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術期末考試
1. 地理信息技術是什麼
即"3S"技術,包括--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數字地球技術。
地理信版息技術的核心是3S技術,但是並不權局限於3S技術,還包括虛擬環境,網路GIS等其他技術。
現在是地理信息技術與IT其它技術集成的時代:
1、GIS RS GPS=3S
2、GIS 多媒體技術
3、GIS 資料庫技術
4、GIS 辦公自動化技術
5、GIS 移動通信技術
6、GIS Internet技術
可見,地理信息技術的核心是3S技術,但不限於三大技術。
2. 關於地理信息技術的地理題,希望能給出答案並解釋,謝謝!!
1 B
2 B
3 B
4 C
5 B
3. 求作業答案: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的發
1、D 2、A |
4. 地理信息技術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80%以上的信息與地球上的空間位置有關。GIS的出現是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地理信息系統萌芽於上世紀的60年代。1962年,加拿大的Roger F. Tomlinson提出利用數字計算機處理和分析大量的土地利用地圖數據,並建議加拿大土地調查局建立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統(CGIS),以實現專題地圖的疊加、面積量算、自然資源的管理和規劃等;與此同時,美國的Duane F. Marble在美國西北大學研究利用數字計算機研製數據處理軟體系統,以支持大規模城市交通研究,並提出建立地理信息系統的思想。70年代是地理信息系統走向實用的發展期。美國、加拿大、英國、西德、瑞典和日本等國對GIS的研究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到1972年CGIS全面投入運行與使用,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運行型的地理信息系統;在此期間美國地質調查局發展了50多個地理信息系統,用於獲取和處理地質、地理、地形和水資源信息;1974年日本國土地理院開始建立數字國土信息系統,存儲、處理和檢索測量數據、航空像片信息、行政區劃、土地利用、地形地質等信息;瑞典在中央、區域和城市三級建立了許多信息系統,如土地測量信息系統、斯德哥爾摩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信息系統等。但由於當時的GIS系統多數運行在小型機上,涉及的計算機軟硬體、外部設備及GIS軟體本身的價格都相當昂貴,限制了GIS的應用范圍。
80年代是GIS的推廣應用階段,由於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時,價格迅速下降,特別是工作站和個人計算機的出現與完善,使GIS的應用領域與范圍不斷擴大。GIS與衛星遙感技術相結合,開始用於全球性問題的研究,如全球變化和全球監測、全球沙漠化、全球可居住區評價、厄爾尼諾現象及酸雨、核擴散及核廢料等(李德仁,1994);從土地利用、城市規劃等宏觀管理應用,深入到各個領域解決工程問題,如環境與資源評價、工程選址、設施管理、緊急事件響應等。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一大批代表性的GIS軟體,如ARC/INFO、GENAMAP、SPANS、MAPINPO、ERDAS、Microstation等,其中ARC/INFO已經愈來愈多地為世界各國地質調查部門所採用,並在區域地質調查、區域礦產資源與環境評價、礦產資源與礦權管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
90年代為GIS的用戶時代,隨著地理信息產業的建立和數字化信息產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成為了一個產業,投入使用的GIS系統,每2~3年就翻一番,GIS市場的增長也很快。目前,GIS的應用在走向區域化和全球化的同時,己滲透到各行各業,涉及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生產、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與此同時,GIS也從單機、二維、封閉向開放、網路(包括Web GIS)、多維的方向發展。
我國地理信息系統方面的工作始於80年代初。地理信息系統進入發展階段的標志是第七個五年計劃的開始,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作為政府行為,正式列入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開始了有計劃、有組織、有目標的科學研究、應用實驗和工程建設工作。許多部門同時展開了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與開發工作。1994年中國GIS協會在北京成立,標志中國GIS行業已形成一定規模。九五期間,國家將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應用作為重中之重的項目予以支持,1996年,為支持國產GIS軟體的發展,原國家科委開始組織軟體評測,並組織應用示範工程。這一系列的舉措極大的促進了國產GIS軟體的發展與GIS的應用。1998年,國產軟體打破國外軟體的壟斷,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達25%。同年,在抽樣調查25個省市19個行業的1000多個單位中,全部使用了地理信息系統(秦其明、袁勝元,2001)。地理信息系統在資源調查、評價、管理和監測,在城市的管理、規劃和市政工程、行政管理與空間決策、災害的評估與預測、地籍管理及土地利用,在交通、農業、公安等諸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 地理信息系統的組成
GIS的應用系統由五個主要部分構成,即硬體、軟體、數據、人員和方法。
5. [image]100 500分學地理信息技術可以考哪些學校 最好可以列出來一些
職業技術學校
職業技術學校簡稱「職校」,中等專業學校的一種分支。指以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力就業水平為主的學校,是中國特色辦學模式的產物。通過技術培訓可以增強市場就業競爭力,通過技能考核,合格後可以得到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和中專學歷。
專業通知
編輯
發文單位:國家教育委員會
文號:教職[1993]7號
為改進對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專業設置的宏觀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增強學校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適應能力,現將《關於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專業設置管理的原則意見》發給你們,請根據本《原則意見》,結合各地、各部門(行業)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認真貫徹實行。
關於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專業設置管理的原則意見科學合理地設置專業是學校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基礎工作,為適應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需要,保證中專人才培養的規格質量,特對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專業設置的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原則意見:
原則
一、專業設置的原則
1.根據各地、各行業經濟建設對中等專門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勞務市場的供求形勢,積極穩妥地設置或調整專業。
2.我委1993年頒布的《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專業目錄》是各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及其上級有關部門設置或調整專業的重要依據。
3.專業設置要符合人才培養的規律,有明確的培養目標、業務范圍和主幹學科基礎,有較完整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課程體系。具備能滿足教學要求的師資、圖書資料和實驗實習實施等基本條件。
職責分工
二、專業設置管理的職責分工1.國家教委主要負責中專專業設置管理方面的方針、政策的制定及專業目錄的修訂工作,統計匯總全國中專專業設置情況,進行宏觀指導。
2.省級政府和計劃單列市政府應把為當地服務的中專教育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並負責對中專學校的專業結構和布局進行宏觀統籌。省、地級教育行政部門對省、地屬中專學校專業設置及上級部門所屬學校開設為當地服務的專業,具有監督、指導的權力和服務咨詢的義務。
3.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負責其直屬學校的專業設置管理,制定本系統(行業)的「專業設置條件」,對本行業內的專業設置、專業布局提供信息服務,進行業務指導,協調本行業中專人才地區間的協作培養工作。
4.中專學校主管部門要對學校專業設置加強管理,做好有關審核、審批工作,幫助學校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及時合理地調整專業設置,使學校更好地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
設置審批
三、專業設置的審批許可權中等專業學校專業設置審批,實行分別由中專學校、學校主管部門和省部級教育行政部門分級、分工負責的辦法。
1.經評估合格的學校,有權根據社會實際需求和有關規定,在本校已設寬專業下面設置專門化;有權根據社會實際需求和有關專業的設置條件,在專業目錄范圍內設置與學校原有專業同類的專業。
2.經評估定為省部級以上的重點學校,有權根據社會實際需求和有關專業設置的條件在專業目錄范圍內自主設置專業。
3.學校要開設專業目錄以外的新專業,需作試辦專業進行論證,報請學校主管部門審核,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徵求有關業務部門意見後審批(中央部委直屬學校由其主管部門審批),報國家教委備案。
4.經評估未合格的學校,在達到合格標准以前,任何專業的增設均需學校主管部門從嚴審批。
5.各校專業設置凡有調整者,均應及時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及有關行業的教育行政部門備案,以便宏觀統籌和評估督導。
各地、各部門要充分發揮中專教育的辦學潛力,拓寬服務面向,形成有利於本地、本行業經濟發展的合理的專業結構和專業布局,以提高中專學校的整體辦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