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中的師德故事
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不管年齡大小都應該具備以下幾項基本素質才能適版應新課標的權要求。 一、具有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二、具有新型師德 三、掌握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技術 四、具備寬厚的知識儲備 五、具備較強的調控和組織課堂的能力 六、掌握和運用多種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能否成功,取決於教學方法是否改變,取決於我們地理教師是否能掌握和運用以下幾種教學模式: 1、引導探究教學模式 2、自學輔導教學模式 3、參與活動教學模式 4、研討式教學模式
❷ 急需地理老師的述職報告
樣本
本人王力偉,性別男,1979年出生,2002年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同年開始在哈爾濱鐵路第一中學,即黑龍江省實驗中學任地理教師至今。
從教5年來,恪守師德,兢兢業業,在中學教師這個平凡而又神聖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奉獻自己的力量。
為了使我的專業能有更大的發展,本人決定申請我校中學地理一級教師,現將本人四年來工作情況述職如下:
一 教育教學
高考會考方面 5年中,共指導4屆高一會考和2007年三個畢業班的高考,成績優異。
青年教師匯報課方面 共作組內匯報課9節,校級匯報課兩節,獲得好評。
公開課方面
2005年10月20日,作了市級新課改公開課《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2007年8月,錄像課《高三地理專題復習—中國氣候》獲東三省中學地理第五次年會一等獎。
二 教育科研
論文方面
2005年7月,《淺談高中地理教學與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獲東三省中學地理第四次年會二等獎。
2005年12月,《淺談教師人格的塑造》獲省教育學會第二十三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2006年12月,《淺析地理教學中多媒體的有效使用》獲省教育學會第二十四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2007年8月,《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地理教學中的多媒體使用》獲東三省中學地理第五次年會一等獎。
教輔資料編寫
2003年11月,參與編寫的校本教材《旅遊地理》在黑龍江省「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階段成果評比中,獲一等獎。
2006年11月,主編教輔資料《高中地理復習資料精編》,在高三教學中應用,獲得較好反響。
2007年6月,主編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地理》。
課題方面
參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大子課題《對「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經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驗收合格。
說課、教學設計、課件方面
2005年7月,說課課件《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分布》在東北三省中學地理教學研究會第四屆學術年會獲一等獎。
2005年7月,教學設計《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分布》,在東北三省中學地理教學研究會第四屆學術年會獲二等獎。
2006年哈爾濱市普通高中推進新課程實施教學大賽中獲教學設計二等獎。
2007年8月,說課《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分布》在東北三省中學地理教學研究會第五屆學術年會獲一等獎。
2007年8月,教學設計《地球的結構》在東北三省學地理教學研究會第五屆學術年會獲一等獎。
三 個人成長
所獲榮譽
2006年12月,「十五」期間黑龍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電教教材製作先進個人。
2007年,南崗區記大功一次。
新課程培訓
2004年8月哈爾濱市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中級培訓考核合格。
2007年7月參加教育部組織的普通高中地理學科新課程骨幹培訓者國家級培訓,培訓合格。
2007年7月參加由省教育學院組織的普通高中新課程地理學科骨幹教師省級教材培訓,培訓合格。
申請人 王力偉
❸ 老師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大嗎
老師不只是伴隨著大部分人的青春時光,我們很多都是從三四歲起就一步步地從幼兒園、小學一直到初中、高中、大學,老師這個角色其實陪伴了我們大概有20年的時間,在這個期間無論是潛移默化的也好,無論是在課堂上直接傳授的也好,都會間接或者直接的影響到我們的一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其實不能一味的把他託付給學校。我們也要重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這樣才能培養出來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
❹ 怎樣有趣的介紹地理這門學科
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途徑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之、樂之,其實指的就是興趣了。由於種種原因,學生覺得地理難學,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能運用高超的教學藝術和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種方法和手段,激起學生濃厚的地理學習興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那麼學生學習會熱情高漲,積極主動,樂此不疲。在有張有弛、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將不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理解知識,消化知識的速度與程度將會大大提高。
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生愛學樂學的目的呢?我在從事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探索,這里作如下幾點回顧與總結。
(一)展現地理教師個人魅力
有時候,學生願意花更多時間、精力在某一課程上,並不是因為該課程很重要或很有趣等原因,而是因為他(她)喜歡該科任教師。因此,地理教師要勤於「修煉」「內功外功」,提升個人魅力。例如,運用高超、精湛的教學技術:幽默風趣、極富感染力、號召力的口才;「龍飛鳳舞」「賞心悅目」的板書;形象逼真、生動活潑的板圖等。如果你能在幾分鍾內在黑板上畫出一幅形象逼真的中國地圖,學生肯定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又如積極參加比賽而得獎,讓學生覺得你很厲害。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地理教師以高尚的師德形象,嚴謹的治學態度,高昂的精神狀態,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感染學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熱愛自己的專業,有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的精神。真正關心學生的成長,關心學生的前途,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學生會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學相長,真正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塑造地理教師「博學多才」的形象。地理教師由於專業的影響,知識面很廣,往往給學生博學的印象。地理教師應努力更上一層樓,讓學生覺得你「無所不知」。此外,地理教師備課量大,但要批改的作業較少,課余時間較多。地理教師應充分利用這個優勢,「修煉」更多技藝,如球類運動、歌舞、繪畫、書法、魔術、電腦編程等,不僅可以豐富業餘生活,愉悅身心,而且讓學生覺得你多才多藝,敬仰、崇拜油然而生。
「醉翁之意不在酒」,關注學生學習以外的問題。教師如果僅關心學生的學習,很容易讓學生厭煩。因此,地理教師要煉就一雙「火眼金睛」(敏銳的觀察力應是地理教師的強項),用心靈去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興趣愛好、身體健康、課餘生活、經歷體驗、家庭等,讓學生感受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關懷。學生自然就會感激你、喜歡你,從而「愛屋及烏」而喜歡地理課程。
(二)課堂教學力求形象直觀,把興趣培養貫穿始終
1.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引言,適當製造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不斷用有趣的問題為教學過程開路,創設覆蓋每一章、每一節、特別是每一具體課題的問題情境。例如:講「氣壓帶風帶」可從介紹歷史事實入手。「哥倫布發現美洲的第一次航行是從西班牙出發,南行至北緯30°附近的加那利群島停留後,折向西行。一路上天氣晴朗,風平浪靜,帆船行駛緩慢,用了26天才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第二次他把船向南多開了1000多公里,然後再向西橫渡大西洋,船隊一帆風順,在東北風的吹送下,只用了20天就抵達了美洲。後人在他兩次走過的路線上航行,所遇風的情況都是如此。這個事實說明什麼呢?說明地球上風的分布是有規律的。風在全球的分布有什麼規律呢?」接著學習氣壓帶風帶的分布,這時部分學生會在心中提出成因問題,教師再明確提出:「氣壓帶風帶的這種有規律的分布是怎樣形成的呢?」從而把所有學生都帶入成因問題的情境之中。在講解成因的過程中,還要通過一系列的具體問題不斷地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需要,引導學生的認識步步深入。
2.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注重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為了保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使學生經常處於「樂學」狀態。教師在認真備好課的基礎上,還要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注重教學手段的藝術性、多樣性。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語言美,要用精煉、生動、富有邏輯性、多樣性的語言;用清晰、響亮、舒緩、流暢的語音;用抑揚頓挫,娓娓動聽和富有節奏變化的語調,給學生以聽覺上的美感。在課堂教學時還應根據教學內容對自身情感進行調控,滿懷激情地開展教學活動,設法使學生不斷受到感染,讓情緒亢奮起來,使學生腦神經受到適當刺激,對所學內容留下較深印象。地理學科涉及到宇宙、大氣、河流、地球、生態平衡、資源等豐富多彩的內容,這要求教師用對大自然滿腔熱愛、對科學真理執著追求,藉助於准確生動的語言和抑揚頓挫的語調去感染學生。如講到黃河這條哺育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時,教師內心應充滿驕傲自豪之情並溢於言表;當講到由於我們缺乏科學知識,亂砍濫伐,破壞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時,教師的情感應是痛惜和擔憂的。這樣感染學生,使學生熱愛祖國之情油然而生,並能認識到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精心選擇豐富多彩的地理知識,增強課堂教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中學生的好奇心強,關鍵在於教師的激發、引導和強化。地理課程涉及的內容很廣,包含許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如宇宙的奧秘(宇宙大爆炸、外星人、飛碟等),神奇的地轉偏向力(形成許多奇異的現象),「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浪漫愛情傳說(月相),「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氣溫的垂直變化)「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氣溫日較差大)的奇觀,奇怪的「馬緯度」(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等無風帶)「貿易風」(信風)等。地理教師平常要有意識地積累這些素材,一有機會就與所講授內容聯系起來,使地理課堂妙趣橫生。有的內容,編成順口溜,也可增加學生的興趣,例如講到黃河和長江時,怎樣讓學生記住黃河和長江流經的省區呢?我就編了這樣的順口溜:「青川甘寧內蒙古,山西陝西豫和魯」、「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將地理的趣味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就不愁學生不喜歡地理,學不好地理了。
4.採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情境教學。
現代教學媒體主要包括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影、計算機、激光視盤等,具有形象性、再現性和先進性的特點。利用現代教學媒體的這一特點,可以再現或創設教學所需的情境,如各種自然和人文景觀,使學生能見其形,如臨其境。情境的再現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和諧、優美、愉快的學習環境和氣氛,使抽象的理論知識直觀化。這樣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講「板塊構造學說」這一章內容時,教師將大陸漂移假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軟盤裝上計算機,然後模擬兩億年前起到現在的大陸漂移過程,這樣可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在高三綜合復習中,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勢也相當顯著,如在旅遊專題復習中我採用多媒體教學,把近年來一些典型的例題串連起來,歸納總結出此類題目的答題技巧,提高學生的獲取信息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反映很好。
(三)化難為易,讓學生得到學習的快樂
教學難點是學生在課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識點,猶如學生學習途中的絆腳石,阻礙著學生進一步獲取新知,也影響著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的培養。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中學地理教學難點大致可以分為理解性難點、記憶性難點和運用性難點等三類。
理解性難點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內容,這些知識的高度抽象性、或對學生空間想像能力和空間聯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說明事實材料的過於概略是導致學生理解困難的關鍵。教師在突破理解性難點時,要講究教法的直觀、形象和具體,要講究新舊知識之間的前後聯系,要補充相關的感性素材,教學中多運用圖示解答、演示實驗、聯系生活、形象記憶等方法。例如,背斜、向斜的根本區別,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如果教師用課本當教具,讓學生把書本想像成地層,用兩手擠壓課本兩側,分別使課本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直至對折,請學生觀察課本一端中心和兩翼書頁的構成,學生即能自行得出背(向)斜構造的能力。
記憶性難點及其處理:中學地理教學中的記憶性難點,主要是一些地理事實過於集中而彼此間又聯系鬆散的地理知識。為了減輕記憶負擔,強化記憶效果,加強知識積累,教學中可採用:(1)加強橫向聯系例如,表示東西經、南北緯的英文單詞east、west、south和north的首字母(2)賦予記憶材料以一定的意義,例如,太陽系九大行星按距日遠近的排列順序,可處理成「水浸(金)地球,火燒木星成塵土,天海冥王都叫苦」。還採用編歌訣、構建知識結構等等
運用性難點多存在於讀用地圖和運用地理原理解釋具體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我們應講究應用障礙的針對性,要力求巧設問題情境,增加問題層次,減緩問題坡度,必要時可提供相關圖表甚至實物或模型,以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逐步求得結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學習「有用」的地理
聯系實踐,貼近生活,時時處處有地理。高中地理聯系廣泛,但也有很多地理概念非常抽象,這就要地理教師利用學生最容易看到、聽到、接觸到的地理事物作為教學案例,起到一目瞭然,一葉知秋的作用。使學生感受到高中地理課貼近生活,貼近實踐,學好地理課,能夠解決生活、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教師也就起到了傳道解惑的作用。在教學中我經常聯系最近的天氣變化,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地理。如:1.在高三總復習講到《常見的天氣系統》那幾天,正好寒潮來了,我就由此引入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盎然;2.講《氣候資源》一節中氣候資源與農業時,密切聯系家鄉的農業實際,向學生提出問題:家鄉茶葉生產的有利的自然條件有哪些?(溫熱多霧的氣候,排水良好的山坡地,酸性土壤);3.講《氣候形成和分布》一節的氣候形成因子是有關下墊面因素時,問在我們家鄉山地南北坡的哪一坡的植被多?(南坡)為什麼?(向陽坡光照充足)山上的馬尾松南坡多還是北坡多?(南坡,因為馬尾松是一種喜光植物,向陽坡多)同學們都非常感興趣,覺得以前沒有很好的觀察。增強了學生注意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必須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身邊學習地理知識,地理是一門有用的學科。
(五)聯系其他學科,體現地理學科的綜合性
高中地理課程的內容與各學科都有聯系,恰到好處地在教學中引用跨學科知識來解決地理課中遇到的問題,可以使較難的地理問題簡單化,同時展示地理教師在綜合課教學中的知識面寬的優勢。當然需要我們廣大的地理教師不斷學習,學習好與地理課緊密聯系的高初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等學科的知識,並把握和熟知高初中語文、英語課文中有關地理的內容,使學生感到在學習地理課的同時能解決其他學科學習中不能輕易解決的問題,增強同學們學習地理課的興趣。如:1.講《自然帶》中的熱帶荒漠時,結合高中英語課設計的阿斯旺水壩的建設造成的土地鹽鹼化、生態破壞、疾病流行、尼羅河三角洲土壤肥力下降等問題,使學生感到學習地理能夠解決好英語課中難懂的很多問題。2.講《地轉偏向力》時結合高中物理中涉及的力的合成和分解,講《潮汐》時結合力的分解和反作用力的知識,既輕松解決了地理課的難點,又使同學們感到地理老師知識豐富,成為同學們尊敬和信賴的老師。3.講《喀斯特地貌》和《臭氧層空洞》時寫出石灰岩溶蝕和沉澱的化學方程式和氟氯烴消耗臭氧層的方程式。
(六)關注身邊問題、熱點問題,引導學生用地理知識解釋身邊問題、熱點問題,喚起學習慾望。
教學中必須密切關注國內外重要地理時事,因為這些重大事件都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問題。這些事件都和高中地理課有緊密聯系,也是地理高考及其他學科高考命題的素材,近些年高中進行素質教育,高考更注意與國內外重大事件結合起來命題。如:2000年考了巴拿馬運河、關貿協定和可持續發展等當年的熱點問題;2001年考了巴以問題和沙塵暴等當年的熱點問題;2002年考了世博會和中亞等當年的熱點時事;2003年考了海洋法、國土管理和三峽工程等熱點問題;2004年考了臭氧層空洞和神州5號飛船等熱點問題;2005年考印度洋特大地震和海嘯。2005年印度洋發生海嘯時,我及時把每天的動態告訴學生,並與課本相關知識進行聯系,通過考試、提問、座談等方式發現學生在這部分知識掌握情況比其他知識要好一些。學生關注地理熱點、學習與生產和生活實際就密切結合起來了,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發現地理問題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也有利於高考成績的提高。
總之,興趣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從事學習,而且能起著開發學生潛能的作用,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通過教師的激發,引導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此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達到學生學習意識的轉化,樹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學的目的。
❺ 地理教師需要具備的專業素養有哪些
高中地理老師應具備以下基本素養:
一、具有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地理教師必須認真領會課程標准,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觀念,成為既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又懂現代教育、站在時代前沿的一代新型教師。
二、具有新型師德。良好新型的師德就是要求地理教師不但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熱愛教學,熱愛地理,具有奉獻精神,而且要做學生的朋友,要能以同學的身份與學生平等交往,要充分發揚教學民主(這是新型師德的重要特徵),要尊重學生的天性,能全面地評價學生,要善於用多把評價的尺子發現學生的長處,要賞識學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才能使學生不但具備21世紀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和技能,而且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才能完成新課標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
三、掌握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是高中課程的基本理念和內容之一,例如用GIS軟體製作並輸出專題地圖,3S(GIS、GPS、RS)的應用等。目的是「營造有利於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優化學生的技能結構,增強學生的現代意識和科技意識。所以教師不但要掌握多媒體技術,經常使用電化教學,而且要能使用電腦製作出高質量的課件,例如鋒面與氣旋、地球運動、洋流、大氣環流等抽象難懂專題的相關課件。
四、具備寬厚的知識儲備。地理教師必須豐富和優化自己的知識儲備,不但要有專業地理知識,而且要有比較豐富的文史知識、還應有一定的理化生知識,應不斷地學習,做到終身學習,不但要「洗腦」,而且要「充電」,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只有這樣才能勝任地理教學,才能不斷適應新的教材變革。
五、具備較強的調控和組織課堂的能力。新教材要求師生互動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等,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引導、不斷地調控、不斷地提出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教師既要使課堂沿著課程要求發展,又要求有良好的探索氛圍,還要不斷地引導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即由過去的單一角色,轉變為多重角色(這是新課程對教師的又一挑戰)。教師必須要能勝任多種角色,必須具備學生真正接受的課堂調控和組織能力。
六、掌握和運用多種教學模式。
1、引導探究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就是教師根據學習內容,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後,提出一個問題,然後師生以問題為中心,進行猜測,預想、觀察、實踐、調查、實驗並收集事實依據,最後得出結論並寫出報告。比如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這一節課的教學,教師先提出地球自轉會出現哪些現象,然後讓學生自己用地球儀、天體儀等各種教具模擬地球自轉並進行觀察、思考、分析並得出結論。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促進、合作,要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和豐富的知識充實教學過程,要適時介入,要多「點火」,多運用形成性和鼓勵性評價,不斷培育探索氣氛。這比實施接受式學習要多花一些時間,但學生的發展和提高卻是多方面的,不但有量的方面,而且有質的方面。新課程難度降低了、內容減少了,更貼近學生和貼近社會,為採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創造了條件。
2、自學輔導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適用於容易閱讀的內容,如人文地理、區域地理等。因為這部分內容以文字闡述為主而且不難理解,教師沒有必要過細指導,可以讓學生以自學為主,學生依據教師提出的教學目標和設置的問題,先自學再討論交流,中間穿插教師答疑解難以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3、參與活動教學模式
本模式適用於實踐性較強與現實聯系密切的教學內容。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和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尊重學生的意願和天性,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給學生創設一個獨立學習和發展的廣闊平台。活動可以採用討論式、調查研究式、競賽式、講座式、辨析式等。新課程設計了大量的以活動性、實踐性為主的內容,如「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連續觀測半個月以上的月相,記錄並總結月相的變化規律,分析月相變化的原因」、收集「探索地外文明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看法」等。運用該教學模式需要調動校內外各種教學資源。
4、研討式教學模式
即先設計一個「真實」的問題情境,提出一個挑戰性、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研討、交流、得出結論,使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提高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或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如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及其對氣候的影響、宇宙大爆炸、恆星的演化等等。但這樣的問題不必統一學生的思想,不必有標准答案,只要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使學生參與到「問題」中來就是成功。
❻ 如何開展好師德教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發展,教師為本;教師發展,師德為本。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何謂師德?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它是教師的道德意識、道德關系和道德活動的總和,是一定社會意識形態的反映,是教師在履行教師職責時所應遵守的思想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是教師思想覺悟、道德品質和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並且是構成教師素質的核心。
如何進行師德師風建設
師德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師德師風建設質量和教師職業道德水平質量,進一步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自覺性,切實糾正教育行業的不正之風,樹立教育的新形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要進行好師德師風建設,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和管理
學校層面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為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建立了師德建設規章制度,並以師德作為學校教師考核評估的一項重要內容,確保師德師風建設活動的開展。
二、要強化建設,提高隊伍素質。
1、強化領導幹部作風建設。領導幹部是學校及各部門工作的主持者、領頭雁,領導幹部必須自身作風正、形象好、有威信,才具有號召力和影響力。所以,學校要重視幹部隊伍的作風建設,利用各種機會,反復要求幹部,講政治,講正氣,講廉潔,講奉獻,在教職工和社會上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2、強化對班主任的培訓工作,開展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活動,完善安全制度,確保全校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切實提升班主任老師的整體素質和管理能力,我們堅持對班主任工作進行定期總結,及時組織班主任進行相關的學習和交流、培訓,為更好的做好班級管理工作而努力。
3、扎實組織教職工學習政治理論,加強教職工及黨員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利用教師例會組織教師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等,動員和組織教職工討論,使教職工明確認識到: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是教育藝術的基礎和前提,在充分討論、大家取得共識的基礎上,要求每一位教師時時做好表率,
在學生面前樹立「嚴師慈母「的形象,在家長面前樹立「最可信賴的人」形象,在社會上樹立「最文明群眾形象」,展示坦誠向上整潔的精神風貌。
4、敢於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成立家長委員會。我們通過召開學生家長會、學生代表座談會、教師代表座談會等形式,誠懇徵求學生家長對學校各項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5、執行以「幫扶兩困學生」為主要內容,對「學困生」實行幫助,對貧困生實行減免學雜費政策。而對於那些思想上後進的學生從不歧視、放棄,總是抱著「幫助一個後進生等於培養一個優秀生」的宗旨,更是耐心細致地做好各項幫教工作。
通過開展實實在在的活動,教職工的政治理論素養和思想道德水平會有極大的提高,自身形象不斷得到完善。全校教職工人人為學校著想,為學校盡力,教職工的精神風貌、自身形象自然會煥然一新,贏得社會各界的肯定。
三、規范管理,依法育人
規范學校行為,明確學校的辦學宗旨,學校必須嚴格遵守《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各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有關素質教育的規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其次,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從法律高度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明確的規范,確保依法管理,依法執教,依法育人。第三,實行校務公開,加強民主監督。
我們應該更加扎實地做好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探索「以德治校」、「以法治校」的新路子,堅定「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創辦一流學校,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
❼ 如何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
隨著新改革的深入推進,學校教育正快速由單純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這個轉軌的任務也就刻不容緩地擺在了中學各學科教學面前,並成為各科教師所面臨的新課題。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結合教學實踐,認為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一、發揮地理學科優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要在地理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地理學科可以全面系統地從工業、農業、交通、城市建設諸方面向學生展示日新月異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在實際的教學中要不斷地滲透愛國主義思想的內容,如在講我國的疆域時,可以向學生講解:我們偉大的祖國南北相距5500千米,縱橫十萬里,悠悠五千年,為世界上最大、歷史最久的國家之一,在這廣闊的國土上,有豐富的特產、錦綉的山河、勤勞智慧的各族人民。通過對這些知識的講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為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努力學習。要不斷地滲透國情教育,讓學生了解到中國目前的真實發展狀況和發展形勢,避免有的學生有盲目的崇洋媚外或妄自尊大的情緒出現。在教學中還要結合相關的內容來進行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例如在講到 「中國的主要產業」這一課時,可以拿舊中國的各種產業的發展和新中國的發展情況作比較,來向學生說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堅持社會主義優越性。如在舊中國我國的重工業和高科技產業等都是一片空白,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的工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許多工業品的產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鋼鐵、電視機、電冰箱等的產量居世界首位。還可以讓學生比較一下自己的家庭在這十幾年的變化情況。通過他們的親身體驗,讓他們了解到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採取有效的課內教學形式,鞏固地理基礎知識素質教育的特點就是必須打破教師獨占講台,一講到底、填鴨式的教學舊模式,而代之以民主、活潑、多樣的教學形式。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地理教學中經常採取一些電化教育手段,如採用多媒體教學,將要講的內容做成幻燈片的形式,或從網上搜集一些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對課堂知識的鞏固起到很好的作用。有時以討論、演講、辯論等形式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學習了關於環境保護的內容時,可讓學生寫一篇保護環境的小短文,選取幾篇較好的,讓他們在課堂上演講。這樣不僅鞏固了地理知識,還鍛煉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積極開展課外教學,豐富課外知識。由於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不能搬進課堂觀察和演示,這就使得課堂教學在知識的傳授上受到一定限制,造成某種程度上理論與實際的脫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必須與課外教學緊密結合起來。為了開展好課外教學,可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參觀考察,到一些大的工廠考察它們的污染情況,到離學校較近的山去考察那裡的植被情況。由於所在的是一所農村學校,這樣就有更多的機會和大自然打交道,當學到和農業有關的內容時,就組織學生去到田間地頭去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各種農作物的生活習性,了解那裡的土壤狀況等。結合身邊例子,注重科學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在教學中,要注重聯系與地理教學內容有關的自然現象、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並引導學生如何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解釋這些現象。例如,在授完「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節後,要求學生嘗試分析他們所住的房屋夏季有陽光而冬季曬不到陽光的原因、房頂上太陽能熱水器金屬面的安裝朝向和角度、本地區一年中白晝長短的變化與太陽直射點位置的關系。在遇到和地理有關的時事或新聞時,也啟發他們利用學過的地理知識去分析或解釋,培養他們思考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發揮教育的思想導向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中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的時期,也是心理素質發展極為重要的階段。在中學教學中,應將心理素質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切實將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中。為了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在地理學科教學中可以重點從下面幾個方面做起。一是激發學生潛力,提高思維與創新能力。為了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人才,在地理教學中應注意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促進學生的思維與創新能力,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要經常採用啟發式教學,留給學生充足的思維空間,並鼓勵他們多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在書本知識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創造。二是加強訓練,注重意志品質的培養意志。為適應將來的社會競爭做好准備。為了使學生能夠具有堅定的意志力,在教育教學中就要注重這方面的訓練,如安排學生完成一項堅決的任務,而完成它要經過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目的。還可以樹立典範,積極引導他們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青少年學生善於模仿,要經常為他們提供典範作為學習的榜樣,促進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形成。如經常引用一些為了造福百姓而不畏艱難、積極同自然災害作斗爭的人或事,通過這些人的榜樣作用來促使學生產生鍛煉自己意志的願望。三是加強思想引導,形成健全人格。不少學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人格障礙,比如自私冷漠、惟我獨尊、缺乏愛心和責任感,嫉妒心理太強、想辦法讓別的同學受到批評等 ,這些如果不能及時的糾正過來,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將起到一定的負面作用,直接影響到他們將來的擇業、家庭幸福等。四是鍛煉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素質。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讓學生多繪圖、多制簡易教具,多實驗,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如在講解地軸、兩極、經緯度等有關知識點時,有些學生總弄不清楚。可改用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辦法,讓學生在課後用乒乓球做一個小地球儀,然後評比,看誰做得最好。經過動手操作,學生不僅比較順利地掌握了有關的知識點,還提出了不少在製作地球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五是結合教學實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地理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在校園一角建地理園地,測風向、溫度,做天氣預報。節假日里,帶學生去遠足,同時進行了野外鍛煉、野外考察,樹立學生挑戰自然、戰勝自然的精神,提高了身體素質。
❽ 安縣秀水中學地理老師陳傑的資料
各中小學,幼兒園、職業中專校、進修校、教研室、業余體校、特教學校、青少年活動中心:
近年來,我縣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認真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個人,為大力弘揚新時期人民教育高尚師德,樹立人民教師良好形象,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努力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促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經研究,決定對邱婭等10位「安縣優秀校長」,對陳瑤等11位「安縣優秀教育工作者」,對趙紅梅等82位「安縣優秀教師」,對易斌等96位「安縣師德標兵」,對陳傑等101位「安縣優秀班主任」,對王愛瓊等37位「安縣優秀幼兒教師」,對余秀華等4位「安縣優秀幼兒保育員」予以通報表揚。
一、優秀校長(10人)
黃土小學
邱婭 雎水學校
李長奎
高川英才
劉應高 清泉初中
彭彬彬
寶林學校
鄧國強 沙汀中學
張華
花荄鎮中
鄧偉先 秀水一小
曾統秋
七一實小
張開珍 桑棗中學
黃顯斌
二、優秀教育工作者(11人)
活動中心
陳瑤 教 研 室
唐林
教 研
室 楊金平
實驗幼兒園 張小帆
花荄鎮中
蘇昌萬
黃土仁和 李建蓉
教 體
局 劉敏 教 體
局 周建明
教 體
局 劉清平 教 體
局 莊家彬
教 體
局 洪志武
三、優秀教師(82人)
進 修
校 趙紅梅 教 研
室 徐靜
安縣中學
卿曉慶 安縣中學
李賢雲
安縣中學
李雲 安縣中學
馮蓉
安縣中學
杜少林 安縣中學
朱定全
安縣中學
吳波 安縣中學
任軍
秀水中學
袁勇軍 秀水中學
張昌洪
秀水中學
李祖林 秀水中學
敬愛華
沙汀中學
顏華 沙汀中學
徐碧瓊
沙汀中學
金立江 桑棗中學
謝桂明
桑棗中學
李丹 桑棗中學
冉龍玉
安縣職中
李輝 安縣職中
李秀瓊
七一實小
李艷 七一實小
崔紅
七一實小
高玉紅 桑棗鎮中
王朝霞
桑棗一小
趙攀 桑棗一小
楊燕濤
桑棗二小
劉華勇 曉壩學校
鄧建平
曉壩學校
賀鳳玲 千佛學校
鄧先建
黃土仁和
徐軍 黃土仁和
張海燕
黃土小學
楊艷 黃土小學
李佳蓮
花荄鎮中
鄧興光 花荄鎮中
楊曉霞
永盛學校
余剛 永盛學校
孟建英
永盛學校
馬燕 永盛學校
夏茂盛
永盛學校
黃娟 界牌初中
李寶強
界牌初中
馮翌 界牌小學
郭利娟
界牌小學
劉娟 興仁學校
陽明佳
興仁學校
李英 塔水初中
黃艷
塔水初中
魏壽明 塔水一小
鍾德菊
塔水一小
魏代琪 塔水一小
袁濤
塔水一小
李秋萍 樂興初中
王萍
塔水二小
周明星 樂興小學
王成金
樂興初中
屈曉芹 清泉初中
李富銀
寶林學校
周曉瓊 永河學校
易吉海
清泉小學
馬修軍 民興初中
李德華
民興初中
胡華軍 秀水一小
熊登翠
秀水一小
盧廷蘭 秀水三小
帥利
秀水二小
郭寶明 河清小學
幸麗蓉
河清初中
何培英 迎新學校
馬順洗
河清小學
黃廣輝 雎水學校
陳俊全
雎水學校
張曉菊 沸水學校
鄭志紅
沸水學校
賈宗雨 特教學校
張紅梅
高川英才
蔣濤 實驗幼兒園 梁梅
實驗幼兒園 李亞 沙汀中學
黃玉華
四、師德標兵(96人)
進 修
校 易斌 進 修
校 趙詠梅
進 修
校 廖紅霞 教 研
室 羅勇
教 研
室 劉松梅
安縣中學 沈蓉
安縣中學
夏偉 安縣中學
敬丹
安縣中學
鄧剛 安縣中學
李艷
安縣中學
王廷均 安縣中學
羅登鵬
秀水中學
陳冬梅 秀水中學
張明東
沙汀中學
劉成剛 秀水中學
劉華軍
沙汀中學
楊燕 沙汀中學
王偉
桑棗中學
杜昌美 桑棗中學
張建軍
安縣職中
蘇軍 桑棗中學
楊進鳳
七一實小
林建輝 安縣職中
李彬
桑棗鎮中
席雲發 七一實小
劉春蓉
桑棗一小
龍世清 桑棗一小
楊莉
桑棗二小
劉翠娟 桑棗一小
粟小棲
曉壩學校
張周述 曉壩學校
李茂發
黃土仁和
李水平 千佛小學
張傳明
黃土小學
黃倩 黃土仁和
譚詩環
黃土小學
劉樵 黃土小學
張義勇
花荄鎮中
陳嵐 黃土小學
熊啟洪
花荄鎮中
陳秀紅 花荄鎮中
李慶
永盛學校
趙青蓉 永盛學校
李睿
永盛學校
楊晉華 永盛學校
易平
界牌初中
袁洪 界牌初中
唐歡歡
界牌小學
李娟 界牌小學
曾石慧
興仁學校
王翠香 興仁學校
陳景貴
塔水初中
馮明輝 興仁學校
蔣春蓉
塔水一小
董靜 塔水初中
楊華容
塔水一小
喻介 塔水一小
賴顯利
塔水二小
王紅 塔水二小
黃英
樂興初中
李雪梅 樂興初中
張小方
樂興小學
代敏 樂興小學
楊紅英
寶林學校
舒曉冰 寶林學校
鍾蓉
清泉小學
任小強 清泉初中
文明國
永河學校
易曉艷 清泉小學
劉顯和
永河學校
孫龍義 永河學校
王本述
民興初中
李朝榮 民興初中
黃素蓉
秀水一小
周啟輝 秀水一小
陳國明
秀水二小
胡志良 秀水一小
吳佳會
秀水三小
李冬瓊 秀水二小
謝興勇
河清小學
宋曉偉 河清初中
王丹鳳
迎新學校
唐利 河清小學
汪瓊英
迎新學校
羅華菊 迎新學校
王善華
雎水學校
黃建軍 雎水學校
張文建
沸水學校
肖英明 雎水學校
武冬梅
業余體校
王曉琴 沸水學校
胡興蘭
實驗幼兒園 陳秀蓉 高川英才
肖玲
業余體校
李平 活動中心
張玉婷
五、優秀班主任(101人)
進 修
校 陳傑
安縣中學 杜防修
安縣中學
蔣啟明 安縣中學
趙琳
安縣中學
龍萬榮 安縣中學
戎金秀
安縣中學
朱遠翠 秀水中學
房帥
秀水中學
鄧素華 秀水中學
陳華容
秀水中學
佘應軍 沙汀中學
昝林林
沙汀中學
何秋雨 沙汀中學
薛和軍
沙汀中學
覃安強 桑棗中學
曾林剛
桑棗中學
胡樂毅 桑棗中學
林昌傑
桑棗中學
劉建華 安縣職中
梁艷
安縣職中
嚴文湘 安縣職中
張艷萍
七一實小
張娟 七一實小
謝永蓉
七一實小
鍾德麗 七一實小
江俐
桑棗鎮中
楊建春 桑棗鎮中
張容
桑棗一小
李建蓉 桑棗一小
王世清
桑棗二小
曹加麗 桑棗二小
邱水平
曉壩學校
王麗瓊 曉壩學校
陳桂芳
曉壩學校
葛春梅 千佛小學
舒登菊
千佛小學
葉興蓮 黃土仁和
蔣小聰
黃土仁和
陽虎 黃土仁和
沈貴
黃土小學
劉美蓉 黃土小學
嚴福軍
黃土小學
周敏 黃土小學
劉華蓉
花荄鎮中
黃曉松
花荄鎮中
匡從榮
花荄鎮中
李小鳳
花荄鎮中
易小飛
永盛學校
吳蕊 永盛學校
張薇薇
永盛學校
庾雯雯 永盛學校
張紅梅
界牌初中
陳遠芬 界牌初中
張明銘
界牌小學
文傑 界牌小學
盧春蓉
界牌小學
馮應清 興仁學校
劉玲
興仁學校
趙小林 興仁學校
周艷玲
塔水初中
楊廷武 塔水初中
肖強
塔水一小
高代勇 塔水一小
劉啟英
塔水二小
周婭 塔水二小
鄧興蓉
樂興初中
梁清紅 樂興初中
王斌全
樂興小學
曹雪莉 樂興小學
魯雪婷
樂興小學
曹小慶 寶林學校
劉保軍
寶林學校
蔣賢軍 清泉初中
楊乾龍
清泉初中
薛燕 清泉小學
馮麗華
永河學校
李度友 永河學校
羅幫培
民興初中
魏蘭 民興初中
羅貴勇
民興初中
駱金川 秀水一小
幸吉強
秀水一小
鄧曉華 秀水一小
張曉蓉
秀水二小
蒲彪 秀水三小
楊靜
秀水三小
唐鵬 河清初中
舒丹
河清初中
邱隆軍 河清小學
陳忠鳳
河清小學
唐賢瓊 迎新學校
蔣曉娟
迎新學校
康健 雎水學校
李炫
雎水學校
鄧光彥 雎水學校
陳仕春
雎水學校
文利琴 沸水學校
鄧定蓉
沸水學校
程靜 高川英才
付華靜
實驗幼兒園 謝秀英
六、優秀幼兒教師(37人)
清泉小學幼兒園
王愛瓊
寶林學校幼兒園
扶蓉
興仁學校幼兒園
鄧茂華
永河學校幼兒園
趙紅英
塔水一小幼兒園
劉聖美
秀水一小幼兒園
唐羽
秀水一小幼兒園
焦芳
高川英才幼兒園
陳曉琴
秀水三小幼兒園
劉慶芝
界牌小學幼兒園
周碧
桑棗一小幼兒園
蘭輝
桑棗一小幼兒園
劉運慧
桑棗二小幼兒園
肖靜
永盛學校幼兒園
周小蘭
秀水二小幼兒園
張子蓉
千佛小學幼兒園
嚴映蓉
塔水二小幼兒園
張秀英
河清小學幼兒園
郝紅梅
迎新學校幼兒園
趙小紅
黃土小學幼兒園
粟瑩
樂興小學幼兒園
李鳳蘭
沸水學校幼兒園
張凡凡
雎水學校幼兒園
崔秋瑩
花荄大風車幼兒園
張素清
曉壩中心幼兒園
徐敏
秀水朝陽幼兒園
李婭
銀河小紅花幼兒園
李海英
秀水小天使雙語幼兒園
苗蓉
桑棗紅紅幼兒園
唐春艷
秀水英苗幼兒園
張菊
永河梓潼李氏幼兒園
薛春蓉
迎新騰飛幼兒園
胡鑫洳
清泉小燕子幼兒園
高萬鳳
塔水大風車幼兒園
莫代鳳
雎水和氏花蕾幼兒園
徐鳳萍
安州雙語幼兒園
劉艷
黃土中心幼兒園
蘭淑瓊
七、優秀保育員(4人)
黃土小學幼兒園
余秀華
安州雙語幼兒園
楊蘭
秀水小天使雙語幼兒園
嚴功麗
普羅旺斯幼兒園
龍小華
希受表揚的優秀校長、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優秀幼兒教師、優秀幼兒保育員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為我縣教育事業再創佳績。
安縣教育體育局
2014年
❾ 怎樣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在中學教育中,素質教育被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高度,無論是對於德育認識,還是審美能力,抑或創新精神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是人類面臨的環境、資源、人口問題逐漸引起人們重視的今天,中學地理顯得尤其重要。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更好地踐行素質教育理念,對於提高國民素質,培養21世紀「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全面發展的人才,促進國家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提高教師素質
1.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在教育領域,有一句話很是得到大家的肯定,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這句話延伸到現在,就演變成了朱熹的一句話:「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意思就是說教師的文化素養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我們的知識結構,無論是地理方面的專業知識,還是其它學科的業務知識,我們需要更廣泛地博覽,更深刻地把握。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課堂上對於知識的講解旁徵博引,游刃有餘,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也使得我們的教學藝術趨於完善。
2.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在教師具備強大的專業知識能力的基礎上,要做一名出色的地理教師,強化素質教育的極力實施,我們還需要在教育專業的能力提升方面下大力氣,提升自己的教學藝術性。對於提升課堂教學藝術,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3.提高教師的師德。教師職業的本質,就是奉獻,也就是說,教師的職業價值不能簡單地用幾千塊錢的工資來衡量,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也不僅僅在地理方面的專業知識,更是對於學生人生態度、情感價值觀施與榜樣性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必須樹立堅定的愛國愛生,奉獻教育事業的信念與理想,另外,我們還要在師生關系,以及個人魅力方面來潛移默化地施與學生正面的積極影響,使學生在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的同時,還要給他們的人格養成注入強大的活力。
二、注重教學細節,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
在地理教材所編入的知識體系當中,很多內容都滲入了一定的愛國主義因素,這既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是學生成才,知識成長的一個必需環節。教師在講解這些章節時,要以情動人,注重語言的感染力,與學生情感共鳴。教師自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民族自豪感與自尊心,需要通過教師的言行舉止、神色情態來進行無形的滲透。眾所周知,我國的地理常識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對比、比較,增強學生愛國之情。比如講到中亞南亞西亞嚴重的民族宗教沖突時,可與我國進行對比。我國對民族關系較好的處理,我國政府對少數民族的照顧,政策的優惠,是很多國家難以做到的。從民族關繫上看,中國是世界上多民族國家中最團結最和諧的國家。這樣對比,就更加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之情。再比如通過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對比,使學生了解到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成就。特別是通過學生熟悉的家鄉的發展變化來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並使之升華為對祖國的熱愛,這種有血有肉的愛,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更能激發他們的報國之情。
三、及時吸收地理信息,補充時事知識
地理教學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傳授最基本的地理知識。但是,由於教材的相對穩定性,它只能編入一定時期內有限的地理知識,不可能包羅未來不斷變化發展的所有知識。因此,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地理教材中的一些地理知識的滯後性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會遇到地理教材中的知識與變化著的形勢不相符的情形。這時,是照本宣科地硬教還是及時吸收新的地理信息,豐富學生的時事地理知識,是對地理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考驗,關繫到是否對學生進行新知識教育和捕捉新知識能力的培養。實施素質教育,地理教師要教「活」,學生要讀「活」書,從而較好地克服教材的滯後性,豐富和超前地修正地理教材的不足,使學生獲得更新、更准確的地理知識。
四、積極培育融洽的師生關系
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教育界更加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切實推進素質教育,各層教育人員都在圍繞課改理念深入學習,積極踐行,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求知慾,讓他們在地理知識的強大魅力影響下,養成積極探究,昂揚向上,執著追求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品行。這方面,師生之間融洽和諧的關系建立對於學生求知意識的喚醒,追求意識的強化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們需要加以注意。首先,對於優等生,我們不能偏袒,不能恣意包容他們學習及為人當中的種種缺陷,我們要向他們滲透強大的理想教育,幫助他們樹立高遠的人生目標,這樣,健康積極的師生關系才有著存在的基礎。其次,對於中等生,我們不能忽視,要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身的優點與缺陷,樹立強大的自信,培養他們向優等生看齊,並勇於超越的信心與願望。
總之,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領域的主流思想,對於我們今後社會的良性發展有著革命性的意義與影響。我們教師當著眼現實,積極進取,在優化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進而推進素質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