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初一地理日本教學設計及反思

初一地理日本教學設計及反思

發布時間: 2021-02-23 06:25:29

① 地理七年級下日本一課教案

第七章 第五節
學生姓名 班級
課題: 日本 課型:新授課 使用時間: 年 月 日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一、 學習目標:
1. 記住日本的四大島嶼及位置
2. 記住日本工業的主要分布地區
3. 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火山給人們帶來的利與弊
4. 結合日本的國情,分析日本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的發展特點
5. 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6. 在地圖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范圍和主要組成部分及重要的城市
二、 重點:
1. 記住日本四大島嶼
2. 記住日本主要工業區的分布
3. 記住日本主要城市
三、難點:
1、結合日本的國情,分析日本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的發展特點
四、學習指導:
1. 閱讀導學稿中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獨學)
2. 根據課本或地圖冊,獨立完成下面的「基礎練習」,並用紅筆在自己不會做的題目旁邊標 「*」
3. 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組內交流,解決難題(群學)
4. 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兩個同學之間互相抽背有關內容(黑體字部分)(對學)
5. 小組長把本組有關情況展示在黑板上(大展示)
五、時間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基礎練習
第二課時:基礎練習過關
第三課時:課堂測試及評價
六、基礎練習:
1、日本由 、 、 、 四個大島及周圍一些小島組成,東臨 洋,西臨 海,隔 海峽與 國相望。
2、日本是一個善於吸收外來先進文化技術的國家,日本 的文化對其社會和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3、日本的最高山是 ,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4、日本位於 板塊和 板塊的交界處,地處 火山地震帶,因此火山、地震很多,有「 」之稱。
5、日本多火山地震對日本的民俗與文化影響很大,請列舉兩個實例:

6、日本自然資源 ,大多數工業生產所需要的 和 嚴重不足,貿易主要依靠 ,經濟具有很強的 性。
7、日本的工業主要集中在 及 沿岸地區,被稱為「 」工業布局。其主要原因是:為了便於運進 和輸出 ,減少運費。
8、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的工業已向 、 、 轉換。
9、日本是亞洲唯一的 國家,工農業都非常發達,但因為地狹人稠,糧食需要進口,居民以 為主食。日本人把米飯叫 (Rice)。
七.課堂測試,獨立完成
以下練習由小組長批改,並報課代表計分,每小題0.2分
1、 日本最大的島嶼是
A、本州島 B、四國島
C、北海道島 D、九州島
2、關於日本,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內陸國家 B、氣候乾燥
C、海岸線曲折 D、位於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上
3、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是因為它位於
A、太平洋內部 B、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的交界處
C、亞歐板塊內部 D、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
4、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本國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資源豐富
B、人口眾多,國同市場大
C、農業發達,為工農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D、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5、日本在同中國的經濟貿易中,向中國輸出的商品主要是
A、農副產品和工業原料
B、木材和化工原料
C、服裝和工業產品
D、汽車和家用電器
6、日本下列工業區不是位於瀨戶同海沿岸地區的是
A、北九州工業區 B阪神工業區
C、瀨戶內工業區 D京濱工業區
7、下列日本四大城市中,屬於微電子工業基地的是
A、東京 B、大阪 C、名古屋 D、北九州
8、下列日本技藝不是來自中國的是
A、茶道 B圍棋 C相撲 D空手道
【小組長檢查、批改、過關簽字和課堂筆記】

地理教學設計與反思

作者及工作單位
教材分析
1.課標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本節內容的知識體系;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後教材內容的邏輯關系。
2.本節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為什麼學本節內容),
學情分析
1.教師主觀分析、師生訪談、學生作業或試題分析反饋、問卷調查等是比較有效的學習者分析的測量手段。
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主要分析學生現在的認知基礎(包括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要形成本節內容應該要走的認知發展線。
3.學生認知障礙點:學生形成本節課知識時最主要的障礙點。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注意按照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進行分析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主要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很清楚地再現。)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設計評價方案,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另外,也可以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 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 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等,避免空談出現的問題而不思考出現的原因,也不思考解決方案。
3. 對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尤其是對以前教學方式進行的改進,通過設計教學反饋,實際的改進效果如何。
4.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麼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麼評價?對你有什麼啟發?

③ 初一地理500字反思

這些反思好寫。 不過500字就有點變態了、
在這一次的地理測試中,我的成績是89分,這個成績對於我來說不是很理想(或者很不理想),在我們班(或者在全年級中)中是xxxx水平。我對此很後悔,也很慚愧,因為這張卷子反應了我在這個階段的努力還不夠,對於在初中新開始的地理這門課的重視還是有些不足,並且還在這次考試中暴露了我一貫粗心的毛病,比如說寫經緯度的時候沒有加上方向,還有把比例尺少看了一個0,甚至還沒有看見方向標。這些低級的錯誤為我拉下了很多分,讓我的成績變成了如此的血淋淋(呃是不是有點誇張了.. )。對於在這個最低級的問題上丟分,我十分的責怪自己,責怪自己在考後對自己過於自信,以至於檢查的時候不是很細致,導致這個結果。還有一部分的分丟在自己對於某些方面的掌握還不是很牢固,這也源自於自己在上課的時候還不夠專心,有時侯會忍不住同旁桌的同學開小會,還有的時候會不能夠將注意力完全的集中在課堂之上,大腦會開小差。正是因為我的這些不好的行為,所以相應報答給我的成績也便是這樣的,我很後悔自己曾經的行為。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努力做到上課認真聽講,課前仔細預習,課後積極復習,認真完成作業,真正的開始重視這門課,在學好這門課的時候去試著愛上這門課,讓它變成我的一個興趣。我會努力讓自己少一些後悔,多一些驕傲!

呃時間是不是已經過了? 現場碼的可能有點不好 可以回去再改改。

④ 初一地理反思

在這一次的地理測試中,我的成績是89分,這個成績對於我來說不是很理想(或者很不理想),在我們班(或者在全年級中)中是xxxx水平。我對此很後悔,也很慚愧,因為這張卷子反應了我在這個階段的努力還不夠,對於在初中新開始的地理這門課的重視還是有些不足,並且還在這次考試中暴露了我一貫粗心的毛病,比如說寫經緯度的時候沒有加上方向,還有把比例尺少看了一個0,甚至還沒有看見方向標。這些低級的錯誤為我拉下了很多分,讓我的成績變成了如此的血淋淋(呃是不是有點誇張了.. )。對於在這個最低級的問題上丟分,我十分的責怪自己,責怪自己在考後對自己過於自信,以至於檢查的時候不是很細致,導致這個結果。還有一部分的分丟在自己對於某些方面的掌握還不是很牢固,這也源自於自己在上課的時候還不夠專心,有時侯會忍不住同旁桌的同學開小會,還有的時候會不能夠將注意力完全的集中在課堂之上,大腦會開小差。正是因為我的這些不好的行為,所以相應報答給我的成績也便是這樣的,我很後悔自己曾經的行為。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努力做到上課認真聽講,課前仔細預習,課後積極復習,認真完成作業,真正的開始重視這門課,在學好這門課的時候去試著愛上這門課,讓它變成我的一個興趣。我會努力讓自己少一些後悔,多一些驕傲!

呃時間是不是已經過了? 現場碼的可能有點不好 可以回去再改改。

⑤ 如何對初中地理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地理課堂教學能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異常關鍵。教學設計首先要認真研讀課程標准,明確新課程標准要求的重、難點,領會其思想理念顯得尤為重要。不要受以前的思維束縛,要與時俱進。還應注意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三維目標的確定。以上就是教學設計這個環節應多加註意的。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地理課也是這樣。良好的導入,能夠引人入勝,激發學習興趣,把同學們的注意力都轉移到教學上,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導入應盡可能貼近生活,這也符合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導入還應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導入環節容易出現的錯誤是牽強附會,為了導入而導入。還有導入的時間不要過長。課堂教學導入要以最少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拉近學生與教材、學生與教師的心理距離,使學生盡快進入課堂學習狀態。一堂完整的課不僅應當有引人入勝的開頭,豐滿翔實的展開,還應有發人深省、餘味悠長或知識升華的結課。課堂接近尾聲的時候一定要對本堂課進行回顧總結,並突出重、難點,有利於學生系統地掌握所學知識,實現知識的升華與遷移。

對於整個教學,也有很多值得我們注意,並不斷地去實踐。作為一名教師,站在講台上就一定要自信,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還要樹立良好的形象,著裝大方,符合規范。另外,不要有小動作,教態自然大方。教學語言要科學性、專業性,盡量使用專業術語,簡潔明了。切記口頭語。聲音要洪亮、清晰,有節奏,語氣分明。教學過程要再現知識的學習過程,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關注學生的邏輯起點。突出重、難點。知識點之間的銜接與過渡要自然流暢。教學過程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不斷引導。「學起於思,思源於疑」,課堂問題的設計也很關鍵。課堂教學提問應避免 「無效提問」,問題的難易程度以及提問的時機也應進行很好的把握,問題要具有啟發性、思考性。並且必要時還要進行導答。提出問題後要留出時間讓同學們思考。另一方面,老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尊重學生,還要鼓勵學生盡量做出完整的回答。學生回答後要及時做出適當的評價,而不是簡單地說「很好,請坐」。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環節要合理有效,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多關注學生,與學生要有一定的眼神交流,別低著頭只顧講課。教學要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只是發揮引導的作用。另外,多媒體課件方面,PPT上文字要精練,忌密密麻麻的全是文字,PPT顏色的搭配要符合學生的色彩習慣,文字與背景的色彩對比度要大,確保文字能清晰可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