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西湖的地理環境

西湖的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1-27 10:11:19

Ⅰ 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地理環境

截至2004年,襲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有浮游植物8門68屬117種,其中綠藻門76種,佔64.95%;硅藻門12種,佔10.26%;藍藻門11種,佔9.40%;其餘為裸藻門9種,甲藻門6種,金藻門、黃藻門和隱藻門各1種。
截至2006年,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木本植物共有48科127種,其中蘇鐵、南洋杉等裸子植物有6科8種,白蘭、含笑、荷花玉蘭等被子植物有42科118種,重陽木、一品紅、月季等雙子葉植物40科103種,假檳榔、刺葵、大王椰子、棕竹、黃金間碧竹等單子葉植物2科15種。 截至2004年,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有鯉魚、鯽魚、羅非魚、鰱魚、鯪魚、鱅魚等魚類和輪蟲、橈足類、枝角類浮游動物。
截至2014年,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有大白鷺、小白鷺、蒼鷺、牛背鷺、翠鳥、長尾縫葉鶯等鳥類30多種,數量超萬只。除了常見的麻雀、白鷺、斑鳩,新發現了苦惡鳥、小鷿鷈等新的種類。

Ⅱ 瘦西湖的地理環境

作品名作者朝代讀月樓詩存葉千華現代瘦西湖汪沆清過揚州韋庄唐江都竹枝詞起予清揚州竹枝詞劉濤清

Ⅲ 西湖區的地理環境


西湖區東連上城區復和制下城區,東北與拱墅區、東南與江干區相鄰,東南部以錢塘江為界,與濱江區和蕭山區隔江相望,南部濱臨富春江,西南部與富陽市交界,西北部與餘杭區接壤。
西湖區南北長約28.5千米,東西寬約14千米,1986年,西湖區面積228.38平方千米。1996年,區劃調整後,西湖區面積312.91平方千米,2005年,西湖區總面積為312.43平方千米(含西湖街道)。 該區平原、山地各佔一半左右,有五地四山一分水之稱。其中丘陵面積約147.10平方千米,平原面積約97.36平方千米,水域面積23.50平方千米。
西湖區平面形狀呈反「S」形,其中,北部區塊地勢上由西南東北傾斜,平原地面高程介於10.0-3.0米之間。南部區塊地勢上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原地面高程介於10.0-5.0米之間。
西南部為天目山的余脈,最高峰為與富陽市交界處的如意尖,海拔537米,一般為海拔100-500米的山地丘陵。

Ⅳ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的地理環境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北郊,坐標在北緯32°24′13.76″ 東經119°25′16.59″。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森林生態系統的建設,借鑒地帶性植物群落種類組成、結構特徵及其演替規律,以鄉土樹種資源為基調樹種,在植物配置上始終遵循「適地適樹」的生態原理,充分利用具有優良景觀的鄉土樹種,並結合景區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園林綠地的功能要求,因地制宜地進行植物配置,組成了穩定性好復層混交群落。桑、槐、榆、香椿、楓楊、楠樹、朴樹等當地常見樹種,在瘦西湖風景區內南山上廣為遍布,自然演替、繁衍成林,即形成自然生態林。(參考資料 )
2003年來,揚州瘦西湖風景區根據自身的地域特點,因地制宜地引進一些抗性強、觀賞價值高的地被植物,不斷豐富、充實地被植物品種,並根據其品種習性及生長特點,與一、二年生草花合理配置,形成了色彩豐富的花壇、花境、花籬等景觀。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在多年的綠地建設中,遵循生態學原理、生態園林原則和植物群落原則,把景區內的綠地植物建成文化型植物群落或觀賞型植物群落。風景區內的葉林和後山,已形成具備高、中、低、地被4個層次的較為成功的人工植物群落,群落內所有的植物都枝繁葉茂、長勢良好,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環境。截至2005年,瘦西湖風景區內共有綠地樹木78科163屬319種,用作花壇花卉、地被植物的草本觀賞植物有100餘種,用於垂直綠化的藤本植物有20餘種,水生植物有10多種。(參考資料 )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的景點有園中園和散列式兩種,對於園中園,一般取內向性布局形式,如白塔晴雲、靜香書屋一般講,要求地形條件有一定的寬度,方可經營布置而瘦西湖北區地形細長,故直接把建築置於水邊,取擴張離散的外向布局形式建築的主立面面對水面,明顯與中國民居座北朝南的格局不同,從而更加突出了湖上園林的特點。
為了增強虛實對比的強度,盡量使建築靠近水邊,以便產生清晰完整的倒影,如清妍室、香雪亭,台基從水中升起,建築似浮於水面之上蜀岡朝旭主廳前伸。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的景點一向在河曲處形成較大的規模,如小金山、熙春台、望春樓等。沿河岸的建築多數以長條形為主,建築組合也以縱向排列為主,這樣和整個景區的地形及河岸線的走向一致。(參考資料 )

Ⅳ 西湖鎮的地理環境

西湖鎮境內主要的河流有綦江河、筍溪河,其次有箭溪、溪門口等小溪。
綦江河。故稱僰溪、南江河。全長215公里,流經江津境的廣興、夏壩、賈嗣、西湖、珞璜和支坪,在江口匯入長江。江津區境內流長73公里,河面寬30─150米,控制地貌以淺丘為主,河段落差39米,以順江為水準點海拔高為183米,流經西湖鎮水廟、百燕、青泊、西泉和河壩社區,長18.2公里。每年平均流量120.3立方米/秒,每年平均流量37.9億立方米,最大流速5米/秒,最小流速0.72米/秒。
筍溪河。發源於貴州省習水縣大坡鄉,全長120公里。於四面山管委會林海村入江津區境,境內流長109.3公里。流經西湖鎮黃泥社區的白廟子經濟合作社約1公里。在羊滿嘴注入綦江河。
箭溪。發源於嘉平鄉顯檯子。流經嘉平鎮紫荊村、綦江縣紫荊鄉、西湖鎮百燕村、賈嗣鎮紅專村。在奔溪咀匯入綦江河。流域面積82.2平方公里。溪長22.3公里,流經鎮境內百燕村約8公里。每年平均流量1.28億立方米,天然落差923米。
溪門口。發源於駱來山溪流,流經駱來村、百燕村和河壩社區,在河壩社區的溪門口匯入綦江河,全長10公里。 西湖鎮的山脈主要分布在境內東南部,著名的山有:駱來山、陽照山、和尚山、牛家水庫大山等,均系貴州省的大婁山脈的余脈。
駱來山:橫亘鎮境之南,有大小山巒99個,南北走向,逶迤十餘里,峰巒疊嶂,縱橫交錯,據釋馬白毛黑鬃為「駱」,馬高7尺為「來」,故取名駱來山。主峰海拔1032米,四周岩高壁陡,山勢險峻,山巔平坦。昔日駱來山松柏參天,虎狼出入,山羊、猴遍野,冬天常是冰天雪地。呈現北國風光。「大辦鋼鐵」的年代和十年文革使駱來山變為「童山」,樹林、草根一掃而光,呈現出一片黃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逐漸恢復,種上了樹林、茶林,建起了駱來山茶林場,現發現一座長700米,高200米的天然石刻群象千佛岩,成了重慶市著名的逍閑避暑的旅遊區。
陽照山:在駱來山之南,與綦江區永新鎮、江津區的嘉平鎮接壤,高峰突起,逶迤十餘里,海拔1032米,因山高、朝夕始照,故名「陽照山」,整個山的土質為黃泡泥土,冬季雲海縹緲於間,盛長松杉。其他山脈不一闡述。駱來村、黃泥社區、關勝村、百燕村分布在此山區。西北部丘陵、平壩交錯、壠田陌阡。

Ⅵ 說明杭州西湖地理環境與民族文化的特徵

西湖的特點 1、地質地貌 西湖南、西、北三面環山,東鄰城區,南部和錢塘江隔山相鄰,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島,

Ⅶ 杭州的西湖到底是人工湖還是天然湖,

是天然湖。

經過地質工作者的多年勘測研究,「瀉湖」說流傳最廣。這一假說認為,至少距今兩千多年前,西湖還是一個淺海灣,除個別山嶺外全部淹沒在海水之中。隨著海水的沖刷,海灣四周的岩石逐漸變成泥沙沉積,使海灣變淺,錢塘江也帶來泥沙,在入海口沉積。

泥沙越積越多,最終將海水截斷,內側的海水就形成了一個湖。這種現象在地質學上稱為「瀉湖」。起初,瀉湖還隨著潮水出沒。後來,經過勞動人民多次築海塘阻攔海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7)西湖的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西湖曾是死水湖

曾經的杭州西湖,完全是一個死水湖,與周圍不通。

作為一個封閉的水體,如果沒有人為的干預,容易因為大雨而泛濫,因為乾旱而干澀。西湖能有如今人們看到的美麗的面貌,與歷朝歷代的疏浚和改善是密不可分的。

其中著名的有唐朝的李泌,白居易,北宋時期的蘇軾,明代的楊孟瑛,清代的阮元等。他們分別在杭州留下相國井,白堤、蘇堤、楊公堤、 阮公墩等建築,也是現在杭州西湖旅遊的金名片。

他們在造福一方的同時,還留下了許多著名的作品:「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題湖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等等。給自然的美景更增添了人文的情懷,使得杭州西湖更加的美麗動人。

進入現代,為了改善西湖的水質,國家開始建設引水工程,從錢塘江引水進湖,換出來的水流入運河,按其進水流量,西湖的水大約一個月更新一次。西湖水終於由死水變成了活水。

Ⅷ 西湖龍井四大品牌都是哪些

1、西湖牌西湖龍井:杭州茶廠有限公司的前身為浙江省杭州茶廠,始建於1949年,「西湖」牌特級龍井茶兩度榮獲國家優秀工程金質獎。

2、御牌西湖龍井:「御」是一個專注於高端西湖龍井的品牌,主要經營明前特級西湖龍井。「御」牌目前在售的基本都是采自明前的西湖龍井,這在其中高端產品表現比較明顯。

3、獅牌西湖龍井:杭州獅峰茶葉公司創建於1985年,杭州龍井茶前十品牌之一,是劃定的西湖龍井茶核心產區,走「小而精」的路線,產量和規模一直都很穩定。

4、貢牌西湖龍井:成立於1986年,是承辦國家禮品茶西湖龍井的唯一指定單位,禮品茶由公司的「貢」牌西湖龍井茶生產。

(8)西湖的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西湖龍井,屬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群山,並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歷史。

清乾隆游覽杭州西湖時,盛贊西湖龍井茶,把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西湖龍井按外形和內質的優次分作1~8級。

特級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清明節前採制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

美稱女兒紅,「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西湖龍井茶與西湖一樣,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結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

Ⅸ 浙江中瑞大廈(精品商務酒店)和杭州富驛時尚(西湖河坊街店),住宿環境和地理位置,是去西湖旅遊的

距離西湖最抄近的是富驛,周圍環襲境最好的是麗正門(在吳山邊),內部環境最好應該是中瑞(造了才一年左右)。很靠近西湖的話300元左右的酒店很難找,要不就是連鎖酒店。樓主喜歡逛的話還是選富驛吧,周邊就有很多好逛的。
江城路720號也是富驛。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