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學的性質和特徵

地理學的性質和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1-22 19:57:46

中國地理的學科性質是

他是一門偏文科性質的理工學科,研究人、周圍環境、及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的學科。主要包括,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及最新開的學科地理信息系統。

② 區域經濟地理學的學科性質和任務是什麼

一、關於區抄域經濟學的學科性質還未形成統一的觀點,目前,主有三種觀點:
(1)區域經濟學為應用經濟學的分支學科,與產業經濟學一起構成中觀經濟學;
(2)區域經濟學為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3)區域經濟學為交叉學科,為經濟學與地理學的交叉學科。

二、主要的任務是:研究各經濟部門的發展和配置, 地域生產綜合體的形成

③ 地理學科特性有哪些

1.綜合性。地理學科不只是反映組成客觀世界的某個單一要素,也不只版是反映客觀世界的某種單權一過程,而是從整體反映人類周圍的客觀世界——地理環境
2.地域性。地域空間性是地理學科的核心內涵之一,也是地理學科區別於其他學科的最本質特性。
3.開放性。作為地理學科研究對象的地球表層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它由若干自然系統、人文系統組成。地球表層系統及其子系統都不是封閉的,而是呈開放的態勢。地球表層系統與地外系統之間、地球表層系統內部的各子系統之間,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物質、能量、信息的傳遞相交流。這種傳遞和交流導致地理事像千姿百態、千變萬化。因而人們對所有地理事物的認識也總處在不定性的變化之中。
4.實踐性。地理學科是在人類實踐活動的基礎上發生並發展的,對地理環境的正確認識,來自於實踐、驗證於實踐,並通過實踐得以應用。

④ 中國地理的學科性質是

地理環境可分為自然環抄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地理學科是一個綜合性學科。初中地理涉及的內容多、范圍廣,一些地理事物是學生沒有見過或者是根本看不到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僅僅依靠語言或圖片進行講解,學生難以理解,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把一些地理事物化虛為實、化繁為簡,使學生感知大量的無法實地觀察或者抽象的地理事物,進而形成正確的表象,對地理事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例如,在講述《氣溫和降水》一章節時,我出示課件《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後,學生仔細觀察,找出分布規律(1.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2.氣溫從低緯向高緯降低;3.同緯度陸地和海洋氣溫不一樣等)。
多媒體信息與初中地理教學整和是優化地理教學的必要條件,它對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⑤ 為什麼說人文地理學的性質是一個橫斷學科

人文地來理學是從地域自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現象的,這些人文現象內容繁多,
彼此之間以及它們與環境之間有著錯綜復雜的關聯,如果就個別地理現象進
行分析,可能無法正確理解現象的本質和問題的關鍵.只有對所有關聯因素
進行細致地綜合,從總體特性進行研究,注重各種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
互制約,以及地表綜合體的特徵和時空變化規律,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綜合性特點決定了人文地理學的性質是一個橫斷學科

⑥ 簡述地理科學的性質特點和研究核心

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徵、結構、格局、過程專、地域分異與人屬地關系等,是一門復雜學科體系的總稱。
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表層,且該表層具有圈層結構特徵;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層環境與人類活動關系的一門學問;地理學是認識地球表層環境的經驗總結,同時也是認識、利用地球表層環境並與之和諧共處的指針。

⑦ 地理學角度看,自然災害具有哪些特性

第一,自然災害具有廣泛性與區域性。一方面,自然災害的分布范圍很廣。不管是海洋還是陸地地上還是地下、城市還是農村、平原、丘陵還是山地、高原,只要有人類活動,自然災害就有可能發生。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環境的區域性又決定了自然災害的區域性。
其次,自然災害具有頻繁性和不確定性,全世界每年發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災害非常多。近幾十年來,自然災害的發生次數還呈現出增加的趨勢 ,而自然災害的發生時間、地點和規模等的不確定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們抵禦自然災害的難度。
第三,自然災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復性,主要自然災害中,無論是地震還是乾旱、 洪水、它們的發生都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性。人們常說的某種自然災害 「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實際上就是對自然災害周期性的一種通俗描述,自然災害的不重復性主要是指災害過程、損害結果的不可重復性。
第四,自然災害具有聯系性。自然災害的聯系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區域之間具有聯系性。比如,南美洲西海岸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有可能導致全球氣象紊亂;美國排放的工業廢氣,常常在加拿大境內形成酸雨。另一方面是災害之間具有聯系性。也就是說,某些自然災害可以互為條件,形成災害群或災害鏈。例如,火山活動就是一個災害群或災害鏈。火山活動可以導致火山爆發、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氣污染等一系列災害。
第五, 各種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嚴重性。例如,全球每年發生可記錄的地震約 500 萬次,其中有感地震約5萬次, 造成破壞的近千次,而里氏7級以上足以造成慘重損失的強烈地震,每年約發生15 次,乾旱、洪澇兩種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十分嚴重,全球每年可達數百億美元。
第六,自然災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減輕性。由於人與自然之間始終充滿著矛盾,只要地球在運動、物質在變化,只要有人類存在,自然災害就不可能消失,從這一點看, 自然災害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充滿智慧的人類,可以在越來越廣闊的范圍內進行防災減災,通過採取避害趨利、除害興利、化害為利、 害中求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從這一點看, 自然災害又是可以減輕的。

⑧ 自然地理學科性質

地理學是一門即古老又年輕的學科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英文中地理一詞則來源於希臘文hêgê(意為「地球」)和graphein(意為「寫」)。

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禹貢》和《山海經》等。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

地球表面: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

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國家--世界政區--各國首都--洲--地區--州--省--自治區--特別行政區--聯盟--市--縣--自治縣--旗--郡--城市--城鎮--村落--地名

學科分支

地理學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體系。在西歐,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前蘇聯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大分支,然後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西方學者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自然地理學利用生物學來研究,是一種系統的地理學、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動物區系樣式,利用數學、物理學來研究地球本身的運動以及它和其他太陽系中星體的關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間上地球變化的學科。

綜合性

綜合自然地理學

古地理學

部門性

地貌學

氣候學

水文地理學

土壤地理學

生物地理學

植物地理學

動物地理學

化學地理學

醫學地理學

冰川學

凍土學

物候學

火山學

地震學

社會科學的成分,從非物理的層面來考察整個地球的行為模式,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及人類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可以被劃分為以下及格廣義的分支:

社會文化地理學

人種地理學

人口地理學

聚落地理學

社會地理學

文化地理學

宗教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

農業地理學

工業地理學

商業地理學

交通運輸地理學

旅遊地理學

政治地理學

軍事地理學

城市地理學

其他分支學科

歷史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方誌學-理論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景觀生態學-地理信息系統,其中地圖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實察方法,可合稱為地理技術方法學門。

⑨ ()已經成為地理學的性質和特徵a.獨立性b。拓展性c。系統性d。關聯性

d。關聯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