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試卷質量分析
❶ 試卷質量分析的範文
0XX-20XX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卷質量分析報告
20XX—20XX學年X學期期X考試已經結束,專考查范圍是屬X年級X冊的所有內容,結合學生的成績,對這次的試卷情況進行分析: 一、總體評價: 本套試題本著「突出..
❷ 怎樣寫中考後的質量分析
標題: **中考質量分析
正文: 經過一年的緊張復習,我取得了一點小成內績/我沒有取得較好容成績,現對本次中考做一次系統性的分析:
1.中考考試過程,我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2.個別科目我考試過程都喜獲豐收
3.但是,(理科和英語)考試不是很細心,導致………………
4.總之,本次中考是利大於弊,我願意付出努力,爭取在高考取得優異成績
落款:
日期:
❸ 初一地理試卷分析
給你個例子,自己研究一下。
期中考試結束了,現將試卷,學生作答情況分析如下:
本次考試題共分兩個大題,第一大題為單項選擇題。第二大題為綜合題。其中綜合題又包括四個小題。基本上都是讀圖題。
一、第一大題為單項選擇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學生得分情況大多在20——25之間。比較有難度的小題有兩個。
1、第6小題:
某地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該地的地理位置是( )
A西經20度和赤道的交點。B 東經160度和赤道的交點
C經度0度和赤道的交點 D經度180度和赤道的交點
正確答案選B ,學生容易掌握的是赤道的交點,因為赤道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不容易掌握的是東半球和西半球的范圍。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西經20度以東為東半球,以西為西半球,東經160度以東為西半球,以東為東半球。這點是作答本題的關鍵所在。
另一小題為16小題:
世人所關注的中東地區主要分布著( )
A黑色人種B混血人種C白色人種D黃色人種。
學生大多不明白中東地區指的是什麼地方,西亞。主要分布著白色人種。正確作案為C
學生失分原因是對課本上,練習冊上的重點內容記憶不準確.基礎知識不過關,比如連書上的原話: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是什麼教都不知道。
二、第二大題為綜合題。基本上全是讀圖題。第一小題為練習冊上的題演變的。不同的是把方向改了。考查的是學生對方向一章的內容掌握如何。學生伯分原因是不明白什麼叫指向標,連地圖上的方向都弄不懂,每一步就錯了,後面的全錯了。另一小題野外定方向的方法是屬於我平時教學中的失誤,以為考試不會考,結果考試偏偏考出來了。
第二小題是畫了一個地球儀。主要考查學生對經緯網、經線、緯線、經度、緯度的掌握程度以及中、低、高緯的劃分。學生作答情況不盡人意,失誤原因是上課時我從來沒有讓學生用過地球儀。其實這一節內容用地球儀完全可以解決。只可惜我當時就沒有想到。結果學生做的一踏糊塗。
第三小題考查學生對七大洲、四大洋的掌握程度。畫的是南極洲為中心的南半球圖。學生做起來難度更大。
第四小題考查學生對世界人口、人種的掌握情況。學生也有難度。畫的圖更難。
本次考試題出的很有水平。注重了知識的綜合性,能把一章的內容融匯到一個圖中進行考查。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
三、今後採取的措施:
1、每節課前都應讓學生預習新課內容。以備上課。
2、充分發揮多媒體、地球儀、掛圖等輔助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3、精講多練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4、培養學生的識圖、析圖能力。
5、加強記憶。
❹ 如何寫八年級地理科教學質量分析
1.基礎知識抄不牢固,對地理概念的理解不透徹。具體表現為選擇題的得分率較低,空間想像能力和定位能力薄弱。選擇題的第1題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學選擇B項,對東西半球的范圍模糊不清;
2.讀圖獲取信息和分析能力不過關,圖文轉換能力,知識運用能力較弱。
3.審題不認真,不會利用卷面提示,粗心大意。例如將地形類型寫成高原山地。
4.答題不規范,錯別字多。答題中,語言表達缺乏邏輯性,如「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表達不準確如「亞歐大陸」寫成「亞洲大陸」;錯別字多.
❺ 地理必修三半期考試質量分析怎麼寫
一、1 區域的基本含義 1、區域的概念: 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回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答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
2、區域的基本特徵: 具有一定的界線、區域內部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和相互聯系、整體性。 3、區域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