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初二第一學期期中試卷及答案

地理初二第一學期期中試卷及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2-22 23:15:16

㈠ 初二第一學期 期中考試 地理....

中國的區域地理復習-中國地理(1)

一、考試內容
l、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國土構成。行政區劃。

2、中國的民族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及主要少數民族的地區。

3、中國的地形
地形的總體特徵。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
地形對我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中國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

4、中國的氣候
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溫度帶。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干濕地區。
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主要災害性天氣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5、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區和內流區,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徵。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長江源流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黃河的源流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組成和水文特徵。紅水河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
京杭運河概況。目前通航河段。

6、海洋
鄰近海域。海洋資源,主要漁場和海洋水產。主要鹽場。

7、中國的交通運輸業、商業和旅遊業
(1)交通運輸業
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主國鐵路干線和鐵路樞紐。
主要內河航道和重要河港。
海洋運輸和主要海港。
公路、航空、郵電的發展。
交通運輸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前景。

(2)商業
主要的商業中心。主要進出口商品,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

(3)旅遊業
發展旅遊業的意義。 中國主要的旅遊地。

二、重難點解析
1、中國的陸上鄰國
對於中國的鄰國同學們首先應在地圖上明確十五個鄰國的位置,同時應掌握這些鄰國分屬於世界的哪一個區域,這些國家分別和中國的哪個省區相鄰,以及這些國家的重要地理特徵。

編號
鄰國名稱
所屬區域
與中國相鄰的省
地理特徵

1
朝鮮
東亞
遼寧、吉林
半島國

2
俄羅斯
歐洲東部和北亞(相鄰部分屬北亞)
吉林、黑龍江、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3
蒙古
東亞
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
哈薩克
中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均為內陸國,哈薩克為世界最大的內陸國

5
吉爾吉斯斯坦

6
塔吉克

7
阿富汗
西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內陸國(目前世界熱點)

8
巴基斯坦
南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臨海國、與我國相鄰的是克什米爾的巴控區

9
印度
南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臨海國(重點國家)

10
尼泊爾
南亞
西藏自治區
內陸山國,以喜馬拉雅山與中國分界,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尼邊界

11
錫金

12
不丹

13
緬甸
東南亞
西藏自治區、雲南省
臨海國,怒江流入緬甸後為薩爾溫江

14
寮國
東南亞
雲南省
內陸國,瀾滄江流入緬甸、寮國後為湄公河

15
越南
東南亞
雲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臨海國

2、中國的海上疆界
我國有18000千米長的海岸線,對於我國的海上疆界同學們應了解如下幾個概念:

臨海:和大陸直接相臨的海域。我國的臨海有渤海(A)、黃海(B)、東海(C)、太平洋(E)、南海(D)。這里應注意我國台灣島的東部與太平洋直接相臨。

領海:國家領土在海中的延伸,屬於國家領土的一部分。領海的范圍是從大陸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12海里。國家對領海行使主權。

內海:如果邊緣海或海峽完全屬於我國領海,則為我國內海。我國的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

專屬經濟區:從大陸海岸基線向海中延伸200海里。專屬經濟區所屬國傢具有勘探、開發、使用、養護、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資源的權利,對人工設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環保等的權利。其它國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飛越的自由,以及與這些自由有關的其他符合國際法的用途(鋪設海底電纜、管道等)。

3、對我國地形特點的評價
我國地形的第一個特點是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這個特點首先為我國農業多種經營提供了自然條件,不同的地形區適合不同類型農業的發展;廣大的山區蘊藏著豐富的森林資源、草場資源、水能資源和旅遊資源;但山區限制了交通發展,對外聯系不便,同時山區耕地面積小。

我國的地勢特點是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太平洋的暖濕氣流能夠順著地勢深入我國的內陸地區,這一狀況可以和美國的東海岸進行對比。同時「水往低處流」,西高東低的地勢使我國的大江大河大都是自西向東流淌,溝通了我國東部和西部、沿海和內陸的聯系。當大江大河流經階梯交界處時,往往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位於我國一級階梯和二級階梯交界線上的水電站主要有:黃河的龍羊峽、劉家峽、李家峽等,長江及其支流上的龔嘴、二灘等;位於我國二、三級階梯上的水電站有:黃河的小浪底等,長江上的三峽、葛洲壩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橋、龍灘、岩灘等。

4、中國山脈的界線作用
山脈是中國地形的骨架。山脈不但是一些重要地形區的分界線,有時也是一些人文地理事物的界限。

山脈走向
山脈名稱
地理事物的分界線

東西走向
天山
北側是准噶爾盆地,南側是塔里木盆地

陰山
北側是內蒙古高原,南側是黃土高原

昆侖山
北側是塔里木盆地,南側是青藏高原

秦嶺
北側是黃土高原,南側是四川盆地,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

南嶺
北側是江南丘陵,南側是兩廣丘陵,湖南、江西和廣東的省界

東北—西南走向
大興安嶺
西側是內蒙古高原,東側是東北平原

太行山
西側是黃土高原,東側是華北平原,山西和河北的省界

巫山
西側是四川盆地,東側是長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
西側是雲貴高原,東側是江南丘陵

長白山
中國和朝鮮的界山

南北走向
橫斷山脈
西側是青藏高原,東側是四川盆地

加蘭山
西側是內蒙古高原,東側是黃土高原

西北東南走向
阿爾泰山
中國和蒙古的界山

祁連山
北側是河西走廊,南側是柴達木盆地

喜馬拉雅山
中國和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的界山

地形一級階梯和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地形二級階梯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外流區域與內流區域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中國南方和北方的界線:秦嶺—淮河

5、中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成因分析

中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是:氣溫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溫差大。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緯度近50度。在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我國北方的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低,北方的白晝也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陽光熱自然也就比南方少。此外,我國冬季風的源地在西伯利亞、蒙古一帶,寒冷的冬季風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冬季風南下的過程中,又受到我國東西走向的重重山嶺阻擋,勢力逐漸減弱,南方受冬季風的影響遠比北方小(這一點可與北美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進行對比)。所以造成了南北溫差大的氣溫分布特點。

中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國普遍高溫。在夏季,太陽光直射北半球,我國北方的正午太陽高度雖然較南方低一些,但北方的白晝時間卻比南方長,得到的光熱並不比南方少多少。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地面熱量容易散失,所以青藏高原氣溫較低。(青藏高原還是我國太陽輻射最強的地區)。

6、季風活動和雨帶的移動

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降水量的這種時間變化特徵,是與季風因鋒面移動產生的雨帶推移現象分不開的。

5月,北上的夏季風氣流與南下的冷空氣在南嶺一帶相遇,雨帶便在此徘徊,華南雨季開始(E),如廣州5月份降雨量就達300毫米;

6月,雨帶隨鋒面推移到長江流域,並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大約擺動1個月左右,陰雨連綿,此時正值梅子黃熟時節,稱為長江中卞游地區的梅雨季節(D),從天氣角度分析屬於准靜止鋒;

7、8月份,雨帶隨鋒面推進到華北,東北等地,我北方降水量顯著增加(C);

9月北方冷空氣勢力強大,雨帶隨鋒面迅速撤回到長江以南。

7、中國的災害性天氣

寒潮;每年秋末、冬季和初春,常有強冷空氣從西伯利亞、蒙古一帶侵入我國。這種大范圍的強冷空氣活動,叫做寒潮。寒潮的實質就是快行冷鋒。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受到寒潮的影響,只有西藏、雲貴地區受寒潮影響較小。寒潮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它帶來的嚴寒、大風、霜凍、沙暴等惡劣天氣,對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常造成危害。

台風:台風是一種發源於熱帶洋面的熱帶氣旋。西北太平洋熱帶洋面是全球台風發生次數最多的海域。台風從這里形成後,向西北移動,因此,我國受台風襲擊比較頻繁。台風在我國的登陸地區,主要集中在廣東、台灣、海南、福建等省。我國沿海其他省區也都受到過台風的襲擊。

旱澇災害:中國的旱澇災害和當年夏季風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講夏季風強的年份我國容易發生的是北澇南旱,夏季風弱的年份容易發生的是南澇北旱。

華北地區的春旱:形成春旱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我國華北地區春季少雨;二是我國春季升溫快,蒸發大;三是春季正是華北地區小麥返青的季節,農業用水量較大。一般來講季節性積雪融水對春旱有緩解作用,但在東北比較明顯,華北地區作用不大。

長江流域的伏旱:伏旱發生在梅雨之後,是副熱帶高氣壓控制的結果,一般來講台風的到來可緩解伏旱。

8、一九九八年長江洪水的成因分析

1998年6~8月份,長江出現的全流域組合型的特大洪水,有專家認為與厄爾尼諾現象有直接的關系。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導致了全球大氣環流活動的異常;赤道太平洋海溫異常,導致大量暖濕空氣輸向我國大陸,印度洋海溫異常使得孟加拉灣的濕熱空氣變強,吹向中國,使長江流域維持了一個明顯的降雨帶,造成了長江上、中、下游都降強暴雨,形成了特大洪水。

但是,這次特大洪水的形成,除了自然原因外;還有人為原因:

①森林破壞驚人,水上流失嚴重,造成長江中上游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長江的含沙量劇增,加大了因暴雨而釀成洪災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了自然界本身的抗災減災能力。據1957年統計,長江流域森林覆蓋率為22%,水土流失面積為36.38萬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積占流域面積的20.2%;30年後的1986年,森林覆蓋率減少了一半多,為10%,水土流失面積卻猛增1倍,達73.94萬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積占流域面積的41%。

②水土流失導致的泥沙淤積和人們大量圍湖造田,為長江流域承擔蓄洪重任的八大湖泊面積劇減。從20世紀40年代未到80年代初,八大湖泊面積減幅1半,容水體積減少5500多立方千米,超過了建設中的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的兩倍。

③"人水爭地"現象突出。長江流域現有4億多人,本不應該有人定居的泄洪區內都住滿了人,並發展了相當規模的經濟。這種現象勢必加重洪水的災害程度。

通過這次大水災的教訓,國務院提出了"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平烷行洪;以工代賑,移民建鎮;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的災後重建32字方針。實際上就是要實施長江全流域的綜合治理,協調人和自然的關系,使長江流域實現可持續發展。

9、南水北調工程

南水北調研究論證工作已經有了40餘年的歷史。據了解,我國的水資源"既患寡又患不均"。在北方嚴重缺水的同時,南方卻有大量富餘的水資源白白流入大海。為此,我國在50年代就有了南水北調的戰略設想。從那時起,有關部門組織各方面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了目前東、中、西三條線調水的規劃方案。工程全部建成後,年調水量500億立方米左右,相當於增加一條黃河的水量。三條線路的規劃情況如下:

東線:從長江下游揚州市江陰段引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大致與其平行的河道作為主幹線,通過13級抽水台階提水64米到東平湖,再採用隧洞虹吸方式穿越黃河進入天津北大港水庫。總調水規模為每秒800至1000立方米,年調水量150多億立方米,主要解決黃淮地區東部、山東、冀東和天津的缺水問題,主幹線長1150千米。工程分三期實施,到2010年完成一、二期工程。

中線:從長江支流漢江丹江口水庫引水,加高水庫大壩,沿京廣線以西的伏牛山、大行山引水到北京玉淵潭,供水范圍是京、律、華北地區,年調水量140多億立方米,全長近1240多千米。工程分兩期實施,到2010年完成一期,從丹江口水庫引水80到90億立方米。

西線:從大渡河、雅著江、通天河調水150億立方米至黃河上游,供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用水。

不同方案的線路長度相差懸殊,從幾百千米到幾千千米。

10、五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比較

方式 優點 缺點

鐵路運輸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條件影響大

航空運輸飛行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運具與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用管道運輸貨物,氣體不揮發,流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地運輸,動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一般只能運輸流體和氣體

11、中國鐵路干線和鐵路樞紐

南北干線:

①京廣線 ②京哈線 ③京滬線 ④京九線 ⑤同蒲線

⑥太焦線 ⑦焦柳線 ⑧寶成線 ⑨成昆線

東西干線:

A、京包線 B、包蘭線 C、隴海線 D、蘭新線

E、滬杭線 F、浙贛線 G、湘黔線 H、貴昆線

三、典型例題分析:

例1:將一批粗銅由昆明運往上海精煉,最經濟的運輸路線是:

A、成昆線-成渝線-長江航線

B、貴昆線-湘黔線-浙贛線-滬杭線

C、貴昆線-川黔線-長江航線

D、貴昆線-湘黔線-京廣線-長江航線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主要學生對於我國鐵路線的掌握程度,以及對五種交通運輸方式理解。在五種交通運輸方式中水運是最經濟的,從昆明到達長江沿岸最近的路線就是成昆線到成都、成渝線到重慶。這里需要提出的是,在南昆鐵路修通之後,可以從昆明運送到廣西的北海,在走海運到上海。

例2:讀圖為沿東經89°線的地勢剖面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中標出我國地勢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范圍並註明。

(2)圖中A是________盆地,B是_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_盆地。

(3)D為_____________高原南部的_____________江。

(4)E是_____________洋邊緣的____________灣。

解析:此題通過對地勢剖面圖的閱讀,判斷主要地形區的分布。重在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和地形分布知識的掌握情況,事實上,要學生判斷沿東經89°線的地形分布情況難度較大,但是,從地圖上給出的信息加以分析,就比較容易下手。地勢最高的部分(近5000米)為青藏高原(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其北有三個盆地,且其中的一個小盆地低於海平面,因此這個小盆地為吐魯番盆地,由此再依次推斷其他的地形單元名稱。

答案:(1)圖略 (2)准噶爾、吐魯番、塔里木 (3)青藏雅魯藏布 (4)印度 孟加拉

四、練習與檢測

1、台灣島與海南島的共同地理特徵是:( )

A、東側均瀕臨太平洋

B、都位於北回歸線以南

C、西岸都分布有鹽場

D、地勢均為東高西低

2、下列地理事物,分布在長江沿岸且按由上游至下游排列正確的有( )

A、鋼鐵工業基地:攀枝花、重慶、武漢、馬鞍山、上海

B、匯入長江的支流:雅礱江、烏江、嘉陵江、漢江

C、跨越長江的鐵路:川黔線、成昆線、焦柳線、京九線、京滬線

D、商品糧基地:鄱陽湖平原、江漢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

3、香港和澳門共同的地理特徵是:( )

A、都在珠江口,毗鄰特區,是世界上進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

B、都被外國侵佔了400多年,我國政府都是在20世紀末恢復行使主權

C、中國血統居民佔90%以上,祖籍以廣東最多

D、都是特別行政區,以製造業和旅遊業為主

4、塔中油田、小浪底水利樞紐、黃驊港、三峽大壩所在的省區依次是:( )

A、青海、河南、天津、重慶 B、新疆、山西、山東、湖北

C、甘肅、陝西、山東、四川 D、新疆、河南、河北、湖北

5、下列地理事物,符合我國熱量資源由少到多的變化過程:( )

A、黑土地的大豆--黃土地的花生--紅土地的甘蔗

B、冬小麥和亞麻--春小麥和棉花--水稻

C、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常綠闊葉林

D、柑桔和荔枝--蘋果和桃子--椰子和菠蘿

6、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北京的重度污染工業區應該建在:( )

A、南郊和北郊 B、東郊和西郊

C、西北郊和東南郊 D、東北郊和西南郊

7、在埃及的尼羅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口處的三角洲種植著大面積的長絨棉,並成為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根據這一地理事實,請你判斷以下地區中最適合種植長絨棉的是( )

A、黃河中下游地區 B、珠江流域

C、松花江流域 D、塔里木河流域

8、我國最近十幾年新建的水電站或水利樞紐,都位於同一流域是( )

①小浪底 ②二灘 ③葛洲壩 ④隔河岩 ⑤五強溪 ⑥岩灘 ⑦李家峽 ⑧天生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⑧ C、②③④⑤ D、⑤⑥⑦⑧

9、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下列地區與所種植的農作物搭配正確的是( )

A、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B、江漢平原--水稻、甘蔗、油菜

C、松嫩平原--春小麥、甜菜、大豆

D、山東半島--油菜、花生、甘蔗

10、我國冬季氣溫黑龍江省最北端最低,下述產生低溫的原因中正確的是( )

①冬季風影響大 ②距海洋遠

③緯度在我國最高 ④地勢較高

⑤夏季風影響大 ⑤有森林遮擋陽光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③

11、關於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正確的是( )

A、夏季雨熱同期,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都十分有利

B、氣候復雜多樣,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合適生長的地方

C、我國長江以南地區,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主要是受惠於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

D、我國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可保證農作物的收成

12、武夷山東西分別為( )

A、江西與湖南 B、福建與江西

C、浙江與安徽 D、安徽與江西

13、在太湖平原、閩南三角地區、珠江三角洲等地,將一部分原來種糧食的田,改種花卉、蔬菜、水果,發展塘魚、禽畜生產,主要是為了( )

A、滿足城市居民新的消費需求

B、擴大出口貿易

C、調整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迎接"入世"

D、使農業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

14、關於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敘述,正確是( )。

A、主要山脈有大興安嶺、陰山、秦嶺等

B、本區的糧食、棉花、油料作物的產量均居全國首位

C、是我國最大的林區和木材生產基地

D、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盛產蘋果

15、下列地區的河流,一般來說汛期出現最早的是( )。

A、西南山區 B、西北山區 C、華北山區 D、南方山區

16、讀我國西部部分地區地圖。分析回答:(12分)

(1)從圖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本區工業發展的條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圖中未顯示出的發展條件還有那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今後發展中應注意的問題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讀"我國某地區的干濕狀況圖",回答:(12分)

(1)該地區年降水量分布變化的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處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B處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__,C處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

(3)該地區植被的分布變化,體現了陸地自然帶分布規律中的___________地帶性規律。

(4)合理開發利用B處的土地資源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1、C 2、A 3、C 4、D 5、A 6、D 7、D 8、C 9、C 10、B 11、D 12、B 13、B 14、C 15、D

16、

(1)①能源充足(黃河上龍羊峽、劉家峽等水電站;新疆、甘肅、青海的石油、陝西天然氣等)(2分)

②礦產豐富(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鹽等)(2分)

③農業原料充足(棉花等)(2分)

(2)旅遊資源豐富、交通條件(隴海-蘭新線)或亞歐第二陸橋經過本區(4分)

(3)保護環境、珍惜水源合理利用水源、防風固沙、防止沙漠化、防止鹽鹼化(2分)

17、(1)年降水量由東向西逐漸減小

(2)溫帶森林 溫帶草原 荒漠(或乾旱草原、荒漠草原)

(3)經度

(4)加強草原建設、實行科學管理制度、提高草場生產力和利用率、改變粗放經營局面、建設人工草場(每空2分)

㈡ 初二地理期中測試題 帶答案

八年級地理上冊期中測試題
姓名 座號 班別 總分
一、 選擇題(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 我國所處的溫度帶有 ( )
A .北溫帶 北寒帶 B.北溫帶 熱帶 C.南溫帶 熱帶D.熱帶 北寒帶
2、我國最早迎來一天的地方是 ( )
A .帕米爾高原 B.曾母暗沙 C.漠河 D.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3右圖是哪個省區的輪廓( )
A.青 B. 陝 C.桂 D .湘
4、台灣海峽的屬海是 ( )
A .渤海 B.黃海 C. 東海 D.南海
5、陸地面積最大的省區是( )
A.黑龍江 B.內蒙古 C. 新疆 D.西藏
6、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 )
A . 滿 B. 壯 C. 回 D.藏
7、下面陳述中,正確的是( )
A. 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東岸 B.據第五次人口復查的結果統計,2000年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 C.我國各民族中漢族分布最廣,除西藏自治區外,各省均有分布 D. 維吾爾族、滿族的居民多信仰伊斯蘭教
8、我國管轄的國土面積有 ( )
A. 960萬平方千米 B.997萬平方千米 C.1000萬平方千米 D.1260萬平方千米
9、華北平原與黃土高原的分界山是( )
A.大興安嶺 B.祁連山 C.雪峰山 D.太行山
10、北回歸線沿線可見的山脈有( )
A. 台灣山脈 橫斷山脈 B.台灣山脈五指山 C.台灣山脈武夷山D.台灣山脈雪峰山
11、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長,這是因為我國 ( )
A .季風區面積廣 B.雨熱同期 C.地形復雜 D.氣候復雜多樣
12、我國跨四種干濕地區和四種溫帶帶的省區是( )
A. 陝西 B.甘肅 C.西藏 D.四川
13、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在 ( )
A.青藏高原 B.漠河附近 C.帕米爾高原 D.烏魯木齊
14、半濕潤地區的植被類型是( )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 荒漠
15、西北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氣候 D. 高山氣候
16、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是( )
A.黑龍江 B.黃河 C.長江 D.珠江
17、地上河的現象產生在黃河的 ( )
A.河源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18、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磯一段的長江稱為 ( )
A .通天河 B.川江C. 荊江 D.揚子江
19、屬於吐魯番盆地的民居是 ( )
A. 磚牆斜頂房 B.窯洞 C.晾房 D.干欄式木摟
20、山顛白雪皚皚、冰川廣布的地地形區是 ( )
A .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雲貴高原
二、 填空題 (20分)
21、我國共有 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有 個自治區。
22、我國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 向 遞減。
23、長江源遠流長,有 和 之稱。
24、我國陸上鄰國中面積最大的是 ,屬於東亞又是內陸國家的是 。
25、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西北和 地區。
26、我國地勢的特徵是 ,各類地形呈 狀分布。
27、我國是多山的國家,山區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 ,多集中在 地區。
28、習慣上,以 -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 山為界,把我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29、流入海洋的河流稱為 河,所在區域為 區。
30、 平原利用黃河修渠灌溉而成為塞上江南;長江上游長約16千米,最窄處僅30米,水頭落差達200米的河段叫 。
三、 連線題( 4分 )
將下面各民族傳統節日、舞蹈和體育運動項目與所列民族用直線連起來。
①朝鮮族 ②傣族 ③ 蒙古族 ④維吾爾族
四、 綜合題(36分)
32、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4分 )
(1)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萬千米,陸地相鄰的國家有 個,其中①
② ③ ④ ⑤ 。
(2)我國省級行政區中,A是 ,簡稱 ;B是 ,簡稱 ;C是 ,簡稱 。
(3)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是 。
33、讀我國地形圖寫出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9分 )
山脈① ② ③
高原④ ⑤
平原⑥ ⑦
海洋⑧ ⑨
34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航運發達,有 之稱。試用三個數字說明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 、 、 。
(2)長江水能資源豐富,圖中①處是正在建設的 水電站。
(3)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是 。
(4)圖中A市是我國新設立的直轄市,其簡稱是 。
(5)寫出城市B C D 的名稱。
(6)從干濕地區看該河下游流經 地區,從溫度帶看流經 帶,所以該河沖積成的 平原成為魚米之鄉。

答案一、BDBCC BBDDA BBABC DDCCA
二、21、34,5 22、東南沿海,西北內陸 23、水能寶庫,黃金水道24、俄羅斯,蒙古25、東北,西南26、西高東低,階梯狀分布27、2/3,西部28、大興安嶺,岡底斯29、外流,外流30、寧夏,虎跳峽
三、連線題A②B④C②D①E③
五、 綜合題32、(1)15,①朝鮮②俄羅斯③哈薩克④尼泊爾⑤寮國(2)A青海省,青B四川省,川或蜀C湖南省,湘(3)雲南,江蘇
33、①天山②陰山③秦嶺④青藏高原⑤黃土高原⑥華北平原⑦東北平原⑧東海⑨南海
34、(1)黃金水道,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大,水流量最大(2)長江三峽(3)防洪(4)渝(5)B,武漢C,南京D,上海(6)濕潤地區,亞熱帶,長江中下游

㈢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考試卷

2007秋七年級地理期中模擬試題一.nbsp;精心選一選,你肯定很棒(每小題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將其代號填人題後括弧內)1、下列生產活動和地理環境相違背的是(nbsp;nbsp;nbsp;nbsp;)A.在城鎮內或城鎮郊區興辦服裝廠nbsp;nbsp;B.在沙漠上大面積種植水稻、菱藕C.在奶牛飼養場附近興建乳品工廠nbsp;nbsp;D.在靠近城區河流的上游興建自來水廠2、繪圖幅相同的中國地圖和學校平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nbsp;nbsp;nbsp;nbsp;)A、中國地圖用大比例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學校平面圖用小比例尺C、學校平面圖表示的內容詳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中國地圖表示的范圍小3、下列比例尺中,屬於文字式的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A、1:100000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1/5000000C、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圖上1厘米等於實地距離100千米,其數字比例尺是4、既在北半球,又在西半球的點的經緯度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A、(00,00)nbsp;B、(50W,50N)nbsp;C、(250W,50S)nbsp;D、(1650W,50N)5、世界上面積最大和最小的大洲組合正確的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A、亞洲和非洲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南美洲和南極洲nbsp;nbsp;C、北美洲和南美洲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亞洲和大洋州6、赤道穿過的大陸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A、南美洲大陸、亞洲大陸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澳大利亞大陸、亞歐大陸C、非洲大陸、南美洲大陸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北美洲大陸、亞歐大陸7、跨經度最多的大洲是(nbsp;)A、亞洲nbsp;nbsp;B、歐洲nbsp;nbsp;C、北美洲D、南極洲8、下列關於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A、面積廣大的陸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周圍被海洋包圍的陸地C、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的總稱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全世界共有六個大洲9、平原和高原最主要的區別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A、海拔高度nbsp;nbsp;nbsp;nbsp;B、相對高度nbsp;nbsp;nbsp;nbsp;C、地面起伏nbsp;nbsp;nbsp;D、面積大小10、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A、蘇伊士運河nbsp;nbsp;B、烏拉爾河nbsp;nbsp;nbsp;C、土爾其海峽nbsp;nbsp;D、巴拿馬運河11.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nbsp;nbsp;nbsp;nbsp;A.亞洲nbsp;nbsp;nbsp;nbsp;nbsp;B.歐洲nbsp;nbsp;nbsp;nbsp;nbsp;C.非洲nbsp;nbsp;nbsp;nbsp;nbsp;D.南美洲12.目前,我省列人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勝古跡是nbsp;A洛陽龍門石窟nbsp;B.中嶽嵩山風景區nbsp;C.鄭州黃河游覽D.寶天曼自然保護區13.下列文化遺產分布在中國的是nbsp;nbsp;A.金字塔B.比薩斜塔nbsp;nbsp;nbsp;C.阿布辛貝勒寺nbsp;nbsp;nbsp;D.平遙古城14.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項指標表示.nbsp;nbsp;nbsp;A.人口總量nbsp;nbsp;nbsp;B.人口自然增長率nbsp;nbsp;nbsp;C.人口密度nbsp;nbsp;D.新增人口數量15.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nbsp;nbsp;nbsp;nbsp;A.漢語nbsp;nbsp;nbsp;nbsp;nbsp;B.英語nbsp;nbsp;nbsp;nbsp;nbsp;C.法語nbsp;nbsp;nbsp;nbsp;nbsp;D.德語16.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是(nbsp;nbsp;)nbsp;A.佛教nbsp;nbsp;B基督教nbsp;C.伊斯蘭D.道教17.劃分世界人種的依據是nbsp;(nbsp;nbsp;)nbsp;A.語言特徵nbsp;nbsp;nbsp;B.宗教信仰nbsp;nbsp;nbsp;C.性格特徵nbsp;nbsp;nbsp;D.體質特徵18.黃種人主要分布在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A.亞洲的西部和南部nbsp;nbsp;nbsp;B.非洲北部nbsp;nbsp;nbsp;nbsp;C.北美洲nbsp;nbsp;nbsp;nbsp;D.亞洲東部19.伊斯蘭教在中國又被稱為(nbsp;nbsp;)nbsp;nbsp;A.喇嘛教nbsp;nbsp;B.道教nbsp;nbsp;C.猶太教nbsp;nbsp;nbsp;D.回教或清真教20.亞洲西部、非洲北部的居民多使用(nbsp;nbsp;)nbsp;nbsp;nbsp;A.西班牙語nbsp;nbsp;nbsp;B.俄語nbsp;nbsp;nbsp;nbsp;nbsp;C.阿拉伯語nbsp;nbsp;nbsp;D.英語21.下列區域中,易形成比較大的城市的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A.河流干、支流匯合處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河流的發源地nbsp;nbsp;nbsp;nbsp;C.氣候濕熱的熱帶雨林區nbsp;nbsp;nbsp;nbsp;nbsp;D.地形崎嘔的山地22.以下不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的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A.古代的城堡和廟宇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皇家的宮殿和陵墓nbsp;nbsp;nbsp;C.歷史上著名的壁畫、碑刻nbsp;nbsp;nbsp;nbsp;nbsp;D.原始熱帶雨林二.nbsp;認真填一填,你一定能行。1、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它的平均半徑約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千米,赤道周長約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千米,表面積約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平方千米。2、從北極上空看,地球是按nbsp;nbsp;nbsp;nbsp;時針方向轉動。3、國際上習慣用西經

㈣ 八年級上冊期中地理試題附答案,拜託了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試卷
(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鍾)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符合題意的答案,每題2分,共60分)
1、在某電視台舉行的一檔「地理知識競賽」節目中,觀眾對其中幾道題目作出了以下判斷,其中不正確的是( C )。
A、中國大部分地區位於北溫帶 B、中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C、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國陸地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三
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紀念日,胡錦濤主席親赴澳門參加了一系列慶祝活動並發表重要講話,祝願澳門和祖國的明天更美好!據此回答2—3題:
2、我國的三級行政區劃是指( C )。
A、省、市、縣 B、中央、省、縣
C、省、縣、鄉 D、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
3、與澳門行政級別相同的城市是( D )。
A、哈爾濱 B、台北 C、昆明 D、香港
國家統計局09年2月26日發布的人口報告顯示,2008年年末我國總人口為13280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45.7℅,男性占總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為12.14‰;死亡率為7.06‰。 根據以上信息和所學知識,回答4—6題:
4、從以上資料中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B )。
A、我國城鎮人口多於鄉村人口 B、我國男性人口多於女性人口
C、我國的人口總數正逐漸減少 D、我國的人口總數已達最高峰
5、人口數量過多給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有( D )。
①資源緊缺 ②勞動力不足 ③環境破壞 ④就業壓力大 ⑤住房困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我國地理學家胡煥庸提出了一條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線是( B )。
A、秦嶺——淮河 B、黑河——騰沖 C、長城沿線 D、0℃等溫線
7、下列關於我國民族特徵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共有56個民族 B、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均勻分布 D、民族分布「大雜居、小聚居」
讀我國沿「北緯30°地形剖面圖」,回答8—10題:

8、圖中反映出的我國地勢特徵是( B )。
A、東高西低 B、西高東低 C、中部高,四周地 D、北高南低
9、圖中,數字①所在的地形區是( A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柴達木盆地 D、黃土高原
10、從圖可知,第三級階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C )。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11、我國山區面積廣大。在開發利用山區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 A )。
A、做好生態環境建設 B、加大礦產資源開發力度
C、大力發展旅遊業 D、開墾荒地,增加耕地面積
讀我國東部「1月份等溫線分布圖」,回答12-15題:
12、圖中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B )。
A、南——北 B、東——西
C、西北—東南 D、東北—西南
13、圖中,甲、乙兩地的氣溫相差( C )。
A、48℃ B、40℃
C、32℃ D、24℃
14、關於長江和黃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C )。
A、都注入太平洋 B、都屬於外流河
C、冬季都有結冰期 D、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15、從圖可知,1月平均氣溫最高的地區是( D )。
A、黑龍江 B、內蒙古
C、廣東、廣西 D、海南、台灣
唐詩有雲:「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6、上述詩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現在( A )。
A、長江中下游地區 B、華北平原 C、雲貴高原 D、東北平原
讀我國某城市氣候資料統計圖,回答17—18題:
17、關於該城市氣候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B )。
A、冬長夏短,氣候嚴寒
B、降水豐富,主要集中於夏半年
C、終年炎熱乾燥
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18、該城市的氣候類型是( C )。
A、熱帶雨林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高原山地氣候
19、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B、自然資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C、土地、陽光屬於可再生資源 D、應注意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
讀「四川某鄉村土地利用景觀圖」,回答20—21題:
20、該地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A )。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21、根據圖中信息,推斷正確的是( B )。
A、屬於平原地區 B、年降水量稀少
C、以水稻種植為主 D、農業機械化水平高
22、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根本出路是( B )。
A、興建水庫 B、節約、保護水資源 C、跨流域調水 D、提高水價
鳳凰網12月26日消息:武漢——廣州高速鐵路今天正式運營,這是目前世界上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快的高速鐵路,該線路縱跨湖北、湖南、廣東三省,武漢至廣州的旅行時間將由原來的11小時縮短為3個小時左右。據此回答23—25題:
23、湖北、湖南、廣東三省的簡稱分別是( A )。
A、鄂、湘、粵 B、贛、湘、粵 C、鄂、渝、閩 D、皖、黔、瓊
24、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其主要優勢在於( D )。
A、機動靈活 B、安全舒適 C、快捷方便 D、運量大、運輸距離長
25、下列鐵路干線中,沒有經過成都的是( C )。
A、成昆線 B、成渝線 C、隴海線 D、寶成線
26、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D )。
A、山區退耕還林,保持水土 B、草原地區發展畜牧業
C、河流、湖泊周圍發展漁業 D、平原地區發展林業
27、關於成都地區地理特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 )。
A、位於亞熱帶 B、屬於濕潤區 C、冬冷夏熱 D、位於非季風區
28、下列工業部門中,屬於輕工業的是( A )。
A、食品、醫葯 B、煤炭、石油 C、電力、鋼鐵 D、化工、機械
29、我國四大工業區中,以重工業為主的是( B )。
A、京津唐 B、遼中南 C、滬寧杭 D、珠江三角洲
30、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依賴的主要條件是( C )。
A、資源豐富 B、環境優越 C、科技力量雄厚 D、交通便利

二、綜合題。(包括3個大題,共40分)
31、讀「中國及周邊地區略圖」,分析回答問題。(共14分)

(1)在圖中適當位置填寫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四川省。
(2)圖中,字母A是___朝鮮_____(國家),B是___俄羅斯_____(國家),C是___印度_____(國家)。
(3)圖中,數字①是___東海_____(海洋), ②是___南海_____(海洋)。
(4)圖中,甲是___大興安嶺_____(山脈), 乙是___天山山脈_____(山脈)。
(4)長江、黃河的發源地所在的省區③是___青海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西寧______。
(5)圖中,北回歸線共穿過了___4_____個省區,其中位置最東的是__台灣______。
22、讀我國「冬、夏季節風向示意圖」,分析回答問題。(共12分)

(1)受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冬、夏季節盛行風向___相反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這種風向隨季節而顯著改變的現象稱為_____季風___氣候。
(2)據圖可知,我國的降水集中在___夏季_____(季節),其水汽來源於___太平_____洋和___印度_____洋。如果夏季風活動不穩定,容易導致的氣象災害是__洪澇______、___乾旱_____。
(3)冬季,我國盛行___東北_____風和___西北風_____風;如果冬季風活動強烈,容易形成___寒潮_____(災害性天氣);四川盆地受冬季風影響___小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地形為盆地_____。
23、讀「黃河流域略圖」,分析回答問題。(共14分)

(1)圖中祁連山的走向是____西北——西南____,它是第__一_____級階梯和第___二____級階梯的分界線。
(2)圖中甲地分布有我國最大的湖泊是___青海湖_____; 乙是____渤海____(海洋)。
(3)圖中①和②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它們因得益於黃河水的灌溉而成為「塞上江南」,
其中①是___寧夏_____平原, ②是___河套_____平原。
(4)為了解決北方缺水問題,我國正在實施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是___南水北調_____,該工程的東線(如圖所示)主要是滿足__北京______、____天津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圖中蘭州、西安、鄭州、濟南等四個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徵是_____沿河分布_________。(2分)
(6)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2分)
_______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進入下游(華北)平原地區,流速減緩,河道變寬,泥沙沉積,河床抬高。

期末考試(八年級上地理)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CDBD 6—10:BCBAC 11—15:ABCCD
16—20:ABCBA 21—25:CBADC 26—30:DDABC
二、綜合題。
31、(1)填圖略 (2)朝鮮、俄羅斯、印度
(3)東海、南海 (4)大興安嶺、天山
(5)青海省、西寧 (6)4個、台灣
32、(1)相反、季風 (2)夏季(夏秋);太平洋、印度洋(順序可交換); 水災、旱災(或旱澇災害)
(3)西北風、東北風(順序可交換); 寒潮、 小、盆地地形阻擋了外部冷空氣的入侵
33、(1)西北—東南(或東南—西北)、 第一級、第二級
(2)青海湖、渤海
(3)河套、寧夏
(4)南水北調; 北京、天津
(5)分布在黃河及其支流沿岸(或沿河分布)
(6)黃河進入下游(華北)平原地區,流速減緩,河道變寬,泥沙沉積,河床抬高。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㈤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試卷及答案2013

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回具備。答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
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這里的高峰插入雲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蔥翠。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㈥ 初二上學期地理期中試卷(人教版)

八年級第一學期地理期中考試試題
閉卷(30分鍾,總分60分)
班級: 姓名: 學號:
一、單項選擇回題(每題2分,共答44分)
1. 北回歸線穿過的省區自西向東排列正確的是 ( )

㈦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試卷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考試題
一、單項選擇(
1、下列屬於我國內海的是 ( )
A、東海 黃海 B、東海 渤海
C、渤海 瓊州海峽 D、南海 黃海
2、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是 ( )
A、內蒙古自治區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西藏自治區 D、四川省
3、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A、蒙古族B、藏族C、壯族D、滿族
4、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是()
A、秦嶺—淮河一線B、第一階梯界線
C、黑河—騰沖一線D、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
5、下列關於我國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B、位於南溫帶
C、位於西半球D、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東岸
6、我國民族分布特點是()
A、漢族只分布在中部地區B、各省區民族分布單一
C、大雜居,小聚居D、大聚居,小雜居
7、我國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B、渤海東海南海黃海
C、渤海南海東海黃海D、東海黃海渤海南海
8、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陸因素D、洋流因素
9、我國三級行政區劃指的是( )
A、省、縣、鄉B、省、自治區、直轄市
C、省、縣、直轄市D、國家、首都、省
10、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是( )
A、黑龍江B、珠江C、長江D、黃河
11、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是( )
A、漠河B、海口C、青藏高原D、廣州
12、關於秦嶺——淮河一線敘述正確的是( )
A、是我國一月份0攝氏度等溫線B、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位置接近
C、是半濕潤區與半乾旱區的分界D、是暖溫帶與中溫帶的分界
13、我國最大的湖泊是( )
A、青海湖 B、鄱陽湖 C、洞庭湖D、太湖
14、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長江 B、黃河C、額爾齊斯河D、雅魯藏布江
15、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我國的省級行政區是()
A、台灣廣東廣西雲南B、雲南廣西廣東台灣
C、雲南廣東廣西台灣D、台灣廣東廣西雲南
16、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是()
A、昆侖山——祁連山
B、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D、秦嶺-淮河
17、「不管是東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歌詞反映我國氣候()
A、復雜多樣B、大陸性氣候廣
C、季風氣候顯著D、海洋性氣候顯著
18、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
A、黃河B、長江C、珠江D、塔里木河
19、我國河流冬季有無結冰期的界線是()
A、長城B、長江C、南嶺D、秦嶺——淮河
20、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
A、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B、蒙古越南寮國
C、印度汶萊緬甸D、汶萊哈薩克俄羅斯
21、下列省區、簡稱、行政中心組合正確的是()
A、江西省—湘—南昌B、河北省—鄂—武漢
C、福建省—閩—福州D、廣東省—貴—廣州
22、關於我國降水分布趨勢,正確的是()
A、從東南沿海湘西北內陸遞減B、從南到北遞減
C、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D、從東南向東北遞增
23、有「聚寶盆」之稱的是()
A、四川盆地B、柴達木盆地C、塔里木盆地D、准格爾盆地
24、「地上河「是()
A、黃河上游B、黃河下游C、長江下游D、長江上游
25、下列河流水源主要來自冰雪融水的是()
A、長江B、黃河C、珠江D、塔里木河
26、影響我國最主要的氣候災害是( )
A、台風 B、寒潮 C、旱澇 D、泥石流
27、我國貨運量居第二位的是( )
A、黃河 B、長江 C、京杭運河 D、珠江
二、綜合題
(一 )讀中國地形圖和沿北緯32度地形剖面圖回答問題(共10分)
1、寫出序號代表的山脈名稱: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上述山脈中弧形山脈是_________(填序號)
2、從地形剖面圖中可知我國的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形剖面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稱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讀季風圖回答問題(共6分)
1、此圖是影響我國的_____(冬、夏)季風,①是來自________洋的_______風②是來自_______洋的__________風。
2、受到此季風影響的地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區。
(三)讀中國政區圖回答問題(共12分)
1、我國省級行政區共有_____個,包括_____個省,_______個直轄市,_____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
2、寫出字母所代表的省區名稱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
3、寫出我國鄰國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四)讀黃河流域圖回答問題(共8分)
1、黃河發源於A______________山脈,流入B_________海。
2、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3、寫出序號所代表的支流名稱
支流: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4、下列措施中根治黃河「地上河」問題的是( )
A、在下游加固堤壩 B、在中游加強水土保持工作
C、裁彎取直 D、在下游植樹造林
(五)讀長江流域圖回答問題(共10分)
1、寫出序號代表的支流和湖泊名稱
支流: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湖泊:⑥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
2、長江發源於______省,向東流入_________海
3、長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①___________ , ②是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______________。
4、長江最主要的憂患問題是__________。

㈧ 初二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要有答案的!

初二上學期地理期中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請將選擇題正確答案的選項字母代號填在第2頁答題卡內,共30分。)
1、我國陸地面積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 ( )
A俄羅斯、美國 B加拿大、美國 C俄羅斯、加拿大 D美國、巴西
2、「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對以下哪個少數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觀的描述( )
A、蒙古族 B、藏族 C、壯族 D、維吾爾族
3、下列省(區)與簡稱、人民政府駐地的連線,正確的是( )
A、青海—青—蘭州 B、湖北—湘—武漢
C、福建—閩—廈門 D、貴州—黔—貴陽
4、圖(1)屬於以下哪個地區的民居景觀( )
A、黃土高原 B、東北平原 C、華北平原 D、內蒙古高原
5、下列山脈的走向大體一致的是( )
①天山 ②大興安嶺 ③太行山 ④昆侖山 ⑤秦嶺 ⑥巫山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6、黃河、長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徵有( )
A、含沙量大 B、流速緩 C、結冰期長 D、水能資源豐富
7、造成長江中上游地區水土流失加劇的根本原因是( )
A、氣候變遷,森林減少 B、流域內土質疏鬆
C、濫伐森林,陡坡開荒 D、降水豐沛,多暴雨
8、「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多 B、流域廣 C、無湖泊調節洪水 D、河道特別彎曲
9、我國最大的湖泊是( )
A、鄱陽湖 B、洞庭湖 C、太湖 D、青海湖
10、南安所處的溫度帶是( )
A、熱帶 B、亞熱帶 C、中溫帶 D、暖溫帶
11、「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指的是( )
A、冬季風 B、東北風 C、夏季風 D、台風
12、春節期間,哈爾濱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而廣州卻溫暖如春,
這里是花的海洋。造成這兩種景觀差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風影響
13、下列水果盛產於泉州的是( )
A、龍眼、柑橘和香蕉 B、蘋果、梨和荔枝
C、龍眼、梨和荔枝 D、蘋果、柑橘和香蕉
14、與我國秦嶺—淮河一線大致一致的是:( )
A.我國一月份10ºC等溫線 B.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
C.我國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D.我國種植業和畜牧業的分界線
15、潑水節是以下哪個少數民族的節日( )
A、苗族 B、白族 C、壯族 D、傣族
33、小明乘火車呼和浩特出發到烏魯木齊去旅遊,他在旅途中能見到的自然景觀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17、下列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正確的是( )
A、在陡坡上開墾梯田 B、洞庭湖大面積圍湖造田
C、為了提高草場利用率,盡可能增加放牲畜數量
D、農村新住宅,盡可能選擇荒坡地
18、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 )
A、從南向北逐漸減少 B、從東部沿海向西部地區遞減
C、從東向西逐漸減少 D、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19、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是( )
A、實行計劃生育 B、保持人口數量
C、合理人口分布 D、減少人口數量
20、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數量最多的是:
A、藏族 B、壯族 C、維吾爾族 D、回族
21、造成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最主要原因的是( )
A、海陸位置 B、緯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風影響
22、關於黃河各段特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黃河豐富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
B、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來自中游
C、黃河的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D、治理黃河的關鍵是在上游修建水庫
23、著名的「地上河」位於黃河的:
A、源頭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24、下列省區輪廓與其對應的簡稱錯誤的是

25、泉州的農作物熟制是( )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二熟 C. 一年三熟 D. 二年三熟
二、填讀圖題(50分)
1、下圖為「長江幹流剖面圖」,讀上圖完成下列各題:(8分)
(1) 長江是我國最大的河流,從源頭至入海口,長江的落差約
米。
(2)從源頭至宜賓,長江河段長約 千米,落差約
米,長江豐富的水能資源大部分分布在這一河段。
(3)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 ,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 。
(4)目前正在建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長江的 游,該工程全部建設完成後,將發揮 作用。

2、讀「泥沙幹流沿途變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填出圖中數碼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黃河發源地: 山;注入海洋: 海;位於黃河中遊河段主要支流有 , 。
(2)黃河流經 河段後,產生的泥沙最多,請用圖中數據說明這一結論 ,而這一河段,黃河流經了 高原,這說明該地區的 環境問題非常嚴重,造成這一問題的人為原因有 。針對這一問題當地應該採取的解決措施是 。
(3)在利津河段泥沙量出現 變化趨勢,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 ,而這種變化容易使黃河下游成為世界聞名的 。

3、讀上圖我國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13)
(1)我國地勢特徵 。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
。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
(2)我國1月 ℃等溫線大致通過我國的 山脈 河流一線地區。
(3)長江發源於 高原,注入 海,流經三級階梯和季風區,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波自天涯」,黃河含沙量的90%來自黃河的 高原。
(4)我國季風區范圍廣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復雜 D、人為因素
(5)位於閩贛交界處的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是
(5)海南島的主要耕地類型為 ,主要糧食作物是 。
4、讀「北京、武漢、廣州和哈爾濱四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並完成以下填空(10分)

(1)根據最高月氣溫,最低月氣溫和氣溫年較差;降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況,分析判斷四城市分別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
(2)根據氣溫曲線分析,我國氣溫分布特點是:
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各城市降水量的情況分析,降水多集中在________季。
(4) 我國南北方的雨季長短不同,一般來說,南方雨季開始________,結束________,雨季________;北方正相反。
5、在我國政區圖上,按要求填出下列省級行政單位,在空格內填出其名稱或簡稱(7分)

(1)緯度最高的省(區)d (名稱)
(2)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b (名稱)
(3)與福建省隔海相望的省(區)f g (簡稱)
(4)與我國相臨的國家e
(5)我國最南的省區g (簡稱)
(6)海洋:a 海
答題卡
一、 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 填讀圖題(50分)
1、(1) (2) , (3) ,
(4) , 。
2、(1) 、 、 、 (2) , , 、 , 、 。(3) , 、 。
3、(1) 、 、
。(2) 、 、 。
(3) 、 、 。(4) (5) (6) 、 。
4、(1)A B C D (2)冬季
夏季 (3) (4) 、 、 。
5、(1) (2) (3) 、 (4) (5) (6) 。

2004年秋季地理期中考答案
一、 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5、CADAC 6-10、DCDDB 11-15、CAABD 16-20、BDDAB 21-25、BDDCB
二、 讀圖題
1、(1)6500-6700(2)3400-3600,6200-6300(3)宜昌,湖口(4)上游,防洪、灌溉、航運、養殖水產、旅遊、改善自然環境等。(第四小題每對一個得1分,共2分)
2、(1)、巴顏喀拉山、渤海、汾河、渭河(汾河和渭河可對調)(2)中、河口到龍門年平均含沙量由6.67kg/m3增加到33.3 kg/m3或河口到陝縣年平均含沙量由6.6 kg/m37增加到37.7 kg/m3、黃土、生態、濫砍濫伐森林或破壞植被或毀林開荒、保持沙土,植樹造林、(3)減少、進入下遊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地上河。
3、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一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0、秦嶺、淮河 (3)青藏高原、東、黃土(4)C(5)武夷山 (6)水田、水稻
4、(1)A、哈爾濱B、北京C、武漢D、廣州(2)、冬季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南北溫差不大(3)夏(4)早、晚、長
5、(1)黑龍江省(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台灣、台或瓊(4)蒙苦(5)瓊(6)渤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