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地理真題
Ⅰ 誰能告訴我公務員考試總共有幾張卷子啊包含哪幾大塊,能簡潔詳細的說說嗎
您好:
公務員考試以國家公務員考試為例,考試科目為行測與申論,關於具體的行測如下: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准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題型介紹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涉及多種題目類型,試題將根據考試目的、報考群體情況,在題型、數量、難度等方面進行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題型介紹。
1.言語理解與表達
每道題給出一段語言文字,要求報考者根據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或運用一定的語言文字知識,選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題1:在古代,每遇戰亂,手藝人都會成為戰爭雙方爭奪的對象,這是因為手藝人掌握著傳統社會中最重要的技術,他們代表著當時最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如今,盡管現代科學技術取代了手工技能,成為當今時代最強大的生產力,但傳統工藝完全可以藉助現代科技而提升,繼續服務於大眾。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與現代科技聯姻是傳統工藝發展的有效途徑
B.任何時代,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是社會生產力
C.現代科技的進步對傳統手工藝產生的深遠影響
D.現代科技可以解決制約著生產的傳統工藝難題
(答案:A。從文中最後一句中,「傳統工藝」藉助「現代科技」得到「提升」,可以看出,與現代科技聯姻可以使傳統工藝得到發展。因此,A選項符合題意。)
例題2:說話不僅是一種生理功能,更是一種能力。會說話的人,縱然 ,滔滔不絕,聽者也不以為苦;縱然 ,一字千金,也能繞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說話者,毫不誇張地說,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頭 的。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能言善辯 訥口少言 實現
B.繪聲繪色 不露聲色 完成
C.口若懸河 片言只語 創造
D.侃侃而談 緘口不言 獲取
(答案:C。從上下文的意思,及詞語本身的含義,可知選項C更為貼切。)
2.數量關系
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報考者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後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例題:1 2 4 8 16 ( )
A.16 B.24 C.32 D.36
(答案:C。原數列是一個等比數列,後一項是前一項的2倍,故正確答案為C。)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每道題給出一個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報考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演算法則,並利用其他基本數學知識,准確迅速地計算或推出結果。
例題:某地勞動部門租用甲、乙兩個教室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兩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兩教室當月共舉辦該培訓27次,每次培訓均座無虛席,當月共培訓1290人次。
問甲教室當月共舉辦了多少次這項培訓?
A.8 B.10
C.12 D.15
(答案:D。根據題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訓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訓可坐45人。由此可計算出甲教室舉辦的培訓次數為15次。)
3.判斷推理
第一種題型:圖形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報考者通過觀察分析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選出符合規律的一項。
三大經濟圈中,2010年三次產業增長速度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有幾個?
A.0 B.1
C.2 D.3
(答案:B。通過比較表格提供的數字,可以看出,三次產業增長速度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只有珠三角,故正確答案為B。)
5.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有關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的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及其運用,要求報考者通過分析、判斷和推理,選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項。
例題:匾額是中國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示建築物的性質。下列匾額與建築物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明鏡高懸——貢院
B.萬世師表——關帝廟
C.還我河山——武侯祠
D.正大光明——乾清宮
(答案:D。關於匾額的具體內容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系統的知識,但是仔細考察四個選項,你可以依據有關歷史常識,判斷出A、B、C三個選項的對應關系都不準確,只有D選項中的匾額與建築物能夠對應,故正確答案為D。)
申論具體如下:
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類試卷。
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准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准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並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藉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准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
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准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准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
Ⅱ 公務員考試常識題范圍
公共基礎知識考試范圍包括法律、科技、經濟、人文、政治和地理六大部分。
國家公務員內考試中,容公共基礎知識有25道題,占行測部分的17.8%。針對公共基礎知識的考試范圍廣,復習難度大等問題,中公教育研發中心以公考領域十二年來的研發經驗為基礎,匯集百位一線教師的教學經驗,認真總結並整合,凝聚出了中公的公共教材。
Ⅲ 國家公務員和地方公務員招錄考試,筆試內容有什麼區別嗎
一、考試的形式不同。
從題型分布來看,行測部分國考題量要比山東省考多10-15題,作答難度也更大。
申論部分的不同
今年的國考申論發生了變化,取消了大作文,更注重考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點備戰省考的同學要謹記!2020省考會不會也隨著國考而變呢?我們要做的兩手准備。變或不變我們都不怕!下邊看下往年的申論部分的不同。
1.主題選取
國考中主題的選取較為宏觀,並且近幾年的考試中選取的主題多為兩方面融合,比如2018年的考試中,「想像力」為經濟和文化的結合,選取的較為抽象的話題,這也就以為這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對於考生的理解能力的測查要求更高,考生必須具備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能力,更要具備對主題的綜合分析的能力,對於主題的理解要更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在省級公務員考試的中,主題的選取要更加具體化,雖然也是從政治、經濟、社會、生態、文化五大方面選取主題,但是主題多數源於其中單一方面,如2019年山東省考考查「民生跟著民聲走」「有事好商量」等。因此從主題方面來說國考測查考生的能力要高於省考。
2.材料選擇
國考中的材料確立,以案例、數據和觀點理論作為載體,從古今中外的角度對於主題進行全面的闡釋,維度更為全面,闡述更為多元,更為宏觀。山東省考中,材料的多數以案例型的材料為主,觀點型次之,材料相較於國考均較為具體和淺顯,材料和主題的關聯度上也更好把握。因此在材料的確立方面,和主題相對應,國考要比省考的材料在理解難度上更高一些。
3.題型分布
國考中試題為五道題,可能是五道單獨的題型,也可能採取「四大五小」的形式進行考察,五道題型為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貫徹執行和申發論述,其中對於提出對策題型的考察近幾年較為弱化。山東省考中考察的題型也是五大題型,但是在試題方面,每年考察的趨勢為四道題,其中以歸納概括、貫徹執行和申發論述為主,剩下一道題型在綜合分析和提出對策中選取一道題,作為考察。
通過今天的分享,各位考生是不是對:「山東省考和國考的區別」有所了解了呢,了解考情是准備考試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把握考察重點,有針對性的復習,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希望各位考生把握住不多的復習時間,在2020山東省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Ⅳ 國家公務員考試大概就是考語文,數學,政治,歷史,地理,法律,等嗎,不太清楚和明白想問問
行測和申論
Ⅳ 公務員考試具體考什麼,一般考多少題,問答題還是選擇題
公務員考試筆試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版,考試時限120分權鍾,滿分100分。主要測查報考者從事公務員職業必須具備的潛能。試卷主要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和資料分析等五個部分,全部為四選一的客觀性試題。題目的數量為一共120~140道題。
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80分鍾,滿分100分。題型為分析題、論述題、策論題。主要通過報考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報考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全部為主觀性試題。
Ⅵ 國家公務員考試都考什麼呀
公務員考試分筆試與面試。
筆試主要考行測與申論。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行測)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准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申論主要通過應試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試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和貫徹執行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准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准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並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藉助自身的實踐、知識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對事件、觀點進行准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准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Ⅶ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中,行測做題如何分配時間
1. 言語理解模塊(35分鍾)
在這一模塊當中,建議大家不要糾結太久,比如說其中的選詞填空,很多同學本來選對了,可是一花時間糾結一下,卻改成了錯誤的選項。所以在這四十道題目當中,不建議花費很長的時間去做,平均下來35分鍾(理想狀態)。
2. 數量關系模塊(10-15分鍾)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
在這一模塊,往往是很多考生選擇放棄的模塊,可是這是不可取的。因為數量關系分值比較高,另一方面,選項還是比較平均的分布,做出一些題目,剩下的結合已選的選項做出判斷,還是能夠保持較高的正確率。而且正因為數量關系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很多人選擇了放棄,所以想要去與別人拉開差距,數量關系就是一定要做的模塊。建議的時間十分鍾左右。如果是副省級的考試,數量關系有15道題目,可以適當的多花一些時間:10分鍾至15分鍾(最多花費時間)。
3. 判斷推理模塊(35-40分鍾)
在這一模塊當中,有簡單的題目,也有難度比較大的題目。比如說圖形推理,往往第一眼能看出來,就差不多能夠判斷選項了,看不出來的話,花再多的時間,可能也是在做無用功,所以圖形推理一般一道題目都是在一分鍾以內完成。邏輯判斷模塊,需要同學們去尋找題干本身存在的邏輯主線再去做一個推理,有些題目還是比較難的,所以平均下來大概一分鍾左右一道題目。共四十道題目,建議花費時間35分鍾(理想時間)至40分鍾(最多花費時間)。
4. 資料分析模塊(25-30分鍾)
在這一模塊當中,對於很多已經備考的同學來說,難度並不算特別的大,經過大量的專項訓練,無論是閱讀的速度還是做題的正確率都有著一定的保證。所以四篇材料二十道題目,建議的花費時間在25分鍾(理想狀態)至30分鍾(最多花費時間)。
5. 常識模塊(5-10分鍾)
最後的階段還有一個常識模塊,很多考生們在這一模塊還是比較無能為力的,而且往往平均下來正確率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十,所以在這一塊就不用花費很多的時間了,建議5分鍾至10分鍾即可。
Ⅷ 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地理部分考點有哪些啊怎麼復習
QQ空間里有一個應用,就是公務員考試的試題,建議你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