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閬中地理位置

閬中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03 14:05:24

① 閬中古城的地理位置

閬中古城位於四川盆地東北緣、嘉陵江中游,閬中古城「5A」景區總面積達4.5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區域2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為古代巴國蜀國軍事重鎮

② 閬中地理位置在哪裡一

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位於嘉陵江中游,秦巴山南麓。山圍四面,水繞三方。

③ 閬中位於四川省什麼位置地圖顯示

閬中,位來於四川盆地東北部,源嘉陵江中游,
戰國時曾為巴國國都,公元前314年,置閬中縣,其後歷設郡、州、府、道、縣等,明清之際曾作為四川臨時省會達19年,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閬中被譽為四川最大的「風水古城」,保存較好,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沖」、「天下第一江山」、「閬中天下稀」、「世界千年古縣」、「國際最佳旅遊度假勝地」、「中國春節文化之鄉」等美譽。
1985年被國務院公布確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縣設閬中市,是中國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閬中幅員面積1878平方公里,總人口87.7萬,其中非農業人口30萬,城區26萬。轄49個鄉鎮,3個城區街道辦事處。

④ 閬中在哪個地方

閬(làng)中市,坐落在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中游,東枕巴山、西倚劍門、雄峙川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物華天寶,文化厚重,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
閬中幅員面積1878平方公里,總人口84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3萬,城區人口約20萬。轄49個鄉鎮,3個城區街道辦事處。
閬中地處四川盆地北緣,地勢西南低東北高,市區平均海拔328-888米,以低山丘陵地貌為主,亦有部分丘陵平壩地形。境內流長59.4公里,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1%。
閬中歷史悠久,戰國時為巴國國都。公元前314年,置閬中縣,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歷代王朝都在這里設置郡、州、府、道、治所。漢唐時期,閬中是我國古代天文研究中心,著名天文學字落下閎創制了《太初歷》和世界第一台渾天儀;蜀漢史將張飛鎮守閬中七年之久;明、清時期,閬中一度成為四川臨時省會達10餘年。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閬中一直是川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1985年國務院公布閬中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縣建市,為四川省直轄市;1992年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2001年被授予國家級生態示範市,2004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閬中,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沖」之譽,唐代詩人杜甫在這里留下了「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歷史給予了閬中豐厚的饋贈,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文化和近200多處名勝古跡,至今閃爍著奪目的光彩。閬中被譽為四川最大的「風水古城」,是全國現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保護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的古民民街院、寺院樓閣、摩岩石刻構成了閬中獨特的旅遊資源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氣勢輝宏的張飛廟、張飛墓冢以及蜀漢遺址文物,更是三國旅遊熱線重要的組成部分。
2005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2億元,比上年增長15%。
閬中稻米、小麥、玉米、油菜、棉花、柑桔、蠶桑等糧經作物久負盛名;半夏、沙參、川芎、杜仲、銀杏等名貴中葯材種植歷史悠久。閬中是全國的商品糧、棉花、桑蠶、水果、豬肉生產基地和四川省輕工重點發展基地,改革開放為閬中輕工業鑄就了輝煌,食品、釀造、絲綢、棉紡、皮革、醫葯、化工、建材、機械等眾多工業部門基礎雄厚,40多個國、部、省優質產品暢銷歐、美、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閬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環境正加速改善。212國道一級公路全線開通,302省級縱貫境內;國家二級民用機場正在建設之中;蘭渝鐵路籌建工作進展順利。在未來幾年裡,閬中的交通建設將主抓「四大工程」,即蘭渝鐵路、南廣高速公路、嘉陵江渠化工程、閬中機場續建,屆時,閬中將形成水陸空兼備的立體交通網路,交通閉塞的狀況一去不復返。
閬中通信發展迅速,現代化通信網路已具規模。國家大電網220KV變電站已投入使用,天然氣並入國家管網。閬中市委、市政府正不斷地優化投資環境,完善各種配套設施,為外來投資者經商創業、生活休閑提供一切便利。
閬中將在西部大開發中,建設成為川東北的「綠色明珠、旅遊中心、經濟強市」。

⑤ 閬中古城位於哪個省

閬中古城位於四川省。

閬(làng)中古城,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千年古專縣,中國屬春節文化之鄉,中國四大古城之一。

閬中古城位於四川盆地東北緣、嘉陵江中游,閬中古城「5A」景區總面積達4.5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區域2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為古代巴國蜀國軍事重鎮。

閬中古城有張飛廟、永安寺、五龍廟、滕王閣、觀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貢院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邵家灣墓群、文筆塔、石室觀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華光樓等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2月閬中市獲得「中國春節文化之鄉」稱號;2013年9月,閬中古城旅遊區被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氣候特點

閬中古城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適度。年均溫度17℃。極端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4.6℃。常年無霜期290天,年均日照1379.8小時,年均降水量1033.9毫米。

⑥ 古城閬中的地理位置

閬(làng)中轄46個鄉鎮、3個辦事處,人口86萬,其中城區人口18萬,居住著漢、回、藏版、維吾爾等權19個民族。198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縣建市,2002年被確定為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市和省重點旅遊城市,2004年底被國務院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城市坐落在嘉陵江西岸,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形成天然屏障,2000多年來,一直為巴蜀要沖,軍事重鎮,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沖」、「天下第一江山」之譽,唐代詩人杜甫在這里留下了「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⑦ 四川閬中古城,地理位置特別好,未來有望成為下一個麗江嗎

閬(làng)中古城地理位置的確非常好,但我認為它沒必要成為麗江,中國有一個麗江就足夠了。閬中就是閬中,沒必要模仿其它景點,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麗江齊名是沒有問題的。


古鎮內還有一條寬大的河流,這條河流養育了一代又一代閬中人。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陰雨連綿都阻擋不了垂釣愛好者來到這里放鬆心情,緩解壓力。閬中古城雖然比不上麗江出名,但絕對是一個不可錯過的一個地方!

⑧ 閬中在什麼地方

閬(làng)中市,坐落在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中游,東枕巴山、西倚劍門、雄峙川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AAAA風景旅遊區。物華天寶,文化厚重,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 閬中幅員面積1878平方公里,總人口84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3萬,城區人口約20萬。轄49個鄉鎮,3個城區街道辦事處。閬中地處四川盆地北緣,地勢西南低東北高,市區平均海拔328-888米,以低山丘陵地貌為主,亦有部分丘陵平壩地形。境內流長59.4公里,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1%。閬中歷史悠久,戰國時為巴國國都。公元前314年,置閬中縣,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歷代王朝都在這里設置郡、州、府、道、治所。漢唐時期,閬中是我國古代天文研究中心,著名天文學字落下閎創制了《太初歷》和世界第一台渾天儀;蜀漢史將張飛鎮守閬中七年之久;明、清時期,閬中一度成為四川臨時省會達10餘年。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閬中一直是川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1985年國務院公布閬中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縣建市,為四川省直轄市;1992年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2001年被授予國家級生態示範市,2004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閬中,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沖」之譽,唐代詩人杜甫在這里留下了「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歷史給予了閬中豐厚的饋贈,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文化和近200多處名勝古跡,至今閃爍著奪目的光彩。閬中被譽為四川最大的「風水古城」,是全國現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保護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的古民民街院、寺院樓閣、摩岩石刻構成了閬中獨特的旅遊資源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氣勢輝宏的張飛廟、張飛墓冢以及蜀漢遺址文物,更是三國旅遊熱線重要的組成部分。 2005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2億元,比上年增長15%。 閬中稻米、小麥、玉米、油菜、棉花、柑桔、蠶桑等糧經作物久負盛名;半夏、沙參、川芎、杜仲、銀杏等名貴中葯材種植歷史悠久。閬中是全國的商品糧、棉花、桑蠶、水果、豬肉生產基地和四川省輕工重點發展基地,改革開放為閬中輕工業鑄就了輝煌,食品、釀造、絲綢、棉紡、皮革、醫葯、化工、建材、機械等眾多工業部門基礎雄厚,40多個國、部、省優質產品暢銷歐、美、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閬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環境正加速改善。212國道一級公路全線開通,302省級縱貫境內;國家二級民用機場正在建設之中;蘭渝鐵路籌建工作進展順利。在未來幾年裡,閬中的交通建設將主抓「四大工程」,即蘭渝鐵路、南廣高速公路、嘉陵江渠化工程、閬中機場續建,屆時,閬中將形成水陸空兼備的立體交通網路,交通閉塞的狀況一去不復返。閬中通信發展迅速,現代化通信網路已具規模。國家大電網220KV變電站已投入使用,天然氣並入國家管網。閬中市委、市政府正不斷地優化投資環境,完善各種配套設施,為外來投資者經商創業、生活休閑提供一切便利。 閬中將在西部大開發中,建設成為川東北的「綠色明珠、旅遊中心、經濟強市」。

⑨ 閬中古城的地理環境

閬中古城地處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東鄰儀隴、巴中,南接南部,西連劍專閣,北屬毗蒼溪,距省會成都300公里 。
閬中古城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適度。年均溫度17℃。極端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4.6℃。常年無霜期290天,年均日照1379.8小時,年均降水量1033.9毫米。

⑩ 閬中的地理環境

境內有嘉陵江、東河、構溪河等169條溪溝,由東、西兩側匯入中部的嘉陵江,且專有6400多處屬大小水利工程。年徑流量6億多m³,「一江四河」年過境水量達249億m³,地下水藏量5833萬m³/年,水能理論蘊藏量23萬kW。嘉陵江支流已建成中小型水電站10處,年發電量5377萬kW/h。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