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山的發表論著
旅遊領域論文:
1、李山、蔣軼紅、吳兵、楊曉曦,2001,中國城市居民旅遊感應空間研究-以上海為例,旅遊學刊,(1),16(1):22-26。
2、王錚、周嵬、李山、王瑛、黃濤、蔣軼紅,2001,基於鐵路廊道的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市場域分析,地理學報,(3),56(2):206-213。
3、王錚、蔣軼紅、王瑛、李山、王瑩、翁桂蘭,2002,旅遊域模型及其結合GIS的應用,旅遊學刊,(3):17(2):57-62。
4、吳兵、李山,2002,成都市民旅遊感應空間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39-46。
5、李山,2002,基於PRED協調的風景名勝區旅遊設施建設初探-以風景名勝區索道建設為例,人文地理,(10),17(5):7-11轉40。
6、王錚、王瑩、李山、翁桂蘭、宋秀坤,2003,貴州省旅遊業區位重構研究,地理研究,(5),22(3):313-323。
7、鄧悅、王錚、劉揚、李山、周嵬,2003,旅遊集散地規劃的地計算模型及案例,地理學報,(9),58(5):781-788。
8、李山、毛可晶、王錚,2004,面向對象的景區總體規劃研究,人文地理,(9),19(4),8-13。
9、翁桂蘭、王錚、李山、王瑩,2004,地方旅遊業戰略規劃模式研究-以貴州省鎮遠縣為例,地域研究與開發,23(5):73-76。
10、王錚、李山,2004,論旅遊區的文脈,地域研究與開發,23(6):65-68。
11、劉麗、李山、王錚、何有緣、劉娟,2004,論旅遊業的關系營銷,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54-58。
12、李山、王慧、王錚,2005,中國國內觀光旅遊線路設計中的游時研究,人文地理,(4),20(2):51-56。
13、李山、王錚,2006,旅遊地品牌化中的旅遊形象與旅遊口號,人文地理,已錄用。
14、李山、洪基軍,2006,論旅遊景區的電影藝術屬性,地域研究與開發,已錄用。
其他領域論文
1、 陳中原、洪雪晴、李山、王露、史曉明,1997,太湖地區環境考古,地理學報,(3),52(2):131-137。
2、 李山、施蓮莉、陳中原、洪雪晴,1997,太湖平原地理環境變化對良渚文化的影響,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環境遙感考古專輯),12:63-70。
3、 王錚、蔡砥、李山、鄭一萍、王瑩、吳兵、黎華群、陳建國,2003,中國SARA流行的季節性風險探討[J],地理研究,22(5):541-550。
4、 王錚、蔡砥、李山、楊妍、黎華群、毛可晶,2003,SARS流行期的天氣學尺度分析[J],第四紀研究,23(6):692-701。
5、 王錚、李山、蔡砥、劉揚,2003,全國「非典」風險與分區分期防疫的可能性[J],科學新聞,第11期31-32頁(2003年6月10日出版)。
6、 王錚,李山,蔡砥、劉揚、吳兵、王瑩、鄭一萍、陳建國、黎華群,2004,SARS流行期的氣候學尺度分析[J],安全與環境學報,4(3):67-72。
著作:
1、 王錚主編,李山、劉揚副主編,2004,城市與區域管理分析的地計算研究-城市·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北京:科學出版社北京。
2、 李山主譯(Zongqing Zhou〔美國〕著),2005,旅遊電子商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地理學報》投稿求助
朋友你好,根據我多年從事文字工作的經驗,我認為:如果投稿更有針對性版,命中率會更高一權些。這就關繫到,你是哪裡的?干什麼的?寫的稿件是什麼體裁?什麼內容?如果說投稿的話,最好投當地的報刊、網路或者是你從事的職業報刊發表,要投哪個媒體首先要研究哪個媒體,看它需要什麼內容、什麼體裁、什麼格式的稿件,「對症下葯」,這樣會更輕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會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夠告訴我你的具體情況(干什麼工作,哪裡的,寫的小說的大致內容等),我可以給你一些建議。我1993年開始在部隊時開始發表各類文章,包括:報告文學、新聞、詩歌、散文、小說、評論等體裁的,到目前,先後在《人民日報》《法制日報》《農民日報》《中國文化報》《法制文萃》《半月談》《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中國綠色時報》《中國日報》《中國教育報》《人民公安報》《中國交通報》《中國安全生產報》《中國轉業軍官》《中國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報刊發表的大約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獲獎。另外:投稿時,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對報刊媒體,這兩點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3.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從錄用到發表一般多長時間
建議您去中國地質大學貼吧發帖問問,那裡大多都是本校在讀學生,也許會有清楚的!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從錄用到發表一般多長時間
4. 地理學報排名,地理學報投稿,地理學報怎麼樣
《地理學報》是中國地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學報級專綜合性學術刊物,本屬刊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學科最高學術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學與相鄰學科的綜合研究進展,地理學各分支學科研究前沿理論,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並有較大應用價值的地理科學論文。

5. 【求助】《地理學報》的審稿周期有多長
已經打過電話,他們說是在催審稿意見,還沒有完全出來。variables(站內聯系TA)當時好奇投這個內雜志,耽誤了四容個月了,打電話給雜志社卻還沒有結果,有點奇怪。想改投雜志社卻建議還等等。小蚯蚓(站內聯系TA)地理學報對於旅遊方面的文章基本上不屑一顧!
你別好奇的投!呵呵!weimin8988(站內聯系TA)旅遊管理的投稿好尷尬。一級學報基本沒戲。afei2002(站內聯系TA)學報級的雜志,一般審稿時間都在3個月以上的,還包括地理研究、地理科學與進展等,稿件說明中有具體的時間的。
要是著急,電話聯系一下編輯咯~:)lolean(站內聯系TA)小蟲也是好奇之下,投了地理研究,半個月後郵件咨詢了下告知已經收到稿子,不知道要等到哪個猴年馬月才能出結果啊
6. 投地理學報外審一般多長時間
外審一般3個月,錄用結果如果不打回修改的話半年能出來。我們實驗室發地球物理學報的基本都是這個時間。外審如果遇到拒審的話可以讓導師協調推薦審稿人。
7. 投稿 地理學報,求助
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地理學報,地理科學、地理研究、地球科學進展、地理科學進展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