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學板塊運動中新俯沖

地理學板塊運動中新俯沖

發布時間: 2021-03-15 13:06:09

『壹』 關於「板塊運動」地理問題1請解析!!!

m板塊為太平洋板塊,又n板塊在太平洋板塊以東,所以n為美洲板塊。
美洲西部的高大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脈組成。

『貳』 板塊運動和變化的地質過程

華南古陸塊在新元古代曾是岡瓦納古陸的一部分,大約位於南緯15°~20°之間。中元古代時,大約在1400~1600Ma的冷家溪期,古陸裂陷,沿麻陽—常德—長沙—銅鼓一線邊緣深海槽沉積了巨厚陸緣碎屑濁積物,屬活動型裂陷海相火山雜陸屑建造,在益陽、瀏陽等有裂隙海底噴溢的玄武質科馬提岩—玄武岩流和噴發基性火山角礫、凝灰質等以及細碧—角斑岩組合。由於古地幔熱流柱上涌,雪峰太古宙古陸塊上升,古陸西側,沿麻陽—臨澧和靖縣—安化一線地殼再度破裂,古陸塊西南部略上升成為水下潛山,因此該區中元古代沉積厚度很小。

1000~1200Ma以來,由於地殼橫向密度不均,重力不穩,導致陸塊內部不均衡運動,沉積增生柱因重力下沉,在側向擠壓應力作用下,產生陸內構造熱事件,華南陸塊首次向揚子陸塊西南邊緣—雪峰地塊俯沖—碰撞,在沅陵—長沙—瀏陽一線形成邊緣擠壓碰撞帶,雪峰—洞庭隆起成陸,造成板溪群與冷家溪群的不整合。在碰撞帶有基性岩漿活動及同碰撞期陸殼改造型花崗岩岩漿的侵位。如瀏陽長三背、葛藤嶺、鍾洞等花崗岩體就是這個時期的典型代表。

武陵俯沖—碰撞構造熱事件後,陸塊構造性質出現明顯差異,懷化—益陽—韶山一線以北因受擠壓上升,以穩定、次穩定型陸屑沉積為主。而湘中,則處於拉伸構造環境,從城步—桃江—長沙—瀏陽一帶被拉開的揚子、華南陸塊間的陸間裂陷海槽沉積了活動型類復理石建造,尤其是邵陽—城步一帶有厚達4500~5000m的濁流沉積,而湘東南由於與揚子陸塊分離,接受了來自閩西古陸塊蝕源區的雜陸屑沉積。

大約在840~900Ma期間,在古大陸內部,華南陸塊向揚子陸塊俯沖,在靖縣—漵浦—安華一帶產生變質褶皺碰撞擠壓拼接帶,並造成湘西地區的不整合或假整合。伴隨這次構造熱事件有古丈、通道、懷化等地區的基性—超基性岩、火山岩及金獅洞花崗斑岩的侵入和噴溢。

雪峰期揚子陸塊左旋,武陵地塊處在20°S左右,雪峰地塊在15°S左右,華南陸塊處在16°S~20°S左右,此時各陸塊已處於弱分離狀態。揚子陸塊由於氣候嚴寒,接受了雜陸屑冰海濁流火山碎屑沉積。其中發育在揚子陸塊的南沱冰磧層應屬極地冰川冰海活動的產物。

在早寒武世,因揚子、華南陸塊北向移動速率增加,拉力大於岡瓦納古陸的牽引力,兩陸塊解體,脫離岡瓦納古陸,分裂出兩個古大陸,在邊緣海槽裂谷環境有復理石陸緣碎屑沉積,並有與澳大利亞相似的動物群(郝治純、盧衍豪),說明古陸塊相距很近。

大約在450Ma左右,揚子陸塊開始沿泗頂—城步—桃江—長沙—瀏陽—萬載—南昌一線向北西、北北西的俯沖,相對低密度塑性上地幔受到雪峰—洞庭—九嶺剛性上地幔的阻擋,不能插入揚子陸塊岩石圈底部,而呈向北西、北北西陸傾斜俯沖態勢。而武功—諸廣山地塊地殼板片(構造岩席)則以向北西仰沖形式與湘東南地塊碰撞,在臨武—郴州—茶陵—吉安—上饒一帶拼接,並有萬洋山、東風、雪花頂等同碰撞期花崗岩產生(劉鍾偉,1990)。此時期的華南微板塊已北移至12°S左右,其北東部分已露出海面,成為蝕源區。而揚子陸塊仍在14°S以南,其南東側邊緣帶仍屬裂陷槽構造環境,在白馬山—安化—寧鄉深海溝沉積了志留紀類復理石碎屑岩建造。

大約在400Ma左右,發生了一次最大規模的構造熱事件,華南岩石圈微板塊向揚子微板塊的俯沖—碰撞作用,使分裂約105Ma的兩板塊重新結合,完成了中國東南華南、揚子微板塊的「統一」。在桂林—城步—錫礦山—桃江—長沙—萬載—南昌一線形成殼下岩石圈俯沖楔形帶,岩石圈厚度增至250km以上。這次構造—熱事件產生了廣大范圍的區域動力變質作用和城步、白馬山、桃江、板杉鋪、張坊地區殼源型碰撞花崗岩的形成,通道—綏寧—江口—漵浦一線,東倒西傾的碰撞擠壓拼接「磁縫合帶」就是這次板塊構造作用的「磁記錄」。

由於華南微板塊向揚子微板塊俯沖—碰撞時,東北部最先接觸造成北東、南西段板塊運動的不均衡以致在常德—安仁一線,產生北西向破裂帶,洞庭—九嶺地體因受板塊碰撞擠壓作用的時間長,作用強度大,使早已固結的中元古地塊變得活動起來,常德—安仁破裂帶是分割不同構造環境的轉換斷裂帶,它的存在還造成了新化—郴州北西向海西—印支期深海盆地的形成。沿轉換斷裂帶有殼幔混合型岩漿的侵位,它是伴隨張性裂解增生的構造岩—漿稜柱體,以及與之平行的白馬山—關帝廟—大義山—郴縣構造岩漿岩帶。

晚古生代,大約300~360Ma,華南—揚子陸塊已漂移到赤道附近。由於兩陸塊北移速率差異,沿祁東—湘鄉斷裂(金蘭斷裂)和桂林、衡陽、清江以及新化—凡口一線拉開,以邵陽為中心形成柳州—邵陽—冷水坑的北東向、錫礦山—凡口的北西為主體的「T形」台盆格局,並接受了穩定的陸表海以碳酸鹽岩為主的沉積,同時發育特提斯海洋型生物群。

晚三疊世約200Ma期間,揚子、華南陸塊已越過赤道,到達20°N~30°N,且北移速度顯著加快。川中和閩中殼下地幔熱流柱上升,產生相向的熱動力推擠壓應力,華南微板塊殼下岩石圈受到揚子陸塊剛性上地幔塊體的阻擋,重力下沉,並繼續向北西俯沖,華南微板塊前緣相對低密度上地幔塑性體受擠壓收縮變形,殼上海西沉積拼貼覆蓋層沿殼內韌性剪切折離面整體向北西仰沖,形成一系列沖斷褶皺推覆體。

燕山期,大約135Ma,揚子、華南陸塊北移到30°N左右。因菲律賓海板塊向北西的俯沖擠壓作用,誘發了邊緣帶上地幔熱擾動,地殼再度活化,已經固結趨向穩定的揚子、華南微板塊,在沅麻—洞庭、湘東、湘東北,贛中等地區,由於上地幔上隆產生的引張作用,地塊破裂,形成平行郯城—贛江—韶關深斷裂帶的北東向板內線性裂谷帶,在炎熱乾燥的氣候環境,沉積了數千米厚的侏羅—第三系陸相磨拉石建造,沿裂陷帶邊緣發生了中新生代火山活動,上地幔頂部產生玄武岩貧化作用,導致基性玄武岩噴發。如湘東南的侏羅紀基性火山岩,往北西到衡陽冠市街早白堊世玄武岩,再北到長沙縣春華山晚白堊世玄武岩及寧鄉縣青華鋪早第三紀玄武岩。這是由於菲律賓板塊的俯沖牽動作用所誘發的火山活動,大多是從上地幔遷移出來的玄武岩。因為未貧化的上地幔物質下沉,熱流上升並向側面流散,使對流破滅,上地幔進一步軟化,地殼變得不穩定,因此在湘西、湘北湘東地區上地殼發生一系列平行菲律賓板塊俯沖帶和郯城—韶關深斷裂帶的北東向拉伸裂谷型沉降帶,這就是板內侏羅—第三紀紅層盆地形成的深部原因。

『叄』 地幔對流與俯沖板塊的角度問題

俯沖板塊的角度問題是板塊構造理論中的重要問題,也是典型的地幔對流的例子。利用地震學觀測,可以至少從地震震源的分布、地震層析成像和地震波傳播Q值分布三個方面來探討俯沖板塊的幾何形態、俯沖深度和俯沖角度等問題。

一般物理學知識告訴我們:如果除了重力之外,沒有別的力作用於俯沖板塊之上,則俯沖板塊的角度應當接近於90°,顯然這與觀測的結果(全球各大俯沖帶俯沖角度在20°~90°之間,大多數為45°左右)大不相同,表明必定有重力之外的別的力作用於俯沖板塊之上。

圖3-6 地幔對流形態模型

作為一個模型,可以用地幔物質流動來討論俯沖板塊下插入「可流動」的地幔中產生的對流以及它們作用在俯沖板塊之上的力和重力矩的平衡問題。以一定速度向下俯沖的板塊可以延伸無窮遠並將地幔分成兩個部分:島弧角部分、海洋角部分。Turcott和Schu⁃bert(1982)用二維流體模型討論了此問題,他們得出:在俯沖板塊的俯沖角為45°時,對於島弧角一邊作用於俯沖板塊上的壓力為P D=-8.55μU/r(式中負號表示向上的吸引力),對於海洋角一方而言,作用於下俯沖板塊下部的壓力為P H=0.462μU/r(式中正號表示流體向上「托」起下俯沖板塊的力)。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島弧角方面作用於下俯沖板塊上表面的吸力;還是作用在其下表面的托力都使其抗拒重力的作用而保持一定的俯沖角度。同時還可以從上述兩壓力計算公式看出:作用在上表面的吸力比作用於下表面的托力要大一個數量級左右。

俯沖帶是板塊構造中最為復雜的地域,也是地幔動力學最引人入勝的地方。作為威爾遜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岩石圈板塊在這里將重新返回地幔之中。有證據表明,在地球表面上運行了將近億年的海洋岩石圈板塊,由於冷卻的作用變得堅硬而緻密。當它在重新返回地幔時,其內部這一性質將保持很長的時間,至少可以保持到670km的地震波速不連續面附近。與此相反,我們可以從動力學的角度出發去探討那些作用在俯沖板塊上的力的影響,這些力包括:

(1)阻止俯沖板塊在地幔中運動的黏滯力,自然這一力受俯沖板塊周圍地幔岩石及礦物的流變特性和結構的影響。

(2)由於板塊以一定的速度插入地幔之中,而其內部熱來不及和外部通過傳導交換,俯沖板塊內部處於絕熱自壓狀態,因此俯沖板塊內部的溫度將比周圍地幔一直保持較低的狀態,也就是說俯沖板塊內部的岩石密度將比周圍大。俯沖板塊內部重力、負浮力將牽引俯沖板塊向地幔中插入。

(3)俯沖板塊在向地幔深處插入運動過程中,其岩石礦物發生相變而產生的熱力學力。

這種相變過程不僅可以使俯沖板塊物質狀態發生變化,而且使其溫度以及與之相應的重力負浮力同時發生變化。計算表明:全球范圍內每年大約有200~300km3海洋岩石圈沿俯沖帶俯沖進入地幔之中,這部分冷而緻密的物質所存儲的勢能可以轉化為板塊和地幔對流的機械能。當俯沖板塊達到670km深度之後,由於該界面處上、下地幔之間黏滯性的差異,其俯沖物質將堆積在界面附近。當堆積物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將作為整體沉入下地幔之中,而在下地幔之中形成一些冷而緻密的塊體,所以下地幔中的密度橫向不均勻性,可能反映了地幔對流所攜帶的沉入下地幔的俯沖帶物質。這就是地幔對流和現代板塊構造的直接聯系。

『肆』 幾道有關板塊運動的地理題!!!

所謂板塊指的是岩石圈板塊,包括整個地殼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頂部。在地幔對流的驅動下①,岩石圈板塊馱伏在地幔軟流層上象傳送帶那樣作大規模水平運動,大陸只是傳送帶上的「乘客」。全球岩石圈據勒皮雄(Le Pichon)等的意見可劃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美洲板塊一般又分為北美板塊和南美板塊。第一級大板塊既包括陸地,也包括海洋,如美洲板塊除美洲大陸外,還包括大西洋中脊以西的大洋部分。只有太平洋板塊基本上是海洋,但也包括北美聖安德列斯斷層以西的陸地及加利福尼亞半島。在大板塊中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級的板塊,如納茲卡(Nazca)板塊(東太平洋洋隆與秘魯-智利海溝之間)、科科斯(Cocos)板塊(東太平洋洋隆與中美海溝之間)、加勒比板塊(南、北美以及中美海溝與西印度群島之間)、菲律賓板塊(琉球、菲律賓島弧-海溝系與馬里亞納島弧-海溝系之間)、阿拉伯板塊、斯科舍板塊(南美與南極之間)、索馬里板塊(東非裂谷帶與印度洋中脊之間)等。此外,沿大陸內部大型板塊的邊界上,往往鑲嵌著眾多的小板塊。
一般來說,在板塊內部,地殼相對比較穩定;而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則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這里火山、地震以及斷裂、擠壓褶皺、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都非常強烈。通常把地震帶當作板塊劃分的重要標志之一;同時,現代板塊邊界在地形上也有突出表現,如大洋中脊、海溝、褶皺山系等,它們的位置與地震帶吻合。不同的板塊邊界類型對應於不同的板塊間相對運動的方式。第一是離散型板塊邊界,相當於大洋中脊的軸部,兩側板塊相背分離,軟流圈地幔物質沿中脊的中央裂谷上升、湧出,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並添加到兩側板塊的後緣上,所以這里是板塊的增生邊界。第二是匯聚型板塊邊界,相當於海溝和年輕的造山帶,兩側板塊相向而行。它們又分俯沖邊界和碰撞邊界。俯沖邊界相當於海溝,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緣,相鄰板塊相互疊覆,一板塊俯沖於另一板塊之下。
因大洋板塊的厚度小,密度大,位置低,而大陸板塊則相反,故一般是大洋板塊俯沖於大陸板塊之下,在海溝處潛沒消亡於地幔之中,形成安第斯型或島弧-海溝系大陸邊緣。碰撞邊界相當於年輕造山帶,為大洋閉合、大陸碰撞的地縫合線,現代碰撞邊界主要見於亞歐板塊南緣。第三是平錯型板塊邊界,相當於轉換斷層,兩側板塊相互滑過。一幅現代板塊運動的全球圖象,就是由板塊的擴張、俯沖、碰撞和錯動構成的,它們相互協調,彼此關聯。環太平洋的匯聚邊界大致把全球分成不對稱的兩大部分,即太平洋部分和地球表面的其他部分。太平洋外圍的亞歐板塊、澳大利亞板塊(印度洋板塊或印-澳板塊)及美洲板塊向太平洋方向推進,後緣則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張開;太平洋內部的太平洋板塊、科科斯板塊和納茲卡板塊則向太平洋周緣的海溝俯沖潛沒,其後緣則是東太平洋洋隆的擴張。
亞歐板塊南緣的碰撞邊界(阿爾卑斯-喜馬拉雅造山帶)的形成,與非洲板塊、及原屬岡瓦納的阿拉伯板塊和印度板塊向北朝亞歐板塊推移有關,這一推移又是大西洋、印度洋擴張的結果。由於大洋中脊更多地分布在南半球,各大洋中脊在南端相互串連,北端卻沒入大陸之下,這就使得一些板塊具有向北運動的趨向。

『伍』 學習任務中、新生代構造運動分析

【任務描述】 ①了解中、新生代中國構造格局演化特徵;②掌握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及喜馬拉雅運動對中國古地理、古構造的影響。

一、典型工作任務

(1)閱讀圖9-24,識別各主要陸塊和大洋的名稱、板塊界線及大陸邊緣性質,了解聯合大陸分裂漂移的時間和過程。

(2)連續閱讀中國中、新生代各紀岩相古地理圖,分析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及喜馬拉雅運動對中國東部地史發展的影響。

(3)閱讀相關資料,試繪中國東部中、新生代構造演化示意圖。

二、中生代構造運動分析

(一)印支運動及板塊拼合作用

在我國印支運動在揚子板塊西緣、西北緣的三江、巴顏喀拉-松潘、秦嶺地區表現最為強烈,形成規模宏大的印支褶皺帶,使華南板塊、羌塘微板塊及三江地區的一些微板塊與勞亞大陸拼合,並導致古亞洲大陸向南擴張。近年來的研究還表明,在揚子北緣的西秦嶺和南緣的南盤江、右江地區,早、中三疊世還存在規模不等的深水盆地,直至印支運動才使得揚子板塊與華北板塊、粵北古陸真正拼合。

聯合古陸正是從三疊紀晚期以來逐步分裂的。如果我們把三疊紀以前的地殼構造發展史看作是聯合古陸逐漸增生、擴大和形成的階段,那麼三疊紀以後則進入聯合古陸逐漸分裂、漂移的新階段。由此可見,印支運動正處於全球地殼演化的重大轉折期,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印支期岩漿侵入亦有相當的規模,其同位素年齡為190~230Ma。中國印支期花崗岩主要分布在秦嶺、三江、華南和長江下游地區,與鎢、錫以及其他多金屬礦產有關。三江及藏北地區有印支期基性、超基性岩體,與銅、鎳及石棉等礦產有關。

圖9-24 聯合大陸分裂過程復原及預測圖

(據Allegre,1983)

(二)燕山運動及板塊的變形、拼合作用

目前一般認為,燕山運動(表9-4)為整個侏羅紀、白堊紀期間廣泛發育於我國全境的重要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褶皺斷裂變動、岩漿噴發和侵入活動及部分地帶的變質作用。燕山運動由三個主要構造幕組成,其中以第二期運動最為強烈,影響也最廣。

表9-4 中生代的地殼運動及構造階段劃分

在不同的構造部位,燕山運動的強度和形式有著明顯的差別。在大興安嶺-太行山以西地區,構造活動較弱,缺乏岩漿活動和地層褶皺。以東地區,構造活動較強,具體表現為地殼破裂,形成許多斷陷盆地,盆地內廣泛發育火山岩沉積;地層強烈變形褶皺,形成分布廣泛的不整合接觸關系,並且地層已發生不同程度地變質;台灣地區形成非常發育的構造混雜岩。這些變化是太平洋板塊與亞洲板塊之間作用的結果。

強烈的岩漿活動形成了舉世聞名的環太平洋金屬成礦帶,中國東部岩漿活動的高峰期為距今170~140Ma和距今130~90Ma兩期,與此相關形成的鉛、鋅、銀、錫礦及長江中下游的銅鐵礦床都是該成礦帶的組成部分。

(三)青藏地區的板塊拼合過程

三疊紀晚期,羌塘微板塊已經拼貼到亞洲板塊上,岡底斯微板塊仍位於南半球,班公湖-怒江洋位於赤道附近,珠峰地區(印度板塊的北緣)位於南緯30 °。侏羅紀,岡底斯微板塊迅速向北漂移,於侏羅紀末期與羌塘微板塊拼合,班公湖-怒江洋消失,而珠峰地區仍位於南半球,雅魯藏布江洋成為特提斯洋的唯一通道。白堊紀,雅魯藏布江洋板塊向北俯沖於岡底斯微板塊下部,形成混雜堆積,但在白堊紀該洋盆一直沒有閉合。

三、中生代的古氣候

中國中生代氣候變化與全球氣候變化規律一致。早、中三疊世為乾燥氣候時期,在南方出現飛仙關組雜色沉積和後期的含石膏沉積,在北方出現紫紅色、雜色碎屑-泥質沉積。晚三疊世-中侏羅世早期,南、北方普遍發育含煤沉積,為潮濕氣候期,其中北方植物群以真蕨類和銀杏類為主,松柏類次之,蘇鐵類比較貧乏,為溫暖潮濕氣候區,而南方植物群以蘇鐵類最為發育,真蕨類、銀杏類和松柏類均次之,說明當時氣候為濕潤的熱帶、亞熱帶特徵。中侏羅世晚期-晚白堊世,干濕氣候帶分界線逐漸北移。分界線向北移至東北南部,東北北部為溫帶成煤氣候區,東北南部、華北、西北地區為溫帶半乾旱、半潮濕氣候。晚白堊世,潮濕氣候區進一步向北退縮。華南、西南地區一直為熱帶、亞熱帶乾旱氣候,是鹽礦重要的成礦期。

四、新生代構造運動分析

(一)新生代全球構造格局

新生代全球兩大活動帶之一的古地中海-喜馬拉雅活動帶逐漸封閉,形成了自阿爾卑斯至喜馬拉雅一帶最年輕最高峻的褶皺山系,並導致全球出現東半球大陸和西半球大陸地理格局。而另一個活動帶——環太平洋活動帶則不斷褶皺上升,使大陸外緣逐漸向洋推移,造成太平洋日益縮減,大西洋及印度洋愈加擴張。因此,新生代構造階段又稱為喜馬拉雅構造階段或新阿爾卑斯構造階段。

新生代的構造運動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發生於古近紀始新世與漸新世之間,稱喜馬拉雅運動(狹義)或比利牛斯運動,構造運動最為強烈;第二期發生於古近紀與新近紀之間,西歐稱撒夫運動,我國稱茅山運動;第三期發生於第四紀,一般稱作新構造運動。

新生代全球地殼的演化發展史就是特提斯海槽封閉,環太平洋活動帶繼續發展,大西洋、印度洋不斷擴大,太平洋逐漸縮小,以及東、西兩半球大陸形成的發展史。

(二)新生代中國構造格局

新生代是地球岩石圈構造演化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印度板塊在始新世晚期最終與亞洲板塊對接碰撞,新特提斯洋盆消失,嗣後印度板塊繼續向北A型俯沖,導致青藏高原急劇抬升;古太平洋板塊運動方向在始新世晚期也發生重要轉折,即運動方向由北北西變為北西西,從此開始古亞洲大陸東緣形成現代的溝-弧-盆體系,大陸內部出現活躍的弧後或陸內裂陷作用。因此我國新生代的地質演化既受控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相互作用,也與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俯沖引起殼幔深度結構變化有關,它們從宏觀上控制了中國新生代構造演化的基本格局。

『陸』 地球板塊為什麼會漂移

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地球的圈層結構特徵及板塊構造學說。地球岩石圈與其下伏的軟流層(圈)之間明顯的物質成分/物理性質等差異、軟流層熔融態塑性流動特徵,以及星體間的萬有引力及其引起的星體運動等是引起板塊運動的基礎。實際上,上地幔上部軟流層的岩漿是在不斷的循環對流的,一般在大洋中脊中央裂谷帶附近上升,在島弧地區下沉,這可能是導致板塊移動的直接原因。因此,洋中脊、轉換斷層、板塊間的碰撞造山帶及其與之伴隨的島弧都是板塊運動的直接證據。碰撞帶俯沖板塊(通常為洋殼)的消減與大洋中脊的洋殼增生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由此而形成了板塊間的持續運動以及殼幔間的物質循環。

——圖片引自網路。

才疏學淺,僅供參考。

『柒』 七年級上冊地理 中板塊運動的特點是

七年級講海陸變遷主要是用板塊構造學說。
板塊構造說的理論是在大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大陸漂移學說:魏格納在1915年寫出了《大陸和海洋的起源》一書,較完整地提出了這一學說,提出今天所知的南北美洲大陸、非洲大陸、歐亞大陸、南極大陸等是由大約3億年前一塊「超級大陸」分裂,經過漫長歲月的移動最終形成的。
2.海底擴張學說: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海洋探測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地球科學家們開始了對海洋盆地以及洋底岩石學的研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科學家揭示出洋底的基本面貌。1960~1962年,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擴張說」 ,以地幔對流說為基礎,認為地球內部的地幔物質在大洋中部上涌,向兩邊溢流,並推開舊有的洋底物質,逐漸向兩側對稱地擴張,形成新的洋底。
3.板塊構造學說:20世紀60年代以來,勒皮雄等人把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的概念發展成為著名的「板塊構造說」。基本觀點是:地球的岩石圈劃分為許多板塊,岩石圈板塊是在軟流圈上滑動的,岩石圈板塊之間在相互運動,板塊作用的驅動力是地幔對流作用。
岩石圈的六大板塊分別是: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版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板塊之間的邊界分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生長邊界是板塊的張裂區,往往形成裂谷和新的海洋。如:歐洲和北美距離日益擴大原因是北大西洋位於亞歐板塊和美洲版塊的生長邊界,東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塊內部小板塊之間的張裂;消亡邊界是板塊的碰撞擠壓區,往往形成高大的褶皺山系和島弧鏈。如:喜馬拉雅山脈是印度洋板塊俯沖到亞歐板塊內部造成的,而從千島群島經日本、琉球到菲律賓群島的大島弧鏈則是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消亡邊界。
總之,地表面貌的變化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七年級主要強調內力作用,在引導孩子的時候一方面要注重知識能力的識記與提升,另一方面還要想方設法幫助孩子擴大視野,培養孩子熱愛自然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有興趣,家長和老師就不用操心。

『捌』 是什麼力量導致洋底板塊俯沖潛入地下的

日本地球科學家上田誠也等人認為,洋底岩石圍密度較大,其下的軟流圈密度偏低,所以洋底岩石圈板塊易於沉入軟流圈中。俯沖過程中,隨著溫度、壓力升高,岩石圈發生變化,密度還會進一步增大。這就好比桌布下垂的一角浸在一桶水中,變重了的濕桌布可能把整塊桌布拉向水桶。

海溝總長度最長的太平洋板塊在全球板塊中具有最高的運動速度,上田誠也等人據此認為海溝處下擂板塊的下沉拖拉作用可能是板塊運動的重要驅動力。如果確實如此,洋底板塊理應遭受擴張應力作用,而近年來的測量發現,洋底板塊內部卻是擠壓應力占優勢。這一事實對於重力下沉的學說是一個有力的駁斥。

另有一些學者提出地幔物質對流作用的觀點,認為大洋中脊位於地幔上升流區,海溝則處在下降流區,正是匯聚下沉的地幔流把洋底板塊拉到地幔中去的。這一看法與上述萬寧•曼納茲的見解如出一轍。但是,目前我們還缺乏地幔對流的直接證據。也有一些學者強調地幔物質黏度太高,很難發生對流。

眾說紛紜,但究竟海底為何會下潛,仍沒有一個足以能使人信服的證據,因此,尚有待於科學家繼續努力。

『玖』 為什麼印度洋板塊會和亞歐板塊發生俯沖

板塊運動,這次的地震是印度洋版塊向東南方向移動,與歐亞版塊摩擦引起的。在印度洋版塊和歐亞版塊的交接處,印度洋版塊是在歐亞版塊的稍微偏下的地方。當它這樣移動的時候,就相當是有一種鑽到歐亞版塊下方的趨勢,於是就會發生能量釋放相當大的地震。 印度洋板塊依然在向東北運動,太平洋板塊在向西北運動,而亞歐板快在對應向東南運動,但由於亞歐板快較輕,所以印度洋板塊俯沖到亞歐板快的下面,帶來的後果是青藏高原的不斷抬升,所以喜馬拉雅山的物質依然在向東運動,所以,四川盆地西部將來還會發生多次地震,並且將導致四川盆地的剛性地質發生破裂和變化,四川盆地有可能會向東運動並且面積會縮小,估計將來的若干萬年後,四川盆地很可能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高原地貌。同時太平洋板塊也在向亞歐板塊俯沖,與印度洋板塊的共同作用,使得亞歐板塊會象蹺蹺板一樣被抬起,作用的結果是亞歐板塊東部的隆起和造山運動,並且有可能使得渤海與東海和南海的不斷抬升,最終使得日本、台灣等島嶼與陸地接壤。所以亞歐板塊的陸地面積將會增大(溫室效應產生的海平面上升問題沒有考慮)。這時亞歐板塊中東部會形成兩大山系和高原,即喜馬拉雅山系的青藏高原和大陸東部沿海山系的高原。同時非洲板塊也作用於亞歐板塊,所以亞歐板塊的向南的分量由於其他三塊板塊的作用將會減弱,所以亞歐板塊將會逐漸向北偏西運動。最終結果,青藏高原緯度會升高,西風帶將會被阻擋,南支槽加強,北支槽冬季弱夏季強。同時中部的青藏高原和東部沿海高原夾縫中的平原地帶將變的十分不平靜,因為西風環流的減弱必將引起經向環流的加強,同時環流的波動性增強,所以中間的平原地帶將是冷熱交替的嚴重地帶,冬季嚴寒,夏季暴熱。(試想,如果現在的貝加爾湖以西有個高原和大的山脈,我國的氣候會怎樣?)感覺有點象美國的氣候,因為美國西部山脈的阻擋所以美國的經向環流很強。同時印度洋的北移,青藏高原的北移,南支槽的加強,使得西南暖濕氣流旺盛。新的大陸特徵是,原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將變的象美國中部氣候,冷熱交替明顯,氣溫多變。西北地區就象美國西部一樣,乾燥寒冷。而西南、華南、東南地區將是暖濕氣流控制下的溫暖潮濕的地區,降水會很豐沛】

『拾』 8. 圖3-13為板塊運動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7.D
8.(1).甲,乙
(2).C
(3):D
9.(1)澳大利亞所在的大陸板塊:東北方向
印度所在的大陸板塊:正北。
(2):大陸上:地殼隆起,形成山脈
大洋中:其中一個板塊俯沖消減,形成海溝
(此為個人觀點,求採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