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學與生活插圖第11版

地理學與生活插圖第11版

發布時間: 2021-02-24 23:52:54

㈠ 地理方面的書籍推薦

1、《房龍地理》
關於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圖版
這是一本關於「人的」地理書。房龍獨到地從地理的角度來講述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徵,闡釋人與地球——我們惟一的、共同的家園——的關系。既然我們的行星「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運轉當中的公司」,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只有合作——而不僅僅是「拿走」,也不僅僅是「給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這可能不算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地理學著作,但是讀起來卻頗有趣味。
2、《地理學與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對於其他地理學書籍,本書特別突出了地理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對人體有害的天氣現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態的變化、城市垃圾與危險廢物的處理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均有涉及。平實、生動的文字與豐富的實例,使本書極具可讀性,讀者通過本書亦會獲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3、《46億年的地球物語》
約翰H.布瑞德雷/
這本書既是一本科普讀物,又是一本文化讀物:它講大氣的運行、地貌的變遷、河流的緣起與影響、海洋、火山、地震、金屬礦物,還講亞里士多德對生命的看法、人類文明的更迭、諾亞的方舟、人的慾望、大航海時代等。在介紹地球知識、普及科學的同時,也帶我們體驗了一場人類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陽光的末日》
搶救地球資源
本書始於描述世界現況:人口成長、資源涸竭,以及我們如何一路破壞我們的「窩」。在此部分,特別重要的是對一個少有人發覺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頭,以及我們正在耗盡這個源頭的證據。我們將談及現況是如何造成的,以及為何明明山雨欲來,很多人卻無所警覺。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學思想史
這是一本地理學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經典著作。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紀以及現代西方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地理觀念的演變史,並且介紹了它們的地理學與地理學者的概況,有助於讀者對世界范圍的地理學研究和實踐的跨文化理解。
6、《王恩涌文化地理隨筆》
王恩涌先生的這本隨筆集,共收錄隨筆文章76篇,涉及人文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和地理教育三個方面。全書以強烈的人本主義思想,從建築、飲食等角度,以小見大,闡釋文化地理學的思想和內容;同時從大的時空尺度上,從人地關系、地緣政治等角度,對文明變遷、大國興衰,以及文化現象如宗教、語言、習俗等等進行分析和解釋。全書有史有識,內容豐富,兼具知識性和可讀性。
7、《大地記》
原作名:LaTerre
《大地記》是一本關於地理學的科普類書籍,由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撰寫。全書分25章,講述了我們安居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動而又嚴謹:大到從地球的宏觀環境,小到到一塊陸地、一條山脈、一處河流海洋,極地、地心、崩落的山丘,作者皆系統、詳致地講述了相關知識。法布爾的文字歷來通俗易懂而十分有趣,對讀者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大地記》即秉承並凸顯了這樣的風格,是一部難得的科普佳作。

㈡ 新華字典第11版第23頁第一個字

新華字典第11版第23頁第一個字是屄(bī)。

《新華字典》

原由新華辭書社編寫。1956年,新華辭書社並入當時的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語言研究所負責本次修訂。

(2)地理學與生活插圖第11版擴展閱讀:

《新華字典(第11版)》根據國家語文規范和標准修訂,收單字13000多個。以字統詞,收帶註解的詞語3300多個。釋義准確,例證精當,內容豐富,簡明實用。正文按音序排列,備有部首檢字表;內有綜合插圖和附錄。

《新華字典》是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最早的名字叫《伍記小字典》,但未能編纂完成。自1953年,開始重編,其凡例完全採用《伍記小字典》。從1953年開始出版,經過反復修訂,但是以195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作為第一版。

原由新華辭書社編寫,1956年並入中科院語言研究所(現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新華字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歷經幾代上百名專家學者10餘次大規模的修訂,重印200多次。成為迄今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發行量的字典。

第11版增加了許多漢字在互聯網時代出現的義項。比如「曬」增加了新的釋義「展示」,多指在網路上公開透露(自己的信息),如「曬工資」、「曬隱私」;「奴」字新增了「為了支付貸款等而不得不拚命工作的人」之意;「門」字新增了「事件,多指負面的事件」之意。「曬工資」、「房奴」、「學歷門」等這幾年的網路「熱詞」也出現其中。

同時,新版增加了部分與國計民生相關的詞語,如在「民」字的解釋中添加「民生」,組詞為「關注民生」;「願」字中添加「願景」一詞;「和」字中新增「和諧」一詞;「工」字的例證中新增「農民工」。刪去部分使用頻率較低的詞語,比如「煤油、馬達、馬力、合作社」等。

㈢ 怎麼學好地理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興趣+天賦+地圖+記憶+總結=成功的地理學習者。 1.手中有圖、心中有圖 2.課本第一、資料第二 3.反問問題 4.學有所用,聯系實際 5.關注重熱點地區 6.點、線、面逐步展開學習 7.少筆記,多心記(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8.經常翻書、看地圖冊(有計劃) 9.有信心去質疑 10.空間想像 11.興趣是關鍵

㈣ 怎樣學好地理

學好地理的3點基來本方法:
1、要學自會看地圖——立體的地球儀,可以讓自己建立立體的思維方法,地理的知識是立體的;平面的行政區圖、地形圖、氣候帶分布圖、自然資源分布圖、交通圖……;會看地圖就已經學會30-50%的地理知識
2、多看地圖——書面知識與地圖結合可以強化記憶,反復可以增強記憶,當形成習慣後,知識也就立體化了;
3、掌握地理要素——如氣候的要素是:位置、溫度、降水;位置的要素是: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資源、經濟水平(工業、農業、服務業……)等。「位置」是地理要素當中最為主要,是核心。
地理要素在不同的地方,其中一個要素會起主導作用,位置則是永遠不可以忽視的因素,

會看地圖,掌握了地理要素,也就是掌握了地理的核心知識。

㈤ 想問一下學地理專業的同學們

我是地理專業畢業的,大學學的是地理科學。
整個大學四年所學習的課內程有:地球概論容,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氣象與氣候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水文學,土壤地理學,地貌學基礎,地質學基礎,經濟地理學,世界地理,中國經濟地理,中國自然地理,地圖學,旅遊地理學,遙感概論,GIS概論,區域經濟學,人口地理學,世界經濟地理,綜合自然地理學。
你要考地理方面的研究生的話,要看你考哪個方向,然後選擇性地學習大學的基礎課程,這樣對你的考研和考上研究生以後的研究工作都是很有幫助的。畢竟我們是花了四年的時間學習的東西,你不可能全部去學啊。
我覺得地質學基礎,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區域規劃,旅遊地理學,GIS你是必須得看的,這是地理學的入門級別的科目。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