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立足學情安排地理教學活動

立足學情安排地理教學活動

發布時間: 2021-02-23 14:11:12

㈠ 八年級上冊配合地理教學安排的課外活動有哪些

包括: 身邊的河流、山脈、工農業發展、交通運輸、民族風俗、動植物資源、天氣與氣回候狀況等與人類相答關的一切自然、人文條件都可以為構建室外地理教學提供寶貴的資源,並且不需要成本。
地理課外活動教學對初中學生來說是一次興趣激發式教學,更直觀,印象深刻,更直接的體現了初中地理課程標准提出的基本理念,通過身邊的自然資源、社會發展對所要研究的地理內容有一個比較深刻的了解,以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掌握相關的地理知識

㈡ 教師如何指導地理教學活動

上課多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如多媒體,幻燈片,影像資料等,網頁上有很多!~
練習,要求少而精,初中地理知識比較簡單,高中必修部分雖然看似多,其實考點並不是很多,所以要求少而精!~
課後,多布置一些具有創新性的作業,比如讓學生寫一些地理小論文之類的。
最後主要是上課,不要照本宣科,多一些創新型的教法!~
主要還是老師的悟性,提升學生對地理課的興趣才是關鍵!~

㈢ 結合工作實際,針對 1—2 種地理學習活動,編寫地理學習活動的教學設計,並進行實施,寫出課後反思

中國教師行動網抄(http://www.eact.com.cn)中的動感課堂襲欄目,有許多相關的教學資源!
祝您生活愉愉、工作順利!

㈣ 如何提高地理教研活動的有效性活動74

一、高中地理活動教學的影響因素
1.高中地理活動教學受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結構影響
受年齡階段的影響,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一種較為嚴肅、冷靜的心理特點,在學習中往往處於一種被動地位,不願意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觀點表達出來,不利於教師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在高中階段,高中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尤其是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了,自我價值觀提升了,在地理學習中往往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性,但性格上比較內斂。雖然在地理活動學習中,他們心中對問題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由於內心膽怯不敢表達出來;雖然他們願意接受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但卻不想一味地接受他人的指引和指點,所以總是在矛盾中學習和成長,比較容易壓抑自己的情感,習慣在自己的世界中學習和生活。
另外,家長、學生和學校對地理「欠帳」太多,初中地理不作為考試科目,而到了高中,學理科的學生只要會考過關就可以了。在這種情況下,地理被家長、學生、學校視為副科,不被重視,學生因此對地理這門學科產生了一種誤解,即學習地理並不是很重要,這種思想觀念阻礙了高中地理活動課堂教學效果和水平的提高。
2.高中地理活動教學受教師教學觀念的影響
在高中地理活動教學中,教師由於受傳統地理教學觀念的影響,把學生達到應試考試的要求作為教學目的,導致了過於重視教學結果而忽視高中地理教學過程的現象。因此,教師認為地理教材中的活動內容並不是很重要,所以將這部分內容簡單地為學生指點一二,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將完成教學目標當作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將大量的地理知識生硬地教授給學生,很少將地理知識產生的具體過程講述給學生,僅要求學生接受、記憶以及運用地理知識。還有的地理教師正好相反,過分強調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動」內容,在課堂上對這部分內容進行詳細地講解,忽略了地理課堂應講述的重點內容,從表面上看有很好的教學效果,事實上卻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難以實現最終的教學目的。
二、提高高中地理活動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教師要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活動」內容,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習是一種主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不應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就需要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動」內容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地球形狀」時,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可以讓學生在課前用紙折一個帆船,准備一個球,模擬船在球體上航行,平視球面上遠航歸來和去遠航時船的桅桿、船身先後看見的順序,然後再作一下對比,平視放在桌子上平移的紙船,看看二者的區別。
教師還要讓學生對觀察到的現象認真做好記錄,根據觀察到的實際情況得出地球是球體的結論。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溝通能力,還使學生切身地體會到了發現知識的快樂。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採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快速地學習地理知識,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鞏固學生的知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中「活動」的內容,將這部分內容作為教學素材,既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同時也高效地完成了課後練習任務。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有助於教授學生基礎的地理知識,同時又可以提高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的能力,從而實現提高學生地理學習效果和水平的目的。
2.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精心安排教學活動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幾乎每個章節後都設置了活動內容,這些活動內容具有一定的差異,有的活動內容側重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有的側重考查學生的實踐能力,有的側重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對這些「活動」內容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精心設計教學活動。
如:有的活動內容可以應用在課堂教學的導入部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活動內容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教師可以利用這部分內容降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從而實現提高學生解決地理難題及理解地理難點知識的能力;有的地理「活動」內容有助於為學生搜集相關的地理資料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教師可以利用這部分的內容使學生在課堂上展開激烈的討論和交流,從而實現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溝通能力的目的;有的地理「活動」內容,教師可以將其與所教的內容結合,為學生布置一篇小論文,提高學生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的能力。
總之,教師要善於挖掘地理「活動」的內容,精心安排教學活動,從而實現提高學生地理學習水平的目的。

㈤ 地理學情分析怎麼寫

一、高中地理課堂中學生學情分析
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通過平時觀察交流聽課教研活動,從高一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的偏差、學習風格與習慣、課堂參與、課後作業延伸及日常生活的表現等方面去了解學生,通過定性分析我們發現以下情況。
1.初、高中地理知識跨度大,致使高一新生在思想、學習方法以及地理知識和能力儲備方面一時不能適應或准備不足,普遍感覺地理難學。
2.面對地理課本不知從哪裡下手,總感覺腦子里亂糟糟的,不知道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即便是認真學了,努力背了,但還是記不準、記不全,在解決問題時,不是理解出現偏差,就是沒有解題的思路,或是有了思路答不完整。
3.課堂參與程度低,僅限於一問一答,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不深入思考。
4.很多同學課堂上不願意主動發言,幾乎不質疑,更別提上升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層面了。
二、高中地理課堂上教師教學脫離學情的原因分析
針對學生的學習現狀,教師互聽互評課,交流教法,探討教育理論,發現存在以下原因:
1.備課過程中重「文本」輕「學生」
在「知識本位」「教師為中心」的傳統地理教學中,教師的備課時間、精力幾乎都用於研究大綱、鑽研教材、撰寫教案。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閉門造車」式的教學設計,有些青年教師往往還對多媒體課件的製作特別研究,常常花大量的時間製作出精彩生動、內容豐富的課件,然後用設計好的教案、課件機械式地上課,不能隨機應變,也不會調整教學進程和策略。
2.教學起點和要求定位不恰當,分層教學措施缺失
一方面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班級和學生,在確定教學目標、教學起點時搞「一刀切」,提出的學習要求相同,導致對有的班級和學生教學起點偏高,有的班級則相反;另一方面對課堂教學提問的問題難度、作業難度和作業量、完成時間等方面的要求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如學習興趣、認知能力和知識基礎等,難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自的起點上都有收獲,從而出現優等生「吃不飽」,基礎薄弱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
3.不能根據學情妥善選擇教學方法
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不善於因勢利導、深入淺出,使學生對地理產生抑制情緒,這是學生感到地理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㈥ 如何運用學情分析提高教學有效性

一個學生進行任何有一定目的的活動都有一種要達到目的的願望。如果他達到了目的,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生活經驗心中有數嗎?是否充分發揮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作用?是怎樣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就要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輕松學習有用的知識。理解每一個學生,把學習氛圍營造起來,精心備課。專研教材的同時,我們更要重視對學生的分析研究。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滲透學法或為學生作出學習方法的示範;另一方面是教師通過專門的學法講授和學法指導,
6.及時鼓勵表揚。
3,精通本學科、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近墨者黑」、班主任,發揮自己的特長上出自己的特色。
2.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根據天氣預報安排生產與生活等。請問自己、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將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及對以前不良習慣的糾正。當然,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並落實到備課的,共同管理。
4.恰當運用信息技術,理解三圈環流的基本原理,營造這一個氛圍可以把學生帶到老師的授課中去,運用板書板畫更能夠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很多地理現象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來模擬,熱愛每一個學生。如在進行「三圈環流」的教學時,運用多媒體動畫不一定就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在地理教學中並不是每節內容都適合用多媒體,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應根據教學需要恰當地處理好用還是不用,或是怎麼用的問題,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很多地理知識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知識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所以我們在地理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盡量把最多最好最生動的知識傳達給學生,那麼他的學習積極性會更高,學習興趣將更濃。
7、反思是否聯系了學生現實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地理新課程提供了許多與學生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注重學生經驗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如感受多變的天氣,「社會即學校」、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這需要學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近朱者赤、對話互動
新課的導入,又受到鼓勵。另外每位教師還應備自己,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當然對於我校的學生情況來看,使學生體會到信任、親情與愛護,便於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溝通、交流,合作交流的情境、樂於交流,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平等、民主,把學生真正推到學習的主體位置,學生也就敢於交流,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通過這些多媒體方式可以讓學生很形象的認識地理現象,不再局限於傳統教學中的「口授」,讓學生通過調動多方面的感官,科學形象生動的掌握好地理知識和地理現象,進而提高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都應精心准備,周密布置、自信,使創設的情境達到內容鮮活化、過程活動化、解題探索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有效化,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情境的創設。對學生我們要進行全面分析、正確對待。
5,上出自己的特色,如何營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課堂氛圍,運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分析掌握新的地理知識的等、課任教師的共同配合,寬松的課堂氛圍
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於學生掌握知識1、 精心備課。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需要教師,遷移過渡,操作安排,整合教學媒體資源,有效輔助教學
地理是一門趣味性比較強的學科

㈦ 地理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什麼水平和什麼之上

識圖,分析問題,基礎知識吧

㈧ 如何開展以活動為主的地理教學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內容摘要: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認真磚研和設計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著眼於誘導,抓「興趣點」能使學生「愛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著眼於疏導,抓「知識點」能使學生「學會」,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著眼於指導,抓「能力點」能使學生「會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教師要通過精心導入、優化教材、講究教法,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落實「三抓」,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初中地理課堂充滿生命力,有利於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全面發展。
關鍵字:地理 課堂 教學 興趣 知識 能力 有效性
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為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教師的什麼因素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呢?研究結果表明教學行為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只有增加有效教學行為,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即通過教師有效地「教」實現學生有效地「學」。本人就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了以下嘗試。 一、鑽研課程標准 科學設計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指南針」。從宏觀上看,初中地理課程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個方面。通過課程的實施,使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每堂課的教學又有相應的具體教學目標。為此,教師要鑽研課程標准,課前認真備課,既熟悉每堂課教材的內容、體系、特點和優勢,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學生實際,科學設計教學目標、獨創性地擬寫教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剖析熱點、科學的組織課堂教學進程。 二、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於認識掌握事物,並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郭沫若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一種原動力。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探索該事物的奧秘。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無疑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導語激趣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課開始時要緊扣教材精心設計一個「開場白 」,或提出疑問,或創設情境,或反激情,或以舊引新,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做到「課伊始,趣已生」。 2、行程激趣
「領導標新二月花」。地理教學過程應是一種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美的行程。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地理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讓學生感覺到上地理課

就象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間小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勝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內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感到驚訝、刺激、疑惑、懸念,產生「逼人期待」的教學魅力,從而打動學生的感情,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演示激趣
地理研究的對象,其時空界限廣闊而遙遠,內容涉及多學科知識,單純依賴學生裝的視野和見聞是難以掌握的,必須藉助地球儀,各種地理教學掛圖、拼板、地理景觀圖、電視錄像、幻燈片、投影儀和各種課件,把教學內容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方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語言激趣
教學中對於內容比較抽象而無掛圖、插圖的內容,利用生動有趣、富於啟發、和諧動聽、節奏明快的語言,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地理知識。可巧借古詩教學:如講氣候時用「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夏):「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還可採用成語和謎語進行教學。 5、插敘激趣
教材中常用一些比較重要但又很抽象的內容,教師若適當地引用一些教材有密切關系的,學生愛聽的,且真實的、生動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證,一方面可以深化學生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6、討論激趣
分小組討論地理知識,能使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這種討論范圍小,周邊環境熟悉,學生敢想敢說,無拘無束,興趣高。討論式教學給學生的主動性學習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在討論中,學生能抒發自己的見解,當對同樣的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時節,討論給予參與者解釋自己的觀點的機會,這樣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不僅解答了自己的疑問,同時在解答其它同學的疑問的同時對自己所掌握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深化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