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福安地理環境

福安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03 14:58:49

⑴ 福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的地理環境

福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內主要水系有5條,即黃蘭溪、秀溪、龍亭溪、蟾溪和首洋溪,均屬於交溪水系支流穆陽溪。穆陽溪發源於福建省政和縣鎮前,流經周寧縣荷洋及福安市境內的社口、穆陽、康厝、溪譚至賽岐鎮廉首村前與富春溪匯合。總長116公里,境內長度46.4公里;流域總面積1389平方公里,境內流域面積518平方公里。
流經白雲山景區的秀溪,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620萬立方米。
流經九龍洞景區的蟾溪,全流域面積達42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0870萬立方米。流經福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長約6.7公里。
流經龍亭峽谷景區的龍亭溪,流域面積76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9.84億立方米。流經福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長約16公里。
流經黃蘭峽谷景區境內的黃蘭溪屬穆陽溪支流下逢溪,長約9公里,流域面積為68.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8045萬立方米。
流經金鍾山景區的首洋溪,全流域面積為9.5平方公里,流經福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境長約5.5公里,年徑流量1190萬立方米。 白雲山地質構成以中生界侏羅繫上統南園組第二段火山碎屑岩類為主,主要是流紋質熔結凝灰岩,岩石呈淺灰、灰、深灰、灰紫、紫色,緻密塊狀,新鮮者貌似凝灰熔岩,塑性岩屑、塑性玻屑呈定向斷續排列(風化後更為明顯),顯示似流動構造。岩石具熔結凝灰狀結構,由晶屑、塑性岩屑、塑性玻屑及火山灰組成。此外,還有花崗岩零碎出露,主要是燕山晚期第一階段第四次侵入的花崗斑岩。境內龍亭溪及其支流蟾溪等峽谷河床上雕琢出無數個形態各異的垂直洞穴、漂礫和石臼等。
白雲山風景區位於控制著福安市地形骨架的三大山脈之一的洞宮山脈南段。境內西南地勢平緩,山頂渾圓,東北坡山勢險峻,峭壁林立,山脊如削,溝壑陰深,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主峰海拔1449.2米。風景區內地質構造復雜,河流多沿斷裂破碎帶深切,使得地勢陡峻,峭崖連綿。由於冰川運動的影響和河流下切,造成東、西兩條深切峽谷——黃蘭峽谷和龍亭峽谷。

⑵ 「福建 福安市」 屬於福建的什麼地理位置

屬於閩東地區!

⑶ 福安 面積多大

福安面積:1880平方復公里制。

福安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宋淳祐五年(1245年)理宗御批「敷賜五福,以安一縣」得名,1989年撤縣設市,1993年被國務院列為沿海開放城市。全市總面積188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45公里。轄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8個鄉鎮、3個街道,總人口65萬人。
福安市三面環山,南面臨海,1993年被列為對外開放城市。福安是全國畲族人口最為集中的縣級市,也是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體育先進市。

⑷ 福安賽岐的地理位置,風景特產

福建寧德福安市賽岐鎮,位於福安市境中部,距市府26公里。地理方位:北內緯26°53′~27°1′、東經容119°39′~119°46′之間。面積78.6平方公里,人口4.5萬。是閩東水陸交通樞紐,福(州)溫(州)公路橫貫境內。賽岐氣候屬中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均氣溫13.6℃~19.8℃,年降雨量1350~205毫米,無霜期平均為287天。

著名景點:鰲峰山,金鍾山公園,萬壽寺等。

特產:象環葡萄,蘇陽楊梅。

賽岐鎮是閩東人口最多的建制鎮,也是閩東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窗口,素有「閩東第一大鎮」「閩東小上海」「閩東小香港」之稱。於2012年3月入選第三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鎮。

⑸ 福安特產是什麼

福安的特產; 1、蜜沉沉酒:福安市特產。用優質糯米,經多道工序釀制而成,香甜醇厚,榮獲國家銀質獎。2、晚熟荔枝:盛產於霞浦、寧德、福安等沿海縣(市)。閩東晚熟荔枝4月初開花,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具有果肉厚而多汁,核小,味甜微酸的特點。3、芙蓉李:系福安、霞浦等縣(市)特產。最宜鮮食,果皮較薄,可不削皮,果肉淡紅色,清脆多汁,甜酸適口。芙蓉李又宜加工成果乾或精製蜜餞,福安傳統的名果乾——李干,微咸適酸,曾遠銷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國家。4、水蜜桃:以福安、古田等縣(市)盛產。果子略呈球形,頂尖,桃紅色,表皮有絨毛,熟後質軟如腐狀,味極甘美,止渴消暑,且品種繁多,有雪裡紅、雪花露、瓊漿蜜、紅蟠桃、玉香液、黃肉桃等。5、對蝦:產於寧德、霞浦、福鼎、福安等沿海縣(市)。是海味中八大珍品之一,分人工養殖和海產兩種,肉質鮮,營養價值高,是出口的熱門貨。6、牡蠣:產於寧德、霞浦、福鼎、福安等沿海縣(市)。粒顆肥大,肉嫩味美,是國內外旅遊者喜愛的海產品。7、蟶:產於寧德、霞浦、福鼎、福安等沿海縣(市)。蟶肉味鮮細嫩,蛋白質高,其中以霞浦縣沙江鎮沙塘村海灘繁殖的「劍蟶」(學名刻刀蟶)最為著名,是福建省沿海唯一品種。8、泥蚶:產於寧德、霞浦、福鼎、福安等沿海縣(市)。肉厚血紅,味道醇美。尤以寧德市二都珠蚶為最,它殼薄,大小適中,產品早在50年代就馳名東南亞。

⑹ 福安的地理環境

福安市位於鷲峰復山脈東南坡制,太姥山脈西南段,洞宮山脈東南延伸部分。氣候溫暖濕潤,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由於所處地理緯度低,瀕臨東海,受季風環流影響,具有四季分明,夏季稍長,冬季稍短;光熱充足,無霜期長,季風明顯,台風頻繁;雨量集中,夏旱突出等特點。又由於福安背山臨海,境內以山地為主的地貌,類型多樣,高差懸殊,氣候還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區域性特點。 極端最低氣溫-9.5℃(1961年1月18日),極端最高氣溫為43.2℃(1967年7月17日),無霜期240-330天,木蘭溪以南幾乎全年無霜。年平均降水量800-1900毫米。 春季:氣溫開始呈波動性回升,氣溫變化大。晴雨天氣交替出現,以陰雨天居多,降水強度較大。 夏季:春末夏初多梅雨,降水強度增大。盛夏有短暫的酷暑,境內的河谷小盆地是福建省的高溫中心之一,多台風暴雨。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天氣晴朗少雨,溫度較春季高。 冬季:除山區外一般無嚴寒,霜雪少見,南部受海洋的調節,霜雪更少。

⑺ 福安的地理條件怎麼獨特

福安市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地處鷲峰山脈東南坡,太姥山脈西南部、版洞宮山脈東南延伸部權分;福安市地處鷲峰山脈、太姥山脈和洞宮山脈之間,這三大山脈控制著全市的地形骨架。山體走向大致呈北東—南西展布,或呈北西—南東走向。山嶺延伸的方向與構造線基本一致。中部交溪河岸兩側呈平原或丘陵,低山、中山三級或四級階梯狀分布。地勢從北向南傾斜,東、西部高,中間低,全市地形成為南北走向的狹長谷地。
福安市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由於所處地理緯度低,瀕臨東海,受季風環流影響,具有四季分明,夏季稍長,冬季稍短;光熱充足,無霜期長,季風明顯,台風頻繁;雨量集中,夏旱突出等特點。又由於福安背山臨海,境內以山地為主的地貌,類型多樣,高差懸殊,氣候還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區域性特點。[15] 極端最低氣溫-9.5℃(1961年1月18日),極端最高氣溫為43.2℃(1967年7月17日),無霜期240-330天,木蘭溪以南幾乎全年無霜。年平均降水量800-1900毫米。

⑻ 福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的自然資源

福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植被類型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在福建省植被區劃上屬常年溫暖照葉林地帶的常綠櫧類照葉林小區。但由於人為干涉,在中低山區內逐漸演替形成較大面積的人工栽種的杉木林、馬尾松林、竹林、茶園和果園等。在交通不便的金鍾山和龍亭峽谷等地域,人為活動較少,仍保留著原生天然林。森林群落類型繁多而復雜,局部還保留有比較豐富的第三紀和第四紀以前古老科屬和孓遺植物,如南方紅豆杉、江南油杉、福建柏等,充分地反映了風景區自然條件優越和生態環境穩定。植物區系和植被特點表現為:
(1)植物種類繁多。
福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內植物種類有158科349屬546種。其中苔蘚植物20科22屬24種,蕨類植物14科18屬24種,裸子植物10科12屬21種,被子植物114科292屬477種。被子植物中杜鵑花科植物有映山紅、滿山紅、鹿角杜鵑、猴頭杜鵑、馬銀花、丁香杜鵑、彎蒴杜鵑等;蘭科植物有春蘭、建蘭、金線蓮、獨蒜蘭、見血清、大葉石仙桃、細葉石仙桃、石豆蘭等;竹類植物有南平倭竹、腫節少穗竹、苦竹、箬竹、毛竹、綠竹等;野牡丹科有地念、鴨腳茶、肥肉草、錦香草等;獼猴桃科有中華獼猴桃、毛果獼猴桃等。此外,蒲公英、蒓菜在福建尚屬首次發現。由於人為活動造成自然環境惡化,野生山茶在國內幾近絕跡,但在該名勝區的金鍾山景區卻發現野生山茶居群,進一步說明該區原生植物保護良好。
(2)植被類型較多。
景區內植物資源豐富,植被類型較多,共有6個植被類型,15個群系組、50個群系。6個植被型分別為:
①針葉林:全區均有分布,主要有馬尾松林、杉木林和柳杉林等,多數為人工林,部分為次生林。次生林是原生常綠闊葉林受破壞後,造成水土流失,林地乾燥,周圍有馬尾松母樹播入種子而自然形成的。
②灌木林:其中,落葉灌木林主要分布在社口、首洋等海拔800米的山脊,以白櫟灌木林為主,高度1.5米左右,植株多成叢狀生長,混生黃檀、柃木等落葉灌木。常綠灌木林多分布於陡坡山崖處,系常綠闊葉林受破壞後而成的次生林,喬木樹種變少,灌木樹種增多,陽性植物侵入,主要有青岡櫟、石櫟、絲粟栲等。
③常綠闊葉林:多分布在海拔400米至1000米之間,仍保留少量中亞熱帶的地帶性植被。上層優勢樹種以殼斗科的米櫧、絲栗栲為主,其次為樟科的楠木、光葉石楠、中華杜英、少葉黃杞等。林下灌木有黃瑞木、柃木、香檳杜鵑等;草本有中華里白、狗脊、地念等。層間有獼猴桃、金銀花、葛藤、拔葜、金櫻子等。
④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形成的原生植被為亞熱帶的常綠闊葉林,因長期受人為干擾,林分質量改變,郁閉度降低,林內透光度增強,溫度升高,為陽性樹種馬尾松等的侵入創造條件,進而逐漸演替為針闊葉混交林。部分地方在照葉林被砍伐後,也營造杉木與柳杉、杉木與馬尾松、馬尾松與柳杉等針葉混交林。
⑤竹林:毛竹在山區各地均有種植,綠竹、簍竹多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河谷、水濱。
⑥草坡:主要以芒萁為主,混生芭芒、金茅等,在濕潤的地方主要生長有長穗稗、石松、牡蒿以及莎草、香附子等。
(3)垂直地帶性明顯。
福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屬海拔在150米至1450米,屬典型的山地立體型氣候。水、氣、熱條件隨海拔高度發生變化,植被分布也隨之發生變化,自然形成植被的垂直帶譜。可分為四個林帶:
①山地灌木草甸帶: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中山地區。生長有黑松、木荷、映山紅、地念、鴨腳茶、肥肉草、烏葯、三花冬青、烏飯、胡枝子、白芒、馬蘭等低矮喬、灌木和草本。
②針闊混交林帶:分布在海拔800米至1000米地區。林木以殼斗科為主,伴生一些針葉樹與其他常綠落葉喬灌木,主要樹種有馬尾松、柳杉、福建柏、紅花油茶、木荷、杜鵑、柃木、白櫟等。
③照葉林帶:分布在海拔500米至800米地區。主要樹種以殼斗科植物為主,如混生杉木、毛竹、油茶、三年桐,林下植被有剛竹、箬竹、南平倭竹、梔子、五節芒、芒箕等。
④用材、經濟林帶: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區。主要樹種有杉木、馬尾松、香樟、木荷、楓香、油茶、茶樹、油桐、葡萄、梨樹及其他果樹。林下及荒山灌木有小葉赤楠、柃木、木莓、地念、肥肉草等。
(4)植物區系起源古老,熱帶、亞熱帶成分居多。
白雲山植物區系發展悠久,起源古老,成分十分復雜,尤以熱帶、亞熱帶成分居多,表明本區水熱條件優越,植物生長條件好,植被保護比較完整,古老、分類上孤立、形態上特殊的植物十分豐富。如國家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福建柏、柳杉等。
(5)植物資源景觀特色明顯。
①優美的天然林:中高海拔地區特別是金鍾山和龍亭峽谷保留有較大面積的原生天然林,物種資源豐富,林相景觀優美,季相變化突出,垂直地帶性明顯,屬福建閩東南地區罕見的原生植物群落。
②古樹資源豐富:首洋、馬洋、嶺下等村分布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二級保護植物福建柏、香樟、竹柏、江南油杉、柳杉、杉木、鉤栗、楓香、細柄阿丁楓等許多珍稀古樹種共30多株,樹高10-20米,胸圍近1米,樹齡超百年。
③人工植被景觀多樣:境內丘陵山地除農耕地的農作物水稻、紅薯、多種蔬菜外,景區內山地有大面積的人工毛竹林、茶園、葡萄園等,景觀各具特色。
④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豐富:景區內植物大部分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如集中成片的高山杜鵑林,春季鮮花滿山。常見種類有映山紅、滿山紅、鹿角杜鵑、猴頭杜鵑、馬銀花、丁香杜鵑、彎蒴杜鵑等;零星分布的有福建山櫻花、四照花、莢蒾、建蘭、春蘭、獨蒜蘭、金線蓮、金櫻子、金針菜、野百合、馬蘭、羊乳、三花冬青、亮葉冬青、毛葉冬青、蒲公英、金銀花、葛藤、地念、鴨腳茶、肥肉草、黃梔子、苦苣苔、石斑木等。白雲山蓮峰寺前的天池中有罕世之物——午時蓮,近午時,花莖自水中抽出,午時開花,花開之時全池啪啪作響,花呈雪白色,秀潔如玉,午後沉入水中,天天如此,奇妙無比。金鍾山發現的野生山茶居群填補了我省空白,不僅觀賞價值極高,同時也極具科研價值。
⑤植物資源與當地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烏飯樹是畲族不可缺的一種植物,每年的農歷三月三是畲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畲民們准備大量的烏飯(烏飯樹葉和純糯米製作而成,可清涼解毒養顏健體的糯米飯)熱情款待來到畲家的客人。當地的中草葯資源極其豐富,常見的有夏枯草、山蒼子、金銀花、細葉石仙桃、大葉石仙桃、金線蓮、地念、鹽膚木、黃梔子、七葉一枝花、八腳蓮、中華蛇菰、烏蕨等。 白雲山森林茂密,植物種類繁多,多樣性的生態環境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優越的棲息、繁殖場所,因而景區內動物種類較多。據不完全統計,全景區共有287種,其中鳥類14目27科71種,占福建全省比例為13.1%,全中國6.0%;獸類8目15科23種,占福建全省比例20.9%,佔全中國4.6%;兩棲類2目4科6種,占福建全省比例12.2%,佔全中國2.2%;爬行類動物3目8科14種,占福建全省12.2%,佔全中國3.7%。種群數量較多和分布較廣的有山雀、竹雞、雉雞、斑鳩、野兔、野豬、麂、穿山甲、虎紋蛙、棘胸蛙、眼睛蛇、銀環蛇、竹葉青蛇等。
牆坪、馬洋村交界處的原始天然林中獼猴數量繁多,首洋、南溪、曉陽行政村交界處原始森林中有雲豹、棲門羚、貓頭鷹等經常出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穿山甲、蟒蛇、白鷳等,區內均有分布。而且,谷口村還有一條100多米長的鯉魚溪,其鯉魚數量之多,個頭之大,為福建全省罕見。黃蘭湖的鴛鴦結伴成群也很具特色。

⑼ 福安市屬於哪個省

福建省
福安,本為幸福安康的意思,另有城市福安,是福建省寧德市轄市,是海西東北翼的交通樞紐和閩浙贛內陸的重要疏港通道,環三都澳區域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是全國及福建省畲族人口最多的縣份。
【地理環境】
福安廣場全景
福安,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台灣海峽西岸,地理坐標為北緯26°41′—27°24′,東經119°23′—119°51′,轄區東西相距37千米,南北相距80千米。東鄰柘榮縣、霞浦縣,西連周寧縣,北毗壽寧縣、浙江省泰順縣,南接寧德市、三沙灣。福安地處閩東地理中心,閩東山地北部,鷲峰山脈東南坡,太姥山脈西南部、洞宮山脈東南延伸部分。地勢從東、西兩側向交溪谷地傾斜。交溪、穆陽溪縱貫中部,向東南注入三都澳。海岸線長100千米,有島嶼13個。瀋海高速公路、104國道縱貫市境,小浦公路橫穿中部。賽岐港為閩東主要港口。年均氣溫13.6℃~19.8℃,年降雨量1350~2050毫米,無霜期平均為287天。[2][3]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福安設有2個省級開發區,下轄18個鄉鎮3個街道:閩東賽岐經濟開發區、福安畲族經濟開發區、城南街道、城北街道、陽頭街道、城陽鄉、坂中畲族鄉、賽岐鎮、穆陽鎮、穆雲畲族鄉、康厝畲族鄉、溪潭鎮、甘棠鎮、下白石鎮、灣塢鄉、溪尾鎮、松羅鄉、溪柄鎮、潭頭鎮、上白石鎮、范坑鄉、社口鎮、曉陽鎮。[4]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福安城市一角秦屬閩中郡,漢初隸屬閩越國,公元前85年(漢始元二年)屬冶縣,東漢為會稽南郡地,三國屬吳國建安郡東安縣地,晉、南朝屬溫麻縣。公元589年(隋開皇九年)屬原豐縣,公元607年(隋大業三年)屬閩縣,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起屬長溪縣。[10]
公元1245年(南宋淳佑五年)析長溪縣西北二鄉、九里建福安縣,直隸福建路福州。公元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福安縣改屬福建行中書省福州路福寧州。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福安縣隸屬福州府。公元1455年(景泰六年),劃出平溪里的十一至十四都歸新置壽寧縣。公元1473年(成化九年),福安縣屬福寧州。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福寧州升為福寧府,福安縣隸屬福寧府。
公元1913年(民國2年),福安縣隸屬東路道(道治在今閩侯,民國3年改稱閩海道)。公元1925年(民國14年),福安縣直屬福建省。公元1934年(民國23年)7月,屬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公元1935年(民國24年)10月,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長樂縣,公元1938年即民國27年移駐閩侯)。公元1942年(民國31年)5月,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次年9月移駐閩侯)。公元1943年(民國32年)9月,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公元1947年(民國36年)4月,隸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
公元1949年(民國38年)7月19日,福安縣解放。9月30日,福安縣隸屬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1950年3月改為福安專區)。1970年2月,福安專區革命委員會機關遷駐寧德,1971年6月,福安專區改稱寧德地區,福安縣屬寧德地區。1989年11月13日,國務院批准福安撤縣建市,仍屬寧德地區。現由寧德市代管。
1958年9月,全縣設15個公社、445個生產大隊。1984年廢棄「政社合一」制度,全縣設5個鎮、10個鄉、3個畲族鄉。
1990年,福安市轄有8個鎮、8個鄉、3個畲族鄉,20個居委會、449個村委會,230個居民小組、2140個村民小組。全市總人口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4.9萬人,漢族人口佔88.73%,畲族人口5.8萬人,為全國畲族人口最多的縣(市)。市人民政府駐城區中興路26號。
1997年,福安市面積1880平方千米,人口56.7萬,畲族占總人口的11.5%。轄3街道11鎮4鄉3民族鄉:陽頭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賽岐鎮、穆陽鎮、甘棠鎮、下白石鎮、溪柄鎮、上白石鎮、社口鎮、潭頭鎮、曉陽鎮、溪尾鎮、溪潭鎮、城陽鄉、范坑鄉、灣塢鄉、松羅鄉、坂中畲族鄉、穆雲畲族鄉、康厝畲族鄉。市政府駐韓陽。
2003年,福安市轄3個街道、11個鎮、4個鄉、3個民族鄉:陽頭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賽岐鎮、穆陽鎮、甘棠鎮、下白石鎮、溪柄鎮、上白石鎮、社口鎮、潭頭鎮、曉陽鎮、溪尾鎮、溪潭鎮、城陽鄉、范坑鄉、灣塢鄉、松羅鄉、坂中畲族鄉、穆雲畲族鄉、康厝畲族鄉。[5]
[編輯本段]【經濟建設】

經濟概況

2008年,福安完成生產總值109.47億元,增長21.5%;財政總收入7.66億元,增長47.1%,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3.92億元,增長39.1%,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達6.8%,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縣域經濟綜合考評居寧德市第一。

農業經濟

2008年,福安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87億元,增長4.9%。糧食總產10.30萬噸;茶葉、葡萄、水產、畜牧四大產業產值17.83億元;成功舉辦「坦洋工夫」杯首屆海峽茶藝小姐電視公開賽、第二屆南國葡萄文化節;完成茶樹品種調整400公頃;推廣葡萄設施栽培40公頃;新增造林1600公頃。新增省級和寧德市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擁有省級農業品牌5個,成立各類經濟合作組織或協會50多家。30個新農村試點示範村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完成村級供水工程56處、海堤除險加固2.8千米、「年萬里」農村路網工程187千米。

工業經濟

2008年,福安工業總產值175.6億元,增長30.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6.38億元,增長40.8%。電機電器、船舶修造和食品加工三大主導產業完成產值151.65億元,其中電機電器業產值突破百億大關,增長27.5%;船舶修造業產值40.15億元,增長60.6%;食品工業產值9.5億元,增長26.7%。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億元企業7家,白馬、泰格、安波3家企業產值突破5億元。「泰格」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實現寧德市工業企業國家級品牌零的突破;新增省級著名商標4個、省級名牌產品10個。六大工業集中區建設全面推進;成立了寧德職業技術學院船舶分院、船舶交易管理中心、全國首家農業擔保機構——福建恆泰擔保有限公司等產業配套組織。

第三產業

2008年,福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9億元,增長17.1%。「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改造農家店160多家,海峽大茶都一期初步建成,簽約入駐茶商170多家。實施房地產開發項目20個,完成投資7.76億元,增長74.3%;銷售面積28.1萬平方米,增長112.6%。完成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編制,第四紀古冰川遺跡——冰臼群自然景觀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自然遺產預備名錄工作全面啟動;溪塔葡萄溝獲得國家AA級旅遊景區稱號並正式對外營業,全市旅遊接待量達10多萬人次。

外經外貿

2008年,福安出口總值3.54億美元,增長44.6%。電機電器出口突破3億美元,年自營出口總值超過800萬美元企業達12家,新增自營進出口權企業29家,安波公司榮獲全國首家電機出口免驗資格,凱捷利集團獲得產品免檢資格。招商引資取得成效,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795萬美元,增長63.5%。「6·16」寧德投洽會、「9·8」中國投洽會、香港投洽會共簽約項目17項,總投資42.38億元,已動工或投產11項。「6·18」福建項目成果交易會對接項目55項,總投資4.4億元。晉京舉辦特色農產品展示推介和山海經貿對接活動,簽約項目6項,總投資2億元。世界超強電機企業——台灣東元集團電機工業園項目成功簽約。[6]
[編輯本段]【社會事業】

項目建設

2008年,福安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4億元,增長35.3%。8個省、寧德市重點項目、19個考核類重點項目分別完成投資3.2億元和3.77億元。50萬噸冷軋硅鋼一期、潭頭水電站、變電所建設、灣塢環島路一期等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銀嘉電機、立松鑄造、甘下線奎聚段改線、寧德職業技術學院擴建等項目進展順利;西部通道一期、火車站站前廣場通站道路、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工程等項目動工建設,輸變電線路征地工作基本完成;寧武高速福安段、白馬港鐵路支線、大唐火電廠二期等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百日會戰投入經費1700多萬元,實施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工程。

民生保障

2008年,福安實施省級重點科技項目16項、寧德市級科技項目3項,專利授權142件,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教育對縣督導達到寧德市二類優秀標准,高考專科以上上線率70.2%,二中、三中晉級為二級達標,六中、八中通過三級達標驗收;實施中小學危改、布局調整項目14個,改造農村薄弱初中和寄宿制完小校20所。完成松羅、灣塢等衛生院改造,落實衛生院在崗人員工資及項目補助735萬元。陽頭察陽黃氏宗祠、曉陽太後宮廳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坦洋、樓下村成為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建設村級廣播室106個,完成2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120個、「模改數」272個村。獲得寧德市第八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第一名,福安籍運動員林忠仔兩次獲得國際性射擊比賽冠軍。計生工作實現三類先進市目標,人口自然增長率7.32‰。

人民生活

福安別墅新區2008年,福安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82元,增長20.3%。農民人均純收入4966元,增長13.9%。全市新增就業600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096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萬人。失業、醫療、養老、工傷、生育等保險覆蓋人數13.7萬人次,發放農村低保2.9萬人2136萬元、城市低保5196人390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11.7萬戶41.2萬人,參合率81.2%,直接受益農民8314人次,補償醫療費1051萬元;2375名醫改前破產關閉的國有和城鎮集體企業退休職工納入醫療保險。實行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賃補貼,經濟適用住房一期建設正式啟動。發放庫區移民後期扶持直補資金和限額項目資金91.6萬元,爭取庫區設施改造資金270萬元。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受益學生3.1萬人,城區中小學校接納進城農民工子女入學4400人。[11][6]
[編輯本段]【名勝古跡】
風景名勝:福安十景(坦洋醉茶、白馬飛虹、富春攬翠、柏柱尋蹤、古塔凌霄、瓜溪疊瀑、獅峰聽禪、廉水清風、白雲佛光、蟾溪問石);[7]白雲山、葡萄溝、綠竹長廊、福安獅峰寺、福安冰臼;[8]
文化遺跡:古廊橋、奎光閣、凌霄塔、廉村古道、廉村古宅、廉村古屏風、理學名宗、東宮侍讀;[9]
[編輯本段]【名優特產】
坦洋工夫紅茶:源於福安境內白雲山麓的坦洋村,被中華名人協會指定為中華名人特供茶。[6]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