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八年上地理教學目標

八年上地理教學目標

發布時間: 2021-02-23 21:39:22

『壹』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進度人教版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

為了更好地做好本學期地理教學工作,完成本學期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特製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七年級地理教材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地了解。但由於我不是地理專業畢業,教學中也許存在不少誤區、盲區,學生知識沒有形成系統。再加上學校和學生自身條件等 多方面原因造成練習、測試都很不到位。大部分學生上進心強,能夠遵守紀律,熱愛學習,個個爭上進。但班級之間教學成績差距較大,有不少學生好動、貪玩,精力不集中,學習方法欠恰當,因而學習成績不夠理想。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本學期教學總目標:
本年度教學以中國地理為主,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主要是學習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區域地理。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主要學習中國的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民族,介紹了我國的領土情況、行政區域的劃分、人口概況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國自然環境。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的基本情況,介紹了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並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分布、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第四章:中國經濟:介紹了區域地理的劃分。重點講述了四大區域的情況。
三、教學措施:
1、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學會讀圖、填圖,從宏觀上了解地理單元的知識。
2、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
3、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開設校本課程,教育學生熱愛家鄉,建設美好的家園。
5、以課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導教學。特別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6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教學活動應該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環境整合而成的系統,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注重師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統一。
7、要特別注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勤於鑽研、辛勤勞動,精於業務、精備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嚴格要求、嚴把關口;勇於改革、勇於創新,來夯實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嚴、實、精、活」的教風帶動「勤、實、悟、活」的學風。
8、強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重視知識點與時事地理的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試題訓練
四、教學進度:
第1---3周,學習課本第1章(難點章節、重點章節)
第4---7周, 學習課本第2章(難點章節、重點章節)
第8---9周,復習,迎接期中考試
第10周,期中考試
第11----16周,學習第3、4章
第17周,復習
第20周,期末考試
請採納。

『貳』 八年級下冊地理區域和界線的教學目標及措施

教學目標:
1、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2、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措施:

1、在中國地圖上,按照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並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把中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2、閱讀: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3、活動:
(1)結合「秦嶺—淮河線」的學習,說一說中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有哪些顯著的地理差異,以及產生這些差異的主要原因。
(2)議一議,確定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界線的主導因素是什麼?確定青藏地區與其他三大地理區域界線的主導因素又是什麼?

『叄』 以八年級地理上冊「遼闊的疆域」一節為例,思考回答下列問題:(1)設計本節的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知識與技能: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在我國政區圖上准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他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過程與方法:學會在中國地圖上查閱中國的四至、量算我國領土南北、東西之間的距離;學會運用地圖及有關統計資料,比較中國和其他面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的面積大小和位置優劣;學會在中國地圖上熟悉省級行政單位的全稱、簡稱、位置及行政中心,並能在我國省級行政區填充圖上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的位置並填住、注其名稱.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認識我國遼闊的領土和優越的位置,激發學生愛國之情、興國之志,增強改革開放的意識;了解香港、澳門和台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使學生樹立祖國統一大業必定實現的信心,培養學生維護祖國統一、保護祖國領土完整的神聖責任感.
(2)重點:
中國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其優越性;中國的領土四至點、面積、臨海、鄰國;我國劃分的34個省級行政區、簡稱、省會.
難點:
在我國政區圖上准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故答案為:(1)知識與技能: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在我國政區圖上准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他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過程與方法:學會在中國地圖上查閱中國的四至、量算我國領土南北、東西之間的距離;學會運用地圖及有關統計資料,比較中國和其他面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的面積大小和位置優劣;學會在中國地圖上熟悉省級行政單位的全稱、簡稱、位置及行政中心,並能在我國省級行政區填充圖上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的位置並填住、注其名稱.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認識我國遼闊的領土和優越的位置,激發學生愛國之情、興國之志,增強改革開放的意識;了解香港、澳門和台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使學生樹立祖國統一大業必定實現的信心,培養學生維護祖國統一、保護祖國領土完整的神聖責任感.
(2)重點:
中國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其優越性;中國的領土四至點、面積、臨海、鄰國;我國劃分的34個省級行政區、簡稱、省會.
難點:
在我國政區圖上准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肆』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
一、 指導思想
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教學,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養成動腦思考的習慣,充分發揮教師的特長,深化創新教育,優化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目標
1、使由「學會」向「會學」轉變。
2、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通過網路資源自主學習。
三、教學設想
1、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制定相應的切實可行的具體的教學計劃。
2、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知識的主人, 加強基礎,培養能力,實行啟發式,探究式,培養學法,提高能力。
3、要努力增設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面向體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主的體驗探究過程的樂趣,以次來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
4、要爭取把多媒體應用到地理教學中,優化教學過程,創設情景、解剖難點。
5、做好教後記,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與積累。
四、深入備課:
1、備學生
⑴幫助學生完成八年級地理學習的過渡。我們要切實作好八年級地理的教學,在教學進度上不能急於結束課程,提早復習,而要在教學中時刻向學生滲透地理學習的方法和規律。
⑵幫助學生養成看教材的好習慣。根據以往八年級的學生的學習經驗來看:很多學生心氣浮躁、眼高手低,平時不重視教材中的基礎知識,甚至不屑於做課後題,相反,卻一心撲在做各種習題冊和難題上,結果一些人連最基本的知識都弄不明白。因此在本學期將注重這方面的指導。
2、備教材
對一些暫時拿不準的問題,要進行廣泛的討論,以期在教學中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3、備教法
嘗試將「研究性」的教學思想滲透到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在備課中搜集和參考一些理論聯系實際的生動材料,把一些平淡無奇的知識轉變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創設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中要貫穿人文精神,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意志堅定、熱愛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道德高尚、獻身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喚起學生關注地球、關注人類,提高環境道德素質,樹立社會責任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