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小學生地理小知識課堂教學篇

小學生地理小知識課堂教學篇

發布時間: 2021-02-23 10:53:31

㈠ 小學生必知的地理知識

關鍵詞: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了解,了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並且在學習當中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及時的把每一個難點都解決掉,並且加上教科書知識以及可以課外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內容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學到的知識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再次練習,否則可能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以上就是學習初中地理的技巧,通過以上的內容,學會以上的方式之後自身的成績會有一定的提高.

㈡ 如何給小學生上好一堂地理課

一、整潔而靚麗的外部形象
上第一堂課前,一定要多花點精力裝扮一下自己,你留給學生的第一印象是通過學生的眼睛來建立的。所以,作為一名青年男老師,一定要將自己打扮得體,並盡可能帥一些,梳理一個適合自己的發型;修修面,將鬍子刮干凈;穿一套剛熨燙過的西裝,繫上領帶,皮鞋一定要擦得倍亮;如果你更喜歡穿休閑裝,最好是品牌貨,像「紅豆」、「以純」、「真維斯」等,價格不貴,色彩樣式學生也喜歡。至於女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
二、簡短而風趣的自我介紹
課堂中教師只有一位,學生卻有許多,所以作自我介紹的不是學生而是教師。我一般是這樣作自我介紹的。
我叫...,性別,男(學生肯定會笑,就是要他們笑,一笑,師生間的距離縮小了),畢業於XX學院地理系地理教育專業。今後大家可以叫我彭老師或彭Sir。
其實這不算什麼,也談不上風趣,可是能給學生一種輕松和親切的感覺,他們會把你當作朋友。
三、借機「推銷」地理
1.我一般是這樣處理的:今天我是來給同學們推銷地理的,如果經過我的推銷,你已經喜歡上了地理,那麼請努力吧,因為100分在等著你;如果我推銷過後,你依然對地理不感興趣,那麼也請努力吧,因為60分是學生應該達到的最低線。
2.接著就沿著地理能夠幫助學生在一些重大活動中有精彩表現這一思路舉例。首先可以列舉一些學生喜歡的周末娛樂節目,如中央電視台的「開心詞典」、「幸運52」等,讓學生回憶這些節目中有關地理問題所佔的比例(一般在40%左右),體現出要參加這些活動並在活動中取得好成績,認真學習地理可以提供很大幫助。其次可以列舉一些國家級的重大比賽活動,如「中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國小姐或先生評選賽」等,讓學生回憶這些比賽中有關地理的問題所佔的比例(一般在50%左右),再次體現地理知識在比賽中的重要作用。
3.從地理技能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方面入手舉例。如利用影子上午在西方和下午影子在東方,判斷某地的東西南北方向。又如,利用太陽東升西落這一地理規律,解決夏季(熱)上午乘車去學校和下午乘車回家,應該坐在公共汽車哪側不會曬太陽。再如,利用氣溫在大氣對流層的垂直變化規律,解釋為什麼夏季登山可以避暑等。
4.推薦兩本課外讀物,進一步活躍學生的思維。在地理課堂上,一談到課外讀物,學生都以為是地理雜志。而我推薦的卻是《科幻世界》和《科學世界》一「幻」一「真」兩本看似與地理無關的雜志。在我看來,《科幻世界》可以改變學生固有的思維模式,更容易接受新思維,成為一個有想像能力的人;《科學世界》卻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真實科學技術,給學生一種高技術的震撼力。
四、一次簡單有用的課堂作業
第一節課的課堂作業我是這樣安排的:
1.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白紙(是白紙而不是作業本),在紙上寫下你的姓名,班級和學號。
2.在白紙上完成三個自然段(是自然段而不是題目或作業)。
第一自然段請同學們作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不要超過80字。
第二自然段請同學們介紹一下你們最喜歡的旅遊風景名勝。
第三自然段同學們在完成了前兩自然段的基礎上,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字數不限。
經過上面四個步驟,學生會覺得地理課挺有趣、很輕松,地理老師有個性、風趣、帥,會盼望著第二堂地理課的到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希望每位地理教師都擁有一個精彩的開始。

㈢ 適合小學生的趣味地理知識 跪求。懇請速度!

帶張大的世界地理圖、大的中國地圖、更可以帶當地省市的地圖,讓他們在版地圖上旅行,從權哪裡到哪裡,要經過什麼地方,這里會遇到什麼人,這些人是干什麼的…像故事一樣,首要是建立他們的性趣,這樣他們學起來便會開心輕松…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如何增強地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一)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針對因教師的原因而引起的教學趣味性不強的情況,必須從教師的教學情況出發,切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必須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因為,能夠引起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只有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更好的把趣味性引起課堂教學中,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教師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充電,要從多個方面來充實自己,讓教師的知識面變得更加開闊。教師的知識得到了充實,教師就能夠將多種多樣的知識與地理課堂教學有效的結合起來,讓地理知識能夠以更加有趣的形式表現出來,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
(二)通過多種形式展現地理知識點
目前初中地理教學來看,不能通過多種形式來讓地理知識有效的呈現在學生面前,是影響課堂教學趣味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每一個知識都有相對應的最佳表現形式,同時,不同的知識表現形式對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也有很大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不同的知識,採用相適應的表現形式。
當然初中地理知識很多,教師不可能對每一個知識都進行深入的講解,並根據知識點的特徵設計與之相適應的表現形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一個有心人,注意觀察運用哪一種表現形式,是最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並不斷的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結合知識本身的特點,一方面結合實際教學的經驗,就能使知識更好的呈現在學生面前。
(三)將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運用於課堂教學之中
通過將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地理教學的趣味性,有得天獨厚的教學優勢。地理是一門比較適合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的學科。隨著現代地理教學的不斷發展,教師不難發現,地理教材的內容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了,在地理知識旁邊一般都附有相關的插圖,這樣更有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學生的地理學習僅依靠教師的課堂教學就可以,如果教師的教學僅僅局限於課堂的話,那學生難免會出現厭煩的現象。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走出地理課堂來進行地理學習的機會,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實際、走進大自然,讓地理課堂變得更加接近實際。
地理是一門需要學生具有很強實踐能力的學科,因此在地理課堂上,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對教材上提到的地理名稱,教師不僅要講到,還要讓學生自己在地圖上去查找相關的地理名稱,這樣對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將會更加的深刻。
教師將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運用到地理課堂教學當中,已經是現在教學的一個趨勢。教師不僅要有將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的意識,還要切實的落實到地理課堂教學中去,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地理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進而有效地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
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助手。現代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地理正是一門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學科,因此,教師不僅要對地理教學引起重視,還要努力的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㈤ 小學生怎樣學習地理

一定不能死記硬背地理知識。
首先,可以培養小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專師。方法:旅屬游、收看相關的電視節目等,一定是他們這個年齡喜歡做的事情。
然後,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地理知識。包括:圖書、期刊、雜志、報紙等。
最後,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相聯系。比如生活中或者新聞報道有與地理相關的內容,引導他們運用地理知識解釋這些現象,既可以將知識學活又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興趣。

㈥ 需要一些趣味的地理知識,適合山區孩子的,小學生

地理記憶順口溜大全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繞外邊;
唯有地球生物現,溫氣液水是由緣①。
①溫,適宜的溫度。氣,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2、地球特點
赤道略略鼓,兩極稍稍扁。
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
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
東西為經線,獨成平行圈;
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
3、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
西經二十度,東經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
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
4、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
地球自轉,晝夜更換。
繞日公轉,四季出現。
自轉一日,公轉一年。
自西向東,方向不變。
5、地球五帶
地球有五帶,全靠四線分;
回歸間熱帶,極圈分寒溫;
寒溫各有二,五帶溫不均①。
①溫,指溫度。
6、地圖辨方向
地圖方向辨,擺正放眼前;
上北下為南,左西右東邊。
標圖易分辨,經緯網較難;
緯線指南北,東西經線圈。
極地投影圖,定向較特殊:
對於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緯圈東西,自轉反時走。
對於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緯圈東西,自轉順時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積,總共五億一;
水陸百分比,海洋佔七一。
陸地六大塊,含島分七洲;
亞非南北美,南極大洋歐。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廣;
大西「S」樣,印度北冰洋。
板塊構造學,六塊來拼合;
塊內較穩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為四洋首,位於亞澳兩美間。
大西洋西南北美,東岸臨界歐與非。
印度洋臨亞非澳,南部三洋水相連。
北冰洋面為最小,亞歐北美三洲環。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陸佔三,亞歐非洋兩美南①。
亞歐兩洲本一體,烏拉高加分兩邊②;
亞非原本相結連,蘇伊運河來割斷③;
亞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峽在中間;
中美南北來牽線,巴拿運河又阻攔④;
數大洋洲面積小,似斷不斷亞下邊。
亞歐非洋東半球,南北美佔西半邊,
唯有南極搞獨立,冰層覆蓋稱高原。
①洋,大洋洲。兩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極洲。
②烏拉,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高加,高加索山脈。
③蘇伊運河,蘇伊士運河。
④巴拿運河,巴拿馬運河。

㈦ 讓生活走進地理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於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
地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只有讓生活走進地理教學,讓地理的精彩在走向生活中展現,才能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才能符合「貼近學生的生活,對學生的生活有用,對學生的終生發展有用」的新理念。如何把地理教學生活化,成為當前地理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從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方面提出幾點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搜集生活素材,激發學習興趣。
地理教學要回歸生活,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的各種能力。因此,教師要在對教材解讀的基礎上再進行大膽創新,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來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多用學生熟悉的地理現象來引導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如:在當今商品房的開發熱潮中,開發商、購房者各要考慮哪些地理要素?通過把生活實例適當的引入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運用生活經驗,培養合作探究。
新課程要求教師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走向生活、關注生活,並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來開展有意義的學習,構建開放式小組合作探究的地理新課堂。學生運用地理原理或地理科學的思維方式來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成為探究活動的重要環節。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同時激發了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學習、探究、創新能力。
三、利用現代媒體,使生活地理化。
現在,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媒體,為學生學習地理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很多學生正是通過這些媒體從接觸地理到關注地理,進而熱愛地理。教師可以藉助現代媒體收集社會生活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識,然後針對一些熱點問題,從地理的角度提出問題,引發討論,如海嘯、地震等。由於資料新,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有利於師生情感交流,有利於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生存環境的責任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以致用」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目的,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是地理學科的一大任務。因此,地理教學應讓學生走出課堂,在實踐活動中學以致用,並改變自己、影響他人的行為方式和道德觀念。如在生活中,為避免「白色污染」應自備籃子或布袋購物;生活垃圾應分類進行回收利用;為避免水資源的浪費應採取各種節水措施;使用利於環保的再生紙。在生產活動中,不能以損害環境的方式去謀利,應當採用清潔生產技術等。
總之,以生活的理念進行地理教學,不僅可以優化教學過程,更著眼於學生的發展,給學生以生活的意義,使以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㈧ 如何培養小學生地理知識

一定不能死記硬背地理知識。
首先,可以培養小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版師。方法權:旅遊、收看相關的電視節目等,一定是他們這個年齡喜歡做的事情。
然後,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地理知識。包括:圖書、期刊、雜志、報紙等。
最後,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相聯系。比如生活中或者新聞報道有與地理相關的內容,引導他們運用地理知識解釋這些現象,既可以將知識學活又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興趣。

㈨ 小學地理教些什麼

小學地理的內容主要是一些最基本的地理常識,如:
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隻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
2.中國陸地面積約 960萬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東西距離約 5200公里。
4.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
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於船舶避風和停靠。
10.中國島嶼大約有50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於浙江省東面的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13.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南到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4.內海是一個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是中國的內海。
15.中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
小學生的年齡階段對外界事物非常好奇,但是其思維理解能力不強,主要通過感覺感知外界。小學生地理知識要簡單、直觀、易懂。

㈩ 如何利用趣味性教學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求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校時間變短,要在縮短了的時間內完成以往的教學內容,這就必須向課堂要效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 提高思想認識
初中學生,甚至部分高中學生都認為地理是「副科」,普遍不重視。而且在很多農村初中沒有專業的地理教師,都是其他學科教師兼職,教師也不重視地理,可想而知,地理教學會是什麼樣子。所以,首先得讓師生們都認識到地理的重要性,教師好好教,學生好好學,讓學生「想學」。
教師要告訴學生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自身包含了文科和理科,與生物、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等學科均有聯系,學好地理可以提高我們的綜合能力。地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用,如天氣預報,地震,泥石流,全球氣候變暖,環境保護等,這些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初中學生上第一節課時,教師就要向學生強調以上的兩點,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地理是對他們自身很有用的,同時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去認識,去體會地理的價值和作用,激發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想學」。
二、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去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一切,那麼教師就必須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在新課程改革中,強調了新的師生關系——民主。教師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師生之間應該是相互尊重、贊賞的關系。只有這樣的關系才是和諧的,只有有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的促進教和學。 有的時候學生會對教師產生一種逆反心理,教師抓的越緊他越不肯學,他們就是不想屈服於教師的威嚴。所以只有師生關系變的民主了,教師不再高高在上,課堂氛圍輕松,學生就會自願去學習了。
三、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對某事物感興趣,他學習起來就很快,也會學得很好,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之、樂之,其實就是指學習興趣。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學生的課堂效率就能提高不少。學習興趣可以說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那麼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教師首先得對地理感興趣。教師對地理有興趣,上課就會有激情,就會去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教師的情緒,行動就會感染我們的絕大多數學生。學生們聽起課來就比較有精神,學習效率就會有所提高。
(二)、 教師必須得有豐富的知識,這里不僅僅包括地理知識,還有其他,比如歷史、化學、物理、政治等等。地理知識本來就包羅萬象,我們的初中學生好奇心又比較強,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只有這樣教師上課才有話講,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台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下面「聽」,昏昏欲睡,課後再去背誦。這樣沒有活力的課堂,大多數學生不喜歡,他們會對這樣的課反感,只是被動地去接受教師講的東西,而沒有興趣,這樣學習效果也不會很好,課堂效率就比較低。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要採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就把學生吸引過來,讓他們對地理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1、借古詩文教學
古詩文,詞語琅琅上口,運用古詩文,也可以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於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比如在講地球自轉的時,可以用「坐地曰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兩句詩詞形象說明了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講天氣時,可以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說明夜裡下雨了,這就是很明顯的天氣狀況,講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可以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描述了「一山有四季」的景觀,這樣的例子還很多,這里就不再多舉例了。
2、巧借歌訣、諺語、順口溜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把一些相關聯的知識編成簡潔明快的歌訣,學生是比較感興趣的,記憶也較容易,再適當引用一些民謠、諺語、順口溜進行教學,通俗易懂,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在講內陸地區大陸性氣候特徵時可以引用:「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兩句話很形象地描述了內陸地區溫差大的特徵,在講內蒙古高原時可以借用「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來描述內蒙古高原的景觀特徵,形象生動。在講長江時,可以用下面的順口溜:長江源頭沱沱河,流自各拉丹東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入東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黃金水道六千三。這段順口溜告訴了我們長江的源頭,幹流流經的1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上、中、下游分界點,注入的海洋,這么多的知識點,用幾句短短的話概括了,簡明扼要,學生比較感興趣,又易記憶。
3、借用謎語
中國人自古就喜歡猜謎。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一些謎語可以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例如在講宇宙、天體、太陽等知識點時,可以用下面的謎語「說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納,無人知它始和終,也沒左右和上下」(宇宙),「千顆星,萬顆星,北天星星數它明,有它給你指方向,夜裡航行不用火」(北極星),「有個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見它,不是下雨就刮風」(太陽),另外,在講中國的城市時,也可以借用下面的謎語,「一路平安」(旅順),「船出長江口」(上海),「拆信」(開封),「空中碼頭」(連雲港),「全面整頓」(大理)等等。這些謎語本身就很有趣味性,在教學過程適當應用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4、穿插趣味故事,利用地理漫畫教學
學生,不管是小學生,初中生還是高中生,他們畢竟還是「孩子」,都有童心,都很好奇,大多喜歡聽故事。如果教師整堂課講故事,他們可高興,可有興趣了。但全堂講故事也不實際,不過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這樣可以適當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講到密度流時可以引用「1944年6月英美聯軍的潛艇在德軍的嚴密監控下,成功利用地中海深處的密度流,關閉發動機,藉助洋流運動的水力,成功地躲過了德軍的監視,實現了諾曼底登陸,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這則小故事一下子就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會對這個知識點產生興趣。另外,可以適當選用一些地理漫畫來輔助教學,有一些熱點環境問題,如植被的破壞,環境污染等,這類題材的漫畫也不少,例如在講森林資源利用問題時,可以選用「小鳥的悲哀」這幅畫,畫面上,小鳥哀求:「請把我帶走吧!」看過這幅畫,學生就可以了解到,由於濫砍亂伐森林,森林面積在不斷減少,生態環境也嚴重惡化,使得生存在森林中的野生動物失去了得以棲息的地方,所以小鳥懇求工人把它也帶走。漫畫很直觀形象,有助於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利用電化教育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計算機也應用到了日常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也不是件稀罕事。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的優勢,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講高中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模擬宇宙空間、地球、太陽、銀河系,全部顯示在學生面前,加上動畫效果,讓學生有了身臨其境的切身體會,可以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再比如說講到初中聚落時,可以把世界,中國不同地區的聚落景觀通過多媒體課件顯示給學生,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通過以上這些形式各異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課堂效率也就跟著提高。
(四)開展地理課外活動
開展課外活動,留一些實際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課外去調查研究,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有效途徑。比如,讓學生去調查家鄉河流污染情況,讓他們去找出污染源,再讓他們去想方法解決污染問題。學生只要認真去做了,他們就會感受到河流污染的嚴重性,就會有一種使命感,責任心,這樣有助於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手段,只有成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愛學,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好知識。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通過教師的激發,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才是地理教學的真正目的。
四、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初中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變地理學習方式,課程標准指出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可見正確的學習方法對有效掌握地理知識是很重要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地理知識內容廣泛,豐富多彩,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就輕松多了。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很重要。
1、指導學生讀書
學生獲得地理知識的一個主要來源就是課本,所以學會讀書就是掌握知識的一個重要前提和途徑。這里的「讀書」不是簡簡單單地把每個字、詞、句子讀完,而是要真正掌握知識。所以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抓住重點內容,理順地理知識結構,搞清重點地理知識的聯系和因果關系。
通過不斷地進行閱讀指導,最後讓學生自行編制學習提綱、自製圖表、自行提出問題,並力求獨立得出較完善的答案。
2、指導學生讀圖、用圖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特色,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會讀圖就是能夠應用地圖和地理知識分析地圖、掌握地圖的語言。比如說看到地形圖就能知道這里是盆地,這里是高原等等。所謂用圖,就是具備能夠根據地圖上的各種符號和顏色說明各種地理問題的能力。例如:當在地圖上看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地形時,便可說明其氣候、河流、植被、農牧業、交通等大致情況。即能夠把地圖的各種慣用符號、顏色聯系起來說明問題。
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必須掌握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圖例、方向。只有掌握了這幾個基本要素,才能看懂地圖,這是基礎。所以必須讓學生識記這些基礎的內容。其次,要經常把地圖拿出來用,有些學生上課從來不帶地理圖冊,根本就看輕了地圖的作用。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找機會讓學生來讀圖,例如,講到某個城市或國家,讓學生在圖上指出來。盡量經常知道學生來分析地圖。最後多做填圖和分析地圖的練習,還可以讓學生自繪地理圖表。如:氣溫曲線圖、降水量柱狀圖、人口增長折線圖等。
3、理論聯系實際
地理課程標准提出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而事實上地理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教學中要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講到季風氣候時,可以聯系我們當地的氣候特徵,提出問題,為什麼我們這個地區夏季易發生洪澇災害。在講到交通時,讓學生來說一說,從我們這里坐火車怎麼去上海等等。把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學習,這也是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態度,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好方法。
學生學會了如何去學習,會學了,就能提高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取得高效率,教師要轉變角色,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做好引導者、促進者,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想學、愛學、會學。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掌握知識,不是被動地區學習,有利於學生地理素養的形成,掌握對其終生有用的地理知識。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