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人教版初三地理教學展望

人教版初三地理教學展望

發布時間: 2021-02-24 11:45:58

❶ 人教版初中地理的知識總結

關鍵詞: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了解,了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並且在學習當中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及時的把每一個難點都解決掉,並且加上教科書知識以及可以課外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內容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學到的知識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再次練習,否則可能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以上就是學習初中地理的技巧,通過以上的內容,學會以上的方式之後自身的成績會有一定的提高.

❷ 對初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了解,了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並且在學習當中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及時的把每一個難點都解決掉,並且加上教科書知識以及可以課外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內容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學到的知識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再次練習,否則可能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以上就是學習初中地理的技巧,通過以上的內容,學會以上的方式之後自身的成績會有一定的提高.

❸ 如何搞好初三地理復習

四川南充市安平中學(637000) 曹武 初三地理復習一般是是把教材內容設計成一個個的問題,用習題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逐一加以解決,實現教學目標。近年來,課堂教學中「新理念」的實施被廣泛關注,因此,初中地理復習教學中應該避免傳統的一問一答,特別要強調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1 抓綱務本 指導學生編復習提綱,要建立初中地理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聯,便於學生把握課程知識結構體系。大致將課程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分成幾個方面: 知識點之間環環相扣,連貫性很強,可以形成一種層層深入、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鏈條式體系。如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半球的劃分、地理坐標的確定等知識點之間是互相制約、因果相連的,教師在這過程中,要告訴學生各知識之間的這些錯綜復雜的關系,然後指導學生用圖表的形式把這種關系直觀地表現出來。 有些知識點是從一條主幹延伸出來,各知識點之間形成這條主幹上的分枝。如以地圖為主幹,延伸出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等要素進而拓展到一些運算、判讀和制圖的基本技能。 以一點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的聯系方式。如《陸地和海洋》中,以地球上的海陸分布特點為中心,輻射出各大洲、大洋名稱、地理界線、板塊學說等知識要點。 同一知識點可能在不同章節出現,即所謂交叉式。如「海陸分布圖」,可以在《陸地和海洋》、《亞洲》、《中東》、《巴西》等章節交叉運用。便於知識的鞏固、提高。 各知識點之間相互關聯、對比,但又互不隸屬,即平行式。如《中國的地理差異》一章北方和南方地區、西北和青藏地區的地形、氣候、河流、植被、人文活動等方面各有特色,且又相互對比、映襯。在此基礎上找到它們各自的形成原因及其影響,以及它們各自獨特的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 2 巧用地圖 把全章知識整理成要點式的文字結構,留足適當的空白,旨在要求學生熟悉教材、把握整體框架,這類文字材料務必細致,防止疏漏。 學生在識記文字提綱時,一定要結合地圖這個形象直觀的工具,能把各地理事物在地圖上一一對應地落腳。如「中國的地形」,即便學生能把各山脈、各地形區的名稱倒背如流,而在地圖上卻不能指認,則這部分內容就算是白費功夫了。我們通常的做法是提供各類空白地圖,根據不同的主題列出不同的地理名詞,讓學生一一填充;再一種做法,就是給學生布置繪圖作業,典型地圖,必須手繪。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如復習《美國》一節時,將美國地圖上應識記的知識點歸結為:一條河流(密西西比河)、兩列山脈(落基山、阿巴拉契亞山)、兩個鄰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大海域(太平洋、墨西哥灣、大西洋)、三種礦產(煤、鐵、石油)、五大農業帶(棉花帶、玉米帶、小麥帶、乳畜帶、畜牧和灌溉農業帶)、六大城市(紐約、華盛頓、休斯敦、芝加哥、洛杉磯、舊金山)等,要求學生在圖上落實,把基礎知識融入一幅「豐富」、「詳盡」的「美國地圖」中。 3 舉一反三 以課程標准為依據,做到突出重點,明確因果聯系,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准確性,從而使學生做到思路明晰,視野開闊,答題完整。如復習「長江沿江地帶」時,突出了其區位、資源、交通等條件與城市群、工業帶發展和生態環境問題的內在聯系,再一次加深對「人地關系」問題的理解。 課堂上,絕大部分的知識點學生可以通過教材和圖來掌握,教師應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他們通過獨立思考或小組討論完成學案中的復習任務。教師的主要作用在於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復習熱情,引導學生掌握方法、建立思路,學會從「人口——資源——環境」的角度分析問題,能夠用本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這是一個超出於「純知識點」講解的任務,是對學生思維過程的培養,都說「好廚子一把鹽」,教師的「精講」絕不亞於好廚子手上那把恰到好處的「鹽」。當然,精講的前提是精心准備。 練是實踐。學生只有通過練習,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師也必須通過學生的練習反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練」要循序漸進,不管是基礎知識,還是應用能力的練習,難度都要逐步提高;練習的題目類型要多樣,同一內容,要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練習題的設計要有利於學生分析與思維,如「天津近海,為什麼是大陸性氣候?」「我國國土面積廣大,為什麼要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練習題還應針對學生易出錯誤的方面出題,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如京廣線和湘黔——浙贛線相交於「株洲」而不是「珠洲」或「株州」。每次精練和檢測過後,都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學生做好批閱與講評,這能大大增強學生對地理的學習熱情。 4 循序漸進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這種方法學生是最能接受的,首先從他們已知的知識點入手,分析更高一層次上的地理信息與地理結論。如《中國行政區劃》這幅圖,學生就這幅圖本身是熟悉的,完整的行政區劃圖都記得較好。如果再對其作加工,裁剪為沿海一帶、或西部大開發地帶、或內陸某幾個省區圖、或沿某一條緯線穿過的省區圖等,反復變換視角,搜索學生頭腦中固有的記憶,並多層次、多角度地將其深化。 分層次施教,分層次提高。主要做法就是「抓兩頭,促中間」,堅持「培優補差」的原則,既抓尖子生,又顧及全。

❹ 人教版初中地理提綱

亞洲—自然環境
亞洲的地理位置、地勢特點和各大洲的分界限。
亞洲的九大之最與氣候分布圖。
亞洲氣候的三大特點與氣候復雜的原因。
亞洲的河流分布圖、 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

亞洲—自然環境
人口稠密地區與人口自然增長率高低(最高和最低)
人口與土地的聯系。
亞洲的三個文明發祥地和兩河流域。
亞洲民族的數量與百分比。
不同國家的生活條件。
亞洲的經濟發展狀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三類產業。

日本
日本的領土構成和面積大小(最大和最小)。
日本的輪廓特徵與好處。
日本的板塊位置,工業分布圖與工業主要分布地帶。
日本的主要經濟和分布、文化、投資對象、農業特點、資源與漁業情況。
日本經濟的脆弱性。工業分布在沿岸的原因。

東南亞
地理位置、氣候分布、馬六甲海峽的位置與作用、組成部分(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
主要糧食、唯一的內陸國、徑流國家最多的河流。
人口稠密、主要城市的分布、火山最多的國家。
熱帶雨林氣候的主要降水形式,最大的平原。
不同國家的農業生產。
國家與旅遊勝地。
首都與河流的正確組合。

印度
面積大小、人口、耕地面積、主要糧食分布、綠色革命。
主要地形、氣候、最重要的河流。
工業發展分布的狀況(主要礦產)降水充足的地方及其原因。
商科技工業的地位。四個城市的分布與工業農業特點(新德里、孟買、班加羅爾和加爾各達)。

俄羅斯
國土面積大小、地理位置、資源、主要氣候特徵、亞歐分界線、地勢特點。
礦產、工業的狀況以及分布圖(四大工業區)、發達的交通、鐵路的分布、客運貨運的主要運輸部門。歐洲最長的河流、五海通航。
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中年不凍港,太平洋沿岸的海港。
紅場和克里姆林宮、芭蕾舞。

中東
地理位置、交通要道、豐富的石油資源。
石油運輸航線、石油的主要分布、運輸的目的地。
貧乏的水資源、湖泊的分配和爭奪。
文化差異、氣候種類、主要人種。
土耳其海峽、蘇伊士運河的作用。
三大宗教(集中地區)。

歐洲西部
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國家發展狀況。
國際組織成員、簡稱、著名的乳畜大國、徑流國家最多的河流。
經濟地位、製造業為主的工業、三大半島的位置。
傳統的乳畜業、愛吃牛肉的原因、主要氣候。
主要地形、山脈、繁榮的旅遊業、山脈走向。最著名的海灣。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最大的沙漠和最大的河流、徑流量最大的河流。
地理位置、地勢特點、主要氣候、自然增長率。
單一商品為主的經濟(初級產品生產、進口出口)
主要人種、外來移民和原始居民分布。
三大高原、剛果盆地(最大的盆地)、剛果河(水利資源最豐富)三大主要問題。(見地理書P12)
糧食的供應不足、遲到附近的高原、山地、海岸線叫平直。
最大的海灣和島嶼。

澳大利亞
兩種特有的動物、地理位置、地勢特點、人口密度。
農牧業生產情況、重要的兩種農作物出口、本國經濟的支柱。
礦產資源豐富、兩種稱號、地勢最低的湖。
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地區以及第二大城市。
東中西的地形不同。最大的河流。

美國
美國的領土范圍(本土+海外)。
美國的土著居民、華人華僑的分布位置。
美國最長的河流和四大河流。
美國的農業特點,著名的山脈以及山。
五大湖的分布以及礦產分布,最大的淡水湖,降水的主要來源。
世界高心技術產業基地、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影視中心、石油 、宇航中心。

巴西
領土面積、人口數量、占溫度帶最大的國家,人口主要分布。
豐富的殖民色彩和土著居民,瑪雅文明、世界首位的農產品。
四大世界之最。90%的人口居住,最大的城市與工業中心。
三種著名的出口產品、巴西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的主要原因。
亞馬孫平原的發展,鐵礦石的主要分布。伊泰普水電站。

極地地區
南極的領土范圍、周圍的大洲大洋。
南極洲的經度與緯度,兩大世界之最。
我國兩個考察站的位置(南極圈內和南極圈外)
1912年簽定的條約。

❺ 請問七年級地理人教版的教學總目標是

七年級地理人教版的教學總目標是
加強教材、課標研究,更加高效完成七年級專上冊地理教學任務屬。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地理的研究內容,地理的學習方法,認識地球、世界的海陸分布、地形、氣候等自然特徵,同時了解世界的人口、人種、語言和宗教、世界的聚落等方面的特點。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和基本的繪圖技能、讀圖、析圖能力。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❻ 對初中3年的展望300字

牆上的鍾不知疲倦地走著,時間悄無聲息地流逝著 ,從指縫中穿過,從頭頂上溜過,從腳底下滑過。不知不覺中暑假已向我們說拜拜,騰雲駕霧走得太快,一眨眼已往不見。天邊「初三」那座沉重的山峰,向我飛來,越來越近,直至穩穩地落在了我的肩上。重巒疊嶂,一處處突兀的高峰,向著我揮手,滿目猙獰。
望著乏味的課程表,枯燥的二次根式,麻煩的酸鹼鹽,還有令人頭疼的地理生物``````通通不由說分地映入我的眼簾,更是死皮賴臉地要我為他們刷牆蓋瓦。哎,要讓他們「安居樂業」,我可得受盡一元二次方程,英語語法的折磨了。
諾大的教室里,朗朗的讀書聲,筆與紙的竊竊私語聲,同學們個個一絲不苟地埋頭苦做。沒辦法,我也只得一頭扎進作業的海洋里去了,不過我只有去嗆水的份——我不會游泳呀!繁重的作業看得我眼花繚亂,一個個難題令我應接不暇。
都說初三是人生的一大轉折點。只能拼了,學習孟泰的艱苦奮斗,體驗李四光的堅持,嘗試鄧稼先的探索創新。
想想父母對我的期望,想想老師對我的栽培,我若再不努力學習,發憤圖強,豈不是太不孝,太不義?想想他們說的用現在一年光陰換將來一生幸福,值得嗎?當然,說不的便是傻瓜呀。
一年尚短,再辛苦一眨眼也已成過去。現在,拋開以前的雜念和所有的胡思亂想,努力去做一個孝義之人。如此,得到幸福的依然是自己。
願望總是美好的。但願我能在初三這一學年裡學會在書海中遨遊,學會享受學習的樂趣,學會陶醉在探索的喜悅中。我相信這不會成為是我生命中曾經的幻想,它將會成為一個現實。

❼ 地圖學展望

地圖學具有區域性學科與技術性學科雙重性質。作為區域性學科,它的發展同地學、生物學、環境科學有著密切的聯系,上述學科的研究成果與發展水平,都直接或間接反映在地圖制圖的廣度和深度方面。作為技術性學科,現代技術的發展,帶動了計算機制圖、遙感制圖與地圖信息系統的迅速發展,正從根本上改變了地圖編制與應用的傳統方法和技術。資訊理論、控制論、傳輸論、模式論的引進,使地圖學在概念、理論、方法與技術方面都經歷著深刻的變革。
一、國際地圖學的發展趨勢
1、專題制圖進一步拓寬領域並向縱深發展
本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各國大中比例尺地形圖與普通地圖的測制完成,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地圖學的發展已由普通地圖逐漸轉向專題地圖。歷次國際地圖學會議和國際地圖展覽的重點也由普通地圖轉移到專題地圖方面。專題地圖的廣度與深度不斷發展,其理論與方法也日趨善。
2、計算機制圖已廣泛應用於地圖生產,電子地圖集與地圖集信息系統迅速推廣
目前,如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法國、瑞典、荷蘭、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大比例尺地形圖、地籍圖已全部採用了計算機數字測圖與制圖技術。近幾年在計算機不斷更新換代的同時,國際上一些公司不斷研製出高精度、高速度、大幅面的新型數字化與繪圖裝置,如激光大屏幕顯示裝置、激光繪圖儀、彩色靜電繪圖儀、噴墨打樣機等等。同時各種多功能的軟體系統不斷推出,其中美國環境系統所(ESRI)的ARC/INFO軟體系統和美國INTERGRAPH公司的軟體系統不斷更新再版,功能日趨完善,佔領了較大國際市場。
3、地圖學一遙感一地理信息系統相結合形成一體化的研究技術體系
地圖具有公式化、抽象化、符號化的性質,具有形象直觀性、地理方位性、幾何精確性的特點,以及具有信息載負(貯存)、信息傳輸、地圖模擬、地圖認知等基本功能,盡管計算機制圖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制圖方法,但地圖的這些基本性質、特點與功能並沒有改變,地圖方法仍然是地學等區域性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地圖化和地圖學作為橫斷學科的趨勢仍在發展。
4、計算機制圖(或地理信息系統)一電子出版生產系統一體化,從根本上改變了地圖設計與生產的傳統工藝
計算機制圖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發展,已解決了各類地圖的自動編繪與快速成圖方法,但要獲得高質量印刷出版地圖,仍然需要地圖符號、色彩的人工設計、刻繪與剪貼,需要地圖印刷工廠的復照、翻版、修版、分版、打樣與印刷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不僅生產周期長、成本高,而且常常得不到理想的制印效果。針對這一問題,最近國際上新推出了幾種計算機出版生產系統,並已在一些地圖設計與生產部門應用,如美國的「INTER-GRAPH地圖出版生產系統」、比利時「BARCOGRAPHICS電子地圖出版生產系統」等。
5、地圖學新概念與新理論的不斷探索
當前國際上討論與爭論的問題不只限於地圖學的定義與概念,還涉及面對信息革命的挑戰,地圖學如何革新和適應?地圖學與信息科學和地理信息系統的關系是什麼?地圖的科學性、藝術性的作用如何評價等等。

二、我國地圖學今後的展望
1、專題制圖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除地質、地球物理、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農業等傳統專題制圖外,應繼續深入發展資源、環境、災害、疾病、海洋、城市以及人口、經濟、人文等部門專題制圖,並使區域與部門專題制圖向綜合制圖、系統制圖、動態制圖與實用制圖的方向發展。地圖的設計與編制應進一步以「地理系統」、「地表物質與能量遷移轉換」、「地帶規律」、「人地關系」、「地域結構」等地理學理論為指導,為解決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為解決人口、資源、環境與持續發展問題,為防災減災與全球變化對策提供科學依據與研究手段。同時以地圖資訊理論、傳輸論、模式論、感受論、符號學、認識論、綜合制圖、地圖概括等地圖學理論為指導,創造更多更好的地圖表現形式,深入反映各部門的調查研究成果,加強基礎信息的深入分析與深層次開發,編制更多評價地圖、預測預報地圖、規劃地圖,從而進一步提高地圖的科學性與實用價值,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與科研、教學單位的需要。
2、地圖學、遙感制圖與地理信息系統一體化,形成完整的研究技術體系與生產體系
加強地圖學、遙感制圖與地理信息系統一體化的研究與應用;加強GPS、RS、GIS的結合;進一步建立各種地學分析模型與應用軟體系統,各種專題地圖設計編制與分析應用的專家系統;建立計算機制圖與計算機出版生產系統的一體化技術體系。各生產部門應應用推廣計算機制圖技術,加快機助制圖與地理信息系統軟體、電子地圖與數字信息商品化的步伐。
3、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應進一步擴大地圖應用領域與范圍,增加地圖新品種
應大力加強普及性地圖與地圖集的研究和開發,設計編制出版更多符合各階層廣大讀者需求的地圖新品種,如各種形式的旅遊地圖、交通圖、教學地圖、郵電地圖、商務地圖等等,以及塑料地圖、塑料立體地圖、絲綢地圖、觸覺地圖等新品種。要進一步擴大地圖的應用領域和范圍,加強地圖產品的宣傳介紹,擴大發行渠道。同時大力普及地圖應用知識,充分發揮已出版的各種地圖與地圖集的作用,提高地圖的社會經濟效益。另外還應廣泛開闢地圖的國際發行渠道,使中國出版的地圖逐步佔領一定的國際市場。
4、加強地圖學、遙感制圖與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理論及其應用原理的研究
應把「圖像信息機理」與「地學信息機理」作為基礎理論研究的中心。應深入研究各種空間信息的分布特徵與規律及其定位與傳輸、視覺感受原理,模型分析,圖形、圖像與數字的相互轉換機制,以及地圖與遙感圖像分析應用中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地圖與遙感圖像潛在信息的分析利用等,同時繼續探討現有地圖學的各種理論,逐步建立我國現代地圖學的理論體系。

❽ 2017初三地理復習計劃

制定學習、復習計劃,首先要梳理自身學習情況,找出問題所在、最需要提高或最薄弱的地方;其次整理出可利用的時間,做出時間安排表,以每一天為單位;合理分配學習、復習時間,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逐一攻克。

1、能力方面:可以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速讀記憶的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2、課堂方面:上課的專心很重要。上課認真聽講,別忘了做筆記,註:課堂筆記不是要你一味的記,而是記重點以及你不懂的,書本上有的,標注一下就可以了,沒有的簡單的記錄下來,課後再系統的整理,不要為了做筆記而影響聽課。因為一般情況下,老師教授的知識都是根據教學大綱、考試大綱來進行的,所以上課的專心很重要。

3、自學方面:老師講授的知識是面對所有學生的,每個人的具體掌握情況不同,所以自己要學會調整,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計劃。計劃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有利於要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寫作能力差,就一周寫一篇作文,閱讀差就一天練習一篇閱讀理解,基礎知識差每天就抽出點時間記憶背誦一下等等。

4、做題方面:做題方面: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題海戰術,把自己搞得一塌糊塗。做題的時候堅決獨立完成、杜絕抄襲、杜絕題海戰術。試題你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但題型是有限的,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學習中還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