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英國近代地理學研究

英國近代地理學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2-23 00:16:32

㈠ 英國地理、經濟及文化是怎樣的

一.英國概況
(一). 國土情況
英國是近代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正式名稱「聯合王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全國面積共24.24萬平方公里,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它們各有不同的特徵和個性。
英格蘭,擁有四千三百萬人口,是英國最大的地區,英倫聞名於世的歷史和傳統大多源自這里:莎士比亞的Stratford-upon-Avon,The Cotswold Hills, 白金漢宮的王室以及溫莎城堡……首都倫敦是世界上主要的金融、保險和商業中心,也是年輕人聚集的大都市。而越來越多像利物浦和曼切斯特等的城市,正因為其富有特色的英式俱樂部和音樂盛會而越來越出名。
蘇格蘭比英格蘭小不了多少,但人口比英格蘭少得多。只有五百萬人口生活在這個遍布山脈、湖泊和峽谷的地區。它是歐洲最後幾個未被破壞的自然風景區之一。蘇格蘭的經濟由漁業和林業組成,擁有先進的科學和工業技術。其文化傳統悠久豐富,每年八月份舉辦的愛丁堡藝術節是世界上戲劇和表演藝術最盛大的節日。
威爾士有三百萬人口,以其美麗的田園風光、熱情好客聞名於世。近些年來,威爾士南部的城市加的夫(Cardiff)和斯旺西(Swansea)經歷了建築和經濟上的復興,在這里投資的日本公司比在歐洲其他任何地方都多。
北愛爾蘭的人民以熱情好客聞名,深受留學生的喜愛。北愛爾蘭與英國大陸和歐洲的交通都十分方便,景色怡人,是學習的好地方。
在英國,留學生可盡情體驗豐富的多元文化。 校園座落於城市,或高地、湖區、海濱,又或鄉村、老工業區等等。由於英國是個相對較小的島國,學生們很方便地就可以到各地游覽,體味英國多資的文化和優美的自然環境而毋須太多花費。
(二). 人口情況
到20世紀末英國的總人口為5,940萬,在世界上列第17位。近20年來增加的人口就超過300萬。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人口的老齡化也在增加。在其國土的四個組成部分中,英格蘭的人口密度最大,蘇格蘭最小。據最近的一次人口調查表明,94.5%的人均視自己為「白人」,佔5.5%的人認為自己屬於別的人種。
幾個世紀以來,不論是出於政治避難還是宗教迫害,或者為尋找商機,外來移民紛紛在英國落戶。長久以來,愛爾蘭人占據了外來人口中的大部分。後來猶太人和歐洲難民也來到英國,尤其是從19世紀末期到1945年後的時期。
本世紀的50年代和60年代,是加勒比海和南亞次大陸的移民大量湧入的時期。而到了近年,則由非洲各國涌來了大批移民。目前,英國約有6萬華人,佔英國總人口的0.3%。
(三). 氣候
英國屬海洋性溫帶氣候,受灣流的影響,氣候總體來說濕潤而溫和。
一般冬溫夏涼,總的來說,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通常夏季(6-9月)較熱(25-30oC),有時也會突然降溫;秋冬季(10月-3月)較冷,氣溫常在0oC以下,而且多霜。12月後常下雪。盡管東部比之西部和北部要乾燥些,全年的降水分布仍是十分均勻的。總體來看,全年雨水較多,較為潮濕。
(四). 經濟
英國在18世紀末及19世紀初就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其社會財富正是植根於鋼鐵製造業、機械重工業、棉紡織業、煤炭採掘業、造船業及貿易之上的。但是,過去幾年中,英國的經濟和工業模式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服務業現在已在國民生產總值中佔到66%的比例,並佔到就業人口的75%。英國在金融和商業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旅遊則是另一個主要的增長領域。倫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倫敦城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海外銀行,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國際保險市場之一。
製造業仍然在英國經濟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諸如醫葯、生物工程、化工以及電子等高科技產業也獲得了異乎尋常的成就。近海石油和天然氣則對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
英國是世界上第4大貿易國,它的商品和服務業約佔世界貿易量的5.7%。作為歐盟的成員國,英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組織的一部分,與其他成員國一起實現了40%的世界貿易出口。
(五).社會文化
基督教是英國的傳統宗教,但世界上的大多數宗教,在此也可以覓到
蹤影。穆斯林是英國的第二大宗教,此外還有印度教、猶太教、錫克教的團體。英國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許多從事藝術和媒體工作的英國人享有國際聲譽。英語是英國的主要語言,也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據最近的調查統計,威爾士人中有五分之一的人說威爾士語,蘇格蘭則約有7萬人說蓋爾語。

㈡ 近代地理學時期地理文獻的六大傾向是什麼

近代地理學時期地理文獻的六大傾向(弗里曼)
地理學文獻中的六大傾向。

1.網路全書傾向 此傾向與收集世界各地,特別是西歐、北美居民知之甚少的地區的新資料有關。雖然大發現時代早已過去,而且到19世紀末葉,世界大部分地區都已為盎格魯—撒克遜探險家所涉足,但仍有不少地帶——尤其在非洲,即使不是未知地域,在當今地圖上也是一片空白。實際上,在地理學的近代時期之初,北美大陸的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出現永久性的農場。

2.教育傾向 如詹姆斯所強調的,此傾向標志一門學科需要傳播知識,證明其有用性,並確保其可以再生產。為了在學校、學院和大學奠定地理教學的堅實基礎,課程的改革者和設計者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弗里曼,1980a,1980b;斯托達特,1986)。

3.殖民傾向 此傾向反映出在近代時期前幾十年的環境形勢,英國尤其如此。其殖民帝國正日漸鞏固,勞動力以大城市為中心的空間劃分並覆蓋地球表面相當大的部分正逐步形成,商界組織要求提供有關各國的大量信息,於是提供信息成為地理研究的一項主要任務,而信息傳播則是地理教育的基石。

4.概括傾向 此傾向說明了按網路全書傳統和殖民傳統收集起來的資料的運用日益增長。學術研究不僅包括收集與核實事實,並且要對事實予以解釋,而解釋所用的方法和目的決定了地理學發展的早期範式。

5.政治傾向 此傾向體現在當代對地理學知識的應用。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重新劃分世界版圖會議上,I.鮑曼曾是美國總統W.威爾遜的首席顧問,像豪斯霍費爾這樣的地緣政治學家對納粹德國的生存空間觀念是有影響的(詹姆斯和馬丁,1981;帕克,1985)。

6.專門化傾向 此傾向是對知識不斷增長,因而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掌握全部知識即使在地理學一個學科內——的反應。在近代時期以前,科學家和其他學者的興趣和專長可以非常廣泛,但是後來由於研究文獻的數量不斷增加,研究方法要求更長、更嚴格的培訓,地理工作者必須專門化,即首先成為一名地理學家,爾後在地理學范圍內選定並專攻一個基礎領域或地球表面一個特定區域。

㈢ 英國學派哪個方面在國際地理學界影響很大

英國哪個排隊的國際第一學建議影響很大,我覺得都挺大的。

㈣ 英國地理學家馬恩在研究英國城市時發現,在絕大多數英國城鎮內部的分布都有東西向的分異。讀下圖,回答問

(1)① 城市中心人口流量大交通最便利中心商務區(內6分)
(2)西容部東部(2分)
(3)西部為盛行風的上風向,環境好,地價高。(或東部為下風向,工業區,低價低。)(2分)

㈤ 英國留學地理專業的優勢有哪些

1. 沒有人真正知道你在學什麼
如果你學的是人文地理的話,那真的是沒人知道你在學什麼了,你從此以後會成為一個神秘的boy。人們會將你的學位和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國際關系學,地質學等一大堆學科做對比。
2. 你能去很多很多地方
你好好想想,還有什麼其他課程能像地理學一樣,讓你有機會去像冰島和喜馬拉雅山這種地方嗎?即使它實際上只去英國或者中國轉一轉,至少你也有機會去各地轉轉。
3. 你將過上一種藝術生的生活
即使你的專業是自然地理,而且讀的還只是一個本科學位,你一個星期也最多隻有約7小時可以休息。我的天哪!請腦補我的小嶽嶽臉。
4. 地理生最有趣
可能是因為平時沒什麼機會交際,地理專業學生一旦瘋起來我們自己都害怕。你自己去看好了,學校附近最知名的酒吧里,一定有地理生在參加派對,而且玩得最歡樂。
5. 什麼都會一點
經濟?歷史?化學? 生物學?政治?物理?沒錯,地理包括所有這些學科的知識點。所以我們真的是全才。
6. 才不只是地質學家
因為我們知道,生活中有比石頭更重要的事情。
7.論文實際上超有趣
什麼匯率波動啊或者論計算機的bug該怎麼修復啊或者微積分的運用啊,這種東西我們根本不care好嗎?我們要做的是去巴塔哥尼亞看冰川,去阿依納巴度假!
8. 因為當一名地理老師是一個夢想
你敢說你小時候沒有羨慕過你的地理老師?在學生時期能跑遍大好河山,工作了以後也只需要講講各種有趣的東西,而不是那什麼公式。
9. 每個人都喜歡的火山
你知道嗎,火山的噴發其實是一次愛情的表現。你也可以做一個類似的反應,用醋和小蘇打混合一下就能做出這個效果。
10. 因為每個人都喜歡塗顏色
這個還用解釋嗎?看這張圖的時候明顯比看一堆黑色水筆要開心嘛!

㈥ 英國近代史

17 世紀中期至20 世紀初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發展,直至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歷史。我國史學界一般以17 世紀中葉的英國革命作為英國近代史的開端。

因為海外的殖民掠奪和圈地運動的發展而不斷擴大,資產階級崛起為一支新興且強大的政治力量,17世紀中後期,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與斯圖亞特王朝的沖突日益尖銳。

1658年爆發了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政權的資產階級革命,1688 年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資本主義發展拓寬了道路。

18世紀中葉英國爆發第一次工業革命,在工業革命中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誕生了,從19世紀30年代起,他們憑借藉助工人階級的支持,通過一系列改革,如1832年、1867 年和1884 年擴大選舉權的國會改革以及文官制度改革等,最終在20 世紀初使英國建立起現代資產階級民主政治。

(6)英國近代地理學研究擴展閱讀:

17世紀中葉,英國通過圈地運動,血腥立法,海外掠奪,不斷向外擴張,在隨後的300多年裡,英國由一個僅僅幾百萬人口的島國,成為世界上頭號殖民帝國。

到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在英國首先爆發,經過工業革命洗禮後的英國,成為國際貿易和世界金融信貸中心。

英國愈發不斷擴大海外殖民地的掠奪,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歐洲、中國香港,還有美國的一部分領土,共有50多個殖民地。

英國成了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跨度最廣大的國家,因為英國的領土橫跨七大洲,四大洋,24小時任何時間內,太陽都能夠照到英國的部分領土,因此英國人自豪的稱自己為日不落帝國。

㈦ 地理學 是在哪誕生的 國家 托勒密

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在其發展過程中,明顯的形成了古代地理學、近代地理學和現代地理學三個時期。
自遠古至18世紀末,是古代地理學時期,主要以描述性記載地理知識為主,而且這些記載多是片斷性的,缺乏理論體系,地理學內部尚未出現學科分化,各國的地理學基本上是在該國封閉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
在早期,以中國和古希臘的成果最顯著。中國的《尚書·禹貢》、《管子·地員》、《山海經》、《水經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較早的地理學史料。到了後期,歐洲地理大發現涌現出了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地理探險家,他們的發現極大的推動了地理學的發展。
地理學
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學時期。近代地理學形成的標志是德國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爾的《地學通論》兩書的問世。
近代地理學是產業革命的產物,是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而成熟起來的。這一時期,各種學說分起、學派林立。地理學的各部門學科幾乎都在這個時期出現和建立,因此也是部門地理學蓬勃發展的時期。
洪堡德為自然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以後德國的李希霍芬、法國的德馬東為自然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美國的戴維斯和德國的彭克分別創立了侵蝕輪回學說和山坡平行後退理論,標志著地貌學的建立;奧地利沃漢恩的《氣候學手冊》、俄國沃耶伊科夫的《全球氣候及俄國氣候》、德國柯本的世界氣候分類,為氣候學奠定了基礎;英國的華萊士對世界動物區劃分為動物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俄國道庫恰耶夫的土壤地帶學
地理學
說為土壤地理學奠定了基礎;李特爾和德國的拉采爾建立了人文地理學等等。其中,人文地理學家表達了一種根深蒂固的願望:理解人類經驗的復雜性和精妙性,從而在實踐上更多地注意質量而不是數量,形容詞而不是名詞,心理學而不是經濟學。如果理想化一點,人本地理學家應該是這樣一個亞歷山大·洪堡,掌握著海量的事實——也就是名詞。但是他還必須愛好自然、能感悟自然並尋求其意義,就像他哥哥威廉·洪堡一樣。「它意味著什麼?它究竟意味著什麼」?這個問題必須永遠藏在人本主義地理學家的意識里,從而使他同時能成為一個道德家和哲學家。
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現代地理學時期。現代地理學是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產物,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其標志是地理數量方法、理論地理學的誕生和計算機制圖、地理信息系統、衛星等應用的出現。現代地理學強調地理的統一性、理論化、數量化、行為化和生態化。
地理學中方法性學科和技術性學科——地理數量方法、地圖學等,將率先獲得較多的發展;綜合性分支學科、應用性分支學科,如綜合自然地理學、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醫學地理學、行為地理學、資源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等將有較快的發展;地理學中研究人文的趨勢將會加強,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比重將會增大。

㈧ 近代地理學的特點是什麼

地理抄不再注重自然地理研究,對人文地理也有更多關注.

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學時期。近代地理學形成的標志是德國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爾的《地學通論》兩書的問世。

近代地理學是產業革命的產物,是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而成熟起來的。這一時期,各種學說分起、學派林立。地理學的各部門學科幾乎都在這個時期出現和建立,因此也是部門地理學蓬勃發展的時期。

洪堡德為自然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以後德國的李希霍芬、法國的德馬東為自然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美國的戴維斯和德國的彭克分別創立了侵蝕輪回學說和山坡平行後退理論,標志著地貌學的建立;奧地利沃漢恩的《氣候學手冊》、俄國沃耶伊科夫的《全球氣候及俄國氣候》、德國柯本的世界氣候分類,為氣候學奠定了基礎;英國的華萊士對世界動物區劃分為動物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俄國道庫恰耶夫的土壤地帶學說為土壤地理學奠定了基礎;李特爾和德國的拉采爾建立了人文地理學等等。

㈨ 1.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學的主要流派 2.什麼是生物適應和文化適應 3.試列舉人口分...

3.人口分布主要受自來然和社會自經濟條件影響。自然條件包括:氣候,海拔高度,水體,土壤條件和礦產資源。社會經濟條件包括:社會生產方式,生產發展和布局,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運輸條件。其他因素如科學技術進步,其可改變或削弱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人口的遷移和居住的選擇性將有所增大。如開發歷史,開發歷史悠久的地區,人口比較稠密。 國家間的政治關系,各國人口經濟政策、疆域變動、戰爭等政治因素,都會影響人口分布。

㈩ 歷史的地理樞紐的介紹

本書包括英來國近代地理學鼻自祖哈麥金德的兩篇論文:《地理學的范圍和方法》與《歷史的地理樞紐》。這兩篇文章都是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宣讀的。《地理學的范圍和方法》在1887年1月份宣讀,立即在英國引起了很大的反應,把英國的地理教學推到一個新的階段,並奠定了今日英國地理學的思想基礎。這篇論文被認為是英國地理學的一篇經典文獻。《歷史的地理樞紐》於1904年1月份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宣讀,則影響到世界政治。《歷史的地理樞紐》這篇論文所以能影響世界政治,被人們作出這種或那種評價,是因為麥金德在文章中提出了「心臟地帶」的論點。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