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教學評價ppt模板

地理教學評價ppt模板

發布時間: 2021-02-25 07:20:55

1. 在日常的教學中,如何進行地理教學評價

新課標主張發展性評價觀,鼓勵將評價貫穿於日常教育教學行為中,使評價實施日常化、通俗化;評價功能也由重甄別、重選擇轉向重激勵、促發展。
一、贊生之長,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1、贊美學生時我特別注意麵向全體,內容全面。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對學習功能較差的學生,我更加慷慨的贈與他們溢美之詞。通過贊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例如積極的學習態度、創新精神、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
2、時機要恰當。我體會評價不宜過早,不等學生說完就給予鼓勵,會大大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空間,讓學生有意猶未盡之感。應等學生說完再做評價,這樣既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也有利於教師作出中肯的評價。如果有些問題答錯了,我也不忙於立即否定,而是以期待的目光注視全班同學,鼓勵其它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展開不同意見的爭論。使全班學生的思維在爭辨中發展,認識在爭辨中深化,問題在爭辨中解決,積極在爭辨中提升。評價也不宜過遲,太遲了就起不到應有的心理激勵作用了。
3、評價的語言要藝術。贊美要恰如其分,針對性強。如果學生在課堂中對某個問題有獨特的見解,我只說:「很好!」,他們會感覺很失落,顯然類似這樣的贊美不夠恰當。此時我會給矛更具體的贊美:「你的答案太棒了,很有創意!」,打破統一的模式,由衷的評價,往往可以激發學生對高質量發言的持續追求。反之則會導致許多負面效應。
4、評價語言要有感染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樣的一個「好」字,既可以說的得平淡如水,讓人沉得有勉強付會之嫌;也可以說得滿懷激情,讓人覺得是發自內心的贊賞。
所以我便將「好」替換成「太有創意了!」「你真聰明!」「太棒了!」等等。我發現這些發自內心的贊美對學生的情緒和情感影響都很大,內化成內在的動機力量,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使他們真正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我的語文教學評價也真正發揮了激勵功能。
二、評價的方法要多樣
課堂中除了我經常以鼓勵性語言評價學生外,還嘗試著讓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效果不錯。
我作為教師用鼓勵性語言或描述性語言對學生在語文課教學活動中的表現,知識掌握情況和能力水平進行表述,側重於評價他們發展性領域的表現。因人而異,對基礎差的學生,評價重在鼓勵其敢讀敢說;對基礎好的學生,旨在激勵他挑戰創新。有時是一個贊許的眼神,有時是一個鼓勵的愛撫,有時是一段賞識的話語,這些都令他們怦然心動,信心十足,都會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
學生自評就是讓學生根據我提出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對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評價。比如讓學生對完成的一份作業或回答的一個問題,獨立思考判斷自己有哪些成功之處或不足之處,自己進行反思和評價,以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逐漸掌握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語文素養。
學生互評,我主要嘗試過同學互評、小組互評、全班互評。這種方法能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像照鏡子一樣清醒地看到自己的長處與短處。這一方式的關鍵在於首先我與學生通過民主討論形成集體的標准,正確的輿論,並內化為對學生有良好作用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態度,使學生在相互評價、自我比較中獲得自立的發展。
通過教育教學實踐,我深刻體會到無論什麼方式什麼語言都要根據課堂實際,靈活運用,發揮各種評價方法的優勢和特長,讓評價更充分的發揮其激勵作用。
三、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讓學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評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辦錯事、說錯話或有一些不良習慣,教師除正面引導以外,必要的批評教育是不可少的。現代教師都承認那些傳統的挖苦、告狀、預言、比較等粗暴的批評方式已不適用於當代學生了。所以我總是和顏悅色、輕聲細語、循循善誘的使學生心悅誠服。
1、批評要灌注情感。
2、寓貶於褒的批評。學生都特別喜歡表揚,厭惡批評。課堂中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常犯的毛病,一次我將課上聽講特別認真,回答問題又積極的同學中肯的表揚了一番,並特別強調這樣做不僅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而且事半功倍。那些走神做小動作的同學馬上意識到老師也是在間接地批評他們,並且在用心良苦的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給他們改正的機會,便認真聽起講來。
3、建議性評價。中學生看起來個子高大,但還是有很多幼稚的地方。往往由於考慮不周,在主動學習或做好事時顧此失彼此時我就會熱心的提出建議,使他們少走彎路找到成功的捷徑。
4、要批評先表揚。要批評學生時有時我會先表揚他們,使他們了解在老師眼中除了他的缺點還有他的成績,還有對他的期望。這樣他們往往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更快的改正錯誤。

2. 上課有一個「地理趣談」是要ppt展示以及演講的

首先交通工具 各種各樣的,有人開F1,有人騎駱駝趕大象,還有美國最回近的空天飛機都答試飛成功了,潛艇啊氣墊艇啊樓主自己找找相關資料

第二個是世界各主要城市的交通格局和狀況 比如巴黎是放射狀交通網路(高中學的不知道記錯沒),還有什麼網格狀的環狀的之類的,其優缺點啦高中俯視圖啦樓主自己找。也可以加入地鐵、高速鐵路的發展,帶來的好處(武廣高鐵為例一天可以把我們的10萬兵哥哥從武漢運到廣州等)和其負面影響(附近房屋受到震動等電影《七宗罪》里頭有個鏡頭就描述了地鐵對房屋的震動,地震一樣……)你自己找。

第三,發揮你想像力了,比如一匹馬跑多長時間才會跑死,未來交通工具回如何(有很多概念車的錄像的),車站上有什麼有趣的概念車等……

3. 地理教學評價方法有哪些

地理學習評價除了書面測驗、口頭表達、作業、小論文寫作、繪制地理圖表並分析等常用評價方式外、還要注意通過觀察學生在討論、實地觀測、探究等活動中的表現來評價學生。

4. 地理教學評價

一、看目標把握

1.教學目標要明確、適當,要符合課程標准和教材的要求。

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要求是否符合課程課程標准和學生的學習基礎,是衡量一節地理課成功與否的首要標志。教學目標決定著授課的方向,貫穿著全課的始終,全課教學活動的安排都要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三個方面,新的地理課程標准對教材每一部分的教學活動均作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所以教師在備課中首先要認真閱讀本部分教材的課程標准,仔細地體會課程標准要求的內涵實質。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要嚴重超標,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也不要達不到課程標準的要求,造成學生知識的缺漏和能力的降低。

2.教學要求要適當,要切合學生實際,體現因材施教原則。

教師要充分考慮本班學生的實際知識和能力水平,確定教學要求。學生素質好,要求可適當高些;學生基礎差,要求可適當降低,同時要兼顧優秀學生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不同起點上都有收獲和提高。這也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

二、看課堂結構

1.教材梳理要自然順暢、系統條理。

教師對一節課教材的把握梳理是一節課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和重要前提,教師對教材的梳理要做到系統、清晰、條理、順暢、以綱帶目。重點難點把握准確,難易知識處理得當,重點問題拓展到位,教學用語科學准確。這一要求也是最能體現一個教師專業基礎是否扎實、備課工作是否充分的重要環節。

在新的教學形勢下,學生手中的教材只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素材,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靈活的運用和使用教材。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一方面要認真地分析本部分教材的知識體系,同時要適當地的查閱與本節知識相關連的一些資料信息,在此基礎上力求對本節教學內容找到一條即便於知識要點的串連,又感覺整個教學過程自然順暢的「線」,最後再將本節課的知識點以及教師感覺有必要補充的素材和信息恰當的穿插到這條線的主幹或分支當中,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自己梳理設計的需要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搬遷、增減。即依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在新課標教材內容編排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情況下更需要教師注意此點。這也是每一個負責任教師備課工作中付出精力較大的環節之一。那種完全依據教材順序照本宣科、機械敘述、知識點堆砌的課堂教學根本談不上什麼備課,更難談什麼教學效果。

2.教學過程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

教材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依據,但在使用教材時,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平均使用力量。一節好課應該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難點化易、抓住關鍵。

對重點內容,要做到重點處理、練習要充分、拓展要到位,使學生對重點知識掌握得准確、牢固、熟練。

對難點知識,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和生活經歷,列舉實例,深入淺出地加以說明,充分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和推理,利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把學生難於理解的知識簡化、易化。

抓住關鍵是指對理解和掌握本章、本節知識起決定作用的知識點,教師要在講解、分析、比較的基礎上,讓學生確實理解其地理意義,明確掌握關鍵對建立知識間聯系有著重要的作用。

3.要注意地理「三維目標」要求的有機結合。

地理知識教育是地理能力培養、思想情感教育的基礎,地理能力的發展、情感品德的提高,也能促進地理知識的學習。輕視地理能力培養、情感思想教育的課堂教學和脫離教學內容的空洞說教都不符合現代教育要求。成功的地理課堂教學,是寓能力的培養於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寓思想教育於地理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之中。特別需要一提的是這里的地理能力是指學生的自學閱讀、提取信息,理解分析、處理應用等多方面的一種綜合能力,在許多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4.教學環節要安排合理、過渡自然、銜接緊密。

教學過程是教學各個環節(包括導入、講授、活動、互動、反饋、總結等)連續活動的整體,是實現地理教學目標最重要的途徑。教學過程的優劣,各環節時間分配是否合理,過渡是否自然流暢,銜接是否緊密,直接影響地理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並進行巧妙的「鏈接」,合理選擇教學過渡語言,才能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否則容易引起教學上的隨意性,出現思路混亂,知識堆積現象,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三、看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

首先要能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生水平和教師特長擇優選用教法,並能根據課堂不同階段教學內容的需要,以一種方法為主,合理地將幾種方法組合在一起,課堂氣氛顯得活潑而生機,使整個教學過程處於一種良好狀態。其次,要實行啟發式教學,廢止注入式教學,充分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不管哪種教學方法,都可用是否有「啟發性」這個總思路去衡量之。

2.重視直觀教學,合理選擇教具和其它教學輔助設備

教師應能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設備,並盡量自製一些簡單的教具,加強地理課的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增加感性認識,發展形象思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重視學法指導

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以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求得知識的能力,教師要注意寓學法指導於教學過程中。在講述具體地理知識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如何閱讀教材,如何記筆記,如何記憶和回答問題,如何讀圖和繪圖等地理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掌握自己尋求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本領。

四、看情商技能

1.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教態瀟灑、自然、、文明、大方、親切。教學語言要富有激情和親和力、感染力,同時要做到准確、規范,更不能用鄉言土語代替地理專業術語。在這一方面不同的教師個體之間的確天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相信勤能補拙,大量的實例也證明了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可以取得較大進步的。

2.教師板書要做到字跡工整,簡明扼要,突出重點,布局巧妙,整齊美觀。板圖板畫要簡潔、清晰、准確。板書板圖技能是每一位地理教師必要的教學基本功,特別是當前的許多青年教師更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3.教師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具使用嫻熟、自然、恰到好處。

4.教師課堂應變和調控能力強。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人人交互過程,它充滿著變化和問題。任憑事先如何周密設計,教師總會碰到許多新的「非預期性」的教學問題。或者是學生同步配合不上,或者是學生提出一些古怪、超本超標的問題,或者是課堂突然受到一種外界因素的干擾,或者是個別調皮的學生無理取鬧……,這些都需要教師及時、妥善地處理,避免課堂教學陷入困境或僵局,從而反映該教師組織教學中的應變和調控能力。

五、看學生參與

要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師生雙邊活動協調。

沒有廣泛學生參與或學生參與度很低的課堂教學不能稱為一節好課,這也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課堂上要真正體現學生是思維的主人,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要注意啟發學生自己思考討論學習,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組織學生廣泛地而積極的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使教和學達到和諧統一,使學生處於主動學習的良好狀態。

六、看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效果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落腳點,一切教學手段的運用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最終的目的是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教師對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方式、方法的選擇都要先問自己一聲:這樣做的效果會怎樣?要緊緊圍繞有效和高效這一核心要求來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當然這里所說的效果是一個綜合性的教學效果,內容即包括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訓練效果,同時也包括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通過學生表情的變化、思維的速度,回答問題、練習、測試、動手操作的准確性等信息反饋,可獲知教學信息的傳輸是否暢通,亦可看出新知識新技能的掌握情況。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數尖子學生,大多數中下學生同樣也是知識的接受體,從他們身上更能體現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以及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質量的高低。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