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諸葛亮地理考試配音

諸葛亮地理考試配音

發布時間: 2021-01-22 19:32:14

『壹』 關於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小故事

草船借箭
周瑜提出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趕制10萬枝箭的要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說:「操軍即日將至,若候10日,必誤大事。」他表示:「只須3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復命。
船隊返營後,共得箭10餘萬枝,為時不過3天。魯肅目睹其事,極稱諸葛亮為「神人」。諸葛亮對魯肅講:自己不僅通天文,識地利,而且也知奇門,曉陰陽。更擅長行軍作戰中的布陣和兵勢,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霧可以利用。他最後說:「我的性命系之於天,周公瑾豈能害我!」當周瑜得知這一切以後,大驚失色,自嘆不如。

借東風
赤壁之戰前夕,周瑜已經做好了准備,要發動火攻一舉燒毀曹軍的戰船,打敗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錯,竟然沒有想到火攻對風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時節長江中游一帶多刮西北風,沒有東南風。如果就著西北風放火,曹軍處於上風頭,剛好燒了自己,根本燒不到曹軍。周瑜想不出辦法,一下子病倒了。諸葛亮當時在周瑜軍中幫著出謀畫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給周瑜開了一個「葯方」:「欲破曹軍,須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讓諸葛亮想辦法「搞」來東風,諸葛亮當即答應:「可以借。」於是周瑜讓人建起一座七星壇,諸葛亮裝模作樣地上壇作法,要「借東風」。到了作戰那天,果然東南風大起,周瑜乘機發動進攻,一舉擊攻了曹軍。其實,諸葛亮是善於預測天氣,他是通過預報知道這一天有東南風的,根本就不是「借」來的。

武侯水淹仲達
旬日內,司馬懿入朝,魏主將曹真表奏之事,逐一言之。懿奏曰:「臣料東吳未敢動兵,今日正可乘此去伐蜀。」睿即拜曹真為大司馬、征西大都督,司馬懿為大將軍、征西副都督,劉曄為軍師。三人拜辭魏主,引四十萬大兵,前行至長安,徑奔劍閣,來取漢中。其餘郭淮、孫禮等,各取路而行。漢中人報入成都。此時孔明病好多時,每日操練人馬,習學八陣之法,盡皆精熟,欲取中原;聽得這個消息,遂喚張嶷、王平分付曰:「汝二人先引一千兵去守陳倉古道,以當魏兵;吾卻提大兵便來接應。」二人告曰:「人報魏軍四十萬,詐稱八十萬,聲勢甚大,如何只與一千兵去守隘口?倘魏兵大至,何以拒之?」孔明曰:「吾欲多與,恐士卒辛苦耳。」嶷與平面面相覷,皆不敢去。孔明曰:「若有疏失,非汝等之罪。不必多言,可疾去。」二人又哀告曰:「丞相欲殺某二人,就此清殺,只不敢去。」孔明笑曰:「何其愚也!吾令汝等去,自有主見:吾昨夜仰觀天文,見畢星躔於太陰之分,此月內必有大雨淋漓;魏兵雖有四十萬,安敢深入山險之地?因此不用多軍,決不受害。吾將大軍皆在漢中安居一月,待魏兵退,那時以大兵掩之:以逸待勞,吾十萬之眾可勝魏兵四十萬也。」二人聽畢,方大喜,拜辭而去。孔明隨統大軍出漢中,傳令教各處隘口,預備乾柴草料細糧,俱夠一月人馬支用,以防秋雨;將大軍寬限一月,先給衣食,伺候出征。卻說曹真、司馬懿同領大軍,徑到陳倉城內,不見一間房屋;尋土人問之,皆言孔明回時放火燒毀。曹真便要從陳倉道進發。懿曰:「不可輕進。我夜觀天文,見畢星躔於太陰之分,此月內必有大雨;若深入重地,常勝則可。倘有疏虞,人馬受苦,要退則難。且宜在城中搭起窩鋪住紥,以防陰雨。」真從其言。未及半月,天雨大降,淋漓不止。陳倉城外,平地水深三尺,軍器盡濕,人不得睡,晝夜不安。大雨連降三十日,馬無草料,死者無數,軍士怨聲不絕。傳入洛陽,魏主設壇,求晴不得。黃門侍郎王肅上疏曰:「前志有之; 「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此謂平途之行軍者也。又況於深入險阻,鑿路而前,則其為勞,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坂峻滑,眾逼而不展,糧遠而難繼:實行軍之大忌也。聞曹真發已逾月,而行方半谷,治道功大,戰士悉作:是彼偏得以逸待勞,乃兵家之所憚也。言之前代,則武王伐紂,出關而復還;論之近事,則武、文征權,臨江而不濟:豈非順天知時,通於權變者哉?願陛下念水雨艱劇之故,休息士卒;後日有釁,乘時用之。所謂「悅以犯難,民忘其死」者也。」魏主覽表,正在猶豫,楊阜、華歆亦上疏諫。魏主即下詔,遣使詔曹真、司馬懿還朝

『貳』 諸葛亮為什麼"上知天理,下識地理"

有一部分是他確實很聰明
還有一部分就是後人的誇張了。
也很有可能他受過高人的傳授
但是沒有書上寫那麼誇張

『叄』 諸葛亮巧用天問地理的故事

(天文)草船借箭,諸葛亮精通天文知道過幾天會有大霧於是和周瑜打版賭三天造十權萬只箭,三天後江上大霧彌漫草船借箭成功。(地理)諸葛亮華容道智放曹操(文學)諸葛亮巧用曹植詩「銅雀春深鎖二喬」智激周瑜(科技)木牛流馬、諸葛連弩。

『肆』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之考試成都地理

三國時代的諸葛亮與司馬懿在街亭對戰,馬謖自告奮勇要出兵守街亭,諸葛亮心專中雖有擔心,但馬謖表屬示願立軍令狀,若失敗就處死全家,諸葛亮才勉強同意他出兵,並指派王平將軍隨行,並交代在安置完營寨後須立刻回報,有事要與王平商量,馬謖一一答...(火星人)4828

『伍』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隱藏了哪些地理密碼

三國時期街亭的具體位置,關繫到街亭之敗,是天意,還是人為。人為因素,則牽涉到統帥諸葛亮及主將馬謖。因此,街亭之位,街亭之戰,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

街亭,具體位置雖在《三國志》等史書中均未記載,但從隋唐至今,有九個地方都稱街亭在其轄區內,堅稱是三國馬謖兵敗失利之地,還擺出各自的史料出處。這九個地方,分別是漢中市的城固縣、南鄭區、勉縣;寶雞市隴縣;天水市秦城區西南部(三國稱西縣)、平涼市庄浪縣韓店鎮、天水市北道區龍山鎮、天水市北道區街子鄉、天水市秦安縣隴城鎮。通過歷朝歷代的史料考察及九地實地考證,將位於陝西省的城固、南鄭、勉縣、隴縣及位於甘肅省的西縣這五個地方排除掉。而剩下位於甘肅省的韓店、龍山、街子和隴城四個地方中,特別是“隴城”的史實資料有最多的出處,與三國時期的街亭位置最為貼近。


真街亭並沒有涉及糧道和歸路,而後之所以有產生,其原因就在於三國演義里的街亭,把位置從北邊的秦安隴城一帶,改到南邊的隴南徽縣一帶。真假街亭就是這樣出現。

『陸』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閱卷無數,有一本書他肯定沒看過,是哪一本書

《三國志》、《三國演義》、《唐詩三百首》、《康熙字典》……= =……反正只要諸葛亮身後成書的都可以。

『柒』 中考地理題 關於諸葛亮借東風的風向

B東南 歷史是這么說的,但是從地理角度解釋,覺得不是很合理 冬季路面溫度比海洋溫度要低,壓強就大,水平面上應該是大陸吹向海洋。若是在夏季來說,選擇B同樣的解釋 是合理的

『捌』 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利用的是什麼地理

在水汽充足、微風及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相對濕度達到100%時,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霧的出現以春季二至四月間較多。 凡是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千米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 霧形成的條件: 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 霧的種類有輻射霧、平流霧、混合霧、蒸發霧、煙霧。

  1. 輻射霧:在日落後地面的熱氣輻射至天空里,冷卻後的地面冷凝了附近的空氣。而潮濕的空氣便會因此降至露點以下,並形成無數懸浮於空氣里的小水點,這便是輻射霧。它主要在秋天或冬天的清晨,天晴且風弱時出現,在日出後不久或風速加快後便會自然消散。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

  2. 平流霧:暖而濕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漸冷卻而形成的霧,氣象上叫平流霧。這種霧常伴隨毛毛雨的天氣。

  3. 蒸發霧:即冷空氣流經溫暖水面,如果氣溫與水溫相差很大,則因水面蒸發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氣便發生水蒸汽凝結成霧。這時霧層上往往有逆溫層存在,否則對流會使霧消散。所以蒸發霧范圍小,強度弱,一般發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圍。

  4. 上坡霧:這是潮濕空氣沿著山坡上升,絕熱冷卻使空氣達到過飽和而產生的霧。這種潮濕空氣必須穩定,山坡坡度必須較小,否則形成對流,霧就難以形成。

  5. 鋒面霧:經常發生在冷、暖空氣交界的鋒面附近,一般霧後便是持續性的降雨。鋒前鋒後均有,但以暖鋒附近居多。鋒前霧是由於鋒面上面暖空氣雲層中的雨滴落入地面冷空氣內,經蒸發,使空氣達到過飽和而凝結形成;而鋒後霧,則由暖濕空氣移至原來被暖鋒前冷空氣占據過的地區,經冷卻達到過飽和而形成的。因為鋒面附近的霧常跟隨著鋒面一道移動,軍事上就常常利用這種鋒面霧來掩護部隊,向敵人進行突然襲擊。

  6. 混合霧:有時兼以上有兩種原因形成的霧叫混合霧。

  7. 煙霧:通常所說的煙霧是煙和霧同時構成的固、液混合態氣溶膠,如硫酸煙霧、光化學煙霧等。

  8. 谷霧:這個通常發生在冬天的山谷里。當較重的冷空氣移至山谷里,暖空氣同時亦在山頂經過時產生了溫度逆增現象,結果生成了谷霧,而且可以持續數天。

  9. 冰霧:當任何類型的霧氣里的水點被冷凝為冰片時便會生成冰霧。通常需要溫度低於凝點時亦會生成,所以常見於南北極。在《環境監測》一書中按其形式把它分為分散型氣溶膠和凝聚型氣溶膠。常溫狀態下的液體,由於飛濺、噴射等原因被霧化而形成的微小霧滴分散在大氣中,構成分散型氣溶膠。液體因加熱變成蒸汽逸散到大氣中,遇冷後又凝集成微小液滴形成凝聚型氣溶膠。霧的粒徑一般在10μm以下。

『玖』 諸葛亮讀過什麼有關地理的書

不可考
類似西蜀地形圖,南蠻地形圖什麼的。。
都是後世加上去的

另外。。。
歷史上的諸葛亮不是神。。
不會預測天氣,更不會借風
只有小說里的才會呼風喚雨

所以。。。。天文和天氣的書請忽略。。。

『拾』 諸葛亮巧用天文地理知識的故事

  1. 草船借箭

    周瑜非常嫉恨諸葛亮,總想找個理由殺掉諸葛亮。
    一天,周瑜讓諸葛亮造10萬枝箭,並說10天內就要。諸葛亮痛快地答應了,說:「我3天之內就送10萬枝箭過來。」周瑜很吃驚。諸葛亮向魯肅借了20隻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條船用布蒙上,兩邊堆滿一捆捆的乾草。周瑜得知這一情況後,心裡非常懷疑,不知諸葛亮又在玩什麼花樣。

到第三天,天還沒亮,諸葛亮便派人將魯肅請來,說:「請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後,把20條快船用長繩連起來,一直往江北駛去。當時,長江上霧雲很大,對面看不見人。魯肅心裡不明白,問諸葛亮怎麼回事。諸葛亮只是笑,並不回答。

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諸葛亮命令將船頭朝東船尾向西,一字擺開。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吶喊。曹操聽了報告,說:「霧天作戰,恐怕有埋伏。先讓水陸軍的弓箭手向他們射箭,霧散後再進軍。」於是,箭像雨點一樣射向那20條船。

箭頭准確地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麻。過了一會兒,諸葛亮命令船頭掉過來,再由西向東排開,於是,另一面又被射滿了箭。等到太陽要升起來時,霧也快散了。諸葛亮命令軍士開船,並一起大喊:「謝謝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經派了500名軍士在江邊等著搬箭,卸完後共有十二三萬枝箭。魯肅見了周瑜,把諸葛亮借箭的事說了一遍。周瑜嘆氣說:「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我實在不如他啊!」

2.火燒赤壁

曹操平定北方以後,公元208年,率領大軍南下,進攻劉表。他的人馬還沒有到荊州,劉表已經病死。他的兒子劉琮聽到曹軍聲勢浩大,嚇破了膽,先派人求降了。這時候,劉備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駐守。他聽到曹操大軍南下,決定把人馬撤退到江陵(今湖北江陵)。荊州的百姓聽說劉備待人好,都寧願跟著他一塊撤退。

曹操趕到襄陽,聽說劉備向江陵撤退,又打聽到劉表在江陵積了大批軍糧,怕被劉備佔去,親自率領五千輕騎兵追趕劉備。劉備的人馬帶了兵器、裝備,還有十幾萬百姓跟著他,每天只能行軍十幾里。曹操的騎兵一天一夜就趕了三百多里,很快就在當陽長坂坡(今湖北當陽縣東北)追上了劉備。劉備的人馬,被曹操的騎兵沖殺得七零八亂,還虧得張飛在長坂坡抵擋了一陣。劉備、諸葛亮才帶著少數人馬擺脫追兵。但是往江陵的路已經被曹軍截斷,只好改道退到夏口(在今湖北武漢市)。

曹操佔領了江陵,繼續沿江向東進軍,很快就要到夏口了。諸葛亮對劉備說:「形勢緊急,我們只有向孫權求救一條路了。」 正好孫權怕荊州被曹操佔領,派魯肅來找劉備,勸說他和孫權聯合抵抗曹軍。諸葛亮就跟魯肅一起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去見孫權。諸葛亮見了孫權,說:「現在曹操攻下了荊州,馬上就要進攻東吳了。將軍如果決心抵抗,就趁早同曹操斷絕關系,跟我們一起抵抗;要不然,乾脆向他們投降,如果再猶豫不決,禍到臨頭就來不及了。」 孫權反問說:「那麼,劉將軍為什麼不投降曹操呢?」 諸葛亮嚴肅地說:「劉將軍是皇室後代,才能蓋世,怎麼肯低三下四去投降曹操呢?」 孫權聽諸葛亮這么一說,也激動地說:「我也不能象江東土地和十萬人馬白白地送人。不過劉將軍剛打了敗仗,怎麼還能抵抗曹軍呢?」 諸葛亮說:「您放心吧,劉將軍雖然敗了一陣,但是還有水軍二萬。曹操兵馬雖然多,遠道追來,兵士也已經精疲力盡。再說,北方人不習慣水戰,荊州的人對他們不服。只要我們協力同心,一定能夠打敗曹軍。」 孫權聽了諸葛亮的一番分析,心裡挺高興,就立刻召集部下將領,討論抵抗曹操的辦法。正在這時候,曹操派兵士下戰書來了。那信上說:「我奉大漢皇帝的命令,領兵南征。現在我准備了水軍八十萬,願意和將軍較量一番。」

孫權把這封信遞給部下看,大夥兒看了都刷地變了臉色,說不出話來。張昭是東吳官員中資格最老的。他說:「曹操用天子的名義來征討,我們要抵抗他,道理上輸了一著。再說,我們本來想靠長江天險,現在也靠不住了。曹軍佔領了荊州,又有上千艘戰船,他們水陸兩路一起下來,我們怎麼也抵擋不了,我看只好投降。」 張昭這一說,馬上有不少人附和。只有魯肅在旁邊冷眼旁觀,一聲不吭。孫權聽著聽著,覺得不是滋味,就走出屋子,魯肅也跟著出來。孫權拉著魯肅的手,說:「你說說,該怎麼辦呢?」 魯肅說:「剛才張昭他們說的話全聽不得。要說投降,我魯肅可以投降,將軍就不可以。

因為我投降了,大不了回老家去,照樣跟名士們交往,有機會還可以當個州郡官員。將軍如果投降,那麼江東六郡全都落在曹操手裡,您上哪兒去?」 孫權嘆了口氣說:「剛剛大家說的,真叫我失望。只有你說的才合我的心意。」 散會以後,魯肅勸孫權趕快把正在鄱陽的大將周瑜召回來商量。周瑜一到柴桑,孫權又召集文武官員討論。周瑜在會上慷慨激昂地說:「曹操名為漢朝丞相,其實是漢室奸賊。這次他自己來送死,哪有投降他的道理。」他給大家分析了曹操許多不利條件,認為北方兵士不會水戰,而且老遠趕到這陌生地方,水土不服,一定會生病。兵馬再多,也沒有用。孫權聽了周瑜的話,膽也壯了。他站起來拔出寶劍,「豁」的一聲,把案幾砍去一角。他嚴厲地說:「誰要再提投降曹操,就跟這案桌一樣。」 當天晚上,周瑜又單獨去找孫權,說:「我已經打聽清楚。曹操兵馬號稱八十萬,這是虛張聲勢,其實只不過二十幾萬,其中還有不少是荊州兵士,不一定真心替他打仗。您只要給我五萬精兵,我保管把他打敗。」

第二天,孫權任命周瑜為都督,撥給他三萬水軍,叫他同劉備協力抵抗曹操。周瑜領兵進軍,在赤壁(今湖北武昌縣西赤磯山)和曹軍前哨碰上了。果然不出周瑜所料,曹軍兵士很多人不服水土,已經得了疫病。雙方一交鋒,曹軍就打了敗仗,被迫撤退到長江的北岸。周瑜率領水軍進駐南岸,和曹軍隔江遙遙相對。正像周瑜預料的那樣,曹操的北方來的兵士不會水戰,他們在戰船上,遇到風浪顛簸就受不了。後來,他們把戰船用鐵索拴在一起,船果然平穩不少。周瑜的部將黃蓋看到這個情況,向周瑜獻個計策,說:「敵人兵多,我們兵少,拖下去對我們不利。現在曹軍把戰船都連接在一起,我看可以用火攻辦法來打敗他們。」

周瑜覺得黃蓋的主意好,兩人還商量好,讓黃蓋派人送了一封信給曹操,表示要脫離東吳,投降曹操。曹操以為東吳將領害怕他,對黃蓋的假投降,一點也沒懷疑。黃蓋叫兵士偷偷地准備好十艘大船,每艘船上都裝著枯枝,澆足了油,外面裹著布幕,插著旗幟,另外又准備一批輕快的小船,拴在大船船尾上,准備在大船起火時轉移。隆冬的十一月,天氣突然回暖,颳起了東南風。當天晚上,黃蓋帶領一批兵士分乘十條大船,駛在前面,後面跟隨著一批船隻。船隊到了江心,扯滿了風帆,像箭一樣駛向江北。曹軍水寨的將士聽說東吳的大將來投降,正紛紛擠到船頭看熱鬧。沒想到東吳船隊離開北岸約摸二里光景,前面十條大船突然同時起火。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十條火船,好比十條火龍一樣,闖進曹軍水寨。那裡的船艦,都擠在一起,又躲不開,很快地都延燒起來。一眨眼工夫,已經燒成一片火海。水寨燒了不算,岸上的營寨也著了火,曹軍一大批兵士被燒死了;還有不少人被擠在江里,不會泅水,馬上淹死了。周瑜一看北岸起火,馬上帶領精兵渡江進攻。他們把戰鼓擂得震天響。北岸的曹軍不知道後面有多少人馬進攻,嚇得全部崩潰。

曹操拖著殘兵敗將向華容(今湖北潛江縣西南)的小路上逃跑。那條小路全是水窪泥坑,騎兵沒法通過。曹操趕忙命令老弱兵士找了一些稻草鋪路。他帶著騎兵好容易才通過,可是那些填鋪稻草的兵士,卻被人馬踩死了不少。劉備和周瑜一起,分水陸兩路緊緊追趕,一直追到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江陵),曹操的幾十萬大軍戰死的加上得疫病死的,損失了一大半。曹操只好派部將曹仁、徐晃、樂進分別留守江陵和襄陽,自己帶兵回到北方去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