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生活中的地理知識書

生活中的地理知識書

發布時間: 2021-03-15 00:00:05

1. 你讀過有關地理知識方面的書嗎請舉例說說你閱讀這一類書的收獲30字左右

專業學地理的,讀過不知道多少!推薦你讀房龍地理,這是一本關於「人的」地理書。房龍專獨到地從地理的角度屬來講述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徵,闡釋人與地球——我們惟一的、共同的家園——的關系。既然我們的行星「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運轉當中的公司」,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只有合作——而不僅僅是「拿走」,也不僅僅是「給予」——才能和平而有序。業余的就讀《中國地理科學雜志》,趣味性比較高!

2. 地理類書籍

1、《房龍地理》

關於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圖版

這是一本關於「人的」地理書。房龍獨到地從地理的角度來講述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徵,闡釋人與地球——我們惟一的、共同的家園——的關系。既然我們的行星「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運轉當中的公司」,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只有合作——而不僅僅是「拿走」,也不僅僅是「給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這可能不算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地理學著作,但是讀起來卻頗有趣味。

2、《地理學與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對於其他地理學書籍,本書特別突出了地理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對人體有害的天氣現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態的變化、城市垃圾與危險廢物的處理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均有涉及。平實、生動的文字與豐富的實例,使本書極具可讀性,讀者通過本書亦會獲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3、《46億年的地球物語》

約翰H.布瑞德雷/

這本書既是一本科普讀物,又是一本文化讀物:它講大氣的運行、地貌的變遷、河流的緣起與影響、海洋、火山、地震、金屬礦物,還講亞里士多德對生命的看法、人類文明的更迭、諾亞的方舟、人的慾望、大航海時代等。在介紹地球知識、普及科學的同時,也帶我們體驗了一場人類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陽光的末日》

搶救地球資源

本書始於描述世界現況:人口成長、資源涸竭,以及我們如何一路破壞我們的「窩」。在此部分,特別重要的是對一個少有人發覺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頭,以及我們正在耗盡這個源頭的證據。我們將談及現況是如何造成的,以及為何明明山雨欲來,很多人卻無所警覺。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學思想史

這是一本地理學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經典著作。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紀以及現代西方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地理觀念的演變史,並且介紹了它們的地理學與地理學者的概況,有助於讀者對世界范圍的地理學研究和實踐的跨文化理解。

6、《王恩涌文化地理隨筆》

王恩涌先生的這本隨筆集,共收錄隨筆文章76篇,涉及人文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和地理教育三個方面。全書以強烈的人本主義思想,從建築、飲食等角度,以小見大,闡釋文化地理學的思想和內容;同時從大的時空尺度上,從人地關系、地緣政治等角度,對文明變遷、大國興衰,以及文化現象如宗教、語言、習俗等等進行分析和解釋。全書有史有識,內容豐富,兼具知識性和可讀性。

7、《大地記》

原作名:LaTerre

《大地記》是一本關於地理學的科普類書籍,由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撰寫。全書分25章,講述了我們安居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動而又嚴謹:大到從地球的宏觀環境,小到到一塊陸地、一條山脈、一處河流海洋,極地、地心、崩落的山丘,作者皆系統、詳致地講述了相關知識。法布爾的文字歷來通俗易懂而十分有趣,對讀者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大地記》即秉承並凸顯了這樣的風格,是一部難得的科普佳作。

8、《地理大發現的故事》

【英】約瑟夫雅各布斯

本書中,作者以時間為軸線,從地理知識的發源地開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人類通過征服、擴張、貿易和溝通交流對地理知識不斷認知的過程。透過地理發現的歷史故事,我們可以了解到地圖和地理知識是如何被人記錄下來的。(好書推薦盡在推薦書:www.tuijianshu.net)

9、《地理學發達史》

英]迪金森[英]霍華士

《地理學發達史》分古代文明中的地理學、希臘的哲學家和史學家、托勒密、歐洲地理學上復興時期的開始、葡萄牙人的海外拓植、德國學派、十九世紀的探險事業和繪畫術、洪堡德和李戴爾、自然地理學的發達、人生地理學的發達、生物地理學的發達、區域地理學的概念等20章。

3. 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識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學科。人們的衣、食、住、行都與地理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服飾的材料、樣式、飲食習慣和方式,住房的式樣與特點等,都與地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一、服飾與地理 1、人類服飾的材料與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系。遠古時代,人類生活在森林裡,披掛的樹葉、獸皮就成為衣服。後來,人類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纖維與動物皮毛為原料,紡織各種布匹,出現了原始的服裝。絲、麻、棉就是人類利用最早的纖維材料。我們的祖先早就在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養蠶織綢了。但由於北方環境惡化、氣候變得乾燥,蠶絲的生產逐漸向南方移動。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 2、服飾的樣式與地域特徵有關。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不同,風俗習慣也不同,其服飾的式樣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穿白色而寬松的長袍;在北方寒冷地區,尤其是冬季,人們喜歡深色的皮製品服裝;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條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3、服飾的變化與季節更替有關。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換,人們的服飾也隨著之變化。特別是四季分明的地區,人們一般要准備幾套與季節相適應的服裝。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女性的連衣裙、短裙等,春秋季節的休閑裝、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夾克等。 二、飲食與地理 1、菜餚方面。中國的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魯、川、粵、閩、浙、蘇、湘、皖等「八大菜餚」。每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特的烹飪特色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地方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我國的西南地區味偏辣,江浙一帶偏甜,北方菜味濃香並喜歡放蔥蒜,而廣東菜偏鮮偏淡。飲食和各地方的氣候與地形等因素有關,如西南地區較濕,尤其冬季更加陰濕,吃辣是為了驅寒去濕。 2、主食方面。由於地域差異,水熱條件不同,農作物的種植也不同。我國北方乾旱少雨,以種植小麥、甜菜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種植水稻為主。所以,形成了「北方麵食為主,南方米飯為主」的格局。 3、茶、酒方面。我國的茶葉品種繁多,如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菊花茶等,由於各地在品茶方面有較大的差異,江南一帶喝綠茶居多,寒冷地區喝紅茶偏多。喝茶受地區的影響特別大,如氣候、地理條件、地勢差異等。酒文化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制酒業的興衰也反映了農業生產的起伏與自然災害的程度。由於地區氣候、地理位置不同有不同的飲酒習慣,酒的品種也不同,如寒冷地區的烈性白酒、少數民族地區的米酒等。 三、住房與地理 傳統民居的樣式、材料大多受當地自然條件的影響。例如,草原上的牧民為適應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黃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的特點開鑿窯洞來居住;根據降雨的特點,北方農村以平房、土房為主,南方以斜面瓦房為主,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以竹樓為主。現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城裡購買商品房時,更需要綜合考慮地理因素。例如,居住區的交通、周邊的配套設施、環境質量狀況、居住區的內部環境設計,以及房子的朝向、採光、通風、層高、間隔等因素。 四、出行與地理 人們的出行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在高山峽谷中,人們用峽谷的急流乘皮筏漂流;在冰天雪地的高原地區,人們有時坐雪撬出行;在茫茫沙海中駱駝成為「沙漠之舟」。無論是旅遊還是出差,都要天氣與環境情況,決定出發的時間或交通方式。如雷雨天一般不宜乘坐飛機,可選擇乘坐火車;易發泥石流的地方,適逢雨季,就不能到這樣的地區去旅遊。外出要會閱讀地圖,通過讀圖迅速了解與熟悉新的環境,從而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

4. 地理方面的書籍推薦

1、《房龍地理》
關於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圖版
這是一本關於「人的」地理書。房龍獨到地從地理的角度來講述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徵,闡釋人與地球——我們惟一的、共同的家園——的關系。既然我們的行星「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運轉當中的公司」,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只有合作——而不僅僅是「拿走」,也不僅僅是「給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這可能不算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地理學著作,但是讀起來卻頗有趣味。
2、《地理學與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對於其他地理學書籍,本書特別突出了地理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對人體有害的天氣現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態的變化、城市垃圾與危險廢物的處理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均有涉及。平實、生動的文字與豐富的實例,使本書極具可讀性,讀者通過本書亦會獲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3、《46億年的地球物語》
約翰H.布瑞德雷/
這本書既是一本科普讀物,又是一本文化讀物:它講大氣的運行、地貌的變遷、河流的緣起與影響、海洋、火山、地震、金屬礦物,還講亞里士多德對生命的看法、人類文明的更迭、諾亞的方舟、人的慾望、大航海時代等。在介紹地球知識、普及科學的同時,也帶我們體驗了一場人類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陽光的末日》
搶救地球資源
本書始於描述世界現況:人口成長、資源涸竭,以及我們如何一路破壞我們的「窩」。在此部分,特別重要的是對一個少有人發覺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頭,以及我們正在耗盡這個源頭的證據。我們將談及現況是如何造成的,以及為何明明山雨欲來,很多人卻無所警覺。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學思想史
這是一本地理學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經典著作。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紀以及現代西方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地理觀念的演變史,並且介紹了它們的地理學與地理學者的概況,有助於讀者對世界范圍的地理學研究和實踐的跨文化理解。
6、《王恩涌文化地理隨筆》
王恩涌先生的這本隨筆集,共收錄隨筆文章76篇,涉及人文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和地理教育三個方面。全書以強烈的人本主義思想,從建築、飲食等角度,以小見大,闡釋文化地理學的思想和內容;同時從大的時空尺度上,從人地關系、地緣政治等角度,對文明變遷、大國興衰,以及文化現象如宗教、語言、習俗等等進行分析和解釋。全書有史有識,內容豐富,兼具知識性和可讀性。
7、《大地記》
原作名:LaTerre
《大地記》是一本關於地理學的科普類書籍,由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撰寫。全書分25章,講述了我們安居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動而又嚴謹:大到從地球的宏觀環境,小到到一塊陸地、一條山脈、一處河流海洋,極地、地心、崩落的山丘,作者皆系統、詳致地講述了相關知識。法布爾的文字歷來通俗易懂而十分有趣,對讀者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大地記》即秉承並凸顯了這樣的風格,是一部難得的科普佳作。

5. 學地理知識入門,應該看哪方面的書

呵呵,建議你去看看高中地理書吧。
因為高中地理較為全面:農內業,工業,手工業,交容通,通訊,地球,太空,旅遊,海洋,環境等幾乎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對於想全面了解地理知識是個很好的方法。
並且高中地理書包括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絕對能讓人開闊眼界,不要以為書本不好,學的是書獃子,其實不然,高中地理書的知識很全面。
還有就是地圖,要開闊眼界地圖必不可少。看地圖時配合書本,效果很好。地圖看的時候要仔細。
還有電視上有的節目和地理有很大聯系。比如 長江, 再說長江等,看這些節目你不僅能對長江有很大的了解,還能了解長江沿岸的風光,習俗等。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謝謝。

6. 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識

1.方向在生活中的應用
我們平時外出時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會遇到方向上的迷茫,這時地理知識就可以用上了,比如說白天利用太陽,晚上利用月相,還可以根據指南針等等.
2.外出旅遊時的應用
我們平時有空閑時間就會去到外面放鬆下心情,那麼就得關心一個問題:去哪裡,怎麼去,有什麼好玩的,這些都是地理方面要應用到的.
3.城市建設的應用
一個城市的建設首先就要有一個規劃,那麼這個規劃就要考慮到交通,河流,氣候,各種自然和人文資源,都是地理上要考慮的.
4.工業和農業的應用
工業的分布要看工業的類型,污染重的工業就要考慮到是否位於河流的上游,是否位於盛行風的上風向,還要考慮到原料和產品的運輸成本等.
農業上要考慮溫度,降水,土壤肥力狀況,市場等,這些都和地理有關.
5.交通上的應用
事實上交通設施的建設與地理密不可分,公路要考慮到是否通過主要居民地,當然,過境干線就不要通過城區,鐵路干線建設要考慮是否對沿線的經濟帶來發展,還有的是專門來運輸資源的,如煤,鐵等;機場的建設要求就更高了,要與城區保持一定距離,以免雜訊污染,場地一定要寬廣,平坦,同時要考慮到排水等.
地理是一門綜合學科,在生產活動中的應用是多方面的,平時多注意觀察,就會有不少發現

7. 生活中的地理知識

生活中時時有地理,處處有地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學習和掌握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不僅可以拓寬知識面,開拓視野,而且能有效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生活的自理能力,最大程度地滿足生存的需要,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現僅以人們的衣食住行為例加以說明。

1.服飾與地理的關系

服飾的原材料源於不同的地理環境。我國亞熱帶的浙江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國蠶絲的生產基地,人們穿戴的各種絲稠就來源於桑蠶。我國西北內陸的太陽輻射強的新疆地區是我國長絨棉的最重要產區,人們鍾愛的羊毛衫與皮製衣物,原料主要源於我國西部牧區盛產的羊毛和各種皮革。第二,服飾樣式與地域特徵密切相關,在我國東北的鄂倫春、達翰爾、鄂溫克等到民族的服飾與西南少數民族的服飾就是因為氣溫的不同,在質地、款式等到方面出現了很大的差異;眾所周知世界屋脊、日溫差比較大的青藏高原,藏民們時常穿一個露胳顯臂的「不對稱」大袍,也就是穿皮袍僅套一袖,適應青藏高原多變的氣候;又如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鍾情於身著白色寬大松馳的長袍。第三,服飾變化與氣候變化緊相關。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區,就有按照季節變化換穿單、夾、棉、皮的習俗,目前,人們一般都要購置幾套與季節相適應的衣服,比如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與女士們的連衣裙,春秋季節的休閑裝,冬季的滑雪衫、皮夾克和羊毛衫等。然而在四季如春的雲南昆明一帶,則形成了人們「四季服裝同穿戴」的另一番人文景觀。

2.膳食結構與地理的關系

由於我國南方水熱組合優於北方,南方以水田作業為主,生產水稻,北方以旱地作業為主,主產小麥,形成了「南米北面」的格局,因而人們的膳食的結構迥然有異。在我國享有盛譽的「八大菜譜」烹調技藝各顯神通,一直有「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之說。我國地處曖溫帶,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的年較差大,在過去少量的蔬菜難以遇越冬季,供不應求,人們為了避免蔬菜的浪費,便用食鹽進行腌制,日後在享用,形成了北方以咸為主的口味,而南方夏季雨熱同季,冬季低溫少雨,蔬菜一年幾發,甚是豐厚,加之盛產甘蔗,自然形成以甜食為主。當然,話又說來,並不是北方人不好甜食,只是過去甜食難得,只好以「咸」代「甜了吧。

3.民居與地理的關系

縱觀我國傳統民居住房的樣式,修房造屋材料的選購,大多受當地自然地理條件影響深刻。寒冷地區的民居牆體厚實,屋內建成有壁爐或火坑,窗戶比較小,在冬天積雪多的地方,屋頂大多高聳;濕熱地區性的民居牆體相對單薄,門窗開得較小,並有完備的排水系統;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們,為了適應游牧這種特殊生活方式的需要,往往建造一種搭卸十分方便的民居—蒙古包;黃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的特點開鑿窯洞來居住;西南炎熱的少數民族地區以竹樓為主。在當今商品房的開發熱潮中,開發商也在時時考慮很多地理因素,諸如商品房的地理位置是否在黃金地段,人流車流是多是少,商機如何,周邊配套設施:學校、醫院、商場、交通便捷與否等的空間組合是否優越,周圍空氣環境質量綜合狀況如何,居住小區內部的綠化環境和休閑娛樂的設計,房屋的朝向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傳統意願,採光度是高是低,通風是否優良,樓高是否合理,樓間距是否符合建築標准等等地理因素都有是開發商首要考慮的問題。

4.出行與地理的關系

人們的出行與地理密切有關。俗話說:出門看天氣,出差或旅遊之前,都要了解中央電視台發布的天氣預報,這就要於人們能識別天氣符號,熟悉冷鋒、暖鋒、高氣壓、低氣壓、氣旋、反氣旋和鋒面氣旋等天氣系統,合理選擇出行的時間、交通方式和旅遊線路以及隨身攜事物品的多少,做到既經濟,又最少的時間,順利辦完事,達到途中觀賞的景觀最多的理想效果。比如在旅遊時,根據地域特點,合理選擇交通運輸方式:在高山峽谷中,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無邊,一望無際的沙海里,要選取「沙漠之舟」—駱駝;在風吹草低風見牛養的草原上,選擇弛騁如飛的駿馬;在我國南方的江南水鄉,選擇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來。

8. 生活中有哪些地理知識

地理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及自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學科.人們的衣、食、住、行都與地理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服飾的材料、樣式,飲食習慣和方式,住房的式樣與特點等,都與地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比方說你外出旅遊的時候,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就很重要,尤其是當你身處野外時.還有這些基本的地理常識:我們住在北半球,夏天晝長夜短,冬天晝短夜長.

9. 日常生活中經常運用的地理知識有哪些

中國的九大商品糧基地和五大棉基地

◇我國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長江下游濱海沿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漢平原、南疆棉區

◇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松嫩三江北大倉,兩江三湖居中央;成都平原西南望,珠江三角在南方; 另記憶法:四江三湖一成松,九大糧地記心中

詳細點:江漢平原 三江平原 珠江三角 江淮平原 鄱陽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 太湖平原 成都平原,松嫩平原

商品糧基地即「糧食生產基地」。歷來以產糧為主,糧食商品率較高,能穩定地提供大量余糧的農業生產地區。
具備條件:
①糧食生產條件較好,高產穩產農田比重較大,余糧較多;
②人均佔有糧食數量多,商品率高,增產潛力大,且投資少而見效快的地區;
③糧食生產集中連片,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基本類似,便於統一規劃、建設和布局生產;
④以糧食生產為中心,糧食生產用地與經濟作物和其他作物生產用地矛盾不大,交通運輸方便。

松嫩平原
松嫩平原中南部是一片較平坦的地區,地表廣泛發育著黑鈣土,有機質含量4-8%,腐殖質組成以胡敏酸為主,代換性鹽基離子以鈣、鎂為主,屬鹽基飽和土壤,除腐殖質層近於中性外,其他各層為微鹼性,PH值8-8.5之間,質地適中,結構良好,是僅次於黑土的宜農土壤,特別適於甜菜、向日葵等經濟作物的生長。

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地表鬆散,沉積物巨厚,平原中心地帶沉積物厚度達300m,第四紀沉積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結構良好,宜於耕作,為四川省境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勢平坦,由西北向東南微傾,平均坡度僅3‰~10‰,地表相對高差都在20米以下,有利於發展自流灌溉

江漢平原
江漢平原是由長江與漢江沖積而成的平原。位於長江中游。與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位於湖北省中南部,西起枝江,東迄武漢,北至鍾祥,南與洞庭湖平原相連。介於北緯29°26′~31°10′,東經111°45′~114°16′。面積3萬余平方公里。

太湖平原
位於中國江蘇省長江以南,是一個以太湖為中心的碟形窪地。太湖面積242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1米。其西面有滆湖、長盪湖,東面有陽澄湖、澄湖、澱山湖等,形成以太湖為中心的湖泊群。有魚類71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40種,主要捕撈對象18種。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又有較好的耕作措施和機械化條件,可發展雙季水稻連作的三熟制。防洪排澇是農業上的一大問題。

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稱,在50年代大規模開墾前,草甸、沼澤茫茫無際,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動物繁多。開墾後建有許多大型國營農場,「北大荒」已變成了「北大倉」,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是熱帶性三角洲,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歸線以南(小三角洲計),以大三角洲計,亦在北緯23°40′—21°30′之間,即絕大部分屬於熱帶范圍。從氣候上看,則大三角洲亦屬於熱帶地區(見竺可楨等《物候學》,1962)。

洞庭湖平原
位於中國湖南省北部,兩湖平原的南部。又稱洞庭盆地。主要由長江通過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輸入的泥沙和洞庭湖水系湘江、資水、沅江、澧水等帶來的泥沙沖積而成。面積約1萬平方千米。大部分海拔 50米以下。地勢北高南低,主要湖沼窪地多在南緣地帶。洞庭湖產魚、菱、蓮、葦等。平原熱量豐富,水域廣闊、土層深厚,土壤自然肥力較高,為理想的糧、棉、麻、水產和蠶絲的重要基地。

鄱陽湖平原
中國長江和鄱陽湖水系贛、撫、信、修、鄱等水沖積而成的湖濱平原。位於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西南邊境。為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積約2萬平方千米。地勢平緩,海拔多在50米以下 ,邊緣部分有相對高度20~30米的紅土坡狀地。河網稠密,小湖泊眾多。平原上稻田、菜畦、魚塘、蓮湖縱橫交錯,是江西省的糧倉和棉花、油料、生豬等生產的重要基地。

江淮平原
位於中國江蘇省、安徽省的淮河以南、長江下游一帶 。主要由長江、淮河沖積而成。地勢低窪,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水網交織,湖泊眾多。受地質構造和上升運動的影響 ,沿江一帶平原形成了2~3級階地,分布著眾多的低山、丘陵和岡地。流水侵蝕切割,多岡、沖相間地貌。濱江和江心發育有面積很大的江心洲和灘地。處在中亞熱帶區域,水、熱資源豐富。

◆中國各區域的地理位置
『經度位置』
◇80°~90°准噶爾盆地
◇90°~100°柴達木盆地
◇100°~110°四川盆地
◇110°~120°長江中下游平原
◇120°~130°東北平原(松嫩平原和遼河平原)
◇130°~135°三江平原
?90°E穿過地區:吐魯番盆地、拉薩附近
?95°E穿過地區: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100°E穿過地區:河西走廊、青海湖(37°N)、橫斷山脈
?105°E穿過地區:四川盆地中部、雲南與貴州、雲南與廣西交界處
?110°E穿過地區:包頭、巫山(三峽)、雷州半島、海南島
?115°E穿過地區:太行山、武漢附近、深圳附近
?120°E穿過地區:渤海、杭州、台灣海峽、台北(25°N,121.5°E)
『緯度位置』
◇45°~55°濱洲?濱綏線
◇40°京包線
◇35°隴海線
◇35°~45°蘭新線
◇30°~25°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昆明(25°N,103°E)
?40°N穿過地區:喀什、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北京、山海關
?30°N穿過地區:雅魯藏布江谷地、四川盆地、長江中游,錢塘江杭州灣
?北回歸線23°26』N穿過地區:雲南西雙版納、珠江幹流、廣州北部、台灣中部玉山附近
?20°N穿過地區:雷州半島和海南之間的瓊州海峽

◆中國的地形
『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一、二級階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二、三級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主要山脈』
◇位於省界處的山脈:
新×藏=昆侖山;甘×青=祁連山;青×藏=唐古拉山;川×藏=橫斷山;川×陝×甘=秦嶺和大巴山(四川盆地北部);晉×冀=太行山;寧×甘=六盤山;寧×內=賀蘭山;皖×鄂=大別山;鄂×渝=巫山;贛×閩=武夷山;湘×贛×粵=南嶺;
◇位於省內的山脈:
湘~雪峰山;台~台灣山脈;瓊~五指山;
◇區域內的山脈:
新疆~三山夾兩盆;東北~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
◇幾個重要的分水嶺:
長江×黃河=秦嶺和巴顏喀拉山;長江×淮河=大別山;長江×珠江=南嶺;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
?范圍:北部~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東部~3000m海拔為界;
?特點:雪山冰川;遠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均海拔4000m;
②內蒙古高原
?范圍:大興安嶺→古長城(基本在內蒙古南部)→祁連山;
?分區:自西向東依次是:阿拉善高原→鄂爾多斯高原+河套平原→錫林郭勒高原→呼倫貝爾高原;
?特點:一馬平川:海拔1000??1200米;
③黃土高原
?范圍:祁連山→太行山;古長城→秦嶺;
?特點:千溝萬壑;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布區;海拔1000~1500米;
④雲貴高原
?范圍:雲南、貴州兩省;
?特點:西高東低,海拔1500??2000米;多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岩溶地貌;
◇四大盆地:
①塔里木盆地:世界最大的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石油資源儲量占我國的1/6,天然氣儲量占我國的1/4。
②准噶爾盆地:我國第二大沙漠庫爾班通古特沙漠;多石油、煤和各種金屬礦產;
③柴達木盆地:昆侖山→巴顏喀拉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環繞,高原盆地,海拔3000米,西部戈壁沙漠,東部沼澤鹽湖。
④四川盆地:海拔500m以下,多波狀起伏,成都平原地勢平坦;
◇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①東北平原:
?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平均海拔200米以下;黑土地;
?包括:遼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②華北平原:
?燕山→淮河;太行山→沿海;
?也稱黃淮海平原;平均海拔50米以下;新生代斷陷而接受沉積黃土為主要土壤,是淺色草甸土。
③長江中下游平原:
?含五大平原:
洞庭湖平原~湖南;江漢平原~湖北;江淮平原~安徽;鄱陽湖平原~江西;太湖平原~江蘇;都是我國商品糧基地;
④遼東丘陵;
⑤山東丘陵;
⑥東南丘陵 江南丘陵:南嶺、巫山、武夷山之間
浙閩丘陵:武夷山以東
兩廣丘陵:南嶺以南

◆中國的氣候
『重要分界線』
◇冬季0℃等溫線;800mm等降水量線:秦嶺??淮河
◇400mm等降水量線: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一線
◇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溫度帶和復種制度』
◇寒溫帶:黑、內蒙古北部,一年一熟,春小麥和馬鈴薯
◇中溫帶:東三省、內蒙古和北疆,一年一熟,春小麥、大豆、玉米、高粱、穀子輪作
◇暖溫帶:長城以南、秦淮以北,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冬小麥復種玉米和穀子
◇亞熱帶:秦淮以南、青藏以東,一年兩熟或一年三熟,稻麥兩熟或雙季稻或雙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麥
◇熱帶:滇、粵、台南部+瓊,一年三熟,水稻
『雨季和旱季』
◇五月中旬:夏季風登陸南部沿海,雨帶在南部沿海
◇六月中旬:夏季風北躍,雨帶在長江中下游
◇七月中旬:夏季風北進淮河以北,雨帶移至華北,之後移至東北
◇九月上旬:夏季風南撤,雨帶移至華南
◇十月:冬季風南下,夏季風消失,雨季結束
◇長江流域的梅雨在六月,伏旱在七、八月
◇華北地區的春旱在四月左右
◇汛期最長的河:珠江
『寒潮不影響的地區』
◇暖地面:華南、四川盆地
◇地形阻擋冬季風: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

◆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長江』
◇上中下游的分界點。
◇中游荊江段河道曲折形成「地上河」,暴雨集中汛期幹流流量大,易出現洪水
◇中上游水土流失嚴重
①過度放牧和森林砍伐導致植被破壞
②退耕還林還草,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
◇下遊河湖污染和圍湖造田
◇長江河口鹽度問題
『黃河』
◇上中下游的分界點
◇上游水能資源豐富:四大水電站(龍李劉青)
◇中游水土流失嚴重
①植被破壞、夏季暴雨集中
②小流域綜合治理
◇下游形成地上河

◆中國的自然資源
『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70%,橫斷山區』
『礦產資源』
◇北煤南磷
◇煤:集中在山西,晉陝內蒙古新占我國95%
◇石油:集中在三北,東北西北華北
◇天然氣:集中在四川盆地
◇有色金屬:集中在雲貴高原、湖南和江西
『森林資源最多的地區是東北林區』
『南水北調』
◇三條調水方案
○西線方案:長江上游和雅礱江上游→黃河上游,未開始
○中線方案:三峽→丹江口水庫→北京、天津,順地勢水質好,無天然河道工程量大
○東線方案:揚州三江營的長江水→京杭運河→天津,有天然河道工程量小,逆地勢,水質差
◇注意的問題
○節水
○污染
『西電東送』
◇北部:山西北部→京津唐
◇中部:三峽、葛洲壩→上海
◇南部:紅水河的天生橋→廣東
『西氣東輸』
◇主管道: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田→甘、寧、陝、晉、豫、皖、蘇→滬
◇意義不僅合理調整了我國的能源分布情況而且:
○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改變東部能源結構
○保護生態環境(減少煤的污染);
『西南地區與外界的聯系』
◇南昆線??湘桂線??黎湛線
◇南昆線??南防線

◆中國的農業和工業
『農業』
◇農作物的分布:糧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
◇我國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長江下游濱海沿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漢平原、南疆棉區
◇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松嫩三江北大倉,兩江三湖居中央;成都平原西南望,珠江三角在南方;
『工業』
◇主要工業基地
○長江三角洲基地
?概況:包括上海、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南通、揚州、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寧波等市,為華東經濟區的核心。本基地工業產值約占華東地區(滬、蘇、浙、皖)的3/4約為全國第二工業基地京津唐基地工業產值的3倍多,是我國工業實力最為雄厚的工業基地。屬加工型工業基地。
?優勢:
①本基地工業結構的顯著特點是輕工業所佔比例略大於重工業,結構比較協調。
②工業部門行業齊全,技術水平高,配套協作能力強。
③海陸交通發達,有長江水運,海上運輸,京滬線、滬杭線等鐵路運輸線。上海我國最大的綜合性港口,南京我國最大的內河港口。
④農業基礎好,地處我國主要商品糧基地。
?缺點:資源和能源短缺。
?發展:
①把高技術工業放在重要位置,使之成為整個工業的帶頭產業;
②要加快發展外向型工業和產品,抓住國際市場變化的有利時機,積極開展國際交往;
③要實行外引內聯,加速向內地轉移,不斷調整和更新與國內其他地區分工協作關系;
④要進一步以上海為樞紐,沿著滬寧鐵路和沿江,及滬杭鐵路和沿海兩地帶展開。
○京津唐基地
?概況:本基地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廊坊、保定、石家莊等市,為華北經濟區的核心,是僅次長江三角洲的全國第二大工業基地。本基地工業產值為占華北地區(京、津、冀、晉、蒙西)的一半。重工業所佔比重略大於輕工業,工業結構也比較協調。
?優點:
①能源、資源和原材料豐富:本地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開灤)、鐵(遷安)、油(渤海石油和來自大慶的輸油)、鹽(長蘆)等,蘊藏豐富,因而採掘業比較發達,為重工業發展提供了本地資源基礎。又近山西能源基地、內蒙古畜產品基地和東北重工業基地。
②農業發達:棉花和農副產品也比較豐富,輕工原料自給率高。
③工業區位條件優越:地處全國政治中心,內外信息靈通。
④交通運輸非常便利。
?缺點:水資源短缺。
?發展:
①本基地要進一步發揮優勢,加快調整工業結構和改善工業布局。在加速改造傳統工業的同時,積極發展高技術工業,迅速形成帶頭產業的優勢。
②在繼續發展內銷產品,強化區內外流通渠道的同時,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擴大國際交往。
③在改善京山(海關)鐵路沿線布局的同時,著力開發和建設沿海,特別是塘沽、秦皇島開發區和唐山新港區。
④加強南水北調,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遼中南基地
?概況:本基地包括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遼陽、營口、盤錦、丹東等市,是東北經濟區的核心,為我國第三大工業基地。本基地工業產值約占東北地區(遼、吉、黑、蒙東)的三分之一。
?優勢:
①農業基礎好:我國主要商品糧基地。
②資源和能源豐富:本地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阜新和撫順)、鐵(鞍山)、油(大慶輸油和盤錦的遼河油田)等。
③交通便利:有全國最密集鐵路網。大連港為我國最大的貨運港。
?缺點:
①水資源不足。
②輕工業比例較小。遼中南是老工業基地,大部分設備老化現象比較突出,集中反映效益欠佳。傳統工業不適應市場需求。
?發展:
①當務之急是技術更新改造,進一步發揮重工業基地的優勢。繼續調整產業結構,協調輕重關系和傳統工業和高技術工業關系。
②作為全國沿海開放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扭轉以往封閉狀態,外引內聯,形成了新的分工協作關系。
③妥善處理改造發展沈大沿線與加快開發丹、大、營、錦沿海地帶的關系,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珠江三角洲基地
?概況:本基地包括廣州、深圳、佛山、中山、東莞、珠海、江門、肇慶、惠州等市。本基地工業產值約占華南地區(粵、桂、閩、瓊)的近1/3 為華南經濟區的核心,也是我國近年來工業發展最快的工業基地。
?優勢:
①便於引進外資:本基地多為僑鄉,為外商投資的主要地區。
②交通便利。
③農業基礎較好:為我國主要商品糧基地。
?發展:
①大力發展輕型和加工型工業:本基地除近年來在珠江口外發現有石油資源外,其他重工業資源賦存很少;而發展輕工業的原料資源卻非常豐富。適合發展輕工業和加工型工業。
②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進入國際市場。作為我國目前最大的對外窗口,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大力推進高技術工業發展。充分體現特區工業的優越性。
③加強與西南地區的聯系。通過內聯發展基礎工業能源、原材料工業。進一步提高產品競爭能力。
◇主要工業地帶:略

10. 生活中的地理小知識500字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學科。人們的衣、食、住、行都與地理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服飾的材料、樣式、飲食習慣和方式,住房的式樣與特點等,都與地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一、服飾與地理
1、人類服飾的材料與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系。遠古時代,人類生活在森林裡,披掛的樹葉、獸皮就成為衣服。後來,人類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纖維與動物皮毛為原料,紡織各種布匹,出現了原始的服裝。絲、麻、棉就是人類利用最早的纖維材料。我們的祖先早就在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養蠶織綢了。但由於北方環境惡化、氣候變得乾燥,蠶絲的生產逐漸向南方移動。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
2、服飾的樣式與地域特徵有關。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不同,風俗習慣也不同,其服飾的式樣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穿白色而寬松的長袍;在北方寒冷地區,尤其是冬季,人們喜歡深色的皮製品服裝;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條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3、服飾的變化與季節更替有關。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換,人們的服飾也隨著之變化。特別是四季分明的地區,人們一般要准備幾套與季節相適應的服裝。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女性的連衣裙、短裙等,春秋季節的休閑裝、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夾克等。
二、飲食與地理
1、菜餚方面。中國的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魯、川、粵、閩、浙、蘇、湘、皖等「八大菜餚」。每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特的烹飪特色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地方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我國的西南地區味偏辣,江浙一帶偏甜,北方菜味濃香並喜歡放蔥蒜,而廣東菜偏鮮偏淡。飲食和各地方的氣候與地形等因素有關,如西南地區較濕,尤其冬季更加陰濕,吃辣是為了驅寒去濕。
2、主食方面。由於地域差異,水熱條件不同,農作物的種植也不同。我國北方乾旱少雨,以種植小麥、甜菜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種植水稻為主。所以,形成了「北方麵食為主,南方米飯為主」的格局。
3、茶、酒方面。我國的茶葉品種繁多,如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菊花茶等,由於各地在品茶方面有較大的差異,江南一帶喝綠茶居多,寒冷地區喝紅茶偏多。喝茶受地區的影響特別大,如氣候、地理條件、地勢差異等。酒文化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制酒業的興衰也反映了農業生產的起伏與自然災害的程度。由於地區氣候、地理位置不同有不同的飲酒習慣,酒的品種也不同,如寒冷地區的烈性白酒、少數民族地區的米酒等。
三、住房與地理
傳統民居的樣式、材料大多受當地自然條件的影響。例如,草原上的牧民為適應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黃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的特點開鑿窯洞來居住;根據降雨的特點,北方農村以平房、土房為主,南方以斜面瓦房為主,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以竹樓為主。現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城裡購買商品房時,更需要綜合考慮地理因素。例如,居住區的交通、周邊的配套設施、環境質量狀況、居住區的內部環境設計,以及房子的朝向、採光、通風、層高、間隔等因素。
四、出行與地理
人們的出行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在高山峽谷中,人們用峽谷的急流乘皮筏漂流;在冰天雪地的高原地區,人們有時坐雪撬出行;在茫茫沙海中駱駝成為「沙漠之舟」。無論是旅遊還是出差,都要天氣與環境情況,決定出發的時間或交通方式。如雷雨天一般不宜乘坐飛機,可選擇乘坐火車;易發泥石流的地方,適逢雨季,就不能到這樣的地區去旅遊。外出要會閱讀地圖,通過讀圖迅速了解與熟悉新的環境,從而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