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地理環境對生物的活動的影響研究最好的是誰孟德斯鳩
孟德斯鳩是18世紀法國啟蒙時期的思想家,他的《論法的精神》是他一生研究的最後結晶,於1748年出回版,答中譯本於1961年分上下兩冊出版。由於孟德斯鳩在上冊第3卷的第14至18章長篇大論地討論了自然地理環境中氣候、土壤要素與法律的關系,從而被後人誤認為地理環境決定論者。中外學者對此誤識都曾明確地指出和糾正過,願此錯誤不再延續下去。
孟德斯鳩是「地理環境決定論」者嗎?闕維民(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系北京100871)摘要孟德斯鳩是18世紀法國啟蒙時期的思想家,他的《論法的精神》是他一生研究的最後結晶,於1748年出版,中譯本於1961年分上下兩冊出版。
⑵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有哪些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抄的影響:
①對土地的影響:耕地減少,土地質量下降。
②對生物的影響:棲息地改變,生物多樣性減少。
③對水的影響:影響水循環,水質下降。
④對氣候的影響:影響氣溫、降水、日照、風向、風速、產生「熱島」、「雨島」現象。
⑤產生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雜訊等環境污染問題。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稱為城鎮化,是指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
城鎮化過程包括人口職業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轉變、土地及地域空間的變化。不同的學科從不同的角度對之有不同的解釋,就目前來說,國內外學者對城市化的概念分別從人口學、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角度予以了闡述。2011年12月,中國社會藍皮書發布,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將首次超過50%,標志著中國城市化首次突破50%。
⑶ 在地理環境對生物的活動有何影響方面
氣候對生物的影復響
不同的溫制度帶適合不同的植被,溫帶屬於落葉闊葉林,寒帶屬於針葉林
海拔對生物的影響
海拔越高植被越稀少,越底植被越多,低海拔森林茂密,高海拔植被稀疏
水源對生物的影響
世界古文明都起源於河流,尼羅河,長江黃河,印度河
土壤對生物的影響
紅土是典型的酸性土壤,茶葉剛好適合這種土壤
降水對生物的影響
哈沙拉沙漠就是由於降水少,剛果盆地降水多成為熱帶雨林
⑷ 生物對地理環境作用的根本體現
答案B
生物對地理環境起作用的根本原因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變為專生物化學能,將無屬機物轉化為有機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並通過這一作用改變了大氣圈、水圈的成分,加速了岩石的風化,促進了土壤的形成.
⑸ 生物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歸根結底是
呵呵,因為植物的能量來源是光,所以大部分的植物有向光性,所以在地理環境上,就會產生,同一地方南北方向的植物帶不一樣,不同方向不一致,進而對地理環境造成影響。
⑹ 地理影響生物多樣性的因素有哪些
⑺ 生物在地理環境與演化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1) 對大氣圈的影響。早期大氣主要成分: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甲烷、 氨二氧化版碳權、 一氧化碳、 甲烷、 氨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氧氧氧氧生物作用生物作用(2) 對水圈的影響。氮氮改變了 陸地水的化學成分, 改善了 陸地的水分狀況改變了陸地水的化學成分, 改善了 陸地的水分狀況(3) 對岩石圈的影響。岩石形成、 土壤形成岩石形成、 土壤形成水、 岩石等。(3) 植物通過根系從土壤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葉截留大氣降水; 植物又通過蒸騰作用將水分釋放到大氣中; 通過氣降水; 植物又通過蒸騰作用將水分釋放到大氣中; 通過大氣降水補給土壤的、 生物的水分等。(4) 太陽能因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體內並轉變成了化學能, 植物作為動物的食物將化學能傳遞給動物並保存在動物體內, 植物與動物在呼吸過程中消耗了熱量, 將化學能變成熱能釋放到環境中。
⑻ 生物對地理環境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物對地理環境的形成與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本原因是:
綠色植物的光和作用
反應方程式:6CO2+6H2O→C6H12O6+6O2↑
⑼ 地理,影響生物多樣性的因素
影響生物多樣性的因素:
1、水分和熱量——高溫多雨,水熱條件優越的地區,生物種類豐富。
2、自然環境復雜——氣候復雜的地區,生物種類豐富;水域環境復雜,水生生物豐富;地形復雜,起伏大的地區,生物種類豐富。
3、環境變遷與突發事件——如地質時期的冰期導致多樣性減少;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環境變化導致食物缺乏等。
4、天敵與外來物種的干擾——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
5、人類活動的破壞與干擾——最主要原因是人類的濫捕濫獵、人類的生產和活動及污染排放破壞生態環境(如食物鏈的破壞、對動物棲息地的破壞、動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

(9)生物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擴展閱讀: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1)首先,生物多樣性為我們提供了食物、纖維、木材、葯材和多種工業原料。我們的食物全部來源於自然界,維持生物多樣性,我們的食物品種會不斷豐富。人民的生活質量會不斷提高,從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
(2)生物多樣性還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證水質以及調節氣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生物多樣性在大氣層成分、地球表面溫度、地表沉積層氧化還原電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調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地球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為21%,供給我們自由呼吸,這主要應歸功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地球早期的歷史中,大氣中氧氣的含量要低很多。
(4)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將有益於一些珍稀瀕危物種的保存。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物種一旦滅絕,便永遠不可能再生。如今仍生存在我們地球上的物種,尤其是那些處於滅絕邊緣的瀕危物種,一旦消失了,那麼人類將永遠喪失這些寶貴的生物資源。而保護生物多樣性,特別是保護瀕危物種,對於人類後代,對科學事業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