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我國周邊地理環境形勢

我國周邊地理環境形勢

發布時間: 2021-03-15 12:30:21

⑴ 論我國當前周邊環境復雜性的原因及其面臨的主要威脅

我國地處亞洲東方,陸地邊界線總長2.2萬余公里,海岸線總長1.8萬公里。我國陸地與15個國家相接壤,與8個國家的大陸架或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相連接,還與美國等許多國家隔海(洋)相望。我國既是一個陸地型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型大國,陸地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面積300餘萬平方公里,陸海相連,總面積達1260萬平方公里,疆域遼闊,美麗富饒。
我國瀕臨黃海、東海、南海,不僅擁有內海渤海,而且擁有漫長的海岸和 6500多個島嶼。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應劃歸我國管轄的海洋國土,除內海,領海,毗連區外,還包括大陸架和經濟專屬區,共計300餘萬平方公里。遼闊的海洋國土蘊藏著豐富的漁業資源、油氣礦產資源和海洋能源。守護我們的海洋國土,開發利用我們的海洋資源是歷史賦於我們的神聖職責和權力。1996年5月,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視察祖國沿海地區時,明確提出我國人民要增強海洋國土意識,這是大勢所趨,形勢所迫。我國人民對於祖祖輩輩用汗水和生命開墾和保衛的每一寸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守土意識非常強烈。而對海洋和海洋權益則缺乏應有的關注,對海洋國土的丟失和海洋資源被掠奪,缺少應有的「疼痛感」,與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反差相當明顯。
海權是國家的一種綜合力量,是國家安全的門戶,操之在我則存,操之在人則亡。新中國成立之前100多年我國被侵略和掠奪的歷史告訴我們,沒有海權唇亡而齒寒,國家無安寧可言;海洋及海洋國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資源,與我們中華民族今後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科學家預言,21世紀將是海洋世紀,在海洋經濟時代,誰擁有海洋,誰能在海洋開發中佔有優勢,誰就能在世界上取得更多的利益、更大的生存權力。事實上當今世界為爭奪海洋國土和海洋權益的斗爭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國家早已將目光投向海洋,海洋上的經濟爭奪,軍事斗爭已向我們提出了嚴峻挑戰。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不要別人的一寸土地、一滴海水,但也決不容許他人侵佔我國的滴水、寸土!這就要求我們全國人民強化海洋國土意識,抓住機遇,發展經濟,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在捍衛我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斗爭中,掌握主動權,在公正合理的基礎上解決與有關國家的爭端。

毫無疑問,影響一國安全環境的國際、國內因素是復雜多變的。但是,對一國的安全環境起決定作用的是地緣政治因素,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周邊安全的復雜程度,也決定了它在國際戰略格局中的地位,其影響具有長久性。比如,美國安全的基本特徵是:「東西有大洋,南北無強鄰」,世界主要陸海大國都與美國遠隔重洋。 美國周邊環境得天獨厚好,浩瀚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把美國和其它主要強國隔開,歷次戰火(包括兩次世界大戰)燒不到美國本土,北面是加拿大,南面是默無聞的墨西哥,「炮聲遠處響,危險隔重洋,任他國戰火紛飛,我自安然無恙」,因此,美國很少需要關心自己的國土安全問題,這也是美國稱雄世界的非常有利的地緣政治因素。中國的國土面積略大於美國,如果能把地球壓扁,中美國兩國的領土會大致重合在一起。然而,中國的安全環境遠比美國復雜得多。 中國是世界上陸海鄰國最多的國家,我們有領土接壤的15個國家,從東向西依次是: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寮國、越南。此外,還有一個特殊的「鄰居」,那就是美國,雖然它遠在天邊,但又近在眼前,它的觸角伸到了我們的周邊,身在大洋彼岸,但心在全球,手卻伸到了大洋此岸。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鄰居多了,自然好鄰居壞鄰居也都有。在周邊的這些鄰國中,有些國家和我們的關系很好,有些國家和我們關系很不好,有些國家也好也不好,這就要我們不同的方式對待、處理不同的關系。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中,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擁有如此眾多的鄰國,這是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按照英國著名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的觀點,在國際競爭中,鄰國越多,特別是接壤鄰國越多越不利。如此看來,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從來就是復雜的。
同時,中國及其周邊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社會、經濟發展最不平衡的地區。世界上10個人口過億的國家有7個是在這個地區。分別是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中國周邊地區也是世界上大國最集中的地區。多是軍事強國(世界上有5個軍隊在100萬以上的國家,即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朝鮮)幾乎都在我們旁邊,或把手伸到了我們周圍。美國一位專家說,「美國與自己近鄰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國軍隊在兵力上為六比一,它們之間的軍事沖突是根本不可設想的。而中國則不一樣,盡管它的軍隊是世界上最多的一支,但即使拋開較遠的美國不算,7個主要鄰邦和地區的兵力加在一起,也比中國兵力多一倍」。俄、印度、越南、韓國、日本發生過軍事沖突,它們現在仍然是潛在的軍事對手。處在如此安全環境中的中國,要維護自身的安全,就必須擁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
中國周邊地緣環境的復雜性還表現在與鄰國 「剪不斷,理還亂」的領土爭端上。我國的陸疆邊境線很長,2.2萬多公里,邊境長了領土爭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和周邊國家有些領土糾紛也是在所難免的。中國要解開這堆亂麻尚需花費很大的精力。
尤其復雜的是我們的海洋國土,按照國際海洋法,屬於我國管轄的海區面積有近300萬平方公里,有8個海上鄰國:日本、朝鮮、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中國與8個海上鄰國均有海洋爭端,總爭議面積達150萬平方公里。

(一)大規模外敵入侵的軍事威脅已消除或減弱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太地區一直是美蘇爭霸的重要地區之一。從50年代開始,我國周邊形勢之所以長期緊張不安,根本原因是由於當時美蘇爭霸所致,有的則是直接針對我國的。從我國建國初期,直到70年代中期,美國一直構成對我直接軍事威脅。70年代末,鄧小平進一步發展了毛澤東、周恩來打開的中美關系新格局,於1979年親自出訪美國,並主持實現了中美關系正常化,使我國完全擺脫了美國全面的現實軍事威脅。兩極格局結束後,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大國,但其實力地位已相對下降。美國在世界經濟多極化的發展過程中,和歐盟、日本的經濟關系日趨緊張,經濟霸主地位已經動搖。「911事件」和伊拉克戰爭強化了美國內外交困的狀態。美國出於經濟上力不從心,政治上矛盾重重和國際形勢的多極化趨勢,在調整其軍事力量在世界各地的部署時,對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也做了較大調整。目前駐亞太地區美軍為10多萬人,主要是支持其盟國在這一地區保持穩定,不構成對我國的嚴重軍事威脅。近來中美關系已出現明顯轉折。盡管中美在人權、貿易、技術交易、台灣問題等方面存在重大分歧,但美政府已認識到合作與對話比對抗更符合美國的利益,中美在締結「建設性戰略夥伴關系」方面將取得較大進展,這將對我國周邊安全向好的方面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前蘇聯從60年代中期中蘇關系破裂後,直到80年代後期。長期對我大兵壓境,甚至進行核訛詐,使我國周邊安全環境十分嚴峻;再加上當時印尼排華,中印邊界軍事對峙,台灣國民黨集團叫囂反攻大陸等等,世界上的反動勢力掀起一場反華大合唱,迫使我們提出建設大三線,把一些重要工業遷往內地山區。毛澤東主席甚至提出重上井岡山。當時我國的軍費支出達到國家財政總支出的42.7%。蘇聯解體前,由於其經濟失去活力,政治危機,民族矛盾加劇,被迫於1988年宣布單方面裁軍50萬人,其中駐亞洲部隊裁減10餘萬人。1989年又從阿富汗無條件撤軍,撤出越南金蘭灣海軍基地,1992年又全部撤走駐蒙蘇軍。至此,不僅前蘇聯在我邊界陳兵百萬,大戰一觸即發的緊張局面不存在了,而且核戰爭的烏雲也大大減少了。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世界冷戰局勢發生改變,我國周邊環境和平因素增長,因此我們可以說,大規模外敵入侵的軍事威脅已消除或減弱。
(二)發展了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
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政府堅持奉行睦鄰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逐步營造出一個睦鄰友好的周邊安全環境。盡管「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的睦鄰政策受到了沖擊,但時間畢竟是短暫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國與發生過摩擦、矛盾和邊境沖突的鄰國的關系也走向了正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把睦鄰政策看作是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緩和與鄰國的關系,為中國以經濟建設為重心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世界進入了相對和平的時期以後,蘇聯從阿富汗撤軍,使我們有機會緩和了同印度的關系;蘇聯的解體使我們有機會同中亞三國疏通了關系;蘇聯從越南撤退使我們有機會疏通了和東南亞各國的關系,特別是我們和越南的關系,和東盟的關系;應該說是發展和繼續發展了同周邊國家方方面面的關系。
我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我們國家和周邊國家的關系:國家安全的屏障,經濟發展的市場,政治穩定的依託。

(三)建立了多邊的區域合作機制。
經濟全球化、一體化是一個趨勢,這個趨勢總的原則是將資源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優化配置,這樣的結果就是資源將流向哪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從而造成資源流通的不平衡。為了抗衡這種不平衡,許多地區形成了地域性的多邊合作機制,如歐洲、美洲、非洲等。在這種情況下,亞洲也面臨著需要合作的的問題。我國政府堅持營造一個和平、和諧、合作的周邊環境的工作的方向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組織、東盟地區論壇、亞太經合組織等平台,積極倡導多邊的區域合作,為建立亞洲多邊的區域合作機製做出重大貢獻。我國的國際地位及影響明顯增強,中國的國際聲望日益提高,安全環境得到重大改善。連美國輿論界也承認我國和平外交取得了重大成果,同亞太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關系,已經進入了我國建國以來的最好的時期之一。
(四)與大部分國家解決了邊界問題
過去我們一研究周邊形勢,常常有一種危機四伏的感覺,因為除了與不丹、錫金這些小國之外,我們與其他的鄰國幾乎都有領土糾紛和磨擦。有些磨擦還是很激烈的,因為亞洲這些國家,歷史上都曾受過強國的侵略,所以領土意識非常強,處理起來非常棘手。進入九十年代,我們的黨中央充分利用了國際形勢的變化,充分調動了周邊國家願意和中國搞好關系的願望和積極性,使許多歷史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得到了解決。特別是較好地解決了我國與俄羅斯、越南、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等國邊界問題。現在,中國陸地疆界除與印度有較大的領土爭端外,與其它鄰國的邊界基本穩定。

三、我國周邊安全環境面臨的主要威脅

(一)美國對我國安全環境有綜合性影響
美國和中國並不相鄰,但是由於美國的全球戰略和它目前所處的「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使它和我們國家處在一種「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狀態。中美關系非常重要,在諸多國家關系當中,中美關系是最重要的。從主流看,美國和中國建交以後的關系是向前發展的。中美關系是發展中的曲折,曲折中的發展。但是,由於政治及戰略利益的原因,美國對我國安全的威脅應該是綜合的,長期的,帶有根本性的。主要表現在:一是在政治上,加緊對我實施「西化」、「分化」戰略;二是在軍事上,加強對我全面遏制和防範;三是利用台灣問題對我進行戰略牽制。

(二)日本對我國安全的現實和潛在的威脅
中日關系非常重要,日本擁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中國有廣闊的市場,中日關系的友好對兩個國家都有好處,中日關系的友好是兩國關系的主流。但是,從歷史的、發展的角度來看,日本對我國安全存在著現實和潛在的威脅,是一個無爭的事實。主要表現在:一是日本與我戰略利益矛盾日趨突出,將為列為主要潛在對手;二是日本的國防戰略由防禦性向進攻性轉變;三是日本右翼傾向嚴重,軍國主義根基雄厚;四是加強對與我有爭議的島嶼和海域的控制。

(三)印度對我國領土侵犯和威脅
在我們陸鄰國家中,歷史上從來沒有劃定邊界的國家就是印度。中印邊界也是一個最復雜、最難解決的問題。中印邊界總長1700公里,總爭議面積是125500平方公里,印度佔了92000平方公里,占總爭議面積的74%。自1962年中印邊界軍事沖突以後,雖然中印關系有比較大的發展,但是,邊界問題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多年來印度在軍事上以我為敵,確立"攻勢"防禦的戰略思想;在邊界上加強戰場建設,實施重兵部署;在武器裝備發展上加強對華核威懾。

⑵ 結合周邊環境,我國周邊安全面臨威脅呈現的特點

西南印度對我國藏南虎視眈眈,東海日本當權不讓,南海小國不斷蠶食華夏之領土。。。。。。

同志們,我們處於危險之中!

⑶ 結合中國周邊狀況來說明我國的安全環境面臨的威脅及其特點

中國當前面臨的周邊安全環境可簡單概括為「東南亞緊、東北亞險、北亞緩、中亞亂、南亞玄」。

1、東南亞方向緊

一是美強化了冷戰時期形成的東南亞軍事集團的控制;

二是加緊對越南滲透;

三是利用中國與東南亞在海域劃分、島嶼歸屬、資源開發等海洋利益的糾紛,支持和組織一些國家對中國海洋國土進行蠶食和侵吞;

四是東南亞國家掀起新的軍備熱。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亞和菲律賓紛紛添置和更換武器;

五是阿富漢戰爭後,恐怖襲擊重心轉到東南亞地區;

六是地區極端分子對美在東南亞反恐同盟進行激烈反抗。

2、東北亞方向險

一是美國已經把台灣納入到由它控制的以日本為中心的「韓國—日本—台灣」東北亞戰略體系之中,從而對中國和平統一進程構成長期威脅;

二美國將朝鮮設想為在2010年以前打一場大規模戰爭的可選擇性目標,它很可能以朝鮮「人權」、「核武器」等問題為借口發動干戈;

三是朝鮮生產核武器,美韓軍事合作,可能因「擦槍走火」引發武裝沖突。

3、北亞方向緩

一是美國在歐亞大陸以北約為「鐵錘」,以日本為「砧板」,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西堵波羅的海口,南卡黑海出海口,東圍太平洋出海口,迫使俄羅斯同中國建立和發展「協作性戰略夥伴關系」;

二是俄羅斯在經濟上希望通過遠東、中亞與中國鐵路相連接的兩座「歐亞大陸橋」來增強其經濟活動;

三是俄羅斯希望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承認和支持大國地位。

4、中亞方向亂

一是中亞地區內部政治不穩定,民族矛盾嚴峻,資源爭奪和領土爭端突出,泛突厥主義抬頭,泛泛伊斯蘭主義盛行;

二是國際上的反動勢力在「歐亞大陸的巴爾干」地區加緊組織培訓和派遣分裂分子,並經中亞地區潛入新疆,與發族分裂主義分子勾結,以「聖戰」為名不斷製造暴力恐怖事件;

三是美國出於「西化」、「分化」的目的,以中亞地區為出發基地,伺機在新疆製造「中國科索沃」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5、南亞方向玄

一是美國借印度作為兩線戰略支柱制約中國;

二是印度實現南亞霸權和謀求世界軍事大國目標,對地區安全構成威脅;

三是印度對華政策和巴基斯坦政策存在著極大的不穩定性和冒險性;

四是印度對華政策和領土要求會導致其有機可乘鋌而走險;

五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在核、導武器方面的軍備競賽也仍在繼續。

⑷ 從地理,社會角度闡述我國周邊安全環境存在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從地理角度看
有利方面:我國是一個大國,大國本身就是維護周邊穩定,確保安全的有利因素;
不利方面:地理位置和地緣環境的特殊性將長期制約我國周邊安全環境的改善。一是邊界線漫長,由於缺少天然安全屏障,易遭外敵入侵。二是強鄰之多為世界罕見,給我國安全造成了巨大壓力。三是眾多鄰國中某些仍與我存在領土領海爭端,使我周邊安全環境存在不確定因素。四是多個熱點並存,使我國安全面臨不同程度的威脅與挑戰。
從社會角度看
有利方面:(1)我國內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為爭取一個和平的周邊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我國與周邊國家不斷發展睦鄰友好關系,進一步改善了我國的總體戰略環境;(3)我與周邊國家的領土領海爭端或正在得到解決或暫時擱置,有利於我國安全環境的改善;(4)我周邊大多數國家都存在棘手的內部問題,緩解了我國安全面臨的壓力。
不利方面:(1)美國對我實行「西化」、「分化」和遏制政策,不斷插手我周邊地區事務,對我國安全構成了最大威脅;(2)我周邊某些國家不斷加強軍事力量,增大了我國周邊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3)「台獨」和民族分裂活動的存在使我國面臨嚴峻的反分裂和維護穩定的斗爭;(4)經濟全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地區力量的急劇變化,中國周邊地區形勢將繼續處於快速變化之中,各種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將時有顯現,並對中國安全提出復雜的新挑戰。但是,和平與繁榮仍將是亞太各國共同的願望。亞太安全形勢的急劇變化不會根本扭轉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近一二十年保持相對穩定的發展勢頭。

⑸ 我國周邊地理環境的概況是什麼

我國鄰國有14個國家:是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蒙古、朝鮮、越南、寮國、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關於錫金你可以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網站地圖.中國政府過去一直不承認印度對錫金擁有主權,直到2003年態度才有所松動(錫金是印度的一個邦。因為印度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所以我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隔海相望的有:韓國、日本(東北亞);(南海周圍的有)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尼等。
地形方面:東北部有外興安嶺、薩哈林島(庫頁島)(原屬中國,今屬俄國)瀕臨日本海;
東部:隔黃海與韓國相望,隔東海與日本相望。與台灣省相隔台灣海峽,台灣島東北部有著名的琉球群島;南部的南海分布著儲量巨大的油氣田,有南沙、西沙、永暑礁等島嶼,最南端是位於北緯4度的 曾母暗沙。而北部灣的部分海域和越南有爭議。雲南、廣西有很多從金三角來的毒販。中國的瀾滄江(經越南向泰國,叫做湄公河)和怒江(進緬甸,稱薩爾溫江)流向東南亞。
西南:中印邊界,多以喜馬拉雅山為天然邊界(存在非法的麥克馬洪線),雅魯藏布江(南亞次大陸和亞歐大陸的地理縫合線)曲折地流向印度;
西北:天山延伸出去有帕米爾高原;鹹海等;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其中有中俄交界處的友誼峰;
北方:有巨大的蒙古高原和大量的戈壁。(沙塵暴的源地),再北有原屬中國的世界最深湖泊——貝加爾湖。
中國周圍分布了: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阿富汗)、中亞、北亞等國家。亞洲所有的習慣性分界,中國都與之相鄰,所以亞洲所有地區的形勢的變動,都和中國息息相關。

⑹ 我國周邊安全環境有哪些主要特點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基本特點
(1)鄰國眾多,政治格局多極化;(2)陸海兼備,自然環境差異大;(3)東強西弱,經濟發展不平衡;(4)各國間矛盾交織,軍事沖突次數較多。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中面臨的主要挑戰有
(1)祖國統一面臨嚴峻形勢;(2)海洋權益存在復雜糾紛;(3)邊界爭端尚未全部解決;(4)少數分裂勢力影響邊疆安全穩定。
我國周邊安全環境的兩重性;
從地理角度看,有利方面:我國是一個大國,大國本身就是維護周邊穩定,確保安全的有利因素;不利方面:地理位置和地緣環境的特殊性將長期制約我國周邊安全環境的改善。一是邊界線漫長,由於缺少天然安全屏障,易遭外敵入侵。二是強鄰之多為世界罕見,給我國安全造成了巨大壓力。三是眾多鄰國中某些仍與我存在領土領海爭端,使我周邊安全環境存在不確定因素。四是多個熱點並存,使我國安全面臨不同程度的威脅與挑戰。
從社會角度看,有利方面:(1)我國內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為爭取一個和平的周邊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我國與周邊國家不斷發展睦鄰友好關系,進一步改善了我國的總體戰略環境;(3)我與周邊國家的領土領海爭端或正在得到解決或暫時擱置,有利於我國安全環境的改善;(4)我周邊大多數國家都存在棘手的內部問題,緩解了我國安全面臨的壓力。不利方面:(1)美國對我實行「西化」、「分化」和遏制政策,不斷插手我周邊地區事務,對我國安全構成了最大威脅;
(2)我周邊某些國家不斷加強軍事力量,增大了我國周邊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3)「台獨」和民族分裂活動的存在使我國面臨嚴峻的反分裂和維護穩定的斗爭;(4)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了日益突出的經濟安全問題。

⑺ 如何分析我國周邊安全環境

在中印邊界問題上,印度數次向有爭議的邊界地區增兵,加速向該地區移民;在南中國海,越南、菲律賓等國不斷試圖採取各種措施宣示其對所佔領島礁的「主權」,並在島礁上興建設施,強化佔領;日本強占釣魚島;朝鮮半島核危機等等。那麼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如何?為什麼存在著爭議和摩擦?中國周邊環境面臨著哪些有利因素和哪些不利因素?我們將採取哪些應對策略? 一、摩擦和糾紛的原因 一是中國周邊地理環境的復雜性。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疆土,有2.2萬公里長的陸地邊界線,與中國接壤的國家有14個。中國還有1.8萬公里長的大陸海岸線,與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汶萊、馬來西亞等國的領海相接或相重疊,它們是中國的海上鄰國。因此,中國被稱為「世界上鄰國數目最多的國家」。中國不僅鄰國的數量多,而且這些國家的情況十分復雜多樣,這在整個世界上較為少見。中國所處周邊環境特別復雜的性質,決定了在中國與鄰國之間發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在中國與近鄰國家之間,還存在著一些歷史遺留下來的,未解決的邊界問題。其中包括中印邊界問題、中日釣魚島問題,東海大陸架,還有南中國海問題。在這些領土和領海的劃界問題上,雖然中國希望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加以解決,但一些鄰國不斷採取各種手段,試圖強化對爭議地區的實際佔領。它們試圖利用中國的和平主義政策,造成對中國不利的既成事實,謀取現實的利益,或者強化自身在未來邊界談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於中國崛起帶來的沖擊。中國崛起,首先意味著東亞地區國家之間的實力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以中日關系為例,在過去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內,中國是東亞地區的政治大國,日本是東亞地區的經濟大國,雙方對這種地位結構已比較適應,也都能接受這樣一個現實,雙方在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內基本相安無事。隨著中國經濟地位迅速上升,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對這一現實並不是欣然接受,而是通過與其他國家聯合的方式,制約中國影響力的上升,這就在一定時期內增大了雙方發生摩擦的可能性。 二、中國周邊環境面臨的有利因素 1、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全面推進。中國政府一貫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主張「睦鄰、富鄰、安鄰」。特別是進入20 世紀80 年代以來,和平與發展日益成為當代世界的主題,謀求建立與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良好關系,創造和平安全的周邊環境,促進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日益成為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共同願望與訴求。經過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共同努力,睦鄰友好關系得到明顯發展,現在是新中國建國以來中國同周邊國家關系最好的時期之一。 2、中國的綜合實力持續上升,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 21 世紀的前10年,中國經濟在世界的排名幾乎是一年上一個台階。國際社會普遍有一種預期,認為中國在未來較長的時期內,還會保持強勁的上升勢頭。隨著中國的發展,國際上更加看好中國的國際地位,要求中國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中國也樹立了良好的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3、周邊區域經濟政治合作全面展開。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額始終占外貿總額的60%以上,從周邊國家和地區獲得的投資多年來占吸引外資總額的70% 以上。2001 年,中國同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及烏茲別克共同宣布建立「上海合作組織」,這標志著一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區域性合作組織的誕生。中俄關系和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繼續保持穩定,對中國加強綜合國力建設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促進了中國北部和西部邊陲的穩定。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合作關系不斷拓展。隨著「中國-- 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雙方的經濟關系將更為密切,政治合作也具有更堅實的基礎,這對於雙方關系的長遠發展及地區繁榮穩定具有深遠意義。 4、「台海」形勢趨於穩定,兩岸和平合作勢頭加速發展,來自東南沿海方向的戰略壓力得到緩解,中國為維護「核心利益」所進行的國防投入和軍力部署,有可能轉向其他方向和考慮更長遠的發展。 三、 中國周邊環境面臨的不利因素 1、中美關系:美國對我國安全存在著綜合性的威脅。美國的安全戰略對中國的影響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持續提升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美國直言不諱地把中國說成是它的潛在威脅和巨大挑戰,遏制中國已成為美國全球稱霸戰略的基點之一。雖然美國與我國不接壤,但從美國的戰略目標、政策走向來看,其實質都是企圖延緩中國上升為世界強國地位的速度。為此美國對我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處處製造事端,鼓動、唆使我國周邊國家與我國對抗,從而成為我國周邊安全環境中對我威脅最大的國家。政治上,加緊實施「西化」、「分化」,企圖將我國納入美主導的世界經濟體系。軍事上,對我全面遏制和防範。美國利用其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絕對經濟和軍事優勢,不斷對我周邊國家進行軍事滲透,逐步縮小對我的軍事包圍圈。在亞洲東面,美國依靠美日軍事同盟聯手遏制中國,美日同盟作為冷戰的產物,不僅沒有隨著冷戰的終結而退出歷史舞台,反而一再得到強化,特別是美日軍事同盟的新一輪強化,對中國及亞太地區的和平和穩定將產生嚴重負面影響。在西亞,美國借反恐名義向西亞地區滲透,在東南亞,與東南亞地區國家加強軍事合作,美國還靠多年與台灣形成默契,打「台灣牌」制約中國的崛起;在北亞、美國加與蒙古的全面關系。 隨著美國戰略東移的實際展開,東亞和中亞地區都將成為美國軍事部署和戰略爭奪的重點,這在客觀上也勢必加大對中國的軍事壓力。目前,美國全球戰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轉移,其軍事部署的重點也在隨之調整,大量先進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東亞地區。在此情況下,中美之間在東北亞、東海和南海以及中亞地區的「戰略相撞」難以避免,這些問題如果處理失當,不僅會造成中美雙方的磨擦甚至沖突,也會影響中國周邊地區的穩定。 2、朝鮮半島並不穩定:朝鮮半島局勢的動盪將影響中國多年建設的「和平發展」的良好周邊環境。由朝鮮發射火箭和進行新的核試驗所誘發的緊張局勢,造成的連鎖反應超過以往。危機雙方在失去耐心的情況下,彼此互不示弱,尤其是在擁有核武器和導彈武器方面,都提出了相應訴求,「棄核」和實現半島無核化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朝鮮半島無論是否會爆發新的戰爭,雙方的對抗都難以避免。中國面對這種極為棘手的局面,既不能介入太深,也不能抽身而退,處於左右為難境地。如果爆發戰爭,中國將面臨是否參戰問題,此舉勢必牽動全局。所以說,東北亞方向將可能成為中國今後最大的安全隱患,也必將成為穩定周邊的當務之急。 3、中日關系:日本是中國的海上強鄰,是一個曾經對中國進行侵略並且其統治者至今對此沒有清醒反省的國家。首先,二戰後,美國和日本結成軍事同盟,90年中後期,日美安全同盟實現了冷戰後的重新定義。其適用范圍由日本本土及周圍數百海里擴大到整個亞太地區;合作內容由「日本受到武力攻擊」擴展到「日本周邊地區發生事態時」,主要防範對象由蘇聯轉變為朝鮮和中國。日美安全同盟的重新定位,成為影響未來地區安全的重要不穩定因素。其次,東海大陸架與中日釣魚島問題。東海大陸架位於中、日、韓三國之間,是中國大陸領土的自然延伸。東海大陸架蘊藏著非常豐富的水產、石油、天然氣以及稀有礦產資源。而這些海洋權益一旦喪失,將危害中國國土安全。近來,圍繞釣魚島爭端以及海上劃界問題,中日之間產生了嚴重紛爭。東海問題主要涉及日本,但屬於大國之間的爭端,一旦引發沖突,對全局影響較大。 4、南海問題:國際上有觀點認為,誰控制了南海,誰就可以控制東南亞,從而控制整個西北太平洋和澳洲大陸。初步估計,整個南海的石油地質儲量在230 億- 300 億噸之間,約佔中國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自近現代以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海洋權益的沖突爭議日益增多。而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非法佔領我南中國海的島嶼,開採油氣資源,嚴重損害我國領土主權和經濟權益,越來越不利於中國的發展。南海問題是大國與小國之間的紛爭,雖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但影響也不容低估。尤其越南占據島礁最多,獲取利益最大,同時也在大量購置先進的海空作戰裝備,加之戰場環境於我相對不利,如無充分准備,也難以應對海上突發事變。 5、 中印關系:在南亞的印度半島,印度自稱是一隻大象,印度21世紀的宏觀目標是控制南亞和印度洋。所以,印度大力發展本國經濟,其21世紀軍事戰略是發展強大的軍事力量,威懾巴基斯坦,遏制中國,攔阻地區外大國向南亞滲透,實現控制印度洋,躋身世界一流大國行列的目標。印度洋是中國與中東、波斯灣、地中海、東非等國家和地區聯系的海上必經之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於控制了中國通往這些地區的海上通道,從而威脅中國的石油安全。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沖突是中國周邊安全環境重要隱患。中印邊境爭端的焦點,是我國大片領土的歸屬問題。冷戰結束後,印度對華猜忌、防範的冷戰思依然根深蒂固,這就決定了印度對我國安全的消極影響在較長時間內仍將存在,而且不排除在某種情況下惡化的可能性。近些年來,印度在邊境地區不斷採取動作,宣示主權,增兵固防,加快戰場建設,發展高新技術裝備,並大肆散布「中印必有一戰」的言論,這些現象都不是好兆頭。印度現在不僅擁有核武器和遠程導彈,而且在海空軍力量上也絲毫不遜於中國,其實施高技術戰爭的能力決不能小覷。 6、民族分裂主義勢力和恐怖主義等對中國安全威脅不能低估:民族分裂主義、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對我國周邊安全形勢的威脅不能低估,特別是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帶,恐怖主義仍然活躍。「台獨」、「東突」、「藏獨」等分裂勢力都是威脅國家統一安全、對國家安全構成挑戰的因素,這些敵對分裂勢力內外勾聯,不斷進行搗亂破壞。這些問題都涉及到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國家的核心利益。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任何的妥協、不能有任何的讓步。 四、改善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策略分析 1、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繼續推行睦鄰外交。 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保持和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創造一個和平安全的周邊環境,是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政策,積極穩妥地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中國的發展就會建立在和平的周邊環境之中。 2. 提升我國的軍事實力 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戰爭表明,強大的軍事實力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保證。無論什麼時候,沒有強大的國防和軍事實力作後盾國家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要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必須大力提高國家軍事實力。建設可靠的核自衛和常規防務力量是絕對必要的。盡管中國的綜合國力會大大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手段更加多樣,但強大的國防力量對國家安全是不可或缺的。 3. 加強與美、日等國的政治、經濟聯系 逐步削弱美、日對中國的敵視或不友好的舉措。在政治上,中國把對美外交放在外交戰略的優先地位,一直把加強對話,增加信任,增進了解和發展合作作為對美政策的基礎。避免在一些非戰略性問題上與美日等國形成嚴重對抗,同時利用日本急欲成為政治大國的心態和美、日在此問題上的矛盾和分歧,牽制和削弱美、日同盟。在經濟上,充分利用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和日益擴大的市場對美、日兩國的吸引力,進一步擴大對美、日兩國的貿易,大力吸引兩國的資本和技術,形成經濟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存格局,逐步削弱美、日兩國對中國的敵視或不友好狀況。 4. 加強文化交流,增強國與國之間的互信 中國主張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以文化促發展與和平,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加強國與國之間文化交流與合作,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增進我國與周邊國家國民的相互了解,加深感情。文化交流對增進國民互信將會發揮重要作用。大力推進文化交流可以促進世界和平以及睦鄰友好系,促進各國政治經濟的發展。

⑻ 當今,我國周邊安全環境狀況如何

分析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概況,實質上可以認為是分析影響中國崛起——或者說影響中國國家利益的因素都有哪些。我認為,首先是經濟利益,其次是文化利益,再次是地緣關系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最後是在當前亞太框架的逐漸形成中中國與亞太各國的博弈。經濟與全世界聯系緊密還是鼓勵,以資源經濟為主還是以知識經濟為主,在經濟政策上的選擇是不同的;一個核心文化強勢崛起的大國,和一個核心文化弱勢,正在衰敗的大國,國家利益的性質勢不同的;地域安全威脅小的國家和地域安全威脅大的國家,地緣上利益次序的分別是不同的;全球性大國,國家利益的地理范圍也是不同的。
1. 經濟利益
1.1與周邊國家的經濟交往
進入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GDP的年平均增長率從未低於百分之七點八(1),對外貿易額逐年增長,內需不斷擴大,居民收入大幅上漲,經濟情況總體上不斷進步,良性發展
鑒於美國在亞太地區事實上的,不可估量的影響和實力,也應算作影響中國經濟狀況最主要的一個環節,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同時是世界范圍內中國的頭號貿易夥伴。美國需要中國的大量物美價廉的輕工製品和日常生活用品滿足本國國民的生活需要,而中國同樣需要美國這個擁有兩億多人口的龐大市場來銷售自己的產品,得到美金來充實和調節自身的貨幣儲備,為國內龐大的待就業人口提供就業機會,減低就業壓力。
就現時的周邊經濟狀況而言,日本作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第三大夥伴,無疑在中國的經濟安全問題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日本作為一個資源貧瘠的島國,需要中國遼闊國土上豐富的資源供應本國的發展、消耗;同時,中國也需要日本這個在全世界掌握的專利權僅此於美國的龐大經濟體(2)對自己作技術上的支持。
由此可見,中美、中日在貿易上的互補性很強,可以說,中美與中日之間的貿易關系之重要性是中國周邊其他任何國家或聯盟都無法比擬的。
1.2 經濟安全存在的問題
對於我國的經濟安全,我認為並不像標題所說的那樣,只是問題而已,可以說,從一些角度來講,我國的經濟安全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不論你如何對這種觀點嗤之以鼻,但中國在對美日貿易和自身的經濟情況方面都存在著不少問題:
首先,在中美貿易中,美國為保護國內市場,多次對中國對美的電子、紡織、糧食及其他日用品的出口進行貿易制裁,並以軍事借口限制國內對中國的技術出口以及中國企業在美的投資和收購——美國國務院禁止中石油收購尤先科和禁止白宮採用聯想電腦就是很好的實例。其次,在中日貿易中,中國向日本出口的多時煤、鐵、石油天然氣以及木材等初級產品,而日本向中國出口的多時車床、轎車、電子設備等深加工產品。在對日貿易上,中國還停留在能源型、粗放型出口的階段,而日本則出口技術及深加工產品,中國處於不利地位,而且多數的出口是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中日貿易剪刀差明顯。當我們向如非洲和拉美這些不發達國家傾銷相對於他們來說的深加工產品時,發達國家也在向我們傾銷著更加無法復制的核心技術。而且伴隨剪刀差的核心技術問題同樣困擾著我國工業的自主化進程,工業自主化的基礎——數控車床,我國用的是德國八十年代的技術,沒有先進的自身產品,而技術比較落後的產品由於質量無法保證企業又不願使用。
再次,也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國自身的貨幣儲備體系。我國的貨幣儲備,從種類和數量的分布上來看,是比較科學的,政府的貨幣儲備機制也是很靈活和果斷的。當歐元面世並經歷美元第一輪沖擊保住自身匯率及貨幣體系後,央行便開始又步驟的減少美元存量而購入歐元以平衡儲備。但如果拋開通常的習慣而從本質上講,任何紙幣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貨幣,加入遇到極端情況(比如大規模戰爭),任何大國都可以用宣布舊幣作廢發行新幣或者大規模發行貨幣使對手手中的己方貨幣貶值的方法來打擊其金融體系。所以,真正安全的貨幣只有黃金,但不幸的是隨著前段時間黃金逼近700美元/盎司,我國外匯儲備上的一個巨大漏洞暴露了出來。根據央行公開數據,目前我國黃金儲備為2000萬盎司,約合600多噸,按700美元/盎司換算,約合140億美元,僅占我國外匯儲備總額8500億美元的1.6%。與此相對應的是,即使按一年前的價格,美國的黃金儲備占國家戰略總儲備高達66%,法國為42%、義大利為46%、瑞士為40%、荷蘭為46%,而全球黃金儲備大國的黃金儲備率都在40%左右。官方藏金不多,民間同樣很少,只有4000噸。而印度這樣官方儲備只有300億余噸的國家,民間黃金卻高達1.3萬噸,一年中,由黃金價格帶來的財富便高達千億美元。我國一年來靠廉價商品出口獲得的外匯節余還趕不上印度黃金增值的收益。(3)
從當前的形式來看,解決問題的方法無非就是一方面技術上積極研發和投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推動整個產業發展的換代;另一方面加大黃金儲備量,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
2. 文化利益
2.1 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中國傳統文化漸漸在全世界流行起來。在英語中,「Tai Chi」、「 Confucius」、「 Kung Fu」等有中國特色的單詞也已經成為國外年輕人的時髦的口頭詞彙,他們學習中國功夫、中醫,外國軍官討論《孫子兵法》、政客研究怎樣以儒家思想來解決國內問題……可以說,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通過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交流,世界上許多人都認識到中國、中國人並不像他們之前所猜測的那樣貧窮、愚昧和可怕。(4)
尤其對於長期浸淫在「大中華文化圈」中的亞洲各國來說,中國文化更不陌生:中醫、針灸、推拿……美國人還在研究、嘗試時,亞洲各國的民眾已經將其作為治病的必選手段之一;當西方國家的政客還在高談闊論時,亞洲各國的企業家已經將儒家文化融入企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企業文化;在如新加坡等國,你甚至可以在法典中找到儒家思想的要義。

2.2 中國文化在本國的現狀
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早已超出了一國的范疇,在中國周邊的許多國家,它甚至就是本國文化的一部分。可我們不難發現,我們一直在討論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對世界的影響。相較而言,現在國內最賣座的是美國好萊塢大片;在少年兒童中被傳看最多的是日本漫畫,其中雖不乏精品,但幾乎都有暴力、色情、畸戀、血腥或多或少的充斥其間;在青年人和中年人最流行的是韓國偶像劇和肥皂劇,青年人中廣泛流行日式的流行音樂,而所謂文化市場上目前最為火熱的「超級女生」則來自於美國的同類電視節目《美國偶像》,當然,如果「超女」可以算作一種文化現象的話。姑且不論這些舶來品的好壞,不論其是精華還是糟粕,但就其實際影響程度而言,已經大大超過了傳統文化在國內的發展。
「中國人是現在世界上最浮躁的一群」,英國《觀察家報》的評論可以說是非常中肯「中國的精英階層不斷地追求白領、小資地生活,不斷地追求星巴克、里貝克,完全忘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茶道和京劇的存在」。
缺乏自我文化消費方式可以說是一種空虛,而當這種空虛變成全民族每一個人的必備之物後,空虛就會變成對本民族認同感的缺失。中法、中德、中俄、中意幾個文化年辦下來,我們發現了一個令人悲哀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今國際社會中並非美國那樣超級強勢的國家,當他們拿出自己古典與現代相傳承結合的文化結晶來交流時,我們只能頻繁的去驚動皇陵中的兵馬俑。
2.3 發展趨勢
當然,盡管傳統文化的發展暫時在國內處於低谷,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已走到了盡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重視傳統文化,雖然國學講堂的開設、私塾的興辦、大學生著儒服祭孔等等行為看上去或多或少的有點形而上的味道,但畢竟國人開始真正行動起來捍衛自己的文化傳統了。一個民族的核心競爭力與經濟發展又很大關系,但一個沒有自身優秀文化的民族是無法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的。要解決傳統文化「勢微」的問題,不放借鑒韓日,通過更多生動的,現時的,易被民眾所接受的形式來勢自身的文化也「流行」起來。
3. 地緣安全
3.1 陸地安全
近年來,中國同自己陸上最大的鄰國——俄羅斯的關系隨著其靠攏西方的政策受到西方打擊而不斷緊密。雖然俄羅斯仍然做著讓西方接近自己的努力,但同時把越來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亞洲,尤其是中國身上。伴隨著中俄邊界問題的解決,安大線的建設以及中俄文化年的舉行,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擁有世界最長陸地邊境線的國家,彼此之間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但同時,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實例及其僅次於美國的龐大核武庫,都提醒我們對這位強大的鄰居應該十分的重視並且保持謹慎的態度。
說到陸地安全另一個不得不提的話題便是中印關系。印度作為一個人口、技術、軍事方面與中國相近的地區性大國,其對地區安全的影響我們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同樣的,由於邊界問題的解決及其內部經濟狀況的影響,印度在當前並將在未來相當的一段時間內,會樂於與中國保持良好的雙邊關系,滿足於作一個地區性大國,而這個願望同樣需要得到中國的支持才更加實際。從地理位置上看,由於青藏高原的阻擋,中印雙方互相進行陸地侵略的可能性很小,地區安全在印度力爭成為南亞大國的這段時間內可以保持穩定。
對於中亞各國而言,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和擴大使得與中國接壤的中亞絕大多數國家與中國達成了國家關繫上的互信互諒,各方面的諸如經貿、軍事、政治的交往不斷加強,在亞洲中部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安全體系(5)。而且,由於這些國家地處內陸,本身經濟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差,在中國主動示好的情況下都樂於與中國保持良好的關系。但這並不能說明中亞地區對於中國來說就是絕對安全的。「東突」恐怖分裂勢力以這里為據點不斷威脅我國國家安全,類似於阿富汗這樣的傀儡國家更是由於美軍的進駐使得其安全可信度大為下降。
另一方面與中國的國家安全有關的就是朝鮮問題了。對於朝鮮問題,我們只能說,如果朝鮮沒有核武器和遠程導彈,它對於中國和美國就不是一個問題。因為客觀的講,朝鮮半島保持現狀才符合中國和美國的國家利益。道理很簡單: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希望與自己接壤的國家強大起來,中國也是;同樣,對於美國來講,一旦朝韓合並,它在朝鮮半島所部署的軍隊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如此一來肯定會削弱其在東亞乃至亞太地區的影響。而且合並後的新國家會不會像現在的韓國一樣與美國如此合作也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3.2 海上安全
海上安全狀況相對於陸地安全由於美國的介入而顯得復雜許多。
眾所周知,雖然中美經貿關系頻繁,政治上也保持著正常的聯系,但是一方面,雖然中國政府一直呼籲放棄意識形態上的沖突,美國國內相當一部分政客還是拿一種單純的「共產威脅論」來衡量中美關系。另一方面,美國雖然遠遠的位於太平洋東岸,與中國隔海相望,看起來與中國沒有什麼厲害沖突,但實際上這位「遠鄰」很是「關心」中國,其通過對日本、韓國、關島、台灣、東南亞各國的控制,建成了一條封鎖中國的太平洋島鏈(6)。並且,隨著美國在中亞、南亞地區所進行的武力控制、顏色革命和利誘拉攏,其同時在構建一個可以制約甚至圍困中國的包圍圈。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不斷插手這一中國內政。雖然但前美國並不支持台灣獨立,但長久看來,其維持台灣現狀的做法確切無疑的是威脅中國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行為。從中國的方式上看,礙於國情,無法立即解放台灣,所以,一方面制定《反分裂國家法》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分裂情況,另一方面允許台灣高度自治,但決不允許「台獨」的出現。中國的國力還不夠強大,經濟要發展,必須有一個穩定的環境,從這一點上看,中國採取等待韜光養晦之後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是逞一時匹夫之能的痛快淋漓的做法無疑是充滿智慧的選擇。
在中日海上關系方面,日本憑借美國的支持及其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強大海軍實力不斷在釣魚島、東海油氣田、海域劃界甚至台灣問題上向中國挑釁,雖然並不對中國構成本質上的威脅,但對於日本進來頻繁採用的「無中生有」的挑釁,我們必須保持警惕,不可讓其推行實質上的佔領和侵略,而不僅僅是在口頭上予以警告。同時,東南亞各國也在覬覦中國南海的島嶼和海底豐富的資源。不論是東海油氣田還是南海資源,目前的共同開發的政策雖說是一種無奈之舉,但應該記住那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當然,要解決這一問題也是一朝一夕難以辦到的,它涉及到了許許多多的方面,只有綜合國力的全面提高才能真正解決這些問題。
4.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發展趨勢
逐個分析周邊各國:俄羅斯方面,隨著其經濟的復甦,國力不斷增強,當然應該對其愈加重視。但俄國熊從彼得大帝以來,一心向西發展的雄心也會隨著其國力的增強而復甦,相對於西歐各國,中國也更難以對付,所以相信能夠與中國保持較好的關系。美國方面,只要其繼續助紂為虐的支持或變相支持台獨,作為兩個大國,中美關系當然不會出現極端的事件,但若想成為向中俄那樣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可以說是天方夜譚,而諸如意識形態分歧這種問題在今後將變得越來越次要,只是在美國國內才會有市場。對於日本,因其天然的是島國而且與周邊國家關系普遍緊張的原因,越是從長久來看其越不可能成為有國際影響的大國,其仿效英國的「東方大不列顛」夢想終究只會是夢想而已;軍事上,雖然日本軍力強大,但由於核武器的存在,使其在面對大規模戰爭時必定成為失敗者;對於日本真正應該警惕的是其在技術上的全球擴張和文化上的對於中國的侵蝕。此外,世界上擁有強大國力但並不擁有負責精神的國家也是很可怕、很具有攻擊性的,印度就是這樣的國家,其政治上的相對於中俄美等國的不成熟和政策的多變使得其成為這一地區具有決定性影響力大國中的最不安定因素。而亞洲其他國家或者自身不具備影響地區安全的實力,或者依附於其他大國,相對來講其行為行動都處在可以預測和控制的范圍內,因此並不可怕。

結束語:
真正影響亞太地區安全穩定的,是中俄美三國。作為三個各具獨特傳統、歷史文化、價值體系和國家利益的大國,處於其特別的地緣政治的原因,它們之間一直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相互聯系性。在經過50-60年代中蘇結盟和70-80年代的大三角關系之後,90年代起至今中俄美關系正在形成一種新框架。其基本特點是在三國相互保護共同利益和合作關系的條件下,中俄雙方為抵制美國的壓力和遏制而進行某些配合和默契,以改善各國的戰略地位(7)。
因此,從長遠來看,只要中俄美三國在新世紀繼續保持一種均勢的狀態,那麼,中國周邊的安全狀況就不會出現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變故。面對一個仍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中國在國家發展上將繼續大有可為,畢竟,增強自身實力才是長遠稱雄的王道!

⑼ 我國周邊安全形勢

新的世紀即將到來,在祈禱和平的新千年鍾聲敲響之前,冷靜地觀察中國周邊的國際形勢,審慎地預期周邊國際環境變化,對我國在未來一個時段內維護地區和平,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我國周邊地區出現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顧國際輿論的反對發展核武器;美國在亞洲地區繼續推行軍事同盟政策,而且試圖建立可能破壞地區軍事力量平衡的TMD系統;亞洲國家出現了軍備競賽的苗頭;分裂主義和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對一些國家正在構成嚴重挑戰;等等。在意識到這些對和平與安全的威脅的同時,我們還必須從更全面的角度來觀察周邊國際力量關系的分布情況,觀察各國對國家利益的確認與實現方式是否發生變化,以此對下一世紀的周邊環境作出判斷。

國際環境的新變化之一是,在中國周邊地區正在形成一種多極的力量結構。這不是世界性的多極化趨勢的產物,它只是一種地區性的結構。日本由於經濟陷於停滯與低速發展,它與亞洲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縮小。在此同時,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領域發揮作用的意願更強烈了。俄羅斯的經濟經過嚴重的衰退後已經穩定下來,加上普金的當選,它的綜合力量進入了恢復期。東盟的一體化進程雖然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是沒有受到根本的打擊,東盟國家在經濟、社會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強與擴大。印度的經濟狀況因新經濟的出現而得到改進,擁有核武器使它的軍事威懾力在繼續增加,印度在亞洲扮演大國角色的願望已明顯增強。中國的綜合國力在繼續增加,它在地區國際關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強。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這一地位支撐了美國在亞洲的優勢地位。但美國是一個非亞洲國家,而且力量分散於全球,它在亞洲的力量分布受到這兩個因素限制。

由中國、日本、美國、俄國、東盟及印度這六種力量構成的多級結構將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均勢結構。在可預見的時期內,任何一極,在這一地區都不可能單獨取得優勢。在多極均勢結構中,結盟關系的變化及向兩極化的發展是造成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在可以預期的未來,美日同盟關系仍會保持穩定,但是其作用一是會受到中俄戰略關系的制約,二是不會得到東盟和印度的無條件支持,沒有什麼利益會促使印度和東盟放棄他們長期遵循的獨立與中立的對外政策,捲入美國同中俄的對抗中去。中國是本地區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將繼續奉行獨立自主與和平的對外政策,中國將會對這一結構的穩定作出貢獻。

這一多極結構的穩定性還在於即使是超級大國的美國也不能改變它。美國在亞洲的力量分布可以維持這一相對穩定的結構,但它要改變這一結構的話,如對中國採取「遏制」政策,其代價之大將是它無法承受的,而且還將遠遠超過其所得的收獲。美國在亞洲地區將繼續謀求「領導」地位,但如果它要建立單極霸權的話,它必然會受到其他力量聯合的或各自的抵抗。

應當指出,中國周邊的多極均勢的穩定性會受到次區域力量和力量關系的影響。例如,南、北朝鮮是東北亞次區域平衡的重要力量;巴基斯坦和泰國是南亞和印度洋地區的重要力量;印尼和越南在東南亞地區可能發揮重大作用;哈薩克和阿富汗可能在中亞地區發揮重要影響。這些力量不僅在次地區的平衡中有重要作用,並且對中國等大國構成復雜的牽制,從而影響亞洲多極結構的穩定。這些情況表明,均勢本身並不能防止各種不穩定因素的發生。

國際環境的另一新變化是,國際多邊體制將成為維護周邊和平與穩定的重要途徑。多極結構的存在並不意味著中國的周邊環境會平安無事。霸權主義國家謀求單方面經濟和政治利益的行為,各極之間無序競爭都會對中國的周邊安全造成嚴重損害。此外,構成其他無序因素的可能有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和軍備競賽,可能有非國家行為者的跨邊境的恐怖主義與分裂主義活動,也可能是一些國家因貧困或其他原因產生的大量難民。這些無序競爭如不能被阻止和及時控制,中國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也是難以維持的。

亞洲各國經濟上的相互依存程度正在不斷加深,東亞國家的對外貿易有三分之二是在區域內完成的。這種共有的利益是推動它們在下一世紀進行合作的基本動力。信息與交通領域的技術革命正在消除亞洲各國間地理上的隔閡,為它們的相互溝通和加強信行提供了手段。亞洲各國還有著反對外來干涉、維護獨立自主的歷史傳統,它們珍視自己的文化與價值觀。這種文化上的多元主義傾向是它們相互諒解和相互妥協的基礎。因此,在進入21世紀後,中國與周邊各國將更努力地謀求合作,利用國際體制(即各種國際組織和國際制度)來共同地維持和平、穩定和發展的環境。

除了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外,在中國和周邊國家有著以下一些較重要的國際多邊體制: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地區論壇、東盟後部長級會議、東盟加中日韓會議、朝鮮問題四方會談、「上海五國」機制、歐亞首腦會議,等等。這些國際多邊體制包含不同的成員,在不同的領域中發揮功能,有不同的優先處理的問題,其產生的決定或共識有不同的約束力,但是它們共同的特點是:推動著相關國家認識他們共有的利益,並通過合作互諒互讓來共同獲益。在經濟和社會領域方面,這些機制已經在起非常積極的作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正在推動貿易自由化,這一進程使亞洲各國的經濟合作得到了顯著加強。今年5月初,在泰國清邁召開的東盟與中、日、韓財政部長會議上,各方一致同意建立一個亞洲貨幣保護機制,以避免再次發生造成嚴重沖擊的金融危機。這表明亞洲國家已將它們的合作從貿易領域擴大到了金融與貨幣領域。

在安全方面,由於亞洲各國的共同努力,聯合國在柬埔寨的維和行動取得了顯著成功。同時,一些國際多邊體制已經在加強相互信任措施、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和分裂主義活動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今年4月,「上海五國」的國防部長進行了會晤,部長們決定要採取集體行動,防止國際恐怖主義、好戰的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對五國邊境地區的威脅。進入新世紀後,只要各國都能將和平共處作為合作的基本原則,放棄冷戰思維,國際多邊體制就能夠在解決領土爭端、控制軍備競賽、建立區域性集體安全機制、防止武器擴散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在新世紀的初期,東盟地區論壇可能發展成為東亞地區的多邊安全合作體制。在中亞地區,「上海五國」機制經過擴展,也可能發揮類似功能。但一個能涵蓋東亞、南亞和中亞所有國家的多邊體制暫時還沒有可能性。

在中國周邊存在著一些地區安全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克什米爾問題、朝鮮半島問題、阿富汗內戰問題,這些問題不同程度存在著國際因素捲入的背景。這些問題如處理不好就可能釀成重大沖突,對中國的安全帶來嚴重威脅。但是,如何發揮國際多邊體製作用,尋求最終解決或者緩解其緊張程度,現在還沒有得到有關國家的充分重視。例如印度一直拒絕國際組織調解克什米爾沖突,這不僅長期拖延了這一問題的解決,而且已經使這一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化,在印巴兩國都擁有核武器以後,沖突的延續將具有更大的危險性。中國和其他國家應當向印巴兩國進一步施加影響,促使他們通過調解來求得雙方可接受的解決,並意識到任何強加於人的想法都是行不通的。這也應成為下一世紀亞太地區解決國際安全問題的一條基本規范。

可以預計,通過國際體制進行國際合作將是下一世紀國際關系的重要表現方式,但是還存在如何主導國際體制的問題。中國是亞洲地區的主要大國,中國可以,而且也應當在國際體制中發揮主導性作用。只要是堅持尊重主權、國家平等、互利互惠、不幹涉內政等國際體制的基本原則,中國積極參與國際體制活動不僅會受到多數周邊國家的積極評價,而且還會產生良性的互動作用。這將成為中國主動影響周邊國際環境的重要手段。

國際體制的意義是重要的,但是它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其有效性也不會在短期內迅速擴大。因此進一步加強我國的綜合國力,確保周邊地區的多極結構不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將是維護我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的基本手段。不斷加強綜合國力,積極參與國際體制,中國在下一世紀的全面復興與強盛是大有希望的。

⑽ 如何看待我國當前周邊形勢

一、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的新變化
1.海上問題矛盾激化
海上安全成為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緊張的重要來源,中國的海洋戰略已成為國際社會判斷中國是否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標。中國的深海戰略已經觸及美國的亞太乃至全球利益,周邊國家借美國重返亞太之勢在海洋問題上結成利益共同體抗衡中國的潛力大大增強。因此,中國的海洋安全環境進一步惡化,中國深海戰略面臨的壓力將常態化。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特別是本世紀初,我國和周邊國家海上爭端不斷上升。2009年以來,這個趨勢更加明顯和突出。尤其在南海,我國和菲律賓、越南摩擦不斷。在東海也發生了中日撞船事件,中日關系一度出現嚴重倒退。此外,一些國際輿論大肆炒作中國發展海上力量,還有很多大國企圖插手介入南海問題,以所謂「國際航行自由」搶占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2011年以來,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問題上態度強硬,中越、中菲之間的摩擦不斷,;中突升級。中國海上鄰國出現「合縱連橫」,共同制衡中國的趨勢。美國以海上安全作為其構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的積極配合,南海爭端國際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快。美國宣布在新加坡部署一艘近海戰艦,在澳大利亞部署海軍陸戰隊,標志著越戰以來美國首次在太平洋地區擴大長期軍事存在,其矛頭直指中國。菲律賓和越南的強硬立場和行為不僅受美國對地區安全的承諾和支持的鼓舞,同時也有深刻的國內政治經濟困境壓力。在11月舉行的東亞峰會上,除柬埔寨、緬甸外,其餘16個國家都談到了海上安全問題,其中很大一部分國家表示對南海的關切。
中國海上力量的發展隨著航母的試航進一步引起周邊國家的警惕和關注。應對中國崛起引發的地區力量失衡,已經成為美國與周邊國家最重要的課題和挑戰之一。周邊國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國,經濟上力圖分享中國經濟成果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誇大南海爭端既是美國加大亞太戰略投入的抓手,也是周邊國家平衡中國影響力和塑造中國未來走向的重要手段。南海爭議已經成為中美戰略較量的焦點,也將成為過去幾個世紀以來西方世界主導權轉移的一個信號。
有必要引起警惕的是,美國對南海問題的關切與台海兩岸關系聯繫到一起。中國台灣地區也對南海聲稱擁有主權,如果中國台灣因實際控制的島嶼與周邊地區發生武力;中突,那麼各方如何有效控制局勢將是一個重大考驗。總之,自1995年美國首度表示關切南海問題開始,美國的目光就沒有離開過這一地區,美國的持續介入使南海地區的安全局勢趨於緊張和復雜化。
2010年4月,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中國軍隊尋求擴張海軍力量》一文,7月該文被日本共同社引述,引起中國和國際媒體的廣泛報道。文中聲稱,中國政府於2010年3月首次向訪華的美國副國務卿斯坦伯格和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貝德聲稱,南海是關繫到中國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不允許任何人干預南中國海事務。而在這之前,中國只將台灣問題、西藏和新疆問題等定位為「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說」一經出台,便被國際社會不加分辨地全盤引用,成為佐證中國外交轉向強勢和擴張的重要論據。總體上,中國學界和各種智囊機構的態度較為謹慎,有的還提出質疑,如有軍方學者撰文表示,「南海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提法僅見於中國個別學者的言論,並非高層領導的正式表述,更未寫入國家戰略性報告或者法律性文件。
國際社會對「核心利益說」的強烈反應,表現了南海問題的復雜性以及對中國崛起的嚴重憂慮。國外把「核心利益說」解讀為崛起後的中國在劃分東亞的勢力范圍,中國今後的外交政策會日益咄咄逼人。國外還普遍將「核心利益說」與釣魚島「撞船事件」相提並論,據此判定中國將採取日趨強硬的外交政策,中國崛起會對世界秩序產生重大的不確定性。
2.半島局勢僵局難破
中國周邊安全的最大軟肋是東北亞,朝鮮半島形勢是風向標。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以朝鮮半島為中心的東北亞地區是中國安全的致命弱點。歷史上,1895年的甲午戰爭、1905年的日俄戰爭以及日本侵佔中國東北等都在這個地區。新中國成立後,上世紀50年代的朝鮮戰爭以及60年代中國與蘇聯的珍寶島沖突都對中國安全造成極為嚴重的威脅。即便是美國學者也承認,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利益具有很強的合法性,包括維護中朝邊界的穩定、阻止對華包圍圈的形成以及顯示中國和平崛起的決心與可能性。
3.日本「遠交近攻」加強日美同盟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特大地震、海嘯和核泄漏三重災害。日本大地震的國際救援行動以及日本接受救援的情況,清晰地反映出日本對外關系的親疏遠近排列順序。即日美同盟為中核;第二層次為間接的盟友,主要是美國同盟旗下的英、法、韓、澳大利亞、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第三層次為與日本歷史淵源甚深且有共同價值觀的東南亞國家:第四層次為能夠對中國實力起制衡或牽製作用的俄羅斯、印度、蒙古等國。具體來說,處於中核的日美同盟關系在快速協調應戰能力方面彰顯了無與倫比的優越性。第二層次的間接盟友也發揮了快速集結的配合救助優勢。第三層次的關系主要體現了「情感投資反哺回饋」的良友關系。第四層次則主要起平衡手的作用,而上述四個層次均具有明顯針對和遏制中國的戰略意圖。雖然中國在大地震後對災情深切關注,物資方面予以大力援助,但是日本在選擇接受中國的援助時甚為謹慎。從日本領納其他國際賑災救援的態度上,充分顯示了其現代版的「遠交近攻」策略。
日本的特大震災也加速了亞太地區國際關系的調整。此次地震對日本經濟、地區安全形勢造成重大影響,並且進一步拉大了與亞洲經濟第一大國中國的實力差距。中日整體經濟數據表明,日本進一步依賴中國,但是在高端技術產業領域中國仍然依賴日本,從日本汽車零部件的供應情況看,美國市場、「四小龍」市場要比中國、東盟市場更加高端。或許正是整體依賴但部分佔據優勢地位的這種局面,影響了救災外交在消弭中日兩國的不信任中的作用。災後日韓兩國的互動表明,雙邊關系已經擺脫了那種因歷史問題糾纏不清、雙方均試圖改變對方的混亂期,正朝著承認不同、開始傾聽和詢問的整合期階段發展。
災難進一步加強了美日同盟關系。2010年,來自;中繩的強烈反對阻礙了日本政府執行關於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的協議。日本大地震發生後,駐日美軍迅速、大規模的救災行動使日本民眾看到美日同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日本民眾對美軍基地的情緒,弱化了沖繩對基地搬遷的反對聲浪,有利於同盟關系的穩定。地震證實了日美同盟體系具有相當強的協調能力、相當快速的反應能力。從軍事運作的角度看,在很短的時間內,日美兩國政府可以調動極大力量的軍事效能,這不得不令人深思。
4.戰略憂慮刺激軍備競賽
進入21世紀後,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軍費開支整體上都保持了增長的態勢,這種態勢可能會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下去。目前,美國是全球絕對的軍事霸主,帶給全球最大的不確定性;俄羅斯正在不斷加強和鞏固軍事強國地位;印度推動全方位進攻性軍事戰略,成為中國周邊的「上升性威脅」因素;東南亞各國紛紛加強軍備建設,尤其是海上力量。從長期來看,各國軍費開支不斷增長的態勢不利於亞太安全互信的建設,可能使亞太地區陷入軍備競賽的「惡圈」之中,使業已存在的安全困境更加惡化。
在周邊國家眼裡,中國軍費開支的增長幅度過快,而中國的意圖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由此帶來焦慮感的上升,中國「軍事威脅論」被放大。雖然美國軍費開支和軍事實力遠遠高於中國,但絕大多數周邊國家對中國的防範意識更強,這主要表現為:澳大利亞已將軍事防禦重心放在中國;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防範意識普遍較強,尤其是與中國有領土領海爭端的菲律賓和越南;日本將中國列為主要防衛對象,日方認為中國軍費增長超過實際經濟增長很難讓人接受,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削減軍費,周邊對中國的信任就增強了。更應引起重視的是,周邊國家之間正加強軍事合作,聯合制衡中國的意圖越來越明顯。
美國是亞太地區絕對的軍事霸權國家,對亞太地區的安全結構和政治格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隨著美國戰略重心的加速東移,未來一段時間,東亞是美國軍事戰略關注的首要地區,中國是其防範重點對象;美國將進一步擴展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為維持反恐成果和地緣戰略利益,美國將在阿富汗長期存在,並重視與印巴的軍事合作,提升其在軍事坐標中的位置。在美國的戰略部署棋盤上,東南亞是其戰略依託之地,戰略部署已經成熟穩定,而中亞和南亞是其勢力重點拓展之區。從地緣的角度看,美國正在加強從東亞、東南亞到南亞和中亞的戰略鏈條連接力度,一旦順利完成且加固,那麼就意味著環形包圍圈構建完畢,在歐亞大陸就很難出現對其霸權構成挑戰的國家。
從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態度和外交戰略取向看,美國將日益重視能源通道的控制力。美國正利用在亞太的軍事存在、聯盟體系,以及通過在中亞和南亞的軍事存在,對中國海上力量的發展形成強有力的制約。目前,美國國內正在論辯中國發展航母的動機與意圖,甚至出現了中國是否將發展「以航母為中心的海軍」這樣的爭論。有的人認為,中國海洋安全戰略的目標是發展有限的海軍能力,以提升中國在不涉及美國時捍衛地區利益的能力,保護不斷擴大的海外利益,執行非傳統安全使命,實現軍事外交,展示負責任國際形象,以及提升中國的聲譽。而有的人則認為,邊界爭端不會導致安全;中突,相反,是安全沖突帶來邊界爭端。邊界爭端升級是安全;中突發展的象徵,而不是原因。例如,南海周邊國家之所以能挑戰中國,是因為他們享受著美國的保護,而這主要是基於美國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海上優勢。
5.非傳統安全威脅上升
日本特大地震、海嘯和核泄漏三重災難、以泰國為代表的東南亞洪災、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後中亞和南亞地區復雜的安全形勢,中國海外投資在緬甸遭受損失等,都表明本地區深受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影響。非傳統安全問題出現社會化和地區化的發展趨勢,直接影響到民生。
2011年自然災害頻頻襲擊周邊地區,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巨大挑戰。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災害以及核泄漏事故,因其危害強度大、波及范圍廣,迅速上升為舉世矚目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位居美聯社評選的2011年十大國際新聞的第二位,僅次於本,拉登被擊斃。此次事件對全球核安全和能源的安全利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引發了各國對核能利用政策的激烈辯論。重新審視核電站的安全措施,成為各國確保核能安全的首要任務。本次核事故也為國際和平利用核能機制提出了新的挑戰。全球核能復興的步伐將顯著減緩。東京電力公司將大劑量、高濃度輻射水排入大海的行為,還引發了周邊國家的抗議,此舉可能對海洋環境和生態帶來復雜和長期的影響。
因此,從長期來看,在應對非傳統安全問題上,構建軟實力是重要的。如果從軟實力的角度看非傳統安全問題,那麼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聯度。比如日本經過戰後60多年的努力,已經在全世界形成自己的獨特軟實力優勢,這種優勢未必需要美國來加以保障,也並不與中國和平崛起相;中突,它們是人類為追求和平與繁榮而獲得的經驗積累。特別是在突發性的自然災害面前,單獨某一國的技術積累和智慧還不夠,需要國際協作。全球性問題的增生,迫使國家利益的內涵已不能局限在領土范圍之內,而是呈現出全球性、地區性關聯。
二、雁型安全模式的升級與美國的「太平洋世紀」
隨著伊拉克戰爭進入尾聲和從阿富汗撤軍,美國將外交關注的焦點重新向亞太轉移。2011年11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在《外交政策》雜志上撰文指出:今後10年美國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大幅增加對亞太地區外交、經濟、戰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希拉里承認,中美關系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和最具影響力的雙邊關系,為了管理這種關系,美國的外交政策必須加速轉型。實現這一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是,美國將把各種外交資源——包括最高級別的官員、發展專家、跨部門團隊和永久資產——分派到亞太地區的每個國家和角落。奧巴馬政府亞太戰略的調整包含政治、安全禾口經濟的內涵,目標是要維護美國在亞太地區經濟、安全秩序和地區機制上的主導地位,化解中國崛起對美國領導地位的侵蝕和挑戰。美國政府高官在多個場合宣揚,21世紀是美國的太平洋世紀,其主宰世界的雄心和霸氣溢於言表。
1,美國主導的雁型安全模式升級
從2010年開始,美國逐步在中國周邊構造「雁型安全模式」。美國重返亞洲不僅使中國直接面對美國日益增強的戰略擠壓,也使中國與周邊國家的政治互信有所減弱,國家間關系朝著不利的方向發展。在這種模式中,美國是雁首,第二梯隊是美日、美韓同盟,尤其是美日同盟被置於首要位置,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基石」,美日韓三邊存在形成軍事同盟的跡象。第三梯隊是美國與澳大利亞、菲律賓和泰國等盟國的關系。第四梯隊是美國與印尼、越南和印度的關系,顯著特點是以地區為平台,呈現出網路化發展趨勢,這也是美國塑造亞太地區秩序的最廣闊依託。
「雁型安全模式」是冷戰以來美國亞洲戰略的第三個階段。從冷戰開始到21世紀初期,美國亞太安全戰略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前蘇聯為對手的軸轂模式,第二個階段以日本為對手的扇形模式,這兩個模式各自具有明確的運行模式和內在機理。美國亞太安全戰略的不同模式並非是替代性關系,而是逐步累積,後者在前者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形成。戰略與政策的繼承性大於變革性,是美國國際戰略的一個突出特點。第三個階段的「雁型安全模式」正是綜合美國對蘇戰略、對日戰略的歷史經驗,以軍事、經濟兩手都要硬的方式應對中國的崛起。中國成為美國制定亞太戰略的首要因素,美國的對華戰略已經站在美國亞太戰略之上,挾亞太以制衡中國正是美國戰略的手段。
2.強力推進TPP框架協定,打造美國的「太平洋世紀」
2011年11月12日在夏威夷舉辦的APEC非正式領導人會議上,美國宣布與8個國家(澳大利亞、汶萊、智利、馬來西亞、紐西蘭、秘魯、新加坡、越南)達成TPP (《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框架協定,日本也正式宣布加入TPP談判。美國希望高標準的TPP能夠成為樣本,最終形成亞太自貿區。如果TPP建成,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對跨太平洋的貿易整合產生重大影響。
3.積極參加東亞峰會,塑造亞太地區多邊架構
2011年11月19日,第6屆東亞峰會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美國和俄羅斯正式參與東亞峰會,標志著東亞峰會進入發展的關鍵時期,將產生復雜的地區效應。

三、2012年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展望
隨著美國高調介入亞洲事務引發的連鎖性反應,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趨於惡化,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互動進程,正在告別過去十年的穩定態勢,進入了一個戰略摩擦期。中國與周邊國家的政治互信將減弱,周邊國家對我海洋經濟資源的爭奪將加劇,尤其是,中美之間的角逐將越來越決定亞太地區的秩序,為此中國應該調整周邊外交戰略。
1.中美戰略競爭加劇
2011年,南海問題出現危機,表面上看是中國與越南、菲律賓的主權爭端,但其實質是中美海權的較量。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周邊外交的拓展,維護海洋權益和穩定周邊海域日益成為中國外交的重要內容。這與視太平洋為其「內湖」的美國的戰略利益不可避免地產生;中撞。南海問題成為美國重返亞太的「抓手」,未來美國與周邊國家深化海事安全合作,結成利益共同體抗衡中國的趨勢將增加。為制約中國軍事實力,尤其是海軍實力的增長,美國未來還將通過其主導的「雁型安全模式」,加大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軍事存在。對中國而言,海洋是國家利益拓展中必須堅持的內容,其挑戰是如何讓周邊國家接受一個新的海洋秩序。
受限於技術,中國發展航母短期內根本不會對美國海上安全直接構成挑戰,但是在外交層面上會使得美國的對華政策更加政治化。中國發展航母的目的十分明確:中國不當海上霸主,不爭奪海上霸權和地區霸權,不以任何國家為作戰目標,不對他國構成安全威脅。中國將來擁有航母只會對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中國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和近海防衛戰略不會改變。但是對美國的一部分人而言,中國海上力量增強卻是挑戰海上安全的信號。一部分專家認為,面對中國海上力量的發展,美國無需立即改變其軍力發展計劃,只要持續增加在太平洋西海岸的海軍部署,並加強與該地區盟友的防務合作以及提升美國航母在該區域內港口的存在,就可以維持美國在西海岸的海上優勢。
在美國新一輪戰略擴展的背景下,中美關系也步入了戰略焦慮期。美國的戰略焦慮在於中國崛起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特別是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可能改變地區力量平衡,產生包括領土在內的更多利益訴求,對美國主導的地區秩序構成挑戰。中國的焦慮則在於周邊安全環境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因美國重返亞太而引發的安全上和經濟上的聯動效應。戰略焦慮的現實存在,中美實力對比的不對稱性和對彼此戰略意圖的錯誤認知,可能放大中美之間的分歧,使得中美之間風波不斷。如果美國的權力是建立在抵消和解構中國對區域影響力的基礎上,中美關系就難以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
中美競爭加劇促使中國周邊的利益分化重組加快。通過對中國周邊外交的回顧與展望,我們發現,「周邊」的范圍隨著中國國家利益的深化而延展,目前已經發展為一個具有多個層次的地區體系。在這樣一個周邊世界中,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交織、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銜接、霸權國家與地區強國共存。盡管以歐洲經驗為基礎的國際關系理論認為,實力增長必然導致軍事擴張,但中國試圖擺脫歷史的宿命,避免與美國及其盟國發生激烈的;中突。總體而言,中國的目標是塑造一個更加均衡的地區秩序,這個秩序既能容納美國的利益,也能擴展中國的利益,同時確保周邊國家從中國的崛起獲得越來越多的利益。
2.大選年可能引發地區外交格局新變化
每次大選不僅意味著國內政局的更替,也意味著地區局勢的調整。新領導人上台,變革財經政策將對市場走勢產生重大影響,這種波動有時足以影響到國家的對外政策。更為直接的是,新領導人為滿足國內民族主義壓力,以對外政策的強硬緩和國內矛盾,這可能讓周邊國家在觀察政策走向時產生誤判。
第一,中國成為美國2012年選舉的重要議題,給中國外交帶來壓力和挑戰。盡管美國選舉拿中國說事早就不稀罕,但在美國戰略決策界心理失衡的情形下,美國有可能把對華的情緒性、策略性看法,上升為國家的法律。一旦如此,中國將面臨持續的壓力。美國《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現在就想知道美國總統大選的贏家是誰還不可能,但很明顯輸家已經有了一個,那就是中國。共和黨候選人在人民幣匯率和中美貿易等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使奧巴馬政府面臨著壓力。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面臨著內外困境。在國內,兩黨政治極化嚴重,關系緊張,圍繞著債務上限問題的兩黨惡斗,讓人們對美國政府的執政能力產生強烈懷疑;經濟復甦乏力,失業率居高不下;外交方面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泥潭,被迫實行戰略收縮。美國諸多國內問題是在經濟、政治、社會和戰略等方面長期積累的結果,「佔領華爾街」運動是生動體現。在即將到來的2012年大選中,美國選民將通過投票的方式決定其內政外交的調整和變革方向。在未來幾年,隨著美國內外戰略的調整加速,且更多被國內問題、國內利益所左右,中美關系將承受更大的壓力和風險。
第二,政府換屆導致國家內外政策的調整,可能給地區安全形勢帶來新的挑戰。以菲律賓為例,2010年阿基諾三世上台以來,為了鞏固其在國內的統治地位,在南海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通過拉攏美國、日本抗衡中國,並推動南海問題國際化。在緬甸,2011年3月,吳登盛被緬甸議會選舉為總統,組成了新的文官政府,掌握緬甸政權20多年的軍方強人丹瑞宣布退休。緬甸新政府上台後一系列的新舉措使中國與緬甸的關系發生微妙變化,尤其是9月30日,吳登盛突然宣布擱置中緬合作興建的密松水電站,這一決定讓中國感到措手不及,再次凸顯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和中國周邊外交的困境與尷尬。
3.以政經合一的方式管控周邊局勢
客觀地說,中國周邊局勢的復雜化並不都是因為美國的介入。美國「雁型安全模式」的出現,其部分原因是因為美國認識到在亞太地區存在著多種威脅,包括傳統地緣政治意義上的大國崛起,以及非傳統安全意義上的跨國性問題等。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動態演進過程中,之所以出現有的周邊國家歡迎美國加入,有的國家拒絕美國加入,甚至有的國家既歡迎又警惕,其根本原因是中國周邊國家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和擁有不同的安全需求。
中國在周邊地區安全的需求上既有美國的特徵I威脅來源於國土之外l,也有發展中國家的特徵(影響安全的因素來自內部)。更加突出的是,中國將從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向中等發達國家邁進,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已經邁進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行列,安全需求的升級非常明顯。目前來看,中國有著多種安全需求:東北部,傳統安全威脅、非法移民與跨境民族;東部沿海,領海爭端、資源能源通道、進出口通道;西南部,領海領土爭端、水資源、非法移民、毒品與跨境民族;西部,跨境民族、能源通道與「三股勢力」。
以多個次區域為依託點的周邊外交將是未來的一項戰略性選擇。近代史上,中國存在著以陸上為重心還是以海上為重心的戰略論辯。隨著資源多元化以及安全威脅的泛化,這種劃分的討論將逐漸失去意義。判斷究竟是海上重要還是陸上重要,要看戰略性資源的通道、安全威脅的等級以及替代性方案的可能性。中國的地理位置和所處的地緣政治環境,基本決定了中國需要採取一種合作性參與戰略。因此,從次區域層次和問題領域來審視各個地區的安全等級秩序會更加有效。總體而言,中國的目標應該是塑造一個更加均衡的地區秩序,這個秩序既能容納美國的利益,也能擴展中國的利益,同時確保周邊國家從中國的崛起中獲得越來越多的利益。
冷靜地分析中國周邊國家的力量對比,那麼我們不得不承認,過去沒有,現在依然沒有,短期內也不會出現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均勢。盡管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獲得了持續的經濟收益,但未來20年內權力的分配優勢(尤其是軍事能力)還是在美國這一邊,特別是美國的同盟體系。按照客觀的實力分布,那麼只能說周邊國家是追隨美國,而不是制衡中國。弱小的一方依賴強者並不與歷史經驗相違背。如果歷史經驗還具有某種長期合理性的話,那麼周邊鄰國不制衡中國的行為是符合東亞的歷史情境的。中國外交依然要著眼於為發展創造條件和環境。
看待中國與周邊的關系需要足夠長遠的眼光。盡管目前中國已經是周邊數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似乎出現了某種經濟上依賴中國的局勢,但是我們一定要記住,如果把美國及其同盟體系算作一個整體,基本上所有的周邊國家最大的貿易對象集團還是西方世界開創的貿易體系,甚至於中國本身也得益於這個開放的經濟增長體系,至少加入WTO的10年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回顧自工業革命以來兩百多年的歷史,哪一個國家能夠不斷推動經濟增長,讓越來越多的人擁有高質量的生活,那麼這個國家就擁有權力。
因此,對中國而言,要創造性地塑造穩定的周邊戰略環境。一方面,要增強與美國的戰略互信與合作,管控雙方的分歧,既要對美重視,但也不必處處圍繞美國轉。另一方面,要調整中國的亞洲戰略,讓周邊國家更多地分享中國崛起的好處,減少周邊國家對中國的焦慮。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