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1415年度地理教學計劃

1415年度地理教學計劃

發布時間: 2021-02-23 17:35:05

⑴ 皖河的流域地理

皖河流域在安慶市境內,源於大別山區,跨岳西、潛山、太湖、懷寧、望江等縣,西以黃梅尖(海拔1693米)、英山尖(海拔1128米)、將軍山(海拔1109米)、三面尖(海拔1009米)與湖北省的英山、蘄春二縣為鄰,北以多枝尖(海拔1721米)、公界尖(海拔1563米)、貓兒尖(海拔1415米)與淮河流域分界,南以宿松縣界及梅子嶺、香茗山與華陽河流域分界,東北以潛山的源潭鋪與桐城的大沙河流域分界,東南濱臨長江,全流域面積6442平方公里。其中山區佔60.4%,丘陵區佔21.0%,湖泊、圩區佔18.6%。
大別山自岳西團嶺(海拔1460米)向東南分成四大支脈,東支自潛山縣烏石堰以下進入丘陵地帶,蜿蜒向東,直抵安慶江邊;中間兩支自潛山南縣三尖嶺以下和太湖縣城北分別進入丘陵地帶,一支抵潛山縣北,一支抵王家河;西支自花涼亭以下進入丘陵地帶,向南經徐家橋折東直抵武昌湖。這四大支脈構成皖河的三大水系,東為皖水,中為潛水,西為長河,至石牌附近匯而為一,稱皖河。上游山區,兩岸叢山峻嶺,河谷狹窄,坡陡流急,礁灘甚多,河床為卵石;中游丘陵,河谷寬廣,水流平緩,河床為沙質,兩岸多農田;下游為平原圩區、湖泊灘地,受江水頂托倒灌,容易受澇。 安慶市皖河北濱有古皖口,背依柏子山,北望石門湖,這里發生過三國時期諸葛恪屯兵與曹魏水戰、太平軍揮師東(南)京之戰、當地抗日游擊隊與日本侵略軍的戰斗。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主演的黃梅戲《小辭店》,就是發生在皖河流域中的鄉間故事。河邊的懷寧縣小市鎮,是經久不衰的《孔雀東南飛》之發祥地,有焦仲卿與劉蘭芝的合葬墓冢,成為國內影視基地之一。京劇鼻祖程長庚,嚴鳳英、韓再芬等一批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都出生在皖河岸邊。

⑵ 地理選擇

5,10,11,12,16
1,3 ,14
15
2,9
4,6,7,8,13

⑶ 初一上人教版地理第一章復習提綱

初一上人教版地理第一章復習提綱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1.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天圓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環球航行 地球衛星照片
2.地球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赤道周長為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4.緯線:
●定義: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特點:①形狀都是圓;②長度不相等,最長的緯線是赤道,最短的緯線是南極點和北極點。③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劃分方法:赤道為0°度緯線,從赤道向兩極各劃分為90°。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以南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
●南緯、北緯辨別:緯度向南越來越大為南緯;緯度向北越來越大為北緯。
●重要緯線:
赤道:地球上最長的緯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回歸線(南北緯23.5度),太陽直射的最南、最北界限,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極圈(南北緯66.5度)溫帶和寒帶得分界限,極晝極夜的最南、最北界限。
●高中低緯度的劃分:
低緯度地區(0°—30°);中緯度地區(30°—60°);高緯度地區(60°—90°)。
5.經線:
●定義: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相交的半圓。
●特點:①形狀都是半圓;②長度都相等;③指示南北方向。
●劃分:從0°經線起向東、向西各分為180°;0°經線向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向西為西經,用字母W表示。
●東經、西經辨別:經度向東越來越大為東經,經度向西越來越大為西經。
●重要經線:
本初子午線(0°經線):經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是東、西經度的分界線;
180°經線:既是180°E ,又是180°W。習慣上稱作180°經線;
20°W和160°E經線:把地球平分為東西兩半球;東半球的范圍是<20°W、<160°E ; 西半球的范圍是>20°W、>160°E。
6.經緯網:確定地球表面任意一點的位置。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
7.地球自轉:
定義:地球繞地軸不停的旋轉運動。
運動方向:面對地球自西向東;從北極看是逆時針方向;從南極看是順時針方向。
周期:一天(或24小時)。
地理現象:產生晝夜更替現象和時間差異。
8.地球公轉
定義:地球繞著太陽的旋轉運動。
運動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一年。
地理現象:四季變化(各地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9.地球公轉示意圖:課本P11
10.五帶的劃分:
劃分依據:根據太陽熱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狀況。
熱帶: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終年炎熱,有太陽直射現象。
溫帶:北回歸線與北極圈之間為北溫帶,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為南溫帶。溫帶地區的四季變化現象明顯。
寒帶:北極圈以內為北寒帶,南極圈以內為南寒帶。寒帶地區終年寒冷,有極晝和極夜現象。
11.地圖三個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12、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
換算時注意單位的統一。
●表示方式:1.數字式。2.線段式.3.文字式。
●大小判斷:比例尺是一個分數.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區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區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
13.方向:①通常情況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②畫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方向;③經緯網地圖上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4.圖例:熟悉常用圖例。P14
15.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16.等高線:
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點:1.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海拔相同;
2.等高線都是閉合的曲線;
3.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線一般不相交。
17.等高線地形圖:
18.地形判讀:
●等高線密集處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處表示坡緩。
●地形部位:①山頂一般用▲表示。②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位由高處向低處凸出.③山谷:等高線的彎曲部位由低處向高處凸出.④鞍部:相臨兩山頂之間的較低部位.⑤陡崖:等高線重合的地方.
19.地形剖面圖:能夠直觀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狀況.

⑷ 重慶地理劃分情況

網路搜索一下重慶地圖就曉得了重慶市行政區劃重慶是中國第四個成立的直轄市,從行政區劃面積、人口數量、農業人口比例來看相當於一個省。重慶市與省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重慶在所轄行政區劃是市→縣(區、民族自治縣)→鄉(鎮)的三級行政管理體制,而省為四級行政管理體制。但實際實行時重慶市仍然設有地級行政單位。其中重慶市為省級行政單位,各區為地級行政單位,各縣和自治縣為縣級行政單位。重慶現轄19個區,17個縣,4個民族自治縣,總人口3144萬。重慶以主城區為依託,各區、縣、自治縣形如眾星拱月,構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機結合的組團式、網路化的現代城市群,是中國目前行政轄區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單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渝中區 面積 22平方千米,人口 60萬。 郵政編碼400010
大渡口區 面積 103平方千米,人口 21萬。郵政編碼400080
江北區 面積 221平方千米,人口 49萬。郵政編碼400020
沙坪壩區 面積 383平方千米,人口 73萬。郵政編碼400030
九龍坡區 面積 432平方千米,人口 76萬。郵政編碼400039
南岸區 面積 274平方千米,人口 53萬。郵政編碼400064
北碚區 面積 755平方千米,人口 65萬。郵政編碼400700
萬盛區 面積 566平方千米,人口 27萬。郵政編碼400800
雙橋區 面積 43平方千米,人口 5萬。 郵政編碼400900
渝北區 面積1452平方千米,人口 85萬。郵政編碼401120
巴南區 面積1825平方千米,人口 86萬。郵政編碼401320
萬州區 面積3457平方千米,人口170萬。郵政編碼404000
涪陵區 面積2946平方千米,人口112萬。郵政編碼408000
黔江區 面積2397平方千米,人口 50萬。郵政編碼409700
長壽區 面積1415平方千米,人口 87萬。郵政編碼401220
江津區 面積3200平方千米,人口145萬。郵政編碼402260
合川區 面積2356平方千米,人口150萬。郵政編碼401520
永川區 面積1576平方千米,人口107萬。郵政編碼402160
南川區 面積2602平方千米,人口 64萬。郵政編碼408400

綦江縣 面積2182平方千米,人口 95萬。郵政編碼401420
潼南縣 面積1585平方千米,人口 90萬。郵政編碼402660
銅梁縣 面積1342平方千米,人口 80萬。郵政編碼402560
大足縣 面積1390平方千米,人口 92萬。郵政編碼402360
榮昌縣 面積1079平方千米,人口 81萬。郵政編碼402460
璧山縣 面積 912平方千米,人口 61萬。郵政編碼402760
墊江縣 面積1518平方千米,人口 90萬。郵政編碼408300
武隆縣 面積2872平方千米,人口 40萬。郵政編碼408500
豐都縣 面積2896平方千米,人口 79萬。郵政編碼408200
城口縣 面積3286平方千米,人口 23萬。郵政編碼405900
梁平縣 面積1890平方千米,人口 88萬。郵政編碼405200
開縣 面積3959平方千米,人口153萬。郵政編碼405400
巫溪縣 面積4030平方千米,人口 52萬。郵政編碼405800
巫山縣 面積2958平方千米,人口 59萬。郵政編碼404700
奉節縣 面積4087平方千米,人口100萬。郵政編碼404600
雲陽縣 面積3634平方千米,人口129萬。郵政編碼404500
忠縣 面積2184平方千米,人口 96萬。郵政編碼404300
自治縣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面積3013平方千米,人口51萬。郵政編碼409100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面積3903平方千米,人口62萬。郵政編碼409600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面積5173平方千米,人口75萬。郵政編碼409800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面積2450平方千米,人口61萬。郵政編碼409900

⑸ 某中學生地理夏令營到我國南方進行野外考察,區域主要包括下圖中的甲、乙、丙、丁四地。讀圖回答1415題

14.選擇A,常識,氣壓隨海拔升起而降低,因此A正確;B,由於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的附近,我國位於北半球,北半球夏季晝長大於12小時,因此日影長度大於一半,如圖(三維圖)中一個紅旗一天中日影情況為陰影部分,其日影必定如圖大於180度,即超過直線WE(東西),此時晝長大於12小時。此時日影與陽光方向相反,右邊箭頭表示日光日出時方向,左邊箭頭表示日落方向,由圖得日出東北,日落西北。

C經過的事海洋D,南方地區海拔3000米無冰,屬於亞熱帶季風或者熱帶季風氣候



15.選擇A,因為乙地位於山前,在南方多雨情況可能出現; B.風景再美︺沒你也out,頂部岩石破碎正確,位於向斜,至於泉水不對,只能出來石油、天然氣(石油天然氣的密度小,水的密度相對大,石油天然氣漂浮在水上方); C.☆江南style,針闊葉混交林位於闊葉林海拔以上,順序錯了; D.殘荷聽雨,南方多雨水,都是外流區,不存在鹹水湖

⑹ 新航路的開辟(地理大發現)開辟了幾條新航路

太多了,具體歸納為以下內容:
1298年後 《馬可.波羅游記》成書。這本書在歐洲的廣泛流傳,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文明與財富的傾慕與貪婪,最終引發了新航路和新大陸的發現。
1375年 歐洲當時最完備的航海地圖-加塔蘭地圖完成
1405年~1433年 航海家鄭和奉明成祖之命七次出使「西洋」各國,「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藉以促使東南亞國家向明稱臣納貢,向世界宣揚國威。
1415年 葡萄牙佔領北非的穆斯林據點休達。
1415年後 葡萄牙亨利王子的遠征船隊開始非洲西北部的探索,陸續發現加那利群島,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以及位於非洲和巴西之間的中途的維德角及維德角群島。
1450年 歐洲的活版印刷技術出現,書本的大量印刷,使得知識得到廣泛傳播,不再是一部分僧侶的專利,由於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對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越來越強烈,為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思想基礎。
1453年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通往東方的陸上和海上商路分別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
1455年 羅馬教皇尼古拉五世頒布特權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1467年 日本應仁之亂(~1477年),戰國時代開始。戰亂之中的失敗武士淪為浪人,不斷騷擾洗劫我國東南沿海。倭寇之患由此開始,並越演越烈!!
1480年 大航海時代3代的開始年代
1488年 巴瑟羅繆·迪亞士發現非洲好望角
1492年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同年,德國人馬丁·倍海謨設計出第一台地球儀
1494年 瓜分世界的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簽訂。
1498年 華斯科.達.伽馬到達印度卡利卡特,開辟了印度航路。
1499年 奧斯曼海軍擊敗威尼斯,開始爭奪東地中海地區的制海權。
1501年 亞美利哥·維斯普奇對南美洲東北部沿岸作了詳細考察,確認這是一塊新的大陸,但不是印度,後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塊大陸為「亞美利加」。
1502年 大航海時代1代的開始年代。
1510年 葡萄牙佔領印度的果阿
1517年 馬丁.路德在德國維騰堡發表95條條陳,宗教改革開始。葡使節到達廣州。
1519年 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的船隊出發,力圖環繞地球航行以發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1520年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里曼一世即位,帝國達到了鼎盛。
1520年10月 麥哲倫穿過美洲南段與火地島之間的海峽,進入太平洋。後人將這個海峽命名為「麥哲倫海峽」
1521年 西班牙的埃爾南多.科爾特斯攻取特諾奇蒂特蘭城,新大陸墨西哥的阿茲特克帝國滅亡
1521年4月 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捲入當地土人的沖突,戰死。其手下繼續航行,發現摩鹿加群島(就是著名的香料群島),隨後越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
1521年8月 中葡「屯門之戰」爆發,9月,葡萄牙船敗逃馬六甲。
1522年 大航海時代2代的開始年代;同年9月6日,麥哲倫的船隊回到聖盧卡港,世界一周航路完成
1525年 大航海時代2代外傳的開始年代。成吉思汗的後裔巴貝爾統一印度北方建立莫卧兒王朝。
1529年 葡西兩國簽訂《薩拉哥斯新條約》,在摩鹿加群島以東17度處又劃了一條分界線,完成了亞洲地區的勢力劃分。
1532年 葡萄牙貴族馬丁·蘇沙從法國人手裡奪回巴西。
1533年 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皮薩羅滅亡新大陸的「黃金之國」印加帝國。中國成為世界上僅存的古文明。
1558年 英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1603年),為了擴展英國的海上勢力而積極的鼓勵海盜活動。
1561年 倭寇大舉侵犯台州,戚繼光率領所部九戰九勝,取得舉世聞名的台州大捷!以後的幾年又會同俞大猷所率俞家軍進行興化、平海、等平倭戰役,連戰連勝。1665年,長期為害的倭寇之患,終被盪平。
1566年 西屬尼德蘭地區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1569年 墨卡托首創用圓柱投影法編繪世界地圖
1571年 勒班多戰役爆發,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在該戰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打敗,失去了對地中海的控制。從此,奧斯曼帝國開始走下坡路。
1580年 西班牙吞並葡萄牙。
1581年 原尼德蘭北部地區宣布獨立,荷蘭誕生。
1588年 英國擊潰西班牙「無敵艦隊」
1592年 朝鮮「壬辰衛國戰爭」,豐臣秀吉跨海入侵朝鮮,中國援朝,中朝聯軍最終擊破日軍。
1595年 荷蘭人范.林斯霍特編著了最早的航海志,記述了大西洋的風系和海流。
16世紀末 大航海時代四代的開始年代。
1600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直至1858年被英國政府正式取消。
1602年 荷屬東印度公司成立,英荷兩國矛盾加劇。
17世紀初 荷蘭眼鏡商人帕理席發明望遠鏡
1604年 法國的東印度公司成立。
1624年 荷蘭殖民者侵佔我國寶島台灣。
1640年 里斯本發生起義,葡萄牙恢復獨立。查理一世重開一會,世界近代史開始。
1668年西班牙承認葡萄牙獨立。
1642年 荷屬東印度公司的航海家塔斯曼發現了今澳大利亞東南的一個大島,後命名為塔斯曼尼亞島。
1652年~1654年 第一次英荷戰爭,先後發生9次海戰,互有勝負,但總體是荷蘭戰敗。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成功趕走盤踞台灣的荷蘭人.
1665年~1667年 第二次英荷戰爭,各有失利,雙方最後簽訂《布里達合約》。
1672年~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戰爭,在此以後荷蘭勢力有所削弱,英國取得了最後勝利。
1675年 丹麥人羅默首創恆星中天法測時
1688年~1697年 法國與反法的奧格斯堡同盟(由英,荷,奧,西等國組成)之間發生戰爭。
這是英法之間海上爭霸戰的開始。丹彼爾發現澳大利亞。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
1699年最後一次十字軍東征結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個讓特蘭斯瓦尼亞給奧地利。亞德里亞海新娘-威尼斯崛起。
1702年~1713年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的第二次交鋒,結果英國取得了海上霸權的明顯優勢。
1713年英西戰爭結束。英國取得海上霸權。大航海時代進入尾聲。
1730年 英國人西森發明經緯儀
美國人哥德弗萊和英國人哈德利首創用六分儀在海上進行天文定位測量
1732年 俄皇彼得一世派白令考察俄國東端海域,發現「白令海峽」。
1740年~1748年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的第三次交鋒,法國還是失利。
1756年~1763年 「七年戰爭」,這是18世紀英法爭奪海洋和殖民霸權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戰爭結束,英國取得了最終勝利,從而確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國」建立!
1768年~1779年 英國的詹姆斯.庫克船長進行了3次南太平洋考察,將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納入英國版圖,並且發現了夏威夷。但庫克的功績在於發現了用橙汁和卷心泡菜來防治壞血病的方法,從而拯救了大量水手的生命。庫克在航海史上佔有比較重要的位置.
1779年2月,庫克在與夏威夷人的沖突中被殺。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