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學科教學理論與實踐

地理學科教學理論與實踐

發布時間: 2021-02-25 08:05:51

地理教學實踐的意義

地理抄實踐的發展是有利於激發學襲生對地理學習的熱情。不難理解,地理實踐的發展可以改變基於理論知識的傳統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地理教學的內容,並增加地理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
地理實踐能力的提高可以帶動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毫無疑問,培養學生的地理知識的最直接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將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很難直接利用基礎知識來解決相關問題,但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進行更深入的思考,通過這樣的過程,可以使學生的思想完全發散,從而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提高。
可以使學生在自主地理實驗方案的設計中完成數據的觀察和記錄。這樣,學生可以推斷,歸納和解釋地理問題。同時,通過一些合作實踐,也可以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基於以上原因,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已逐漸成為教學的必然趨勢。

❷ 為實現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地理教師在教育理念和教學實際行動方面要做哪些准

論教師的教育教學

教師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提高自己的聲譽和威信,這樣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教育教學。
教師首先要有熱愛教育事業的思想,弄清楚教書育人的目的是什麼。明白了這一點很重要,這樣才不至於盲從,毫無目的地做。有了嚮往的目標,人就會朝著既定的目標努力奮斗。教書育人的目的就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為祖國培養道德高尚、知識豐富的有用人才,教師明確了這一思想核心,就會辛勤地工作,熱愛自己的工作,做好自己的工作。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設法改進教學方法和拓寬教學方法。當今社會的變革,使人們的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過去一些好的教學方法現在還採用,也許會很奏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會感到得心應手、游刃有餘。好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抓住老師講的重點,理清思路,進一步突破難點。如果教師的方法不對,講解課文雜亂無章,突不出重難點,學生的感覺就是模模糊糊的,處在似懂非懂的狀態。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隨時留意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平時成績,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比如說學生家裡爭論的一些事,或是學生之間爭吵打鬧的一些事,以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都會給學生造成負面的影響,這時教師要及時開導和引導,使他們始終向良性方面發展。否則學生會走向消極的一端,於已於生都不利。學生的成績不是停滯不前的,無論是優等生還是後進生,他們的成績都會出現時好時差的情況。這個時候教師要及時鼓勵和誘導,使他們取得好成績時不驕傲,成績不好時不氣餒。教師要特別注意班上的後進生,及時地經常性地幫助他們解決平時所遇到的各種困難。這是提高班上學生平均水平的必然通道,這是教師能夠取得良好教學成績的階梯,也是取得學生信任和敬仰的砝碼。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注意搞好教師之間的關系。關系搞好了,又能互通有無、取長補短,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團結,又利於提高教學水平。試想,一個矛盾重重的教師隊伍,彼此都板著面孔,當面一個樣,背後又一個樣,甚至在背後潑冷水,各行其是,想搞好本校的教學工作,無異於痴人說夢。此外,教師要搞好教育教學工作,要在學生、教師之間樹立良好的形象,還要在社會當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按時上下班,做到有事請假,盡量做到不隨意請假,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和講解練習,做到舉止文雅、端莊大方,處處率先垂範、遵紀守法,始終向著"三個代表"指導思想前進。
道理講得太多,不妨舉一兩個讓大家信服的例子:我國大革命時期,愛國民主人士、大學教授聞一多先生非常熱愛他的教育事業和崇高的共產主義事業。他教育學生學習要踏踏實實,學習學習再學習,教育學生要敢於斗爭,不要向惡勢力低頭。徐特立老先生是毛澤東讀小學時的老師,他幾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地埋頭工作,不斷地探索教學方法和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最終成為一名知識非常淵博的學者。而且,他課余經常下田地進行生產勞動,其朴實勤勞的品格一直為後人所敬仰,他為教育事業和追求共產主義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教育工作者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他們的愛崗敬業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佩的,我們應當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綜上所述,只有把思想和行動結合起來,投入到愛崗敬業的教育教學中去,教師的威信和榮譽及作用才能真正體現出來。我想絕大多數教師都是這樣想和這樣做的: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把一切奉獻給教育事業。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❸ 課堂教學理論是哪些

「範例—理論—應用」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與實踐高中地理「範例—理論—應用」課堂教學模式的流程圖三、高中地理「範例—理論—應用」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 1.多向互動性.高中地理「範例—理論—應用」課堂教學模式從一開始的感知地理學習材料階段,到後來的探求問題階段,形成理論階段,多層次應用理論階段,一直貫穿著教師、學生、材料、環境之間的多向交流互動.通過學生間、師生間信息交流,交往活動,師生同學習材料、環境之間的多向交流活動,將「知識、能力、人格」真正內化給學生. 2.主動性.運用該地理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是地理知識的積極探求者,自我建構者,教學中最活躍、最主動的因子.該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的地位. 3.開放性.運用該地理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過程中,內容上不局限於課本上的地理知識,要密切聯系實際生活;形式上可以與調查、參觀、訪問、辯論、辦報紙、開團會等活動相結合,師生間、生生間不斷處於交流、互動狀態,他們的思維是活躍的、開放的. 4.價值性.該地理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以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共同發展,特別是創造能力發展為教學目標.其結構簡練,教學過程明了,接近教學實際,可操作性強,經過反復教學實踐,效果好,對廣大教師、學生都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四、高中地理「範例—理論—應用」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原則 1.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相統一原則.高中地理「範例—理論—應用」課堂教學模式以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共同發展為教學目標.在使用該教學模式時,不能只關注學生是否掌握了地理理論知識,而且應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確實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對地理知識的探求過程中來.只有經過一次次學習過程中的感知、思考、討論、發言過程,才能確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創造能力. 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高中地理課講授人類自身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一定要使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密切聯系社會生活,聯系他們熟悉的身邊事物,通過實例理解理論知識,在對理論知識理解的基礎上,用它來解釋自然、社會現象,使他們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關注社會生活的態度. 3.主體性與主導性相結合的原則.高中地理「範例—理論—應用」課堂教學模式強調學生是知識的積極探求者、建構者,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但這並不妨礙教師主導性的發揮.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評價者、引導者,又是討論過程參與者.沒有教師主導作用的充分發揮,就沒有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 4.點面結合原則.該地理教學模式的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有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兼顧「兩頭」.對於發展比較好的學生,要使他們成為學習探究過程中的領頭人,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要有意安排他們作為討論小組組長、發言的帶頭人,以提高討論的質量,活躍學習氣氛.對於發展稍滯後的學生,要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要給予個別指導,以增加其學習的信心,而不至於越落越遠. 5.恰當性原則.該教學模式適用於地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在該教學模式的使用過程中,需要教師花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策劃富有暗示性而又有相當探索餘地的地理學習材料,要對學生的地理學習水平、學習心理、學習差異有深入的了解,要有較強的組織實施教學的能力,所以,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情況,教學內容的特點,與其他地理教學模式合理搭配,恰當使用.需要說明的是,高中地理「範例—理論—應用」課堂教學模式還有許多理論和實踐問題有待繼續深入探討研究,希望各位專家、學者給予指導. [1] 徐寶芳.地理教學論課講練結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內蒙古師大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2). [2] 袁書琪.地理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陳琦.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張為民.談「討論式教學模式」[J].課程·教材·教法,2001,(2).[5] 毛新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材·教法,1999,(9)

❹ 地理學教育的學科概述

1、地質學基礎 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主要包括礦物、岩石、地質作用、構造運動,大地構造學說、地殼歷史及其研究方法等。要求學生掌握地質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授課過程中著重吸收了最近研究成果,如花崗岩的成因、乾酪根成油學說、區域性大斷裂、寒武紀生命大爆炸、地址事件和生物事件等。
2、 地圖學與遙感 專業基礎課程,綜合了地圖學與遙感學的知識,地圖學內容主要包括地圖學的數學基礎,地圖學概括,地圖符號、地圖表示、地圖圖形、地圖的繪制與復制等。遙感學注重反映遙感應用的內容,主要包括遙感基本概念、地磁輻射和地物波譜、遙感成像、遙感圖象分析、3S(GIS、RS、GPS)集成以及新型遙感平台等。
3、 地理信息系統 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性、基礎性科學,主要介紹地理信息系統的組成,功能及其發展現狀,地理空間與空間數據處理及其方法,空間信息模型分析,地理信息系統工程與標准化問題,結合實例介紹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及其應用等。該課程重點突出地理信息系統的技術及其應用方法。
4、 中國地理 主幹專業課程,主要介紹中國范圍內的自然環境、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經濟發展及其區域特徵,將人地因素融為一體,強調人文關系對於區域開發、保護資源和環境、改善生態平衡、發展經濟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該課程在要求學生掌握中國地理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區域問題的能力。
5、 世界地理 主要介紹世界各大洲、各大洋、各大地區及其地理環境結構,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兩大方面。探討世界區域的自然與人文現象在空間分布及兩者的關系,從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互為條件的角度去揭示世界區域的人地關系。把區域自然人文地理環境有機結合起來,既正確評價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作用,又充分反映人類社會的能動作用,並以反映世界區域地理環境結構的整體性、差異性以及區域分異規律作為基礎理論。授課過程中注意了冷戰結束後世界政治、經濟變化的新動向、新趨勢。
考核方式:閉卷考試
6、 人文地理學
地理類專業公共核心課程,在介紹人文地理學學科發展趨勢及有關理論的基礎上,以文化學為基礎介紹人文現象的時空特點及分支學科,在理論方面突出人地關系,在實踐方面重視現實的重大問題。著重分析人文地理各要素的特徵(人口、民族、宗教、語言等),同時突出學科當前與未來重大問題。 它要調節的是人與環境的關系問題。關於人地關系問題,再人類歷史上還經歷以下幾種認識論的變遷:一是天命論。認為人是大自然的努力,這種觀點統治了漫長的歷史時期。二是人定勝天論,認為人是大自然的主任。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片面的。三是夥伴論——協調論——可持續發展的理論。這種理論正在形成和不斷完善。對人地關系的認識有一個基本正確的方向和方法。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方法論,進而幫助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強化環境良心意識。
什麼是良心

良心是人類最早發現用來規范人行為的潛在意識。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經常地、普遍地、頑強地起著作用。環境良心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環境行為負責,有使命感。它是知道人們在實施環境的行為的「先導」,行為中的「督導」,行為後的「判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環境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持之以恆,潛移默化地向學生灌輸環境良心意識。如講生物資源時,就應認真地告訴大家,我們祖先從森林中走出來,下森林養育了我們,我們怎麼能忘恩負義地亂砍濫伐林木呢?我們怎麼能在21世紀里去「刀耕火種」地焚燒秸稈的蠢事呢?大自然中的物種千千萬,它們是人類的夥伴,我們怎麼能亂捕濫殺它們呢?要是物種都滅絕了,僅剩下我們人類自己,那還叫什麼世界呢?失去人類的夥伴,生存環境,人類也必將走向滅亡。這樣講,使他們從內心深處樹立起「保護環境,保持良好的生態平衡,促進良性循環就是維護人類的生存發展;破壞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形成惡性循環,竟而影響可持續發展就是作惡積怨的環境良心意識。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善待環境,利國利民。做到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愛美,賞美,追求美社人類特有的天性,人皆有之。優美的環境可以使人感悟到美,體驗到美,進而產生崇高理想。執著信念和高尚的情操,有利於人類智慧和個性的高度發展與完善。身處優美環境之中,就會感到賞心悅目,就會精神振奮,就會機器愉快之情,情景交融,人地和諧,使精神得以精華,升華,達到一個新的更高的境界,這就社書謂的環境育人,也就是環境審美意識的培養。
在必修課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系統地向學生講授環境科學知識,結合課文內容,大力宣傳環保法規,基本國策。如從當今社會人們關注的臭氧層破壞,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森林的萎縮,草原退化,水資源貧乏,土地資源浪費及各種災害成因的分析中,看到它們當中無一不打上人類自己的烙印。使高中學生加深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正在不斷地惡化及嚴重的後果的認識及其危害性,樹立責任感。在選修課中,搞一些專題講座。如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成因。2000年春,華北地區沙塵暴肆虐13次之多的原因。叢冢體會到危機感。同時,也要大力宣傳人地協調的成功經驗,使人們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單刀人類治理環境向美好方向發展的前景:如「三北防護林」這一世界上最大生態工程的實施,黃土高原的小流域治理,寧夏地區的沙漠治理,還有在我國實施河水統一調度獲得成功,在大旱之年的2000年,黃河一改多年連續斷流之命運,實現了全年不斷流;新疆博斯騰湖兩次向塔里木河下游輸入救命之水,維護當地生態平衡等等。
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環境意識的有效途徑。可以建立環保興趣小組,組織環保知識競賽可以建立環保興趣小組,組織環保知識競賽,排演環保節目,搞地理調查,還可搞土地資源利用、水資源污染等單項調查,寫出調查報告。 優秀的教師是學生仿效的最生動的形象。教師的言行都要與環境教育想一致,有利於環境教育的事多說多做。比如節約用點,隨手關燈等。因為教師的言行是一種潛在課程要素是一種軟環境,對學生環境意識的養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叫論道而不說教。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正確的環境道德觀。地理教師在學生面前,除了展現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展現自己的人格、德操、情趣,信念、愛憎等。
地理教學活動可使學生獲得環境保護方面的科學知識,無窮的人格力量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只有把地理教學與環境教育結合起來,才可能使學生再生動有趣的、充滿審美魅力的教學中,體驗到高雅、熱烈、崇高、神聖、庄嚴的精神享受,體驗到環境教育本身的美感,體驗到人類的偉大及作為一個社會人的自豪感及使命感。如果能做到這樣,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教育也就寓於其中了。

❺ 談談地理教學論的理論基礎有哪些

地理學的,教育學的,心理學的,最少有著三方面的。

❻ 如何將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而且人類研究物理這門學科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人類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通過將近一年的教學學習,我認為這**常教學過程中盡量聯系生活實際,達到物理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目前中考試題中,涉及到很多生活常識,要求學生要多觀察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品的特徵,以及做成這樣的原因是什麼。所以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課堂上多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講解物理知識,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因為有些東西是他們在生活中沒有注意但卻常用的東西。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盡量多的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直觀的看現象並把生活中的事物抽象成基本的物理知識。那麼我們在課堂如何聯系實際呢?
1、突出知識的實用性
物理知識豐富多彩,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學習物理不僅能學習到物理知識,提高生活的能力,而且能學到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這對人們處理其他問題是非常有用的。物理的學習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物理實驗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所以中學生一定要重視物理的學習。
現代的中國各個方面都在和世界接軌,教育也不例外。我們在教學中也應著重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在教學中我們要盡可能的將物理知識和生產生活結合起來,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物理教學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例如:有一道題給出兩把剪刀,一把為剪鐵皮的剪刀,一把為理發剪刀,問哪把剪刀省力哪把費力,需要學生平時在生活中注意觀察;所以我們在講杠桿這一部分的時候,可以把生活中常見的杠桿給學生演示讓他們知道這些工具是如何工作的。設計成這樣有什麼好處,有什麼缺點你有沒有辦法改進,這樣就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自己也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例如,買書包的時候盡量挑選帶子寬的,這樣背起來比較舒服,減小了壓強。對於壓強再舉一例,盲道本是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設施,盲道一般由兩類磚鋪就,一類是條形引導磚,引導盲人放心前行;一類是帶有圓點的提示磚,提示盲人這里有轉彎口,可以轉彎了。那麼這些有條紋的磚減小了和腳的接觸面積,增大了壓強,盲人能感受的明顯。
在講機械效率的時候,很多學生把它與功率,功,以及是否省力弄混。我聽過一節課,這個老師把它和我們學生平時做作業聯系在一起進行區分,就把做作業的量看作所做功的多少,做作業的快慢當作功率,做作業的正確率看作機械效率。這樣學生很好的把這些量進行了區分。在解決這類問題的時候就想到做作業,例如題目中問功率越大,機械效率越高正確嗎?學生可以很快的說出是錯的,做作業做的快,不一定做得就對,所以功率大,機械效率高,功率不一定大。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都是與實際問題聯系在一起,幫助我們理解並解決問題。
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生產、**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突出知識的實用性,物理知識。物理規律本身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抽象。把生活中的簡單的工具抽象出來,通過這些知識的介紹,使學生更加認識到科學知識在**常生活,工農業生產乃至高科技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更加相信科學,熱愛科學,樹立良好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
2、加強實驗教學
「 科學是實驗的科學,實驗是科學的實驗。」這其中突出了實驗的重要性。加強實驗教學,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識教育。
⑴注重實驗教學,把部分演示實驗改成學生上台演示形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操作機會,讓學生填寫數據,找規律。例如:在講到浮力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動手做實驗,一塊橡皮泥放到水裡會下沉,如何做能讓它浮起來,學生會把它捏成船形,這樣就可以達到目的了,再講挖空法增大浮力。學生就好理解了,輪船的原理和這個相同。再如,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讓學生上來把自己的數據寫下來,分析為什麼會平衡,平衡條件可能是什麼。這些做法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研究過程,激發興趣。
⑵注重學生實驗態度: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組織學生認真討論,分析原因,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根據實驗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記錄數據,從而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若得出的數據和事實有出入,不馬上否定,而是分析原因,給出合理的解釋。例如:在導入物質密度這個物理量的時候,可以舉幾個常見的物體,但不要只舉固體,也可以用水或鹽水來做實驗,這樣既照顧到了實驗的全面性,又可以為下節課測液體密度實驗做鋪墊,提前讓學生思考測量方法。我上課的時候是以水為例來實施教學的,先測杯子質量m,水和杯子的總質量m』,那麼倒出水的質量就是m-m』,然後把水倒入量筒中測量體積V,再利用公式求得水的密度,但是有的學生測出來的結果是水的密度為1.1克/立方厘米,這時不能馬上否定學生的結果,要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通過大家的討論,一致認為原因一可能是儀器不夠精密,原因二為測量的水的體積不夠精確,因為在倒的過程中杯壁上會有殘留,測出的V偏小,所以測出的密度偏大了。這樣學生就比較能容易接受了,從而增加了他們的成就感,通過自己的思考增強了試驗的精確性,這樣印象會更加深刻。
⑶盡量讓學生能根據所學的知識自己設計實驗,培養創新意識。例如,我們在做滑輪組省力情況實驗時,理論上是F=1/nG,但我們做實驗的時候測得的值都偏大了些,所以要尊重實驗結果,並分析原因,大家討論以後發現,我用的力不僅要負擔重物還要負擔動滑輪的重所以數據偏大了些。所以不要一味的去靠結論,要通過實驗來證明,並分析原因。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注重物理與其他各科的聯系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它源於自然,涉及人們的**常生活,工農業生產和科學技術各個領域,在中學階段還與語文、數學、化學、歷史、地理等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它屬於理科,既有文科特點,又有理科特點、就單純學習方法來看我認為物理是介乎與文理之間的,許多學生誤認為學習物理,就象學數學一樣,記住公式並能進行演繹推理,就可以了,這是及其錯誤的,要學好物理,不僅要具備一定的語文知識,數學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地理,歷史及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運用語文的理解能力,聯想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和高度概括歸納能力,又要運用數學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例如:若講解機械能守恆定律時就注意強調以下幾點:1、物理所有定理、定律都是以一定的條件為前提的。機械能守恆定律也有條件。2、講清守恆的涵義(變中不變)。3、該定律不僅只說機械能守恆的條件,還說明機械能在什麼情況不守恆(變化),變化量由誰決定,既除重力、彈力做功外,其它所做的功代數和不為零。4、該定律在應用時關鍵在於確定一個過程兩個狀態。即研究對象所經歷的力學過程,應了解研究對象在此過程中的受力情況,以及各力對研究對象做功多少,而不必考慮過程中的每一狀態,所指兩個狀態是指研究對象在過程開始和結束時所處狀態,要找出研究對象分別在初態、末態時距零勢能面(點)高度,彈簧相對原長發生形變,物體速率等狀態。通過以上四步分析,學生真正掌握了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涵、外延、做到心中有數,融會貫通。以上分析,既有語文知識的應用,又有數學能力的體顯。所以,要想學好物理要善於與其他學科融會貫通,這樣才能更好的應用物理,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幫助。把理論化為實際,運用於生活中的多方面。
總之,物理教學和生活實際是脫離不開的,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要把它們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更好的為我們所理解和應用。

❼ 普通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方法研究課題可以參考哪些文獻

關於公布安徽省第五屆

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評選結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

各市中學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

根據省教科所《關於舉辦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教學論文評選活動的通知》(教科研函〔2007〕3號)文件要求,省專家評審委員會對各地推薦的地理教學論文進行了認真評審,共評出獲獎論文一等獎 16篇,二等獎 36篇,三等獎71篇。現將評選結果予以公布(見附件),請及時通知有關單位及論文作者。

附件: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獲獎名單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

安徽省教育廳教科所 2007年10月19日印發

列印:吳儒敏 校對:吳儒敏 共印30份

附件:

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獲獎名單

一等獎

篇 目 單 位 作者

《淺談地理新課程背景下學生能力的培養》 淮北市教研室 王忠東

《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蕪湖市教育科學研究室 錢宏瑾《銅陵市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調研報告》 銅陵市教研室 章小明

銅陵市第一中學 楊國兵

《地理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 安慶市教研室 何陸禕

《論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評價》 阜陽市教研室 陳鵬飛

《地方環境教育課程構建的案例分析》 蚌埠市教科所 吳岱峰《透過一次地理評優課談新課程課堂教學》 滁州市教研室 郭仕榮

《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應加強對學生的關注》 穎上縣教研室 何長劍

《關於高中地理選修課程校本化的幾點探討》 馬鞍山市第六中學 林章和

《使用新教材的幾點體會》 淮南市第三中學 朱元坤

《地理空間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 合肥工業大學附中 洪成旗

《淺談新課程下我對地理教學的認識與實踐》 黃山市梘忠中學 汪德利

《探索課程標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 貴池二中楊淑萍

《淺談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探究》 宿州市第二中學 苗紅青

《地理探究學習要重視學生的思維品質》 懷遠一中 孫尚樓

《談地理教學中學上情商的培養》 六安皋城中學 余 蕊

二等獎

《梳理經歷 整合資源 回歸生活——地理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 周躍紅

《談新課標下的「太陽高度」教學設計》 阜陽市第三中學 馬 靜

《巧用身體語言,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藝術》 合肥市第五中學 沈龍海

《談新課程背景下地理學思想和方法的貫徹》 亳州第一中學彭長玉

《新課堂教學下教學策略的初探》 蕪湖市城南實驗中學周慧本

《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實施地理課堂教學》 淮南實驗中學廖惠榮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培養》 亳州第五中學 王玉龍

《地理主體性課堂教學的探究》 淮南市第二十中學 陳 中

《用新課程理念引領學生快樂地學習地理知識》 固鎮一中李方平

《構建科學與人文和諧統一的地理教育》 巢湖市第八中 柳宗柱

《如何調動學困生參與地理課堂教學活動》 蚌埠二十六中 宋長軍

《新課程背景下的地理自主學習》 郎溪中學 胡燕平

《淺談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的一些誤區》 來安中學 董桂山

劉 俊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徑和培養策略》 和縣二中 夏立軍

高考地理復習的「虛」與「實」 》 合肥市第十七中學 黃永紅

《新課標理念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探微》 歙縣中學鍾彩琴

《淺談「問題研究」的作用與教學》 五河一中 劉繼英

❽ 地理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教學基本技能

中學地理教師不僅要具有"教師意識",同時還要有"地理教師"意識,因為在培養人才的教育過程中,地理知識的豐富性和外延性,使得地理教師更能體現《中國21世紀議程》的思想,在當今科技、社會、思想飛速發展的今天,地理教師應努力學習新理論,樹立新觀念,努力具備良好的素質,使其自我不斷完善,這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作為一個中學地理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地理教師應努力學習,勤奮進取,爭取使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中學政治課是培養學生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主課堂,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如何上好這門課,是政治教師應經常思考的問題。要增強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從課程本身特點入手,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素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不斷豐富專業知識是提高業務水平的關鍵
1、地理學科的專業知識
一個合格的地理教師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熟練掌握初中地理的全部教材。這樣,才能居高臨下,從多角度分析與處理教材。同時要把握住地理學科的歷史與現狀,從地理科學、環境科學等角度了解時代的要求與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具有正確的「人地協調」發展意識。中學地理教材內容是以當代人類所面臨的環境、資源、人口問題為主線。它以辯證唯物主義的「人地關系協調」理論觀點向學生進行科學的全球觀、資源觀、環境觀和人口觀教育。《中國21世紀議程》中所強調的協調人口、資源、環境關系,求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正是中學地理教育的主題和中心目標。地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自己要懂得,更應讓學生懂得協調人地關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懂得協調好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的關系:不能以掠奪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去取得短期的經濟效益;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人與自然必須相互支撐。也要使學生明確,我國是經濟基礎十分薄弱的發展中國家,目前正面臨著嚴峻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形勢,我們只能走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優化經濟與科技的組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三者統一。這是我國未來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
擇。
2、教育科學知識
地理教師應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並與教育理論對照,使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
3、思想教育工作與教育藝術
地理教師要對學生全面負責,寓思想教育於知識教育之中。應該具有高尚的愛國主義思想。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和精神支柱。向學生進行生動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地理教育的責任。地理學科本身是思想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豐富的愛國主義內涵,在國情國策教育方面也有著獨特的優勢。因此,地理教師應首先具有這方面的品德修養因此應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專業知識和教育藝術。並將知識、思想、行為三者有機結合。
4、其他知識
地理教學內容中充滿了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師必須具備這方面的品德素質。例如,組成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之間,塑造地表形態與外力,板塊的張裂與碰撞,水利建設與洪澇災害,砍伐森林與植樹造林,資源的開發與限制,人口的增長與控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等等,都體現了對立統一關系。再如,流星的墜落、四季的更替、潮汐的形成、地震的產生、日食月食、雷鳴閃電、山崩海嘯、海市蜃樓、血雨腥風、慧木相撞、宇宙黑洞等自然現象,都是物質運動的表現形式。社會上流行的「閏月之年有大災」、「彗星出現預示國家有難」、「十字連星警示世界末日來臨」等謠言,都是不符合科學的主觀臆造。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結合這方面的內容,以自己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引導學生科學正確地認識事物,認識世界,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地理教師應了解物理、化學、歷史等知識。為了教好學生,教師需要不斷豐富自己,擴大知識面。如廣泛的藝術情趣和愛好、對自然和文化景觀的鑒賞、古文和古詩詞的功力等。
(二)自覺培養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能是工作進步的保證
地理教師的業務水平既與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有關,也和教學能力及基本技能不可分。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師應以提高下列能力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
1、理解教材、分析教材、處理教材的能力
2、設計教法,特別是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
3、觀察、研究和組織教學的能力
4、地理活動的組織能力
5、實驗、演示或製作教具、模型、圖表的技能
6、准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能力
7、進行環境能力、國情教育及科學地理教育的能力
8、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和思維訓練的能力
9、命題、檢查提問及了解學生情況的能力
10、分析、評議地理課堂教學的能力
11、運用所學地理評價環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具有國際意識、全球意識及參與世界競爭的意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信息的社會、充滿競爭的社會。任何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國際大環境。同時,諸如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南極大陸和海洋資源的開發、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世界和平的實現等,都已成為世界性話題,僅靠某個國家無法解決,需要進行全球合作。中國實現現代化,也要參與世界競爭,要借鑒國際上成功的經驗,引進國外先進的科技和科學管理,等等。因此,教師要利用自己這方面的意識和觀念,在教學中啟發學生打破閉關鎖國的思想,立足國情,放眼世界,樹立國際國內兩種政治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市場觀,為日後參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打牢思想基礎。
(四).具有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
信息化社會的出現,創新人才的需求,高考制度的改革僅靠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來教學的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教學多媒體的出現使教學手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一是改變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認識事物的過程。使課堂從單一的「講解-接收」式向「探索研究」式發展。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能使學生獲得極為豐富的、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二是改變了一些傳統的教學原則。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傳遞語言、文字和靜止圖像所難以傳遞的信息,而且可以促進個別化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現,從而打破傳統的「師講生聽」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代之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師的設計、組織、引導、解疑下,實現信息的主動獲取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並且有充分的實踐活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健康發展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三是改變了教學內容和教材形式。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將不限於傳統的教材,特別是教科書,學生和教師都將從軟體和網路上獲取大量的可以作為學習內容的信息。因此,推進素質教育,地理教師必須要具備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益。
(五)學習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今天,從教師在教育體系中的作用看,教師與研究人員的職責趨向一致。這意味著未來的教學,需要具有科研素質的學者型教師,而不是傳統經驗型教書匠,這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素質教育對地理教師的要求。
因此,提高地理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師素質的一條必要的途徑,是實施地理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重要一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學水平的高低及學生素質水平的高低,而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又取決於教師的學習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師的學習能力指教師在政治業務和文化素質修養中的進步與提高。作為地理教師應時常充實自己,使教學和學習並重。教育科研能力指以教學研究為中心,教師在教學中既教學,又研究,動心動腦,並努力選好自己的研究課題,並創造出自己的科研成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