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西寧地理位置

西寧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03 09:50:00

『壹』 西寧是什麼地方

1.青海省省會西寧取「西陲安寧」之意,是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鎖鑰」之稱。

西寧位於青海省東部、湟水谷地,海拔2275米,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西寧古稱「湟中」,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高原古城。西寧曾是西漢將軍趙充國屯田的基地,是絲綢之路青海道的通衢、溝通中原與西部邊地的重要城鎮,也是歷史上「唐蕃古道」必經之地。今天的西寧市為蘭青鐵路終點、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起點,依然是通往青藏高原腹地的交通要沖。

西寧平均海拔2260米,周圍群山環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年平均溫度6攝氏度左右。夏季涼風習習,涼爽如秋,是天然的避暑勝地。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城市,西寧市名勝古跡眾多,主要游覽點有北山寺、東關清真大寺、馬步芳宅邸等,湟中縣的塔爾寺是藏傳佛教聖地,著名的青海湖距西寧市290公里。

西寧市區面積350平方公里,城區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100萬。是一個有漢、回、藏、蒙古、滿、土、撒拉等民族聚居的城市,少數民族佔全市總人口的23%。尤其以回族和藏族為多,如果要領略民族風情,這是一個好地方。

西寧作為青海唯一的大城市,本身的旅遊景點並不多。它常常起到遊客沿青藏線入藏及去往塔爾寺、青海湖的樞紐作用。但是,如果遊客有平和的心態,仍然會在這座城市裡找到樂趣。

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黃河支流湟水上游,東經101°49 ′17〃,北緯36°34′13〃。市區平均海拔2295米,屬大陸高原半乾旱氣候,平均氣溫6.1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天然的避暑勝地。

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商貿中心,迄今為止有著2100多年的悠久歷史,現轄城東、城中、城西、城北四個區和大通、湟中、湟源三個縣以及正在建設的國家級西寧經濟開發區和城南新區,總面積7649平方公里,2005年末常住人口209.50萬,其中市區面積350平方公里,市區常住人口102.94萬人,由漢、回、土、藏、蒙、滿、撒拉等36個民族組成,是黃河上游第一個百萬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

本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現「四山夾三河」的形勢分布, 即冷龍嶺--大通河--達坂山--湟水--拉雞(脊)山--黃河谷地--黃河南諸山脈。河湟區多有寬谷中土壤肥沃的盆地

西寧是個美麗的地方,歡迎大家觀光。

2.越南南部城市,西寧省首府。在東威古河支流河畔,東南距胡志明市105公里。人口2.6萬。公路東南通鵝油下,胡志明市,西北和西南分別通柬埔寨的磅碪和柴楨。郊區有飛機場。市內教堂具有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的混合建築風格。

『貳』 詳介青海西寧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

西寧位於青海來省東部源,湟水中遊河谷盆地,位於青藏高原。屬於少數民族較多的市區。
西寧市位於青海省東北部,青藏高原東北部,地處在湟水及三條支流的交匯處。呈東西向條帶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四周群山懷抱,南有南山、北有北山。2012年底西寧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是150平方公里,地理坐標東經101°77′、北緯36°62′。
根據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末西寧市常住人口為231.08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26.76萬人,佔54.86%,三縣人口104.32萬人,佔45.14%。
西寧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並存,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過百萬的中心城市,移民人口達100萬之多。青海是中國多民族聚居地區之一,全省除漢族外,世居青海的主要有藏、回、土、撒拉和蒙古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情。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為58.8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5.9%,其中:回族人口36.87萬人,佔16.3%;藏族人口為12.45萬人,佔5.5%;土族5.86萬人,佔2.6%。

『叄』 西寧地理位置重要嗎

當然重要啦。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是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青藏高原人口唯一版超過百萬的權中心城市,,西寧是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鎮,素有「海藏咽喉」之稱。以西寧為中心輻射全省的交通網路已形成。青藏鐵路建成通車使西寧成為青藏高原鐵路中心樞紐。連接蘭州,成為進青藏高原唯一的鐵路。能源,礦產也比較豐富。

『肆』 西寧的地理位置在哪裡西寧有什麼古老的特色的風俗

一、西寧市位於青海省東北部,青藏高原東北部,地處在湟水及三條支迴流的交匯處。呈東西答向條帶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四周群山懷抱,南有南山、北有北山。2012年底西寧市中心城區面積是150平方公里,地理坐標東經101°77′、北緯36°62′。如圖所示:

二、西寧市古老的特色風俗是:

1、曲藝

歌舞音樂主要有漢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禮舞、藏族的鍋庄舞以及藏傳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禮、法會時演奏的寺廟音樂。

2、「花兒」

是產生於青海,並流行於青、甘、寧、新等地區的一種山歌,唱詞浩繁,文學藝術價值較高,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花兒」發源於臨夏,由於流行的地區不同,加之在發展過程中受到西北各民族文化的影響,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藝術風格。

『伍』 青海西寧的地理位置

青海西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省會,位於青海省東部。人口222.80萬。市花丁香,郁回金香。市樹柳答樹。西寧古為金城郡、西平郡、鄯州,又稱青唐城。

轄區內居住漢、藏、回、蒙古、撒拉、滿及土等眾多民族。主要宗教為伊斯蘭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道教,天主教等。

(5)西寧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是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青海第一大城市,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訊中心。青藏鐵路,蘭新鐵路第二雙線經過西寧,設有站點,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兩山對峙之間,統屬祁連山系,黃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東貫穿市區。

市區海拔2,261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發量1,363.6毫米,年平均日照為1,939.7小時,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零下18.9℃,屬高原高山寒溫性氣候。夏季平均氣溫17-19℃,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有「中國夏都」之稱。

『陸』 青海西寧在什麼地方

1.青海省省會西寧取「西陲安寧」之意,是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鎖鑰」之稱。

西寧位於青海省東部、湟水谷地,海拔2275米,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西寧古稱「湟中」,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高原古城。西寧曾是西漢將軍趙充國屯田的基地,是絲綢之路青海道的通衢、溝通中原與西部邊地的重要城鎮,也是歷史上「唐蕃古道」必經之地。今天的西寧市為蘭青鐵路終點、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起點,依然是通往青藏高原腹地的交通要沖。

西寧平均海拔2260米,周圍群山環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年平均溫度6攝氏度左右。夏季涼風習習,涼爽如秋,是天然的避暑勝地。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城市,西寧市名勝古跡眾多,主要游覽點有北山寺、東關清真大寺、馬步芳宅邸等,湟中縣的塔爾寺是藏傳佛教聖地,著名的青海湖距西寧市290公里。

西寧市區面積350平方公里,城區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100萬。是一個有漢、回、藏、蒙古、滿、土、撒拉等民族聚居的城市,少數民族佔全市總人口的23%。尤其以回族和藏族為多,如果要領略民族風情,這是一個好地方。

西寧作為青海唯一的大城市,本身的旅遊景點並不多。它常常起到遊客沿青藏線入藏及去往塔爾寺、青海湖的樞紐作用。但是,如果遊客有平和的心態,仍然會在這座城市裡找到樂趣。

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黃河支流湟水上游,東經101°49 ′17〃,北緯36°34′13〃。市區平均海拔2295米,屬大陸高原半乾旱氣候,平均氣溫6.1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天然的避暑勝地。

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商貿中心,迄今為止有著2100多年的悠久歷史,現轄城東、城中、城西、城北四個區和大通、湟中、湟源三個縣以及正在建設的國家級西寧經濟開發區和城南新區,總面積7649平方公里,2005年末常住人口209.50萬,其中市區面積350平方公里,市區常住人口102.94萬人,由漢、回、土、藏、蒙、滿、撒拉等36個民族組成,是黃河上游第一個百萬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

本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現「四山夾三河」的形勢分布, 即冷龍嶺--大通河--達坂山--湟水--拉雞(脊)山--黃河谷地--黃河南諸山脈。河湟區多有寬谷中土壤肥沃的盆地

西寧是個美麗的地方,歡迎大家觀光。

2.越南南部城市,西寧省首府。在東威古河支流河畔,東南距胡志明市105公里。人口2.6萬。公路東南通鵝油下,胡志明市,西北和西南分別通柬埔寨的磅碪和柴楨。郊區有飛機場。市內教堂具有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的混合建築風格。

『柒』 西寧市是哪個省的它的地理位置及歷史典故

西寧市是青海省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訊中心。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兩山對峙之間,統屬祁連山系,黃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東貫穿市區。
西寧是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鎮,素有「海藏咽喉」之稱。
古為羌地,西漢時置軍事和郵傳據點西平亭,神爵初屬金城郡臨羌縣。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軍西進湟水流域,漢將霍去病修建軍事據點西平亭,這是西寧建制之始。東漢建安中置西平郡,治西都縣(今西寧市)。(或說,)魏文帝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擴建為西平郡,開始在此築城。北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改為西寧州,至此「西寧」之稱始於見史。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治西寧縣,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以省垣周圍正式成立西寧市。
1949年9月5日西寧解放,9月8日成立市人民政府,為青海省轄市。1950年西寧市為青海省人民政府駐地。1960年原由省直轄的湟中、大通2縣和互助土族自治縣劃歸西寧市領導。1962年湟中、大通2縣和互助土族自治縣改由省直轄。1966年大通縣(駐橋頭)交由西寧市領導。1985年11月6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85]163號)撤銷大通縣,設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以原大通縣的行政區域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1986年3月5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30號):(1)將西寧市城西區分設為城西、城北兩個區。(2)撤銷西寧市郊區,將原郊區所轄的7個鄉分別劃歸城東、城中、城西、城北4個區管轄。1999年12月5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9]142號)將海東地區的湟中縣、湟源縣劃歸西寧市管轄。

『捌』 西寧的地理環境

1、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兩山對峙之間,統屬祁連山系,黃河支流湟水版河自西向東貫穿市區;權
2、市區海拔2261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發量1363.6毫米,年平均日照為1939.7小時,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零下18.9℃,屬高原高山寒溫性氣候;
3、西寧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農業區與牧業區、漢文化與藏文化的三大結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過百萬的中心城市。

『玖』 西寧屬於什麼位置

對於西寧的介紹,我的看法和一樓 韓國波浪 的完全一致。 需要補充的是西寧位於青海省東部、湟水谷地,海拔2261米,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西寧地處青海東部,黃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環山,三川會聚,扼青藏高原東方之門戶。地理坐標為東經101°49′17″北緯36°34′3″地勢由北向 南傾斜,西北高,東南低,東西狹長,形似一葉扁舟。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匯合於市區,向東流經全市。西寧周圍群山環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屬高原半乾旱氣候,年均溫4.9℃,最高31℃,最低-18℃。年降水量379毫米。夏季涼風習習,涼爽如秋,是天然的避暑勝地。西寧市轄城東、城中、城西、城北四個區,大通、湟中、湟源三個縣。以及正在建設的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城南新區、海湖新區。
西寧市面積7665平方千米,人口212.73萬。
城中區面積20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郵編810000。
城東區面積 115平方千米,人口29.6萬人。郵編810000。
城西區面積82.9平方千米,人口23.4萬人。郵編810001。
城北區面積 138平方千米,人口22.8萬人。郵編810001。 湟中縣面積2700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郵編811600。縣人民政府駐魯沙爾鎮。 湟源縣面積1509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郵編8121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面積3090平方千米,人口43.7萬人。郵編8101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橋頭鎮。

『拾』 西寧是哪裡的

西寧市是青海省的省會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