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百度地球儀的地理教學反思

百度地球儀的地理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1-02-24 13:52:16

① 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一課《地球什麼樣》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地球的形狀,知道地表顏色等基本知識,感受地球的美麗,激起對地球的熱愛之情,明白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有責任保護地球。
2、學會課文生字6個,理解並積累詞語;進一步熟悉部首查字法,能正確地確定部首。
3、正確掌握頓號與「和」的用法,會仿照例句寫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全詩。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地球的模樣,知道不同的地表顏色代表著不同的地方;學會使用頓號。
2、教學難點:了解北極和南極。
三、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全詩,了解地球的形狀,知道地表顏色的最基本的知識,感受地球的美麗。
2、學會本課生字「渾、牧、泊、漠、茫、礦」,理解「渾身、牧場、白茫茫」等詞語的意思。
3、正確掌握頓號與「和」的用法,會仿照例句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課題,直觀感知。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的生活的地球是什麼樣的嗎?
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
出示地球儀(或地圖),提問:看了地球儀,你對地球有什麼新的發現和疑問嗎?(註:也可播放有關的課件演示。)
是啊!地球儀正是根據地球和地球表面的地理狀況而製作的模型,你們的這些發現真了不起,讓我們一起帶著你們產生的疑問(如:地球上的各種顏色表示什麼)來讀讀課文吧。
二、自學課文。
1、口頭提出或投影出示自學提示:
(1)讀准生字的讀音,讀通課文。
(2)簡要說說地球什麼樣。
2、學生自學。
3、檢查反饋。
(1)分組分節朗讀課文。
(2)指名學生說說地球什麼樣?(點出地球是個「大圓球」,「穿著花衣裳」即可。)
(3)隨機理解「渾身」這個詞語。
(4)引導體會地球的形狀和顏色特點,指導朗讀第2節。
三、研讀3-7段。
1、自由讀課文3-7節,邊讀邊劃,地球的花衣裳有哪幾種顏色?它們各是什麼地方?
讀後完成填空:______________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2)指名學生選自己喜歡的顏色來反饋交流,並說明喜歡的理由。
(3)質疑:你對所填的詞有哪些不理解?
(北極:地軸的北端,北半球的頂點。南極:地軸的南端,南半球的頂點。南極、北極是地球最冷的地方,常年覆蓋著積雪。)
2、拓展想像,句式訓練。
(1)想像一下,地球上的顏色除了剛才所填的事物,還可以填什麼事物?
那綠色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那藍色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提問:你所填的事物有什麼根據?(指導學生抓住事物的特徵,按事物的本來面貌進行描寫。)
(3)選取學生所填的一個句子,與文中相應的詩句進行比較。
那綠色的地方,是公園、草地和花壇。
那綠色的地方,是森林、田野和牧場。
讀讀上面的句子。
體會:課文中為什麼不寫綠色的地方,是公園、草地和花壇?
根據學生回答小結:遠遠地看地球,看不清細小的物體,只能看到大面積的概貌。
3、學習頓號與「和」的用法。
(1)出示課後第4題的句子,同桌互讀句子,說說頓號與「和」的用法。
(2)指名反饋。
(3)師小結:頓號前後的詞具有共同特點,並且可以換序,「和」一般用在最後一個詞前。
(4)完成作業本第6題。
四、作業。
1、朗讀課文,感受地球之美。
2、課後識記有關地球的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1、8小節,激發學生對地球的熱愛,明白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有責任保護和利用地球,抒發心中激動之情。
,12


3、進一步熟悉部首查字法,並在老師指導下正確選擇義項。
4、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全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熱愛之情。
地球多美啊!然而,每天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卻從來沒有真切地看過穿著一身如此漂亮花衣裳的地球母親,你有什麼好辦法嗎?(生自由述說)
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呀!也很好!今天,我們暫且就乘上科學家們已經製造的飛船去太空看一看吧。
齊讀第1小節。
課件演示:飛船緩緩飛離地球進入太空,在飛船里觀看地球的情景。(准備一些祖國大好河山的圖片)
看得出來,同學們非常的興奮和激動,讓我們懷著這樣的心情讀第1-7小節。
討論:結束了這一次虛擬的旅行,你最想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把你想說的寫下來,想做的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
展示學生寫的話和畫的畫,師生共同評議、討論。
過渡:小朋友們這么愛護地球,而且都有學好本領,長大了把地球打扮得更加漂亮的遠大理想,我相信當我們真正登上太空去看地球的那一天,地球准會更漂亮。
二、學習第8節。
你認為地球將會發生哪些變化?(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也可提出我們要注意保護環境,讓我們的地球媽媽永遠美麗下去,讓這顆藍色的星球永遠在宇宙中璀璨下去。)
三、配樂朗讀全詩,指導背誦,抒發熱愛之情。
四、鞏固部首查字法。
1、回顧部首查字法。(投影部首查字法的使用步驟,寫出序號)
2、用部首查字法查帶點字的意思。
牧場 草原 白茫茫 渾身
3、反饋交流。

② 初中一年級的地理的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的重點學習方法

理解,加上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然後做題,把不會的題目直到弄明白為止。
理解和記住基礎知識最重要,所以如果有哪個地方不明白一定記得問老師或者來這里提問

③ 地球儀的感想

1.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不斷提高,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只有堅持對新事物不斷探究版,敢於創新,執著追權求,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雖然有點虛,但是老師喜歡!)
2.地球是一個近似球形,兩極略扁,中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④ 如何進行地理教學設計

過去,我們稱之為「備課」,而如今叫「教學設計」。它們之間不僅是名稱的變換,而其本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那麼,如何為初中地理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呢? 一、教學設計的出發點 1、地理教學設計的課程理念 過去,我們教學地理緊緊圍繞教材知識、地圖表格、地球儀等,以及幾年來電子信息、電子備課等多種手段。在地理課上,老師們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奪得了輝煌的成功。這一點,人人皆知,不可否認。然而,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新課程.新課改的思想已深入人心,這大大促進了地理教育者進行地理改革的積極性,使得越來越多的地理教師一心一意地投身到地理教育教學的實踐活動中來。他們對地理的教育教學探討得越來越深刻、越來越全面。他們一致認為:地理的教育教學要開啟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思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對這些有著強烈的時代感、責任感、急迫感的教育新理念,我們必須加以重視。 2、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1)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是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2)教學設計是解決教學問題的科學方法。(3)教學設計是操作和規劃教學活動的程序和過程。(4)教學設計是以反饋評價對教學效果進行價值判斷。(5)教學設計是一門理論和實踐兼備的應用性學科。 3、地理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是指運用相關理論和系統方法,對參與教學活動的諸多要素所進行的一種分析和策劃的過程,是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對教學的預謀和籌劃,是對「教什麼」和「如何教」的一種操作方案,它先從「教什麼」入手,對學習者,學習目標,學習內容等進行分析,然後從「怎麼教」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運用恰當的媒體,對教學績效做出評價,以確保教學和學習獲得成功。 二、地理教學的基本內容和設計過程 1、地理教學的基本內容(1)分析教學需求,確定教學目標,即教學目標設計。 (2)設計教學策略,即教學策略設計。(3)進行教學評價,即教學評價設計。 2、地理教學的設計過程(一)教學內容分析 教學內容的分析是進行課堂教學策略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將影響教師對教材的把握,直接影響對學習水平的確定和教學目標、學習目標的陳述,以及教學媒體的選擇和使用效果等等以後各個環節。(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目標是教師和學生從事教學活動的指南和出發點,是教學活動過程中所的依據,同時也是評價教與學活動的依據。教與學的目標是影響教學策略的制定和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制約教學策略的關鍵。教學策略是否有效,一般是以能否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為標準的。 (三)教學設計的理論指導 教學策略的設計、選擇與實施的各個階段,不可能離開理論的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有意識、有目的的行為的背後,必然會有相應的理論或原則作為指導,有時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發生的。(四)了解實際環境條件 為了使教學方案更加具有針對性,方案的制定應以一定的因素為基本依據,其中包括三個內容,學生、教師和教學條件。作為教師在這里應該深入全面地把握這三個因素。(五)教學方法的選擇 教學方法是指為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內容,運用教學手段而進行的,由教學原則指導的,一整套方式組成的,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動,教學策略解決戰略問題,而教學方法解決戰術問題,教學策略指導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六)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和確定 所謂教學組織形式,我們可以定義為教學活動中師生相互作用的結構形式,或者說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人員、程序、時空關繫上的組合形式。 (七)教學媒體的選擇 教學媒體的選擇是教學傳遞策略重要的內容,是教師設計教學時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面對眾多的可供使用的媒體,我們需要回答怎樣選擇,為什麼這樣選擇,依據什麼選擇等一系列問題,媒體選擇的成功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高低。因此,樹立正確、科學的媒體觀是教師的當務之急。(八)確定課堂教學過程的結構 確定課堂教學過程的結構是指將前面確定的各個教學要素,主要包括教師的活動、學生的活動、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等,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以一定的結構關系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序的流程。(九)形成可操作性教學設計方案 需要將前面各部分的工作進行全面的總結和落實,要充分考慮前面各項研究,匯集各種研究內容,將其綜合化、系統化和具體化,最後產生一個由一系列表格組成的,具有真正可操作性的課堂教學策略方案。 總之,我們教學的一切是為了學生。只有你設計的空間越大,學生思考的面就越廣,學生的思維更容易發展。如果你的設計很死板,是固定的模式,是無懈可擊的真理,那麼說明你並沒有真正懂得地理教學設計的含義。

⑤ 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了地球儀或地圖了嗎

經緯線和來經緯網的學習和掌握,是自進行區域定位的基礎和依據,也是整個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一個基礎。但經線、經度、緯線、緯度等名詞多為空間概念,而七年級的學生因年齡較小,缺乏理性思維,同時其空間想像能力亦不夠,學生理解這些概念較為困難。因此本節的教學成為中學地理教學的一個難點。怎樣幫助學生對這些空間概念建立直觀的感知,了解這些名詞、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是本節教學設計中解決的主要問題。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