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學文獻綜述5000字

地理學文獻綜述5000字

發布時間: 2021-02-24 20:35:12

『壹』 如何將三千字的文獻綜述擴充成五千字並且還不能有自己的觀點

把第二段復制到倒數第二段
把第三段復制到倒數第三段
...
如此循環及至5000字
如還不到
從開始再循環一次
我的方法一溜哦

『貳』 8000字的畢業論文要多少字的文獻綜述呢

文獻綜述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歷史現狀、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文獻綜述是針對某一研究領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經做了哪些工作,進展到何程度,要求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動態、前沿性問題做出較詳細的綜述,並提供參考文獻。作者一般不在其中發表個人見解和建議,也不做任何評論,只是客觀概括地反映事實。

一、何謂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學科、專業或專題的大量文獻進行整理篩選、分析研究和綜合提煉而成的一種學術論文,是高度濃縮的文獻產品。根據其涉及的內容範圍不同,綜述可分為綜合性綜述和專題性綜述兩種類型。所謂綜合性綜述是以一個學科或專業為對象,而專題性綜述則是以一個論題為對象的。學生畢業論文主要為專題性綜述。

二、要求同學們學寫綜述的意義

1. 通過搜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

2.查找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科研選題的第一步,因此學習文獻綜述的撰寫也是為今後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過程;

3.通過綜述的寫作過程,能提高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於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文獻資料的搜集

文獻資料的搜集途徑:

1.利用有關的檢索工具(包括目錄、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獻資料。

2.利用國際聯機檢索系統搜集文獻資料。

3.利用原始文獻(包括專業期刊、科技報告、專利文獻、學位論文、會議文獻、專著和標准等)搜集文獻資料。

4.利用三次文獻(包括綜述、述評、網路全書、年鑒和手冊等)搜集文獻資料。

5.通過Interent網和光碟資料庫搜集文獻資料。

四、撰寫文獻綜述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 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本不成為綜述。

2. 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3. 要圍繞主題對文獻的各種觀點作比較分析,不要教科書式地將有關的理論和學派觀點簡要地匯總陳述一遍。

4. 文獻綜述在邏輯上要合理,即做到由遠而近先引用關系較遠的文獻,最後才是關聯最密切的文獻。

5. 評述(特別是批評前人不足時)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對原作者論點的誤解),不要貶低別人抬高自己,不能從二手材料來判定原作者的「錯誤」。

6. 文獻綜述結果要說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襯托出作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論價值。

7. 採用了文獻中的觀點和內容應註明來源,模型、圖表、數據應註明出處,不要含糊不清。

8. 文獻綜述最後要有簡要總結,表明前人為該領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礎。

9. 所有提到的參考文獻都應和所研究問題直接相關。

10. 文獻綜述所用的文獻,應主要選自學術期刊或學術會議

11. 所引用的文獻應是親自讀過的原著全文,不可只根據摘要即加以引用,更不能引用由文獻引用的內容而並末見到被引用的原文,因為這往往是造成誤解或曲解原意的重要原因,有時可給綜述的科學價值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五、文獻綜述的結構

文獻綜述主體部分的格式一般由前言、主題、結語三大部分組成,看起來和科技論文相似,但論述的重點不同。

這里是一篇文獻綜述正文部分的寫作框架:

1.前言或簡介(問題的提出,背景,動機等等);

2.參考文獻的來源及其主要的觀點或學術流派、技術路線介紹;

3.各種觀點的評價或各個學術流派、技術路線的發展趨勢;

4.結語:值得關注的若干問題、目前該領域尚需探索的重大空白等等。

畢業論文的文獻綜述主要是為自己寫作畢業論文提供文獻方面的幫助和指導的,所以,只要把自己所作題目的相關文獻找准、找全(這是編寫參考文獻題錄階段必須做好的工作),然後對這些文獻中的觀點、方法、原理、材料等等進行歸納和總結,形成文字就可以了,完全沒有必要像做畢業論文那樣,把自己的發明和創新全寫上去,更不要象寫教科書那樣,從古到今面面俱到。總之,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應有較完整的文獻資料,有評論分析,並能准確地反映主題內容。

六、論文後參考文獻表排寫格式

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後均以「。」結束。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列表於文後,表上以「參考文獻」居中排作為標識;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並用數字加方括弧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叄』 碩士生的畢業論文文獻綜述要寫多少字

普通大學一般6000-8000字, 重點8000--10000字。多了導師也沒有時間看!關鍵是質量內容!如果發表一般4---5000字就足夠了!

『肆』 總共5000字的畢業論文,文獻綜述那一章大概要寫多少字

200字元左右就可以

『伍』 畢業論文文獻綜述是什麼一般需要多少字

文獻綜述寫作實用篇一 文獻綜述特徵 1.一般字數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約8-15頁; 2.以評述為主,不可羅列文獻;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題目、作者、摘要、關鍵詞、前言、正文、結語和參考文獻等幾個部分; 4.中文參考15-20篇,英文參考20篇左右,文獻要新,50%-80%最好為3年內的文獻。 5.如果文獻綜述是為開題報告作準備,整篇文章建議為漏斗狀結構,即「有什麼研究進展,問題是什麼,怎麼找方向」。二 按照文獻綜述的結構順序分析常用句型 1 題目 1.1 如果文章為結果論文標題格式 a) Effect of (因素) on(觀測項目)in(研究對象)Progress b) (觀測對象)in (研究對象) Progress c) 無固定格式 1.2 如果文章為方法論文標題格式 d) 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歸納了…研究中的關鍵問題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進展討論了…的類型、影響因素、過程機理和描述方法在此基礎上,對…規律的研究前景進行了展望 3 關鍵詞略 4 前言 4.1 內容:問題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動態,有關概念和定義,選擇這一專題的目的和動機、應用價值和實踐意義。 4.2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內容過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廣度上)… (有爭論的問題)… 鑒於…的工作將對今後…研究意義以及…的現實應用意義作者就…的關鍵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綜述 5 正文 5.1 綜述材料來源廣泛,因此段落結構格式非常重要,舉例如下表;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第五句 第六句主題句 陳述理論1 研究支持1 陳述理論2 研究支持2 略主題句 研究支持1 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 略 例外情況研究意義 主題句 研究支持1 說明理論1 略 主題句 5.2 縱橫結合式寫法寫歷史背景採用縱式寫法,圍繞某一專題,按時間先後順序或專題本身發展層次,對其歷史演變、目前狀況、趨向預測作縱向描述;寫目前狀況採用橫式寫法,對某一專題在國際和國內的各個方面,如各派觀點、各家之言、各種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較。通過橫向對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種觀點、見解、方法、成果的優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國際水平、國內水平和本單位水平,從而找到了差距。 5.3 相關研究不必全部列舉,每一個主題舉2-5個有代表意義的研究。 5.3 常用句式了解…的成因及其影響因素對認識…有重要的意義 …的特徵可用…來描述,其中常用的有… 由於…受…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研究者通過…來描述各因素對…的影響影響…的因素很多,下面就…進行論述 …不僅取決於…,而且受到…的制約 …與…有關 …是…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對…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研究表明… 產生…的原因有… 6 結語一般為展望結構,如果是開題報告前的文獻綜述,需要把想做什麼闡述清楚

『陸』 2500字以上的人文地理學方面的文獻綜述

人文地理學文獻綜述,上網查的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
我國近10年人文地理研究的成果簡介,人文地理學文獻綜述。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人文地理學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文地理學才得以恢復,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人文地理學進入提高階段。旅遊地理學、城市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等分支學科迅速發展。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日益豐富。不僅進行基礎理論研究,還加強了應用方面的研究。計量方法的引進,對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的利用,以及耗散結構論、協同論、突變論等的引進與運用,都使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廣度和深度得到加強。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中國人文地理學已走上復興、創新之路,正向建立中國特色的人文地理學目標前進,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
但是在人文地理學的各個領域,都有值得探索的新問題或尚未解決的舊間題,這是中國人文地理學繼續發展的契機。本文在收集和整理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主要地理及相關期刊基礎上,對90年代以來我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進行回顧。總結我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領域和主要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趨勢,並借鑒國外的經驗,展望我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2中國近幾十年人文地理的發展
近些年來,我國人文地理學科研成果呈顯著遞增之勢,1992-1996年段發表的人文地理著作幾乎是1982-1986年段的9倍,而且人文地理類文章在整個地理類文章中所佔的比率也呈連年上漲態勢,1997-1999年該比率已達到30.7%超過了以前任何時期。同時,眾多刊物也發表了大量的人文地理類文章,如《人文地理》自1986年創刊至1999年12月間就發表了共計380 篇人文地理各方面的文章。[1]
2.1近年我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特點
2.1.1學科門類逐漸齊全;
人文地理學涵蓋的一系列學科部門發展迅速如: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

『柒』 急求中國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的文獻綜述,主要提示一下思路和相關文獻,3000字怎麼完成!

國際問題就是邊疆咯,分析北邊的俄羅斯(詳),西邊的中亞小國(略),內南邊的印度,菲律賓容等(略),還要單獨分析海上的貿易和出海口的問題。急求中國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的文獻綜述,主要提示一下思路和相關文獻,3000字怎麼完成!

『捌』 大學畢業論文文獻綜述一般多少字

一般來說是5000-6000字
不過具體還是看老師的要求是怎樣的

『玖』 求一篇大學生8000字的文獻綜述,急急急……

文獻綜述格式及寫作技巧
文獻綜述是在對文獻進行閱讀、選擇、比較、分類、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語言對某一問題的研究狀況進行綜合敘述的情報研究成果。文獻的搜集、整理、分析都為文獻綜述的撰寫奠定了基礎。文獻綜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後,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於研究論文的文體。綜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課題的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從其歷史到現狀,存在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都要進行全面的介紹和評論。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預測技術的發展趨勢,為選題和開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文獻綜述格式一般包括:
文獻綜述的引言:
包括撰寫文獻綜述的原因、意義、文獻的范圍、正文的標題及基本內容提要;
文獻綜述的正文:
是文獻綜述的主要內容,包括某一課題研究的歷史 (尋求研究問題的發展歷程)、現狀、基本內容 (尋求認識的進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尋求研究方法的借鑒),已解決的問題和尚存的問題,重點、詳盡地闡述對當前的影響及發展趨勢,這樣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確定研究方向,而且便於他人了解該課題研究的起點和切入點,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文獻綜述中要說明自己研究方向的發展歷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等,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鼓勵研究生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並指出分析、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文獻綜述的結論:
文獻研究的結論,概括指出自己對該課題的研究意見,存在的不同意見和有待解決的問題等;
文獻綜述的附錄:
列出參考文獻,說明文獻綜述所依據的資料,增加綜述的可信度,便於讀者進一步檢索。
一、文獻綜述不應是對已有文獻的重復、羅列和一般性介紹,而應是對以往研究的優點、不足和貢獻的批判性分析與評論。因此,文獻綜述應包括綜合提煉和分析評論雙重含義。
二、文獻綜述要文字簡潔,盡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語言把作者的觀點說清楚,從原始文獻中得出一般性結論。
三、文獻綜述不是資料庫,要緊緊圍繞課題研究的「問題」,確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與本課題研究直接相關,其內容是圍繞課題緊密組織在一起,既能系統全面地反映研究對象的歷史、現狀和趨勢,又能反映研究內容的各個方面。
四、文獻綜述的綜述要全面、准確、客觀,用於評論的觀點、論據最好來自一次文獻,盡量避免使用別人對原始文獻的解釋或綜述。
注意事項
⒈ 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的綜述。
⒉ 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⒊ 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由於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
⒋ 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並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


看看附件的範文。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