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理信息系統
Ⅰ 華東理工大學有地理信息系統專業么
有
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是國防科工委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具有地學和核科學特色,以理、工、管為主,文、法、教兼備的多科 性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學校於1956年創建,先後隸屬於第二機械工業部、核工業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現由國防科工委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海軍國防生培養基地。建校半個世紀以來,學校勵精圖治,艱苦奮斗,成為我國核工業開路先鋒--核燃料循環工程專門高級人才培養的搖籃,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65000餘名各級各類專門人才,為我國核軍工事業、核大國地位的確立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目前,學校由校本部、北校區、南昌校區組成。校園佔地2000畝,校舍建築面積74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40萬冊,電子期刊2000多種。學校下設國防科技學院、海軍後備軍官學院、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核工程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軟體學院、師范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等14個學院,另在南昌校區設立獨立學院--長江學院;現有55個本科專業,其中5個國家管理專業,11個國防軍工專業,14個江西省品牌專業;有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0個碩士點,有4個專業合作培養博士生,具有授予工程碩士學位和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資格,在校學生26000餘人(含留學生)。全校教職工2000餘人,教師中有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副教授450餘人。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近600餘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7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省級學科帶頭人35人,省級中斷骨幹教師52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
學校科技實力雄厚,有40個研究所,4個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際原子能機構參比實驗室,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是國際原子能機構鈾礦地質、同位素水文學高級培訓中心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東亞地區同位素水文資料庫主辦單位,多位教授受聘國際原子能機構咨詢專家。近年來,學校發表科研論文60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2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70餘部。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近600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30餘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2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50餘項,獲國家級獎勵9項,省部級獎勵43項,發明專利10項,年科研經費突破5000萬元。與美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際交流和學術聯系,並互派留學人員。
學校教學、生活設施齊備,有館藏豐富的地質博物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設備先進的體育館、藝術樓,以及游泳池、室內球場、體操房和標准田徑場等。擁有現代化的演奏廳和琴房、舞蹈房、美術展廳。辦學條件優良,生均教育資源各項指標均達到部頒標准。學生公寓配置寬頻網和電話。學校是花園式校園,先後被授予 "全國綠化先進單位"和"江西省園林化單位"。
東華理工大學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與就業,今年我校招生計劃7500人,其中本科5340人,高職專科2160人。近年來,學校招收國防生為海軍培養後備軍官,並與國防科工委、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二炮部隊、武警部隊等單位簽訂合作協議,為他們培養合格人才;並在江蘇、浙江、廣東、上海、福建等省市建立了畢業生實習就業基地,通過訂單式培養,向當地用人單位輸送合格人才,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是省內高校畢業生在廣東、上海、北京等地就業人數最多的院校之一,在2004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在江西省70多所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中得到專家組的高度評價,並被評為江西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
Ⅱ 上師大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研究生
上海師范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2014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招生內年份容:2014
本院系招生人數:未公布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招生人數:5
專業代碼:070503
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
參考書目、參考教材
01 區域環境與災害風險管理
02 環境與旅遊信息系統
更多研究方向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 英語一
③ 657 地理科學總論
④ 817 GIS綜合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英語口試,專業課口試
更多復試科目參考書信息
657地理科學總論:
地理科學總論參考書目:
1.《自然地理學》第四版,伍光和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人文地理學》第二版,趙榮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地理信息系統概論》(第三版)黃杏元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17GIS綜合:
GIS綜合參考書目:
1.《地理信息系統概論》(第三版)黃杏元、馬勁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現代遙感導論》尹占娥,科學出版社2008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Ⅲ 你好,在百度上看到你問的關於上海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的問題,我最近也在面試這家公司,想請教下
我雖然面試上了,但是我沒去報到去!
Ⅳ 上海哪裡有做電子地圖地理信息系統開發的公司啊
請問是關於哪方面的,有沒有更加詳細一點的信息
Ⅳ 上海交大有地理信息系統考研點么同濟 復旦 上海名牌大學哪幾個有這個專業的考研點
復旦肯定沒有這個碩士點,同濟和華師大有的,交大我不了解,應該沒有~
Ⅵ 弱弱的問:國內知名的地理信息系統公司有哪些jj
專職做GIS知名公司有北京超圖,武大吉奧、武漢中地、廈門精圖、清華偉景行;
全能3S公司有北京蒼穹、南方、山東正元、ESRI(北京)
Ⅶ 上海師范大學研究生地理信息系統怎麼樣
上海師大的 GIS一般吧。
華東師大 和 同濟的GIS 都比 上師大的GIS好。
Ⅷ 國內比較知名的做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公司有那些
比較常用的:做mapgis的中地,做geostar的吉奧,做supermap的超圖,此外arcgis在中國的代理商esri中國等等。
Ⅸ 基於WebGIS平台的上海市地面沉降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與開發
庄一兵 郁標 劉映
(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上海200072)
摘要:本文闡述了建立上海市地面沉降地理信息系統的背景、過程和採用的主要技術手段,概括介紹了系統應具有的功能,為尚未開展地面沉降信息化工作的地區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地面沉降;WebGIS;上海市
1 引言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為了控制上海地面沉降,上海市開始系統實施地面沉降監測,至今已積累了40餘年的地面沉降與地下水動態監測數據。為了對這些海量數據進行有效管理,1997年開始基於VisualBasic開發建立統一的「地面沉降信息系統」,初步實現數據管理、地面沉降分析及預測等功能。由於是單用戶版,多個用戶都必須安裝一套系統,維護不同版本資料庫,經常造成數據的不一致,數據更新不及時,並缺乏地理空間查詢和分析功能。鑒於以上不足,我們對系統進行升級開發,在開發後期,又將系統移植到WebGIS之上,實現了WebGIS功能,並對資料庫結構進行標准化統一。這為今後地面沉降日常研究工作,信息定期發布、科學評價地下水資源等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2 WebGIS服務技術
WebGIS服務(Web Service)是一種自包含(self-containt)、自描述(self-describing)的模塊化應用程序,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發布、定位和調用。與傳統的基於桌面或區域網的GIS相比,WebGIS具有以下的優點:
真正的信息共享:WebGIS可以通過通用的瀏覽器進行信息發布,使得不僅是專業人員,而且普通用戶也能方便地獲取所需的信息;此外,由於Internet的迅猛發展,Web服務正在滲入千家萬戶,在全球范圍內任意一個WWW站點的Internet用戶都可以獲得WebGIS伺服器提供的服務,真正實現了GIS的大眾化。
平台獨立性:無論伺服器/客戶機是何種機器,無論WebGIS伺服器端使用何種GIS軟體,由於使用了通用的Web瀏覽器,用戶就可以透明地訪問WebGIS數據,在本機或某個伺服器上進行分布式部件的動態組合和空間數據的協同處理與分析,實現遠程異構數據的共享。
較低的開發和應用管理成本:普通GIS在每個客戶端都要配備昂貴的專業GIS軟體,而用戶使用的經常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功能,這實際上造成了極大的浪費。WebGIS在客戶端通常只需使用Web瀏覽器(有時還要加一些插件),其軟體成本與全套專業GIS相比明顯要節省得多。另外,由於客戶端的簡單性而節省的維護費用也不容忽視。
更簡單的操作:要廣泛推廣GIS,使GIS系統為廣大的普通用戶所接受,而不僅僅局限於少數受過專業培訓的專業用戶,就要降低對系統操作的要求。通用的Web瀏覽器無疑是降低操作復雜度的最好選擇。
巨大的擴展空間:Internet技術基於的標準是開放的、非專用的,是經過標准化組織IETF和W3C為Internet制定的,這就為WebGIS的進一步擴展提供了極大的發揮空間,使得WebGIS很容易與Web中的其他信息服務進行無縫集成,建立功能豐富的具體GIS應用。
平衡高效的計算負載:傳統的GIS大都使用文件伺服器結構的處理方式,其處理能力完全依賴於客戶端,效率較低。而當今一些高級的WebGIS能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將基礎性、全局性的處理交由伺服器執行,而對數據量較小的簡單操作則由客戶端直接完成。這種計算模式能靈活高效地尋求計算負荷和網路流量負載在伺服器端和客戶端的合理分配,是一種較理想的優化模式。
3 系統平台選擇和開發過程
MapGIS-IMS(Internet Map Server)是中地軟體推出的新一代基於Internet的分布式GIS解決方案。對於最終用戶,它提供了一種更為快捷、廉價的方式以獲取地理信息;對於高級用戶,它還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管理工具來建立可縮放的、高效的站點。MapGIS-IMS遵循GIS標准,採用分布式GIS軟體技術,基於Internet網,採用多層體系結構和幾種分布式對象技術的綜合使用(CORBA,DCOM、JAVA)來為建立及發布地圖信息提供了快捷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IMS提供了包括顯示、工程管理、工作區管理、分析功能等一系列COM模塊,利用微軟的Active Server Pages(ASP)技術,可建立豐富的GIS應用。通過JavaScript和VBScript等編程語言,用戶可以定製WEB頁,通過FrontPage,Visual InterDev等產品建立客戶化的用戶界面。腳本程序可以在瀏覽器端執行,也可以通過標准應用伺服器(如ASP)在伺服器端執行。
因此,本系統選用MapGIS-IMS作為系統開發的網路GIS平台,利用Visual Studio.NET2003開發環境進行各模塊及功能的開發,調用MapGIS-IMS核心模塊,實現監測設施點、線、面的可視化查詢顯示及圖形與屬性互查。可以查詢地圖的屬性,地理坐標、位置等信息。瀏覽的屬性數據不僅包括數值型的,而且可以包括非數值型的,如圖像、地圖、動態圖象等多媒體屬性。
系統開發過程包括系統目標確立、系統設計、系統開發,系統調試維護及系統評價等幾個方面。其中,系統設計是系統實現過程中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系統功能設計、資料庫設計、應用模塊開發設計;而系統開發部分則是系統實現的實踐階段,包括子模塊的開發,程序調試、集成及運行等若干階段。所以,系統的建設過程,就是將系統應用目標、各種數據信息、業務流程以及各種計算機軟硬體有機結合形成統一整體的過程。
4 系統開發關鍵技術
4.1 多源數據無縫集成技術
本系統除了提供上海市地面沉降專題數據外,還提供了上海市1:25萬地圖數據和中心城區1:5萬地圖數據兩種不同比例尺的,不同來源的空間數據進行無縫集成顯示。
4.2 有效地管理維護基礎數據和地面沉降專業數據
對各種地面沉降專業數據可提供遠程導入和維護,方便野外作業用戶把測量數據及時導入系統,這樣對整個系統數據的快速更新起到了關鍵作用。系統管理員可以通過在伺服器端設置相應的地面沉降研究成果,改變服務平台數據的發布狀態,這樣大大地節約了系統維護成本,滿足地面沉降數據維護的要求。
4.3 穩定的3層體系結構
根據系統需求和軟體工程的原理,本系統採用B/S架構,並且以MapGIS-IMS平台為基礎,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WW游覽器來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但是主要事務邏輯在伺服器(Server)實現,形成3層體系結構。
整個系統的網路結構圖如下:
華東地區地質調查成果論文集:1999~2005
5 系統主要功能
整個系統由基礎信息模塊,綜合查詢模塊,綜合分析模塊,數據管理模塊,系統管理模塊5大功能模塊構成。大概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5.1 數據和許可權管理功能
數據管理包括數據維護和數據導入,它實現了專題數據的遠程維護、屬性數據的靈活導入、統計數據維護和下載,以及各種空間數據的維護和管理。許可權管理實現了各種用戶對相應的數據和功能進行許可權控制,重要數據許可權可以控制到欄位。
該系統收集了影響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信息數據,包括上海市地下水灌用水量、地下水水位、土層變形量、地基土的孔隙水壓力及地面水準點高程監測數據。系統對監測設施和監測數據進行管理,包括監測設施的增加,修改和監測數據的導入和修改。為了便於數據統一管理和靈活使用,並配置相應的地理底圖和監測點,使用戶在地理底圖上所見即所得。
5.2 空間查詢分析功能
對地面沉降數據資料和以往的研究成果有機的結合起來,對資料進行動態管理,建立高效便捷的錄入、修改、查詢檢索、統計、列印。同時實現了矩形、圓形、多邊形等多種方式的空間查詢。對水量、水位、變形量從時間,區域,含水層次進行三方面查詢。對查詢結果進行分析,並根據用戶需要畫出曲線圖形。對圖形可以進行下載,下載後用戶可用Word對其進行編輯修改。
用戶可以通過以畫圓、多邊形、點擊等WebGIS的網路操作方式對監測設施進行查詢統計。下圖表示用戶想得到某個范圍內的設施在某個時間段內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均值。
華東地區地質調查成果論文集:1999~2005
5.3 信息共享發布功能
系統利用MapGIS-IMS建立WebGIS站點,通過Internet提供各種專業數據與應用服務,具有多源數據的集成功能,用戶可以通過IE瀏覽工具,獲取想要的地面沉降監測數據,並進行相應的專業分析。通過該系統可以把上海地區地面沉降監測、分析、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提供給社會,為地區經濟建設服務。
華東地區地質調查成果論文集:1999~2005
6 結束語
經過多方面的努力,初步建成了基於WebGIS平台的上海市地面沉降地理信息系統。雖然系統在實現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但相信該系統的建立為上海地面沉降防治信息化工作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信才.WebGIS地理信息系統參考手冊.武漢:中國地質大學,2001
[2]卓泳.地理信息系統論壇,2005
[3]錢貞國.基於Web服務的分布式WebGIS設計與應用.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2004
Study and Development on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Land Subsidence in Shanghai based on WebGIS Platform
Zhuang Yibing,Yu Biao,Liu Yi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Shanghai 200072)
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background, the process and the technical method used of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n Shanghai established and introces summarized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which should have .This may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area which don』t yet launch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Key words: Land subsidence; WebGIS;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