯利亞針葉林和南部的中亞草原、荒漠組成。其中,主要植物有蒙古茅草、科爾金斯基茅草、戈爾嘎諾夫旋花、格魯保夫針葉棘豆、胡楊、山川柳、沙棗、菖蒲、芨芨草、看麥娘等。
蒙古國野生動物約有60種哺乳類,50多種魚類,90種鳥類。主要有旱獺、野驢、野馬、角鹿、戈壁熊、野駱駝、羚羊、野山羊、母盤羊、黑尾黃羊、麝、豹、海狸、水獺、貂、密鼠、鷲、鴻、鵜鶘、雪雞、野雞、皂雕、貓頭鷹、梟、啄木鳥。
蒙古國的自然環境:
地質結構復雜,山脈多系火山岩構成,土層較厚,基岩裸露,土壤種類以栗鈣土和鹽鹹土為主,北部有凍土層,從北至南大體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帶。蒙古國大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氣候,季節變化明顯,冬季長,常有大風雪;夏季短,晝夜溫差大;春、秋兩季短促。每年有一半以上時間為大陸高氣壓籠罩,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蒙古高氣壓中心,為亞洲季風氣候區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無霜期大約從6月-9月,只有90-110多天。降水很少,年平均降水量約120-250毫米,70%集中在7-8月;西北部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許多高峰終年積雪。
Ⅹ 蒙古族的地理環境
蒙古族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游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布,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國地處亞洲中部的蒙古高原,東、南、西三面與中國接壤,北面同俄羅斯西伯利亞為鄰,最西點到哈薩克共和國最東端只有38千米。邊境線總長8219千米,其中中蒙邊境線長4676.8千米,蒙俄邊境線長3543千米。蒙古國東西最長處2368千米,南北最寬處1260千米,幅員面積156.65萬平方千米。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盡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志。

(10)外蒙古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蒙古國大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氣候,季節變化明顯,冬季長,常有大風雪;夏季短,晝夜溫差大;春、秋兩季短促。每年有一半以上時間為大陸高氣壓籠罩,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蒙古高氣壓中心,為亞洲季風氣候區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
無霜期大約為6—9月,約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約120—250毫米,70%集中在7—8月;西北部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許多高峰終年積雪。
蒙古國地質結構復雜,山脈多系火山岩構成,土層較厚,基岩裸露,土壤種類以栗鈣土和鹽鹹土為主,北部有凍土層,從北至南大體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